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0篇文章
< 1 2 8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脑梗死血栓溶解疗法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宏磊 王长坤 +1 位作者 徐宁 孟繁凯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75-376,共2页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研究探讨一种有效的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方法 对三组犬分别给予静脉溶栓 (IV)、动脉溶栓 (IA)及静脉 +动脉联合溶栓 (IV +IA) ,并与对照组对照 ,并获取相关的DSA资料、病理标本。结果 动物实验 (IV组 ) 1例部分再...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研究探讨一种有效的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方法 对三组犬分别给予静脉溶栓 (IV)、动脉溶栓 (IA)及静脉 +动脉联合溶栓 (IV +IA) ,并与对照组对照 ,并获取相关的DSA资料、病理标本。结果 动物实验 (IV组 ) 1例部分再通 ,(IA组 ) 4例部分再通 ,IV +IA组 3例部分再通 ,3例完全再通 ,再通犬梗死灶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 (P <0 0 0 1 ) ,IV +IA组明显小于IA组及IV组 (P <0 0 0 1 )。结论 本动物模型建立方法成功率高 ,梗死灶稳定 ,重复性好 ;IV +IA溶栓优于其他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血栓溶解疗法 实验 静脉溶栓 动脉溶栓 联合溶栓
下载PDF
心肌梗塞发病60分钟内的血栓溶解疗法 被引量:1
2
作者 里原 《国外医学情报》 1992年第10期7-7,共1页
据Med Post(日文,27:42,1991)报道两个医疗组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阿纳海姆召开的美国心脏协会会议上,报告了在急诊室内迅速抢救心肌梗塞以减轻心肌损伤的方案。国立心肺血液研究所的M Horan博士报告说,如果施行“60分钟内治疗”方案,在... 据Med Post(日文,27:42,1991)报道两个医疗组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阿纳海姆召开的美国心脏协会会议上,报告了在急诊室内迅速抢救心肌梗塞以减轻心肌损伤的方案。国立心肺血液研究所的M Horan博士报告说,如果施行“60分钟内治疗”方案,在心肌梗塞发病60分钟内投用血栓溶解药是可能的。他批评说,以往病人在医院等待血栓溶解疗法的时间平均是81分钟,心肌梗塞发病后60分钟内用血栓溶解药可以减少心肌损伤50%,如能即时迅速治疗,大发作可以变成小发作。 Horan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溶解疗法 心肌梗塞 心肌损伤 血栓溶解治疗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美国心脏协会 发病 急诊室 分钟 方案
下载PDF
急性基底动脉血栓形成可应用血栓溶解疗法
3
作者 陈邦兴 《医药导报》 CAS 1990年第5期41-41,共1页
几年前,还常把急性基底动脉血栓形成与死亡相提并论。然而,现在通过使用全身与局部的链激酶和尿激酶溶解血栓,已获得较好的预后。不过,应当以病人发病的头8小时以内为采用溶解疗法的先决条件。近两年,Kohn-Merhim在神经病学临床中治愈了... 几年前,还常把急性基底动脉血栓形成与死亡相提并论。然而,现在通过使用全身与局部的链激酶和尿激酶溶解血栓,已获得较好的预后。不过,应当以病人发病的头8小时以内为采用溶解疗法的先决条件。近两年,Kohn-Merhim在神经病学临床中治愈了5例患有基底动脉血栓形成的病人。在急性效应开始后的6小时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溶解疗法 链激酶 尿激酶溶解 神经病学 临床征象 血管造影 血管再通术 内科临床 血栓形成 可可豆碱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塞血栓溶解疗法研究进展
4
作者 包铭 王伟宇 徐秀华 《黑龙江医药》 CAS 1991年第6期48-50,共3页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中老年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近年报道,美国65岁以上患冠状动脉病(CAD)者超过360万人,预测在今后10年增加20%。我国的发病率亦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有资料表明,我国近10余年来,城市、农村的冠心病死亡率增加了1-3倍。...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中老年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近年报道,美国65岁以上患冠状动脉病(CAD)者超过360万人,预测在今后10年增加20%。我国的发病率亦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有资料表明,我国近10余年来,城市、农村的冠心病死亡率增加了1-3倍。AM1治疗手段进展迅速,鉴于已试用的药物治疗对限制梗塞面积的效果似很有限,国外近年对于设法在发病极早期(主要为4h以内),立即恢复梗塞发展区的血流灌注进行了很多研究。包括紧急冠脉搭桥手术(CABG),立即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与溶栓疗法,目前已成为AM1激进性治疗的三大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塞 血栓溶解疗法 冠脉腔内成形术 冠状动脉病 冠心病死亡 梗塞面积 冠脉搭桥手术 药物治疗 再灌注心律失常 冠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血栓溶解疗法使卒中危险增高
5
作者 菲琳 《国外医学情报》 1994年第21期14-14,共1页
美国亚特兰大消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MI)病人时,攻击性溶栓疗法可能是一种可行的方法,但该疗法能使发生卒中的危险性增大。在大规模的GUSTO(全球链激酶和tpA对治疗闭塞性冠状动脉的应用)试验中的一项亚研究中,给予tpA或tpA与链激酶(SK)... 美国亚特兰大消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MI)病人时,攻击性溶栓疗法可能是一种可行的方法,但该疗法能使发生卒中的危险性增大。在大规模的GUSTO(全球链激酶和tpA对治疗闭塞性冠状动脉的应用)试验中的一项亚研究中,给予tpA或tpA与链激酶(SK)合剂的病人发生卒中的危险性大于单用SK的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卒中 急性心肌梗塞 危险性 溶栓疗法 链激酶 血栓溶解疗法 冠状动脉 临床治疗 攻击性 亚特兰大
下载PDF
重组纳豆激酶对小型猪冠状动脉血栓的溶解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欣志 刘建勋 +1 位作者 尚晓泓 付建华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89-592,共4页
目的 研究重组纳豆激酶(recombinant nattokinase,r-NK)对中国实验小型猪冠状动脉电刺激血栓的溶栓作用和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直接电刺激损伤中国实验小型猪冠状动脉内膜造成冠脉内血栓.运用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和... 目的 研究重组纳豆激酶(recombinant nattokinase,r-NK)对中国实验小型猪冠状动脉电刺激血栓的溶栓作用和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直接电刺激损伤中国实验小型猪冠状动脉内膜造成冠脉内血栓.运用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和多媒体图像分析判断冠脉的再通情况;用心外膜电图描记和硝基四氮唑蓝(N-BT)方法计算心肌缺血程度、范围及梗死面积;同时测定肌酸磷酸激酶-MB型(CK-MB)的活性.结果 r-NK 0.25~0.5 mg·kg^-1能促使冠脉血栓溶解,显著缩小血栓面积,促进血管的再通;同时可明显减轻心肌缺血程度(∑-ST),缩小心肌梗死面积,降低心肌梗死动物血清中CK-MB活性.结论 r-NK能抑制电刺激冠脉血栓的形成,促使血栓的溶解,并能减轻血管再通后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纳豆激酶 小型猪 冠状动脉血栓形成 血栓溶解疗法
下载PDF
局部注药溶解血管内血栓的新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原雅丽 赵瑛 刘增庆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150-152,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形成继发急性动脉血栓形成时的动脉溶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时静脉溶栓的治疗效果和临床应用中的有关问题。方法 动脉溶栓 :选择患肢股动脉 ,血管内推注尿激酶 10~ 5 0万U。静脉溶栓 :... 目的 探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形成继发急性动脉血栓形成时的动脉溶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时静脉溶栓的治疗效果和临床应用中的有关问题。方法 动脉溶栓 :选择患肢股动脉 ,血管内推注尿激酶 10~ 5 0万U。静脉溶栓 :选择下肢肿胀部位远端的外周血管穿刺 ,静点尿激酶 2 0万~ 5 0万U。结果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动脉溶栓疗效 :用药后患肢血运改善 ,足背皮肤较前温暖、足趾青紫消退、足背溃疡很快愈合。 5例发现疼痛时间在 5d内的患者 ,用药后缓解。 3例合并足趾坏死的疼痛减轻。溶栓组改善和增进肢体的血供减轻或解除疼痛 ,促进溃疡愈合 ,显著好于普通用药组 ,溶栓组与对照组 (普通用药 )统计学分析P <0 .0 5 ,溶栓组疗效较好。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5 4例 ,静脉溶栓疗效98%。结论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可继发肢体急性动脉血栓形成。此时 ,可直接穿刺栓塞近端动脉 ,注入溶栓药物 ,溶解血栓。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 ,选择下肢肿胀部位远端的外周血管静脉输入溶栓药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静脉血栓形成 血栓溶解疗法 适应证 禁忌证
下载PDF
球囊扩张联合导管接触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8
作者 欧明旭 徐江 +5 位作者 汪丹青 金良 王筝 胡杨刚 周固超 王良斌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19-322,共4页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联合导管接触溶栓(CDT)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23年12月于铜陵市人民医院血管外科诊断为DVT且接受CDT治疗的41例患者病历资料。根据术中是否采用球囊扩张分为观察组(球囊扩...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联合导管接触溶栓(CDT)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23年12月于铜陵市人民医院血管外科诊断为DVT且接受CDT治疗的41例患者病历资料。根据术中是否采用球囊扩张分为观察组(球囊扩张联合CDT,20例)和对照组(单纯CDT,21例),比较2组患者的尿激酶用量、溶栓时间、住院时间、手术结束至复查纤维蛋白原达最低值所需时间、溶栓成功率、血栓清除时间、Villalta评分、纤维蛋白原变化量与静脉通畅率的相关性、消肿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栓清除时间更短[3(1,5)月比5(3,8)月,P<0.05]。在住院时间、尿激酶用量、溶栓时间上,观察组要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结束至复查纤维蛋白原达最低值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15.45±8.14)h比(21.71±9.95)h,P<0.05]。观察组中,纤维蛋白原变化量与静脉通畅率存在线性相关关系。结论在DVT的治疗中,球囊扩张联合CDT较单纯CDT有更好的溶栓效果和更低的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血栓溶解疗法 血管成形术 气囊 冠状动脉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下载PDF
让血栓溶解药开通血栓
9
作者 吕群 《家庭医学(上半月)》 1995年第1期24-24,共1页
早在五十年代后期就已开始应用血栓溶解药治疗血栓性疾病,由于担心出血和专家们对此意见分歧,因此并未能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当初主要使用链激酶(是从溶血性链球菌培养液中提出的具有溶解纤维蛋白的物质),后来又用尿激酶(从尿中提取的溶... 早在五十年代后期就已开始应用血栓溶解药治疗血栓性疾病,由于担心出血和专家们对此意见分歧,因此并未能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当初主要使用链激酶(是从溶血性链球菌培养液中提出的具有溶解纤维蛋白的物质),后来又用尿激酶(从尿中提取的溶解纤维蛋白的物质)。使用中发现,如用量掌握不好,使溶解作用过强,造成纤维蛋白溶解过于激烈,有可能加大出血。为了预防此种出血,最好使血栓溶解药物能有选择地作用于血栓。基于这一种思路,九十年代产生了第二代血栓溶解药物t—PA(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并创新了给药方法,即应用导管将t—PA直接注入冠状动脉阻塞部位(简称PTCR),这是血栓治疗一大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溶解 血栓溶解疗法 t—PA 纤维蛋白溶酶原 急性心肌梗塞 纤维蛋白溶解 血栓 冠状动脉阻塞 深部静脉血栓 九十年代
下载PDF
导管溶栓前小球囊预扩张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及安全性
10
作者 邱书森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5期645-648,共4页
【目的】探讨导管溶栓前小球囊预扩张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116例急性髂股静脉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方法不同分为小球囊扩张联合导管溶栓治疗(观察组,n=53)及... 【目的】探讨导管溶栓前小球囊预扩张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116例急性髂股静脉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方法不同分为小球囊扩张联合导管溶栓治疗(观察组,n=53)及直接导管溶栓治疗(对照组,n=63)。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一周时健侧与患侧的周径差、静脉通畅评分、静脉通畅率、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活化部分酶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白细胞计数(WBC)、D-二聚体(D-D),并记录两组患者出血发生率、溶栓时间、尿激酶用量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大腿周径差、小腿周径差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深静脉通畅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深静脉通畅率高于对照组,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T、APTT、PT均长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FIB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WBC、D-D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溶栓时间、尿激酶用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管溶栓前使用小球囊预扩张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可提高治疗疗效,安全性高,且具有预后静脉通畅率高、使用溶栓药物剂量少、溶栓时间短、出血发生率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治疗 急性病 血栓溶解疗法/方法 治疗结果
下载PDF
经导管取栓及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斌 丁明超 +2 位作者 刘苏健 王鸿 迟国庆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719-722,共4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取栓及溶栓技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及疗效。方法收集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117例,其中中央型血栓71例,混合型血栓46例。在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对患者行经大腔导管取栓及溶栓导管溶栓治疗,对合并Cockett综... 目的探讨经导管取栓及溶栓技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及疗效。方法收集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117例,其中中央型血栓71例,混合型血栓46例。在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对患者行经大腔导管取栓及溶栓导管溶栓治疗,对合并Cockett综合征者行支架成形治疗。结果手术成功率100%,患肢肿胀、疼痛于术后当日即明显减轻,无肺栓塞发生。110例患者均成功随访12个月,总有效率97.27%(103/110)。结论经导管取栓及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 血栓切除术 血栓溶解疗法 介入治疗
下载PDF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过程中栓子溶解导致临床症状加重原因探讨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辰昊 张佩兰 +2 位作者 陈岩 李晨华 王育新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297-301,共5页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过程中微循环障碍症状加重原因及临床转归。方法回顾13例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过程中症状与体征加重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病特点及临床转归,总结急救经验。结果 13例患者均为颅内大动脉狭窄造成载体动脉封...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过程中微循环障碍症状加重原因及临床转归。方法回顾13例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过程中症状与体征加重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病特点及临床转归,总结急救经验。结果 13例患者均为颅内大动脉狭窄造成载体动脉封闭穿支所致梗死(颈内动脉系统梗死8例、椎基底动脉系统梗死5例),溶栓治疗过程中症状加重主要表现为皮质缺血症状、四肢瘫痪、意识障碍加重;影像学检查显示皮质及分水岭区多发点状新鲜梗死灶,或小脑及脑干梗死灶数目增加。经对症治疗均获得良好预后,溶栓治疗后24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8.69±3.42)和3个月随访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94±0.37)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预后明显改善。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过程中临床症状与体征加重与多种因素有关,栓子"崩解"所致微循环障碍可能为其主要原因。对于溶栓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经积极救治、对症治疗患者仍能获得良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卒中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血栓溶解疗法 脑静脉
下载PDF
介入性腔内机械性血栓碎吸及溶栓术治疗周围动脉急性血栓栓塞 被引量:12
13
作者 张希全 凌宝存 +2 位作者 朱伟 董戈 袁磊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9年第2期99-102,共4页
目的探讨介入性腔内机械性血栓碎吸和局部溶栓术治疗周围动脉急性血栓栓塞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124例周围动脉急性血栓性阻塞患者接受DSA检查和介入性腔内机械性血栓碎吸联合局部溶栓术治疗。结果全组总的介入治疗成功率97.58%(12... 目的探讨介入性腔内机械性血栓碎吸和局部溶栓术治疗周围动脉急性血栓栓塞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124例周围动脉急性血栓性阻塞患者接受DSA检查和介入性腔内机械性血栓碎吸联合局部溶栓术治疗。结果全组总的介入治疗成功率97.58%(121/124)。血管完全开通率82.26%(102/124),部分开通率15.32%(19/124),无效率2.42%(3/124)。部分开通的19例辅以PTA联合内支架植入术后血管完全开通。并发症发生率6.45%(8/124)。结论介入腔内机械性血栓碎吸和局部溶栓治疗周围动脉急性血栓闭塞疾病,疗程短、成功率高、疗效显著、并发症少,恰当辅以PTA和内支架植入可显著提高治疗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栓塞 血栓溶解疗法 介入治疗
下载PDF
脑静脉血栓的治疗方法探讨 被引量:16
14
作者 李生 李宝民 +4 位作者 余新光 张远征 王君 曹向宇 李翀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7期293-296,共4页
目的探讨脑静脉血栓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33例脑静脉血栓单独或联合采用经颈动脉溶栓、静脉窦内留置微导管连续溶栓、静脉窦成形(支架置入或球囊扩张)等方法进行治疗,同时辅以全身抗凝治疗。结果治疗后颅内压均明显下降,除1例ICP降至350m... 目的探讨脑静脉血栓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33例脑静脉血栓单独或联合采用经颈动脉溶栓、静脉窦内留置微导管连续溶栓、静脉窦成形(支架置入或球囊扩张)等方法进行治疗,同时辅以全身抗凝治疗。结果治疗后颅内压均明显下降,除1例ICP降至350mmH2O者失明,1例行静脉窦球囊扩张成形者(拒绝接受静脉窦支架置入)由术前760mmH2O降至450mmH2O外,其余病人ICP基本稳定在200~260mmH2O。颅内出血严重致脑疝死亡2例。溶栓后发生脑出血3例,均经手术治愈。结论同时应用血管内溶栓和全身抗凝是治疗脑静脉血栓较为可靠和安全的方法;血栓部位不同者治疗方案应个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形成 颅内 栓子清除术 血栓溶解疗法 抗凝药
下载PDF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综合介入治疗疗效评价 被引量:18
15
作者 朱亮 张希全 +2 位作者 孙业全 王义平 潘晶晶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70-575,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综合介入治疗方法,并评价其疗效。资料与方法 357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均先经健侧置入下腔静脉滤器。中央型106例,经患侧股静脉插入12~14F鞘管手动机械性抽吸血栓;混合型251例,采用Fogarty球囊拉栓及1...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综合介入治疗方法,并评价其疗效。资料与方法 357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均先经健侧置入下腔静脉滤器。中央型106例,经患侧股静脉插入12~14F鞘管手动机械性抽吸血栓;混合型251例,采用Fogarty球囊拉栓及12~14F鞘管手动机械性抽吸血栓联合治疗。214例合并髂总静脉狭窄或闭塞,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状和支架置入治疗。腘静脉以下血栓行溶栓治疗。术后造影观察静脉通畅情况;比较患者入院时与出院时健、患肢膝上、下15cm处周径差;出院后3、6、12个月门诊复查随访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手术成功率为100.00%(357/357);患侧髂、股、腘静脉阻塞血管完全开通,术后1~3d患肢肿胀、疼痛均开始消退或减轻;血栓完全清除率为89.64%(320/357);出院时健、患肢膝上、下15cm处周径差分别为(1.56±0.45)cm、(0.94±0.39)cm,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89、19.67,P<0.001);345例随访3~12个月,水肿、色素沉着发生率分别为6.67%(23/345)、2.32%(8/345),无一例发生溃疡;彩色多普勒超声复查89.56%(309/345)静脉通畅无附壁血栓;临床总有效率为98.55%(340/345)。结论多种介入方法联合应用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 急性病 放射学 介入性 支架 血栓溶解疗法
下载PDF
导管内溶栓联合局部抗凝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被引量:12
16
作者 岳天华 袁鹏 +2 位作者 肖艳华 黄健 赵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33-435,共3页
下肢深静脉血栓足临床常见病、高发病,保守治疗及外科取栓术效果一般jj.安全性较差”一l。随着血管腔内介入技术的发展,导管内溶栓的疗效与安全性得到提高。本研究比较导管内溶栓联合局部抗凝与同期联合全身抗凝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 下肢深静脉血栓足临床常见病、高发病,保守治疗及外科取栓术效果一般jj.安全性较差”一l。随着血管腔内介入技术的发展,导管内溶栓的疗效与安全性得到提高。本研究比较导管内溶栓联合局部抗凝与同期联合全身抗凝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疗效,为临床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提供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 急性疾病 导管插入术 血栓溶解疗法 抗凝药 放射学 介入性
下载PDF
导管直接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侯旭晖 尹健 +2 位作者 杨松柏 张静菊 王田蔚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1896-1898,共3页
目的探讨导管直接溶栓(CDT)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疗效。方法 21例急性下肢DVT患者给予CDT,溶栓导管外接微量泵持续注射尿激酶溶栓治疗,应用静脉通畅评分、静脉通畅率以及健患侧肢体周径差指标评估疗效。结果 21例患者... 目的探讨导管直接溶栓(CDT)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疗效。方法 21例急性下肢DVT患者给予CDT,溶栓导管外接微量泵持续注射尿激酶溶栓治疗,应用静脉通畅评分、静脉通畅率以及健患侧肢体周径差指标评估疗效。结果 21例患者给予CDT,治疗前后静脉通畅评分及健患肢体周径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静脉通畅率为(52.6±14.1)%。治疗过程中无严重并发症出现。完成随访11例(随访率为52.4%),随访时间6~12个月,其静脉通畅评分及健患肢体周径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DVT患者治疗后静脉通畅率为(63.4±12.9)%,深静脉瓣膜保存率为81.8%。结论 CDT治疗急性下肢DVT患者效果良好,且治疗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形成 静脉 尿纤溶酶原激活物 血栓溶解疗法
下载PDF
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不同入路分析 被引量:14
18
作者 丁洋 万圣云 +2 位作者 叶琨 孔令尚 马龙 《安徽医药》 CAS 2017年第7期1228-1231,共4页
目的探讨置管溶栓治疗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不同入路的优劣。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人,采用不同入路行置管溶栓治疗,通过手术时间、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来评价各种入路治疗的效果。结果病人分为4组:A组(10例,18%)经小... 目的探讨置管溶栓治疗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不同入路的优劣。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人,采用不同入路行置管溶栓治疗,通过手术时间、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来评价各种入路治疗的效果。结果病人分为4组:A组(10例,18%)经小隐静脉切开入路,平均手术时间为(30±4)min,1例(10%)切口延迟愈合,2例(20%)切口渗血;B组(29例,52%)经胫后静脉切开入路,平均手术时间为(32±5)min,2例(6.9%)切口延迟愈合,4例(13.8%)切口渗血;C组(15例,27%)经胫前静脉穿刺入路,平均手术时间为(20±3)min,2例(13.3%)误穿入胫前动脉。D组(2例,3%)经健侧股静脉入路,平均手术时间(31±4)min。4组病人治疗前后各组间大腿周径差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P<0.05)。4组病人治疗前和治疗后各组间大腿周径差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4,P>0.05)。结论对于不同病人采取个体化治疗,建议首选胫前静脉穿刺入路,为病人提供最大收益和最低风险的理想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血栓溶解疗法 支架 血管成形术
下载PDF
评价不同灌注模式溶栓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的疗效 被引量:11
19
作者 武贝 顾建平 +6 位作者 楼文胜 何旭 陈亮 陈国平 苏浩波 宋进华 汪涛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1年第3期227-230,共4页
目的评价采用不同灌注模式导管接触性溶栓(CDT)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对65例急性髂股静脉血栓患者进行CDT治疗,术前随机分为3组:A组:21例,采用脉冲注射;B组:22例,采用连续泵入;C组:22例,采用先脉冲注射再连续泵入。24 h内以... 目的评价采用不同灌注模式导管接触性溶栓(CDT)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对65例急性髂股静脉血栓患者进行CDT治疗,术前随机分为3组:A组:21例,采用脉冲注射;B组:22例,采用连续泵入;C组:22例,采用先脉冲注射再连续泵入。24 h内以相同剂量尿激酶连续溶栓72 h,期间采用血管造影监测血栓溶解情况,观察不同溶栓灌注模式对溶栓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A、B、C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1.43%、63.64%和77.27%;肢体消肿率分别为(80.00±22.10)%、(67.50±16.40)%和(92.30±15.80)%;静脉通畅度分别为(57.80±18.70)%、(55.60±19.30)%和(70.20±19.80)%。C组溶栓总有效率、肢体消肿率和静脉通畅度均明显高于A、B两组(P均<0.01),3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先脉冲注射再连续泵入的溶栓灌注模式进行CDT可作为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患者的首选灌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溶解疗法 静脉血栓形成 放射学 介入性
下载PDF
不同治疗方法对老年肺血栓栓塞症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殷亚昕 夏云峰 +4 位作者 刘润梅 翟红霞 李良 张津津 陈海威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54-756,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不同治疗方案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2007年确诊为肺血栓栓塞症的48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溶栓组(10例)、抗凝组(20例)及抗血小板组(18例)。对肺... 目的探讨老年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不同治疗方案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2007年确诊为肺血栓栓塞症的48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溶栓组(10例)、抗凝组(20例)及抗血小板组(18例)。对肺血栓栓塞症的发病诱因、诊断方法和不同治疗方案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以呼吸困难及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在实验室检查中放射性核素肺灌注通气检查阳性率高,心电图可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ST—T改变,S1QⅢTⅢ征,超声心动图可表现为右心房、右心室增大,三尖瓣反流及肺动脉高压,溶栓组痊愈7例,好转2例,死亡1例;抗凝组痊愈11例,好转9例;抗血小板组痊愈4例,好转7例,死亡7例。溶栓组与抗凝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溶栓组与抗血小板组及抗凝组与抗血小板组间疗效均有统计学差畀(P〈0.05)。结论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表现多样,溶栓及抗凝治疗均可有效改善预后,单纯抗血小板治疗效果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血栓溶解疗法 抗凝药 危险因素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