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5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叶面喷施硒肥对低硒土壤中大豆不同蛋白组成及其硒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9
1
作者 张艳玲 潘根兴 +1 位作者 胡秋辉 陈历程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7-40,共4页
研究了叶面喷施Na2 SeO3 和自制生物硒肥对低硒土壤中大豆籽粒蛋白组分及其硒含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 :叶面施用含硒 180mg·L-1(施硒量为 2 0 0 g·hm-2 )的Na2 SeO3 和生物硒肥可使低硒土壤大豆硒含量达到 11~ 12mg·k... 研究了叶面喷施Na2 SeO3 和自制生物硒肥对低硒土壤中大豆籽粒蛋白组分及其硒含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 :叶面施用含硒 180mg·L-1(施硒量为 2 0 0 g·hm-2 )的Na2 SeO3 和生物硒肥可使低硒土壤大豆硒含量达到 11~ 12mg·kg-1,而对产量没有显著影响。与对照相比 ,施硒后籽粒中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 ,而固体残渣降低。施硒不但提高了大豆水溶性蛋白含量 ,而且水溶性蛋白结合态硒上升 ,固体残渣结合态硒下降 ,故大豆对外源补充的硒有较高的生物利用效率 ;7S蛋白是水溶性蛋白中比较活跃的组分 ,施硒后其本身含量及含硒量均大幅度提高 ,显示出容易受外界环境硒浓度变化的特征。外源补硒不仅达到提高大豆硒水平的效果 ,而且可以提高大豆品质。施用生物硒肥的效果优于单施化学硒肥亚硒酸钠。总之 ,施用硒肥提高籽粒硒水平不失为食物链硒供应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面 蛋白组成 硒肥 低硒土壤 大豆
下载PDF
TMV或宁南霉素处理对烟草叶片及类囊体膜蛋白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秦世荣 张年辉 +6 位作者 付竞峰 杜林方 邓光兵 余懋群 胡厚芝 陈家任 万波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58-161,共4页
对烟草花叶病毒(TMV)侵染、宁南霉素钝化处理的烟草叶片进行了叶片全蛋白多肽组分、类囊体膜蛋白组成的分析.结果表明,TMV侵染或钝化实验的烟草叶片中均出现TMV衣壳蛋白;但是与对照相比,TMV侵染叶片中Rubisco大亚基减少、小亚基增加,类... 对烟草花叶病毒(TMV)侵染、宁南霉素钝化处理的烟草叶片进行了叶片全蛋白多肽组分、类囊体膜蛋白组成的分析.结果表明,TMV侵染或钝化实验的烟草叶片中均出现TMV衣壳蛋白;但是与对照相比,TMV侵染叶片中Rubisco大亚基减少、小亚基增加,类囊体膜蛋白中PsaA、PsaB和Mr=33×103蛋白含量减少.表明TMV侵染要同时影响叶片细胞核基因组和叶绿体基因组的基因表达,从而影响光合作用碳代谢和类囊体膜光系统Ⅰ和Ⅱ.宁南霉素对TMV病毒短时间内具有钝化作用,而较长时间的作用效果不同,10 min钝化样品的蛋白组分保持较为完整,而30 min钝化样品的多肽缺失较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花叶病毒 TMV 宁南霉素 烟草 叶片 类囊体膜 蛋白组成
下载PDF
中国水牛乳蛋白基因多态性与乳蛋白组成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亚楠 任大喜 +2 位作者 刘建新 李玲 曾庆坤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12,共5页
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中国水牛乳蛋白基因多态性与乳蛋白组成的关联。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260头尼里、摩拉和杂交水牛奶样的乳蛋白基因多态性及蛋白组成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κ-酪蛋白有BB、AB和AC3种基因型,αs2-酪蛋白和αs1-酪蛋... 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中国水牛乳蛋白基因多态性与乳蛋白组成的关联。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260头尼里、摩拉和杂交水牛奶样的乳蛋白基因多态性及蛋白组成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κ-酪蛋白有BB、AB和AC3种基因型,αs2-酪蛋白和αs1-酪蛋白基因型分别为AA、AB型和AB、BB型,β-酪蛋白有AA和AB 2种基因型,β-乳球蛋白和α-乳白蛋白均仅发现BB型。运用SAS 9.0统计分析多态性与乳蛋白组成的关联后,发现在筛选出的5种κ-αs1-β复合基因型中,BB-AB-AA型与κ-酪蛋白相对含量极显著相关;AB-AB-AA型与αs2-酪蛋白相对含量极显著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水牛乳蛋白存在基因多态性,κ-αs1-β-复合酪蛋白多态性与κ-酪蛋白和αs2-酪蛋白相对含量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蛋白 基因多态性 蛋白组成 水牛
下载PDF
Wx蛋白组成对小麦籽粒淀粉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宋健民 刘爱峰 +4 位作者 程敦公 戴双 李豪圣 刘建军 赵振东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65-771,共7页
【目的】通过对籽粒淀粉积累和淀粉合成关键酶的活性进行比较,初步明确不同Wx蛋白组成小麦品种淀粉理化特性差异的酶学基础。【方法】以6类Wx蛋白组成的14个小麦品种为试材,测定其籽粒灌浆过程中直、支链淀粉积累动态和4种淀粉合成关键... 【目的】通过对籽粒淀粉积累和淀粉合成关键酶的活性进行比较,初步明确不同Wx蛋白组成小麦品种淀粉理化特性差异的酶学基础。【方法】以6类Wx蛋白组成的14个小麦品种为试材,测定其籽粒灌浆过程中直、支链淀粉积累动态和4种淀粉合成关键酶的活性变化,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Wx蛋白数目和类型对4种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和直、支链淀粉合成有明显影响。随着Wx蛋白数目的增多,4种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呈现升高的趋势,尤其是淀粉粒束缚淀粉合成酶(GBSS),籽粒直链淀粉含量也相应升高。Wx-B1缺失蛋白对GBSS活性影响最大,直链淀粉合成能力下降最明显,其次是缺失Wx-D1蛋白,Wx-A1蛋白缺失作用最小。籽粒灌浆过程中,4种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高度相关,并与直、支链淀粉含量密切相关,说明直、支链淀粉的合成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同步进行的。【结论】Wx基因是影响籽粒直链淀粉含量的重要决定因素,Wx基因可以通过自身数目和组成的变化,控制GBSS的活性,并对其它淀粉合成关键酶的活性产生影响,最终影响直、支链淀粉的合成,形成不同的淀粉理化特性和加工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Wx蛋白组成 淀粉合成酶
下载PDF
3首活血化瘀方对寒凝血瘀模型大鼠红细胞膜蛋白组成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牛雯颖 张玉昆 +4 位作者 冯月男 卞敬琦 李凤金 姜广坤 肖洪彬 《吉林中医药》 2017年第1期58-62,共5页
目的采用SDS-PAGE法获得红细胞膜蛋白表达谱,用于寻找3首活血化瘀方对寒凝血瘀模型大鼠红细胞膜蛋白组成的影响。方法 80只Wistar大鼠,分为空白组、寒凝血瘀模型组、补阳还五汤高低剂量组、少腹逐瘀汤高低剂量组、丹参饮高低剂量组,随... 目的采用SDS-PAGE法获得红细胞膜蛋白表达谱,用于寻找3首活血化瘀方对寒凝血瘀模型大鼠红细胞膜蛋白组成的影响。方法 80只Wistar大鼠,分为空白组、寒凝血瘀模型组、补阳还五汤高低剂量组、少腹逐瘀汤高低剂量组、丹参饮高低剂量组,随机分为8组,每组10只。采用冰水浸泡和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法复制寒凝血瘀模型,造模15 d。各给药组1次/d。末次造模后禁食不禁水12 h。采用SDS-PAGE法分析红细胞膜蛋白组成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寒凝血瘀模型组红细胞膜上带1、带2、带3和带7蛋白百分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少腹逐瘀汤可显著升高红细胞膜上带1蛋白、带2蛋白、带3蛋白、带4.1蛋白和带5蛋白的百分含量(P<0.05);丹参饮可显著升高红细胞膜上带1蛋白和带7蛋白的百分含量(P<0.05);补阳还五汤虽没有显著作用,但是有升高的趋势。结论少腹逐瘀汤和丹参饮可以不同程度的纠正寒凝血瘀模型大鼠红细胞膜的膜蛋白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膜 蛋白组成 少腹逐瘀汤 丹参饮 补阳还五汤 寒凝血瘀 SDS-PAGE
下载PDF
酸/碱溶解-等电点沉淀法回收罗非鱼蛋白的工艺优化及蛋白组成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周春霞 刘诗长 +2 位作者 王瑛 郑惠娜 洪鹏志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4期390-395,共6页
以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肉为原料,采用酸/碱溶解-等电点沉淀法回收罗非鱼肌肉蛋白,主要探讨溶解p H值、料液比和溶解时间对可溶性蛋白得率以及沉淀p H值对可溶性蛋白沉淀得率及蛋白亚基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酸/碱溶解回收罗非... 以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肉为原料,采用酸/碱溶解-等电点沉淀法回收罗非鱼肌肉蛋白,主要探讨溶解p H值、料液比和溶解时间对可溶性蛋白得率以及沉淀p H值对可溶性蛋白沉淀得率及蛋白亚基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酸/碱溶解回收罗非鱼肉可溶性蛋白的最佳p H值为p H2.0、3.0、11.0和12.0,料液比1∶9(ω/v),溶解时间10 min,可溶性蛋白种类齐全,包含了典型的鱼蛋白电泳条带;酸/碱可溶性蛋白的最佳沉淀条件为p H 5.5,在此条件下,溶解-沉淀过程的蛋白得率分别为61.59%-64.95%.与鱼肉蛋白相比,四种分离蛋白中盐溶性蛋白的比例均升高,水溶性蛋白的比例均降低(p<0.05).比较而言,碱溶-等电点沉淀过程中鱼蛋白的变性程度较小,其水溶性组分和盐溶性组分所占的比例均较高,组成相对比较齐全,而酸提蛋白中肌球蛋白重链部分降解,少量肌浆蛋白损失.因此,碱溶-等电点沉淀法更有利于回收鱼肉分离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肉 酸碱溶解-等电点沉淀 提取工艺 分离蛋白 蛋白组成
下载PDF
条斑紫菜与坛紫菜蛋白组成与生物活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姚兴存 王洪斌 +1 位作者 舒留泉 岳清清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15-218,共4页
以条斑紫菜和坛紫菜为原料,采用清除羟自由基、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和总还原力为生物活性评价指标,比较2个种类紫菜的蛋白抗氧化活性,并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法比较蛋白组成的差异。结果表明,2个种类的紫菜蛋白均具有良好的生物... 以条斑紫菜和坛紫菜为原料,采用清除羟自由基、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和总还原力为生物活性评价指标,比较2个种类紫菜的蛋白抗氧化活性,并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法比较蛋白组成的差异。结果表明,2个种类的紫菜蛋白均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条斑紫菜蛋白的清除羟自由基能力强于坛紫菜;条斑紫菜和坛紫菜蛋白在清除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能力方面未显示出明显差异,但同种类的不同产地之间差异显著;紫菜蛋白清除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的能力大于清除羟自由基能力;条斑紫菜蛋白的总还原能力强于坛紫菜蛋白。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显示,不同产地条斑紫菜之间蛋白质组成差异较大,而坛紫菜不同产地之间蛋白质组成相同,条斑紫菜和坛紫菜在蛋白质组成及分子质量方面具有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斑紫菜 坛紫菜 蛋白组成 生物活性
下载PDF
两种纤毛虫营养细胞和休眠细胞蛋白组成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陈季武 倪兵 顾福康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2-76,共5页
应用生化抽提和SDS-PAGE方法显示,膜状急纤虫(Tachysoma pellionella)的营养细胞含38条蛋白谱带,休眠细胞含29条蛋白谱带,两者共有谱带为26条,特有谱带各为12条和3条,相似度为77.6%;休眠细胞的包囊壁含22条蛋白谱带,细胞脱包囊后残留的... 应用生化抽提和SDS-PAGE方法显示,膜状急纤虫(Tachysoma pellionella)的营养细胞含38条蛋白谱带,休眠细胞含29条蛋白谱带,两者共有谱带为26条,特有谱带各为12条和3条,相似度为77.6%;休眠细胞的包囊壁含22条蛋白谱带,细胞脱包囊后残留的包囊壁含15条蛋白谱带,两者共有谱带为14条,特有谱带各为8条和1条,相似度为76%。包囊游仆虫(Euplotes encysticus)的营养细胞和休眠细胞均含23条蛋白谱带,两者共有谱带为19条,特有谱带各为4条,相似度为82.6%;休眠细胞的包囊壁和细胞脱包囊后残留的包囊壁均含20条蛋白谱带,两者共有谱带为19条,特有谱带均为1条,相似度为95%。结果表明,两种纤毛虫的营养细胞向休眠细胞转化过程中,细胞结构的主要蛋白质成分发生了明显变化,这些变化与细胞在不同生理状态下结构的分化及其生命活动特征相关。形成“毛基体吸收型包囊”的急纤虫与形成“毛基体非吸收型包囊”的游仆虫相比较,前者营养期和休眠期细胞蛋白组成有更明显的差异,这可能与其细胞结构更大程度的脱分化有关;根据纤毛虫休眠细胞的包囊壁和细胞脱包囊后残留的包囊壁两者蛋白组成的差异推测,前者包囊壁可能含有与休眠细胞生命活动相联系的“活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状急纤虫 包囊游仆虫 营养细胞 休眠细胞 包囊壁蛋白 蛋白组成 纤毛虫 细胞生命活动 蛋白谱带 蛋白质成分
下载PDF
从蛋白组成变化分析中温组合发酵剂中菌株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刘艳 李妍 张列兵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6,18,共4页
为研究嗜热及嗜温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将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L2,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S8及嗜温菌肠膜明串珠菌乳脂亚种M4分别于35℃单独或混合发酵,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 为研究嗜热及嗜温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将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L2,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S8及嗜温菌肠膜明串珠菌乳脂亚种M4分别于35℃单独或混合发酵,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乳蛋白和游离氨基酸的质量浓度。结果表明:L2代谢产生游离氨基酸,利于S8的生长,二者相互促进对酪蛋白的代谢,提高游离氨基酸的质量浓度;M4能水解部分酪蛋白,产游离氨基酸能力较弱,但能促进L2和S8的乳蛋白代谢,利于积累发酵乳游离氨基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温 相互作用 蛋白组成 肠膜明串珠菌
下载PDF
孵化期间鸡胚、肝脏、卵黄及蛋白组成的变化及其相关关系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吕木 David Peebles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74-577,共4页
将1 188枚种蛋随机码放在6个蛋盘内,同机入孵,每盘为1 个试验重复。于入孵的第6、9、12、15、18 和21天从各盘取出36个胚蛋用于测定蛋清葡萄糖的含量;胚质量及其水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肝脏质量、水分和脂肪含量;卵黄囊质量、卵黄脂类... 将1 188枚种蛋随机码放在6个蛋盘内,同机入孵,每盘为1 个试验重复。于入孵的第6、9、12、15、18 和21天从各盘取出36个胚蛋用于测定蛋清葡萄糖的含量;胚质量及其水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肝脏质量、水分和脂肪含量;卵黄囊质量、卵黄脂类及其脂肪酸的含量。结果表明,随着孵化时间的增加,肝脏的脂肪含量不断增加,但胚胎的水分含量、蛋清的葡萄糖含量和卵黄囊质量则不断减少,脂肪在孵化的第12 天含量最低,蛋白质在孵化的第6、12和15天含量较高。相对肝质量与胚胎的水分含量正相关,与孵化第15天的卵黄棕榈酸和油酸分别为正相关和负相关。卵黄硬脂酸含量与孵化第6天的亚油酸和孵化第12天的油酸均为负相关,但与孵化第6 和15 天的花生四烯酸均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孵化期间 肝脏 相关关系 蛋白组成 鸡胚 脂肪含量 水分含量 葡萄糖含量 花生四烯酸 正相关 孵化时间 蛋白 卵黄囊 负相关 质量 随机码 脂肪酸 棕榈酸 亚油酸 酸含量 蛋清 胚胎 种蛋 胚蛋 脂类
下载PDF
旁斑蛋白组成成分1的结构与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11
作者 徐贤荣 杨军 《癌变.畸变.突变》 CAS 2019年第6期488-491,共4页
旁斑蛋白组成成分1(PSPC1/PSP1)是一种新发现的细胞核蛋白,被认为是旁斑蛋白的结构性标志物。近年来,多项研究对PSPC1的精细结构、发挥作用的生物活性形式和潜在的生物学功能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PSPC1参与细胞核内RNA滞留、DNA甲基化... 旁斑蛋白组成成分1(PSPC1/PSP1)是一种新发现的细胞核蛋白,被认为是旁斑蛋白的结构性标志物。近年来,多项研究对PSPC1的精细结构、发挥作用的生物活性形式和潜在的生物学功能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PSPC1参与细胞核内RNA滞留、DNA甲基化修饰和细胞周期调控,还可能在神经退行性疾病、肥胖、癌症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将对PSPC1的结构和功能,尤其是与DNA损伤修复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旁斑蛋白组成成分1 生物学功能 细胞周期 基因调控 DNA损伤修复
下载PDF
培养条件对海豚链球菌的生长及其胞外产物蛋白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海波 绳秀珍 +2 位作者 唐小千 邢婧 战文斌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6年第5期85-89,共5页
本文研究了培养条件对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NUF849生长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培养条件下海豚链球菌胞外产物的蛋白组成变化。结果显示,海豚链球菌在28℃时生长状态最好,胞外产物最丰富,主要有92 kDa、88 kDa、68 kDa、62 kDa、... 本文研究了培养条件对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NUF849生长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培养条件下海豚链球菌胞外产物的蛋白组成变化。结果显示,海豚链球菌在28℃时生长状态最好,胞外产物最丰富,主要有92 kDa、88 kDa、68 kDa、62 kDa、57 kDa、50 kDa、46 kDa、42 kDa、38 kDa、37 kDa、36 kDa、30 kDa、27 kDa和24 kDa等蛋白条带,温度升高或降低皆使蛋白条带减少;相对于普通气体环境,5%~10%CO_2对海豚链球菌的生长无显著影响,但使胞外产物蛋白条带减少,92 kDa、88 kDa、62 kDa、37 kDa和27 kDa条带丰度升高;培养基含2‰葡萄糖和5‰NaCl时,海豚链球菌生物量最高,5‰和10‰葡萄糖均可增加胞外产物蛋白条带,提高68 kDa、57 kDa、37 kDa和27 kDa蛋白丰度,但20‰葡萄糖和高于10‰的NaCl会抑制海豚链球菌的生长并减少胞外产物蛋白丰度;培养基中添加二联吡啶(DPD)和FeCl_3时,海豚链球菌生长受到抑制,胞外产物蛋白条带较BHI培养基条件下明显减少。本文结果有助于认识海豚链球菌对外界环境条件的反应,为揭示其致病机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豚链球菌 培养条件 生长状态 胞外产物 蛋白组成
下载PDF
人工老化对老芒麦种子生理生化特性及醇溶蛋白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孙守江 祁娟 +5 位作者 金鑫 吴召林 何丽娟 陈永岗 王波 师尚礼 《草原与草坪》 CAS CSCD 2019年第1期83-89,共7页
以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种子为材料,采用高温(45℃)、高湿(100%RH)的方法处理供试种子,测定电导率、丙二醛、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的含量,SOD和POD活性等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并采用酸性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A-PAGE)技术对不同程度老化... 以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种子为材料,采用高温(45℃)、高湿(100%RH)的方法处理供试种子,测定电导率、丙二醛、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的含量,SOD和POD活性等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并采用酸性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A-PAGE)技术对不同程度老化种子的醇溶蛋白组成进行分析,研究人工老化对老芒麦种子生理生化特性及醇溶蛋白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人工老化程度的加重,种子浸出液电导率和MDA含量都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老化3 d后,可溶性蛋白含量急剧下降,老化7 d后,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对照相比下降了11.89 mg/g;老化处理7 d后,可溶性糖含量与对照相比增加,增幅为79.05%;随着老化程度的加剧,SOD、POD活性都逐渐下降,老化7 d后,SOD和POD活性依次下降44.49%、32.62%;SOD活性下降大于POD活性下降。种子在老化过程中醇溶蛋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醇溶蛋白图谱颜色在处理的第3 d开始变浅,且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α,β和ω区醇溶蛋白出现丢失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芒麦 人工老化 生理生化特性 醇溶蛋白组成
下载PDF
基于聚类分析的牦牛瘤胃精细划分及其蛋白组成和食用品质差异分析
14
作者 张晨 王妍 +5 位作者 张丽 马纪兵 崔文斌 余群力 刘小波 王惠惠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18年第3期117-123,共7页
为研究牦牛瘤胃不同部位构造差异下的蛋白组成及食用品质特征。本试验以牦牛瘤胃为研究对象,根据组织结构及肌肉厚度差异,采用聚类分析进行瘤胃的精细划分,并对不同部位蛋白组成、加压损失、剪切力和质构特性进行测定。研究结果发现,牦... 为研究牦牛瘤胃不同部位构造差异下的蛋白组成及食用品质特征。本试验以牦牛瘤胃为研究对象,根据组织结构及肌肉厚度差异,采用聚类分析进行瘤胃的精细划分,并对不同部位蛋白组成、加压损失、剪切力和质构特性进行测定。研究结果发现,牦牛瘤胃根据构造特点及厚薄差异可分为肚领、非肚领(Ⅰ)(<0.43cm)、非肚领(Ⅱ)(>0.43cm)三部分,其中非肚领(Ⅰ)、非肚领(Ⅱ)、肚领部分的水溶性蛋白含量>盐溶性蛋白含量>不溶性蛋白含量,肚领盐溶蛋白和水溶性蛋白均高于其他,不溶性蛋白含量低于其他,非肚领(Ⅰ)和非肚领(Ⅱ)三种蛋白之间差异不大。但牦牛瘤胃非肚领(Ⅰ)与非肚领(Ⅱ)加压损失率和蒸煮损失率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低于肚领,非肚领(Ⅱ)剪切力最大,显著和极显著高于非肚领(Ⅰ)和肚领部分。质构特性中,非肚领(Ⅰ)硬度和咀嚼性均显著高于非肚领(Ⅱ),极显著高于肚领。非肚领(Ⅰ)和非肚领(Ⅱ)粘聚性与弹性之间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肚领。上述结果表明,牦牛瘤胃不同部位蛋白组成及食用品质差异较大,并对其各自加工及烹饪参数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分析 牦牛瘤胃 食用品质 蛋白组成
下载PDF
宏蛋白质组学在酒曲酶学及蛋白组成功能研究中的应用
15
作者 左乾程 《食品安全导刊》 2020年第18期147-147,149,共2页
宏蛋白质组学技术能够对特定样品中微生物菌群代谢产生的全部蛋白质进行大规模研究,还能直观地揭示研究对象中微生物与代谢蛋白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是未来解析酒曲中酶和蛋白质的组成及其功能、探究酒中风味物质的产生机理及提升其风味... 宏蛋白质组学技术能够对特定样品中微生物菌群代谢产生的全部蛋白质进行大规模研究,还能直观地揭示研究对象中微生物与代谢蛋白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是未来解析酒曲中酶和蛋白质的组成及其功能、探究酒中风味物质的产生机理及提升其风味品质的重要手段和研究方向。本文综述了宏蛋白组学的研究方法及策略,介绍了其在酱香高温大曲、清香中温大曲及黄酒麦曲酶学及蛋白组成功能研究中的应用,并对其在酒曲研究中的应用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组学 酒曲 酶学 蛋白组成及功能
下载PDF
内蒙古3种生态型华北驼绒藜蛋白质组成分析及功能特性研究
16
作者 苏杰 邱玮 +4 位作者 李国婧 刘亚玲 苑峰 白薇 王瑞刚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22-128,共7页
试验旨在研究内蒙古3种生态型华北驼绒藜蛋白质组成及功能特性,为华北驼绒藜的质量评价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提取驼绒藜叶片粗蛋白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对其氨基酸组成及含量进行测定;并对粗蛋白功能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3种生态... 试验旨在研究内蒙古3种生态型华北驼绒藜蛋白质组成及功能特性,为华北驼绒藜的质量评价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提取驼绒藜叶片粗蛋白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对其氨基酸组成及含量进行测定;并对粗蛋白功能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3种生态型驼绒藜叶片粗蛋白含量(16%~23%)较高,均含有氨基酸17种,其中必需氨基酸7种,非必需氨基酸8种,半必需氨基酸2种。(2)3种生态型驼绒藜叶片粗蛋白的功能特性基本一致,粗蛋白疏水性为35~37μg/mg;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随粗蛋白浓度增加而增强,当粗蛋白浓度为0.1 mg/mL时,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达30%~37%;总巯基和游离巯基含量均较高,分别为37~44μmol/g和18~20μmol/g;在碱性环境下的溶解度明显高于酸性条件下,当pH=3时,溶解度均最小;乳化性为12~14 m2/g,乳化稳定性为42%~47%;具有很高的持水性(平均为5.25 g/g)和持油性(平均为4.66 g/g);粗蛋白起泡性为67%~69%,起泡稳定性为35%~38%。由此可见,内蒙古3种生态型华北驼绒藜蛋白质组成及功能特性相近,营养丰富,均具有较高的饲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驼绒藜 生态型 蛋白组成 氨基酸种类 功能特性
下载PDF
发酵对蛋白质组成、结构与功能特性及风味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晓雯 王灵娟 +5 位作者 王哲 秦晓娟 张新笑 徐为民 王道营 邹烨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14-320,共7页
发酵作为最古老的食品加工技术之一,不仅可对食品进行加工和处理,也可调节其内部结构及成分,从而优化食品质量。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酵工艺对食品中蛋白质影响的研究也逐步深入。文章总结了发酵对蛋白质组成成分、结构、功能特性的... 发酵作为最古老的食品加工技术之一,不仅可对食品进行加工和处理,也可调节其内部结构及成分,从而优化食品质量。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酵工艺对食品中蛋白质影响的研究也逐步深入。文章总结了发酵对蛋白质组成成分、结构、功能特性的影响,进一步探究其在营养风味方面的影响,并对发酵影响蛋白质变化的机理及相应检测指标的测定方法进行简单表述。旨在阐明发酵过程中蛋白质的变化,为进一步提高食品发酵工艺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 蛋白组成 结构 功能特性 风味
下载PDF
微冻贮藏臭鳜鱼品质、蛋白质组成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
18
作者 周迎芹 黄晶晶 +4 位作者 杨明柳 林心萍 鄢嫣 杨立 谢宁宁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4-303,共10页
以-2℃贮藏的臭鳜鱼为对象,研究其在贮藏过程中蒜瓣肉品质、蛋白质组成以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贮藏15 d后,鱼体蒜瓣肉出现明显发红现象,色泽a*值由负值(绿色)变为正值(红色),白度明显下降,硬度不断增加,弹性和凝聚性... 以-2℃贮藏的臭鳜鱼为对象,研究其在贮藏过程中蒜瓣肉品质、蛋白质组成以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贮藏15 d后,鱼体蒜瓣肉出现明显发红现象,色泽a*值由负值(绿色)变为正值(红色),白度明显下降,硬度不断增加,弹性和凝聚性不断下降,整体感官品质明显下降。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结果显示,在微冻贮藏过程中,鱼肉肌浆蛋白、肌原纤维蛋白在不断降解。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结果表明,臭鳜鱼贮藏过程中被检出31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辛醛、丙酸、3-羟基-2-丁酮、乙酸己酯、丁酸戊酯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不断积累,具有刺激性臭味的丙酸含量较高,且贮藏15 d后明显增加,不利于臭鳜鱼正常风味的保持。结论:在-2℃微冻贮藏条件下,15 d内臭鳜鱼的感官及风味品质能较好地保持,15 d后开始劣变。研究结果为臭鳜鱼在微冻贮藏过程中的品质调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鳜鱼 微冻 蒜瓣肉 蛋白组成 挥发性风味物质
下载PDF
鸡肉蛋白质组成与分离研究 被引量:41
19
作者 周雪松 赵谋明 +2 位作者 林伟锋 芮汉明 刘通讯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9-12,共4页
对鸡肉蛋白构成进行了分离与测定,研究结果表明,鸡肉蛋白中水溶性部分占49.23%,盐溶性部分占13.72%,总基质蛋白占37.03%。鸡肉蛋白氨基酸组成比例均衡,且鲜味氨基酸、支链氨基酸、抗氧化性氨基酸、精氨酸、赖氨酸含量高,但在鸡肉蛋白各... 对鸡肉蛋白构成进行了分离与测定,研究结果表明,鸡肉蛋白中水溶性部分占49.23%,盐溶性部分占13.72%,总基质蛋白占37.03%。鸡肉蛋白氨基酸组成比例均衡,且鲜味氨基酸、支链氨基酸、抗氧化性氨基酸、精氨酸、赖氨酸含量高,但在鸡肉蛋白各组分中含量存在较大的差异。鸡肉原料及其各组分蛋白疏水性值计算表明,除了非蛋白氮中蛋白的疏水性值较低(697.92Cal/mol)外,其余均在1138.66~1457.83Cal/mol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肉 蛋白组成 分离 疏水性值
下载PDF
pH调节法提取牡蛎蛋白及氨基酸、蛋白组成分析 被引量:15
20
作者 郑惠娜 张晶晶 +4 位作者 周春霞 章超桦 秦小明 吉洪武 黄敏仪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30-235,共6页
以牡蛎全脏器为原料,采用pH调节法(pH-shifting)分离提取牡蛎分离蛋白并对其氨基酸组成及蛋白组成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牡蛎分离蛋白提取最佳碱溶条件为pH 12~13,最佳酸沉条件为pH 4.5~5.1。在最佳提取条件下获得的牡蛎分离蛋白得... 以牡蛎全脏器为原料,采用pH调节法(pH-shifting)分离提取牡蛎分离蛋白并对其氨基酸组成及蛋白组成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牡蛎分离蛋白提取最佳碱溶条件为pH 12~13,最佳酸沉条件为pH 4.5~5.1。在最佳提取条件下获得的牡蛎分离蛋白得率为66.7%,蛋白纯度达92.5%(干基计)。牡蛎分离蛋白各种必需氨基酸均高于FAO/WHO推荐值,约占总氨基酸的42.44%,风味氨基酸和支链氨基酸含量也较高。SDS-PAGE电泳图谱显示牡蛎分离蛋白在200,97,44 ku处均出现比较明显的蛋白条带。本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牡蛎蛋白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调节法 牡蛎分离蛋白 氨基酸组成 蛋白组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