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8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125抗原、肿瘤抑制蛋白质p53、Ki-67抗原及抑癌基因p27蛋白作为卵巢癌病理辅助诊断指标的评价 被引量:10
1
作者 曾永群 陈秋月 李凡彩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1877-1879,共3页
目的评价CA-125抗原(CA125)、肿瘤抑制蛋白质p53(P53)、Ki-67抗原(Ki-67)及抑癌基因p27蛋白(P27)作为卵巢癌辅助诊断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组织芯片微阵列技术检测所选免疫组化指标在96例卵巢癌和22例卵巢良性瘤组织中的表达,绘制受... 目的评价CA-125抗原(CA125)、肿瘤抑制蛋白质p53(P53)、Ki-67抗原(Ki-67)及抑癌基因p27蛋白(P27)作为卵巢癌辅助诊断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组织芯片微阵列技术检测所选免疫组化指标在96例卵巢癌和22例卵巢良性瘤组织中的表达,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比较单项和多项免疫检测指标联合检测的准确性。结果卵巢癌和卵巢良性瘤组织中CA125、P53、Ki-67、P27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P53、CA125、Ki-67、P27单项检测的AUC分别为0.730(P<0.01)、0.657(P<0.05)、0.617(P>0.05)和0.371(P>0.05);CA125+P53、CA125+P53+Ki-67、CA125+P53+Ki-67+P27联合检测使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提高到0.773(P<0.01)、0.804(P<0.01)和0.824(P<0.01)。结论多个免疫组化指标联合检测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检测效能,优于任何单项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CA-125抗原 肿瘤抑制蛋白质p53 KI-67抗原 p27蛋白 ROC曲线 诊断
下载PDF
肿瘤抑制蛋白质P53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免疫活性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武军华 魏文清 +4 位作者 贾培媛 赵宇 王晨宇 刘晶 王玉霞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79-482,共4页
目的制备可特异性地识别肿瘤抑制蛋白质P53的单克隆抗体。方法应用重组人野生型P53蛋白为免疫抗原,采用经典的细胞融合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亲和层析纯化抗体蛋白;ELISA测定抗体滴度。纯化的抗体作用于含有不同p53基因型的MDA-MB-231〔p... 目的制备可特异性地识别肿瘤抑制蛋白质P53的单克隆抗体。方法应用重组人野生型P53蛋白为免疫抗原,采用经典的细胞融合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亲和层析纯化抗体蛋白;ELISA测定抗体滴度。纯化的抗体作用于含有不同p53基因型的MDA-MB-231〔p53(mutant)〕和〔H1299,p53(null)〕肿瘤细胞系,Western印迹、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抗体与内源性P53蛋白的结合特异性。结果对筛选到的3株单克隆抗体1P15,2P37和3P40,进行了亲和层析技术纯化。SDS-PAGE结果显示,纯化后的3株抗体纯度均在90%以上;ELISA滴度测定结果显示,3株单抗的滴度均在1∶6000以上。免疫印迹结果表明,3株抗体在p53检测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其中3P40的灵敏度最高,可以达到5 ng。Western印迹、免疫组化以及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抗体与细胞内源性P53蛋白的结合特异性,说明3P40可以特异性地结合细胞总蛋白提取物以及细胞中内源性P53蛋白,而在检测不表达P53蛋白的细胞系样品时,没有非特异性结合。结论成功制备3株对P53具有高亲和力的单克隆抗体,其中3P40的抗体滴度和灵敏度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抑制蛋白质p53 单克隆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
下载PDF
糖尿病皮肤组织及创面增殖细胞核抗原和蛋白质P53表达对增殖修复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林源 王润秀 +7 位作者 葛奎 农庆文 张立明 梁自乾 刘达恩 青春 廖镇江 史济湘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90-91,i001,共3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创面难愈发生的可能机制,研究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质P53在糖尿病皮肤组织及创面中的表达对增殖修复能力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4/10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上海市烧伤研究所完成。12例需手术治疗的糖尿病足部... 目的:探讨糖尿病创面难愈发生的可能机制,研究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质P53在糖尿病皮肤组织及创面中的表达对增殖修复能力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4/10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上海市烧伤研究所完成。12例需手术治疗的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供皮区12个创面作为观察对象,同部位非糖尿病手术者12例作为对照。切取皮肤组织后以及术后第3天或第7天或第14天再次切取创面组织作为标本,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标本增殖细胞核抗原,P53蛋白。结果:糖尿病皮肤组织与非糖尿病皮肤组织均存在一定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53蛋白表达,但糖尿病皮肤组织与非糖尿病比较,增殖细胞核抗原,P53蛋白表达更多。而在创面组织修复过程中,糖尿病创面增殖细胞核抗原,P53蛋白表达明显少于非糖尿病创面。结论:糖尿病皮肤组织在创伤前就可能存在着一系列的分子生物学异常,从而影响糖尿病创面组织的增殖修复能力,使糖尿病创面的愈合明显滞后于非糖尿病创面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细胞核抗原 皮肤组织 修复能力 p53表达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p53蛋白表达 糖尿病创面 糖尿病足部溃疡 蛋白质p53 非糖尿病 创面组织 免疫组化方法 分子生物学 可能机制 观察对象 手术治疗 检测标本 修复过程
下载PDF
P53蛋白质N末端的二级结构预测及其三维构象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彦 刘次全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743-749,共7页
以编码P53N末端120个残基的mRNA二级结构为基础,结合Chou-Fasman蛋白质二级结构预测原则,预测出P53蛋白质N端的93个残基包含四段α螺旋结构(14-26;38-46;51-56;68-70),没有发... 以编码P53N末端120个残基的mRNA二级结构为基础,结合Chou-Fasman蛋白质二级结构预测原则,预测出P53蛋白质N端的93个残基包含四段α螺旋结构(14-26;38-46;51-56;68-70),没有发现β片层。与四种以多重序列联配为基础的蛋白质二级结构预测方法(准确率均为73.20%左右)相对照,结果十分相近。在SGI工作站上以此为初始结构建立的三维构象提示,P53N末端前80个氨基酸肽段呈弧型板块结构,其转录激活区由两段主要螺旋组成,呈上下构形,占据弧型板块的顶部及底部外侧缘。C端13个富含脯氨酸肽段则呈弯曲松散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蛋白质 MRNA二级结构 二级结构 三维构象
下载PDF
p53蛋白质Gly249和Ser249替换型三维结构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彦 石秀凡 刘次全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82-386,共5页
利用 p5 3蛋白质核心区晶体结构作分子动力学发现 ,除了生化方面的稳定性之外 ,该区还具有分子力学上的高度稳定性 .在此基础上作的R2 49残基替换分子动力学研究显示 ,p5 3蛋白质核心区 2 49位点精氨酸被其他残基替换后能引起 p5 3蛋白... 利用 p5 3蛋白质核心区晶体结构作分子动力学发现 ,除了生化方面的稳定性之外 ,该区还具有分子力学上的高度稳定性 .在此基础上作的R2 49残基替换分子动力学研究显示 ,p5 3蛋白质核心区 2 49位点精氨酸被其他残基替换后能引起 p5 3蛋白质核心区L2、L3结构域间的密切联系趋于松散 ,正常的空间构象发生改变并使整个核心区结构稳定性受到破坏 .这一研究从三维结构变化上 ,直观地解释了R2 49残基替换造成的 p5 3蛋白质免疫和生化特性改变的结构机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蛋白质 分子动力学 R249残基替换
下载PDF
三阴性乳腺癌EGFR、Ki-67、P53及CTC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研究
6
作者 满祎 许娅 +2 位作者 何先成 宋少锋 刘爱国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862-867,共6页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细胞核增殖相关抗原Ki-67(Ki-67)、P53及循环肿瘤细胞(CTC)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95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免疫组化检测病理组织标本中EGFR、Ki-67、P53表达;所有患者接受8个周期化疗,...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细胞核增殖相关抗原Ki-67(Ki-67)、P53及循环肿瘤细胞(CTC)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95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免疫组化检测病理组织标本中EGFR、Ki-67、P53表达;所有患者接受8个周期化疗,采用膜滤过分离肿瘤细胞技术(ISET)检测化疗前后的CTC表达,并分析化疗前后CTC表达与化疗疗效的关系;分析CTC与EGFR、Ki-67、P53表达的关联性;随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采用COX回归分析三阴性乳腺癌进展的危险因素。结果EGFR、Ki-67、P53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4.21%(42/95)、63.16%(60/95)、56.84%(54/95);化疗后患者的CTC阳性检出率(14.74%)低于化疗前(61.05%,P<0.05);化疗疗效与化疗后CTC阳性表达呈负相关(P<0.001);COX回归分析显示,临床分期为Ⅲ期、EGFR阳性、化疗后CTC阳性是三阴性乳腺癌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不同临床分期患者PFS比较,Ⅰ期>Ⅱ期>Ⅲ期,EGFR阳性患者PFS短于阴性患者,化疗后CTC阳性患者PFS短于阴性患者(P<0.05)。结论化疗前EGFR阳性表达、化疗后CTC阳性表达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差有关,化疗后CTC阳性率越低患者化疗疗效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肿瘤细胞 循环 预后 基因 erbB-1 KI-67 肿瘤抑制蛋白质p53
下载PDF
P53蛋白质R175残基替换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7
作者 张彦 石秀凡 刘次全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303-309,共7页
利用 p53蛋白质核心区晶体结构作分子动力学研究发现 ,除了生化方面的稳定性之外 ,该区还具有分子动力学上的高度稳定性。在此基础上作的R175残基替换分子动力学研究显示 ,p53蛋白质核心区175位点精氨酸被其他残基替换后能引起 p53蛋白... 利用 p53蛋白质核心区晶体结构作分子动力学研究发现 ,除了生化方面的稳定性之外 ,该区还具有分子动力学上的高度稳定性。在此基础上作的R175残基替换分子动力学研究显示 ,p53蛋白质核心区175位点精氨酸被其他残基替换后能引起 p53蛋白质核心区L2、L3结构域间的密切联系趋于松散 ,正常的空间构象发生改变并使整个核心区结构稳定性受到破坏。这一研究从三维结构变化上 ,直观地解释了R175残基替换造成的p53蛋白质免疫和生化特性改变的结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蛋白质 分子动力学 R175残基替代 三维构象
下载PDF
P53蛋白质的末端二极结构预测及核心区点突变模拟研究
8
作者 张彦 《云南天文台台刊》 CSCD 2000年第1期64-66,共3页
根据刘次全研究员等发现的蛋白质与其编码mRNA二级结构之间可能存在着二级结构单元数目间的对应关系 ,首次尝试参照P53蛋白质N/C末端的编码mRNA二级结构预测P53蛋白质N/C末端相应的二级结构。预测结果显示 ,在P53蛋白质N端 1 -93残基肽... 根据刘次全研究员等发现的蛋白质与其编码mRNA二级结构之间可能存在着二级结构单元数目间的对应关系 ,首次尝试参照P53蛋白质N/C末端的编码mRNA二级结构预测P53蛋白质N/C末端相应的二级结构。预测结果显示 ,在P53蛋白质N端 1 -93残基肽段可能存在四个α螺旋结构 (1 4-2 6 ,38-4 6 ,51 -56 ,6 8-70aa)。在P53蛋白质C端单体聚合区以后的区域可能存在另外两个α螺旋 (36 8-373,381 -388aa)。在P53蛋白质N/C端末知二级结构的预测区域内没有发现β层片结构。这些预测结果与法国蛋白质生物和化学研究所 (IBCP)多重序列联配蛋白质二级结构预测方法对照 (其准确率为 73.2 0 %左右 ) ,结果基本一致。在此工作基础上 ,将P53蛋白质N/C端预测的二级结构在SGI-INDIGO2 工作站上分别构建出三维构象模型。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资料对照 ,这两个模型较好的解释了P53蛋白质N/C末端特定的生物功能在三维结构上的相应特点。此外 ,在SGI -INDIGO2 工作站上 ,首次选择和利用P53蛋白质突变研究近十年积累的大量资料 ,以及P53蛋白质核心区三维晶体结构数据资料 ,对Arg1 75,Arg 2 49,和Arg 2 48三个P53蛋白质高频率突变点的十种不同的残基替换做了分子动力学研究。结果发现 ,P53蛋白质核心区在经历 1 2 ps的分子动力学过程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NA二级结构 p53蛋白质 分子动力学 蛋白质
下载PDF
组织中P53、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9
作者 孙君梅 屈彦平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4年第2期46-48,65,共4页
目的:探讨组织中P53、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3年2月于本院采取手术治疗的6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其组织中P53、HER2表达,分析其阳性表达与乳腺癌患者不同临床... 目的:探讨组织中P53、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3年2月于本院采取手术治疗的6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其组织中P53、HER2表达,分析其阳性表达与乳腺癌患者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60例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P53、HER2阳性率分别为53.33%(32/60)和45%(27/60).Ⅲ期、组织低分化、发生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的P53、HER2阳性率,显著高于Ⅰ/Ⅱ期、组织中高分化、未发生淋巴结转移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P53、HER2阳性表达,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呈正相关关系(r>0,P<0.05),与组织分化程度呈负相关关系(r<0,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P53、HER2多呈阳性表达.肿瘤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可能与P53、HER2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基因 p53 肿瘤抑制蛋白质 p53 肿瘤分期 淋巴结转移 组织分化 女(雌)性
下载PDF
Bcl-2蛋白家族和p53基因在细胞凋亡中的调控效应 被引量:84
10
作者 周桔 罗荣保 +1 位作者 汤长发 瞿树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950-1952,共3页
目的:细胞凋亡是个体发育过程中由一系列基因控制的细胞主动死亡过程。在多数细胞类型中,原癌基因Bcl-2蛋白家族与p53是重要的细胞凋亡调节因子,在细胞凋亡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从而调控细胞凋亡。文章探讨Bcl-2蛋白家族和p53基因对细... 目的:细胞凋亡是个体发育过程中由一系列基因控制的细胞主动死亡过程。在多数细胞类型中,原癌基因Bcl-2蛋白家族与p53是重要的细胞凋亡调节因子,在细胞凋亡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从而调控细胞凋亡。文章探讨Bcl-2蛋白家族和p53基因对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资料来源:引用计算机检索1995/2006PubMed、Springer link的相关文章,检索词“apoptosis,Bcl-2protein family,p53”,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1995/2006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或万方数据库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凋亡,Bcl-2,Bax”,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并手工检索《细胞凋亡基础与临床》。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被选文献符合以下标准:①Bcl-2蛋白家族与凋亡的关系。②p53基因与凋亡的关系。③细胞凋亡基因调控的研究。④Bcl-2蛋白家族、p53基因调节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排除重复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70篇相关文献,中文文献均为全文,大部分外文文献为全文,其他为摘要。入选关于Bcl-2蛋白家族、p53基因与凋亡的关系及机制,细胞凋亡基因调控的相关文献32篇。资料综合:①Bcl-2蛋白家族是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研究得最多的一类蛋白质。包含抑制和促进细胞凋亡两类功能相反的蛋白质。Bcl-2蛋白家族及其家族成员共同构成一个异常复杂的相互作用网络,调控细胞凋亡。其调节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于Bcl-2蛋白家族与线粒体、Bcl-2蛋白的相互作用、细胞内Ca2+;及氧自由基有关。②p53基因对防止细胞增生和保持DNA受损基因组的完整性有重要作用。p53调控细胞凋亡包括对外源性凋亡途径的调节和内源性凋亡途径的调控,p53基因究竟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调控细胞凋亡?不同的实验因为不同的遗传学背景和微环境而不同。③目前主要有3种实验方法来研究p53基因对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第1种方法是通过识别p53激活的基因组的DNA断片,或者是启动所包含的依赖p53激活的因子。第2种方法是系统地识别受p53基因分别调控的基因组(或DNA组)。第3种方法是识别受p53调控的基本凋亡因子。结论:大量的凋亡因子是依赖p53激活调节细胞凋亡的,细胞凋亡中Bcl-2蛋白家族、p53基因的调控机制的分析,充分发挥细胞凋亡对机体有利的方面,对治疗各种癌症和心血管疾病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原癌基因蛋白质C-BCL-2 蛋白质p53 基因表达调控 综述
下载PDF
低剂量电离辐射对小鼠睾丸生精细胞P53和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刘光伟 董丽华 +4 位作者 王珍琦 朴春南 赵红光 周连福 龚守良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5-88,共4页
目的 :研究低剂量 X射线对小鼠睾丸生精细胞 P5 3和 Bcl- 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SABC法 )观察不同低剂量 X射线照射后各类生精细胞 P5 3和 Bcl- 2蛋白表达的剂量及时程效应关系。结果 :低剂量照射后各类生精细... 目的 :研究低剂量 X射线对小鼠睾丸生精细胞 P5 3和 Bcl- 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SABC法 )观察不同低剂量 X射线照射后各类生精细胞 P5 3和 Bcl- 2蛋白表达的剂量及时程效应关系。结果 :低剂量照射后各类生精细胞不同程度表达 P5 3和 Bcl- 2。 P5 3蛋白表达主要见于精原细胞和精母细胞 ,前者阳性率高于后者 ,并且随照射剂量增加而逐渐升高 ,而精子细胞和精子阳性率较低 ;Bcl- 2蛋白主要表达于精子细胞和精子 ,并且随照射剂量增加而逐渐降低 ,而精原细胞和精母细胞 Bcl- 2蛋白表达阳性率较低。结论 :低剂量电离辐射诱导小鼠睾丸各类生精细胞 p5 3和 Bcl- 2蛋白表达具有一定规律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 电离 睾丸 生精细胞 蛋白质p53 BCL-2蛋白
下载PDF
内镜下卢戈液染色与P53蛋白检测诊断早期食管癌 被引量:13
12
作者 魏子白 王丽冰 +5 位作者 田步生 王金龙 孙旭芳 魏建平 刘娜 王敬弘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1年第5期495-498,共4页
目的研究内镜下卢戈液染色和活组织p53检测诊断食管早期癌和表浅癌的可行性。方法将97例食管癌手术标本先用卢戈液染色,然后对粘膜不染色区行P53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并对78例可疑早期食管癌患者行内镜下卢戈液染色,粘膜不染色区活检结果... 目的研究内镜下卢戈液染色和活组织p53检测诊断食管早期癌和表浅癌的可行性。方法将97例食管癌手术标本先用卢戈液染色,然后对粘膜不染色区行P53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并对78例可疑早期食管癌患者行内镜下卢戈液染色,粘膜不染色区活检结果为重度不典型增生细胞者行P53蛋白免疫组化染色,最后对P53蛋白阳性的病灶行内镜下粘膜切除术。结果在97例食管癌手术标本中,共有63处直径>2mm的粘膜不染色区,其中正常粘膜2处,单纯增生7处,不典型增生42处,原位癌1处,鳞状细胞癌11处;P53蛋白的阳性表达主要发生在重度不典型(42.3%)和鳞状细胞癌(45.5%)的细胞核内,而在正常粘膜、单纯增生和轻~中度不典型增生组织中几乎无表达(P<0.05);在78例患者中,共发现25例患者存在31处粘膜不染色区,其中单纯增生上皮1处,轻度不典型增生2处,中度不典型增生9处,重度不典型增生16处,鳞状细胞癌3处,对7例P53蛋白表达阳性的重度不典型增生粘膜行内镜下粘膜切除术后,1例被证实为粘膜内癌。结论卢戈液染色和活组织P53蛋白检测不仅对诊断早期食管癌有帮助,而且对重度不典型增生组织行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诊断 病理学 蛋白质p53 卢戈液染色法 内窥镜检查 消化系统
下载PDF
外源突变型p53和潜伏膜蛋白1基因在转基因鼠不同器官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18
13
作者 何迎春 田道法 +2 位作者 田甜 卢芳国 刘宇勤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2期99-101,共3页
目的:观察转基因小鼠鼻腔、鼻咽、肺、食道、胃、大肠、肝、肾、脾中外源突变型p53m t和潜伏膜蛋白1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实验于2005-03/04在湖南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系基础研究室完成。选取4月龄转p53m t和潜伏膜蛋白1基因F0代小鼠1只... 目的:观察转基因小鼠鼻腔、鼻咽、肺、食道、胃、大肠、肝、肾、脾中外源突变型p53m t和潜伏膜蛋白1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实验于2005-03/04在湖南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系基础研究室完成。选取4月龄转p53m t和潜伏膜蛋白1基因F0代小鼠1只,以正常同龄未转基因C57BL/6J小鼠4只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分别检测转基因鼠和对照鼠鼻腔、鼻咽、肺、食道、胃、大肠、肝、肾、脾中p53m t和潜伏膜蛋白1基因的表达强度,用图像分析系统测定阳性反应物的平均灰度值。系统设定白色最大灰度为256,黑色最小灰度为0。灰度值越小,代表阳性反映程度越高。结果:实验纳入转基因鼠1只,对照鼠4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蛋白质阳性表达信号的定位分布:转基因鼠p53m t和潜伏膜蛋白1基因的免疫组化阳性信号均为棕黄色的颗粒或斑块,表达量高,p53m t蛋白绝大部分分布于细胞膜和胞浆内,少数位于细胞核中。对照鼠p53mt蛋白在组织中呈弱表达,潜伏膜蛋白1的蛋白阳性信号主要位于上皮细胞的细胞膜和胞浆中。②转基因鼠和对照鼠不同组织部位中p53m t基因表达的平均灰度值:转基因鼠食道、肝、脾中平均灰度值较高(131.75±17.25,135.15±13.14,139.42±11.55),在鼻腔黏膜、鼻咽组织、大肠中平均灰度值较低(96.61±12.43,109.26±9.90,109.45±6.72)。除了胃、脾外,各组织部位与对照鼠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③转基因鼠和对照鼠不同组织部位中潜伏膜蛋白1基因表达的平均灰度值:转基因鼠鼻咽部平均灰度值最低(106.75±19.57),其次为鼻腔、食道、肺、胃,而在大肠、肝、脾中表达水平较高(152.29±12.17,134.98±17.79,158.35±10.75)。除鼻腔、大肠、肝、脾外,各组织部位中潜伏膜蛋白1基因的表达水平与对照鼠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④转基因鼠不同组织部位中p53mt基因与潜伏膜蛋白1基因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分析:转基因鼠鼻腔黏膜、鼻咽组织、食道、肺、胃、大肠、肝、肾、脾中潜伏膜蛋白1基因表达水平和p53m t基因表达水平无相关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744,0.459,0.589,0.722,0.258,0.252,0.337,0.111,0.209)。结论:外源突变型p53m t基因在转基因鼠鼻腔、鼻咽和大肠中表达水平较高,潜伏膜蛋白1基因在鼻咽组织中表达呈最高。两种基因在不同器官组织部位的表达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尤以潜伏膜蛋白1基因表达的组织特异性较强,但两种基因的表达不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 蛋白质p53 病毒包膜蛋白质 基因表达
下载PDF
CD117阳性小肠间质瘤中Ki67和p53蛋白的表达及在预后中的意义 被引量:8
14
作者 柳萍 那加 +1 位作者 张剑波 张莹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8-32,共5页
目的 :研究小肠间质瘤 (smallbowelstromaltumors,SBST)Ki6 7和p5 3免疫组织化学的表达 ,探讨两者在肿瘤良恶性划分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选用CD117阳性的SBST 33例进行光镜观察 ,用EnVisionTM+二步法免疫组化方法检测Ki6 7和 p5 3蛋... 目的 :研究小肠间质瘤 (smallbowelstromaltumors,SBST)Ki6 7和p5 3免疫组织化学的表达 ,探讨两者在肿瘤良恶性划分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选用CD117阳性的SBST 33例进行光镜观察 ,用EnVisionTM+二步法免疫组化方法检测Ki6 7和 p5 3蛋白在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并与形态学进行比较。 结果 :33例SBST患者 ,男 2 0例 ,女13例 ,年龄 2 1~ 71岁 ,发生于十二指肠 5例 ,空肠 2 2例 ,回肠 6例。肿瘤最大径的范围在 1.5~ 2 0cm之间。在光镜下出现肿瘤内坏死的有 11例。肿瘤核分裂象计数每 5 0个高倍镜视野 0个有 6例 ,1~ 2个 5例 ,≥ 3个的有 2 2例。 33例中良性 4例 ,交界性 4例 ,恶性 2 5例。随访时间为 3~ 180个月 (平均 73.3个月 ) ,结果为良性组 4例均无瘤生存 ;交界性组 2例无瘤生存 ,1例失访 ,1例在无瘤生存 18个月后失访 ;恶性组无瘤生存有 7例 ,带瘤生存者及死亡有 16例 ,2例失访。Ki6 7染色阴性 2例 ,均为良性 ;其余 31例阳性中 ,增殖指数 (阳性细胞数 )大于 5 %的有恶性 16例 (94 .1% ) ,交界性 1例。在免疫组化p5 3染色中 ,恶性组 2 5例均呈阳性表达 (平均阳性细胞数 4 2 .9% ) ,其中 12例阳性细胞数大于 5 0 %。当Ki6 7和 p5 3均为阴性或两者阳性细胞数分别是 <1%和 <10 %时 ,肿瘤呈良性经过 ,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肿瘤 病理学 间叶瘤 抗原Ki67 蛋白质p53 代谢
下载PDF
肺癌组织中突变型p53蛋白与肿瘤耐药蛋白表达对治疗及预后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周承志 徐军 +3 位作者 谭获 欧阳铭 郑润辉 李勇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突变型p53蛋白与肿瘤耐药蛋白在肺癌组织的表达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66例肺癌组织中突变型p53蛋白与各种肿瘤耐药蛋白的表达,并分析治疗及其效果和生存情况。结果:不同TNM分期(χ2=6.22,P=0.016)、淋巴结转移... 目的:探讨突变型p53蛋白与肿瘤耐药蛋白在肺癌组织的表达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66例肺癌组织中突变型p53蛋白与各种肿瘤耐药蛋白的表达,并分析治疗及其效果和生存情况。结果:不同TNM分期(χ2=6.22,P=0.016)、淋巴结转移(χ2=3.88,P=0.045)、化疗效果(χ2=4.78,P=0.035)及3年生存组(χ2=5.10,P=0.024)的突变型p53蛋白表达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肺耐药相关蛋白(LRP)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的表达仅对近期化疗效果产生影响,P值分别为0.035、0.018、0.041和0.021。仅突变型p53蛋白阳性组和阴性组的3年生存率、中位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37,P=0.023;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3年生存率、生存时间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19.5,P=0.001。结论:突变型p53蛋白的检测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肺癌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化疗效果和预后;而P-gp、MRP、GST-π和LRP的检测只能提示肺癌的近期化疗效果;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癌患者预后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蛋白质p53 抗药性 多药 预后
下载PDF
大蒜新素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的保护作用及对P53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郭莉华 李清君 +3 位作者 胡玉燕 褚赛纯 李文斌 张景坤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64-267,共4页
目的:观察大蒜新素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对海马P5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全脑缺血模型(4VO法),大蒜新素10、20和30mg/kg分两次于缺血前30min和再灌注10min时经尾静脉注入,每次注射总量的1/2。再灌注24h时... 目的:观察大蒜新素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对海马P5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全脑缺血模型(4VO法),大蒜新素10、20和30mg/kg分两次于缺血前30min和再灌注10min时经尾静脉注入,每次注射总量的1/2。再灌注24h时取大鼠海马,甲苯胺蓝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的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海马CA1区P5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大鼠全脑缺血10min再灌注24h时,海马CA1区部分神经元死亡,存活神经元数目明显减少,海马神经元凋亡率明显增高,P53蛋白表达增多。静脉给予大蒜新素可使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组织损伤程度减轻,存活神经元数目增加,神经元凋亡率降低,P53蛋白表达减少。结论:大蒜新素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通过下调P53蛋白的表达而抑制神经元凋亡可能是其发挥保护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新素 脑缺血 海马 蛋白质p53 神经元凋亡
下载PDF
端粒酶和p53及PCNA蛋白过度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旭霞 王景杰 +3 位作者 刘震雄 黄裕新 闻勤生 张少玲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观察端粒酶活性、p53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分化、浸润和转移的关系。方法:端粒重复序列扩增(telomericrepeatamplificationprotocol,TRAP)法检测58例胃癌和35... 目的:观察端粒酶活性、p53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分化、浸润和转移的关系。方法:端粒重复序列扩增(telomericrepeatamplificationprotocol,TRAP)法检测58例胃癌和3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端粒酶活性;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40例胃癌和3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p53和PCNA的表达,并对端粒酶活性与临床病理特征以及p53和PCNA的表达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胃癌组织端粒酶活性、p53和PCNA阳性率分别为89%(49/55)、77.5%(31/40)和80%(32/40);癌旁正常组织端粒酶活性、p53和PCNA阳性率分别为11.4%(4/35)、8.5%(3/35)和14.2%(5/35),胃癌组织与正常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6;胃癌不同分期及分化程度之间端粒酶活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741和0.0852,而且端粒酶活性与p53、PCNA表达之间无相关性,P=0.0859。结论:端粒酶活化、p53和PCNA表达均参与胃癌的发生和发展;端粒酶、p53和PCNA在胃癌分化、浸润中各自起着独立的作用;端粒酶、p53和PCNA同时高表达的患者具有较高的淋巴结转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病理学 胃肿瘤/遗传学 端粒 末端转移酶/分析 蛋白质p53/分析 增殖细胞核抗原/分析 DNA重复序列扩增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散发性大肠癌组织及粪便P53蛋白、K-ras及APC基因的检测 被引量:9
18
作者 范如英 李世荣 +1 位作者 武子涛 吴霞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1年第7期771-775,共5页
目的了解大肠癌组织及粪便中P53蛋白K-ras及APC基因的突变状况,了解粪便脱落细胞基因检测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法对27例大肠癌患者的癌组织及其粪便脱落细胞 P53蛋白进行检测,以22例大肠癌组织及10倒粪便和9例正常大肠粘膜... 目的了解大肠癌组织及粪便中P53蛋白K-ras及APC基因的突变状况,了解粪便脱落细胞基因检测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法对27例大肠癌患者的癌组织及其粪便脱落细胞 P53蛋白进行检测,以22例大肠癌组织及10倒粪便和9例正常大肠粘膜组织为研究对象,采用PCR-RFLP银染方法检测K-ras基因12,13密码子及应用PCR-SSCP银染技术检测APC基因突变集中区(MCR区)的突变状况结果粪便脱落细胞P53表达阳性率为37%(10/27),与相应患者大肠癌组织P53检测一致率为85%(23/27)、K-ras12密码子突变检出敏感性癌组织为73%(16/22),粪便为50%(5/10).粪便与相应患者的癌组织检测符合率为90%(9/10);癌组织及粪便中均未检出K-ras13密码子突变.癌组织中APC基因突变率为41%(9/22),粪便中APC突变体阳性检出率为40%(4/10),癌组织与相应患者的粪便APC基因检测一致率为90%(9/10).P53,K-ras及APC三个基因联合检测癌组织敏感性为100%,粪便为90%.结论 P53,K-ras及APC基因突变为散发性大肠癌常见的分子事件,联合基因检测可提高对大肠癌检测的敏感性;粪便中基因突变体检测结果忠实反映了癌组织突变状况,对其检测有望成为大肠癌诊断及筛查的无创分子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 诊断 粪便 细胞学 蛋白质p53 大肠癌
下载PDF
大肠癌组织中HSP27和bcl-2及p53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9
作者 郭建波 蔡永清 +3 位作者 赵鲁笳 张跃伟 曲东霞 冯燕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361-364,共4页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27(heatshockprotein,HSP27)、bcl-2和p53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HSP27、bcl-2和p53在72例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运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患者的预后。结果:H...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27(heatshockprotein,HSP27)、bcl-2和p53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HSP27、bcl-2和p53在72例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运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患者的预后。结果:HSP27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69·44%(50/72),bcl-2为54·17%(39/72),p53为59·72%(43/72)。HSP27在高分化腺癌组的表达率为84·85%,显著高于低分化组的28·57%,χ2=29·614,P=0·000。bcl-2和p53在高分化腺癌组的表达率也高于低分化腺癌组,χ2=5·771,P=0·016;χ2=4·714,P=0·030。HSP27和bcl-2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具有相关性,r=0·380,P=0·001。COX回归分析提示,HSP27表达与生存期呈负相关。结论:HSP27和bcl-2及p53与大肠癌耐药有关;联合检测对临床制定合理的化疗方案具有指导意义;HSP27可作为判断大肠癌预后的一个独立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病理学 蛋白质p53/生物合成 蛋白质bcl-2/生物合成 热休克蛋白质类/生物合成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及p53抑癌基因蛋白在老年妇女外阴营养不良及外阴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英文) 被引量:10
20
作者 刘海莉 薛翔 +1 位作者 苏宝山 张欣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7期4-7,共4页
目的 探讨老年妇女外阴外阴营养不良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及p5 3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对老年妇女外阴正常外阴皮肤、慢性外阴营养不良、不典型增生和外阴癌组织进行标记。结果 EGFR在正常外阴皮肤基底层有... 目的 探讨老年妇女外阴外阴营养不良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及p5 3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对老年妇女外阴正常外阴皮肤、慢性外阴营养不良、不典型增生和外阴癌组织进行标记。结果 EGFR在正常外阴皮肤基底层有弱阳性表达 ,p5 3均阴性。EGFR在增生型、硬化苔癣型和混合型营养不良三者之间阳性率比较 ,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不典型增生和鳞癌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各型营养不良 (P <0 .0 5 ) ;而鳞癌与不典型增生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p5 3基因蛋白在外阴不典型增生和外阴癌的表达率显著高于外阴营养不良病变的各型营养不良组织 (P <0 .0 1)。结论 老年妇女外阴癌组织中p5 3与EGFR阳性表达率较高 ,EGFR与p5 3突变在老年妇女外阴癌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蛋白质p53 外阴营养不良 外阴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