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3篇文章
< 1 2 7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葵花籽油微乳体系对玉米黄素增溶性能研究
1
作者 吴红艳 王可意 +2 位作者 于晓丹 杨佳萌 田英华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8-51,70,共5页
文章研究了葵花籽油微乳包封玉米黄素的能力,考察了玉米黄素在微乳不同相中的分配系数及葵花籽油微乳增溶玉米黄素的能力。结果表明,微乳的pH值在4~6之间时,体系稳定;pH值在2~4和8~10时,粒子分布不均匀,包封率降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 文章研究了葵花籽油微乳包封玉米黄素的能力,考察了玉米黄素在微乳不同相中的分配系数及葵花籽油微乳增溶玉米黄素的能力。结果表明,微乳的pH值在4~6之间时,体系稳定;pH值在2~4和8~10时,粒子分布不均匀,包封率降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微乳的粒径和PDI增大,包封率逐渐下降。微乳在4℃和25℃下储存时较稳定并且粒径、PDI和包封率无明显改变;在45℃时,粒径较大且分布不均匀,包封率降低。微乳体系中玉米黄素的溶解度高于葵花籽油中玉米黄素的溶解度;在水包油型中,80%含水量的微乳增溶玉米黄素52倍,是水增溶玉米黄素的330倍。理论上可以确定有64个混合表面活性剂分子增溶1个玉米黄素分子。因此,葵花籽油微乳体系对玉米黄素具有良好的增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黄素 微乳 葵花籽 增溶性能
下载PDF
葵花籽分离蛋白及葵花籽色拉油生产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刘恩礼 王岚 +2 位作者 杨帆 朱先龙 胡毓榕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6-28,共3页
通过对葵花仁中绿原酸的提取 ,解决了葵花蛋白的色泽问题 ,同时采用特殊方法 ,提取油脂而不影响蛋白的性状 ,最终得到葵花籽色拉油和葵花籽分离蛋白。
关键词 葵花籽 绿原酸 葵花籽色拉油 葵花籽分离蛋白 提取 生产工艺
下载PDF
中国葵花籽出口贸易及潜力——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实证 被引量:1
3
作者 马欣雨 穆月英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14,共8页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食用葵花籽生产国与出口国,把握其贸易特征及出口潜力对中国葵花籽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对中国葵花籽贸易现状及特点分析的基础上,基于2001—2021年中国与19个出口去向国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扩展的引力模型对中国...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食用葵花籽生产国与出口国,把握其贸易特征及出口潜力对中国葵花籽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对中国葵花籽贸易现状及特点分析的基础上,基于2001—2021年中国与19个出口去向国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扩展的引力模型对中国葵花籽出口潜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葵花籽出口具有高竞争优势,出口价格劣势情况逐渐得到缓解;出口去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经济自由指数与农产品外贸依存度的提高,双边贸易距离的增加,两国人均GDP差异的缩小促进了中国葵花籽的出口;当前东南亚一些国家贸易潜力发挥不足,中东一些国家贸易潜力超标实现。基于此认为:中国应与国际农产品质量标准接轨,强化品牌推广与营养知识科普,开拓国内外食用葵花籽高端消费市场。同时,巩固加强与中东国家的贸易伙伴关系,借助《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政策优势改善贸易环境,推动与周边国家小宗农产品的贸易往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力模型 葵花籽 贸易潜力 国别化
下载PDF
葵花籽粕绿原酸脱除及其蛋白应用研究进展
4
作者 李振源 黄雪港 +7 位作者 崔颢凡 顾丰颖 马萨日娜 Karim GAFUROV Ismail ISABAEV Dilshoda SAFARAVA 郭芹 王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90-298,共9页
葵花籽粕是葵花籽制油的副产物,其蛋白质营养丰富、氨基酸组成合理且致敏性低,是一种优质的蛋白原料。目前关于葵花籽粕的相关综述主要集中在其加工应用现状、综合利用、活性成分、改性技术和饲料领域应用等。然而,葵花籽粕中多酚类物质... 葵花籽粕是葵花籽制油的副产物,其蛋白质营养丰富、氨基酸组成合理且致敏性低,是一种优质的蛋白原料。目前关于葵花籽粕的相关综述主要集中在其加工应用现状、综合利用、活性成分、改性技术和饲料领域应用等。然而,葵花籽粕中多酚类物质(主要为绿原酸)的存在导致葵花籽蛋白粉在制备和加工过程易发生褐变,严重制约其深度开发利用。对葵花籽粕绿原酸的提取脱除技术主要有水提法、有机溶剂浸提法、物理场辅助法、生物酶法、盐抑制法及树脂吸附脱色等,但目前鲜见系统总结。本文从葵花籽蛋白组成特性、其与绿原酸互作机制、葵花籽粕绿原酸提取脱除方法以及葵花籽蛋白在食品领域应用等方面综述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葵花籽粕的深度加工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葵花籽 蛋白 绿原酸 脱除方法 应用
下载PDF
基于植物甾醇与γ-谷维素的牡丹/葵花籽油凝胶的制备及其物理特性研究
5
作者 赵晶晶 徐宝成 +4 位作者 丁玥 刘茜茜 王永超 余慧 刘丽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4-170,共7页
凝胶剂的含量和比例、植物油基质是影响油凝胶结晶特性和加工功能的重要因素。该研究以植物甾醇和γ-谷维素为凝胶剂,牡丹籽油和葵花籽油为基质油制备高含量α-亚麻酸油凝胶,探讨了植物甾醇与γ-谷维素的质量比以及基质油对油凝胶外观... 凝胶剂的含量和比例、植物油基质是影响油凝胶结晶特性和加工功能的重要因素。该研究以植物甾醇和γ-谷维素为凝胶剂,牡丹籽油和葵花籽油为基质油制备高含量α-亚麻酸油凝胶,探讨了植物甾醇与γ-谷维素的质量比以及基质油对油凝胶外观、硬度、黏度、微观结构、流变和热力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下,当m(植物甾醇)∶m(γ-谷维素)=40∶60,添加量为8%(质量分数)时,油凝胶形成的速度最快,硬度和黏度最大,熔点也最高;与葵花籽油凝胶相比,此条件下牡丹籽油凝胶的硬度更大(210.70 N),凝胶时间更短(0.5 h),熔点更高(55.22℃)。油凝胶制备时,可通过调整植物甾醇与γ-谷维素的比例来获得所需的晶型和凝胶网络结构,并由此获得理想的硬度、黏度、熔点和透明度等,以适应特定食品加工的需求。该研究为后续基于油凝胶的新型功能黄油和功能奶油的制备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凝胶 植物甾醇 γ-谷维素 牡丹籽油 葵花籽
下载PDF
金银花精油对葵花籽油氧化稳定性及煎炸品质的影响
6
作者 曹永华 李祥睿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6期137-144,共8页
以葵花籽油为原料,研究金银花精油对葵花籽油储存过程的氧化稳定性影响和对葵花籽油在煎炸过程中的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葵花籽油储存过程的氧化稳定性上,金银花精油可以显著增加氧化诱导时间,延缓过氧化值、共轭二烯值、共轭三... 以葵花籽油为原料,研究金银花精油对葵花籽油储存过程的氧化稳定性影响和对葵花籽油在煎炸过程中的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葵花籽油储存过程的氧化稳定性上,金银花精油可以显著增加氧化诱导时间,延缓过氧化值、共轭二烯值、共轭三烯值和游离脂肪酸的上升趋势,其效果优于市售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和VE,金银花精油有较好的提高葵花籽油的氧化稳定性的能力。在葵花籽油煎炸试验上,金银花精油可以减缓煎炸过程中葵花籽油色度(黄色和红色)加深,降低粘度,延缓酸价、极性组分和P-茴香胺的上升趋势,其效果优于市售TBHQ和VE,金银花精油有较好的提高葵花籽油煎炸品质的能力。金银花精油可以作为一种天然油脂抗氧化剂,应用于食品行业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精油 葵花籽 氧化稳定性 煎炸品质
下载PDF
核磁共振方法评估葵花籽油加热后的质量变化
7
作者 方睿剑 吴雅新 +6 位作者 章昊轩 李育安 张彰 刘芷滢 刘安安 张翠 丁飞 《实验室科学》 2024年第4期32-36,41,共6页
针对油脂敞口中高温煎炸反应生成影响健康的极性物质,以及现有食用油质量检测方法操作复杂、耗时较长、可靠性差等问题,探索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葵花籽油质量快速分析方法。以190℃下敞口加热的葵花籽油为研究对象,通过每日3小时连续定... 针对油脂敞口中高温煎炸反应生成影响健康的极性物质,以及现有食用油质量检测方法操作复杂、耗时较长、可靠性差等问题,探索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葵花籽油质量快速分析方法。以190℃下敞口加热的葵花籽油为研究对象,通过每日3小时连续定温加热、定时取样并在非加热时间敞口常温保存以模拟重复用油的真实使用环境。对^(1)H NMR谱图进行归属分析,根据食用油变质标准(含25%极性组分)得出氢谱判据。此外,根据各归属基团横向弛豫时间T2变化结合氢谱判据建立基于T2数据的食用油使用时间的评价方法,即T2判据。实验可作为全新教学实验的设计素材和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自主设计实验 葵花籽 横向弛豫时间
下载PDF
焙炒工艺对葵花籽仁油风味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8
作者 郭劲廷 张立伟 +3 位作者 罗质 陈建国 许毅 郑竟成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4-80,共7页
以葵花籽仁为原料制备葵花籽仁油。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葵花籽仁油的焙炒工艺,并对其挥发性物质和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焙炒工艺为焙炒温度150℃、焙炒时间30 min、入榨水分含量3.5%,在此条件下制备的葵花... 以葵花籽仁为原料制备葵花籽仁油。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葵花籽仁油的焙炒工艺,并对其挥发性物质和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焙炒工艺为焙炒温度150℃、焙炒时间30 min、入榨水分含量3.5%,在此条件下制备的葵花籽仁油含有56种挥发性物质,其中吡嗪、醛类物质含量较高。微观结构分析表明,焙炒过程中细胞结构完整性被破坏,结晶度降低,蛋白质类和糖类物质含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葵花籽仁油 风味 微观结构 挥发性物质
下载PDF
微波处理对不同产地葵花籽品质的影响
9
作者 胡航伟 林祥生 +5 位作者 冷雨佳 林祥娜 刘凌霄 张楠楠 游新侠 刘云国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7期137-146,共10页
比较微波处理对不同产地葵花籽品质的影响,探究烘烤后葵花籽的品质差异。以新疆、甘肃、巴彦淖尔、乌蒙四个产地的葵花籽为原料,分析微波处理后其营养成分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变化。结果表明,乌蒙产地葵花籽样品的蛋白质含量最高;巴彦淖... 比较微波处理对不同产地葵花籽品质的影响,探究烘烤后葵花籽的品质差异。以新疆、甘肃、巴彦淖尔、乌蒙四个产地的葵花籽为原料,分析微波处理后其营养成分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变化。结果表明,乌蒙产地葵花籽样品的蛋白质含量最高;巴彦淖尔产地样品的脂肪酸组成接近1∶1∶1。含油率方面,新疆产地葵花籽样品中含量最高。基于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技术,样品共检测到66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包括醛类、吡嗪类、醛类、酯类等。通过主成分分析,新疆和巴彦淖尔产地的葵花籽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相似,与其他产地的葵花籽差别较大。不同产地的烘烤葵花籽香气成分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吡嗪类化合物更为丰富含有8种,赋予葵花籽浓郁的坚果味。本研究为葵花籽加工的质量控制及产地溯源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葵花籽 挥发性风味物质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 主成分分析 微波
下载PDF
以葵花籽壳为原料制备荧光碳量子点的研究
10
作者 叶子昂 郝晓亮 刘梅静 《广州化工》 CAS 2024年第22期42-44,共3页
葵花籽壳是一种常见的生物质,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利用率低和污染环境的问题。一些文献报道以生物质为原料可以合成荧光材料,这些材料在分析检测和细胞诊断等方面,发挥着诸多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葵花籽壳为原料,采用一步水热合成法合成葵... 葵花籽壳是一种常见的生物质,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利用率低和污染环境的问题。一些文献报道以生物质为原料可以合成荧光材料,这些材料在分析检测和细胞诊断等方面,发挥着诸多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葵花籽壳为原料,采用一步水热合成法合成葵花籽壳碳量子点,合成的荧光材料可以发出耀眼的蓝色荧光,并且持久、稳定,本研究还进一步研究了合成材料的抑菌实验。抑菌结果显示碳量子点对铜绿假单胞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本文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对葵花籽壳荧光碳量子点的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希望通过我们的研究,为生物质荧光材料的合成提供更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葵花籽 碳量子点 表征 抑菌试验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葵花籽中黄曲霉毒素B_(1)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娇 陈娇 +3 位作者 李巧莲 罗景阳 周长民 王岩松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24年第3期70-72,共3页
本试验采用HPLC-MS/MS法检测葵花籽中黄曲霉毒素B 1的不确定度,研究了不确定的主要来源。结果表明:当葵花籽中黄曲霉毒素B_(1)含量为0.097μg/kg时,扩展不确定度为0.016μg/kg(k=2),不确定度的来源主要是移液定容。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 葵花籽 黄曲霉毒素B_(1) 不确定度
下载PDF
全球葵花籽和大豆产量将增长
12
作者 汤玮健(摘译)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1-31,共1页
国际谷物理事会(IGC)预计,20242025年度全球葵花籽产量将达到58.5 Mt。尽管种植面积减少了约2%,但基于更高的预期产出率,预计产量将增加。IGC指出,目前的作物预测相当模糊,因为最重要的向日葵种子生产国尚未开始播种活动。
关键词 预计产量 葵花籽 IGC 大豆产量 产出率 理事会 全球
下载PDF
采用复合乳化剂制备椰子油-葵花籽油基植脂奶油的研究
13
作者 王青松 王会强 +3 位作者 张燕鹏 张红建 梁爱文 郑联合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7-113,共7页
为解决传统植脂奶油所用部分氢化植物油中饱和脂肪酸与反式脂肪酸带来的健康问题,以椰子油-葵花籽油混合油(质量比1∶1)为基料油,β-环糊精和大豆卵磷脂为复合乳化剂,采用物理复配法制备植脂奶油,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水分含量、β-环... 为解决传统植脂奶油所用部分氢化植物油中饱和脂肪酸与反式脂肪酸带来的健康问题,以椰子油-葵花籽油混合油(质量比1∶1)为基料油,β-环糊精和大豆卵磷脂为复合乳化剂,采用物理复配法制备植脂奶油,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水分含量、β-环糊精和大豆卵磷脂添加量对植脂奶油持油性、持水性和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了制备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植脂奶油最优制备工艺条件为β-环糊精添加量6.0%、大豆卵磷脂添加量1.1%、水分含量38.0%,在此条件下植脂奶油的持油性和持水性分别达到98.9%和93.8%;对植脂奶油的稳定性分析也进一步说明了持油性、持水性与稳定性之间的正向关系。综上,以β-环糊精和大豆卵磷脂为复合乳化剂,采用物理复配法制备的椰子油-葵花籽油基植脂奶油是一种潜在的营养健康植脂奶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子油 葵花籽 复合乳化剂 植脂奶油 物理复配法 乳化稳定性
下载PDF
高油酸葵花籽油与油茶籽油的抗炎、抗刺激及抗湿疹功效研究
14
作者 程恒光 方婷欢 +3 位作者 蒋晴 李晓霞 蒋云杰 唐礼荣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2-65,共4页
旨在为油茶籽油与高油酸葵花籽油在化妆品中的应用提供数据支撑,通过体外3D表皮模型EpiKutis构建体外急性损伤及类湿疹表皮模型,以低温压榨高油酸葵花籽油和油茶籽油处理模型,检测其组织活力、炎症因子释放量、组织形态结构和胸腺基质... 旨在为油茶籽油与高油酸葵花籽油在化妆品中的应用提供数据支撑,通过体外3D表皮模型EpiKutis构建体外急性损伤及类湿疹表皮模型,以低温压榨高油酸葵花籽油和油茶籽油处理模型,检测其组织活力、炎症因子释放量、组织形态结构和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含量,评价高油酸葵花籽油和油茶籽油的抗炎、抗刺激、抗湿疹功效。结果表明:高油酸葵花籽油与油茶籽油对模型组织活力均无显著影响;油茶籽油能显著降低模型炎症因子释放量,而高油酸葵花籽油不能显著降低模型炎症因子释放量;高油酸葵花籽油与油茶籽油对模型组织形态结构均有一定改善;高油酸葵花籽油与油茶籽油均能极显著降低模型TSLP含量。综上,油茶籽油与高油酸葵花籽油对皮肤刺激性炎症均具有一定的抑制和缓解作用,具有显著的抗湿疹功效;同时,油茶籽油对皮肤刺激性损伤具有一定的抑制和缓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油酸葵花籽 油茶籽油 湿疹 炎症 3D表皮模型
下载PDF
炒葵花籽中过氧化值、酸价与感官品质的相关性分析
15
作者 冯海丽 梁琦伟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31期116-118,共3页
本研究依据相关国家标准对农贸市场销售的50份带有陈味的炒葵花籽中过氧化值与酸价进行检测,分析炒葵花籽中过氧化值、酸价与陈味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带有陈味的炒葵花籽中过氧化值在0.92~2.71 g/100 g,不合格率为100%;酸价在0.27~2.10 ... 本研究依据相关国家标准对农贸市场销售的50份带有陈味的炒葵花籽中过氧化值与酸价进行检测,分析炒葵花籽中过氧化值、酸价与陈味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带有陈味的炒葵花籽中过氧化值在0.92~2.71 g/100 g,不合格率为100%;酸价在0.27~2.10 mg·g^(-1),全部合格;陈味程度与过氧化值呈正相关。因此,消费者在选购炒葵花籽时要注意甄别,购买后尽量在干燥、密闭的容器中短期储存,相关质量监督部门也应加大对散装炒葵花籽等易酸败变质食品的抽检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葵花籽 陈味 过氧化值 酸价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碱溶酸沉法提取葵花籽饼粕蛋白质工艺
16
作者 廉玉利 《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99-104,共6页
旨在以葵花籽饼粕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究pH值、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对超声波辅助提取蛋白质的影响,以优化提取工艺,提高蛋白质提取率.结果表明:各单因素对超声波辅助提取蛋白质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料液比、p... 旨在以葵花籽饼粕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究pH值、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对超声波辅助提取蛋白质的影响,以优化提取工艺,提高蛋白质提取率.结果表明:各单因素对超声波辅助提取蛋白质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料液比、pH值、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最佳工艺条件为pH值8.5、提取时间85 min、料液比1∶25(g/mL),提取温度50℃,此时蛋白质提取率为72.58%.该研究为葵花籽饼粕中蛋白质的高效提取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碱溶酸沉法 葵花籽饼粕 蛋白质
下载PDF
葵花籽粕的综合利用 被引量:29
17
作者 高荣丽 陶冠军 杨严俊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38-140,共3页
对从葵花籽粕中提取绿原酸和葵花籽分离蛋白的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获得了提取绿原酸和蛋白质的最佳工艺参数。采用50%乙醇,料液比1∶12,浸提1.5h,温度50℃,pH4.0首先提取绿原酸,然后用1mol/LNaCl溶液,料液比1∶10,时间1h,温... 对从葵花籽粕中提取绿原酸和葵花籽分离蛋白的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获得了提取绿原酸和蛋白质的最佳工艺参数。采用50%乙醇,料液比1∶12,浸提1.5h,温度50℃,pH4.0首先提取绿原酸,然后用1mol/LNaCl溶液,料液比1∶10,时间1h,温度50℃,pH9.0提取葵花籽分离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葵花籽 葵花籽分离蛋白 绿原酸 提取
下载PDF
以国际视角看中国葵花籽贸易与发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高志影 郝琳艳 《经济师》 2007年第10期41-42,共2页
葵花籽是世界主要油料作物,在全世界种植面积很大,中国是世界第四大葵花籽种植国,出口产量稳中有升,葵花籽在中国主要有两种用途,一是用来炒制作为一种炒货出售,二是用来榨油作为葵花籽油出售,发展潜力巨大。
关键词 葵花籽 葵花籽产地 葵花籽出口 发展战略
下载PDF
我国葵花籽油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被引量:22
19
作者 王瑞元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共3页
葵花籽是全球新兴油料作物中发展最快的品种之一。介绍了全球葵花籽的生产情况,全球葵花籽油的消费情况,我国葵花籽和葵花籽油的生产消费情况,同时对我国葵花籽油的市场前景进行了预测。2017/2018年度全球葵花籽产量仅次于大豆、油菜籽... 葵花籽是全球新兴油料作物中发展最快的品种之一。介绍了全球葵花籽的生产情况,全球葵花籽油的消费情况,我国葵花籽和葵花籽油的生产消费情况,同时对我国葵花籽油的市场前景进行了预测。2017/2018年度全球葵花籽产量仅次于大豆、油菜籽,排名第三位;在全球主要植物油产量中,葵花籽油仅次于棕榈油、大豆油和菜籽油,排名第四位。在我国,葵花籽产量位居八大油料中的第五位,葵花籽油在我国食用油消费中排名第五位。从国家政策和油脂市场需求看,我国葵花籽油的发展前景美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葵花籽 葵花籽 产量 消费
下载PDF
微波消解-ICP-MS法测定葵花籽壳、仁中Mg、Al含量 被引量:5
20
作者 秦庆芳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14-1119,共6页
建立微波消解-ICP-MS法同时测定葵花籽壳、仁中Mg、Al的含量。方法:采用微波消解系统进行前处理,以45Sc作为Mg、Al的内标元素控制分析信号的动态漂移,用ICP-MS法同时测定葵花籽壳、仁中Mg、Al的含量。Mg、Al的回收率在95%~105%之间;Mg... 建立微波消解-ICP-MS法同时测定葵花籽壳、仁中Mg、Al的含量。方法:采用微波消解系统进行前处理,以45Sc作为Mg、Al的内标元素控制分析信号的动态漂移,用ICP-MS法同时测定葵花籽壳、仁中Mg、Al的含量。Mg、Al的回收率在95%~105%之间;Mg、Al的检出限分别为0.01 mg/kg、0.001 mg/kg;线性相关系数均为1.000 0;RSD/%≤2%。准确度良好,测得值在其标准值范围内。该法检出限、精密度、准确度试验的结果均满足要求,可用于测定葵花籽壳、仁中Mg、Al的含量,为完善葵花籽产品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葵花籽 葵花籽 葵花籽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 微波消解 镁(Mg)、铝(Al)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