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6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对境内居留群体及其聚居区引入服务型爱国社团的思考及建议——以澳门街坊总会广东办事处服务点为例
1
作者 蓝宇蕴 袁琪 +1 位作者 张晓红 张丽芬 《西部学刊》 2024年第5期85-89,共5页
伴随着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我国入境居留且拥有境外身份的社会群体日益增大,其居留期内的社会服务需求凸显。针对居留群体引入并设立服务型爱国社团,有助于维护国家的安全稳定与繁荣发展,有助于提高居留群体的生活质量,有助于促进境内... 伴随着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我国入境居留且拥有境外身份的社会群体日益增大,其居留期内的社会服务需求凸显。针对居留群体引入并设立服务型爱国社团,有助于维护国家的安全稳定与繁荣发展,有助于提高居留群体的生活质量,有助于促进境内外交流与粤港澳融合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管理、资源不足等问题。澳门街坊总会在内地设立广东办事处及中山、横琴等服务点,以社会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建构社会服务机制,以需求为导向提供社会服务。引入境外爱国服务型社团,应依法筛选友好型、信誉良好、能提供优质服务的爱国社团,加强服务管理,促进其规范运作,发挥应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留群体 服务型爱国社团 澳门街坊总会广东办事处服务点
下载PDF
广州西关老街坊复甦的路径与行动 兼论遗产都市主义 被引量:1
2
作者 冯江 牧骑 《时代建筑》 2024年第1期6-15,共10页
文章聚焦广州西关以居住为主的老街坊,梳理了其形成的历史脉络、遗产空间的特质以及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回顾了新千纪以来所开展的一系列遗产行动,讨论了在传统街坊、近代街区叠合而成的历史肌理中,如何以更积极的遗产都市主义的当代视角... 文章聚焦广州西关以居住为主的老街坊,梳理了其形成的历史脉络、遗产空间的特质以及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回顾了新千纪以来所开展的一系列遗产行动,讨论了在传统街坊、近代街区叠合而成的历史肌理中,如何以更积极的遗产都市主义的当代视角重构公共空间体系和服务于老街坊的日常生活,并结合西关的实践分析了遗产都市主义的理论框架、核心概念和对中国城市遗产保护利用的可能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西关 街坊 街区 街巷 日常生活 遗产都市主义
下载PDF
从“集庙议事”到“庙产投变” 广州西关街坊的空间组织、形态与演变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顾雪萍 彭长歆 《时代建筑》 2024年第1期16-22,共7页
“街坊”,既是清代广州城市空间的基本单元,也是基层社会的组织方式。一个街坊空间单元即为一个治安自治区域,以街闸作为边界,以街庙作为举行公共活动的场所;同庙、同街闸就属于同一街坊。受街坊的形成时间和功能需求的影响,广州西关的... “街坊”,既是清代广州城市空间的基本单元,也是基层社会的组织方式。一个街坊空间单元即为一个治安自治区域,以街闸作为边界,以街庙作为举行公共活动的场所;同庙、同街闸就属于同一街坊。受街坊的形成时间和功能需求的影响,广州西关的街坊形态多样。清中期新兴居住区的开发,建构了“南北主街+东西支巷”的街坊“空间模型”,深刻塑造了西关的交通组织和空间形态。在民国时期城市改良的浪潮中,广州庙产投变、开辟马路等活动弱化了西关街坊组织的功能,重塑了西关的城市景观,奠定了今日西关旧城的空间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 西关 街坊 街庙 空间组织 形态
下载PDF
可居可游,可行可留:新城居住街坊土地兼容共享研究探索
4
作者 徐旸 董乐 +1 位作者 成立 李振宇 《上海土地》 2024年第5期26-30,共5页
上海五个新城的建设发展成果有目共睹,其生态环境进一步得到重视,空间品质不断提升,配套设施按独立城市的标准升级换代,并涌现了一批高质量建筑作品。在城市更新和精细化治理的过程中,新城城市空间也存在着一些共同的挑战:建筑空间尺度... 上海五个新城的建设发展成果有目共睹,其生态环境进一步得到重视,空间品质不断提升,配套设施按独立城市的标准升级换代,并涌现了一批高质量建筑作品。在城市更新和精细化治理的过程中,新城城市空间也存在着一些共同的挑战:建筑空间尺度大,功能区分过于单一,街道不利于行走(walkable),蓝绿资源利用不够,城区活力不充分。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努力研究、积极实践,尤其需要加强对共享建筑、共享空间的研究,促进用地、空间和建筑为更多的市民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空间 空间品质 城市更新 功能区分 配套设施 生态环境 街坊 精细化治理
下载PDF
居住街坊布局形态与建筑运行碳排放的关联特征研究——以西安城区为例
5
作者 杨辉 张晓荣 +1 位作者 南彤彤 付凯 《住区》 2024年第4期47-54,共8页
居住街坊是城市构成的基本单元,其住宅建筑运行碳排放也是城市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部分研究已初步证明其布局形态对建筑运行碳排放存在一定影响。然而,目前居住街坊布局主要考虑日照、消防及空间美感等因素,缺乏低碳导向的指标和形态... 居住街坊是城市构成的基本单元,其住宅建筑运行碳排放也是城市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部分研究已初步证明其布局形态对建筑运行碳排放存在一定影响。然而,目前居住街坊布局主要考虑日照、消防及空间美感等因素,缺乏低碳导向的指标和形态引导。故本文以建筑运行低碳化为目标,以西安城区为对象,辅以建筑碳排模拟分析技术,重点探索居住街坊布局形态表征指标与建筑运行碳排放的量化关系特征,典型布局形态类型的低碳化优异程度,揭示布局形态对建筑运行碳排放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区设计 居住街坊 布局形态表征指标 典型布局形态类型 建筑运行碳排放 西安城区
下载PDF
上海里弄街坊保护与更新的城市设计管理优化策略探讨
6
作者 周旋旋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7-123,共7页
里弄街坊是上海城市发展所形成的典型基底单元,是实施城市土地空间再发展和保护更新的空间载体,也是衔接法定控规编制和项目实施的中观层次。街坊层级城市更新是重要的规划管理创新工作,需要在街坊尺度上处理保护与更新的关系,拓展传统... 里弄街坊是上海城市发展所形成的典型基底单元,是实施城市土地空间再发展和保护更新的空间载体,也是衔接法定控规编制和项目实施的中观层次。街坊层级城市更新是重要的规划管理创新工作,需要在街坊尺度上处理保护与更新的关系,拓展传统控规管理方式。提出控规管理与城市设计管理相结合的思路架构,并基于上海里弄街坊的规划设计实践,梳理包括现状评估、空间规模、空间结构、空间形态在内的多维度的管理要素和管理序列,以期为同类城市历史街坊的保护与更新管控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里弄街坊 保护更新 城市设计管理 管理序列
下载PDF
南京东路179号街坊成片保护改建工程
7
《建筑遗产》 CSSCI 2024年第2期I0001-I0001,共1页
南京东路179号街坊成片保护改建工程,位于上海市黄浦区的“中华商业第一街”南京东路东段的南侧,处于南京东路步行街与外滩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的核心位置及过渡节点地段,距离“万国建筑博览群”外滩仅一个街区,与黄浦江对岸的陆家嘴国... 南京东路179号街坊成片保护改建工程,位于上海市黄浦区的“中华商业第一街”南京东路东段的南侧,处于南京东路步行街与外滩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的核心位置及过渡节点地段,距离“万国建筑博览群”外滩仅一个街区,与黄浦江对岸的陆家嘴国际金融贸易片区相互呼应。地块内留存的四组历史建筑相继建造于1921年至1930年间,建筑总体呈现出新古典主义风格。作为海派文化和城市空间的代表之一,每个时代都为其赋予了独特且丰富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东路 历史文化风貌 步行街 改建工程 海派文化 陆家嘴 上海市黄浦区 街坊
下载PDF
打造“金融街坊”推动历史文化片区焕新
8
作者 张卫 《唯实》 2024年第11期32-34,共3页
历史文化名城和街区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苏州考察时强调:“要保护好、挖掘好、运用好,不仅要在物质形式上传承好,更要在心里传承好。”作为全国唯一的国家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名城和街区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苏州考察时强调:“要保护好、挖掘好、运用好,不仅要在物质形式上传承好,更要在心里传承好。”作为全国唯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苏州市姑苏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精细、精致、精微、精雅”目标,按照“中心+”“文化+”“数字+”策略,坚持“续、多、新”路径,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持续深化古城保护利用“姑苏实践”。道前32号街坊位于姑苏区沧浪街道,街坊内部的历史街巷基本保持了明清以来的名称、走向和格局,历史文化遗存丰富,是姑苏古城保护的重点区域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古城保护 历史文化遗存 历史街巷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姑苏区 街坊 三中全会精神
下载PDF
儿童友好型导向下的居住街坊公共空间策略研究——以贵阳市新建小区为例
9
作者 谢维嘉 《城市建筑》 2024年第17期82-86,共5页
随着城市高质量发展及儿童友好型空间相关建设导则的提出,儿童友好型空间的建设已经逐步被社会接受。居住街坊因其尺度规模合宜,是婴幼儿主要的活动空间。文章通过对贵阳市新建小区进行调研,从婴幼儿的需求出发,采用儿童友好性评价指标... 随着城市高质量发展及儿童友好型空间相关建设导则的提出,儿童友好型空间的建设已经逐步被社会接受。居住街坊因其尺度规模合宜,是婴幼儿主要的活动空间。文章通过对贵阳市新建小区进行调研,从婴幼儿的需求出发,采用儿童友好性评价指标对其公共空间的安全性、趣味性、可达性进行调查分析,提出了以婴幼儿为主体的街坊公共空间可通过构建共享型空间体系、提升空间的多功能性和促进空间的参与性等方式营造友好型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居住街坊公共空间 儿童友好 策略
下载PDF
街坊型社区公共空间适老化改造策略研究——以长沙市五一社区为例
10
作者 周雅欣 柴凝 《城市建筑》 2024年第17期41-44,共4页
我国自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以往传统的养老模式已不能满足如今的养老需求。目前我国的养老模式以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为主,社区的适老化改造十分有必要。本研究选取长沙市五一社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研、居民... 我国自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以往传统的养老模式已不能满足如今的养老需求。目前我国的养老模式以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为主,社区的适老化改造十分有必要。本研究选取长沙市五一社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研、居民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社区的现状及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合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及行为特征,归纳社区养老问题,对社区公共空间进行适老化改造,主要聚焦于社区交通及街道空间、社区出入口环境、宅间空间布局更新、绿化景观营造等关键节点,建立适老化改造原则并提出更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街坊型社区 公共空间 适老化 五一社区
下载PDF
注重实用性与邻里交互的新型住宅设计体系探索——以一种宜居街坊叠墅创新型设计为例
11
作者 朱俊铭 郭军 +1 位作者 蔡明路 晏益力 《住宅科技》 2024年第10期7-13,共7页
通过梳理我国住宅建设现状,明确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目标,以未来好房子应注重实用性与邻里互动为主线,从设计角度探讨未来好房子的概念和构成要素,分析社区发展过程中人们对居住空间需求的升级和邻里互动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全... 通过梳理我国住宅建设现状,明确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目标,以未来好房子应注重实用性与邻里互动为主线,从设计角度探讨未来好房子的概念和构成要素,分析社区发展过程中人们对居住空间需求的升级和邻里互动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全新的住宅设计体系——高层街坊叠墅,围绕提升空间实用性与互动性、促进邻里交往、完善宜居住宅建筑体系等,提出一系列相关的设计理念和策略,为好房子的设计提供新概念、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里交互 实用性 未来好房子 街坊叠墅 新型住宅体系 模块化
下载PDF
浅析城市考古遗迹保护——以成都江南馆街唐宋街坊遗址为例
12
作者 罗丹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第14期52-55,共4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考古遗迹的保护成为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文章以成都江南馆街唐宋街坊遗址为例,探讨了城市考古遗迹保护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推动合理保护利用、加强宣传教育等对策建议...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考古遗迹的保护成为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文章以成都江南馆街唐宋街坊遗址为例,探讨了城市考古遗迹保护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推动合理保护利用、加强宣传教育等对策建议,以期为城市考古遗迹保护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考古 遗迹保护 成都江南馆街 唐宋街坊遗址
下载PDF
折叠街坊
13
作者 马强 孔云云 +12 位作者 邹丰 刘杉 丁舒 蒙宁宁 黄城晨 朱莉君 姚雨欣 刘君花 姜贝哲 罗菁 王祎 杨爱国 杨震 《中国勘察设计》 2024年第2期60-63,共4页
项目位于南京市雨花台区板桥新城中部组团,其中A、B、C分区为二类居住用地,D、E、F、H分区为商业用地,G分区为基层社区中心用地,并且D、E、F、G、H分区内现存有工业遗产建筑。本次用地分A、D两个地块,其中,A地块定位年轻人的社区;D地块... 项目位于南京市雨花台区板桥新城中部组团,其中A、B、C分区为二类居住用地,D、E、F、H分区为商业用地,G分区为基层社区中心用地,并且D、E、F、G、H分区内现存有工业遗产建筑。本次用地分A、D两个地块,其中,A地块定位年轻人的社区;D地块保留工业遗址建筑,作为社区商业和配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商业 南京市雨花台区 工业遗产建筑 商业用地 街坊 基层社区 组团
下载PDF
上海风貌街坊保护和发展的思考
14
作者 黄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6期0138-0140,共3页
本文通过对风貌街坊历史里弄建筑的保护与更新改造进行深入研究,探讨了历史里弄建筑的特征性、真实性和时代性,从空间理论的视角分析了老城更新改造的空间重塑,为历史里弄建筑的保护与更新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同时,也希望通过本... 本文通过对风貌街坊历史里弄建筑的保护与更新改造进行深入研究,探讨了历史里弄建筑的特征性、真实性和时代性,从空间理论的视角分析了老城更新改造的空间重塑,为历史里弄建筑的保护与更新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同时,也希望通过本研究的成果能够引起更多人对历史里弄建筑的关注和支持,共同推动城市的文化传承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与保护 历史里弄建筑 街坊风貌保护 空间重塑
下载PDF
小街坊高密度办公街区公共空间活力评价研究
15
作者 邹建国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4年第4期172-174,共3页
小街坊高密度办公街区在有限的用地条件下,面对高密度的建设要求,公共空间往往呈现出立体、复合、多层次的复杂特征,在规划实施及使用管理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应对策略都具有特殊性。为进一步完善地区品质,响应城市目标战略,本研究对照... 小街坊高密度办公街区在有限的用地条件下,面对高密度的建设要求,公共空间往往呈现出立体、复合、多层次的复杂特征,在规划实施及使用管理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应对策略都具有特殊性。为进一步完善地区品质,响应城市目标战略,本研究对照新形势下城市规划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上海新的发展格局中世博会地区的功能定位展开,以上海世博B片区为例,结合小街坊高密度办公街区的特殊性,从活力评价入手,围绕整体布局、便利可达、功能复合、活动舒适、空间宜人、风貌塑造六个层面建立小街坊高密度办公街区公共空间活力评价体系,开展公共空间活力评价及研究,并从活力评价方面提出公共空间优化策略,为未来小街坊高密度街区的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街坊 高密度办公街区 公共空间活力
下载PDF
遗产都市主义:广州西关老街坊的复甦
16
作者 支文军 《时代建筑》 2024年第1期1-1,共1页
广州西关是历史学和文化遗产研究的重要田野。近年来,对西关空间史的研究和以此为基础的城市遗产保护实践更加关注特色鲜明的老街坊,西关的遗产价值通过研究和遗产化的过程不断得到诠释。本期聚焦西关以居住为主的老街坊空间形成的历史... 广州西关是历史学和文化遗产研究的重要田野。近年来,对西关空间史的研究和以此为基础的城市遗产保护实践更加关注特色鲜明的老街坊,西关的遗产价值通过研究和遗产化的过程不断得到诠释。本期聚焦西关以居住为主的老街坊空间形成的历史过程,梳理一系列根植于西关市民性的老街坊的复甦实践,探讨如何以遗产都市主义的当代视角,更积极地重构公共空间体系,服务于老街坊的日常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遗产保护 广州西关 遗产价值 街坊空间 公共空间体系 都市主义 文化遗产研究 市民性
下载PDF
历史街区的生活方式保护与文化传承——看苏州古街坊改造 被引量:27
17
作者 张曦 葛昕 《规划师》 2003年第6期15-19,共5页
在苏州历史街区中,富有个性的传统生活方式—庭院与街巷生活方式可以容纳现代社会需要的行为模式与人格需求,进而促进地区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在传统基础上找到合适的契合点,并实现稳定的发展。具有前瞻性的保护工作必须把保护的层次... 在苏州历史街区中,富有个性的传统生活方式—庭院与街巷生活方式可以容纳现代社会需要的行为模式与人格需求,进而促进地区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在传统基础上找到合适的契合点,并实现稳定的发展。具有前瞻性的保护工作必须把保护的层次提到保护生活方式与内涵文化的高度上来。现有的保护工作在概念和方式上都应进行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街区 生活方式 文化特色 苏州市 街坊 城市规划
下载PDF
洛阳涧西工业区街坊色彩问题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卫 孙莹 郭小兰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5-71,共7页
以洛阳涧西工业区为研究对象,调研分析其街坊色彩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基于色彩规划与设计的视角,提出了"规划与复原并行" 的保护思路。针对街坊色彩空间结构中不同层次的节点、轴线及片区,分别从"点、线、面" 三个... 以洛阳涧西工业区为研究对象,调研分析其街坊色彩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基于色彩规划与设计的视角,提出了"规划与复原并行" 的保护思路。针对街坊色彩空间结构中不同层次的节点、轴线及片区,分别从"点、线、面" 三个方面探讨解决其色彩问题的有效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区 街坊 色彩空间结构 色彩规划与设计
下载PDF
运动健康视角下居住街坊绿地评价及更新研究——以哈尔滨老工业区为例 被引量:5
19
作者 侯韫婧 孙月 +1 位作者 赵艺 李文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5-72,共8页
“健康中国”背景下,老工业区绿地存在同质化、数量缺乏等先天劣势,居住街坊绿地难以满足居民运动健康需求。以哈尔滨三大动力老工业区为研究对象,基于主动健身型和休闲娱乐型两类运动类型差异,识别影响运动供给能力的居住街坊绿地空间... “健康中国”背景下,老工业区绿地存在同质化、数量缺乏等先天劣势,居住街坊绿地难以满足居民运动健康需求。以哈尔滨三大动力老工业区为研究对象,基于主动健身型和休闲娱乐型两类运动类型差异,识别影响运动供给能力的居住街坊绿地空间特征,基于Kano模型聚类量化居民运动需求完成权重赋值,建立运动健康视角下老工业区居住街坊绿地评价模型。应用评价模型叠加绿地实际运动使用,量化识别运动供需断点和关键调配区域,确定居住街坊绿地更新优先级,并提出具体优化和增补的更新策略。将有利于主动式健康干预的老工业区居住街坊绿地有机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健康 老工业区居住街坊绿地 评价模型 更新优先级 更新策略
下载PDF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的街坊开发强度探讨 被引量:5
20
作者 黄明华 赵冰婧 +1 位作者 胡仕婷 王琛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31-39,共9页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 50180-2018)对营造舒适的居住生活环境、经济有效地利用土地和空间做了进一步的完善。但是在对高层居住街坊进行最大开发强度限定时却存在全国“一刀切”的状况,使其实施存在很大的现实不适应性。对此,...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 50180-2018)对营造舒适的居住生活环境、经济有效地利用土地和空间做了进一步的完善。但是在对高层居住街坊进行最大开发强度限定时却存在全国“一刀切”的状况,使其实施存在很大的现实不适应性。对此,文章通过进行模型验证,结合我国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指出《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 50180-2018)中高层居住街坊容积率上限值 3.1 的不合理性及“80 米终结高低配”的谬误所在。随后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相关经验对该问题进行反思:开发强度“一刀切”的管控模式不仅导致土地经济效益难以得到充分发挥,还影响城市空间美观。因此,对于开发强度的控制应该在维护公共利益的基础上,放权给地方,结合城市设计进行综合考虑,分区、分类进行精细化管控;对指标的调控留有余地,以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城市开发控制管理的需求,从而有效引导空间规划建设,提高管制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住宅 居住街坊 开发强度 一刀切 科学性 可操作性 城市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