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侧弥散性葡萄膜黑色素细胞增生症的研究现状
1
作者 蔡志鹏 张红 +1 位作者 袁敏立 苏菲 《国际眼科纵览》 2021年第2期158-164,共7页
双侧弥散性葡萄膜黑色素细胞增生症(bilateral diffuse uveal melanocytic proliferation,BDUMP)是一种罕见的以双眼弥漫性葡萄膜增厚和良性黑色素细胞增生为主要特征的副肿瘤综合征。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好发于中老年人,可引起双眼视... 双侧弥散性葡萄膜黑色素细胞增生症(bilateral diffuse uveal melanocytic proliferation,BDUMP)是一种罕见的以双眼弥漫性葡萄膜增厚和良性黑色素细胞增生为主要特征的副肿瘤综合征。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好发于中老年人,可引起双眼视力逐渐丧失,眼底表现为多发性类圆形斑片状病灶,病灶周围伴橘红色多边形色素性沉着,呈现出长颈鹿斑样改变。多模式影像学技术和实验室免疫学检测可协助诊断。其预后较差,血浆置换疗法联合针对原发性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弥散性葡萄膜黑色素细胞增生症 副肿瘤综合征 葡萄膜疾病/免疫学
原文传递
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浓度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傅涛 魏文斌 +1 位作者 王阳 刘小超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04-606,共3页
目的测定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不同组织病理分型的葡萄膜黑色素瘤(27例)、葡萄膜黑色素细胞瘤患者(6例)以及正常人(16例)外周血清中VEGF的质... 目的测定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不同组织病理分型的葡萄膜黑色素瘤(27例)、葡萄膜黑色素细胞瘤患者(6例)以及正常人(16例)外周血清中VEGF的质量浓度。结果正常成人和葡萄膜黑色素细胞瘤患者血清VEGF浓度显著低于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有巩膜导水管浸润和远处转移的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血清VEGF质量浓度明显高于不伴巩膜导水管浸润和远处转移的患者;梭形细胞型患者血清VEGF浓度与混合型和上皮细胞型患者经统计分析无显著差异。结论血清VEGF水平在监测葡萄膜黑色素瘤的转移中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葡萄膜黑色素 葡萄膜黑色素细胞
下载PDF
17例前葡萄膜黑色素细胞瘤的特征分析[英]
3
作者 Kathil P +4 位作者 Milman T Finger PT 邵蕾(摘) 《国际眼科纵览》 2011年第6期420-420,共1页
Zimmerman于1962年首次报道了位于视盘上的黑色素细胞瘤,并指出其是由富含均匀致密色素颗粒的多角形细胞构成的良性肿瘤。随后证实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巩膜及结膜上均可出现黑色素细胞瘤。
关键词 葡萄膜黑色素细胞 良性肿瘤 细胞构成 色素颗粒 睫状体 脉络膜
原文传递
马钱子碱诱导人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凋亡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史雪丽 陈婷 +1 位作者 苏胜 张丽娟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1年第8期548-552,共5页
目的观察马钱子碱对人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CG)、马钱子碱低(BLG)、中(BMG)、高浓度组(BHG),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率,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马钱子碱对黑... 目的观察马钱子碱对人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CG)、马钱子碱低(BLG)、中(BMG)、高浓度组(BHG),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率,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马钱子碱对黑色素瘤细胞形态的影响,Hoechst 33258核染色法观察细胞核凋亡,Annexin V/PI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黑色素瘤细胞内Bax及Bcl-2蛋白表达。结果(1)细胞增殖率:与CG组比较,BLG组、BMG组及BHG组细胞增殖率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BLG=7.964,P_(BLG)=0.000;t_(BMG)=12.920,PBMG=0.000;t_(BHG)=20.962,P_(BHG)=0.000);与BLG组比较,BH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720,P=0.000);与BMG组比较,BH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91,P=0.000)。(2)细胞凋亡率:与CG组比较,BLG组、BMG组及BHG组细胞凋亡率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_(BLG)=7.982,P_(BLG)=0.000;tBMG=12.744,P_(BMG)=0.000;t_(BHG)=15.960,P_(BHG)=0.000);与BLG组比较,BH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40,P=0.000)。(3)Bax蛋白表达:与CG组比较,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_(BLG)=4.082,P_(BLG)=0.004;t_(BMG)=16.740,P_(BMG)=0.000;t_(BHG)=28.990,PBHG=0.000)。与BLG组比较,BM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660,P=0.000),BH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680,P=0.000)。与BMG组比较,BH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20,P=0.000)。(4)Bcl-2蛋白表达:与CG组比较,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_(BLG)=6.678,P_(BLG)=0.000;tBMG=9.080,PBMG=0.000;t_(BHG)=10.079,P_(BHG)=0.000)。与BLG组比较,BM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40,P=0.000),BH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550,P=0.000)。与BMG组比较,BH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74,P=0.006)。结论马钱子碱通过改变线粒体凋亡途径中凋亡相关信号分子Bax及Bcl-2的表达,抑制黑色素瘤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钱子碱 葡萄膜黑色素细胞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葡萄膜黑素细胞功能专题讨论会纪要 被引量:2
5
作者 何世坤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2001年第6期321-322,共2页
关键词 葡萄膜黑色素细胞 UM 黑色素 VEGF T-PA
下载PDF
SIRT1对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增殖的表观遗传调控 被引量:1
6
作者 林永 李丽 +1 位作者 刘琦 闫东升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5期329-336,共8页
目的:探讨沉默信息调节蛋白1(SIRT1)对人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实验研究。通过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SIRT1在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M23和SP6.5)和正常人葡萄膜黑色素细胞(DM78、UM95和UM96)中的表达。在葡萄膜黑色素... 目的:探讨沉默信息调节蛋白1(SIRT1)对人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实验研究。通过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SIRT1在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M23和SP6.5)和正常人葡萄膜黑色素细胞(DM78、UM95和UM96)中的表达。在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M23、SP6.5)中,用EX527抑制SIRT1活性,以溶剂DMSO作为阴性对照组;用SIRT1小干扰RNA(siSIRT1)转染细胞抑制SIRT1表达,以无义小干扰RNA(NC)转染作为阴性对照组。细胞增殖实验(MTS)、流式细胞术、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分别检测细胞活性、细胞周期以及细胞克隆形成能力。裸鼠眼内成瘤实验检测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眼内成瘤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增殖相关蛋白。组间数据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与葡萄膜黑色素细胞相比,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M23、SP6.5)中SIRT1 mRNA(t=17.08,P<0.001;t=13.24,P<0.001)和蛋白(t=6.26,P=0.008)表达水平显著升高。MTS结果显示,EX527抑制M23和SP6.5细胞活性,并呈药物浓度依赖性;与NC转染组相比,siSIRT1转染组细胞活性显著减弱(t=5.94,P<0.001;t=10.73,P<0.001)。与溶剂DMSO组相比,EX527处理组(t=5.10,P=0.047;t=7.57,P=0.002)和SIRT1 siRNA转染组(t=6.41,P=0.003;t=6.10,P=0.004)中处于G1期的细胞比例均显著升高。另外,M23和SP6.5细胞EX527处理组(t=5.04,P=0.001;t=5.93,P<0.001)和siSIRT1转染组(t=11.44,P<0.001;t=8.24,P<0.001)克隆形成数量显著降低。在裸鼠眼内成瘤实验中,与NC组相比,siSIRT1转染组眼内瘤体大小显著变小(t=5.50,P<0.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DMSO处理组相比,EX527处理组中P21(t=4.63,P=0.010;t=7.90,P=0.001)表达升高,E2F1(t=12.10,P=0.003;t=5.96,P=0.004)、CYCLIND2(t=36.28,P<0.001;t=16.58,P<0.001)、p-RB(t=17.55,P<0.001;t=21.34,P<0.001)表达降低,p-AKT表达下调。与NC转染组相比,siSIRT1转染组中,P21(t=5.88,P=0.004;t=10.51,P<0.001)表达升高,E2F1(t=4.60,P=0.01;t=4.89,P=0.008)、CYCLIND2(t=5.13,P=0.007;t=5.63,P=0.005)、p-RB(t=4.45,P=0.011;t=6.53,P=0.003)表达水平降低,p-AKT(t=9.61,P<0.001;t=6.44,P=0.003)表达下调。结论:抑制SIRT1活性或表达可以明显抑制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提示SIRT1可以作为治疗葡萄膜黑色素瘤的一个新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默信息调节蛋白1 EX527 葡萄膜黑色素细胞 细胞增殖
原文传递
肿瘤相关性视网膜病变的研究现状
7
作者 张智辉 朱丹 马建民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5期316-320,共5页
肿瘤相关性视网膜病变(PR)是副肿瘤综合征(PNS)表现为眼部综合征的一类疾病,而PNS是发生在全身恶性肿瘤背景下的一组异质性疾病。PR通常被分为癌症相关性视网膜病变(CAR)、黑色素瘤相关视网膜病变(MAR)及双眼弥漫性葡萄膜黑色素细胞增生... 肿瘤相关性视网膜病变(PR)是副肿瘤综合征(PNS)表现为眼部综合征的一类疾病,而PNS是发生在全身恶性肿瘤背景下的一组异质性疾病。PR通常被分为癌症相关性视网膜病变(CAR)、黑色素瘤相关视网膜病变(MAR)及双眼弥漫性葡萄膜黑色素细胞增生(BDUMP)三类。目前,已知PR是一组具有许多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近年来,尽管有大量研究成果,但在临床实践中无论是此病的诊断还是治疗,都仍然极具挑战性。为帮助临床工作者更好的认识这类疾病,减少漏诊与误诊,更早的发现眼部症状以便于早期诊断和治疗。本文中笔者将从三种肿瘤相关性视网膜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的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性视网膜病变 癌症相关性视网膜病变 黑色素瘤相关视网膜病变 双眼弥漫性葡萄膜黑色素细胞增生 临床特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