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7篇文章
< 1 2 7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与血管内超声在冠状动脉介入术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韦艳 李爱琴 +5 位作者 赵鹏 杨长宝 晋辉 毋领娟 柴文文 郑海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25-1031,共7页
目的 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与血管内超声(IVUS)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拟行PCI,于PCI术前、术中及术后依次行IVUS和OCT检测,获取两组图像并比较两种方法检测冠状动脉斑块成分特征、... 目的 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与血管内超声(IVUS)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拟行PCI,于PCI术前、术中及术后依次行IVUS和OCT检测,获取两组图像并比较两种方法检测冠状动脉斑块成分特征、病变管径相关参数及并发症。结果 术前OCT脂质斑块、纤维斑块的检出率均明显低于IVUS,混合斑块、斑块侵蚀及斑块破裂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IVUS(均P<0.05);支架植入后,OCT支架贴壁不良、支架边缘夹层、支架内残余血栓及支架内斑块脱垂检出率均明显高于IVUS(均P<0.05);术后12个月,OCT晚期支架贴壁不良、支架边缘夹层及支架内斑块/血栓脱垂检出率均明显高于IVUS(均P<0.05)。结论 OCT和IVUS均可用于指导PCI术,OCT对术前斑块性质(斑块侵蚀、斑块破裂、红、白血栓)及术后并发症(支架贴壁不良、支架内残余血栓、支架边缘夹层及支架内组织脱垂)的识别优于IVUS,OCT能准确测量内衬纤维帽厚度,识别出薄帽纤维粥样斑块(TCFA),而IVUS能检测斑块负荷及血管重构指数。二者联用可取长补短,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血管内超声 不稳定型心绞痛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下载PDF
血管内超声参数联合microRNA-206评估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价值
2
作者 张鹏祥 张爱爱 +5 位作者 李飞星 李小宁 李卓然 李会贤 王蕊 李方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45-52,共8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IVUS)参数联合microRNA-206(miR-206)评估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AMI)患者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4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05例NSTEAMI患者,所有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IVUS)参数联合microRNA-206(miR-206)评估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AMI)患者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4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05例NSTEAMI患者,所有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根据病变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55例)、双支病变组(32例)、多支病变组(18例)。对比不同病变程度患者IVUS参数、血清miR-206,分析IVUS参数、血清miR-206与NSTEAMI患者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随访2年,根据是否发生MACE分为发生组与非发生组。对比发生组与非发生组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NSTEAMI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IVUS参数、血清miR-206预测NSTEAMI患者发生MACE的效能。结果多支病变组斑块负荷、斑块面积、重构指数、偏心指数、血清miR-206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单支、双支组(P<0.05),且双支病变组均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管外弹力膜面积与NSTEAMI患者病变严重程度无相关性(r=0.271,P=0.325);斑块负荷、斑块面积、重构指数、偏心指数、血清miR-206与NSTEAMI患者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416、0.382、0.423、0.507和0.394,均P=0.000)。随访2年,失访2例,剩余103例患者中32例(31.07%)发生MACE,71例(68.93%)未发生MACE。发生组多支病变、血运未重建占比、斑块负荷、斑块面积、重构指数、偏心指数、血清miR-206相对表达量均高于非发生组(P<0.05),淋巴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非发生组(P<0.0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多支病变[OR=3.466(95%CI:1.523,7.884)]、血运未重建[OR=2.776(95%CI:1.220,6.315)]、斑块负荷[OR=3.155(95%CI:1.387,7.177)]、重构指数[OR=3.842(95%CI:1.689,8.740)]、偏心指数[OR=4.166(95%CI:1.831,9.477)]、血清miR-206[OR=4.500(95%CI:1.978,10.236)]为NSTEAMI患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斑块负荷、重构指数、偏心指数、血清miR-206四者联合预测NSTEAMI患者发生MACE的敏感性为88.52%(95%CI:0.674,0.957),特异性为92.86%(95%CI:0.713,0.968),曲线下面积为0.900(95%CI:0.812,0.953)。结论IVUS参数(斑块负荷、重构指数、偏心指数)、血清miR-206在评估NSTEAMI患者病变严重程度与预后中具有重要价值,且四者联合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 血管内超声 microRNA-206 病变严重程度 预后 预测价值
下载PDF
血管内超声指导旋磨联合切割球囊治疗重度冠状动脉钙化的临床效果
3
作者 武天坤 杨宏辉 +5 位作者 孟醒 陈赓禹 刘莹莹 朱利杰 徐桂安 李清曼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4期390-393,共4页
目的通过临床对比分析,探讨血管内超声(IVUS)指导旋磨联合切割球囊治疗重度冠状动脉钙化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22年8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郑州大学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行IVUS检查及冠状动脉造影确诊至少1处病变为重度... 目的通过临床对比分析,探讨血管内超声(IVUS)指导旋磨联合切割球囊治疗重度冠状动脉钙化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22年8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郑州大学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行IVUS检查及冠状动脉造影确诊至少1处病变为重度钙化,且已在IVUS指导下进行经皮冠脉介入术治疗的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旋磨组78例和旋切组102例,评价支架置入后即刻及术后1年的效果。结果旋磨组与旋切组患者最大钙化弧度分别为(220.66±20.73)°、(225.37±20.64)°,钙化长度比为0.74±0.04、0.73±0.05,支架置入前最小管腔面积为(2.48±0.07)mm^(2)、(2.50±0.09)mm^(2),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置入后,旋磨组和旋切组患者的最小支架面积分别为(5.40±0.23)mm^(2)和(5.51±0.20)mm^(2),即刻管腔获得面积分别为(2.89±0.32)mm^(2)和(3.02±0.40)mm^(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旋磨组和旋切组患者的最小支架面积分别为(4.65±0.19)mm^(2)和(4.76±0.20)mm^(2),两组患者血管丢失及靶血管重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磨联合切割球囊治疗冠状动脉重度钙化病变,可以获得更好的支架置入后效果。降低术后1年靶血管血运重建的比例,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超声 旋磨术 切割球囊 重度冠状动脉钙化
下载PDF
血管内超声测定定量血流分数对临界病变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策略的价值
4
作者 李军 马晓海 邱威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78-281,286,共5页
目的结合血管内超声结果分析定量血流分数在评估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及介入手术策略的指导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2—10月在北京安贞医院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CA)和/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并接受靶血管血管内超声检查(IVUS)的患... 目的结合血管内超声结果分析定量血流分数在评估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及介入手术策略的指导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2—10月在北京安贞医院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CA)和/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并接受靶血管血管内超声检查(IVUS)的患者110例,基于IVUS结果定量测定靶血管最小管腔面积(MLA)和斑块负荷(PB)等参数。利用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图像数据,对接受治疗的靶病变血管计算定量血流分数(QFR)。以IVUS结果为依据,评价QFR对血管病变程度的诊断及对行介入手术策略的价值。结果筛选临界病变并行IVUS检查110例,其中IVUS图像伪影严重13例,血管严重迂曲18例,造影显示全程病变或图像质量不佳24例,最终共计入组患者55例、靶血管55支。以IVUS管腔面积≤3 mm^(2)或IVUS管腔面积≤4 mm^(2)并且IVUS斑块负荷≥70%,作为血管显著狭窄引起心肌缺血的诊断标准。患者QFR值为0.75±0.12,MLA为(3.32±0.74)mm^(2),PB为(70±9)%。QFR值≤0.800时与IVUS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缺血的一致性良好(Kappa=0.656,P<0.01,95%CI 0.452~0.860)。QFR的敏感度为0.853,特异度为0.810,阳性预测值为87.9%,阴性预测值为77.3%;MLA和QFR值之间存在中度正相关关系(r=0.566,P<0.01)。PB和QFR值之间存在轻度负相关关系(r=-0.371,P<0.01)。结论QFR对冠脉临界病变狭窄治疗决策的指导具有良好的诊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血流分数 血管内超声 冠状动脉造影 血流储备分数 心肌缺血
下载PDF
用于血管内超声成像的高频换能器研制
5
作者 李霞 陈益良 苏敏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146,共5页
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成像技术可以精确评估血管腔口径、血管壁形态和其他相关血流和血管特性,在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治疗指导和治疗后的评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设计并制备了一种用于血管内超声成像的高频超... 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成像技术可以精确评估血管腔口径、血管壁形态和其他相关血流和血管特性,在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治疗指导和治疗后的评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设计并制备了一种用于血管内超声成像的高频超声换能器,并对换能器的电学和声学性能进行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IVUS换能器的中心频率为38.9 MHz,-6 dB相对带宽为56.6%,在谐振频率42.3 MHz处的电阻抗为22.6Ω,在反谐振频率48.2MHz处的电阻抗为56.5Ω,有效机电耦合系数为0.48。使用该换能器进行线仿体成像实验的结果显示,换能器的纵向分辨率为54μm,横向分辨率为209μm。最后,将文中制备的超声换能器与国外同类型换能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换能器的性能良好,能够满足血管内超声临床检测需求,未来有望能够突破技术瓶颈,实现国产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疾病 血管内超声成像 高频超声换能器
下载PDF
血管内超声指导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复杂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的效果
6
作者 张浩 郭明凯 张晓东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3期34-36,57,共4页
目的:观察血管内超声指导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复杂冠状动脉(冠脉)病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90例复杂冠脉病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观察血管内超声指导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复杂冠状动脉(冠脉)病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90例复杂冠脉病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PCI治疗,研究组采用血管内超声指导下PCI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1(ET-1)、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随访3个月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手术成功率和随访3个月的冠脉再狭窄率。结果:术后,研究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LVESD和LVED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ET-1、Hcy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89%(4/45),低于对照组的24.44%(1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冠脉再狭窄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超声指导下PCI治疗复杂冠脉病变患者可提高手术成功率,改善心功能指标水平,降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冠脉再狭窄率,效果优于常规PCI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超声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复杂冠状动脉病变 心功能 血管不良事件 冠状动脉再狭窄
下载PDF
血流储备分数与血管内超声对冠状动脉狭窄70%的心绞痛患者治疗方案选择的影响
7
作者 李惠彬 黄建振 +3 位作者 彭俊 高世龙 李国铭 翁奇峰 《心电与循环》 2024年第1期56-58,66,共4页
目的比较血流储备分数(FFR)与血管内超声(IVUS)对冠状动脉(下称冠脉)狭窄70%的心绞痛患者治疗方案选择的指导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2月至2022年4月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行冠脉造影显示狭窄70%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其中各... 目的比较血流储备分数(FFR)与血管内超声(IVUS)对冠状动脉(下称冠脉)狭窄70%的心绞痛患者治疗方案选择的指导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2月至2022年4月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行冠脉造影显示狭窄70%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其中各有30例分别行IVUS(IVUS组)和FFR(FFR组)检查,20例患者仅予保守治疗(对照组)。当IVUS测得最小管腔面积≤4 mm2、斑块负荷≥70%或FFR值≤0.8时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所有患者行双重抗血小板、调脂、β受体阻滞剂治疗,随访9个月,比较各组冠脉病变分布情况,心绞痛、心肌梗死、血运重建、心源性死亡等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3组患者冠脉病变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VUS组行PCI患者占比多于FF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VUS组和FFR组MACE发生率相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IVUS和FFR均可指导冠脉狭窄为70%的心绞痛患者治疗方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冠状动脉狭窄 血流储备分数 血管内超声
下载PDF
血管内超声在复杂高危患者冠脉介入诊疗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8
作者 许卫 朱洪海 刘欣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5期55-59,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IVUS)在复杂高危患者冠脉介入诊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285例行冠脉介入治疗的复杂高危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检查方法分为冠状动脉造影(CAG)组(n=142)...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IVUS)在复杂高危患者冠脉介入诊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285例行冠脉介入治疗的复杂高危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检查方法分为冠状动脉造影(CAG)组(n=142)和IVUS组(n=143)。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病变血管成功开通率、完全血运重建率、手术时间)、支架置入情况(支架置入数量、支架直径、支架长度、扩张球囊直径)、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并统计两组患者随访1年的Killip心功能分级、射血分数(EF)、再住院率、依从性、复查CAG情况、1年内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结果:两组病变血管成功开通率、完全血运重建率、手术时间、支架置入数量、围手术期并发症、住院期间MACE发生情况、随访1年的复查CAG情况及1年内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VUS组支架直径、支架长度均长于CAG组,扩张球囊直径、随访1年的再住院率均低于CAG组,且IVUS组随访1年的Killip心功能分级、EF、依从性均高于CA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VUS在复杂高危患者冠脉介入诊疗中对病变血管成功开通率、完全血运重建率可获得与CAG相似的诊疗效果,且对手术时间及围手术期并发症、MACE发生情况无明显影响,同时能够优化支架置入情况,改善患者远期心功能及再住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超声 复杂 高危 冠脉介入
下载PDF
冠状动脉造影与血管内超声心动图辅助PCI技术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差异
9
作者 仇昌智 《微创医学》 2024年第3期250-253,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冠状动脉造影(CAG)与血管内超声心动图(IVE)辅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技术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差异。方法选择接受PCI技术治疗的9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于PCI术中选用影像学检查技术的不同,分为CAG组(CAG技术,... 目的对比分析冠状动脉造影(CAG)与血管内超声心动图(IVE)辅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技术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差异。方法选择接受PCI技术治疗的9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于PCI术中选用影像学检查技术的不同,分为CAG组(CAG技术,n=45)和IVE组(IVE技术,n=45),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临床结局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IVE组患者的球囊扩张支架最大压力、管腔最大直径、PCI后管腔最小直径均大于CAG组,支架植入效果良好率高于CAG组(97.78%vs.82.22%),并发症发生率及心肌梗死、心绞痛住院的发生率均低于CAG组(均P<0.05)。结论在辅助PCI技术治疗冠心病中,相较于CAG,IVE可进一步提升支架植入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冠脉造影 血管内超声心动图 临床结局
下载PDF
血管内超声在临床应用中的最新进展
10
作者 王雷 吴晓东 刘海涛 《世界复合医学》 2024年第2期191-193,198,共4页
随着冠状动脉精准化治疗程度越来越高,作为冠脉造影的重要的补充手段,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逐渐进入大家的视野并且应用越来越广泛。血管造影可直接反映血管本身的狭窄程度,但是结果容易受到患者体位、成像角度及... 随着冠状动脉精准化治疗程度越来越高,作为冠脉造影的重要的补充手段,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逐渐进入大家的视野并且应用越来越广泛。血管造影可直接反映血管本身的狭窄程度,但是结果容易受到患者体位、成像角度及操作者主观判断影响。而血管内超声则更加客观、准确、清晰地反映血管的真实情况,尤其是在诊断临界病变时可提供极大帮助。除运用在冠脉介入术外,该技术目前在诊断周围血管疾病中也有指导作用。本文结合近几年国内外血管内超声的最新进展,系统阐述IVUS工作原理、功能以及常见应用场景,为术者在制订治疗方案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通过获取冠状动脉血管壁的超声图像,可以更加准确了解病变的特点,从而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超声 冠脉造影 冠心病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使用血管内超声指导介入治疗的优势
11
作者 胡丽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62-0065,共4页
探讨对冠心病患者分别采取血管内超声指导介入术治疗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38例冠心病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进行治疗)和实验组(采用血管内超声指导介入术进... 探讨对冠心病患者分别采取血管内超声指导介入术治疗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38例冠心病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进行治疗)和实验组(采用血管内超声指导介入术进行治疗),各19例;比较两组患者平均卧床时间、平均住院天数以及并发症(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血管死亡、心绞痛复发)总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并发症(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血管死亡、心绞痛复发)总发生率(5.26%)低于对照组(47.37%)(P<0.05)。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相较于对照组来说,实验组内患者在治疗完成后的各恢复时间进行对比分析,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的结论表明,在治疗冠心病的患者中,采用血管内超声指导介入术相较于常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包括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血管死亡和心绞痛复发等。此外,在治疗完成后,实验组患者的床卧时间和住院天数也明显减少,恢复速度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管内超声指导介入术 常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 治疗效果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冲击波球囊导管成形术在血管内超声指导下对左主干重度钙化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丰齐 鲍骏 +6 位作者 李拜红 陈翀昊 高长征 过云峰 顾鑫 顾建斌 王晓彦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7期383-389,共7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冲击波球囊导管成形术或称血管内碎石术(IVL)在血管内超声(IVUS)指导下治疗左主干(LM)重度钙化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22年10月至2024年4月期间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26例LM(口部、体部、分叉)重度...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冲击波球囊导管成形术或称血管内碎石术(IVL)在血管内超声(IVUS)指导下治疗左主干(LM)重度钙化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22年10月至2024年4月期间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26例LM(口部、体部、分叉)重度钙化患者,年龄72.0(61.8,75.4)岁。在IVUS指导下应用IVL对钙化病变进行预处理,再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置入支架/药物球囊。所有患者均在应用IVL前后、PCI术后使用IVUS进行评估,并比较治疗前后IVUS腔内相关数据[斑块负荷(PB)、最小管腔面积(MLA)、最小管腔直径(MLD)]以及钙化断裂数、最小支架面积(MSA)、支架膨胀系数(EXP)等。结果26例患者(2例开口病变、7例体部病变、17例主干末端分叉病变)中稳定型心绞痛(SAP)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1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4例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5例。钙化最严重部位处PB在IVL后减小[79.50(76.00,83.75)%比80.00(76.00,83.75)%,P=0.001],MLA在IVL后增大[3.39(3.14,3.68)mm2比3.38(3.14,3.67)mm2,P=0.039],MLD在IVL后增大[3.21(3.07,3.30)mm比3.20(3.07,3.30)mm,P=0.024],100%有钙化环断裂(2例1个,9例2个,15例≥3个),100%成功置入支架/药物球囊,EXP高达(89.15±4.42)%,MSA 7.20(6.46,7.45)mm2。术后随访3个月均无心绞痛、复发性心肌梗死和死亡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LM重度钙化病变经IVUS评估经IVL预处理后成功完成PCI术,IVL可作为LM重度钙化治疗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碎石术 左主干 冠状动脉钙化 血管内超声
下载PDF
基于外轮廓识别与内部像素分类的双阶段血管内超声影像分割与术中显示
13
作者 于春宇 郭云涛 王洪凯 《数据与计算发展前沿》 CSCD 2024年第3期28-40,共13页
【目的】血管内超声成像常被用于术中观察冠状动脉的狭窄状况与粥样硬化病灶危险程度。本文研发了针对血管内超声影像的病灶智能分割算法,重点解决噪声和伪影对分割精度的影响,并提出便于医生在术中观察的分割结果显示方式。【方法】本... 【目的】血管内超声成像常被用于术中观察冠状动脉的狭窄状况与粥样硬化病灶危险程度。本文研发了针对血管内超声影像的病灶智能分割算法,重点解决噪声和伪影对分割精度的影响,并提出便于医生在术中观察的分割结果显示方式。【方法】本文提出了双阶段分割模型,首先自动识别血管内腔边轮廓以排除血管外噪声干扰,然后聚焦于血管内病灶组织的像素分类。本方法充分考虑了时序图像序列在时间上的关联性,通过多通道输入的U-Net提升相邻帧之间的分割一致性。为便于术中观察,根据网络输出的像素概率进行了概率化显示。【结果】在20例时序影像测试集上,本方法对纤维、钙化、脂质与超声衰减分割的平均Dice系数指标分别为0.90、0.93、0.80和0.95。对比实验证明外轮廓识别有助于排除外部噪声干扰,提升内部病灶分割的完整性。本方法以多通道方式输入时序图像可以有效提高时间维度上的分割一致性。临床医生验证肯定了本方法的概率化显示方式有助于术中直观了解病灶分布状况。【结论】本方法通过对血管内超声图像进行分割和可视化展示,更准确、完整、直观地评估并展现血管内病灶成份分布情况,为冠脉介入手术提供了智能分析和可视化展示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超声 外轮廓识别 像素标记 动脉粥样硬化病灶分割
下载PDF
血清VASP、ANGPTL4联合血管内超声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斑块易损性评价中的价值研究
14
作者 赵树媛 王爽 +2 位作者 侯鹏 纪俊雨 赵宇明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823-826,831,共5页
目的分析血清血管扩张刺激磷蛋白(VASP)、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联合血管内超声对冠状动脉斑块易损性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河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98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血管内超声检查,根据检... 目的分析血清血管扩张刺激磷蛋白(VASP)、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联合血管内超声对冠状动脉斑块易损性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河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98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血管内超声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稳定斑块组和易损斑块组;血清VASP、ANGPTL4以及二者与血管内超声相关指标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法分析;冠状动脉斑块易损性的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VASP、ANGPTL4联合血管内超声对冠状动脉斑块易损性的预测价值采用ROC曲线分析。结果易损斑块组斑块负荷和重构指数高于稳定斑块组,血清VASP、ANGPTL4水平低于稳定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VASP与ANGPTL4水平呈正相关(P<0.05),二者与斑块负荷和重构指数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VASP、ANGPTL4是冠状动脉斑块易损性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VASP、ANGPTL4、斑块负荷、重构指数联合预测冠状动脉斑块易损性优于各自单独预测(Z联合vs VASP=2.568、Z联合vs ANGPTL4=2.735、Z联合vs斑块负荷=2.638、Z联合vs重构指数=2.710,P均<0.05)。结论血清VASP、ANGPTL4水平与冠状动脉斑块易损性密切相关,血清VASP、ANGPTL4联合血管内超声可以提高对冠状动脉斑块易损性的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超声 血管扩张刺激磷蛋白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 冠心病 斑块易损性
下载PDF
血管内超声去肾交感神经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陈柏宇 彭心源 +1 位作者 欧奕超 刘茂 《医学综述》 CAS 2024年第11期1334-1338,共5页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目前我国高血压诊疗存在患病率高、控制率低等特点,其核心疗法依然是药物治疗。但即使在充分药物治疗基础上,部分患者的血压仍难以长期且稳定地实现达标。血管内...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目前我国高血压诊疗存在患病率高、控制率低等特点,其核心疗法依然是药物治疗。但即使在充分药物治疗基础上,部分患者的血压仍难以长期且稳定地实现达标。血管内超声去肾交感神经术(RDN)是一种新型高血压器械治疗方法,其工作原理是在肾动脉四周通过超声能量对肾交感神经进行热消融,从而达到降压的目的。近年关于血管内超声RDN的临床试验不断增加,且均取得好的疗效。因此,深入研究血管内超声RDN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可以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去肾交感神经术 血管内超声
下载PDF
血管内超声引导双吻挤压支架治疗复杂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应用
16
作者 张鹏朝 梅益斌 +1 位作者 陈金笑 李邹鸿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24年第5期361-366,共6页
目的比较血管内超声(IVUS)与冠脉造影(CAG)引导双吻挤压支架治疗复杂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3年7月接受IVUS引导行双吻挤压支架治疗并完成随访的47例复杂冠状动脉分叉病变(IVUS组)和行CAG引导双吻挤压支... 目的比较血管内超声(IVUS)与冠脉造影(CAG)引导双吻挤压支架治疗复杂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3年7月接受IVUS引导行双吻挤压支架治疗并完成随访的47例复杂冠状动脉分叉病变(IVUS组)和行CAG引导双吻挤压支架治疗并完成随访的42例复杂冠状动脉分叉病变(CAG组),共计89例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冠状动脉主支和分支介入术(PCI)成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单次治疗费用、支架个数、支架长度、支架直径;观察两组术前(T0)、术后即刻(T1)、术后6个月(T2)的主支、分支病变最小管径(MLD)、狭窄程度及术后1年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IVUS组的分支血管PCI成功率(97.87%)高于CAG组(85.71%),支架直径[(3.53±0.50)mm]长于CAG组[(2.95±0.2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4、t=6.901,P<0.05)。IVUS组T2时点的主支、分支病变MLD[(2.87±0.54)mm、(2.31±0.24)mm]分别高于CAG组[(2.64±0.45)mm、(2.12±0.19)mm],而主支、分支狭窄程度[(8.90±0.64)%、(8.09±1.33)%]则低于CAG组[(9.27±0.98)%、(8.96±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支血管PCI成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单次治疗费用、支架个数、支架长度和T0、T1时点的主支、分支病变MLD、狭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IVUS组术后1年的主支和分支靶血管再狭窄、再发心绞痛、靶血管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等发生率高于CAG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VUS引导下双吻挤压支架治疗复杂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与CAG引导相比,有助于选择更合理的支架,提高PCI成功率和降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超声 冠脉造影 双吻挤压支架 复杂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
下载PDF
术前血管内超声钙化特征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冠脉再狭窄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7
作者 杜媚君 傅莉妃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4年第2期133-136,共4页
目的 构建术前血管内超声钙化特征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冠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预测模型并探讨其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行PCI术治疗的NSTEACS患者14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预... 目的 构建术前血管内超声钙化特征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冠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预测模型并探讨其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行PCI术治疗的NSTEACS患者14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预后是否发生冠脉ISR分为正常组89例和再狭窄组57例。收集患者术前血管内超声钙化特征等临床资料,并行单因素分析确定收集信息中的影响PCI术后冠脉ISR相关因素。对相关因素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以筛选独立危险因素,并以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预测价值。结果 冠脉内钙化弧度大、钙化长度长、浅表型钙化类型等血管内超声钙化特征均是影响PCI术后冠脉ISR的危险因素(OR分别=1.44、1.03、2.93,P均<0.05),以此构建预测模型的ROC曲线线下面积(AUC)为0.88。结论 冠脉内钙化弧度大、钙化长度长、浅表型钙化等术前血管内超声钙化特征均为PCI术后冠脉ISR的危险因素,以此构建预测模型对PCI术后冠脉ISR的发生与否具有较高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 血管内超声 再狭窄 钙化特征 预测模型
下载PDF
血管内超声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指导价值
18
作者 王晓松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82-0085,共4页
研究冠心病介入治疗中血管内超声的指导价值。方法 时间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地点江阴市人民医院导管室,对象冠心病患者,例数60例,分组方式随机数字表法,组别对照组、研究组,每组例数30例。所用治疗方式:常规介入治疗、血管内超声介入... 研究冠心病介入治疗中血管内超声的指导价值。方法 时间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地点江阴市人民医院导管室,对象冠心病患者,例数60例,分组方式随机数字表法,组别对照组、研究组,每组例数30例。所用治疗方式:常规介入治疗、血管内超声介入治疗。评价指标临床效果、临床检查指标等。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血管总面积(17.21±3.14)mm2、最小管腔面积(6.96±1.99)mm2高于对照组(15.67±2.52)mm2、(5.43±1.85)mm2,P<0.05;研究组斑块面积(8.43±2.46)mm2及面积狭窄率(53.76±6.45)%低于对照组(9.79±2.27)mm2、(61.04±6.48)mm2,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0.00%较之于对照组40.00%更低,P<0.05;研究组治疗满意度96.67%较之于对照组60.00%更高,P<0.05。结论 采用血管内超声介入治疗,能有效判断冠状动脉管壁结构,对冠心病诊断有显著效果,患者满意度高,有明显的指导价值。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超声 冠心病 介入治疗 指导价值 诊断
下载PDF
冠脉支架植入术中血管内超声的应用分析
19
作者 王晓松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147-0150,共4页
评价血管内超声应用于冠脉支架植入术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22年1月~2023年1月之间冠脉支架植入术患者6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小组的划分,对照组(常规造影技术进行指导)和观察组(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指导)各为33例,将两组支架... 评价血管内超声应用于冠脉支架植入术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22年1月~2023年1月之间冠脉支架植入术患者6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小组的划分,对照组(常规造影技术进行指导)和观察组(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指导)各为33例,将两组支架植入率、支架直径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支架植入率高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的支架直径无明显差异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最小管腔直径、最小管腔面积大于对照组,观察组的面积狭窄率小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冠脉支架植入术中,为患者提供血管内超声指导的效果更佳,可以提升患者的支架植入成功率,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超声 冠脉支架植入术 植入成功率
下载PDF
血管内超声评估“L-sandwich”术式在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的疗效——一项概念验证性研究
20
作者 李牧蔚 聂铭 +4 位作者 郭权 张智文 饶立新 彭亮 马曹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47-553,共7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IVUS)评估“L-sandwich”术式在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入选的99例冠状动脉真分叉病变(medina分型:1.1.1)患者分为“L-sandwich”术式组(n=38)、双支架术式组(n=32)和主支药物洗脱支架(DES...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IVUS)评估“L-sandwich”术式在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入选的99例冠状动脉真分叉病变(medina分型:1.1.1)患者分为“L-sandwich”术式组(n=38)、双支架术式组(n=32)和主支药物洗脱支架(DES)分支单纯药物涂层球囊(DCB)组(n=29)。所有患者术中及复查均使用IVUS评估。主要研究终点为随访12个月时的主支血管、分支血管口部及分支血管体部的晚期管腔面积丢失(LLAL),次要终点为12个月时各部位的最小管腔面积(MLA)以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MACE包括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原性死亡和靶血管血运重建。本研究为概念验证性研究,统计分析在接受治疗(as-treated,AT)分析集中进行。结果:随访12个月时,“L-sandwich”术式组、双支架术式组和主支DES分支单纯DCB组患者主支血管的LLAL[(0.12±0.42)mm^(2)vs.(0.07±0.38)mm^(2)vs.(-0.01±0.31)mm^(2),P=0.419]、分支血管体部的LLAL[(-0.11±0.45)mm^(2)vs.(-0.10±0.28)mm^(2)vs.(0.24±1.04)mm^(2),P=0.07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支血管开口LLAL双支架术式组最大,“L-sandwich”术式组最小[(-0.48±0.78)mm^(2)vs(.0.45±0.64)mm^(2)vs(.0.14±1.37)mm^(2),P<0.001];三组主支血管MLA相似[(8.39±1.65)mm^(2)vs.(8.28±0.98)mm^(2)vs.(8.02±1.37)mm^(2),P=0.565],分支血管开口MLA双支架术式组最大,主支DES分支单纯DCB组最小[(5.08±0.74)mm^(2)vs.(5.63±0.80)mm^(2)vs.(3.57±1.35)mm^(2),P<0.001],分支血管体部MLA“L-sandwich”术式组与双支架术式组类似,主支DES分支单纯DCB组最小[(5.94±0.72)mm^(2)vs.(5.86±0.59)mm^(2)vs.(3.74±1.07)mm^(2),P<0.001]。双支架术式组中2例患者行靶血管重建,其他组患者均无MACE发生(P=0.118)。结论:“L-sandwich”术式治疗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安全可行,随访12个月时比双支架术式分支血管开口LLAL更小,各部位MLA相似,且明显简化操作步骤。与分支单纯应用DCB相比具有更好的分支获益,同时也是分支单纯DCB出现严重夹层时的补救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真性分叉病变 血管内超声 药物洗脱支架 药物涂层球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