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生物表面活性剂菌SP-7发酵液的性能 被引量:8
1
作者 潘永强 李强 +2 位作者 鞠玉芹 高光军 宋永亭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3-185,共3页
从胜利油田井口土壤中分离并培育出一株可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假单胞菌,命名为SP 7,考察了SP 7发酵液作为微生物采油用剂的相关性能。在含各种营养物的培养基中在37℃培养48h的SP 7菌发酵液,与等体积比的胜利河口油田一口井的原油(50... 从胜利油田井口土壤中分离并培育出一株可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假单胞菌,命名为SP 7,考察了SP 7发酵液作为微生物采油用剂的相关性能。在含各种营养物的培养基中在37℃培养48h的SP 7菌发酵液,与等体积比的胜利河口油田一口井的原油(50℃粘度1019mPa·s)混合,生成O/W乳状液,长时静置后生成下相微乳状液。发酵液的油水界面张力为1.3mN/m。发酵液20℃时生成的泡沫稳定性(半衰期)较商品发泡剂新咪唑啉溶液略差,但50℃时则较好,泡沫体细小致密。发酵液在20~110℃热处理2h后,室温表面张力大体维持恒定(29.7~30.5mN/m);pH值在5.0~10.0范围的发酵液,室温表面张力基本不变(29.7~31.2mN/m);矿化度(NaCl质量浓度)在5.0×103~1.0×105mg/L范围的发酵液,室温表面张力也基本不变(29.7~30.3mN/M),矿化度为1.5×105mg/L时小幅上升至33.3mN/m。从发酵液中提取并纯化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含量为2.1g/L,用IR方法鉴定为脂肽和糖脂,室温时其临界胶束浓度仅为36mg/L。SP 7发酵液可直接用于三次采油。介绍了筛选和培养菌种所用培养基的组成及从发酵液中分离和提纯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程序。图3表2参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生物 表面活性剂菌sp-7 发酵液 性能 胜利油田 微生物采油
下载PDF
一株石油降解菌的生长特性 被引量:1
2
作者 万春黎 杜茂安 +2 位作者 杨巧利 高翀 施雪华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4-138,共5页
为了强化石油污染土壤的原位微生物修复的应用并提供高效的微生物种源,从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出1株细菌D7,考察了该细菌对原油的降解效果,采用GC-MS测定原油降解前后的组成,并进行了原油的降解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菌株D7能够自身产生... 为了强化石油污染土壤的原位微生物修复的应用并提供高效的微生物种源,从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出1株细菌D7,考察了该细菌对原油的降解效果,采用GC-MS测定原油降解前后的组成,并进行了原油的降解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菌株D7能够自身产生表面活性剂,并通过降解石油来获得能量以维持自身的生长与繁殖。16SrRNA测序结果表明,菌株D7和桔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urantiaca基因序列的相似性高达98%。菌株D7的动力学系数为0.13 d-1,分别高于菌株C9的0.09 d-1和菌株A1的0.035 d-1。原油中低相对分子质量组分比高相对分子质量组分更容易被菌株D7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降解 株D7 表面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