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1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几种观赏用淡水虾虎鱼养殖技术
1
作者 施振宁 《科学养鱼》 2024年第4期85-86,共2页
虾虎鱼通常是指虾虎鱼目、虾虎鱼科的品种,该科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已知的有2 000种以上。虾虎鱼科有很高的生物多样性,既有大量生活在海水中的虾虎鱼,也有不少生活在淡水和潮间带的虾虎鱼;虽然大多数虾虎鱼体长只有5厘米,但也有体长40~6... 虾虎鱼通常是指虾虎鱼目、虾虎鱼科的品种,该科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已知的有2 000种以上。虾虎鱼科有很高的生物多样性,既有大量生活在海水中的虾虎鱼,也有不少生活在淡水和潮间带的虾虎鱼;虽然大多数虾虎鱼体长只有5厘米,但也有体长40~60厘米的超大型虾虎鱼。其中虾虎鱼科、吻虾虎鱼属的一些淡水种类小巧可爱、色泽艳丽、行为奇特(成熟雄性相遇时经常有“夸示”行为)而成为具有观赏价值的原生鱼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虎鱼 生物多样性 小巧可爱 观赏价值 潮间带 淡水 超大型 生活
下载PDF
厦门沿岸海域2种虾虎鱼染色体核型的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何丽斌 周宸 +1 位作者 黄瑞芳 林琪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73-477,594,594,共7页
采用鱼鳍细胞空气干燥法制片,Giemsa染色,对厦门沿岸海域2种虾虎鱼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分析研究.其中,犬牙缰虾虎鱼(Amoya caninus)的染色体数目为2n=50,臂数为NF=84,有8对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7对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SM),2对亚端部着丝... 采用鱼鳍细胞空气干燥法制片,Giemsa染色,对厦门沿岸海域2种虾虎鱼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分析研究.其中,犬牙缰虾虎鱼(Amoya caninus)的染色体数目为2n=50,臂数为NF=84,有8对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7对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SM),2对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ST)和8对端部着丝点染色体(T).髭缟虾虎鱼(Tridentiger barbatus)的染色体数目为2n=44,臂数为NF=68,有5对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6对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SM),1对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ST)和10对端部着丝点染色体(T).未发现有异形染色体.其中犬牙缰虾虎鱼的染色体数目是文献中尚未报道的1类虾虎鱼染色体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虾虎鱼 染色体 核型 犬牙缰虾虎鱼 髭缟虾虎鱼 厦门沿岸海域
下载PDF
黑龙江省虾虎鱼亚科鱼类分布新纪录及其分类
3
作者 郭媛 高智晟 +3 位作者 赵文阁 彭一良 魏丹 朱世兵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8-70,77,共4页
2016年和2017年在哈尔滨道外渔码头、兴凯湖、萝北县共采集虾虎鱼鲜活标本68尾,对其进行了整理、鉴定,探讨了黑龙江省虾虎鱼亚科鱼类的分布特点。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分布有4种虾虎鱼:黄带裸身虾虎鱼Gymnogobius laevis、褐吻虾虎鱼Rhinog... 2016年和2017年在哈尔滨道外渔码头、兴凯湖、萝北县共采集虾虎鱼鲜活标本68尾,对其进行了整理、鉴定,探讨了黑龙江省虾虎鱼亚科鱼类的分布特点。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分布有4种虾虎鱼:黄带裸身虾虎鱼Gymnogobius laevis、褐吻虾虎鱼Rhinogobius brunneus、波氏吻虾虎鱼R. cliffordpopei和子陵吻虾虎鱼R. giurinus,其中黄带裸身虾虎鱼和子陵吻虾虎鱼为黑龙江省鱼类的分布新纪录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 虾虎鱼 黄带裸身虾虎鱼 子陵吻虾虎鱼 分布
下载PDF
长江口斑尾刺虾虎鱼与纹缟虾虎鱼肌肉营养成分比较 被引量:13
4
作者 章龙珍 宋超 +2 位作者 庄平 赵峰 闫文罡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4-309,共6页
采用生化分析的方法,对长江口斑尾刺虾虎鱼(Acanthogobius ommaturus)和纹缟虾虎鱼(Tridentiger trigonocephalus)的肌肉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对两者的营养品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斑尾刺虾虎鱼的水分含量显著高于纹缟虾虎鱼(P<0.... 采用生化分析的方法,对长江口斑尾刺虾虎鱼(Acanthogobius ommaturus)和纹缟虾虎鱼(Tridentiger trigonocephalus)的肌肉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对两者的营养品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斑尾刺虾虎鱼的水分含量显著高于纹缟虾虎鱼(P<0.05),而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显著低于纹缟虾虎鱼(P<0.05)。斑尾刺虾虎鱼和纹缟虾虎鱼的氨基酸组成一致,均检测到18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分别为66.56和73.00。脂肪酸中二十碳五烯酸(EPA)与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总量斑尾刺虾虎鱼显著高于纹缟虾虎鱼(P<0.05),分别为32.14%±1.16%和30.17%±1.02%。从以上分析可见,两种虾虎鱼均含有丰富的各种营养成分,但从粗蛋白、粗脂肪、必需氨基酸含量来看,纹缟虾虎鱼的营养价值优于斑尾刺虾虎鱼;从EPA和DHA的相对含量来看,多不饱和脂肪酸营养价值斑尾刺虾虎鱼高于纹缟虾虎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尾刺虾虎鱼 纹缟虾虎鱼 营养成分 氨基酸 脂肪酸
下载PDF
诸氏鲻虾虎鱼胚胎及早期仔鱼发育研究
5
作者 高彩霞 赖素群 曾进 《水产科技情报》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诸氏鲻虾虎鱼(Mugilogobius chulae)是我国目前唯一一种已制定质量控制国家标准的海水实验鱼。为探究诸氏鲻虾虎鱼胚胎及早期仔鱼的发育特性,丰富其生物学研究,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诸氏鲻虾虎鱼自繁胚胎、早期仔鱼的发育过程,同时拍照记... 诸氏鲻虾虎鱼(Mugilogobius chulae)是我国目前唯一一种已制定质量控制国家标准的海水实验鱼。为探究诸氏鲻虾虎鱼胚胎及早期仔鱼的发育特性,丰富其生物学研究,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诸氏鲻虾虎鱼自繁胚胎、早期仔鱼的发育过程,同时拍照记录其形态变化特征。结果显示,诸氏鲻虾虎鱼产黏性卵,卵呈圆球状,卵径(0.26±0.03)mm,其受精卵吸水膨胀后呈长梭状,长径(0.81±0.05)mm,短径(0.39±0.01)mm。在水温(25.46±0.10)℃条件下,诸氏鲻虾虎鱼胚胎历时73 h 20 min孵出,总积温为1833.33℃·h。胚胎发育历经8个时期。初孵仔鱼全长(1.50±0.01)mm;孵出36 h后仔鱼可开口摄食轮虫;72 h后卵黄囊消失,仔鱼可在水中平游;120 h后仔鱼增长明显,内脏器官发育更加完善。研究结果表明,诸氏鲻虾虎鱼胚胎发育时间短,各发育时期特征明显,仔鱼开口摄食早,生长速度快。该研究可为诸氏鲻虾虎鱼后续研究应用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氏鲻虾虎鱼 胚胎发育 发育分期 早期仔 形态特征
下载PDF
中国裸身虾虎鱼属(Gymnogobius)一新种(鲈形目:虾虎鱼科) 被引量:1
6
作者 赵盛龙 伍汉霖 钟俊生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52-455,共4页
以头部感觉管孔及颊部感觉乳突的排列规律为主要分类依据,综合形态特征,研究了采自浙江省舟山岛河溪的裸身虾虎鱼属(Gymnogobius)的一新种:舟山裸身虾虎鱼Gymnogobius zhoushanensis sp.nov.。新种的形态特征及性状与产于浙江省苍南县... 以头部感觉管孔及颊部感觉乳突的排列规律为主要分类依据,综合形态特征,研究了采自浙江省舟山岛河溪的裸身虾虎鱼属(Gymnogobius)的一新种:舟山裸身虾虎鱼Gymnogobius zhoushanensis sp.nov.。新种的形态特征及性状与产于浙江省苍南县的横带裸身虾虎鱼Gymnogobius transversefasciatus(Wu&Zhou,1990)十分相似,头部均具4个感觉管孔(C,D,F,G),颊部具1条眼下感觉乳突线(L2),3条水平状的纵行感觉乳突线(L3,L4,L5)。但该新种具有口小,上颌骨后端仅伸达眼前缘的下方;纵列鳞、横列鳞和背鳍前鳞较少;头部密具许多小黑点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虎鱼 裸身虾虎鱼 新种 舟山
下载PDF
福建吻虾虎鱼属一新种(鲈形目,虾虎鱼科)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帆 钟俊生 伍汉霖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81-985,共5页
描述分布于福建省福州市北峰溪流中的一吻虾虎鱼新种,定名为网纹吻虾虎鱼Rhinogobius reticulates sp.nov.。该虾虎鱼与R.mekongianus和R.nammaensis在头部斑纹上相似,但具有区别于此两种吻虾虎鱼的特征:纵列鳞27-29(平均27.7);椎骨... 描述分布于福建省福州市北峰溪流中的一吻虾虎鱼新种,定名为网纹吻虾虎鱼Rhinogobius reticulates sp.nov.。该虾虎鱼与R.mekongianus和R.nammaensis在头部斑纹上相似,但具有区别于此两种吻虾虎鱼的特征:纵列鳞27-29(平均27.7);椎骨数26-27(平均26.5);成体眼肩胛骨管通常于眼窝后具有两个感觉管孔ω和ω1;鳃盖条部具8-13条红色网状条纹;眼下缘具1红棕色条纹;全身密布黑褐色细点;体侧无斑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鲈形目 虾虎鱼 虾虎鱼 新种
下载PDF
2种虾虎鱼染色体的核型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周宸 《南方水产》 2010年第4期72-76,共5页
采用鱼鳍细胞空气干燥法制片,Giemsa染色,对生活于厦门和海南近海沿岸的2种虾虎鱼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研究。其中纹缟虾虎鱼(Tridentiger trigonocephalus)2n=44,有2对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13对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SM),2对亚端部着丝点... 采用鱼鳍细胞空气干燥法制片,Giemsa染色,对生活于厦门和海南近海沿岸的2种虾虎鱼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研究。其中纹缟虾虎鱼(Tridentiger trigonocephalus)2n=44,有2对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13对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SM),2对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ST)和5对端部着丝点染色体(T),NF=78;拟丝虾虎鱼(Cryptocentroides insignis)2n=50,有9对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13对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SM),2对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ST)和1对端部着丝点染色体(T),NF=98。未发现随体、性染色体和异形染色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缟虾虎鱼 拟丝虾虎鱼 染色体 核型
下载PDF
苏州及邻近地区虾虎鱼科与鳗虾虎鱼科鱼类分类特征及区系组成 被引量:2
9
作者 秦伟 戈志强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5,共3页
根据多年实地调查和对照现有资料 ,首次报道了苏州及邻近地区虾虎鱼科和鳗虾虎鱼科鱼类的重新定名和种名的重新整理。共确认有 2个亚科、6个属、8个种 ,占全国 1 2 8种的 6 2 5%。其中纹缟虾虎鱼、矛尾虾虎鱼和阿匍虾虎鱼为本地区新记... 根据多年实地调查和对照现有资料 ,首次报道了苏州及邻近地区虾虎鱼科和鳗虾虎鱼科鱼类的重新定名和种名的重新整理。共确认有 2个亚科、6个属、8个种 ,占全国 1 2 8种的 6 2 5%。其中纹缟虾虎鱼、矛尾虾虎鱼和阿匍虾虎鱼为本地区新记录的种 ,列出了虾虎鱼科和鳗虾虎鱼科鱼类的分类鉴定检索表。对其资源状况进行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虎鱼 虾虎鱼 苏州地区 分类特征 区系组成
下载PDF
舌虾虎鱼肌肉营养成分与品质的评价 被引量:76
10
作者 庄平 宋超 章龙珍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59-564,共6页
对舌虾虎鱼的肌肉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营养品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舌虾虎鱼肌肉(鲜样)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9.92%±0.96%、16.76%±0.30%、0.91%±0.07%和2.25%±0.14%。肌肉中含... 对舌虾虎鱼的肌肉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营养品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舌虾虎鱼肌肉(鲜样)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9.92%±0.96%、16.76%±0.30%、0.91%±0.07%和2.25%±0.14%。肌肉中含有18种氨基酸,总量为78.70%±0.57%(质量分数,干样),其中8种必需氨基酸(EAA)总量是32.26%±0.55%,占氨基酸总量的40.99%,其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的标准。舌虾虎鱼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色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胱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63.88,4种鲜味氨基酸(DAA)总量为29.67%±0.30%(质量分数,干样)。脂肪酸中EPA与DHA质量分数分别为3.91%±0.11%和8.10%±0.60%,明显高于其它几种淡水经济鱼类。研究表明,舌虾虎鱼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脂肪酸营养,具有较好的食用价值与保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虎鱼 肌肉 营养成分 营养品质 氨基酸 脂肪酸
下载PDF
养殖斑尾复虾虎鱼肌肉营养成分的分析和评价 被引量:20
11
作者 黄薇 张忠华 +5 位作者 施永海 张根玉 张海明 陆根海 谢永得 骆志强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866-2873,共8页
为了了解养殖斑尾复虾虎鱼肌肉的营养特征,本试验旨在采用生化分析的方法,对养殖斑尾复虾虎鱼肌肉的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养殖斑尾复虾虎鱼的肌肉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含量分别为(82.10±0.21)%、(15.34... 为了了解养殖斑尾复虾虎鱼肌肉的营养特征,本试验旨在采用生化分析的方法,对养殖斑尾复虾虎鱼肌肉的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养殖斑尾复虾虎鱼的肌肉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含量分别为(82.10±0.21)%、(15.34±0.20)%、(0.87±0.13)%和(1.12±0.03)%。肌肉干样中含有18种常见的氨基酸,其中含量最高的4种氨基酸依次分别为谷氨酸(12.71%)、天冬氨酸(8.42%)、赖氨酸(8.16%)和亮氨酸(6.51%)。肌肉中氨基酸总量(TAA)达83.36%,其中必需氨基酸(EAA)含量为31.40%,鲜味氨基酸含量为31.79%。EAA/TAA和EAA/非必需氨基酸分别为(37.65±0.63)%和(70.10±1.90)%。第一和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分别为色氨酸和缬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为70.19%,支链氨基酸与芳香族氨基酸的比值为2.22。肌肉中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30.23±0.48)%和(49.52±0.91)%;肌肉中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为(39.54±1.12)%,n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42.47±1.10)%。由此可知,养殖斑尾复虾虎鱼肉质鲜美,富含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是值得推广养殖的名优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尾复虾虎鱼 养殖 肌肉 营养成分 氨基酸 脂肪酸
下载PDF
长江口纹缟虾虎鱼胚胎发育及早期仔鱼生长与盐度的关系 被引量:17
12
作者 冯广朋 庄平 +4 位作者 章龙珍 刘鉴毅 赵优 陈丽慧 屈亮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0-176,共7页
研究了长江口纹缟虾虎鱼(Tridentiger trigonocephalus)胚胎发育及早期仔鱼生长与盐度的相关性。纹缟虾虎鱼胚胎发育时,盐度4与6试验组效果较好,受精率分别达(76.28±2.73)%与(74.63±5.49)%,孵化率分别达(66.95±2.99)%与(... 研究了长江口纹缟虾虎鱼(Tridentiger trigonocephalus)胚胎发育及早期仔鱼生长与盐度的相关性。纹缟虾虎鱼胚胎发育时,盐度4与6试验组效果较好,受精率分别达(76.28±2.73)%与(74.63±5.49)%,孵化率分别达(66.95±2.99)%与(62.15±2.18)%,出膜时间分别为(228.8±5.9)h与(221.5±5.2)h,器官发育特征较明显,畸形率较低。纹缟虾虎鱼仔鱼发育时,初孵仔鱼全长(2.534±0.078)mm,卵黄囊长径(0.421±0.047)mm,短径(0.369±0.038)mm,5日龄时卵黄囊基本消失,初步形成消化器官、循环器官和运动器官等。盐度8与10水体孵育的仔鱼畸形率达5%-20%,其他试验组略低。盐度4与6试验组仔鱼的器官发育速度快于其他3个试验组。盐度0-6试验组纹缟虾虎鱼仔鱼生存活力指数(SAI)为41.83-46.83,仔鱼活力较好,而盐度8-10试验组SAI值为23.43-29.13,活力较差。综合各项指标表明,在盐度0-10范围内,长江口纹缟虾虎鱼胚胎发育的适宜盐度为4-6,早期仔鱼生长的适宜盐度为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缟虾虎鱼 早期发育 生态因子 生存活力指数
下载PDF
纹缟虾虎鱼胚胎与早期仔鱼的发育特征 被引量:12
13
作者 赵优 庄平 +3 位作者 章龙珍 冯广朋 刘鉴毅 陈丽慧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33-541,共9页
纹缟虾虎鱼(Tridentiger trigonocephalus)广泛分布于太平洋沿岸。通过对其胚胎及早期仔鱼发育的观察,详细描述从受精卵到初孵仔鱼25个发育时期的时序和形态特征。根据观察结果,将整个发育过程划分为7个阶段:受精卵胚盘形成阶段、卵... 纹缟虾虎鱼(Tridentiger trigonocephalus)广泛分布于太平洋沿岸。通过对其胚胎及早期仔鱼发育的观察,详细描述从受精卵到初孵仔鱼25个发育时期的时序和形态特征。根据观察结果,将整个发育过程划分为7个阶段:受精卵胚盘形成阶段、卵裂阶段、囊胚阶段、原肠胚阶段、神经胚形成阶段、器官形成阶段和孵化出膜阶段。在水温(21.5±1.0)℃、盐度4.0、pH7.2-7.5的条件下,经历160h后开始出膜,从心脏跳动期至出膜期历时相对较长,占整个胚胎发育过程的56%以上。在出膜前眼睛开始黑色素沉积,胸鳍、肾脏和膀胱等形成。纹缟虾虎鱼初孵仔鱼全长(2.534±0.078)mm,在水温(22±1.0)℃条件下,5日龄卵黄囊完全消失,初步形成消化器官、循环器官、运动器官和排泄器官,完成早期仔鱼发育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缟虾虎鱼 胚胎 早期发育 形态
下载PDF
长江口纹缟虾虎鱼繁殖季节的性腺组织学 被引量:11
14
作者 章龙珍 陈丽慧 +3 位作者 庄平 冯广朋 徐滨 赵优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5-252,共8页
采用常规组织切片法研究了长江口纹缟虾虎鱼各期卵巢和精巢的组织学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每年的4、5、6月为长江口纹缟虾虎鱼的繁殖季节。进入繁殖季节的卵巢以Ⅳ期为主,4-6月的Ⅳ期卵巢分别占当月总数的62.32%、71.43%和48.41%。Ⅲ期卵... 采用常规组织切片法研究了长江口纹缟虾虎鱼各期卵巢和精巢的组织学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每年的4、5、6月为长江口纹缟虾虎鱼的繁殖季节。进入繁殖季节的卵巢以Ⅳ期为主,4-6月的Ⅳ期卵巢分别占当月总数的62.32%、71.43%和48.41%。Ⅲ期卵巢只占当月总数的24.55%、12.33%、6.28%;Ⅴ期卵巢占13.13%、10.45%和26.67%;5、6月份Ⅵ期卵巢占5.89%、18.10%。Ⅲ-Ⅵ期的性腺指数(GSI)分别为4.49%±2.07%、31.75%±7.08%、38.33%±6.24%和7.78%±3.18%。4-6月精巢均处于Ⅳ、Ⅴ、Ⅵ期,4月以Ⅳ期为主,5、6月以Ⅴ期为主。Ⅳ-Ⅵ期精巢的GSI分别为0.66%±0.07%、0.96%±0.14%和0.43%±0.06%。纹缟虾虎鱼卵母细胞发育可以分为5个时相。Ⅲ期卵巢以第Ⅲ时相卵母细胞为主,这时期液泡、卵黄颗粒出现,同时含有少量Ⅰ时相和Ⅱ时相的卵母细胞;Ⅳ期卵巢以第Ⅳ时相卵母细胞为主,Ⅳ时相晚期卵母细胞开始出现油球,细胞核偏移和变形,放射带明显;Ⅴ期卵巢的卵细胞游离,卵膜外的二层滤泡膜脱落;Ⅵ期卵巢主要由第Ⅱ、Ⅲ时相卵母细胞和大量的空滤泡外膜组成。纹缟虾虎鱼精巢为小叶型,精巢内生殖细胞分为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和精子,各期生殖细胞和支持细胞组成了精小囊,同一精小囊中的生精细胞发育同步。精子成熟后,精小囊破裂释放精子进入小叶腔,完成发育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缟虾虎鱼 卵巢 精巢 组织学 性腺指数
下载PDF
三种重金属对长江口纹缟虾虎鱼早期发育的毒性作用 被引量:12
15
作者 庄平 赵优 +2 位作者 章龙珍 冯广朋 刘鉴毅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19-726,共8页
纹缟虾虎鱼广泛分布于长江口水域,它摄食底栖生物,同时又被大型鱼类所食,在长江口水域食物链中处于重要地位。研究了Cu2+、Pb2+、Zn2+3种重金属离子对长江口纹缟虾虎鱼从受精卵到出膜期、器官形成初期到出膜期、眼点形成期到出膜期等3... 纹缟虾虎鱼广泛分布于长江口水域,它摄食底栖生物,同时又被大型鱼类所食,在长江口水域食物链中处于重要地位。研究了Cu2+、Pb2+、Zn2+3种重金属离子对长江口纹缟虾虎鱼从受精卵到出膜期、器官形成初期到出膜期、眼点形成期到出膜期等3个早期发育阶段孵化率和初孵仔鱼畸形率的影响,同时对早期仔鱼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3种重金属对胚胎及初孵仔鱼毒性大小依次为Cu2+>Zn2+>Pb2+。纹缟虾虎鱼胚胎在3种重金属影响下出现身体弯曲、萎缩和残缺,未能形成体节,心包囊肿等症状,还会出现较少见的胚体分叉、增生现象。纹缟虾虎鱼初孵仔鱼出现胸腔膨大、身体畸形等现象。仔鱼受重金属影响后,短期内表现出运动加剧,而后逐渐活力下降,个别仔鱼出现头部或者身体中部弯曲症状。Cu2+、Zn2+、Pb2+对早期仔鱼的安全浓度分别为0.010、0.136和0.167 mg/L。研究结果可评估环境中重金属对纹缟虾虎鱼早期发育各个阶段的影响,亦为长江口水质监测与净化、纹缟虾虎鱼的资源增值以及中华鲟幼鱼栖息地饵料资源的保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缟虾虎鱼 重金属污染 毒性试验 胚胎 早期仔
下载PDF
诸氏鲻虾虎鱼转录组序列中微卫星标记的初步筛选及特征分析 被引量:16
16
作者 蔡磊 余露军 +3 位作者 陈小曲 叶惠欣 陈琳 李建军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46-151,共6页
旨在为大规模开发诸氏鲻虾虎鱼微卫星标记,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诸氏鲻虾虎鱼肝脏转录组进行了测序。结果共获得47 979条Unigenes,利用微卫星查找程序在47 979条Unigenes中共获得6 225个微卫星位点(12.97%),平均每7.02 kb就出现1个微... 旨在为大规模开发诸氏鲻虾虎鱼微卫星标记,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诸氏鲻虾虎鱼肝脏转录组进行了测序。结果共获得47 979条Unigenes,利用微卫星查找程序在47 979条Unigenes中共获得6 225个微卫星位点(12.97%),平均每7.02 kb就出现1个微卫星位点。6 225个微卫星位点由226种重复基序组成,主要分布在三、四和五碱基重复类型中。在数量上,单碱基重复类型微卫星位点最多,占42.49%,二碱基和三碱基重复类型所占比例相似,分别为25.22%和26.27%,四、五、六重复类型较少,合计占6.03%。单碱基重复序列中最多的类型为A/T,二碱基重复序列中以AG/CT重复单元为主,三碱基重复序列中以AGC/TCG为优势类型。挑选部分二、三和四单元重复类型微卫星序列,共设计76对引物,可稳定扩增出目的条带的有55对,其中32对具有多态性。结果表明,利用诸氏鲻虾虎鱼转录组数据可快速大量开发微卫星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氏鲻虾虎鱼 转录组序列 微卫星 筛选 分布特征
下载PDF
纹缟虾虎鱼胚胎耗氧率及Cu^2+、Pb^2+、Zn^2+对其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庄平 赵优 +3 位作者 章龙珍 刘鉴毅 冯广朋 黄晓荣 《海洋渔业》 CSCD 2008年第1期43-48,共6页
用微量碘量法测定纹缟虾虎鱼胚胎发育过程的耗氧率以及Cu2+、Pb2+、Zn2+对其胚胎耗氧率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24±0.3℃条件下,胚胎耗氧率随胚胎发育时间呈上升的趋势,在出膜前达到最高,其中以原肠期和出膜期耗氧率变化最显著。胚... 用微量碘量法测定纹缟虾虎鱼胚胎发育过程的耗氧率以及Cu2+、Pb2+、Zn2+对其胚胎耗氧率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24±0.3℃条件下,胚胎耗氧率随胚胎发育时间呈上升的趋势,在出膜前达到最高,其中以原肠期和出膜期耗氧率变化最显著。胚胎各时期耗氧率与发育时间的相关方程为:ORt=0.0702e0.0193t(R2=0.9402)。胚胎耗氧率随三种重金属离子浓度升高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当Cu2+浓度达到0.4 mg/L以及Pb2+、Zn2+浓度分别达到2.0 mg/L时,耗氧率开始降低。三种重金属离子对纹缟虾虎鱼胚胎耗氧率影响由强到弱依次为:Cu2+>Zn2+>Pb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缟虾虎鱼 胚胎 耗氧率 重金属
下载PDF
长江口纹缟虾虎鱼早期发育对生态因子的适应性 被引量:11
18
作者 冯广朋 庄平 +1 位作者 章龙珍 刘鉴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185-5194,共10页
纹缟虾虎鱼广泛分布于长江口水域,是许多水生动物的重要饵料,在长江口水生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2007年在人工繁殖基础上系统研究了长江口纹缟虾虎鱼(Tridentiger trigonocephalus)胚胎与仔鱼的发育特征及其与温度、光照、pH等生态... 纹缟虾虎鱼广泛分布于长江口水域,是许多水生动物的重要饵料,在长江口水生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2007年在人工繁殖基础上系统研究了长江口纹缟虾虎鱼(Tridentiger trigonocephalus)胚胎与仔鱼的发育特征及其与温度、光照、pH等生态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温度上升时纹缟虾虎鱼胚胎发育速度加快,受精率与孵化率下降,17~21℃是纹缟虾虎鱼胚胎发育的适宜温度,胚胎发育有效积温模型为:N=3128.3/(T-4.36),温度系数Q10值为1.33~2.84;随着温度升高,仔鱼器官发育速度与卵黄囊被吸收速度加快,但存活率下降。不同光照周期中,长光照组胚胎比自然光照组与长黑暗组发育快,但孵化率低;仔鱼亦是长光照组比自然光照组与长黑暗组发育快。pH升高时纹缟虾虎鱼胚胎孵化率升高,发育速度加快;高pH组(pH 7.5~9.5)水体中仔鱼发育较快,活力较好,发育特征亦更加明显,畸形率较低。综合各项指标表明,长江口纹缟虾虎鱼早期发育的适宜生态条件为:温度17~21℃,每昼夜光照12h以上,pH 7.5~9.5。长江口生态环境变动可能会对纹缟虾虎鱼早期发育及其资源量产生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缟虾虎鱼 温度 光照周期 pH 胚胎发育 发育 生存活力指数
下载PDF
黄河口及邻近水域矛尾虾虎鱼资源丰度的时空分布 被引量:14
19
作者 刘潇 张崇良 +1 位作者 任一平 徐宾铎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91-798,共8页
根据2013年6月、8月、10月以及2014年2月、4月、5月在黄河口及邻近水域获取的6个航次的渔业资源和环境调查数据,研究了黄河口及邻近水域优势种矛尾虾虎鱼(Chaeturichthys stigmatias)资源丰度的时空分布,并利用广义可加模型分析了其... 根据2013年6月、8月、10月以及2014年2月、4月、5月在黄河口及邻近水域获取的6个航次的渔业资源和环境调查数据,研究了黄河口及邻近水域优势种矛尾虾虎鱼(Chaeturichthys stigmatias)资源丰度的时空分布,并利用广义可加模型分析了其与时空和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矛尾虾虎鱼主要集中分布于37.80°N–38.20°N,119.00°E–119.40°E 的水域。矛尾虾虎鱼资源丰度月变化明显,8月最大为862 g/h,其次6月资源丰度为521 g/h,5月最小。底层水温和底层盐度对矛尾虾虎鱼资源丰度的时空分布有显著影响。黄河口及邻近水域矛尾虾虎鱼分布的底层水温适宜范围为17~22,℃底层盐度适宜范围为18~27。水温、盐度在河口区变化范围较大,矛尾虾虎鱼能较好地适应河口区底层温度、盐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成为河口定居性主要优势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口 矛尾虾虎鱼 环境因子 空间分布
下载PDF
应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胶州湾六丝钝尾虾虎鱼的摄食习性 被引量:9
20
作者 韩东燕 麻秋云 +2 位作者 薛莹 焦燕 任一平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7-73,共7页
根据2011年5月在胶州湾进行的底拖网调查,应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对胶州湾六丝钝尾虾虎鱼(Amblychaeturichthys hexanema)的饵料组成、营养级及其摄食习性的体长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胶州湾六丝钝尾虾虎鱼δ13C值范围为-19.57‰^... 根据2011年5月在胶州湾进行的底拖网调查,应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对胶州湾六丝钝尾虾虎鱼(Amblychaeturichthys hexanema)的饵料组成、营养级及其摄食习性的体长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胶州湾六丝钝尾虾虎鱼δ13C值范围为-19.57‰^-17.85‰,平均值为(-18.68±0.41)‰,其δ15N值变化范围为10.75‰~14.41‰,平均值为(13.08±0.76)‰。六丝钝尾虾虎鱼摄食的主要饵料类群为鱼类、蟹类、虾类、软体动物、小型甲壳类、多毛类和有机碎屑,其中小型甲壳类和软体动物对六丝钝尾虾虎鱼的营养贡献率最高,其次为蟹类、多毛类和虾类。经Person相关性检验发现,胶州湾六丝钝尾虾虎鱼δ15N值与体长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δ13C值与体长相关性不显著(P>0.05),说明随着体长的增加,六丝钝尾虾虎鱼倾向于摄食高营养级的饵料生物。根据δ15N值计算胶州湾六丝钝尾虾虎鱼的营养级变化范围为3.04~4.12,平均营养级为3.69±0.25,营养级与体长呈显著正相关(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州湾 六丝钝尾虾虎鱼 稳定同位素 摄食习性 营养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