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1篇文章
< 1 2 8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莞市儿童心理发育行为障碍调查报告
1
作者 吴东明 谢洋 曾春瑛 《医药前沿》 2024年第12期103-105,共3页
目的:通过对儿童心理发育行为障碍调查,了解儿童心理发育行为障碍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纳入2022年1—12月东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349568名儿童档案进行分析。结果:349568名儿童档案中,存在心理发育行为障碍18001名(5.... 目的:通过对儿童心理发育行为障碍调查,了解儿童心理发育行为障碍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纳入2022年1—12月东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349568名儿童档案进行分析。结果:349568名儿童档案中,存在心理发育行为障碍18001名(5.15%),其中,多动症占6.04%,孤独症占6.13%。儿童心理行为障碍需临床给予重视,保障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结论:成立区域性的儿童心理行为专科是非常有必要的,未来应该将注意力集中在常见的、多发的心理行为问题的诊断和心理亚健康儿童的心理保健上,构建出一套“门诊咨询-辅助检查-治疗-再咨询”的标准化工作流程,对儿童心理发育行为障碍进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心理发育行为障碍 现状调查
下载PDF
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的效果分析
2
作者 刘艳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042-0045,共4页
分析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6-2023.10在我院接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利培酮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喹硫平进行治疗,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 分析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6-2023.10在我院接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利培酮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喹硫平进行治疗,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AD病理行为疗效以及药物副反应评分。结果 通过使用两种不同的药物对老年痴呆精神行为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的整体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AD病理行为减分值下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物副反应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利用喹硫平来治疗老年痴呆患者的精神行为障碍,其整体效果更好,而且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因此可以将喹硫平应用在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患者的病症治疗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硫平 利培酮 阿尔茨海默病 精神行为障碍 疗效
下载PDF
伴和不伴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帕金森病患者自发脑活动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辛子悦 周祺宸 +5 位作者 祁亚鹏 王一涵 刘建仁 张凯华 陈伟 杜小霞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共8页
目的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RBD)是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且是重要预后因素。本研究通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利用度中心度(degreecentrality,DC)和低频振... 目的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RBD)是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且是重要预后因素。本研究通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利用度中心度(degreecentrality,DC)和低频振幅(amplitudes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分析PD伴RBD和不伴有RBD患者组以及健康对照组三组间DC值和ALFF值,探索PD伴RBD患者脑功能活动特征及RBD特异性脑区,探究RBD发生的病理机制。材料与方法招募20例伴有RBD的PD患者(PD-RBD组)、40例无RBD的PD患者(PD-nonRBD组)和44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健康对照组),三组被试均接受磁共振扫描。利用静息态数据计算DC值和ALFF值,探测脑功能特征。结果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三组间DC值主效应脑区为右侧中央前回、颞上回、小脑、额中回(P<0.05,FDR校正);ALFF值主效应脑区为左侧海马旁回、楔叶、舌回(P<0.05,FDR校正)。进一步分析发现相比于PD-nonRBD组,PD-RBD患者表现为右侧额中回DC值升高(t=4.02;P=0.007,FDR校正);左侧楔前叶DC值降低(t=5.30;P=0.009,FDR校正)。相比于健康对照组,PD-RBD患者表现为左侧额上回、小脑、右侧颞上回、左侧颞中回、额中回的DC值升高(P<0.05,FDR校正);左侧中央前回、颞上回和颞中回的DC值降低(P<0.05,FDR校正);右侧楔叶ALFF值降低(P<0.05,FDR校正)。结论PD-RBD在DC和ALFF上有独特的影像学特征,特别是右侧额中回、左侧楔前叶的功能异常可能与PD患者RBD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 低频振幅 度中心性
下载PDF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行为障碍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朱艳蓉 陈亚兰 吕松权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8期56-59,共4页
目的分析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行为障碍的效果。方法6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统计软件生成随机数字随机分为rTMS组(n=32)与对照组(n=32)。对照组接受药物治疗,rTMS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接受高频rTMS治疗。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分析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行为障碍的效果。方法6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统计软件生成随机数字随机分为rTMS组(n=32)与对照组(n=32)。对照组接受药物治疗,rTMS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接受高频rTMS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点阳性和阴性精神症状评定量表(PANSS)、个人与社会表现量表(PSP)、神经心理状态评估可重复性系列测验(RBANS)评分。结果两组PANSS阴性症状评分、总分随时间推移下降,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rTMS组治疗结束时、治疗后4周PANSS阴性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4周PANSS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PANSS阴性症状评分时间与组别交互效应显著(P<0.05),提示不同组别患者随着时间推移阴性症状评分变化存在差异。随着时间推移,PSP与RBANS评分呈上升趋势(P<0.05);rTMS组在治疗结束时、治疗后4周PSP评分分别为(56.7±12.3)、(59.3±10.6)分,高于对照组的(47.2±9.3)、(50.5±11.7)分,治疗后4周RBANS评分(71.9±13.6)分高于对照组的(65.6±11.1)分(P<0.05)。PSP评分时间与组别交互效应显著(P<0.05);RBANS时间与组别无交互效应(P>0.05)。结论高频rTMS可减轻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改善社会功能与认知功能,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具备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行为障碍 重复经颅磁刺激 阴性症状 社会功能 认知功能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帕金森病伴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观察
5
作者 林仁河 陈仲 +1 位作者 陈欢林 蒋小玲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5期111-114,共4页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帕金森病伴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患者实施治疗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州市第二医院2021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帕金森病伴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患者病例资料,查阅并筛选出100例帕金森病伴快速眼动...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帕金森病伴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患者实施治疗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州市第二医院2021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帕金森病伴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患者病例资料,查阅并筛选出100例帕金森病伴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患者完整病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2组,各50例。参照组采取药物治疗,研究组则在参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的总睡眠时间(total sleep time,TST)、睡眠效率(sleep efficiency,SE)、快速眼动睡眠时间(rapid eye movement sleep,REMS)比治疗前更高,且研究组治疗后的指标[(360.45±25.68)min、(76.15±5.15)%、(12.85±4.32)min]均高于参照组[(317.85±23.12)min、(68.76±4.31)%、(8.05±1.65)min];而睡眠潜伏期(sleeplatency,SL)、醒觉指数(arousalindex,AI)则要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治疗后的指标[(17.12±3.45)min、(24.05±2.48)次/h]低于参照组[(24.18±4.36)min、(35.36±3.12)次/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pworth sleeping scale,ESS)评分要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治疗后评分[(6.01±2.02)分]低于参照组[(8.12±2.05)分],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scale,MoCA)评分、PD睡眠量表(PDsleepscale,PDSS)评分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治疗后的分数[(25.38±2.76)分、(119.85±11.05)分]明显高出参照组[(22.38±2.13)分、(113.15±10.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帕金森病伴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采取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对于患者的睡眠障碍改善、认知功能改善有积极作用,且不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 重复经颅磁刺激 睡眠质量 认知功能 不良反应
下载PDF
美金刚联合富马酸喹硫平对阿尔茨海默病伴精神行为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6
作者 吴振亚 许红梅 张红 《中外医疗》 2024年第32期75-78,共4页
目的探究对阿尔茨海默病伴精神行为障碍患者采取美金刚、富马酸喹硫平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单纯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00例阿尔茨海默病伴精神行为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 目的探究对阿尔茨海默病伴精神行为障碍患者采取美金刚、富马酸喹硫平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单纯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00例阿尔茨海默病伴精神行为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美金刚治疗,观察组采用美金刚联合富马酸喹硫平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认知功能、生活质量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48/50),高于对照组的84.00%(4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0,P<0.05)。治疗2个月、3个月后,观察组认知功能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对照组生活能力评分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阿尔茨海默病伴精神行为障碍的患者,采用美金刚联合富马酸喹硫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智力水平,稳步提升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精神行为障碍 美金刚 富马酸喹硫平 治疗效果 认知功能 生活质量 安全性
下载PDF
痴呆前心理行为障碍预测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张卉 李霞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512-515,共4页
AD是目前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痴呆类型,给医疗保健和护理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在前驱期发现和预防AD发生是目前有效防止AD的必要手段之一。轻度心理行为障碍(mild behavioral impairment, MBI)被认为是在痴呆出现典型认知症状之前存在的... AD是目前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痴呆类型,给医疗保健和护理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在前驱期发现和预防AD发生是目前有效防止AD的必要手段之一。轻度心理行为障碍(mild behavioral impairment, MBI)被认为是在痴呆出现典型认知症状之前存在的精神和行为障碍综合征。研究发现,MBI和AD的早期病理表现存在重叠,可作为AD的早期体征和预测因子,有利于AD的早期筛查和干预。本文回顾了MBI与AD的相关文献,综述了MBI作为AD前驱期非认知症状预测AD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心理行为障碍 阿尔茨海默病 神经精神症状 神经退行性变
下载PDF
探讨十六味抗颤止痉胶囊对血瘀风动型帕金森病伴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的临床疗效
8
作者 孙阔 王飞 +3 位作者 韩卉 蒋真真 张宇 汪美霞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54-160,共7页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伴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RBD)患者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phy,PSG)相关参数与病程及Hoehn-Yahe分期的相关性,探讨十六味抗颤止痉胶囊对血瘀风动...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伴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RBD)患者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phy,PSG)相关参数与病程及Hoehn-Yahe分期的相关性,探讨十六味抗颤止痉胶囊对血瘀风动型PD伴RB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于2020年9月—2022年4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中心治疗的血瘀风动型PD伴RBD患者60例。将符合入组标准的60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基于PSG统计患者总睡眠时间(total sleep time,TST)、睡眠潜伏期(sleep latency,SL)、睡眠效率(sleep efficiency,SE)、觉醒时间(WT)、R期睡眠比例(REM%)、R期颏肌肌电活动指数(REAI)、R期周期性肢体活动[RLMI(R)]等相关参数水平,分析其与PD伴RBD病程及Hoehn-Yahe分期的相关性,并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SG参数、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紊乱量表(RBDSQ)、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及中医证候量表积分的变化。结果:(1)相关性分析:TST、SE与病程(r=-0.684,P=0.000;r=-0.674,P=0.000)、Hoehn-Yahr分期(r=-0.662,P=0.000;r=-0.628,P=0.000)呈负相关,SL、WT、REM%、REAI、PLMI(R)与病程(r=0.485,P=0.000;r=0.643,P=0.000;r=0.601,P=0.000;r=0.503,P=0.000;r=0.608,P=0.000)、Hoehn-Yahe分期(r=0.401,P=0.110;r=0.662,P=0.000;r=0.505,P=0.000;r=0.808,P=0.000;r=0.849,P=0.000)均呈正相关;(2)PSG参数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PSG相关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SL、WT、REM%、REAI、RLMI(R)减少,TST延长,SE提高(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3)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RBDSQ、PSQI量表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两组PSG相关参数与PD伴RBD的病程及Hoehn-Yahr分期均有相关性,十六味抗颤止痉胶囊可有效改善血瘀风动型PD伴RBD患者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 十六味抗颤止痉胶囊 多导睡眠图 血瘀风动型
下载PDF
伴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帕金森病患者的睡眠结构及其与认知功能、抑郁状态、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9
作者 姬亚杰 刘海林 +3 位作者 张许平 蔡卫卫 尹变利 段智慧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9期27-32,共6页
目的探讨伴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RBD)的帕金森病(PD)患者的睡眠结构及其与认知功能、抑郁状态、运动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20例P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RBD分为PD+RBD组(n=45)和PD组(n=75)。记录2组睡眠结构情况;比较2组的... 目的探讨伴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RBD)的帕金森病(PD)患者的睡眠结构及其与认知功能、抑郁状态、运动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20例P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RBD分为PD+RBD组(n=45)和PD组(n=75)。记录2组睡眠结构情况;比较2组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统一帕金森病评价量表第3部分(UPDRS-Ⅲ)以及自主神经症状量表(SCOPA-AUT)评分。分析PD+RBD组患者睡眠结构与MoCA、HAMA、HAMD、UPDRS-Ⅲ、SCOPA-AUT评分的相关性。结果PD+RBD组的非快速眼动(NREM)1期占比、睡眠觉醒指数、睡眠中周期性肢体运动(PLMS)和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高于PD组,NREM 3期占比、快速眼动(REM)期睡眠占比、睡眠效率和最低血氧低于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RBD组的HAMA、HAMD、UPDRS-Ⅲ、SCOPA-AUT评分高于PD组,MoCA评分低于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RBD组NREM 1期睡眠占比、睡眠觉醒指数、PLMS、AHI与HAMA、HAMD、UPDRS-Ⅲ、SCOPA-AUT评分呈正相关,而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P<0.05);NREM 3期睡眠占比、REM期睡眠占比、睡眠效率、最低血氧与HAMA、HAMD、UPDRS-Ⅲ、SCOPA-AUT评分呈负相关,而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伴有RBD的PD患者存在睡眠结构紊乱,并与认知功能、抑郁状态、运动功能及自主神经功能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 帕金森病 睡眠结构 认知功能 非快速眼动
下载PDF
帕金森病早期快眼动睡眠行为障碍患者运动、非运动症状的特点研究
10
作者 陆翔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3期2203-2206,共4页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早期快眼动睡眠行为障碍患者运动、非运动症状的特点。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就诊的70例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将其按照是否合并快眼动睡眠行为障碍分为A组(单纯早期帕金森病)36例和B组(早期帕金森病伴快眼...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早期快眼动睡眠行为障碍患者运动、非运动症状的特点。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就诊的70例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将其按照是否合并快眼动睡眠行为障碍分为A组(单纯早期帕金森病)36例和B组(早期帕金森病伴快眼动睡眠行为障碍)34例。比较两组运动症状、非运动症状及睡眠参数的差异。结果:A组UPDRSⅢ评分高于B组,H-Y分级低于B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ESS评分、RBDQ-HK评分、HAMD评分低于B组,SCOPA-AUT评分高于B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MMSE评分、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患者睡眠潜伏期、N3在睡眠时期占比、PLMI均低于B组,微觉醒指数、AHI、REM与NREM氧减指数均高于B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帕金森病早期快眼动睡眠行为障碍患者运动和非运动症状较单纯帕金森病早期患者更为严重,需要警惕快眼动睡眠行为障碍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早期 快眼动睡眠行为障碍 运动症状 非运动症状
下载PDF
辩证行为疗法联合支持性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及行为障碍的影响
11
作者 刘婵燕 磨丽莉 +2 位作者 周芳珍 苏小青 潘巧淑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8期3214-3216,共3页
目的:探讨辩证行为疗法(DBT)联合支持性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及行为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7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所有患者... 目的:探讨辩证行为疗法(DBT)联合支持性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及行为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7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所有患者给予药物治疗和支持性心理护理,对照组采用精神科常规护理,研究组联合DBT,共干预8周。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护士用住院精神病人观察量(NOSIE)、精神疾病患者的病耻感量表中文版(SSMI-C)临床疗效情况。结果:干预第8周末,研究组患者的NOSIE总分及积极因素、消极因素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的SSMI-C总分及歧视、病情掩饰、积极效应等因子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BT联合支持性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行为障碍的改善和临床疗效均优于常规护理组,更有利于消除患者的病耻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辩证行为治疗 病耻感 行为障碍
下载PDF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在酒精成瘾及酒精性精神行为障碍患者中的临床疗效
12
作者 沈青峰 孙玉 +2 位作者 史汉青 李海玲 朱相华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1期48-50,54,共4页
目的 探究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在酒精成瘾及酒精性精神行为障碍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东方医院收治的80例酒精成瘾及酒精性精神行为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红蓝球法随机分为对照组、... 目的 探究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在酒精成瘾及酒精性精神行为障碍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东方医院收治的80例酒精成瘾及酒精性精神行为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红蓝球法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奥沙西泮和复合维生素B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认知功能及成瘾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5)。观察组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强制饮酒量表、冲动行为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采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有助于降低患者的成瘾性,并改善其冲动性和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酒精成瘾 酒精性精神行为障碍 临床效果 认知功能 酒精依赖度
下载PDF
“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心理与教育”课程教学创新实践研究
13
作者 程敏芬 《绥化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92-95,共4页
“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心理与教育”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面临学生学习动机不足、缺乏实践学时、教学评价基础薄弱等问题。在对课程教学进行创新探索的过程中,提出“教”与“育”结合重构课程目标、项目式学习重组教学内容、尊重学生主体调... “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心理与教育”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面临学生学习动机不足、缺乏实践学时、教学评价基础薄弱等问题。在对课程教学进行创新探索的过程中,提出“教”与“育”结合重构课程目标、项目式学习重组教学内容、尊重学生主体调整教学方法和信息技术赋能改革教学评价。在进行了几轮教学创新探索后,学生学习动机增强,实践教学与评价改革成效显著,教学创新成效推广价值初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 特殊教育 教学创新
下载PDF
53例使用酒精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团体心理护理干预
14
作者 韦照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097-0100,共4页
探讨团体心理护理对酒精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生活质量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53例酒精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6,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27,常规护理+团体心理护理... 探讨团体心理护理对酒精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生活质量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53例酒精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6,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27,常规护理+团体心理护理)。护理前后采用SAS、SDS评估患者焦虑抑郁情绪,SF-36评估生活质量,ESCA评估自我管理能力。结果 护理前,两组SAS、SDS及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团体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酒精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增强自我管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心理护理 酒精 精神和行为障碍 ESCA
下载PDF
盐酸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对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患者的影响
15
作者 李博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5期146-148,共3页
探究盐酸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对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01月~2022年12月院内102例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奥氮平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多奈哌齐 奥氮平治疗。对比两组的... 探究盐酸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对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01月~2022年12月院内102例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奥氮平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多奈哌齐 奥氮平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痴呆病理行为情况、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多奈哌齐 奥氮平用于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患者的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效果,有可观的安全性,值得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多奈哌齐 奥氮平 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 治疗效果 痴呆病理行为情况 认知
下载PDF
自我训练管理护理联合团体心理护理在酒精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16
作者 王义华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3期105-108,共4页
目的探讨自我训练管理护理联合团体心理护理在酒精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2月—2023年3月诊治的84例酒精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 目的探讨自我训练管理护理联合团体心理护理在酒精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2月—2023年3月诊治的84例酒精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自我训练管理护理联合团体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护理3个月后的自我控制量表(SCS)、自我管理量表(SSMIS)、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评分及复饮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CS评分(67.45±7.04)分、SSMIS评分(101.12±13.98)分,均高于对照组的(55.76±6.28)分、(85.34±18.27)分,SSPI中日常生活能力(10.74±0.55)分、动性和交往情况(16.83±1.47)分、社会性活动技能(12.71±1.60)分,均高于对照组的(9.45±1.62)分、(14.51±2.38)分、(14.51±2.38)分,复饮率为90.52%,低于对照组的30.9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训练管理护理联合团体心理护理在酒精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临床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 自我训练管理护理 团体心理护理 自我控制 自我管理
下载PDF
“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教育”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2
17
作者 何侃 《南京特教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66-71,共6页
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与特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2005年起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在特色课程开发建设中,开设了"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教育"课程。在理论研究基础上,以先进的课程理念为指导,通过构建课程体系、精选教学内容、创新... 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与特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2005年起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在特色课程开发建设中,开设了"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教育"课程。在理论研究基础上,以先进的课程理念为指导,通过构建课程体系、精选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采取多元评价等,进行了全面的实践探索。为了全方位实现本课程建设的目标,最终打造为具有专业特色的一流精品课程,提出了完善本课程建设的总体设想与具体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与行为障碍 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 教育 课程建设
下载PDF
奥氮平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精神行为障碍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9
18
作者 杨云龙 吴永华 +3 位作者 柳荫 谢峥 王敏红 葛正中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247-250,共4页
目的探讨奥氮平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精神行为障碍的效果。方法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2例伴有精神行为障碍的老年痴呆患者均分为2组(n=41),研究组用奥氮平,对照组用利培酮,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EHAVE-AD评分、MESSS评分、脂代谢指标及药物... 目的探讨奥氮平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精神行为障碍的效果。方法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2例伴有精神行为障碍的老年痴呆患者均分为2组(n=41),研究组用奥氮平,对照组用利培酮,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EHAVE-AD评分、MESSS评分、脂代谢指标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2周、1和2个月后,研究组的BEHAVE-A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2个月后的MESSS评分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FPG、TC和TG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12%,显著高于对照组(80.49%)。研究组锥体外系反应、失眠和易激惹症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用奥氮平治疗伴有精神行为障碍的老年痴呆患者,能有效延缓记忆力衰退、减轻精神行为障碍,其临床疗效显著,药物不良反应少,但会对机体脂代谢产生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平 精神行为障碍 老年痴呆 记忆衰退
下载PDF
伴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帕金森病患者临床特点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变化 被引量:16
19
作者 王文婷 陈鸿旭 +4 位作者 李娅 张赛 顾平 樊文峰 付英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53-157,共5页
目的探讨伴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RBD)帕金森病(P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自主神经功能变化。方法收集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的102例PD患者。根据病史及多导睡眠图(PSG)结果将患者分为PD伴RBD组和PD不伴RB... 目的探讨伴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RBD)帕金森病(P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自主神经功能变化。方法收集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的102例PD患者。根据病史及多导睡眠图(PSG)结果将患者分为PD伴RBD组和PD不伴RBD组。比较两组患者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3部分(UPDRS-Ⅲ)、Hoehn-Yahr(H-Y)分级、汉密尔顿焦虑量表14项(HAMA-14)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24)、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自主神经症状量表(SCOPA-AUT)、皮肤交感反应(SSR)检测的差别。结果 102例PD患者中PD伴RBD组54例,PD不伴RBD 组48例。与PD不伴RBD组相比,PD伴RBD组病程明显延长,H-Y分级、UPDRS-Ⅲ、HAMA-14、HAMD-24、PSQI评分明显增高(均P <0.05),MoCA 总评分、视空间与执行功能、语言功能评分均降低(均P <0.05)。PD伴RBD组SCOPA-AUT 量表总分及消化、泌尿、心血管、体温调节系统得分较PD 不伴RBD 组增高(均P <0.05),PD 伴RBD 组SSR 异常率高于PD 不伴RBD 组(85.2%比62.5%,P <0.05),潜伏期延长〔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1.35(0.46)s比1.27(0.15)s,P <0.05〕,波幅下降〔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1.34(2.21)mV比2.87(0.97)mV,P <0.05〕。PD伴RBD组出现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风险更高(OR=3.450,95%CI:1.332~8.933)。结论伴RBD的PD患者病程长,运动症状和情绪、睡眠、认知功能、自主神经功能方面的非运动症状均较不伴RBD的PD患者更为明显,PD伴有RBD者出现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风险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REM 睡眠行为障碍 自主神经功能异常 多道睡眠描记术 焦虑 抑郁 认知障碍
下载PDF
老年期痴呆伴发精神行为障碍的家庭医疗干预模式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杨道良 李霞 +2 位作者 苏宁 季卫东 陈玄玄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98-402,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期痴呆伴发精神行为障碍的家庭医疗干预模式。方法·从上海市长宁区街道中整群抽取4个街道,按照入组标准选取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71例)和对照组(70例)。针对干预组提供精神科医师上门服务,给予药物治疗和心理社... 目的·探讨老年期痴呆伴发精神行为障碍的家庭医疗干预模式。方法·从上海市长宁区街道中整群抽取4个街道,按照入组标准选取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71例)和对照组(70例)。针对干预组提供精神科医师上门服务,给予药物治疗和心理社会干预。分别在基线时、6个月末、12个月末进行老年期痴呆患者病理行为量表(BEHAVE-AD)、简易精神状态评定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老年期痴呆生活质量量表(QOL-AD)、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结果·(1)对干预前2组患者的BEHAVE-AD总分及各因子分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评定时间主效应显著(P<0.001),BEHAVE-AD总分、情感障碍和焦虑恐惧因子分组别主效应均存在显著差异(P<0.001),BEHAVE-AD总分、妄想和情感障碍因子分组别与时间交互作用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2)BEHAVE-AD评分组间比较:在6个月末时,就幻觉、昼夜节律紊乱、情感障碍和焦虑恐惧因子分而言,干预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12个月末时,就BEHAVE-AD总分及妄想、行为紊乱、情感障碍和焦虑恐惧因子分而言,干预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对干预前2组患者的MMSE、ADL、QOL-AD、GQOLI-74评分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评定时间主效应显著(P<0.001),MMSE和QOL-AD评分组别主效应均存在显著差异(P<0.001),MMSE、ADL、QOL-AD、GQOLI-74评分组别与时间交互作用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4)MMSE、ADL、QOLAD、GQOLI-74评分组间比较:在6个月末时,干预组MMSE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2个月末时,就MMSE、ADL、QOL-AD、GQOLI-74评分而言,干预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科医师上门服务并整合多学科团队成员的家庭医疗模式对改善老年期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有效,可以提高患者和照料者的生活质量,持续开展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期痴呆 精神行为障碍 家庭医疗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