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1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复合麻黄碱在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膜外腔阻滞麻醉剖宫产中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黄珩 陈俊 +3 位作者 李萌 黄金晖 何艺 黄格 《广西医学》 CAS 2016年第5期656-659,共4页
目的探讨静脉预注射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复合麻黄碱在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膜外腔阻滞麻醉剖宫产中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足月妊娠行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膜外腔阻滞麻醉剖宫产术的产妇120例,分为A组、B组、C组,每组40例。A组麻醉前静脉... 目的探讨静脉预注射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复合麻黄碱在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膜外腔阻滞麻醉剖宫产中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足月妊娠行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膜外腔阻滞麻醉剖宫产术的产妇120例,分为A组、B组、C组,每组40例。A组麻醉前静脉滴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B组、C组静脉滴注乳酸钠林格液;A组、B组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开始注射药物的同时静脉注射麻黄碱,术中均用乳酸钠林格液维持。监测3组产妇麻醉前(T_1)、注射麻醉药物后1 min(T_2)、3 min(T_3)、5 min(T_4)、15 min(T_5)、30 min(T_6)的收缩压及心率。并监测新生儿出生时脐静脉血p H、Pa CO_2、Pa O_2、碱剩余(BE),评估出生后1 min、5 min Apgar评分、HR。结果 3组的收缩压及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的收缩压及心率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P<0.05),其中A组产妇的收缩压变化幅度小;B组产妇的收缩压在麻醉后前半程较平稳,但是在麻醉15 min(T_5)后出现明显下降趋势,C组产妇的收缩压在麻醉后即开始出现剧烈下降;3产妇的心率在整个过程的变化幅度均小。A组无在麻醉后及术中发生剧烈血压下降而需要使用麻黄碱的病例,B、C组使用麻黄碱的产妇比例均显著高于A组(P<0.05)。A组新生儿脐静脉血p H、Pa O_2、BE值及生后1 min Apgar评分均高于B、C组(P<0.05)。结论静脉预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和麻黄碱对剖宫产术中产妇的低血压有防治作用,且有利于维持胎儿酸碱平衡稳定和提供足够氧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膜外腔阻滞麻醉 剖宫产术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 麻黄碱 低血压 新生儿 产妇
下载PDF
针刺疗法联合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应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2
作者 顾兵 蒋磊 倪绍端 《大医生》 2024年第12期65-68,共4页
目的探讨针刺疗法联合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应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于泗阳县中医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6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 目的探讨针刺疗法联合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应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于泗阳县中医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6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术中接受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刺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自控镇痛泵按压次数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具有时间、组间、交互效应差异(F_(时间)=92.307,P_(时间)<0.05;F_(组间)=126.351,P_(组间)<0.05;F_(交互)=113.565,P_(交互)<0.05);两组患者术后48 h VAS疼痛评分均低于术前及术后12、24 h,术后24 h VAS疼痛评分均低于术前及术后12 h,术后12 h VAS疼痛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术后12、24、48 h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MMSE评分具有时间、组间、交互效应差异(F_(时间)=38.236,P_(时间)<0.05;F_(组间)=29.658,P_(组间)<0.05;F_(交互)=31.635,P_(交互)<0.05);两组患者术后12、24、48 h MMSE评分均低于术前,但术后同一时间点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MAP、HR无时间、组间、交互效应差异。结论针刺联合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应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镇痛效果明显,可减少自控镇痛泵按压次数,缩短住院时间,对患者血流动力学、认知功能影响均较小,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蛛网膜下阻滞麻醉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 麻醉效果
下载PDF
分娩镇痛中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8
3
作者 李如霞 徐晓俊 +1 位作者 柯善高 朱桃花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2050-2053,共4页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简称腰-硬联合麻醉)时用罗哌卡因及芬太尼行分娩镇痛,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162例单胎,初产,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分娩时行腰-硬联合麻醉镇痛产妇与同期未行分娩...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简称腰-硬联合麻醉)时用罗哌卡因及芬太尼行分娩镇痛,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162例单胎,初产,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分娩时行腰-硬联合麻醉镇痛产妇与同期未行分娩镇痛的111例产妇作对照,观察产程、产时出血量、羊水粪染情况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镇痛有效率达100%。镇痛组第1产程时间、活跃期时间、第2产程时间、第3产程时间分别为(393.08±101.75)min、(139.97±56.01)min、(78.23±26.84)min和(6.62±3.38)min;对照组分别为(396.25±148)min、(121.77±59.69)min、(42.25±17.17)min和(7.25±5.19)min,两组比较,活跃期及第2产程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余差异无显著性(P>0.05)。镇痛组产后出血(163.36±86.49)mL,对照组(166.22±66.11)mL,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镇痛组羊水粪染发生率20.38%(33/162),对照组19.11%(19/111),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新生儿无1例重度窒息,镇痛组轻度窒息13.58%(22/162),对照组4.51%(5/11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镇痛组产钳助产8.02%(13/162),对照组3.24%(4/111),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产程中罗哌卡因混合芬太尼行腰-硬联合麻醉镇痛效果显著,第2产程及活跃期镇痛组较对照组时间长,未增加产钳助产率及产后出血,但新生儿轻度窒息的发生率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镇痛 蛛网膜下阻滞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 罗哌卡因 芬太尼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结合体位改变及手法复位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增芳 王增艳 +2 位作者 孙芳 修霞 王萍萍 《医学综述》 2011年第5期798-800,共3页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腔联合阻滞麻醉(CSEA)结合产妇体位改变及手法复位的临床意义及利用价值。方法选择活跃期产程进展缓慢、胎方位异常、足月的初产妇,年龄22~30岁,ASA1~2级,单胎头位,无宫缩乏力及妊娠合并症的400例产妇为研...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腔联合阻滞麻醉(CSEA)结合产妇体位改变及手法复位的临床意义及利用价值。方法选择活跃期产程进展缓慢、胎方位异常、足月的初产妇,年龄22~30岁,ASA1~2级,单胎头位,无宫缩乏力及妊娠合并症的4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其中行腰硬联合麻醉者200例归入为试验组,行静脉推注地西泮者200例归入对照组。分别记录两组具体产程时间、平产率、阴道助产率、剖宫产率、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产后出血量等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较对照组产程时间明显缩短,平产率增高,阴道助产率、剖宫产率、胎儿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降低,产后出血量亦明显减少。结论产妇产程中应用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分娩镇痛结合产妇体位改变及手法复位安全、有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 硬膜外 阻滞麻醉 酰胺类 体位改变 手法复位 分娩
下载PDF
老年髋关节手术患者实施小剂量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的麻醉效果
5
作者 桂琳 朱洪宽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期74-78,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髋关节手术患者实施小剂量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择期行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 目的探讨老年髋关节手术患者实施小剂量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择期行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罗哌卡因进行蛛网膜下腔阻滞,观察组采用小剂量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进行蛛网膜下腔阻滞。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疼痛程度、镇静评分、认知功能、生命体征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平面阻滞消退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5);术后4h,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麻醉后5min,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高于对照组,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麻醉后30min,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呼吸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麻醉后4h,两组定向力、言语能力、注意力和计算力、瞬时记忆、视空间评分均低于麻醉前,但观察组定向力、言语能力、注意力和计算力、瞬时记忆、短时记忆、视空间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对老年髋关节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理想,有利于增加麻醉血药浓度,减轻术后疼痛程度,改善镇静效果及认知功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髋关节手术 小剂量 舒芬太尼 罗哌卡因 蛛网膜下阻滞 麻醉效果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22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战红 张燕 +2 位作者 刘爱民 周荣华 单祥英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4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分娩 镇痛 蛛网膜下-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膜外联合麻醉对高龄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李玉华 董鹏 田鸣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89-392,共4页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阻滞(简称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高龄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75岁及以上ASAⅡ~Ⅲ级,择期行单侧下肢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成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和连续硬膜外麻醉组。记录脊麻或硬膜外给药前...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阻滞(简称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高龄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75岁及以上ASAⅡ~Ⅲ级,择期行单侧下肢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成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和连续硬膜外麻醉组。记录脊麻或硬膜外给药前、给药后15min和术毕时的有创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记录感觉阻滞平面和改良Bromage运动分级。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液体输入量、出现止血带疼痛的人数,需要给予麻黄碱或阿托品的病例数。结果2组患者感觉阻滞平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运动阻滞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个时间点的MA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给予麻黄碱和阿托品的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手术时间、失血量和输液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出现止血带疼痛的例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实施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与硬膜外麻醉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患者止血带反应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动力学 蛛网膜下阻滞-硬膜外联合麻醉 高龄患者
下载PDF
髂筋膜阻滞联合蛛网膜下腔麻醉在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
8
作者 胡乐 陈炎春 谭浩林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8期730-733,共4页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占全身骨折的3%[1],其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概率高,保守治疗需长期卧床,远期并发症较多[2],故临床多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由于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系统疾病,对手术和麻醉耐受度较差,应激反应强烈,治疗存在较大风险[3]。...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占全身骨折的3%[1],其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概率高,保守治疗需长期卧床,远期并发症较多[2],故临床多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由于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系统疾病,对手术和麻醉耐受度较差,应激反应强烈,治疗存在较大风险[3]。对于老年患者而言,椎管内麻醉较全身麻醉有降低肺部感染率、对术后认知功能影响小等优势[4]。故对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多推荐椎管内麻醉[5],其中小剂量轻比重蛛网膜下腔麻醉更能保持老年患者的循环功能稳定[6],然而在麻醉体位摆放时的疼痛问题往往影响麻醉进程[7],限制了该类麻醉的实施。近年来有研究表明,髂筋膜间隙阻滞能部分缓解髋关节区域疼痛[8]。本研究将髂筋膜阻滞联合低剂量轻比重蛛网膜下腔麻醉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以期提升该类患者的麻醉效率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股骨颈骨折 髋关节置换术 髂筋阻滞 蛛网膜下麻醉
下载PDF
麻醉前输注不同静脉制剂减轻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后低血压 被引量:6
9
作者 胡柳 邱晓东 《现代医学》 2003年第5期304-306,共3页
目的 观察麻醉前输注不同静脉制剂以减轻蛛网膜下腔 硬膜外阻滞联合麻醉后低血压的效果。方法 选择ASAⅠ -Ⅱ级妇科手术病人 6 0例 ,随机分为A、B、C 3组 ,每组 2 0例 ,3组均在麻醉前 2 0~ 30min预输液 5 0 0~ 10 0 0ml。其中A组... 目的 观察麻醉前输注不同静脉制剂以减轻蛛网膜下腔 硬膜外阻滞联合麻醉后低血压的效果。方法 选择ASAⅠ -Ⅱ级妇科手术病人 6 0例 ,随机分为A、B、C 3组 ,每组 2 0例 ,3组均在麻醉前 2 0~ 30min预输液 5 0 0~ 10 0 0ml。其中A组输注液体为 70 6代血浆 5 0 0ml ,B组输注贺斯 (6 %羟乙基淀粉 ,相对分子质量 130 0 0 0 ) 5 0 0ml ,C组输注乳酸钠林格液 10 0 0ml。观察蛛网膜下腔 硬膜外阻滞联合麻醉后各组收缩压、中心静脉压、心率变化 ,低血压发生率及麻黄碱的用量。结果 C组在麻醉后收缩压、中心静脉压下降较为明显 ,低血压的发生率较A、B组明显升高 ,麻黄碱的用量也较A、B组大 ,而心率的变化 3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胶体液较晶体液更能有效地预防联合麻醉后低血压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前用药 静脉制剂 蛛网膜下阻滞 硬膜外阻滞 低血压 联合麻醉
下载PDF
不同麻醉体位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膜外阻滞联合麻醉对剖宫产产妇及其新生儿影响 被引量:25
10
作者 张国辉 《临床误诊误治》 2016年第11期108-110,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体位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膜外阻滞(腰硬)联合麻醉对剖宫产产妇及其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符合剖宫产指征行腰硬联合麻醉的剖宫产产妇9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5例。观察组...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体位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膜外阻滞(腰硬)联合麻醉对剖宫产产妇及其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符合剖宫产指征行腰硬联合麻醉的剖宫产产妇9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坐位实施麻醉,对照组采用左侧卧位实施麻醉。观察比较两组产妇麻醉前后5 min血流动力学指标和新生儿出生后1、5 min Apgar评分各分值段发生率。结果两组均麻醉穿刺顺利,麻醉效果满意,剖宫产过程顺利。麻醉后5 min,两组产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均较麻醉前5 min降低,心率均较麻醉前5 min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5 min Apgar评分各分值段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产妇采用不同麻醉体位行腰硬联合麻醉对新生儿无明显影响,但坐位麻醉更有利于产妇顺利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硬膜外 麻醉 蛛网膜下 体位 剖宫产术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镇痛分娩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林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8年第3期225-227,共3页
分娩疼痛反应剧烈,对产妇造成一定心理及生理上的影响。随着社会发展及人们生活质量意识的提高,对降低分娩疼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镇痛分娩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医护工作者及产妇的关注。为探究适当的镇痛分娩方式对产程、分娩方式及母婴... 分娩疼痛反应剧烈,对产妇造成一定心理及生理上的影响。随着社会发展及人们生活质量意识的提高,对降低分娩疼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镇痛分娩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医护工作者及产妇的关注。为探究适当的镇痛分娩方式对产程、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本文进行了对比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分娩 硬膜外阻滞麻醉 蛛网膜下阻滞 分娩方式 医护工作者 疼痛反应 质量意识 分娩疼痛
下载PDF
小剂量轻比重布比卡因单侧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麻醉在高龄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2
作者 杨威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4年第3期572-575,共4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轻比重布比卡因单侧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麻醉在高龄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应用及安全性。【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住院择期行单侧下肢手术的高龄患者96例,随机分为单纯硬膜外麻醉(对照组)及单侧蛛网膜下腔联... 【目的】探讨小剂量轻比重布比卡因单侧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麻醉在高龄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应用及安全性。【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住院择期行单侧下肢手术的高龄患者96例,随机分为单纯硬膜外麻醉(对照组)及单侧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膜外麻醉组(试验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试验组感觉及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最大运动阻滞时间、平面固定时间均较对照组升高(P <0.05),试验组最大Bromage评分、感觉及运动恢复时间、麻醉用量均较对照组降低( P <0.05);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麻醉后5 min、10 min均较麻醉前降低( P <0.05);试验组麻醉前与麻醉后各时间段 HR、RR、SpO2水平均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对照组麻醉后10 min RR次数较麻醉前明显降低( P <0.05),其余各生命体征均与麻醉前无统计学差异( P >0.05);试验组麻醉效果优良率(100%)较对照组(85.42%)明显升高(P <0.05);试验组低血压、寒战等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P <0.05),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出现恶心、呕吐、头痛及神经系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小剂量轻比重布比卡因单侧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麻醉应用于高龄患者下肢手术麻醉效果好、安全可靠,对循环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 麻醉 硬膜外 布比卡因下肢 外科学 老年人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剖宫产产妇麻醉用药剂量和凝血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赵静 吴高平 《血栓与止血学》 CAS 2022年第3期1017-1018,1021,共3页
目的分析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剖宫产产妇麻醉用药剂量和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4月~2021年4月期间于本院拟行剖宫产手术的80例产妇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给予硬膜外阻滞麻醉,观察组... 目的分析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剖宫产产妇麻醉用药剂量和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4月~2021年4月期间于本院拟行剖宫产手术的80例产妇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给予硬膜外阻滞麻醉,观察组给予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比较两组麻醉用药剂量、对产妇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用药剂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PT、aPT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Fb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较常规麻醉方式用药剂量更小,麻醉效果更佳,术后不良反应较少,且可以明显改善产妇凝血功能,有助于促进产妇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 剖宫产手术 用药剂量 凝血功能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应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顾士敏 魏晓永 姜丽华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1年第7期1106-1107,共2页
目的探讨对自然分娩产妇行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自然分娩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组行单纯硬膜外麻醉,研究组行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 目的探讨对自然分娩产妇行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自然分娩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组行单纯硬膜外麻醉,研究组行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对比两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分娩情况况及生命体征情况。结果镇痛前两组VAS法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镇痛5、30min研究组VAS法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所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阴道分娩率(82.50%)显著高于对照组(65.00%)、中转剖宫产率(12.50%)低于对照组(32.50%),(P<0.05);两组T0时MAP、HR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T1、T2时研究组MAP、H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应用于分娩镇痛中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 镇痛 蛛网膜下-硬膜外联合阻滞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手术的作用分析
15
作者 王树梅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14期0116-0118,共3页
分析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中通过联合应用蛛网膜下腔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01月~2023年10月我院拟行择期下肢骨折手术的74例老年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硬膜外麻醉,观察组联合应用蛛网... 分析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中通过联合应用蛛网膜下腔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01月~2023年10月我院拟行择期下肢骨折手术的74例老年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硬膜外麻醉,观察组联合应用蛛网膜下腔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比2组的相关麻醉质量指标、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围麻醉期的主要血流动力学指标监测结果。结果:观察组麻醉生效时间、术中麻醉药物用量以及术中阻滞完善时间均短于或少于对照组(P<0.05)。2组的麻醉维持时间相比,差异微小(P>0.05);T0时,2组的SpO2、HR、MAP对比,差异微小(P>0.05);T1、T2、T3时,观察组SpO2、HR、MAP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不良反应率为2.7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51%(P<0.05)。结论: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中合应用蛛网膜下腔麻醉与硬膜外麻醉,能够有效提升麻醉质量,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及减少麻醉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骨折 老年患者 蛛网膜下麻醉 硬膜外麻醉 手术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硬膜外联合麻醉在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志林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29期6560-6560,共1页
目的:分析比较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EA)和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在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需行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采用0.5%布比卡因1~1.5 ... 目的:分析比较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EA)和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在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需行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采用0.5%布比卡因1~1.5 ml,用25 s左右注入蛛网膜下隙。两组患者均采取平卧位硬膜外导管注入1.5%利多卡因5 ml作为试验剂量。对照组采用常规用药。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硬膜外麻醉用药量、麻黄碱使用量和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手术时间明显缩短,硬膜外麻醉用药量减少,麻醉优良率高,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麻黄碱用量和血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更适合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阻滞麻醉硬膜外联合麻醉 高龄患者 髋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联合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对老年股骨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的疗效分析研究
17
作者 黄倩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8期0093-0096,共4页
研究老年股骨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使用右美托咪定+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的疗效。方法 2020年1月-2023年1月,我院行股骨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患者中,挑选58例老年患者,分为对照组(n=29,腰硬联合麻醉)和实验组(n=29,右美托咪定+蛛网膜下腔... 研究老年股骨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使用右美托咪定+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的疗效。方法 2020年1月-2023年1月,我院行股骨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患者中,挑选58例老年患者,分为对照组(n=29,腰硬联合麻醉)和实验组(n=29,右美托咪定+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血流动力学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疼痛程度较实验组更加剧烈,且实验组镇静效果更佳有效(P<0.05)。结论 老年股骨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采用右美托咪定+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不仅能够稳定血流动力学,还提高镇静镇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右美托咪定 蛛网膜下阻滞麻醉 老年 股骨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麻醉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淼 吕忠容 +2 位作者 余志豪 蔡回钧 蔡殿清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34-35,共2页
目的 分析联合麻醉的安全性、互补性和有效性。方法 择期或急诊下腹部手术共 90例 ,随机等分为两组 ,比较腰麻联合硬膜外 (CSEA)与单纯硬膜外麻醉的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 ①CSEA组 (C)比同期单纯硬膜外麻醉组 (E)用药量减少 ,首量起... 目的 分析联合麻醉的安全性、互补性和有效性。方法 择期或急诊下腹部手术共 90例 ,随机等分为两组 ,比较腰麻联合硬膜外 (CSEA)与单纯硬膜外麻醉的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 ①CSEA组 (C)比同期单纯硬膜外麻醉组 (E)用药量减少 ,首量起效时间短 ;②C组用药后MAP下降明显 (P <0 .0 5 ) ,其余循环指标无统计学变化 (P >0 .0 5 ) ;③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但C组下肢麻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E组 (P <0 .0 5 )。结论 CESA麻醉是一种安全、有效、起效迅速且有效时间可控的方法。有助于提高下腹部及下肢手术的麻醉质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阻滞 硬膜外麻醉 下腹部手术 麻醉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腔联合阻滞麻醉致低血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被引量:1
19
作者 柳红霞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12期45-46,共2页
对50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腔联合阻滞麻醉(CSEA)行子宫切除术,24例麻醉10~15min后发生低血压(BP<90/60mmHg)。分析主要原因为CSEA致交感神经节前纤维阻滞后小动脉扩张或长期患病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多而出现失血性贫... 对50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腔联合阻滞麻醉(CSEA)行子宫切除术,24例麻醉10~15min后发生低血压(BP<90/60mmHg)。分析主要原因为CSEA致交感神经节前纤维阻滞后小动脉扩张或长期患病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多而出现失血性贫血,患者术前过度禁食、禁饮所致。提出术前详细评估患者病情,指导患者按医嘱禁食、禁饮,及时建立有效静脉通道行扩容升压,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是防止CSEA后低血压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切除术 蛛网膜下-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 低血压 护理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分娩镇痛对母婴影响的临床研究
20
作者 王小青 陈静琴 +2 位作者 刘晓梅 毛恩青 赵丽萍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832-833,共2页
目的 研究蛛网膜下腔 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 (CSEA)对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采用蛛网膜下腔 硬膜外联合给予低浓度麻醉药及镇痛药 ,对 16 0例初产妇进行分娩镇痛为观察组。取同期 110例未用任何镇痛药物者作为对照组。... 目的 研究蛛网膜下腔 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 (CSEA)对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采用蛛网膜下腔 硬膜外联合给予低浓度麻醉药及镇痛药 ,对 16 0例初产妇进行分娩镇痛为观察组。取同期 110例未用任何镇痛药物者作为对照组。分别观察产程、分娩方式、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量、产妇静脉血和新生儿脐动脉血的血气分析情况 ,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第一产程镇痛效果评分 0级占 84 4% ,1级占 15 6 % ,第二产程 :0级占 87 5 % ,1级占 12 5 %。两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产后出血量、产妇静脉血及新生儿脐动脉血血气分析相互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CSEA用于分娩镇痛 ,疼痛阻滞完善 ,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 镇痛 阻滞麻醉 蛛网膜下-硬膜外 母婴影响 无痛分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