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43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颅内血肿清除后迟发性脑内血肿6例
1
作者 张智民 环一雷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1997年第3期201-202,共2页
关键词 脑内血肿 颅内血肿清除 迟发性血肿 血肿清除术 急性硬膜下血肿 再次开颅 脑挫裂伤 气管切开 清除血肿 开颅术后
下载PDF
内镜下血肿清除治疗非等密度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和亚急性硬脑膜下血肿的疗效分析
2
作者 肖奎 周良学 +3 位作者 唐协林 刘胜华 羊飞龙 黎乾科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12期69-74,共6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血肿清除治疗非等密度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和亚急性硬脑膜下血肿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2年6月该院接受内镜手术的非等密度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和亚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18例。分析血肿清除率、术后中线偏移... 目的探讨内镜下血肿清除治疗非等密度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和亚急性硬脑膜下血肿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2年6月该院接受内镜手术的非等密度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和亚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18例。分析血肿清除率、术后中线偏移复位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复发率、不同时点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改良Rankin评分(m RS)等指标。结果手术时间为(147.89±10.29)min,术中出血量为(130.52±18.42)m L。18例患者术前血肿平均体积为(111.91±34.25)m L,术后第1天复查CT提示:16例血肿全部清除,2例血肿绝大部分清除,血肿清除率为88.89%。颅脑CT提示:术前中线平均偏移为(11.49±3.23)mm,术后第1天中线复位至(6.19±2.6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个月16例中线居中,2例中线偏移1.21和2.23 mm,术后1个月中线复位率为88.89%;术后半年,18例患者中线全部居中,中线复位率为100.00%。18例患者术后均无再出血,术后并发硬脑膜下积液1例,服药后积液吸收,术后随访半年,18例患者均未复发。入院时GCS为(14.06±2.46)分,出院时提高至(15.00±0.0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m RS为(3.17±1.26)分,出院时降低至(0.56±0.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行非等密度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和亚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清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血肿清除方法,在达到大骨瓣开颅手术效果的同时,还可减少手术并发症和术后复发,且侵袭性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合并新鲜出血 亚急性硬脑膜下血肿 内镜下血肿清除 侵袭性 手术并发症 疗效分析
下载PDF
血肿内注射肝素对猪脑叶出血后血肿周围水肿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新江 王苇 +5 位作者 殷小平 常丽英 徐广润 张苏明 姜亚平 方思羽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76-278,i001,共4页
目的观察猪脑叶出血后血肿内注射肝素对血肿体积和周围水肿的影响。方法将13只乳猪随机分为单纯出血组和肝素组,前组在右侧额叶内注射2,5ml动脉全血;后组注射2.3ml动脉全血后血肿腔内再次注射0.2ml(500U)肝素钠。通过1.5TMRI设备,动态... 目的观察猪脑叶出血后血肿内注射肝素对血肿体积和周围水肿的影响。方法将13只乳猪随机分为单纯出血组和肝素组,前组在右侧额叶内注射2,5ml动脉全血;后组注射2.3ml动脉全血后血肿腔内再次注射0.2ml(500U)肝素钠。通过1.5TMRI设备,动态观察发病后30-60min和24hT2*加权成像(T2*WI)、液体衰减返转恢复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LAIR)成像、弥散加权成像(DWI)显示病灶(包括水肿和血肿)体积的变化,比较血肿周围组织和对侧半球组织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的差别,并观察其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T2*WI显示,单纯出血组24h血肿体积较发病1h内无明显变化[(2.21±0.28)cm3比(2.33±0.30)cm3,P>0.05],而肝素组T2*WI显示24h时的病灶明显大于1h内[(5.29±0.98)cm3比(3.09±0.38)cm3,P<0.01]。24h时血肿增大的动物血肿周围水肿区以ADC值升高为主,但局部降低;血肿体积无变化者仅见灶周ADC值升高,无降低现象。组织病理学显示肝素组24h时血肿体积为(5.45±0.96)cm3,明显大于单纯出血者的(2.31±0.22)cm3(P<0.05)。同时发病后24hFLAIR成像和DWI均显示肝素组病灶体积较单纯出血组明显增加(P<0.05或P<0.01)。结论脑出血后血肿内注射肝素钠不仅不能减轻血肿周围组织的水肿程度,而且可导致进行性继续出血,24h时血肿增大,大量出血时血肿周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肿内注射 脑叶出血 血肿周围水肿 T2^*加权成像 快速自旋回波序列 液体衰减返转恢复 血肿周围组织 FLAIR成像 血肿体积 弥散加权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动脉全血 ADC值 血肿增大 24h MRI设备 病理学变化 组织病理学 缺血性损害
下载PDF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290例高血压性颅内血肿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克芳 李静 +2 位作者 刘娟 孙倩 沈巧萍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7期704-704,共1页
关键词 高血压性颅内血肿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 YL-1型颅内血肿穿刺针 护理 血肿穿刺抽吸引流 治疗 颅内血肿患者 严重后遗症
下载PDF
颅脑损伤颅内多发血肿的治疗 被引量:1
5
作者 董吉荣 蔡学见 +1 位作者 陈铮立 刘斌 《东南国防医药》 2005年第2期89-91,共3页
目的 总结颅脑损伤颅内多发血肿的治疗经验,提高此类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我科近10年4 2 5例颅脑伤后颅内双侧多发血肿的临床资料。按照主要血肿的分布,将病员分为硬膜外血肿组(EDH)、硬膜下血肿脑挫裂伤组(SDH+BCL)和脑挫裂伤脑内... 目的 总结颅脑损伤颅内多发血肿的治疗经验,提高此类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我科近10年4 2 5例颅脑伤后颅内双侧多发血肿的临床资料。按照主要血肿的分布,将病员分为硬膜外血肿组(EDH)、硬膜下血肿脑挫裂伤组(SDH+BCL)和脑挫裂伤脑内血肿组(BCL +ICH)。对于不同类型血肿在合适的时机采取合适的手术方法,及时实行ICP监测,不行双侧大块脑组织切除,术中或术后立即复查头颅CT。结果 12 1例未经手术治疗,其中死亡4例(3.3% ) ;手术30 4例,死亡17例(5 .6 % )。EDH组12 7例,全经手术治疗,无死亡;SDH+BCL组14 3例,手术116例,11例死亡(7.7% ) ;ICH组15 5例,手术6 1例,10例死亡(6 .4 % )。结论 颅脑损伤颅内双侧多发血肿应采取综合治疗,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方法治疗可提高治愈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多发血肿 颅脑损伤 颅内双侧多发血肿 脑挫裂伤 手术治疗 硬膜外血肿 硬膜下血肿 脑组织切除 治疗经验 临床资料 手术方法 脑内血肿 综合治疗 高治愈率 手术时机 改善预后 颅脑伤 同类型 ICP 无死亡 ICH
下载PDF
着力点迟发性硬膜外血肿致术中急性脑膨出42例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锦泉 金国良 +1 位作者 裘天仑 王建莉 《浙江创伤外科》 2005年第6期447-447,共1页
关键词 迟发性硬膜外血肿 急性脑膨出 术中 硬膜外血肿清除术 硬脑膜下血肿 颅脑外伤 临床医生 脑内血肿 枕部着力 血肿增大
下载PDF
小骨窗神经内镜辅助下血肿清除术联合软通道引流术治疗分隔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研究
7
作者 丁帅 利文倩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4期118-121,共4页
目的探讨小骨窗神经内镜辅助下血肿清除术联合软通道引流术在分隔型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非随机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3例分隔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 目的探讨小骨窗神经内镜辅助下血肿清除术联合软通道引流术在分隔型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非随机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3例分隔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n=31)、对照1组(n=31)和对照2组(n=31)。研究组接受小骨窗神经内镜辅助下血肿清除术联合软通道引流术治疗,对照1组单用小骨窗神经内镜辅助下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2组单用软通道引流术治疗。比较3组手术情况,以及术后血肿清除率。结果研究组、对照1组的手术时间(65.45±5.68)、(62.36±7.24)min均长于对照2组(44.59±6.1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6.410,P均<0.05)。研究组引流时间短于对照组2;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对照1组短于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和对照1组血肿清除率均高于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小骨窗神经内镜辅助下血肿清除术联合软通道引流术治疗分隔型慢性硬膜下血肿相对于二者单用能更有效地缩短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术后血肿清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小骨窗血肿清除术 软通道引流术 慢性硬膜下血肿 分隔型
下载PDF
硬通道针钻孔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142例报告 被引量:1
8
作者 万默各 《浙江创伤外科》 2007年第5期425-426,共2页
  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以下简称CSDH)是神经外科领域中较常见的疾病,其治疗方法和技巧多种多样,但一般认为钻孔引流为……
关键词 硬通道针 慢性硬膜下血肿 CSDH 钻孔引流 气颅 颅内积气 硬膜外血肿 硬脑膜外血肿 脑出血 血肿 硬膜下腔 脑内血肿
下载PDF
微创钻孔血肿引流术治疗急性硬膜外血肿的效果探讨
9
作者 谢坚 苏裕茗 +2 位作者 李新平 李春梅 叶枝华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049-0052,共4页
将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在患者中将微创钻孔血肿引流术进行应用实施对患者恢复效果的影响价值。方法 此次研究工作在医院(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北流市人民医院)展开,研究起始时间为2021年10月,结束时间为2023年9月,本次... 将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在患者中将微创钻孔血肿引流术进行应用实施对患者恢复效果的影响价值。方法 此次研究工作在医院(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北流市人民医院)展开,研究起始时间为2021年10月,结束时间为2023年9月,本次研究选择患者80例(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开展对比研究,遵循研究基础,采用分组法(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每组40人的两组,一组命名为观察组,另外一组命名为对照组,前者治疗方法为微创钻孔血肿引流术,后者治疗方法为去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对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各项手术指标、NIHS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恢复指标更好,包括住院时间,术后引流时间。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效果更好,包括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血肿残留量(少),对比各项指标差异,结果证实观察组好(P<0.05);术前比较中,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较高,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评分差异增大,其中术后1d差异最大,术后1天差异逐渐缩小,但是依然伴随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评分更低,而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评分组间降低;愈合方面,观察组优良人数更多,为82.5%,显著于对照组(27人,67.5%),对比结果为P<0.05;观察组患者的恢复安全性更高,并发症发生有3人(7.5%),低于对照组的9人(22.5%),详细比较结果为P<0.05。结论 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病情危急,给予患者治疗尤为重要,此过程中微创钻孔血肿引流术效果更为显著,应用安全性也相对较高,可作为临床首要治疗方法,在临床中推广宣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钻孔 急性硬膜外血肿 引流术 去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
下载PDF
复合手术治疗急性进展性硬膜外血肿1例
10
作者 刘成云 杨华 +3 位作者 徐源 彭瀚 周兴旺 向欣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5期318-320,共3页
急性硬膜外血肿是神经外科常见急重症之一,具有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致残率高等特点。尽管目前开颅手术及钻孔引流术等常见手术方式能有效清除血肿,但仍有部分病人由于缺乏针对责任血管的处理,导致血肿继续进展、病情恶化。本文报道1... 急性硬膜外血肿是神经外科常见急重症之一,具有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致残率高等特点。尽管目前开颅手术及钻孔引流术等常见手术方式能有效清除血肿,但仍有部分病人由于缺乏针对责任血管的处理,导致血肿继续进展、病情恶化。本文报道1例75岁女性,因交通事故致意识障碍3 h入院,颅脑CT示右侧颞顶部急性硬膜外血肿,血肿量约28 ml。拟行介入栓塞控制出血,二期行钻孔引流术。在导管室完成股动脉穿刺后,突发右侧瞳孔渐散大至5 mm,考虑进展性血肿增大导致小脑幕切迹疝形成。立即行Dyna-CT确认血肿迅速扩大,随即行硬通道穿刺血肿,抽吸出65 ml活动性出血;造影见右侧脑膜中动脉后支造影剂外溢,证实其破裂活动性出血,予以Onyx胶栓塞后即刻造影见出血停止。Dyna-CT引导下于右侧颞枕部再次穿刺抽吸出205 ml血液。之后行开颅手术,取右侧颞顶枕部马蹄形切口,铣开约12 cm×10 cm骨窗,清除硬膜外血肿约80 ml;放射状剪开硬膜后,清除硬膜下血肿约20 ml,同时去除骨瓣。术后1 d复查CT示血肿基本清除,未见新发血肿。术后8个月随访,GCS评分15分,右侧肢体肌力Ⅴ级,左上肢肌力0级,左下肢肌力Ⅲ级。因此,对于急性硬膜外血肿,应准确判断血肿的部位、性质、出血来源和进展速度,充分了解各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及时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才能获得良好的治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硬膜外血肿 进展性硬膜外血肿 复合手术 血管内治疗 钻孔引流术 开颅血肿清除术
下载PDF
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2
11
作者 范明东 《泰山卫生》 2011年第4期31-33,共3页
颅内血肿是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一类常见继发性病变,可发生于颅内各处,分为硬脑膜外血肿、硬脑膜下血肿、脑内血肿。作为脑外科中常见的急症,颅内血肿的特点是病情重,发展快,常合并其他外伤,并发症多,致残率、死亡率高。积极而准确... 颅内血肿是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一类常见继发性病变,可发生于颅内各处,分为硬脑膜外血肿、硬脑膜下血肿、脑内血肿。作为脑外科中常见的急症,颅内血肿的特点是病情重,发展快,常合并其他外伤,并发症多,致残率、死亡率高。积极而准确的手术治疗和细心、周到、全面的术后护理对患者的预后及减少后遗症和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血肿 术后护理 血肿清除术后 重型颅脑损伤 硬脑膜外血肿 硬脑膜下血肿 继发性病变 脑内血肿
下载PDF
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迟发性血肿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高奋玉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7年第11期1663-1664,共2页
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发生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在临床并不少见,可发生于术中及术后,寻找危险因素从而及时发现并治疗迟发性颅内血肿对于患者的生存和预后具有重大意义([1,2])。为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3年6月至2016年1... 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发生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在临床并不少见,可发生于术中及术后,寻找危险因素从而及时发现并治疗迟发性颅内血肿对于患者的生存和预后具有重大意义([1,2])。为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3年6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72例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相关因素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迟发性血肿 颅内血肿清除 急性外伤性 危险因素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 颅内血肿患者 迟发性颅内血肿 血肿清除术后
下载PDF
复发性慢性硬膜下血肿脑膜中动脉影像学特征及介入栓塞治疗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振生 魏庭丰 +7 位作者 孙勇 匡雄伟 王友伟 吴臣义 段晓春 齐文涛 彭爱军 张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3-418,共6页
目的初步评估复发性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脑膜中动脉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特征,及脑膜中动脉栓塞(middle meningeal artery embolization,MMAE)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5月至2022年12月期间31例(15.... 目的初步评估复发性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脑膜中动脉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特征,及脑膜中动脉栓塞(middle meningeal artery embolization,MMAE)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5月至2022年12月期间31例(15.2%)外科钻孔引流术后复发并接受MMAE治疗的20例单侧CSDH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于3D-TOF MRA测量患侧MMA直径、相对血流速度,并与随机抽取同期外科钻孔引流术后未复发的20例CSDH患者作为对照。随访观察MMAE术后影像学结果、临床症状改善及并发症等。结果复发组患侧MMA平均直径(1.55±0.45)mm明显大于对照组(1.32±0.36)m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8,P=0.028)。复发组相对血流速度(SI比值均数,1.45±0.23)明显大于对照组(SI比值均数,1.23±0.2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93,P=0.001)。复发组血肿外膜强化分级评分(2.25±0.55)分,对照组(1.60±0.68)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22,P=0.002)。MMAE术后影像学随访血肿完全吸收19例(95%),其中3个月完全吸收8例(40%),6个月完全吸收16例(95%),中位吸收时间16周(IQR:7~22)。除1例复发症状反复外,余患者临床症状均不同程度改善,所有患者均未见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与非复发者相比,外科术后复发侧血肿外膜血供更丰富、MMA管径更粗、血流速度更快,MMAE是治疗此类CSDH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复发 脑膜中动脉 血管造影 栓塞
下载PDF
经额入路和经颞入路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用于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谭适 覃重桥 余松祚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4期424-427,共4页
目的对比观察经额入路和经颞入路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用于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HBG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HBGH的患者180例,将其中接受经额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的88例患者为观察组... 目的对比观察经额入路和经颞入路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用于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HBG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HBGH的患者180例,将其中接受经额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的88例患者为观察组,接受经颞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的92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意识清醒时间及血肿清除率;对比两组术前及术后1、3个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日常生活功能量表(ADL)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术后6个月的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住院、手术时间及意识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3个月神经功能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3个月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预后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经颞部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经额部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能提高HBGH患者血肿清除率,改善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且能更好地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 神经内镜 经额入路 经颞入路 血肿清除术
下载PDF
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浚宇 魏亮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1期145-151,共7页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最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之一,尤其在老年人群中,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该疾病在得到充分治疗后仍有一定的复发率、发病率、死亡率。过去几十年中,对慢性硬膜下血肿病理生理学的新认知、手术或非手术的新疗法成为研究...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最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之一,尤其在老年人群中,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该疾病在得到充分治疗后仍有一定的复发率、发病率、死亡率。过去几十年中,对慢性硬膜下血肿病理生理学的新认知、手术或非手术的新疗法成为研究重点。本文对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病理生理学、手术治疗及非手术治疗、术后复发危险因素及疾病复发预防进行综述,旨在了解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管理现状,并且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病理生理学 临床治疗 硬膜下血肿
下载PDF
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丁则昱 姬泽强 +2 位作者 吴建维 康开江 赵性泉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5-551,共7页
目的分析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后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研究,连续纳入2018年10月—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急诊神经内... 目的分析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后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研究,连续纳入2018年10月—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急诊神经内科收治的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的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记录患者人口学特征和临床信息,以及血肿体积、部位、周围灌注等影像学信息。END定义为手术后24 h内NIHSS评分增加≥4分或GCS评分下降≥2分。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后退法),分析影响患者END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独立危险因素预测END的ROC曲线并计算AUC,采取De Long检验比较不同独立危险因素的预测能力。结果共入组157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7.1±13.1)岁。20例(12.7%)患者出现END。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血肿体积(OR 1.024,95%CI 1.001~1.047,P=0.043)、术后血肿扩大(OR 41.605,95%CI 7.405~233.765,P<0.001)、术前低灌注体积(OR 1.011,95%CI 1.002~1.020,P=0.012)等3个因素可独立预测END的发生。其中术前低灌注体积ROC的AUC为0.921,敏感度为0.824,特异度为0.891,截断值为119.0 mL。De Long检验显示,术前低灌注体积对END的预测效力优于术前血肿体积及术后血肿扩大。结论术前低灌注体积与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后发生END独立相关,低灌注体积越大,术后END发生的风险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改良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志威 韩杰林 +1 位作者 李耀军 胡建忠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5年第7期1016-1018,共3页
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aematoma,CSDH)系指外伤后3周以上开始出现症状,位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具有包膜的血肿。好发于小儿及老年人,占颅内血肿的10%。占硬脑膜下血肿的25%,其中双侧血肿的发生率高达14%。目前,单孔冲洗... 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aematoma,CSDH)系指外伤后3周以上开始出现症状,位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具有包膜的血肿。好发于小儿及老年人,占颅内血肿的10%。占硬脑膜下血肿的25%,其中双侧血肿的发生率高达14%。目前,单孔冲洗引流术是治疗CSDH的首选方法 ,疗效尚佳,但易引起张力性气颅、血肿复发、脑损伤等并发症。我科对部分病例采用改良钻孔引流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钻孔引流术 硬脑膜下血肿 CSDH 冲洗引流术 血肿抽吸 张力性气颅 SUBDURAL 脑损伤 颅内血肿
下载PDF
神经内镜硬膜下血肿清除术与钻孔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治疗分隔型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对比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笑 银锐 +3 位作者 李鹏涛 常健博 孙思帅 魏俊吉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55-460,共6页
目的对比分析神经内镜硬膜下血肿清除术与钻孔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治疗分隔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38例分隔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分别予以神经内镜硬膜下血肿清除术(内镜... 目的对比分析神经内镜硬膜下血肿清除术与钻孔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治疗分隔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38例分隔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分别予以神经内镜硬膜下血肿清除术(内镜组,19例)和钻孔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治疗(钻孔组,19例),计算血肿腔厚度变化率,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和Barthel指数(BI)评估神经功能预后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记录术后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和脑脊液漏发生率。结果内镜组与钻孔组血肿腔厚度变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58,P=0.396)。内镜组和钻孔组出院时mRS评分低于入院时(Z=⁃4.116,P=0.000;Z=⁃4.195,P=0.000),BI指数较入院时无明显变化(Z=⁃1.557,P=0.119;Z=⁃0.091,P=0.928);出院时两组mRS评分(Z=⁃0.502,P=0.616)和BI指数(Z=⁃0.853,P=0.39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内镜组术后引流时间长于钻孔组(t=2.488,P=0.018),但术后住院时间短于钻孔组(t=⁃3.894,P=0.000);而两组总住院费用(t=1.175,P=0.248)和脑脊液漏发生率(Fisher确切概率法:P=0.3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分隔型慢性硬膜下血肿无论采取神经内镜硬膜下血肿清除术还是钻孔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治疗均安全、有效,可清除血肿,改善神经功能;神经内镜手术具有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更快、术后住院时间更短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肿 硬膜下 慢性 神经内窥镜检查 引流术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神经外科手术
下载PDF
自发性脑出血患者CT征象预测血肿增大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19
作者 马鹏 冯森 +1 位作者 李冬冬 王玉峰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探究自发性脑出血(sICH)患者CT征象预测血肿增大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6月到2023年6月收治的91例sIC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均行CT平扫及血管成像检查(CTA),分析不同CT征象预测血肿增大的效能。结果91例sICH患者中,... 目的探究自发性脑出血(sICH)患者CT征象预测血肿增大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6月到2023年6月收治的91例sIC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均行CT平扫及血管成像检查(CTA),分析不同CT征象预测血肿增大的效能。结果91例sICH患者中,发生血肿增大43例(47.25%),未发生血肿增大48例(52.75%);CT平扫出现黑洞征41例(45.05%),混合征50例(54.95%);岛征39例(42.86%);渗漏征33例(48.35%);斑点征45例(49.45%)。CT平扫中黑洞征预测血肿增大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51.16%、60.42%;混合征为79.07%、66.67%;岛征为67.44%、79.17%;三者联合为48.84%、89.58%。CTA征象中渗漏征预测血肿增大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6.74%、77.08%;斑点征为83.72%、81.25%;二者联合为74.42%、91.67%,其特异度最高。结论CT平扫与CTA征象均可有效预测sICH患者血肿增大,其中CTA斑点征与渗漏征联合预测临床价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脑出血 头颅CT 血肿增大 预测价值
下载PDF
3D打印导航辅助下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对血肿清除率术后恢复及预后的影响
20
作者 柴磊 马刘佳 +2 位作者 高飞 刘福德 胡国良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11期1863-1868,共6页
目的:探究3D打印导航辅助下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对血肿清除率、术后恢复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3年9月期间在我院治疗HICH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接受CT指导下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的51例... 目的:探究3D打印导航辅助下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对血肿清除率、术后恢复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3年9月期间在我院治疗HICH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接受CT指导下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的51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予以3D打印导航辅助下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的51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术前和术后1周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脑部神经功能指标,并评估患者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除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外,其余各项手术情况指标及术后恢复情况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内,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时,两组患者除NSE值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其余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脑部神经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且观察组手术前后差值绝对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GO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3D打印导航辅助下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能够有助于HICH患者恢复和预后,血肿清除率高,显著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脑部神经功能指标,并发症的风险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导航 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 高血压脑出血 血肿清除率 术后恢复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