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2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蓝斑核谷氨酸能神经元参与调节小鼠体重
1
作者 李国俊 曹晓娟 +8 位作者 刘昊东 李鹏辉 李嘉成 樊奇 王星 陈玉洁 海日汗 张小宇 杜晨光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72-2679,共8页
下丘脑是参与进食调控的重要脑区,具有复杂的环路调控机制。然而,是否存在下丘脑以外同样发挥体重调节功能的神经核团尚不清楚。本试验利用神经环路示踪技术,鉴定向背肩胛棕色脂肪组织(interscapular brown adipose tissue, IBAT)发送... 下丘脑是参与进食调控的重要脑区,具有复杂的环路调控机制。然而,是否存在下丘脑以外同样发挥体重调节功能的神经核团尚不清楚。本试验利用神经环路示踪技术,鉴定向背肩胛棕色脂肪组织(interscapular brown adipose tissue, IBAT)发送神经元投射的神经元类型和分布,探究中枢神经元及神经环路调节能量稳态的形态学基础。首先通过报告基因和逆行示踪识别囊泡型谷氨酸转运体2(vesicular glutamate transporter 2, VGlut2)和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 ERK)神经元,顺行示踪试验拓展VGlut2神经元发送神经支配的大脑区域。化学遗传技术验证VGlut2免疫阳性神经元的体重和采食调控作用。结果显示:LC^(VGlut2::ERK)神经元向IBAT发送密集的神经支配信号。ERK免疫阳性神经元富集表达在LC,可作为LC特异性标记物。LC^(VGlut2)神经元向纹状体(neurons project to the striatum, CPu)、第二运动皮层(secondary motor cortex, M2)、下丘脑腹内侧核(ventromedial hypothalamic nucleus, VMH)和迷走神经背核(dorsal motor nucleus of the vagus, DMV)发送神经元投射。化学遗传激活LC^(VGlut2)神经元显著降低小鼠体重(P=0.016 5)和采食(P=0.029 0)。综上,LC^(VGlut2)神经元参与小鼠的体重调节过程。鉴定除下丘脑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nucleus of hypothalamus, PVN)以外的谷氨酸能神经元及调节体重的下游神经环路,将进一步加深对于摄食行为和摄食过程中神经调控机制的了解,为研究和干预肥胖相关的疾病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丘脑 谷氨酸能神经元 蓝斑 体重
下载PDF
蓝斑背肛海兔卵多糖的理化界面性质比较
2
作者 尹昕 彭飞 +2 位作者 刘雪菲丹 高炳淼 杨涛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9-177,共9页
该研究探索了蓝斑背肛海兔卵多糖(Notarchus leachii freeri Eggs,NLFE)的结构特征、理化性质及界面性质。依次通过冷水浸提和热水浸提法制备蓝斑背肛海兔卵多糖;采用化学组成分析和苯酚-硫酸法分别测定其多糖的化学组成和含量;利用X-... 该研究探索了蓝斑背肛海兔卵多糖(Notarchus leachii freeri Eggs,NLFE)的结构特征、理化性质及界面性质。依次通过冷水浸提和热水浸提法制备蓝斑背肛海兔卵多糖;采用化学组成分析和苯酚-硫酸法分别测定其多糖的化学组成和含量;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XRD)和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FT-IR)对多糖结构进行表征;进一步,采用传统的均质法研究该多糖的界面性质(包括起泡性质和乳化性质)。实验结果显示,热水浸提法处理蓝斑背肛海兔卵的多糖提取率高于冷水浸提法,得率分别为16.31%和12.52%,且这两种提取物均是由多糖和少量蛋白质组成的具有半结晶结构的无定型物,其多糖含量分别高达84.73和85.46%。随着pH值的升高,冷水提多糖的起泡指数逐渐降低(从270%降低到180%),但显著高于热水提多糖,泡沫稳定性平均为55.85%均低于热水提多糖(平均值为92.47%);与冷水提多糖稳定的乳液相比,热水提多糖制备的乳液在不同条件下粒径更小,更有利于形成稳定的乳液。综上所述,蓝斑背肛海兔卵多糖具有一定的起泡能力和乳液稳定能力。该研究旨在为蓝斑背肛海兔卵多糖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斑背肛海兔卵 多糖 结构分析 起泡性质 乳化性质
下载PDF
蓝斑核GABA表达神经元影响体温
3
作者 李嘉成 刘昊东 +8 位作者 李鹏辉 樊奇 王星 闫睿 贺炀 张明 周鑫 杜晨光 苏布登格日勒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2-609,共8页
目的:蓝斑核作为能量调节枢纽参与调节能量稳态,γ-氨基丁酸(GABA)神经元发挥体温调节作用,然而蓝斑核GABA表达神经元在体温调节方面的作用尚未明确。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索蓝斑核GABA表达神经元是否参与体温调节。方法:运用化学遗传方... 目的:蓝斑核作为能量调节枢纽参与调节能量稳态,γ-氨基丁酸(GABA)神经元发挥体温调节作用,然而蓝斑核GABA表达神经元在体温调节方面的作用尚未明确。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索蓝斑核GABA表达神经元是否参与体温调节。方法:运用化学遗传方法特异性抑制小鼠蓝斑核GABA能神经元活性,统计其体温、采食量、糖耐量、胰岛素耐受性变化。同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肩胛间棕色脂肪组织(IBAT)中线粒体解偶联蛋白1(UCP1)的表达。结果:抑制蓝斑核GABA表达神经元导致饥饿状态小鼠核心体温和IBAT温度显著下降(P<0.05),同时IBAT中的UCP1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蓝斑核GABA表达神经元可调控小鼠体温,为中枢神经系统如何通过调节特定神经元群体来影响体温和能量代谢提供了新的视角,这对于理解相关的生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斑 Γ-氨基丁酸 肩胛间棕色脂肪组织 解偶联蛋白1
下载PDF
小鼠蓝斑内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向丘脑室旁核投射的形态学研究
4
作者 张蓬鑫 朱慧 +5 位作者 彭霏 吕培源 冯慧洁 薛美琪 薛懿珈 董玉琳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5-412,共8页
目的:观察蓝斑(LC)内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神经元向丘脑室旁核(PVT)内速激肽-1(TAC1)阳性神经元的投射,并从形态学上观察该通路是否参与伤害性信息的传递或调控。方法:利用TAC1-ires-Cre与Rosa26:CAG-LSL-tdTomato(Ai9)小鼠杂交,繁育TAC... 目的:观察蓝斑(LC)内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神经元向丘脑室旁核(PVT)内速激肽-1(TAC1)阳性神经元的投射,并从形态学上观察该通路是否参与伤害性信息的传递或调控。方法:利用TAC1-ires-Cre与Rosa26:CAG-LSL-tdTomato(Ai9)小鼠杂交,繁育TAC1-ires-Cre::Ai9小鼠,并制备坐骨神经分支损伤(SNI)模型,观察PVT内TAC1阳性神经元与FOS免疫阳性产物的共存情况,以及TAC1/FOS双标神经元与TH阳性轴突终末之间的密切接触。其次在C57BL/6小鼠PVT内注入荧光金(FG),在显微镜下观察LC内TH阳性神经元与FG逆标神经元的共标情况。最后在TAC1-ires-Cre小鼠的PVT注射RV逆行跨单突触三联病毒,观察LC内TH阳性神经元与RV逆标神经元之间的共存情况。结果:在TAC1-ires-Cre::Ai9小鼠脑内,TAC1阳性神经元为红色荧光所标记。SNI模型下PVT内可观察到部分TAC1阳性神经元同时表达FOS蛋白,且与TH阳性轴突终末之间形成密切接触。将FG注射入小鼠PVT后,在LC内可观察到大量的FG逆标神经元,且部分FG标记神经元同时表达TH阳性。利用RV逆行跨单突触示踪病毒,也可在LC内观察到PVT内TAC1阳性神经元的突触前神经元,且大部分突触前神经元为TH阳性。结论:LC内TH阳性神经元可向PVT内TAC1阳性神经元发出投射,形成LC^(TH+)-PVT^(TAC1+)神经通路,该通路可以被伤害性信息激活,提示其可能在痛觉信息的传递或调控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斑 丘脑室旁核 酪氨酸羟化酶 速激肽-1 伤害性信息 小鼠
下载PDF
蓝斑核参与抑郁导致的慢性疼痛行为的调控
5
作者 袁溪 刘雨晴 孟浅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17-1524,共8页
目的探究蓝斑核(LC)是否参与介导小鼠抑郁伴疼痛行为及可能机制。方法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慢性束缚应激(CRS)组,通过新奇抑制进食、悬尾和强迫游泳等行为学实验检测抑郁样行为的形成,评估小鼠CRS模型的建立;使用Von Frey... 目的探究蓝斑核(LC)是否参与介导小鼠抑郁伴疼痛行为及可能机制。方法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慢性束缚应激(CRS)组,通过新奇抑制进食、悬尾和强迫游泳等行为学实验检测抑郁样行为的形成,评估小鼠CRS模型的建立;使用Von Frey毛刷检测小鼠的机械痛阈;通过c-Fos免疫荧光染色确定LC神经元活性在抑郁伴疼痛小鼠中的改变;利用离体脑片电生理检测LC神经元兴奋性变化;通过化学遗传学技术调控LC活性,观察小鼠的疼痛及抑郁样行为表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RS小鼠在束缚第3周(CRS 3W)出现明显的抑郁样行为,模型建立成功;CRS 3W小鼠机械痛阈显著下降,出现机械痛敏;CRS 3W小鼠LC区有大量c-Fos+表达,且90%为去甲肾上腺素(NE)能神经元;CRS 3W小鼠LC中NE能神经元兴奋性降低。而且,化学遗传学激活LC可显著缓解CRS 3W小鼠的机械痛敏。结论CRS 3W小鼠LC中NE能神经元兴奋性下降,化学遗传学激活LC中NE能神经元可缓解CRS 3W小鼠的机械痛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斑 化学遗传学 慢性疼痛 慢性束缚应激 电生理 新奇抑制进食 强迫游泳
下载PDF
蓝斑小胶质细胞参与调控异氟醚致意识转换的全身麻醉过程
6
作者 钱坤 廖蹇豪 +2 位作者 罗伟 周沫 曹嵩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596-602,共7页
目的探究蓝斑小胶质细胞活性变化与吸入麻醉药异氟醚致意识转换的相关性及全身麻醉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雄性C57BL/6J小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12)及米诺环素组(n=12)。通过双侧蓝斑核内微注射小胶质抑制剂米诺环素/生理盐水,... 目的探究蓝斑小胶质细胞活性变化与吸入麻醉药异氟醚致意识转换的相关性及全身麻醉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雄性C57BL/6J小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12)及米诺环素组(n=12)。通过双侧蓝斑核内微注射小胶质抑制剂米诺环素/生理盐水,抑制蓝斑核小胶质细胞活性。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小胶质细胞在蓝斑的分布及激活情况。两组实验鼠均安置脑电图记录电极,记录小鼠在1.4%异氟醚全麻过程中翻正反射消失(LORR)时间、翻正反射恢复(RORR)时间及脑电图(EEG)变化。结果(1)蓝斑微注射米诺环素后,蓝斑小胶质细胞活性被抑制;(2)在异氟醚全麻诱导期,米诺环素组较对照组LORR时间显著延长,EEG表现为δ波显著减少,γ波增加,而β波无明显变化;(3)在全麻恢复期,米诺环素组较对照组RORR时间显著缩短,EEG表现为δ波显著减少,β波增加,而γ波无明显变化;(4)在全麻维持期,相较于对照组,米诺环素处理后爆发抑制率(BSR)的结果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特异性抑制蓝斑小胶质细胞活性可阻碍小鼠异氟醚全麻诱导并加速复苏,这可能与麻醉状态下抑制小胶质细胞活性后蓝斑神经元活动被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斑 小胶质细胞 异氟醚 全身麻醉 米诺环素
下载PDF
引线框架材料带坯表面蓝斑缺陷浅析
7
作者 万建 《有色金属加工》 CAS 2024年第4期51-54,62,共5页
利用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和能谱分析(EDS),针对Cu-Fe-P系引线框架带坯存在的表面蓝斑缺陷问题,研究了Cu-Fe-P系引线框架带坯表面蓝斑缺陷形成机理,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蓝斑缺陷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残留在凹坑内的酸液与... 利用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和能谱分析(EDS),针对Cu-Fe-P系引线框架带坯存在的表面蓝斑缺陷问题,研究了Cu-Fe-P系引线框架带坯表面蓝斑缺陷形成机理,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蓝斑缺陷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残留在凹坑内的酸液与CuO反应,生成蓝色的CuSO_(4)·5H_(2)O所致。通过优化熔炼铸造过程、原材料添加工艺、改造部分设备结构等关键控制点,找到了解决Cu-Fe-P系引线框架带坯表面蓝斑问题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线框架 铜合金 表面处理 蓝斑 铁富集
下载PDF
光遗传激活蓝斑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对异氟醚麻醉小鼠的促醒作用
8
作者 李龙 王丹 +2 位作者 樊荣 乔中原 王俊平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11期28-30,36,共4页
目的探讨光遗传激活蓝斑(LC)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对异氟醚麻醉小鼠诱导觉醒的促进作用。方法将12只雄性酪氨酸羟化酶(TH)-Cre小鼠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分别在立体定位仪下于LC脑区注射兴奋性光遗传病毒(AAV-EF1a-DIO-ChR2-m... 目的探讨光遗传激活蓝斑(LC)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对异氟醚麻醉小鼠诱导觉醒的促进作用。方法将12只雄性酪氨酸羟化酶(TH)-Cre小鼠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分别在立体定位仪下于LC脑区注射兴奋性光遗传病毒(AAV-EF1a-DIO-ChR2-mCherry)、空病毒(AAV-EF1a-DIO-mCherry)进行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刺激,并在LC脑区埋置光纤,颅骨放置三个脑电极。两组均给予蓝光刺激及1.4%异氟醚麻醉,记录麻醉诱导时间、麻醉觉醒时间。两组小鼠休息1周后,再次给予蓝光刺激及1.4%异氟醚麻醉,记录蓝光刺激前及刺激后5 min的脑电图,比较其爆发性抑制比率(BSR)。结果两组麻醉诱导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麻醉觉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蓝光刺激5 min BSR低于同组蓝光刺激前及对照组蓝光刺激后5 min(P均<0.05),对照组蓝光刺激前及刺激后5 min BSR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光遗传激活LC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不会影响小鼠异氟醚麻醉的诱导时间,但会缩短其异氟醚麻醉的觉醒时间并降低脑电图BSR,从而促进异氟醚麻醉小鼠觉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遗传 蓝斑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 异氟醚 觉醒 爆发性抑制比率
下载PDF
蓝斑核与学习记忆 被引量:1
9
作者 梅书雅 张宁(综述) +1 位作者 刘奇 乔海法(审校)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617-620,F0003,共5页
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是一切认知活动的基础。蓝斑核(locus coeruleus,LC)是位于脑干的一个神经核团,其功能与学习记忆密切相关。LC在学习和记忆的形成、发展、储存、巩固中发挥重要作用。现从学习与记忆概述、LC的结构与功能... 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是一切认知活动的基础。蓝斑核(locus coeruleus,LC)是位于脑干的一个神经核团,其功能与学习记忆密切相关。LC在学习和记忆的形成、发展、储存、巩固中发挥重要作用。现从学习与记忆概述、LC的结构与功能、LC与学习记忆三方面作综述,着重对LC与学习记忆的关系进行了多角度、深层次的分析和探讨,初步得出LC通过LC-杏仁核环路(调控大脑对情绪性刺激和促进长时记忆的形成)、LC-海马环路(海马是LC的主要下游脑区之一,参与海马相关学习以及记忆提取、巩固的调控)以及LC-NE和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支配(LC中NE和DA的释放来支配并参与学习记忆的形成和提取)调控学习记忆的结论,既进一步了解了蓝斑核在学习记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也将有助于开发以LC为出发点的治疗策略,为解决临床认知障碍性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和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斑 学习记忆 认知障碍
下载PDF
小鼠蓝斑内投射至脊髓背角的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的突触前神经元在全脑的分布情况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欣瑶 薛茹 +4 位作者 彭莉 张浚睿 李云鹏 刘蕊 张谅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1期1047-1051,共5页
目的利用逆行跨单突触狂犬病毒(RV)系统,研究投射到脊髓背角(SDH)的蓝斑(LC)内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的突触前神经元在全脑的分布情况。方法第一步将二联辅助病毒注入到TH-Cre小鼠的LC中,两周后将重组RV注入到SDH中。小鼠存活一周后将其... 目的利用逆行跨单突触狂犬病毒(RV)系统,研究投射到脊髓背角(SDH)的蓝斑(LC)内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的突触前神经元在全脑的分布情况。方法第一步将二联辅助病毒注入到TH-Cre小鼠的LC中,两周后将重组RV注入到SDH中。小鼠存活一周后将其灌注取材,然后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LC-SDH通路的上游核团在全脑的分布情况。结果利用逆行跨单突触RV系统,可以在脑内的次级运动皮层(M2)、杏仁中央核(CeA)、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外侧区(lPAG)、中脑导水管腹外侧区(vlPAG)、中缝背核(DR)和巨细胞网状核(Gi)等核团内观察到RV阳性神经元,说明这些核团与LC-SDH通路构成了三级通路。结论脑内M2、CeA、lPAG、vlPAG、DR和Gi等核团与LC-SDH通路形成了三级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斑 脊髓背角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 逆行跨单突触狂犬病毒系统 突触前神经元
下载PDF
蓝斑背肛海兔不同组织的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11
作者 赵娟 孙玉林 +5 位作者 温倩钰 王淑平 曾巧 黄楚欣 文菁 陈道海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125-130,共6页
该研究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对蓝斑背肛海兔生殖腺、外套膜、肌肉和肝脏组织的营养成分(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脂肪酸组成和矿物质元素含量)进行分析和评价,旨在对其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蓝斑背肛海兔4种组织中水... 该研究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对蓝斑背肛海兔生殖腺、外套膜、肌肉和肝脏组织的营养成分(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脂肪酸组成和矿物质元素含量)进行分析和评价,旨在对其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蓝斑背肛海兔4种组织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含量分别为59.16%~81.01%,42.03%~67.27%,4.85%~9.88%和17.17%~28.52%,最高值分别出现在外套膜、肌肉、生殖腺和肝脏中。4种组织中均检测出17种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为14.02%~60.36%,必需氨基酸含量为4.48%~13.58%,鲜味氨基酸含量为5.84%~29.55%,三类氨基酸均是肌肉中含量最高;4种组织中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蛋氨酸+半胱氨酸;生殖腺中必需氨基酸指数最高,达到82.91。4种组织中共检出16种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为26.95%~63.00%,在肌肉中含量最高;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之和在生殖腺中含量最高。4种组织中均富含多种矿物元素。综上所述,蓝斑背肛海兔的4种组织营养成分丰富,尤其是生殖腺和肌肉组织营养价值较高,具有较好的开发和利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斑背肛海兔 组织 营养成分 分析 评价
下载PDF
胍丁胺对吗啡耐受小鼠蓝斑核组织中μ-阿片受体和自噬相关蛋白的作用机制
12
作者 兰岚 陆巍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63-69,共7页
目的探讨胍丁胺(AG)对吗啡(Mor)耐受小鼠蓝斑核(LC)组织中μ-阿片受体(MOR)和自噬相关蛋白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成年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S)组、Mor组、AG-Mor组及AG组,皮下注射给药法建立小鼠慢性Mor耐受模型,采用... 目的探讨胍丁胺(AG)对吗啡(Mor)耐受小鼠蓝斑核(LC)组织中μ-阿片受体(MOR)和自噬相关蛋白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成年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S)组、Mor组、AG-Mor组及AG组,皮下注射给药法建立小鼠慢性Mor耐受模型,采用温水甩尾法测定各组小鼠给药前及给药第1~7天的甩尾潜伏期(TFL);造模结束后麻醉处死小鼠、取脑组织,采用免疫荧光法、Western blot及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检测各组小鼠LC组织中MOR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LC组织中自噬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家蚕隔离体蛋白1(P62)的表达。结果与Mor组比较,AG-Mor组小鼠TFL下降趋势较缓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or组比较,AG-Mor组小鼠LC组织中MOR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62含量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S组比较,Mor组小鼠LC组织中LC3-Ⅱ/LC3-Ⅰ比值与P62含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G抗Mor耐受形成的机制可能与增加Mor耐受小鼠LC组织中MOR蛋白表达量、降低P62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胍丁胺 自噬 吗啡耐受 Μ阿片受体 蓝斑 自噬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 家蚕隔离体蛋白1
下载PDF
蓝斑在疼痛中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袁满 谢敏 陈绍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187-192,共6页
疼痛是实际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也是一种预警机制,防止机体遭受压迫或进一步损伤。疼痛一直以来影响人们的生活,蓝斑核是参与疼痛调节的重要核团,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疼痛与蓝斑核之间存在联系。本综述主要探讨... 疼痛是实际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也是一种预警机制,防止机体遭受压迫或进一步损伤。疼痛一直以来影响人们的生活,蓝斑核是参与疼痛调节的重要核团,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疼痛与蓝斑核之间存在联系。本综述主要探讨的是以去甲肾上腺素受体、胶质细胞、谷氨酸转运体-1和组胺系统为方向的镇痛策略。希望以上通路以及疼痛治疗靶点的发现能为临床提供应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斑 脊髓背角 疼痛 炎症痛 神经病理性疼痛 骨癌痛
下载PDF
蓝斑α受体减弱脑室注射组胺对颈动脉窦压力感受性反射的重调定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国卿 周希平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0-264,共5页
目的:探讨蓝斑α1和α2受体在脑室注射(ICV)组胺(HA)对颈动脉窦反射(CBR)重调定中的作用。方法:孤离麻醉SD大鼠的双侧颈动脉窦区,将不同窦内压(ISP)与其对应的平均动脉压(MAP)值进行Logistic五参数曲线拟合,求得ISP-MAP关系曲线及其特... 目的:探讨蓝斑α1和α2受体在脑室注射(ICV)组胺(HA)对颈动脉窦反射(CBR)重调定中的作用。方法:孤离麻醉SD大鼠的双侧颈动脉窦区,将不同窦内压(ISP)与其对应的平均动脉压(MAP)值进行Logistic五参数曲线拟合,求得ISP-MAP关系曲线及其特征参数,观察ICVHA以及预先在蓝斑(LC)微量注射α1或α2受体拮抗剂对CBR的影响。结果:ICVHA(60μmol.L-1,5μl)导致ISP-MAP关系曲线后半程显著上移(P<0.05),反射参数MAP反射变动范围及反射最大增益减小(P<0.05);预先向LC注射选择性的α1受体拮抗剂酚苄明(PBZ,3μmol.L-1,500nl)或α2受体拮抗剂育亨宾(YOH,2.5μmol.L-1,500nl),均能明显加强HA的上述效应,PBZ的这种加强作用不如YOH的显著(P<0.05)。结论:脑室给HA使CBR产生快速重调定,反射敏感性下降;LC的α1、α2受体作用可减弱ICVHA对CBR的抑制性重调定;α2受体在调制这种重调定的过程中可能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窦反射重调定 组胺 脑室注射 蓝斑α1受体 蓝斑α2受体 平均动脉压
下载PDF
禽类蓝斑和蓝斑下核至脊髓传导通路的起源与细胞结构 被引量:2
15
作者 彭克美 林大诚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1期88-92,共5页
为了探明禽类蓝斑与蓝斑下核至脊髓传导通路的起源和细胞结构,采用HRP微量注射法和微电泳法对北京鸭、麻鸭、鸡、鸽、鹌鹑和鹅6种主要家禽进行了逆行追踪的综合性研究。实验结果发现,在6种动物一侧脊髓的外侧索或背侧索的外侧,... 为了探明禽类蓝斑与蓝斑下核至脊髓传导通路的起源和细胞结构,采用HRP微量注射法和微电泳法对北京鸭、麻鸭、鸡、鸽、鹌鹑和鹅6种主要家禽进行了逆行追踪的综合性研究。实验结果发现,在6种动物一侧脊髓的外侧索或背侧索的外侧,于颈中部、颈膨大部或腰膨大部分别引入HRP后,各种动物的同侧蓝斑核内出现了大量的标记细胞;而双侧的蓝斑下核中出现了一些散在性的标记细胞。两核团内的标记细胞胞体呈梭形或多角形。蓝斑核内的细胞稍大,蓝斑下核的细胞稍小。研究结果表明,禽类蓝斑核至脊髓的传导通路是同侧性的,而蓝斑下核至脊髓的传导通路是双侧性的。其传导通路的纤维均位于外侧索和背侧索的外侧;其终止范围至少可以抵达脊髓的腰膨大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类 蓝斑 蓝斑下核 脊髓 传导通路 细胞结构
下载PDF
大鼠蓝斑组胺受体在应激导致颈动脉窦反射重调定中的作用
16
作者 王国卿 李建祥 +2 位作者 傅春玲 孙万平 童建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8-172,共5页
目的揭示蓝斑(LC)的H1和H2受体在足底电击应激对颈动脉窦反射(CBR)重调定中的作用。方法足底电击应激1周的SD大鼠,麻醉后孤离双侧颈动脉窦区,将不同窦内压(ISP)与其对应的平均动脉压(MAP)值进行Logistic五参数曲线拟合,求得ISP-MAP、ISP... 目的揭示蓝斑(LC)的H1和H2受体在足底电击应激对颈动脉窦反射(CBR)重调定中的作用。方法足底电击应激1周的SD大鼠,麻醉后孤离双侧颈动脉窦区,将不同窦内压(ISP)与其对应的平均动脉压(MAP)值进行Logistic五参数曲线拟合,求得ISP-MAP、ISP-增益(Gain)关系曲线及反射特征参数,观察LC微量注射选择性H1或H2受体拮抗剂氯苯吡胺(CHL)或西咪替丁(CIM)对应激状态下CBR的影响。结果应激导致ISP-MAP关系曲线显著全面上移(P<0.05),ISP-Gain关系曲线中部明显下移(P<0.05),反射参数中阈压、饱和压、调定点和最大增益时的ISP值增大(P<0.05),而MAP反射变动范围及反射最大增益减小(P<0.05);LC内注射CHL(0.5μg/μl)或CIM(1.5μg/μl)20min内均可明显减弱应激对CBR的上述改变(P<0.05),CIM的减弱效应不如CHL的显著(P<0.05);LC注射上述相同剂量的CHL或CIM对非应激大鼠的CBR无明显影响(P>0.05);LC内注射CHL或CIM均不能使应激的CBR水平完全恢复到相应的非应激对照水平。结论应激引起CBR重调定,反射敏感性下降;部分机制可能是激活中枢组胺能系统,LC的H1和H2受体尤为H1受体在应激对CBR的重调定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下丘脑-LC的组胺能通路可能是应激所致CBR重调定的下行通路之一;除此之外,应激作用中尚有其他因素的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窦反射重调定 应激 蓝斑H1受体 蓝斑H2受体 平均动脉压
下载PDF
家兔小脑至蓝斑的纤维投射
17
作者 张书琴 唐竹吾 张奎启 《解剖学报》 CAS 1984年第2期163-167,230,共6页
本实验用成年家兔25只,分三组进行实验:第一组吸去家兔一侧小脑半球或损毁一侧齿状核,或仅损毁部分半球皮质;第二组吸去小脑蚓叶大部分,或损毁顶核,或仅损毁蚓叶皮质;第三组吸去或损毁一侧小脑旁绒球。术后用Fink—Heimer法染色,追踪小... 本实验用成年家兔25只,分三组进行实验:第一组吸去家兔一侧小脑半球或损毁一侧齿状核,或仅损毁部分半球皮质;第二组吸去小脑蚓叶大部分,或损毁顶核,或仅损毁蚓叶皮质;第三组吸去或损毁一侧小脑旁绒球。术后用Fink—Heimer法染色,追踪小脑至蓝斑的纤维投射。第一组实验中由小脑齿状核来的大量溃变纤维进入同侧结合臂,其中一些溃变纤维由结合臂内侧分出,行向前内方穿过三叉神经中脑核后,进入并终止于同侧蓝斑核及蓝斑下核。小脑半球皮质的溃变纤维不进入蓝斑区。第二组实验显示,小脑蚓叶(顶核或皮质)的溃变纤维除投射至小脑中央核及脑干其它部位外,左右两侧备有少量溃变纤维进入同侧臂旁核小细胞部,极少量溃变纤维进入结合臂腹侧部,前行至脑桥吻段,经过三叉神经中脑核而终止于蓝斑核及蓝班下核。第三组实验,由旁绒球来的少量溃变纤维,经同侧臂旁核小细胞部而至蓝斑核。溃变纤维较少,在胞体周围可见终末前溃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斑 蓝斑下核 中脑 旁绒球 小脑 纤维 家兔
下载PDF
蓝斑在刺激视上核镇痛中的作用 被引量:14
18
作者 由振东 宋朝佑 +2 位作者 王成海 黄爱军 林葆城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20-326,共7页
应用核团微量注射、放射免疫测定(RIA)和高压液相(HPLC)观察了刺激视上核(SON)对蓝斑(LC)灌流液中催产素(OT)、精氨酸加压素(AVP)、去甲肾上腺素(NE)和5-羟色胺(5-HT)的含量的变化以及蓝斑注... 应用核团微量注射、放射免疫测定(RIA)和高压液相(HPLC)观察了刺激视上核(SON)对蓝斑(LC)灌流液中催产素(OT)、精氨酸加压素(AVP)、去甲肾上腺素(NE)和5-羟色胺(5-HT)的含量的变化以及蓝斑注射OT和AVP的拮抗剂对痛阈(PT)的影响。结果表明:刺激SON后30到90min,LC灌流液中OT的含量,30minAVP的含量,60min5-HT的含量明显增加,而NE的含量在30和60min时明显降低。注射AVP的V1拮抗剂到LC对注射L-谷氨酸到SON引起的镇痛作用无影响,V2拮抗剂可部分抑制和OT拮抗剂可翻转刺激SON引起的镇痛作用。以上结果提示刺激SON引起的镇痛作用可能是由于SON释放的OT通过作用于LC内的OT和V2受体使LC内的5-HT增加和NE降低而产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斑 视上核 镇痛
下载PDF
海洋软体动物蓝斑背肛海兔抗肿瘤活性成分研究(Ⅱ) 被引量:8
19
作者 林厚文 汤海峰 +4 位作者 刘皋林 张纯 沈阳 易杨华 吴厚铭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43-245,共3页
目的 :研究蓝斑背肛海兔 N otarchus leachii freeri的抗癌活性成分。方法 :利用溶媒萃取和多种层析手段 ,以稻瘟霉模型监测跟踪 ,对海兔中抗癌活性成分进行追踪分离 ,应用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 结果 :得到 2个活性化合物 :3β-羟... 目的 :研究蓝斑背肛海兔 N otarchus leachii freeri的抗癌活性成分。方法 :利用溶媒萃取和多种层析手段 ,以稻瘟霉模型监测跟踪 ,对海兔中抗癌活性成分进行追踪分离 ,应用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 结果 :得到 2个活性化合物 :3β-羟基 - 5α,6α-环氧 - 8-胆甾烯 - 7-酮 ( )和 3β,7α-二羟基 - 5α,6α-环氧 - 8( 14 ) -胆甾烯 ( )。 结论 :化合物 为新天然产物 , 为首次从蓝斑背肛海兔中得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斑背肛海兔 抗肿瘤药 甾醇类 活性 成分
下载PDF
胚胎隔或隔与蓝斑组织联合移植治疗老年性痴呆动物模型的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周丽华 陈以慈 +2 位作者 姚志彬 顾耀铭 邝国璧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69-173,共5页
以单侧横断老年大鼠穹窿伞的方法建立老年性痴呆模型,并将胚胎隔或隔与蓝斑联合移植物悬液注入模型鼠的双侧海马;16周后用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及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移植物的存活、生长及与宿主海马的关... 以单侧横断老年大鼠穹窿伞的方法建立老年性痴呆模型,并将胚胎隔或隔与蓝斑联合移植物悬液注入模型鼠的双侧海马;16周后用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及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移植物的存活、生长及与宿主海马的关系;用乙酰胆碱酯酶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宿主海马内胆碱能纤维的分布并定量CA1、CA3及齿状回中的纤维密度。结果表明:隔及联合移植物均能存活,但隔移植物生长体积明显大于联合移植物,移植物中ChAT阳性神经元丰富,多分布于团块中央及与宿主海马交界处,偶见TH阳性神经元分散分布。损伤侧海马CA1、CA3及齿状回纤维密度较之老年对照组明显下降,隔移植物使损伤侧海马大部分重获胆碱能纤维支配,联合移植物只少量提高损伤鼠CA1区纤维密度,而对CA3及齿状回无影响。隔与蓝斑联合移植的效果不如单纯隔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痴呆 胚胎隔 蓝斑 移植 治疗 动物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