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1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灸联合曲美他嗪对老年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左静 刘虹 +5 位作者 李金涛 王学杰 孙荣鑫 刘建军 宋金龙 魏月娟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 探讨艾灸联合曲美他嗪用于老年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观察血小板聚集功能变化。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在... 目的 探讨艾灸联合曲美他嗪用于老年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观察血小板聚集功能变化。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艾灸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血小板聚集功能、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胸痛胸闷、面色暗紫、痰多体胖、倦态乏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后观察组2.5μmol/L、5μmol/L、300μmol/L诱导剂下的血小板聚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观察组LVEF、SAQ量表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LVEDD、LVESD、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灸联合曲美他嗪可改善老年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功能、血小板聚集功能,减少患者心绞痛频率及持续时间,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曲美他嗪 老年人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 血小板聚集功能
下载PDF
基于血小板聚集率检测的阿司匹林剂量调整方案在儿童先心病抗栓治疗中是否更优
2
作者 鲁中原 周宇子 +6 位作者 于东泽 杨帆 姜亚洲 魏嵬 朱之苑 王旭 李守军 《心脏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28-33,39,共7页
目的 以高危血栓风险先心病儿童为对象,针对阿司匹林治疗反应多样性及近远期血栓发生率仍较高的问题,评价基于血小板功能检测目标导向的阿司匹林个体化抗栓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是否优于传统固定剂量的给药方案。方法 采用前瞻随机对照注... 目的 以高危血栓风险先心病儿童为对象,针对阿司匹林治疗反应多样性及近远期血栓发生率仍较高的问题,评价基于血小板功能检测目标导向的阿司匹林个体化抗栓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是否优于传统固定剂量的给药方案。方法 采用前瞻随机对照注册研究(ChiCTR2000036446)。纳入阜外医院小儿外科中心自2020年4月~2021年4月所有行先心病手术并且需要术后常规应用阿司匹林抗栓治疗的6岁内患儿。所有入组患儿随机分为阿司匹林固定剂量组3 mg/(kg·d)和剂量调控组。剂量调控组在3剂和6剂阿司匹林后分别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PAG-AA)检测。对3剂后PAG-AA>20%者,阿司匹林加量至6 mg/(kg·d);6剂后PAG-AA仍>20%者,联用氯吡格雷0.2 mg/(kg·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月包括死亡在内的累计血栓事件发生率和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 对比阿司匹林反应低下、血栓事件与出血不良事件,两组患者数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在接受相同剂量的阿司匹林[3 mg/(kg·d),1次/d]连续3剂后,不同个体的PAG-AA存在较大差异。剂量调控组通过增加阿司匹林剂量,延长阿司匹林使用时间与联合用药,整体阿司匹林反应性得到了改善,但与固定剂量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在术后3月接受随访期间以及最终复查时均无死亡病例发生,两组阿司匹林反应低下病例的血栓事件和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别。Spearman相关性检测显示阿司匹林低反应与血栓事件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与固定剂量阿司匹林抗栓治疗方案相比,基于血小板聚集率检测的阿司匹林剂量个体化抗栓治疗方案并不具有优越性,并不能显著降低先天性心脏病高危血栓风险患儿术后早期3月内血栓及出血事件发生率。血栓事件与阿司匹林反应低下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聚集 阿司匹林 剂量 先心病 血栓事件 出血事件
下载PDF
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与脑梗死复发风险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3
作者 卢晓航 黄晓新 +5 位作者 陈丹娜 黄杰锋 黄亚珍 蔡典潜 李佳凯 林凯胜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19期93-96,共4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服用氯吡格雷后腺苷二磷酸(adenosine diphosphate,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水平与脑梗死复发的相关性,为临床抗血小板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21年7月—2022年6月在揭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服用氯吡格雷后腺苷二磷酸(adenosine diphosphate,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水平与脑梗死复发的相关性,为临床抗血小板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21年7月—2022年6月在揭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脑梗死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和抗血小板治疗(氯吡格雷75 mg,1次/d),检测治疗后5 d的血小板聚集率,按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分为3组,即A组(>55%)、B组(35%~55%)和C组(<35%),分别为35例、46例和39例。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治疗依从性,并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小板聚集率与脑梗死复发风险的相关性。结果随访1年后,A组、B组和C组中分别有8例、3例和2例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复发,复发率分别为22.9%、6.5%和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和C组中分别有1例、2例和3例患者发生出血性脑卒中,出血率分别为2.9%、4.3%和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是脑梗死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3.320,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服用氯吡格雷后,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水平与脑梗死复发风险呈正相关,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越高,脑梗死复发风险越大。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可作为评估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效果的指标,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氯吡格雷 腺苷二磷酸诱导 血小板聚集 血小板治疗 复发
下载PDF
COX1基因多态性与血小板聚集功能在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患者中的交互作用
4
作者 刘星亮 范磊 +1 位作者 娄展 宋征宇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555-559,共5页
目的 探讨COX1基因多态性与血小板聚集功能的交互作用对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7月—2023年7月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患者70例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体检的7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并分析COX1基因多态性... 目的 探讨COX1基因多态性与血小板聚集功能的交互作用对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7月—2023年7月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患者70例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体检的7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并分析COX1基因多态性。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COX1基因多态性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观察组不同基因型血小板聚集率水平及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易感性的关系及交互作用。结果 两组的血小板计数、COX1、血小板聚集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OX1基因(rs1330344位点)CC基因频率、CT基因频率、TT基因频率及基因型C分布和基因型T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1(rs1330344位点)CC型基因携带者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风险是未携带者的1.872倍。观察组COX1(rs1330344位点)基因型CC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基因型CT患者>基因型TT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OX1(rs1330344位点)基因型与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显著相关。糖尿病史、高血压史、TG、HCY、COX1(rs1330344位点)基因型、血小板聚集率均为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COX1(rs1330344位点)基因型CC与血小板聚集率在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易感性中呈正向交互作用(3.266<1.736×2.114,为次相乘模型)。结论 COX1(rs1330344位点)基因型CC和血小板聚集率在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易感性中呈正向交互作用且易感性显著增加,临床上可据此制定早期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X1 基因多态性 血小板聚集 缺血性脑卒中复发
下载PDF
AMI多支病变患者PCI术前应用替格瑞洛对其术后NF-κB信号通路、血小板聚集及心肌微循环灌注的影响
5
作者 任琳 陈皓 +1 位作者 赵甲彧 马利祥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55-60,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多支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前应用替格瑞洛对其术后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血小板聚集及心肌微循环灌注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AMI合并多支病变患者120例,随机均分氯吡格雷组和替格瑞洛组。...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多支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前应用替格瑞洛对其术后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血小板聚集及心肌微循环灌注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AMI合并多支病变患者120例,随机均分氯吡格雷组和替格瑞洛组。PCI术前后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服药前后NF-κB信号通路相关指标、血小板聚集率、心肌微循环指标及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PCI术后7 d,与氯吡格雷组比较,替格瑞洛组冠脉微循环指标中左前降支(LAD)[(23.83±2.69)帧比(20.48±3.05)帧]、左回旋支(LCX)[(20.93±2.82)帧比(18.35±2.37)帧]及右冠状动脉(RCA)[(23.68±3.15)帧比(21.13±2.79)帧]校正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CTFC)帧数均显著减少(P均=0.001);治疗30d后,与氯吡格雷组比较,替格瑞洛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ST段最大下降幅度、ST段下降时间、24h缺血发作次数及Toll样受体4(TLR4)蛋白、NF-κB蛋白、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IL)-6水平均显著减少(P均=0.001)。6个月内,两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186)。结论:替格瑞洛能改善AMI合并多支病变患者PCI术后心肌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替格瑞洛抑制NF-κB信号通路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小板聚集 替格瑞洛
下载PDF
子宫动脉血流参数联合血小板聚集功能预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价值研究
6
作者 沈朝妍 王伟 +4 位作者 袁泉 王靖雯 刘涛 柳絮 侯方玉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9期633-640,共8页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血流参数联合血小板聚集功能预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的价值。方法:将2021年9月至2023年8月本院收治的94例URSA患者作为URSA组,另外将同期在本院进行产检的110例正常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URSA患者随访至妊娠28周...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血流参数联合血小板聚集功能预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的价值。方法:将2021年9月至2023年8月本院收治的94例URSA患者作为URSA组,另外将同期在本院进行产检的110例正常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URSA患者随访至妊娠28周,根据妊娠结局分为正常妊娠组(n = 25)和流产组(n = 69)。比较2组患者子宫动脉血流参数、血小板聚集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评估子宫动脉血流参数、血小板聚集率对URSA患者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采用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探讨URSA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在搏动指数(PI)、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收缩期/舒张期血流速度比值(S/D)、血小板聚集率指标方面,URSA组相较于对照组更高(P P P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the combination of uterine artery flow parameters and platelet aggregation function in predicting unexplained recurrent abortion (URSA). Methods: 94 patients with URSA from September 2021 to August 2023 were selected as the URSA group, and 110 normal pregnant women who underwent prenatal examination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URSA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until 28 weeks of gestation and divided into the normal pregnancy group (n = 25) and the abortion group (n = 69) according to the pregnancy outcome. The uterine artery blood flow parameters and 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the uterine artery flow parameters and 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 for the pregnancy outcomes of URSA patients was evaluated by ROC. Binary Logistic stepwise regression was employed to explo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pregnancy outcomes of URSA patients. Results: The indexes of the pulse index (PI), the arterial flow resistance index (RI), the systolic/diastolic blood flow velocity ratio (S/D), and the 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 in the URSA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P P < 0.05). The ROC curve demonstrated that the area under the curve (AUC) (95% CI) of the uterine artery flow parameters, the 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 and their combined prediction of the pregnancy outcomes of URSA patients were 0.858 (0.807~0.910), 0.764 (0.753~0.816), and 0.903 (0.852~0.955),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level of the uterine artery blood flow parameters and the increase of the 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 ar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pregnancy outcome of URSA patients, and the combined value of the two is highly significant in predicting the pregnancy outcome of URSA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 子宫动脉血流参数 血小板聚集 妊娠结局 预测价值
下载PDF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小板聚集率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相关性
7
作者 陈海宏 王继伟 刘一鸣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5期12-16,共5页
目的探讨与分析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患者血小板聚集率(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PAR)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cardiovascular adverse events,MACE)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2年7月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 目的探讨与分析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患者血小板聚集率(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PAR)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cardiovascular adverse events,MACE)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2年7月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库尔勒医院住院的134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患者入院时的血小板聚集率,随访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随访到2023年5月1日,平均随访时间为(24.10±1.93)个月,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21例(MACE组),占15.7%,其中心肌梗死3例、心源性死亡1例、心力衰竭4例、支架内血栓形成13例。MACE组的性别、年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收缩压、舒张压、吸烟、饮酒等与非MACE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压积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CE组的血小板聚集率较非MACE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34例患者中,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小板聚集率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存在相关性(r=0.724,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小板聚集率为导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访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高,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多伴随血小板聚集率增高,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小板聚集率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性心绞痛 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血小板聚集 相关性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支架内血栓
下载PDF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所致心血管疾病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8
作者 米延起 《医药前沿》 2024年第18期128-130,共3页
目的:分析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引起心血管疾病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3年12月潍坊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后出现消化道出血的13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 目的:分析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引起心血管疾病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3年12月潍坊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后出现消化道出血的13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后未出现消化道出血的13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与检查结果,并分析影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吸烟史、饮酒史、消化道病史均高于对照组,服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胃溃疡检出率、胃黏膜病变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肌酐(Cr)、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吸烟史、饮酒史、消化道病史、Hp感染、合并胃溃疡、合并胃黏膜病变、Cr异常、CRP异常及服药时间长是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OR=3.157、3.009、6.150、6.150、4.018、7.346、6.392、5.124、7.301、6.014,P<0.05)。结论: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导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多有吸烟史、饮酒史及消化道病史,合并胃溃疡、胃黏膜病变、Hp感染情况,则易增加出血危险性,临床需积极分析及应对患者的临床特征,了解疾病史,及时筛查并根除Hp,叮嘱戒烟戒酒,根据治疗情况合理控制服药时长,以此获得最佳治疗效果并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聚集药物 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特征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生长素释放肽水平与血小板聚集率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相关性分析
9
作者 蔡敏一 赵德强 +2 位作者 于宏梅 高海超 汪蔚青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931-935,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脂联素(APN)、生长素释放肽(Ghrelin)水平与血小板聚集率(PAG)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83例老年CHD患者为病例组,另收集同期7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入院后收集所有受试者...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脂联素(APN)、生长素释放肽(Ghrelin)水平与血小板聚集率(PAG)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83例老年CHD患者为病例组,另收集同期7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入院后收集所有受试者一般资料,并检测其空腹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APN、Ghrelin水平。采用血小板聚集仪比浊法测定PAG,分析其与血清APN、Ghrelin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出院后随访12周,记录患者MACE发生情况,分析血清APN、Ghrelin水平与MACE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HD组与对照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血尿酸(UA)、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CHD组APN与Ghrelin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CHD组PAG显著增加(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HD患者血清APN、Ghrelin水平与PAG呈明显负相关(r=-0.792,-0.578,均P<0.05)。83例CHD患者有26例发生MACE,与未发生MACE患者比较,两组HDL、LVEDD、LVEF、APN及Ghrelin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DL、LVEF、APN、Ghrelin是MACE发生的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老年CHD患者血清APN、Ghrelin水平显著降低,且与血小板聚集率及预后有着密切关系,低水平APN、Ghrelin可一定程度上反映CHD患者MACE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脂联素 生长素释放肽 血小板聚集 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相关性
下载PDF
颅内破裂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抗凝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应用下腰椎穿刺致急性椎管内血肿2例并文献复习
10
作者 张鹏 周亚蕊 +2 位作者 王龙 张永森 周文科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349-352,356,共5页
目的探讨腰椎穿刺(LP)导致椎管内血肿(ISH)形成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7月—2020年10月收治的2例在使用抗血小板聚集及抗凝药物情况下LP导致急性ISH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 目的探讨腰椎穿刺(LP)导致椎管内血肿(ISH)形成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7月—2020年10月收治的2例在使用抗血小板聚集及抗凝药物情况下LP导致急性ISH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此2例均为脑动脉瘤破裂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动脉瘤术后使用抗血小板聚集及抗凝药物预防支架内血栓形成。在行LP术后均出现急性ISH,并进一步行血肿清除及椎管减压术治疗,出院时均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结论抗凝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应用使LP导致ISH形成的可能性较前增加。其诊断主要依靠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及影像学检查,治疗以外科手术减压为主,预后主要与发病时神经功能缺失的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穿 抗凝 血小板聚集 椎管内血肿 截瘫
下载PDF
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个体化治疗中的作用
11
作者 郝丕达 苏冉 +4 位作者 王阳 赵晓娟 商玉玲 刘英科 孙全余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7期78-81,共4页
目的 探讨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个体化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山东省临沂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3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180例。对照组给予个体化治... 目的 探讨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个体化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山东省临沂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3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180例。对照组给予个体化治疗,试验组在个体化治疗期间进行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治疗7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聚集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小板聚集率、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血小板聚集率、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个体化治疗中,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利于优化治疗方案,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增强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血小板聚集功能 个体化治疗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联合血小板聚集功能对复发性流产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健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109-111,116,共4页
目的探究血栓弹力图(TEG)联合血小板聚集功能对复发性流产(RSA)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江西省赣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50例RSA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医院50例健康妇女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TEG、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 目的探究血栓弹力图(TEG)联合血小板聚集功能对复发性流产(RSA)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江西省赣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50例RSA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医院50例健康妇女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TEG、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比较两组TEG的凝血反应时间(R)、血细胞凝集块形成时间(K)、血凝块形成速率(Angle)、最大血块强度(MA)及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比较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的效果。结果观察组R、K值小于对照组,MA、Angle及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EG单独检测的敏感度为86.00%,特异度为84.00%;血小板聚集功能单独检测的敏感度为84.00%,特异度为82.00%;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98.00%,特异度为96.00%。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高于TEG单独检测和血小板聚集功能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TEG联合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RSA具有显著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血小板聚集功能 复发性流产 疾病诊断
下载PDF
血小板聚集率、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相关性
13
作者 何蕊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1期1912-1914,共3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聚集率(PAG)、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与老年冠心病(CHD)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接受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的194例CHD患者,随访评估半年MACE发生情况并分组... 目的:探讨血小板聚集率(PAG)、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与老年冠心病(CHD)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接受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的194例CHD患者,随访评估半年MACE发生情况并分组。统计患者临床资料及PAG、MMP-9水平,分析PAG、MMP-9水平与CHD患者MACE发生的关系。结果:194例CHD患者随访半年发生MACE者43例,发生率为22.16%。MACE组患者PAG及血清MMP-9水平高于非MACE组(P<0.05),而两组其他基线资料及血清CK、CK-M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饮酒、急性冠脉综合征、PAG、血清MMP-9升高是CHD患者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AG联合MMP-9对预测CHD患者发生MACE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93,预测灵敏度为81.4%,特异度为88.6%。结论:CHD老年患者发生MACE风险较高,PAG及MMP-9水平与MACE的发生密切相关,可作为早期评估MACE风险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血管不良事件 血小板聚集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下载PDF
3-乙酰基-7-羟基香豆素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血小板聚集活性
14
作者 尚飞扬 刘成波 +2 位作者 谭鸿舟 何冰 何黎琴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7-374,共8页
为寻找安全有效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以间苯二酚为起始原料,经Vilsmeier-Haack反应、Knoevenagel反应制备先导化合物3-乙酰基-7-羟基-香豆素;再对其7-位羟基进行氨基烷基醚化,3-位酮羰基肟化,得到25个目标化合物(6a~6y)。所合成的目标化... 为寻找安全有效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以间苯二酚为起始原料,经Vilsmeier-Haack反应、Knoevenagel反应制备先导化合物3-乙酰基-7-羟基-香豆素;再对其7-位羟基进行氨基烷基醚化,3-位酮羰基肟化,得到25个目标化合物(6a~6y)。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过高分辨质谱、核磁共振氢谱和红外光谱确证。采用Bron比浊法分别测试了目标化合物对二磷酸腺苷(ADP)、胶原、花生四烯酸(AA)和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对4种诱导剂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均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部分化合物的活性远优于阳性对照药阿司匹林。其中,目标化合物6a、6b对4种诱导剂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均有较强的抑制活性,且具有较好的水溶性和脂水分配系数(溶解度为3.46和3.85 mg/mL,脂水分配系数为2.56和2.85),有望成为具有多靶点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临床前候选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乙酰基-7-羟基-香豆素 水溶性 血小板聚集
下载PDF
基于指纹图谱及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的川芎茶调散及其颗粒质量差异性分析
15
作者 赖志坚 张津津 +3 位作者 林焕钊 肖佳佳 王晓晓 张光谋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20-1427,共8页
目的建立川芎茶调散和川芎茶调颗粒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结合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比较二者的差异,并挖掘川芎茶调散和颗粒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的物质基础,为其质量控制和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建立20批川芎茶调散与7批川芎茶... 目的建立川芎茶调散和川芎茶调颗粒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结合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比较二者的差异,并挖掘川芎茶调散和颗粒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的物质基础,为其质量控制和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建立20批川芎茶调散与7批川芎茶调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运用SPSS 27.00统计软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同时测定其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活性,运用SIMCA-P 14.0统计软件进行偏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分析HPLC指纹图谱与血小板聚集活性的关系,并筛选质量差异标志物。结果HPLC指纹图谱标定26个共有峰,鉴定出16个成分,系统聚类分析显示川芎茶调散和川芎茶调颗粒各聚为一类。川芎茶调散和川芎茶调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和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活性存在明显差异。综合相关系数和VIP值两个指标,确定17个共有峰与抗血小板聚集活性呈正相关且VIP值均大于1,筛选出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的有效成分群,分别为橙皮苷、迷迭香酸、蒙花苷、胡薄荷酮、阿魏酸松柏酯、Z-藁本内酯、羌活醇、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和色谱峰7、9、12、14、16、17、19、23等成分作为二者的质量差异标志物。结论该研究建立了川芎茶调散和川芎茶调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该方法能够同时检测川芎茶调散和川芎茶调颗粒的多种有效成分。川芎茶调散和颗粒在有效成分的含量和抗血小板聚集活性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并且散剂质量优于颗粒剂。该研究为川芎茶调散和颗粒的整体质量控制及临床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茶调散 川芎茶调颗粒 色谱指纹图谱 血小板聚集活性 质量差异标志物
下载PDF
不同保存温度和时间对血小板聚集结果影响的研究
16
作者 王莎 史连义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S01期48-51,共4页
目的探究血液标本在不同保存温度和时间条件下,采用光学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的差别。方法收集2023年在该院行血小板聚集检测的健康人群180例,每例采集空腹静脉血两份,共计360份标本,每例其中1份设为对照组置于室温(4 h内完成检测),另... 目的探究血液标本在不同保存温度和时间条件下,采用光学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的差别。方法收集2023年在该院行血小板聚集检测的健康人群180例,每例采集空腹静脉血两份,共计360份标本,每例其中1份设为对照组置于室温(4 h内完成检测),另外1份设为实验组。将360份标本分为6组,每组60份标本。1组:30份对照置于室温保存,对应30份置于4℃冰箱保存30 min;2组:30份对照置于室温保存,对应30份置于4℃冰箱保存60 min;3组:30份对照置于室温保存,对应30份置于37℃水浴箱保存30 min;4组:30份对照置于室温保存,对应30份置于37℃水浴箱保存60 min;5组:30份对照置于室温保存,对应30份置于-30℃冰箱保存24 h后37℃水浴箱融化5 min;6组:30份对照置于室温保存,对应30份置于-80℃冰箱保存24 h后37℃水浴箱融化5 min,分别检测对照组和实验组花生四烯酸(AA)和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结果标本放置4℃冰箱不同时刻(30~60 min)PAgT-AA、PAgT-ADP结果与室温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本放置37℃水浴箱不同时刻(30~60 min)PAgT-AA、PAgT-ADP结果与室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标本放置-30℃冰箱及-80℃冰箱24 h后PAgT-AA、PAgTADP结果与室温相比显著降低(P<0.01)。结论不同保存温度和时间会对LTA血小板聚集结果产生不同影响,临床上采集血小板聚集标本后适宜放置室温(20~25℃)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聚集 保存温度 保存时间 冷藏冰箱
下载PDF
血小板聚集率、ET-1、sEPCR对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效能
17
作者 魏铁垒 刘景春 +3 位作者 杨牧源 王英 张福红 郭俊超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1期1628-1632,共5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聚集率、内皮素-1(ET-1)、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EPCR)对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6月至2023年3月许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50例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术后第7天下肢静脉... 目的探讨血小板聚集率、内皮素-1(ET-1)、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EPCR)对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6月至2023年3月许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50例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术后第7天下肢静脉彩超阳性报告术后并发DVT作为判断依据,将患者分为DVT组77例和非DVT组173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 d、术后1 d、术后3 d的血小板聚集率、ET-1、sEPCR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各指标术后水平与术后发生DVT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各指标联合检测对术后患者发生DVT的预测价值,并分析各指标不同水平患者术后发生DVT的危险度。结果术后1 d、3 d,DVT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ET-1、sEPCR水平[(67.41±5.02)%、(73.46±6.23)ng/mL、(159.34±13.91)ng/L,(61.79±4.85)%、(68.17±5.31)ng/mL、(147.39±12.46)ng/L]明显高于非DVT组[(49.25±4.87)%、(55.28±5.36)ng/mL、(115.29±12.28)ng/L,(40.02±4.17)%、(46.15±4.29)ng/mL、(90.36±11.17)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raman相关系数分析结果显示,术后1 d、3 d血小板聚集率(r=0.682、0.711)、ET-1(r=0.653、0.691)、sEPCR(r=0.535、0.728)与术后发生DVT均呈正相关(P<0.05);经ROC分析结果显示,术后1 d、3 d,血小板聚集率、ET-1、sEPCR水平联合预测术后发生DVT的AUC分别为0.898(95%CI:0.854~0.933)、0.928(95%CI:0.889~0.957);经危险度分析结果显示,术后1 d、3 d血小板聚集率、ET-1、sEPCR高水平患者术后发生DVT的危险度分别是低水平的2.181倍、2.463倍、3.073倍和3.058倍、3.611倍、4.247倍(P<0.05)。结论血小板聚集率、ET-1、sEPCR水平与术后DVT发生呈正相关,三者联合检测对术后是否发生DVT有预测价值,可作为临床预测骨科术后发生DVT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 下肢深静脉血栓 血小板聚集 内皮素-1 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 预测效能
下载PDF
AG800全自动血小板聚集仪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方法学评价及仪器性能评估
18
作者 王美英 赵文静 +1 位作者 孙丽丽 张振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23-128,共6页
目的对AG800全自动血小板聚集仪光学比浊法检测血小板聚集功能进行评价,并测试仪器的检测性能。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及《光学比浊法检测血小板聚集标准化专家共识》... 目的对AG800全自动血小板聚集仪光学比浊法检测血小板聚集功能进行评价,并测试仪器的检测性能。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及《光学比浊法检测血小板聚集标准化专家共识》等相关文件,使用AG800全自动血小板聚集仪和美国Chrono-log700型血小板聚集仪,从样本精密度检验、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和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相关性及一致性检验评估两台仪器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检测。对AG800全自动血小板聚集仪进行了性能评估,包括加样、温控及光学检测精密度检验。结果通过7 d的连续跟踪结果显示,Chrono-log700血小板聚集仪低水平样本总体检测精密度CV值为10.99%,AG800自动血小板聚集仪的低水平总体精密度为4.95%,Chrono-log700血小板聚集仪的高水平样本总体检测精密度CV值为9.00%,而AG800全自动血小板聚集仪的高水平总体精密度为4.91%。ADP检测结果统计分析,Pearson相关系数r=0.9915,相关程度高。P<0.0001,表示存在显著性,Bland-Altman一致性检验统计结果显示0个点在95%一致性界限以外,符合一致性分析原则,说明两机检测ADP结果一致性好;AA检测结果统计分析,Pearson相关系数r=0.9832,相关程度高。P<0.0001,表示存在显著性;Bland-Altman一致性检验统计结果显示1个点(2.86%)在95%一致性界限以外,符合一致性分析原则,说明两机检测AA结果一致性好。性能评估结果分析,AG800全自动血小板聚集仪的加样均数(Mean)=9.99μL,均数标准误(Standard error of mean)=0.006,偏度系数(Skewness)=0.119,加样精密度CV为0.48%,离散度(平均绝对偏差,AVEDEV)为0.038μL;AG800全自动血小板聚集仪的温度均数=36.98℃,均数标准误=0.041,偏度系数=-0.293,加样精密度CV为0.93%,离散度为0.284℃;AG800全自动血小板聚集仪对低水平标本的检测均数=20.02%,均数标准误=0.099,偏度系数=0.733,加样精密度CV为4.94%,离散度为0.74%。对高水平标本检测的均数=44.13%,均数标准误=0.184,偏度系数=0.416,加样精密度CV为4.14%,离散度为1.49%。结论AG800全自动血小板聚集仪和Chrono-log700血小板聚集仪检测的ADP和AA值之间存在强线性相关性,说明两机检测结果一致性好;AG800全自动血小板聚集仪在对临床样本低水平和高水平标本的检测CV不超过5%,加样、温控及对样本的浊度变化检测精密度高,可满足临床检测的精密度要求,临床适应性好,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人为影响因素小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聚集 光学比浊法 精密度 血小板
下载PDF
GPIa C807T和G873A基因多态性对血小板聚集抑制率的影响
19
作者 焦瑞宝 陈迎春 +3 位作者 江世芳 周佳丽 张盛 陈继中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21-25,共5页
目的:探讨GPIa C807T和G873A基因多态性对血小板聚集抑制率的影响,为临床个体化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提供实验数据支持。方法:收集正在使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的住院患者80例,采用血栓弹力图仪检测血小板聚集抑制率,根据聚集抑制率检... 目的:探讨GPIa C807T和G873A基因多态性对血小板聚集抑制率的影响,为临床个体化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提供实验数据支持。方法:收集正在使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的住院患者80例,采用血栓弹力图仪检测血小板聚集抑制率,根据聚集抑制率检测结果分为阿司匹林抵抗(aspirin resistance,AR)组(共10例)和阿司匹林敏感(aspirin sensitivity,AS)组(共70例),分析GPIa C807T、G873A基因型及其等位基因在两组分布状况以及两者患者临床资料与实验检测指标关系。结果:AR组807T、873G等位基因高于AS组(χ^(2)=4.039、4.354,P=0.044、0.037);AR组高血压病史患病率、卒中史高于AS组(χ^(2)=4.612、4.737,P=0.032、0.030);AR组血浆D-二聚体(D-D)、血清甘油三酯(TG)高于AS组(t=2.499、2.276,P=0.016、0.033),而AR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血清葡萄糖低于AS组(t=15.352、3.076,P<0.001、0.005)。结论:GPIa C807T和G873A基因多态性与AR存在相关性,建议联合检测两基因位点的多态性并结合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共同指导临床个体化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膜糖蛋白 阿司匹林抵抗 基因突变 相关性 血小板聚集
下载PDF
他汀类与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联合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20
作者 于海游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7期102-105,共4页
目的分析他汀类与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联合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10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根据就诊日期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52例。对照组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联合组应用他汀类与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联合治... 目的分析他汀类与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联合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10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根据就诊日期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52例。对照组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联合组应用他汀类与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血脂指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C反应蛋白(CRP)水平、内膜中层厚度(IMT)及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患者NIHSS评分(8.73±3.46)分低于对照组的(14.02±4.21)分,Barthel指数(72.72±7.53)分高于对照组的(54.86±6.33)分(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TG(1.21±0.34)mmol/L、TC(2.70±0.22)mmol/L、LDL-C(1.57±0.38)mmol/L低于对照组的(1.59±0.52)、(3.63±0.58)、(2.12±0.49)mmol/L,HDL-C(1.86±0.72)mmol/L高于对照组的(1.59±0.48)mmol/L(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CRP(2.07±0.39)mg/L、IMT(0.63±0.14)mm低于对照组的(5.46±1.26)mg/L、(0.85±0.19)mm(P<0.05)。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23%,高于对照组的80.77%(P<0.05)。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中采用他汀类和抗血小板聚集类药物联合治疗可提高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血脂水平,从而帮助患者获得更为满意的疗效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他汀类 血小板聚集药物 血脂水平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