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清初关学与蜀学之间的学术交流——以李二曲与杨甲仁为例 |
张波
胡莲
|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3 |
0 |
|
2
|
四川省首届蜀学研讨会学术观点综述 |
袁苹
喻芳
|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
1
|
|
3
|
谢无量的“蜀学”活动——《谢无量与蜀学》(节选) |
舒大刚
|
《四川统一战线》
|
2023 |
0 |
|
4
|
宋代巴蜀学术文化述略 |
舒大刚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5
|
“蜀学”五事论稿--读谢无量先生《蜀学会叙》札记 |
李冬梅
舒大刚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6
|
|
6
|
道德仁义礼:“蜀学”核心价值观论 |
舒大刚
申圣超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7
|
晚清“蜀学”的影响与地位 |
舒大刚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1
|
|
8
|
表宋风,兴蜀学——刘咸炘重修《宋史》简论 |
刘复生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9
|
|
9
|
刘咸炘《蜀学论》及其在学术史上的意义 |
刘复生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8
|
|
10
|
宋代书院与宋代蜀学 |
胡昭曦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9
|
|
11
|
试论“三苏”蜀学的思想特征 |
冷成金
|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2 |
10
|
|
12
|
尊经书院与近代蜀学的兴起 |
李晓宇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8 |
8
|
|
13
|
地方认同与学术自觉:清末民国的“蜀学”论 |
王东杰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6
|
|
14
|
《宋元学案·蜀学略》辨正 |
谢桃坊
|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
9
|
|
15
|
蜀学之形神与风骨综论——以文史哲或经史子集为考察对象 |
彭华
|
《殷都学刊》
|
2014 |
8
|
|
16
|
魏了翁与宋代蜀学 |
蔡方鹿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4
|
|
17
|
苏轼“蜀学”与程颐“洛学”在思想领域中的对立 |
漆侠
|
《河北学刊》
|
2001 |
5
|
|
18
|
扬雄对蜀学的影响 |
蔡方鹿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3
|
|
19
|
萧萐父先生与近代蜀学 |
郭齐勇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20
|
苏氏蜀学文艺思想的巴蜀文化特征 |
李凯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1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