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用饲料补充结晶或包膜赖氨酸对草鱼生长、血清游离氨基酸和肌肉蛋白质合成率的影响 被引量:55
1
作者 刘永坚 田丽霞 +5 位作者 刘栋辉 梁桂英 赵小奎 朱选 阳会军 关国强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52-258,共7页
研究设计 4种试验饲料 (纯化饲料、实用饲料以及分别补充结晶和包膜赖氨酸的两种实用饲料 )。试验草鱼放养在玻璃钢水族箱 (10 0cm× 5 0cm× 5 0cm)中 ,每箱放养 30尾 (平均体重 7.2 7± 0 .5g) ,每种处理设 3个平行组 ,饲... 研究设计 4种试验饲料 (纯化饲料、实用饲料以及分别补充结晶和包膜赖氨酸的两种实用饲料 )。试验草鱼放养在玻璃钢水族箱 (10 0cm× 5 0cm× 5 0cm)中 ,每箱放养 30尾 (平均体重 7.2 7± 0 .5g) ,每种处理设 3个平行组 ,饲养 9周。试验结果表明 ,纯化饲料组的增重率和蛋白质合成率 (Ks)明显高于 3组实用饲料 (P <0 .0 5 )。实用饲料补充包膜赖氨酸与不补充或补充结晶赖氨酸比较 ,增重率、蛋白质效率、血清必需氨基酸平衡指数(EAAP)和蛋白质合成率都得到改善。包膜赖氨酸 ,是补充饲料蛋白质的一种很好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补充结晶 包膜赖氨酸 草鱼 生长 血清游离氨基酸 肌肉蛋白质合成率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晶体或包膜氨基酸对异育银鲫生长和血清游离氨基酸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8
2
作者 冷向军 王冠 +2 位作者 李小勤 胡斌 杨志刚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43-748,共6页
进行了二个试验考察饲料中添加晶体或包膜氨基酸对异育银鲫生长和血清游离氨基酸水平的影响。试验Ⅰ设计了鱼粉含量为18%和9%的两种基础饲料(分别为高鱼粉对照组、低鱼粉对照组),在低鱼粉对照组中分别添加晶体形式、环糊精包膜、淀粉包... 进行了二个试验考察饲料中添加晶体或包膜氨基酸对异育银鲫生长和血清游离氨基酸水平的影响。试验Ⅰ设计了鱼粉含量为18%和9%的两种基础饲料(分别为高鱼粉对照组、低鱼粉对照组),在低鱼粉对照组中分别添加晶体形式、环糊精包膜、淀粉包膜的赖氨酸0.23%、蛋氯酸0.09%,饲养平均体重2.48 g的异育银鲫鱼种6周。结果表明,高鱼粉对照组、低鱼粉对照组、晶体氨基酸组、环糊精包膜氨基酸组、淀粉包膜氨基酸组的鱼体增重率分别为214.3%、169.8%、173.3%、204.7%、203.2%,与低鱼粉对照组相比,添加晶体氨基酸对异育银鲫的生长无改善(P>0.10),但添加环糊精包膜或淀粉包膜氨基酸提高了鱼体增重率20.5%、19.7%(P<0.05),饲料系数下降0.40、0.39(P<0.05)。试验Ⅱ在鱼粉含量为6%的基础饲料分别添加晶体形式、环糊精包膜、淀粉包膜的赖氨酸0.20%、蛋氨酸0.08%,在异育银鲫成鱼(平均体重220 g)摄食上述4种饲料后1、3、5、12h,尾静脉采血测定血清游离氨基酸浓度,结果表明,添加晶体氨基酸使血清游离氨基酸的吸收峰值提前,相对于晶体氨基酸而言,环糊精包膜或淀粉包膜氨基酸则使血清游离氨基酸的吸收峰值出现不同程度的延迟。上述研究表明,晶体氨基酸经环糊精、淀粉包膜处理后,其在消化道的吸收速度减缓,可利用性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育银鲫 晶体氨基酸 包膜氨基酸 生长 血清游离氨基酸
下载PDF
不同精粗比全混合日粮饲养技术对南方奶牛采食行为、产奶性能和血清游离氨基酸的影响 被引量:44
3
作者 张石蕊 易学武 +3 位作者 贺喜 肖兵南 刘海林 戴求仲 《草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3期23-30,共8页
研究了具有南方奶牛日粮类型特征的全混合日粮饲养技术不同精粗比(T1,60∶40;T2,55∶45;T3,50∶50;T4,45∶55;T5,40∶60)对奶牛的采食行为、产奶性能和血清游离氨基酸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全混合日粮饲养技术下,日粮精粗比的增加,奶... 研究了具有南方奶牛日粮类型特征的全混合日粮饲养技术不同精粗比(T1,60∶40;T2,55∶45;T3,50∶50;T4,45∶55;T5,40∶60)对奶牛的采食行为、产奶性能和血清游离氨基酸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全混合日粮饲养技术下,日粮精粗比的增加,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从T5组的13.57 kg/d显著降低至T1组的12.70 kg/d(P<0.05),咀嚼时间从T5组的786.50 min/d极显著降低至T1组的607.83 min/d(P<0.01);奶牛的产奶量、4%标准奶产量、乳糖、乳总固形物、总非脂固形物产量均随日粮精粗比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以60%精料添加量的T1组为最高,分别为13.92,13.25,0.65,1.73和1.20 kg/d;但对奶牛的血清游离氨基酸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表明在南方奶牛典型日粮采用全混合日粮饲养技术时,日粮精粗比的增加可提高奶牛的产奶性能,降低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咀嚼时间,对奶牛的血清游离氨基酸含量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混合日粮 产奶性能 采食行为 血清游离氨基酸
下载PDF
N-氨甲酰谷氨酸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及血清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1
4
作者 王琤韡 瞿明仁 +3 位作者 游金明 叶帅 王自蕊 黎观红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12-1018,共7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水平N-氨甲酰谷氨酸(NCG)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及血清游离氨基酸的影响。试验选取60头平均体重为(6.4±0.7)kg的26日龄断奶仔猪,按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仔猪,分别...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水平N-氨甲酰谷氨酸(NCG)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及血清游离氨基酸的影响。试验选取60头平均体重为(6.4±0.7)kg的26日龄断奶仔猪,按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仔猪,分别饲喂含NCG为0、0.04%、0.08%或0.12%的玉米-豆粕型饲粮。结果表明:1)随着NCG添加量的升高,除26~40日龄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外,其他日龄阶段仔猪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均呈显著的二次曲线改善规律(P<0.05),其中,0.04%和0.08%的NCG对仔猪的促生长效果显著(P<0.05);2)饲粮中添加0.04%、0.08%和0.12%的NCG,仔猪对饲粮粗蛋白质和磷的消化率呈提高趋势(P>0.05);3)饲粮中补充低剂量(0.04%)的NCG可显著改善仔猪腹泻状况(P<0.05),与其相比,高剂量(0.12%)的NCG导致26~47日龄仔猪腹泻指数的显著升高(P<0.05);4)随着饲粮中NCG添加量的增加,仔猪血清游离精氨酸的含量呈线性升高趋势(P=0.077),其中NCG达0.08%以上时,血清游离精氨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知,饲粮中添加0.04%和0.08%的NCG能显著改善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和腹泻状况。综合促生长效果和经济成本,断奶仔猪饲粮中NCG的添加量以0.04%最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氨甲酰谷氨酸 精氨酸 生长性能 血清游离氨基酸 断奶仔猪
下载PDF
不同形式蛋氨酸对建鲤生长性能及血清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单玲玲 李小勤 +2 位作者 郑小淼 赵鑫鑫 冷向军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9-266,共8页
为考察不同形式蛋氨酸对建鲤生长的作用效果,实验以豆粕、鱼粉、棉粕为蛋白源,配制缺乏蛋氨酸的基础饲料(对照组,蛋氨酸含量为0.48%),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晶体蛋氨酸、微囊蛋氨酸、蛋氨酸羟基类似物(MHA)及蛋氨酸羟基类似物钙盐(MHA-C... 为考察不同形式蛋氨酸对建鲤生长的作用效果,实验以豆粕、鱼粉、棉粕为蛋白源,配制缺乏蛋氨酸的基础饲料(对照组,蛋氨酸含量为0.48%),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晶体蛋氨酸、微囊蛋氨酸、蛋氨酸羟基类似物(MHA)及蛋氨酸羟基类似物钙盐(MHA-Ca),使蛋氨酸含量达到0.58%,获得5个饲料处理组,饲养平均体重为(8.6±1.0)g的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 Jian)8周。结果显示:各组鱼体增重率分别为343.51%、350.77%、382.80%、384.02%和385.59%;饲料系数分别为1.58、1.55、1.42、1.42和1.41;晶体蛋氨酸组鱼体增重率、饲料系数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微囊蛋氨酸组、MHA组、MHA-Ca组增重率较对照组提高11.4%、11.8%、12.2%(P<0.05),饲料系数降低10.1%、10.1%、10.8%(P<0.05)。各处理组在肌肉水分、脂肪含量间无显著差异(P>0.05),MHA组肌肉粗蛋白含量较晶体蛋氨酸组显著下降,其他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对摄食后不同时间的血清游离氨基酸浓度变化的分析表明,对照组在摄食后2h或3h达到峰值,晶体蛋氨酸组、MHA组在摄食后1h达到吸收峰值,微囊蛋氨酸组在摄食后1h或2h达到峰值,而MHA-Ca组则在摄食后3h达到峰值。上述结果表明,在蛋氨酸缺乏的颗粒饲料中补充晶体蛋氨酸,对建鲤生长性能无改善作用,而添加微囊蛋氨酸、蛋氨酸羟基类似物、蛋氨酸羟基类似物钙盐则显著提高了鱼体生长性能,降低饲料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鲤 晶体蛋氨酸 微囊蛋氨酸 蛋氨酸羟基类似物 生长 血清游离氨基酸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胡世莲 王卫东 +4 位作者 徐维平 胡冰 魏伟 张琦 蒋磊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64-166,共3页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氨基酸代谢变化的特征 ,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氨基酸代谢失衡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日立 835 5 0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 ,检测 6 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及 6 3例健康人血清中 19种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氨基酸代谢变化的特征 ,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氨基酸代谢失衡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日立 835 5 0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 ,检测 6 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及 6 3例健康人血清中 19种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  6 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总游离氨基酸有明显降低趋势 (P<0 0 5 ) ,支链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偏低 (P <0 0 5 ) ,色氨酸、组氨酸、精氨酸、苏氨酸减少非常显著 (P <0 0 0 1) ,而天冬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升高明显 (P <0 0 5 )。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游离氨基酸谱有特征性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血清游离氨基酸 营养
下载PDF
DON污染饲粮添加竹炭和竹醋液对断奶仔猪血清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蒋竹英 李丽立 +5 位作者 张彬 唐利华 刘志强 段杰林 印遇龙 李铁军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12,共7页
【目的】探讨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污染饲粮中添加竹炭和竹醋液对断奶仔猪血清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方法】试验选用28头35日龄、平均体质量为(12.10±1.12)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 【目的】探讨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污染饲粮中添加竹炭和竹醋液对断奶仔猪血清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方法】试验选用28头35日龄、平均体质量为(12.10±1.12)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基础饲粮)、DON组(基础饲粮+DON)、竹炭组(基础饲粮+DON+2%竹炭)、竹醋液组(基础饲粮+DON+1%竹醋液),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期为37 d.【结果和结论】1)试验第15天,除DON组和竹炭组3-甲基组氨酸分别显著降低39.06%、40.62%(P<0.05)外,其他各试验组所测定的游离氨基酸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2)试验第30天,与对照组相比,DON组异亮氨酸、缬氨酸、半胱氨酸、羟基脯氨酸、3-甲基组氨酸分别显著降低26.60%、25.96%、73.38%、44.61%、26.09%(P<0.05).与DON组相比,竹炭组半胱氨酸、3-甲基组氨酸分别升高173.17%、8.82%(P>0.05);竹醋液组羟基脯氨酸、3-甲基组氨酸分别显著升高55.96%、26.47%(P<0.05),半胱氨酸升高170.73%(P>0.05).3)试验第37天,与对照组相比,DON组羟基脯氨酸显著升高(P<0.05);竹炭组组氨酸、1-甲基组氨酸显著降低(P<0.05);竹醋液组组氨酸、鸟氨酸、1-甲基组氨酸显著降低(P<0.05),而羟基脯氨酸、谷氨酰胺显著升高(P<0.05).DON导致部分血清游离氨基酸含量降低或显著降低,按基础饲粮质量比例添加2%竹炭或1%竹醋液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后期断奶仔猪适应程度相对提高,竹炭和竹醋液的添加量应该给予适当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炭 竹醋液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血清游离氨基酸含量 断奶仔猪
下载PDF
用血清游离氨基酸测定法评价过瘤胃氨基酸的功效 被引量:14
8
作者 李力 《饲料研究》 CAS 2001年第6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血清游离氨基酸测定法 过瘤胃氨基酸 功效测定 饲料添加剂
下载PDF
血清游离氨基酸与儿童智力的相关性探讨
9
作者 唐久来 唐茂志 +3 位作者 余世成 胡允文 郭晓东 李布青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366-367,共2页
我们按2:1配对检测了合肥市140名智力正常儿童和70名原因不明的智力低下(MR)儿童的智商(IQ),以及血清游离氨基酸(FAA)的含量,进行两组差异性比较,并将IQ与20种FAA作多元相关分析.
关键词 智商 智力低下 血清游离氨基酸 儿童
下载PDF
大豆肽补充量和运动时间对大鼠血清游离氨基酸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谭秋实 邵晶 +6 位作者 周丽丽 高红 许葆华 付劲德 王启荣 方子龙 伊木清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88-299,共12页
目的:研究大鼠一次性游泳耐力运动1.5 h和3.0 h中补充不同大豆肽含量饮料对血清游离氨基酸(FAA)水平的影响。方法:11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11组,安静对照组(SC组)1组、运动对照组(EC组)2组和运动补充组(ES组)8组,每组10只。SC组不运动,E... 目的:研究大鼠一次性游泳耐力运动1.5 h和3.0 h中补充不同大豆肽含量饮料对血清游离氨基酸(FAA)水平的影响。方法:11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11组,安静对照组(SC组)1组、运动对照组(EC组)2组和运动补充组(ES组)8组,每组10只。SC组不运动,EC组和ES组进行一次流动水游泳池耐力游泳运动。EC组2组大鼠分别运动1.5 h和3.0 h。ES组8组大鼠,其中4组运动1.5 h,另4组运动3.0 h。SC组和EC组以5%蔗糖饮料(CHO)灌胃,ES组分别以4个肽剂量组(0.07、0.13、0.27、0.53 g/kg·bw/h)(肽/糖比分别为0.3、0.6、1.2、2.4)的肽-糖饮料(P-CHO)灌胃,灌胃频率为1次/15 min,ES组运动1.5 h和3.0 h的大鼠分别灌胃6次和12次。运动后即刻取各组大鼠血样测定19种血清游离氨基酸(FAA)、血氨(NH3)、血尿酸氮(BUN)浓度。结果:(1)与SC组比,EC组血清缬氨酸(Val)、异亮氨酸(Ile)、亮氨酸(Leu)、酪氨酸(Tyr)、苯丙氨酸(Phe)、赖氨酸(Lys)、支链氨基酸(BCAA)和芳香族氨基酸(AAA)及其比值(BCAA/AAA)、碱性氨基酸(BAA)及BUN浓度显著增加,谷氨酸(Glu)、苏氨酸(Thr)浓度、色氨酸(Trp)/支链氨基酸(BCAA)比值显著下降;(2)与SC组比,ES组Val、Ile、Leu、Tyr、Phe、Lys、BCAA、AAA、BCAA/AAA、BAA以及BUN仍显著增加,此外牛磺酸(Tau)、精氨酸(Arg)、组氨酸(His)、必需氨基酸(EAA)、含硫氨基酸(SCAA)显著增加,Glu和Trp/BCAA比值仍下降;(3)ES组与EC组比,Ala、Ile、Tyr、Thr、Lys及EAA、BAA显著增加;(4)运动3.0 h与运动1.5 h比,Val、Tau及BCAA/AAA比值显著增加,而Ala、Tyr、脯氨酸(Pro)、Arg及AAA显著降低;(5)肽补充量0.53 g/kg·bw/h与0.07、0.13、0.27 g/kg·bw/h比,血清Ala、Glu、Val、Ile、Leu、Tyr、Thr、Pro、Gly、Arg、Lys、His及EAA、BCAA、AAA、BAA显著增加,而0.07、0.13、0.27 g/kg·bw/h间的差异无显著性。(6)肽补充量与FAA的量-效分析结果显示:与EC组比,ES组运动1.5 h后,Val、Ile、Leu、Tyr、Pro、Asp、Arg、Lys、BCAA、BAA、BUN随肽补充量增加,增幅大于20%;运动3.0 h后,Glu、Val、Ile、Tyr、Pro、Tau、Asp、Arg、Lys、BCAA、AAA、BAA随肽补充量增加,增幅大于20%;而Trp/BCAA降幅大于20%。结论:大鼠游泳耐力运动中持续规律补充以酶解大豆肽为原料配制的P-CHO,当肽补充量小于0.27 g/kg·bw/h时,可基本维持或增强大鼠运动1.5 h后多种血液FAA稳定,当运动1.5 h~3.0 h时,需要更大剂量的肽补充量(0.27~0.53 g/kg·bw/h)才能达到更高的血液FAA(尤其是BCAA)水平,同时降低Trp/BCAA,以满足运动中的物质和能量代谢需求,并可能有益于缓解运动中枢疲劳、减轻骨骼肌损伤。不同时长运动,随肽补充量增加,发生显著变化的单一FAA有所差别,值得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肽补充量 运动时间 血清游离氨基酸 支链氨基酸
下载PDF
赖氨酸对梅花鹿血清生化指标及血清游离氨基酸的影响
11
作者 刘松啸 鞠贵春 +3 位作者 张爱武 卫功庆 翟晶 陈宁宁 《经济动物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141-145,共5页
研究在低蛋白日粮中添加赖氨酸对梅花鹿仔鹿血清生化指标及血清游离氨基酸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日粮中添加限制性氨基酸对梅花鹿的影响提供参考。将24头健康的梅花鹿仔鹿,随机分成3组(Ⅰ、Ⅱ、Ⅲ)。Ⅰ组饲喂粗蛋白水平为17.60%的日粮,Ⅱ... 研究在低蛋白日粮中添加赖氨酸对梅花鹿仔鹿血清生化指标及血清游离氨基酸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日粮中添加限制性氨基酸对梅花鹿的影响提供参考。将24头健康的梅花鹿仔鹿,随机分成3组(Ⅰ、Ⅱ、Ⅲ)。Ⅰ组饲喂粗蛋白水平为17.60%的日粮,Ⅱ组饲喂粗蛋白水平为14.37%的日粮并添加0.3%赖氨酸,Ⅲ组饲喂粗蛋白水平为17.60%的日粮并添加0.3%赖氨酸。为了测定其血清生化指标、血清游离氨基酸,在试验结束时采血。结果表明:Ⅲ组血清中白蛋白(ALB)含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除血清中白蛋白(ALB)含量外,梅花鹿仔鹿各组血清中总蛋白(TP)、球蛋白(GLOB)、尿素氮(BUN)、葡萄糖(GLU)、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KP)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血清游离氨基酸中谷氨酸(Glu)、丝氨酸(Ser)、缬氨酸(Val)、异亮氨酸(Ile)、亮氨酸(Leu)、赖氨酸(Lys)含量差异显著(P<0.05),其中Ⅱ组含量最低,除亮氨酸(Leu)外Ⅰ组含量最高。结果显示,在低蛋白日粮中添加赖氨酸,除对血清白蛋白(ALB)含量有影响外,对其他血清生化指标无影响;日粮蛋白质水平为17.60%,赖氨酸添加量为0.3%时,Ⅲ组血清中游离氨基酸天冬氨酸(Asp)、甘氨酸(Gly)、组氨酸(His)、精氨酸(Arg)、苏氨酸(Thr)、脯氨酸(Pro)、蛋氨酸(Met)含量与Ⅰ组的差异不显著(P>0.05)。本试验范围内日粮蛋白水平为14.37%时,赖氨酸适宜添加量在1.06%~1.36%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鹿 血清生化指标 血清游离氨基酸 赖氨酸
下载PDF
长期添加藤茶提取物对肥育猪血清游离氨基酸、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熊云霞 王丽 +4 位作者 易宏波 吴绮雯 温晓鹿 胡友军 蒋宗勇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252-3261,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长期添加藤茶提取物对肥育猪血清游离氨基酸、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选用平均初始体重为30 kg的三元杂交(杜×长×大)去势公猪90头,随机分成3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日粮)、植物精油复合...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长期添加藤茶提取物对肥育猪血清游离氨基酸、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选用平均初始体重为30 kg的三元杂交(杜×长×大)去势公猪90头,随机分成3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日粮)、植物精油复合物组(A组,基础日粮中添加0.03%植物精油复合物)、藤茶提取物组(B组,基础日粮中添加0.03%藤茶提取物),每组6个栏,每栏5头猪。试验猪体重达到130 kg左右出栏称重,每栏挑选最接近该栏平均体重的猪进行采血、屠宰,以A组为阳性对照。结果表明:①与CON组比较,B组的血清游离氨基酸中必需氨基酸赖氨酸(Lys)、蛋氨酸(Met)、异亮氨酸(Ile)等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组氨酸(His)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非必需氨基酸谷氨酸(Glu)、丙氨酸(Ala)、脯氨酸(Pro)等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A组比较,B组的血清游离氨基酸中必需氨基酸Met、苏氨酸(Thr)含量显著升高(P<0.05),His含量显著降低(P<0.05),非必需氨基酸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②与CON组比较,A、B组猪的腹脂重均显著提高(P<0.05),但A、B组之间腹脂重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宰前重、胴体重、屠宰率、背膘厚、眼肌面积等3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③宰后背最长肌肉色、pH、滴水损失、大理石评分、肌内脂肪和剪切力3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CON组比较,B组肌肉嫩度评分显著提高(P<0.05),A、B组的肉汤清浊度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而肌肉外形、气味、异味、多汁性、肉汤鲜度评分在3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3组的肌纤维直径和密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日粮中长期添加0.03%藤茶提取物可以显著改变肥育猪血清游离氨基酸组成,并一定程度改善猪肉嫩度;长期添加藤茶提取物或植物精油复合物对肥育猪胴体和肌肉性状均无显著改善效果,且均易造成腹部脂肪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茶提取物 血清游离氨基酸 胴体性状 肉品质
下载PDF
蠲痹消肿、扶正逐瘀法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游离氨基酸与趋化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双双 孙建 +2 位作者 朱科达 刘风云 顾惠英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0年第34期3841-3843,共3页
目的探讨蠲痹消肿、扶正逐瘀法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游离氨基酸以及趋化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张家港市中医医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治... 目的探讨蠲痹消肿、扶正逐瘀法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游离氨基酸以及趋化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张家港市中医医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蠲痹消肿、扶正逐瘀法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血清游离氨基酸与趋化因子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谷氨酸、天冬氨酸以及苯丙氨酸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以上各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γ-氨基酸、亮氨酸、牛磺酸及甘氨酸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以上各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CXC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0)、CC类趋化因子配体5(CCL5)、干扰素诱生蛋白10(IP-10)及RANTES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蠲痹消肿、扶正逐瘀法能有效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血清游离氨基酸相关指标,同时能显著降低血清趋化因子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蠲痹消肿、扶正逐瘀法 类风湿关节炎 血清游离氨基酸 趋化因子
下载PDF
测定脐血血清游离氨基酸评估新生儿营养状况
14
作者 马新光 曹云庚 +1 位作者 曹晶萍 李淑媛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04年第12期745-748,共4页
目的 :测定并建立本地区新生儿脐血氨基酸的正常值 ,探讨其变化规律及作为营养指标的科学性与可行性。方法 :2 0 0 3年 9~ 11月随机抽取大连市妇产医院自然分娩新生儿 82名 (适于胎龄儿 5 0名、小于胎龄儿 9名、大于胎龄儿 2 3名 ) ,孕... 目的 :测定并建立本地区新生儿脐血氨基酸的正常值 ,探讨其变化规律及作为营养指标的科学性与可行性。方法 :2 0 0 3年 9~ 11月随机抽取大连市妇产医院自然分娩新生儿 82名 (适于胎龄儿 5 0名、小于胎龄儿 9名、大于胎龄儿 2 3名 ) ,孕龄 39.4 5± 1.2 5周 ,出生体重 345 6 .0 9± 4 2 7.19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AccQ .Tag柱法测量脐血血清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 :AccQ .Tag法使标准品和样品的所有峰得到良好的分离 ,脐血氨基酸总含量分别为适于胎龄儿组 4 .0 88± 2 .35 6 9μmol/ml,小于胎龄儿组 2 .6 711± 1.6 96 6 μmol/ml,大于胎龄儿组 4 .0 374± 1.882 5 μmol/ml。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测定氨基酸准确 ,可靠 ,重现性好 ,此方法分析脐血氨基酸是可行的。脐血氨基酸有望成为评估胎儿宫内营养状况的生化指标。对不同胎龄儿组氨基酸的相关性比较推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 血氨 营养状况 适于胎龄儿 新生儿 宫内 小于胎龄儿 血清游离氨基酸 酸含量 性比
下载PDF
理想蛋白质氨基酸模式对生长猪生产性能、血清尿素氮及游离氨基酸的影响 被引量:24
15
作者 董志岩 叶鼎承 +4 位作者 李忠荣 刘景 方桂友 冯玉兰 吴德峰 《家畜生态学报》 2010年第5期30-34,共5页
试验选用96头平均体重为(34.5±1.5)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在福建养猪实际条件下,研究三种理想蛋白质氨基酸模式(IPAAP)对生长猪生产性能、血清尿素氮及血清游离氨基酸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Ba... 试验选用96头平均体重为(34.5±1.5)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在福建养猪实际条件下,研究三种理想蛋白质氨基酸模式(IPAAP)对生长猪生产性能、血清尿素氮及血清游离氨基酸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Baker的IPAAP配制的低蛋白饲粮饲喂生长猪,其生产性能、血清游离赖氨酸(Lys)和苏氨酸(Thr)浓度显著高于采用NRC的IPAAP、建议的IPAAP配制的低蛋白饲粮及常规的高蛋白饲粮(P<0.05);生长猪生产性能、各种血清游离氨基酸浓度后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前者可以显著降低生长猪血清尿素氮水平(P<0.05)结果表明Baker的IPAAP较适合于生长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猪 理想蛋白质氨基酸平衡模式 生产性能 血清尿素氮 血清游离氨基酸
下载PDF
赖氨酸与蛋白质比例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尿素氮及游离氨基酸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15
16
作者 席鹏彬 李德发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36-41,54,共7页
本试验选用90头体重为(9.1±1.4)kg的三元(大白×长白×北京黑)杂交商品仔猪,研究在中国实际条件下,赖氨酸与蛋白质比例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血清尿素氮和血清游离氮基酸浓度的影响,以及满足断奶仔猪生长需要适宜... 本试验选用90头体重为(9.1±1.4)kg的三元(大白×长白×北京黑)杂交商品仔猪,研究在中国实际条件下,赖氨酸与蛋白质比例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血清尿素氮和血清游离氮基酸浓度的影响,以及满足断奶仔猪生长需要适宜的赖氨酸与蛋白质比例。结果表明,当日粮赖氨酸与蛋白质比例为5.8g/100g时,仔猪的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效率最好,且单位增重成本最低;当二者比例小于5.8g/100g(为5.2和5.3g/100g)或大于5.8g/100g(为7.2g/100g)时,仔猪的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效率降低。随着日粮蛋白质水平降低以及氨基酸比例接近理想模式,血清尿素氮浓度呈线性下降趋势,而血清游离氨基酸浓度呈线性升高趋势。由上可得出仔猪适宜的赖氨酸与蛋白质比例为5.8g/100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奶仔猪 赖氨酸 蛋白质 比例 生长性能 血清尿素氮 血清游离氨基酸
下载PDF
日粮粗蛋白质、赖氨酸含量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及血清尿素氮、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董志岩 方桂友 +4 位作者 刘景 叶鼎承 冯玉兰 吴德峰 杨烨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11-515,共5页
将90头平均体重为(32.0±1.5)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5个组,1组为对照组(粗蛋白质含量为17.47%、可消化赖氨酸含量为0.80%),2-5组为试验组.试验组采用2×2因子设计,粗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5.47%和13.47%,可消化赖氨酸含量分... 将90头平均体重为(32.0±1.5)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5个组,1组为对照组(粗蛋白质含量为17.47%、可消化赖氨酸含量为0.80%),2-5组为试验组.试验组采用2×2因子设计,粗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5.47%和13.47%,可消化赖氨酸含量分别为0.80%和0.85%,试验期50 d,研究日粮粗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降低日粮粗蛋白质含量,赖氨酸含量不变,对猪的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当日粮粗蛋白质含量为15.47%,可消化赖氨酸含量为0.80%或0.85%,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必需氨基酸含量与非必需氨基酸含量的差异不显著(P>0.05);当粗蛋白质含量为13.47%,可消化赖氨酸含量为0.80%时,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必需氨基酸含量与非必需氨基酸含量的差异不显著(P>0.05),但可消化赖氨酸含量为0.85%时,血清尿素氮、苏氨酸、苯丙氨酸、精氨酸和总必需氨基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蛋白质含量 赖氨酸含量 生长性能 血清尿素氮 血清游离氨基酸 生长猪
下载PDF
表观可消化苏氨酸对脂多糖应激条件下肉兔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焦艳娜 余冰 +6 位作者 李自梅 曾亭轩 陈香 敬杰滢 苏泽鑫 蔡景义 田刚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64-578,共15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添加不同水平表观可消化苏氨酸(AFDT)对脂多糖(LPS)应激条件下肉兔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试验采用2×3双因素设计,选取35日龄断奶的遗传背景相同、初始平均体重为(808.11±12.17)g...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添加不同水平表观可消化苏氨酸(AFDT)对脂多糖(LPS)应激条件下肉兔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试验采用2×3双因素设计,选取35日龄断奶的遗传背景相同、初始平均体重为(808.11±12.17)g的健康新西兰白兔180只,2种应激处理分别为腹腔注射100μg/kg BW LPS和等量的灭菌生理盐水(于试验第17和20天进行),3种AFDT处理为饲粮中分别添加推荐量的100%、125%和150%的AFDT(实测值分别为0.43%、0.54%和0.64%),共计6个处理,每组3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兔。试验期35 d,于试验的第22天进行血清样品采集。结果表明:1)饲粮添加AFDT显著增加了试验第17~22天、第23~35天和第1~35天的平均日增重(ADG)以及试验第23~35天和第1~35天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降低试验第17~22天的饲料转化率(FCR)(P<0.05);有降低试验第1~17天肉兔发病率(P=0.08)和健康风险指数(P=0.08)的趋势;对血清中除高密度脂蛋白(HDL)、丙氨酸(Ala)和球蛋白(GLB)外的其他血清生化指标和血清游离氨基酸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2)LPS应激显著降低了肉兔的生长性能(P<0.05),且0.43%AFDT组的下降幅度大于0.54%AFDT和0.64%AFDT组;有增加试验第17~22天肉兔死亡率(P=0.05)和健康风险指数(P=0.09)的趋势;显著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和白蛋白(ALB)含量,显著提高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游离苏氨酸(Thr)、苯丙氨酸(Phe)和精氨酸(Arg)含量(P<0.05)。由此得出,饲粮添加AFDT可改善肉兔健康状况和生长性能。在LPS应激条件下,饲粮添加AFDT对肉兔生长性能的影响有限,但在数值上有所改善,且以添加0.64%ADFT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可消化苏氨酸 脂多糖 肉兔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血清游离氨基酸
下载PDF
丁酸钠对匙吻鲟血清生化指标及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汪富荣 孙浪 +7 位作者 何纯希 冷奏凯 陈喜庭 杨章泉 邓亮 廖伏初 肖调义 任建舟 《饲料研究》 CAS 2017年第12期36-38,46,共4页
为研究不同质量分数包膜丁酸钠对匙吻鲟血清生化指标及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选取225尾初始体质量(48.87±3.13)g匙吻鲟为研究对象,在匙吻鲟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0.10%、0.25%、0.50%和0.75%包膜丁酸钠,配制5种等氮等能试... 为研究不同质量分数包膜丁酸钠对匙吻鲟血清生化指标及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选取225尾初始体质量(48.87±3.13)g匙吻鲟为研究对象,在匙吻鲟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0.10%、0.25%、0.50%和0.75%包膜丁酸钠,配制5种等氮等能试验饲料,试验在水库网箱中进行,每网箱饲喂15尾,每处理组3个重复,以鱼体质量3.00%~5.00%的投喂量日投喂3次,试验期70 d。试验结果表明:在饲粮中添加包膜丁酸钠可显著提高匙吻鲟血清总蛋白、球蛋白、苏氨酸(Thr)、丙氨酸(Ala)、蛋氨酸(Met)和异亮氨酸(Ile)含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丁酸钠添加量为0.10%时,匙吻鲟血清总蛋白、球蛋白、苏氨酸、蛋氨酸和异亮氨酸含量显著升高,比对照组分别提高2.69%、2.69%、70.56%、39.41%和47.35%(P<0.05)。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包膜丁酸钠可显著提高匙吻鲟蛋白代谢相关血清生化指标及游离必需氨基酸含量,适宜添加量为0.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钠 匙吻鲟 血清生化指标 血清游离氨基酸
下载PDF
晶体或包膜氨基酸对鲤鱼的作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24
20
作者 陈丙爱 冷向军 +1 位作者 李小勤 胡斌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74-778,共5页
关键词 鲤鱼 晶体氨基酸 包膜氨基酸 生长 血清游离氨基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