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2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例儿童血液恶性肿瘤肺毛霉菌病的抗感染治疗
1
作者 吕佳窈 杨敏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5期391-395,共5页
1例诊断为血液恶性肿瘤肺毛霉菌病的7岁儿童,给予两性霉素B进行抗感染治疗,用药期间血肌酐进行性升高,考虑为两性霉素B所致的药物不良反应,下调两性霉素B剂量后,胸部CT示左肺团块影较前呈增大趋势,考虑药物剂量不足、疗效欠佳,但再次上... 1例诊断为血液恶性肿瘤肺毛霉菌病的7岁儿童,给予两性霉素B进行抗感染治疗,用药期间血肌酐进行性升高,考虑为两性霉素B所致的药物不良反应,下调两性霉素B剂量后,胸部CT示左肺团块影较前呈增大趋势,考虑药物剂量不足、疗效欠佳,但再次上调剂量肾损害风险增加。经综合评估后,停用两性霉素B,改为泊沙康唑混悬液口服序贯抗真菌治疗,且出院后持续服用,定期行化疗方案,并随访左肺结节变化情况。患儿出院5个月后,胸部CT示左肺团块影基本吸收,治疗有效。结合本例患儿的抗感染治疗方案,本文对儿童毛霉菌病的治疗药物选择、用法用量及不良反应等进行了分析讨论。儿童毛霉菌病的抗感染治疗可能需要更高的个性化剂量及严密的监测才能保证安全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血液恶性肿瘤 毛霉菌病 抗感染治疗
下载PDF
顾月清/李斯文团队在Nature Nanotechnology发表双特异性纳米囊泡系统治疗血液恶性肿瘤的最新研究成果
2
作者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1-521,共1页
近日,本刊编委、我校工学院顾月清教授、李斯文教授团队在国际一流期刊Nature Nanotechnology(IF=38.3)发表最新研究成果“A bispecific nanosystem activates endogenous natural killer cells in the bone marrow for haematologic ma... 近日,本刊编委、我校工学院顾月清教授、李斯文教授团队在国际一流期刊Nature Nanotechnology(IF=38.3)发表最新研究成果“A bispecific nanosystem activates endogenous natural killer cells in the bone marrow for haematologic malignancies thera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恶性肿瘤 最新研究成果 纳米囊泡 李斯文
下载PDF
血液恶性肿瘤患者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
3
作者 杨铭 耿怀欣 +3 位作者 台锦阁 邵海连 陈静文 董轲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83-587,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血液恶性肿瘤患者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和感染控制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1年12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科送检血培养患者临床信息,根据是否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将患者分为移植... 目的:通过分析血液恶性肿瘤患者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和感染控制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1年12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科送检血培养患者临床信息,根据是否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将患者分为移植组和非移植组,分析病原菌种类及其耐药情况。结果:检出血培养阳性菌株299株。移植组G-菌占68.5%(50/73),G^(+)菌占6.8%(5/73),真菌占24.7%(18/73);大肠埃希菌对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为77.8%,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为11.5%;肺炎克雷伯菌对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为50.0%,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为56.2%。非移植组G-菌占64.1%(145/226),G^(+)占菌占31.0%(70/226),真菌占4.9%(11/226);G^(+)菌主要以屎肠球菌(6.6%,15/226)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6.2%,14/226)为主;真菌均为热带念珠菌;大肠埃希菌对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为63.8%,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为10.3%;肺炎克雷伯菌对三代头孢耐药率为46.3%,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为26.8%。结论:血液恶性肿瘤患者血流感染病原菌种类多样,G-菌为主要的致病菌,病原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严峻,需根据病原菌检出和耐药情况科学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恶性肿瘤 血流感染 耐药分析
下载PDF
六合丹联合聚维酮碘稀释液坐浴在血液恶性肿瘤患者肛周感染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4
作者 周莉 罗玉勤 李孟璇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03-107,共5页
目的观察六合丹湿敷联合聚维酮碘稀释液坐浴在血液恶性肿瘤患者肛周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血液内科住院的180例血液恶性肿瘤合并肛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90)... 目的观察六合丹湿敷联合聚维酮碘稀释液坐浴在血液恶性肿瘤患者肛周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血液内科住院的180例血液恶性肿瘤合并肛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90)和试验组(n=90)。对照组在常规肛周清洁护理的基础上进行1∶200聚维酮碘稀释液坐浴,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六合丹外敷。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肛周疼痛评分、肛周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干预后2、3、7、14 d的肛周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44%,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合丹联合聚维酮碘稀释液坐浴在血液恶性肿瘤患者肛周感染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可缓解疼痛,促进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恶性肿瘤 肛周感染 六合丹 聚维酮碘稀释液 疼痛评分
下载PDF
血液恶性肿瘤并发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检出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5
作者 沈志勇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7期162-166,共5页
目的:探究血液恶性肿瘤并发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特征与耐药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10月晋江市医院收治的209例血液恶性肿瘤并发重症肺部感染患者,采集其痰液行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探究209例患者的病原菌检出情况... 目的:探究血液恶性肿瘤并发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特征与耐药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10月晋江市医院收治的209例血液恶性肿瘤并发重症肺部感染患者,采集其痰液行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探究209例患者的病原菌检出情况、耐药性。结果:209例血液恶性肿瘤并发重症肺部感染患者总计分离出病原菌21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检出116株,占比53.21%(116/218);以46株(21.10%)大肠埃希菌、35株(16.06%)鲍曼不动杆菌、17株(7.80%)肺炎克雷伯菌、14株(6.42%)铜绿假单胞菌多见;革兰阳性菌共检出89株,占比40.83%(89/218),以41株(18.81%)粪肠球菌、26株(11.93%)金黄色葡萄球菌、18株(8.26%)肺炎链球菌常见;真菌共检出13株,占比5.96%(13/218);主要革兰阴性菌对阿米卡星(AMK)、头孢唑林(CFZ)、头孢曲松(CRO)、氨苄西林(AM)、头孢呋辛(CXM)、氨曲南(ATM)、头孢他啶(CAZ)、环丙沙星(CIP)、复方新诺明(SMZ-TMP)、左氧氟沙星(LVX)耐药率高,对厄他培南(ETP)、庆大霉素(GEN)、妥布霉素(TOB)、亚胺培南(IPM)、头孢吡肟(FEP)、四环素(TE)、头孢哌酮(CFP)、美罗培南(MEM)耐药率低;主要革兰阳性菌对TE、CIP、庆大霉素(GM)、青霉素(PEN)、LVX、苯唑西林(OX)、AMP、克林霉素(CM)、莫西沙星(MXF)耐药率高,对呋喃妥因(NFT)、万古霉素(VAN)、利福平(RIF)、替加环素(TGC)、替考拉宁(TEC)、利奈唑胺(LNZ)耐药率低。结论:血液恶性肿瘤并发重症肺部感染患者感染的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而多种病原菌的耐药性均处在较高水平,对此临床需予以高度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恶性肿瘤 重症肺部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下载PDF
PICC导管在血液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干预
6
作者 唐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110-0113,共4页
分析PICC导管在血液恶性肿瘤化疗中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80例血液恶性肿瘤患者为对象,均在院内PICC导管置入,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及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对比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导管维护认知水平... 分析PICC导管在血液恶性肿瘤化疗中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80例血液恶性肿瘤患者为对象,均在院内PICC导管置入,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及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对比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导管维护认知水平比对照组高,且血流动力学指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 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中应用PICC导管期间实施个性化护理可改善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导管 血液恶性肿瘤 化疗 护理效果
下载PDF
HDAC抑制剂西达本胺在血液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张笑茜 王玉 吕成芳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5期2903-2909,共7页
表观遗传调控失调是血液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之一。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 HDAC)对于调节基因表达和各种信号通路至关重要,是最具代表性的表观遗传修饰物之一。靶向HDAC的抑制剂已成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一种新的治... 表观遗传调控失调是血液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之一。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 HDAC)对于调节基因表达和各种信号通路至关重要,是最具代表性的表观遗传修饰物之一。靶向HDAC的抑制剂已成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一种新的治疗选择。西达本胺是一种新型的亚型选择性HDAC抑制剂,可抑制I类HDAC1、HDAC2、HDAC3以及II_(b)类HDAC10。2014年,西达本胺单药或与现有疗法联合使用被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为复发/难治性(relapsed or refractory, R/R)外周T细胞淋巴瘤(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 PTCL)的二线治疗方案。近年来,体外研究表明,西达本胺影响信号通路、细胞增殖、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调控。在临床研究中,西达本胺在急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血液恶性肿瘤的治疗中也取得了较大进展。该文就西达本胺在血液恶性肿瘤中的多种应用进行综述,包括西达本胺单药或联合其他治疗在各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实验室和临床数据,为继续探索西达本胺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达本胺 HDAC抑制剂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淋巴瘤 急性白血病
下载PDF
两性霉素B治疗49例血液恶性肿瘤患者深部真菌感染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刘庭波 祝亮方 +2 位作者 战榕 吕联煌 胡建达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观察两性霉素B对血液恶性肿瘤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9例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合并真菌感染使用两性霉素B,剂量为每日0.5~1 mg/kg,用药10~61 d,中位数26 d,观察用药前及用药后1周患者症状、体征,血电解质及肝、... 目的观察两性霉素B对血液恶性肿瘤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9例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合并真菌感染使用两性霉素B,剂量为每日0.5~1 mg/kg,用药10~61 d,中位数26 d,观察用药前及用药后1周患者症状、体征,血电解质及肝、肾功能的变化。结果两性霉素B临床总有效率为56.9%,真菌清除率42.4%,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在3.6%~24.5%,常见的不良反应依次为两性霉素B输注的畏寒、寒战、发热等全身反应,低钾血症,消化道反应,肾功能损害,肝功能损害,静脉炎。结论两性霉素B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虽不良反应较为多见,只要合理用药及不良反应处理得当,大多数患者仍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霉素B 血液恶性肿瘤 真菌感染
下载PDF
血液恶性肿瘤患者血清脂蛋白a和胸苷激酶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9
9
作者 李娟 向保云 +2 位作者 聂艳霞 张志彪 徐江海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8期694-696,700,共4页
目的探讨血液恶性肿瘤患者血清脂蛋白a[LP(a)]和胸苷激酶1(TK1)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7年6月安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血液恶性肿瘤患者109例(血液肿瘤组),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31例(ANLL组),急性... 目的探讨血液恶性肿瘤患者血清脂蛋白a[LP(a)]和胸苷激酶1(TK1)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7年6月安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血液恶性肿瘤患者109例(血液肿瘤组),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31例(ANLL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7例(ALL组),恶性淋巴瘤(ML)19例(ML组),多发性骨髓瘤(MM)17例(MM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15例(MDS组)。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45例为对照组。对照组受试者于体检当日、血液恶性肿瘤患者于入院后次日及化学治疗缓解或化学治疗4个疗程后晨起空腹抽取肘静脉血,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LP(a)水平,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TK1水平,对血液肿瘤组、ANLL组、ALL组、ML组、MM组、MDS组及对照组受试者血清LP(a)和TK1水平进行比较,并对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化学治疗前后血清LP(a)和TK1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血液肿瘤组、ANLL组、ALL组、ML组、MM组及MDS组患者血清LP(a)和TK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NLL组、ALL组、ML组、MM组及MDS组患者血清LP(a)、TK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319、4.783,P>0.05)。ANLL组、ALL组、ML组、MM组及MDS组患者化学治疗后血清LP(a)和TK1水平显著低于化学治疗前(P<0.05)。结论血液恶性肿瘤患者血清血清LP(a)和TK1水平升高,检测血清LP(a)和TK1水平对血液恶性肿瘤诊断及治疗效果评估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A 胸苷激酶1 血液恶性肿瘤
下载PDF
大剂量阿糖胞苷治疗儿童血液恶性肿瘤药物浓度测定和远期疗效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本尚 石苇 +5 位作者 付晓燕 梅竹 林洁靓 詹琼 李莉 谢晓恬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 :对以大剂量阿糖胞苷 (HD AraC)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的远期疗效进行综合分析和判定 ,对方案中使用不同剂量Ara C的血和脑脊液浓度进行测定。方法 :选择儿童血液恶性肿瘤患者 5 8例 ,在初治缓解后分别给予常规剂量阿糖胞苷 (Ara C)... 目的 :对以大剂量阿糖胞苷 (HD AraC)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的远期疗效进行综合分析和判定 ,对方案中使用不同剂量Ara C的血和脑脊液浓度进行测定。方法 :选择儿童血液恶性肿瘤患者 5 8例 ,在初治缓解后分别给予常规剂量阿糖胞苷 (Ara C)的化疗方案COAP和HD AraC为主的化疗方案CAT、DA进行早期和定期强化治疗 ,然后继续接受其它联合化疗的序贯治疗。采用积极的化疗副反应综合防治措施 ,以保证强烈化疗顺利进行 ,随访观察远期疗效。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对部分患儿血和脑脊液中药物浓度进行动态测定。结果 :其中 3 9例仍处于完全缓解 (CR)中 ,初治CR率为 10 0 % ,持续完全缓解 (CCR)时间平均为 60 .6个月 ,CCR率为75 .0 % ,无一例发生化疗相关死亡。HPLC显示 :HD AraC治疗时血药高峰浓度平均为 ( 49.94± 2 6.0 3 ) μmol/L ,约为常规剂量的 5 0倍 ,脑脊液中药物浓度可达血药浓度的 10 %~ 2 0 %。结论 :本文资料显示 ,HD AraC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儿童血液恶性肿瘤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远期疗效 ,CCR率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毒副反应可以有效防治 ,患儿均能够耐受 ,适用于我国儿童血液恶性肿瘤的系统正规治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恶性肿瘤 大剂量 阿糖胞苷 远期疗效 脑脊液 药物浓度 治疗
下载PDF
HMGB1——血液恶性肿瘤治疗的潜在靶点 被引量:7
11
作者 胡亚会 杨璐 张晨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60-564,共5页
HMGB1是一种广泛的DNA结合蛋白,参与维持基因稳定、调节DNA转录和修复。在损伤、感染、化疗等因素作用下,HMGB1还可作为DAMP与RAGE、TLR、CXCL12等PRR受体结合,通过活化CDC42、MyD88/TRAF6、NF-κB、MAPK和抗细胞凋亡蛋白c-IAP等多种途... HMGB1是一种广泛的DNA结合蛋白,参与维持基因稳定、调节DNA转录和修复。在损伤、感染、化疗等因素作用下,HMGB1还可作为DAMP与RAGE、TLR、CXCL12等PRR受体结合,通过活化CDC42、MyD88/TRAF6、NF-κB、MAPK和抗细胞凋亡蛋白c-IAP等多种途径,介导炎症反应、血管生成及肿瘤细胞生长转移等,促进肿瘤发生发展,参与T细胞依赖的免疫应答,发挥免疫效应。有研究表明,在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治疗过程中HMGB1可过表达,促进恶性细胞增殖,进而降低疗效;HMGB1与Beclin1、ERK、JNK等蛋白相互作用促进血液恶性肿瘤细胞自噬(外源性HMGB1则直接诱导自噬),参与化疗、放疗抵抗。因此,通过抑制HMGB1表达,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及增加血液病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是治疗血液恶性肿瘤的新策略。本文就HMGB1的基本特征和HMGB1与肿瘤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MGB1 血液恶性肿瘤 淋巴瘤 骨髓增殖性肿瘤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下载PDF
血液恶性肿瘤细胞系体外培养模型的建立(英文)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声明 王建祥 +1 位作者 刘辉 彭明婷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73-1379,共7页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套血液恶性肿瘤的体外细胞培养模型。构建几种带有GFP(绿色荧光蛋白)表达并能够编码不同白血病/淋巴瘤相关融合蛋白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如:TEL-PDGFR,Rabaptin5-PDGFR,p210BCR-ABL,AML1-ETO,NPM-ALK);将病毒载体导入小鼠...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套血液恶性肿瘤的体外细胞培养模型。构建几种带有GFP(绿色荧光蛋白)表达并能够编码不同白血病/淋巴瘤相关融合蛋白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如:TEL-PDGFR,Rabaptin5-PDGFR,p210BCR-ABL,AML1-ETO,NPM-ALK);将病毒载体导入小鼠的原始骨髓细胞,转导的骨髓细胞随后培养在含有10%FCS的IMDM中。将细胞分为:无生长因子组和含有不同生长因子的各种组合组:①c-kit联合flt3(KL+FL)组,②IL-3+TPO+G-CSF+Hyper-IL-6(3/T/G/H6)组,③KL+FL+3/T/G/H6组。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融合蛋白联合各种生长因子支持骨髓转导细胞的自我更新、扩增生长的能力。结果表明,转导的细胞能够持续对数级的生长扩增。KL联合FL能够支持转导编码TEL-PDGFR、Rabaptin5-PDGFR、AML1-ETO、NPM-ALK病毒载体的骨髓细胞自我更新、生长扩增;而转导p210 BCR-ABL病毒载体的骨髓细胞除需要KL和FL外,还需要IL-3的参与。扩增培养的细胞形态与所对应的肿瘤基因相关的血液肿瘤细胞相一致。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一套体外模型培养体系,提供了一种研究血液恶性肿瘤的方法,可用于筛选血液肿瘤的治疗性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恶性肿瘤 细胞培养 模型 体外
下载PDF
氨磷汀对血液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肝脏保护作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万红 曹星梅 +2 位作者 何爱丽 刘苏虎 张王刚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7年第1期79-80,共2页
目的:观察氨磷汀对血液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肝脏保护作用及药物的安全性。方法:将18例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合并病毒性肝炎或既往化疗肝脏不能耐受者,分为对照组(单纯化疗)和治疗组(化疗加阿米福汀),作自身前后对照研究,化疗前后监测肝功能,同... 目的:观察氨磷汀对血液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肝脏保护作用及药物的安全性。方法:将18例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合并病毒性肝炎或既往化疗肝脏不能耐受者,分为对照组(单纯化疗)和治疗组(化疗加阿米福汀),作自身前后对照研究,化疗前后监测肝功能,同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化疗相关肝功能损害对照组出现18例,治疗组出现3例(P<0.01)。结论:氨磷汀能明显减少化疗相关的肝功能损害,且不良反应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磷汀 化疗 肝功能 血液恶性肿瘤
下载PDF
国产两性霉素B漱口治疗儿童血液恶性肿瘤化疗后口腔白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观察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英 秦静 +8 位作者 段彦龙 黄爽 赵倩 赵文 王莉 苏雁 杨菁 金玲 王晓玲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4期238-239,共2页
目的观察国产两性霉素B溶液漱口在治疗或预防口腔白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7月在我中心住院的发生口腔白斑的恶性血液肿瘤患儿30例,国产两性霉素B25 mg溶于500 mL灭菌注射用水漱口,5~6次/d。记录患儿使用两性霉素... 目的观察国产两性霉素B溶液漱口在治疗或预防口腔白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7月在我中心住院的发生口腔白斑的恶性血液肿瘤患儿30例,国产两性霉素B25 mg溶于500 mL灭菌注射用水漱口,5~6次/d。记录患儿使用两性霉素B漱口前后肝肾功能、血钾水平,以及每日口腔白斑变化情况。疗效评价标准:治愈:白斑完全消失;显效:白斑缩小>50%,但未完全消失;进步:白斑缩小<50%;无效:白斑无改善或加重。结果30例患儿使用两性霉素B漱口,用药时长范围1~30 d,中位时间9.5 d,治愈22例(73.3%),显效6例(20%),进步0例(0%),无效2例(6.7%),总体有效率为93.3%。两性霉素B溶液用于儿童恶性肿瘤患儿化疗后口腔黏膜炎漱口安全性可,未见加重肝肾功能损害,未出现血钾进一步降低,无明显相关不良事件。结论两性霉素B溶液用于儿童恶性肿瘤患儿化疗后口腔黏膜炎漱口安全有效,无明显相关不良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霉素B 局部外用 血液恶性肿瘤 儿童 安全性 有效性 口腔白斑
下载PDF
实时定量PCR检测血液恶性肿瘤的微小残留病 被引量:7
15
作者 林江 钱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77-281,共5页
实时定量PCR(RQ PCR)是近年出现的一种新的核酸定量技术 ,将常规PCR与探针杂交技术融为一体。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探针 ,该探针与靶DNA/cDNA特异性结合。PCR反应延伸阶段 ,Taq酶发挥其 5′→ 3′外切酶活性将荧光探针切断 ,荧光信... 实时定量PCR(RQ PCR)是近年出现的一种新的核酸定量技术 ,将常规PCR与探针杂交技术融为一体。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探针 ,该探针与靶DNA/cDNA特异性结合。PCR反应延伸阶段 ,Taq酶发挥其 5′→ 3′外切酶活性将荧光探针切断 ,荧光信号得以释放 ,荧光信号强度与PCR产物成正比。因此 ,通过实时监测PCR过程中荧光信号的变化 ,可以在一个密闭体系中对待测标本进行精确定量分析。RQ PCR成功地解决了常规PCR不能定量、扩增产物污染而导致假阳性、需进行PCR后处理等问题 ,为检测血液系肿瘤微小残留病提供了快速、简便、精确、敏感、可靠的工具。本文阐述了RQ PCR的基本原理以及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如急性髓系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定量PCR 血液恶性肿瘤 微小残留病 白血病 淋巴瘤
下载PDF
LC-MS/MS法检测血液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甲氨蝶呤及其代谢物7-羟基甲氨蝶呤的浓度 被引量:3
16
作者 胡楠 钱卿 +3 位作者 恽琴素 周颀 邹素兰 蒋艳 《中国药师》 CAS 2020年第5期910-913,共4页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法检测血液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甲氨蝶呤(MTX)及其代谢物7-羟基甲氨蝶呤(7-OH MTX)的浓度。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进行大剂量MTX(HDMTX,1.5~2.0 g·m-2)化疗的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共1...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法检测血液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甲氨蝶呤(MTX)及其代谢物7-羟基甲氨蝶呤(7-OH MTX)的浓度。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进行大剂量MTX(HDMTX,1.5~2.0 g·m-2)化疗的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共12例,于HDMTX滴注结束后第0,24,48,72,96 h分别取静脉血2 ml,LC-MS/MS法同时检测血清中MTX及7-OH MTX的浓度。结果:HDMTX滴注结束后0,24,48,72,96 h MTX浓度分别为(21.292±17.574),(0.438±0.860),(0.067±0.075),(0.020±0.002),(0.008±0.002)μmol·L-1,7-OH MTX浓度分别为(5.586±2.668),(1.136±1.593),(0.279±0.367),(0.097±0.128),(0.040±0.051)μmol·L-1,其中0 h时MTX浓度大于7-OH MTX,而24~96 h各时间点MTX浓度均小于7-OH MTX,7-OH MTX/MTX浓度比值分别是2.6,4.2,4.9和5.0。结论:HDMTX滴注结束24 h后,体内代谢物7-OH MTX浓度高于MTX数倍,提示检测7-OH MTX浓度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恶性肿瘤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甲氨蝶呤 大剂量 7-羟基甲氨蝶呤
下载PDF
药物湿敷预防血液恶性肿瘤化疗静脉炎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9
17
作者 潘丽雅 梁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189-190,共2页
近年来恶性肿瘤的患病人数越来越多,临床中在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治疗时,化疗是最常用的一种手段,临床应用非常广泛,通过静脉将化疗药物注入是摄入药物的主要途径之一[1-3]。在恶性肿瘤化疗期间,皮肤渗漏是发生率较高的一种并发症,皮肤... 近年来恶性肿瘤的患病人数越来越多,临床中在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治疗时,化疗是最常用的一种手段,临床应用非常广泛,通过静脉将化疗药物注入是摄入药物的主要途径之一[1-3]。在恶性肿瘤化疗期间,皮肤渗漏是发生率较高的一种并发症,皮肤渗漏可能引起局部红肿、灼痛、溃疡、局部感染以及败血症等[4-6]。临床[7]显示,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湿敷 血液恶性肿瘤 化疗 静脉炎 护理效果
下载PDF
血液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曾慧兰 郁知非 +3 位作者 陶瑞芳 陈子兴 吴德沛 李建勇 《医师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8-40,共3页
目的 通过分析 12 8例血液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 (QOL) ,探讨QOL的影响因素。方法 自诊断存活 2年以上的 12 8例血液恶性肿瘤患者 ,其中 16例接受骨髓移植或外周血干细胞移植。采用填表或信函问询。结果 随存活时间延长 ,Karnofsky... 目的 通过分析 12 8例血液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 (QOL) ,探讨QOL的影响因素。方法 自诊断存活 2年以上的 12 8例血液恶性肿瘤患者 ,其中 16例接受骨髓移植或外周血干细胞移植。采用填表或信函问询。结果 随存活时间延长 ,Karnofsky计分逐步上升 ,依次为淋巴瘤 >CML >AL >MM ,骨髓或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 1年者>化疗后缓解期超过 2 .5年者 >移植后 1年以内者 >缓解期少于 2 .5年者。对中药或气功的总的肯定率达5 7 4%。结论 骨髓或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 1年及化疗达缓解超过 2 .5年者生理机能明显改善 ,但普遍存在心理、社会问题 ;MM患者QOL较差 ;医疗费是主要的忧虑根源 ;有关干细胞移植的疑虑值得引起关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恶性肿瘤 生存质量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泊沙康唑预防血液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快速卫生技术评估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彪 房文通 傅源源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0期661-669,共9页
目的:通过快速卫生技术评估,对泊沙康唑预防血液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IFIs)的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进行评价,为临床实践与决策者提供最新的循证依据。方法:检索各大卫生技术评估(HTA)网站及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CNK... 目的:通过快速卫生技术评估,对泊沙康唑预防血液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IFIs)的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进行评价,为临床实践与决策者提供最新的循证依据。方法:检索各大卫生技术评估(HTA)网站及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CNKI、万方数据、VIP等国内外文献数据库,仅纳入泊沙康唑预防IFIs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HTA和药物经济学研究,由2名评价者独立筛选文献及提取数据结果,并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共纳入34篇文献,其中14篇为系统评价/Meta分析,19篇为药物经济学研究,1篇为系统评价/Meta分析合并药物经济学研究。有效性评价显示泊沙康唑可减少血液恶性肿瘤患者IFIs发生率,显著优于氟康唑和伊曲康唑,尤其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预防侵袭性曲霉菌感染优于氟康唑和伊曲康唑,预防侵袭性念珠菌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显著降低全因死亡率和感染相关死亡率。安全性评价显示泊沙康唑与其他抗真菌药物相比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经济性评价显示仅一项研究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第1次巩固化疗后使用氟康唑预防IFIs更具经济性,其余研究均显示在意愿支付阈值内泊沙康唑更具成本-效果优势。结论:泊沙康唑预防血液恶性肿瘤患者IFIs有较好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有必要开展更多泊沙康唑缓释片/注射剂安全性、有效性的头对头研究及经济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泊沙康唑 血液恶性肿瘤患者 侵袭性真菌感染 有效性 安全性 经济性 快速卫生技术评估
下载PDF
CAR T细胞治疗在血液恶性肿瘤中的进展与挑战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瑶 韩为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37-1043,共7页
嵌合抗原受体(CAR)修饰的T细胞(CAR T)因为具有对肿瘤抗原特异性结合的特征而在B细胞恶性血液肿瘤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缓解率,其颠覆性的抗肿瘤效果使得抗CD19的CAR T细胞产品迅速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为难治性患者提供了... 嵌合抗原受体(CAR)修饰的T细胞(CAR T)因为具有对肿瘤抗原特异性结合的特征而在B细胞恶性血液肿瘤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缓解率,其颠覆性的抗肿瘤效果使得抗CD19的CAR T细胞产品迅速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为难治性患者提供了新的有效治疗手段。尽管CAR T治疗在B细胞白血病和淋巴瘤取得了初步成功,但CAR T细胞的广泛应用仍面临着重大挑战,包括与治疗相关的毒性、CAR T治疗后的较高复发率及在其他恶性血液肿瘤中的有效率局限。在这里,我们重点回顾了CAR T疗法针对恶性血液肿瘤的重大进展,讨论面临的挑战以及展望未来CAR T在血液肿瘤领域里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 T细胞 血液恶性肿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