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7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最小剂量手术方法治疗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 被引量:6
1
作者 谢洪涛 刘钊臣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2326-2328,共3页
目的:探讨最小剂量手术方法治疗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01/2016-02在我院治疗的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89例102眼,均采用单纯巩膜外垫压联合冷凝手术,术中不放液,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术后视网膜首次复位84眼(82.4... 目的:探讨最小剂量手术方法治疗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01/2016-02在我院治疗的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89例102眼,均采用单纯巩膜外垫压联合冷凝手术,术中不放液,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术后视网膜首次复位84眼(82.4%),二次复位10眼(9.8%);35眼(34.3%)术后矫正视力〈0.1,38眼(37.3%)0.1~0.3,29眼(28.4%)〉0.3,明显优于术前矫正视力,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主要以角膜水肿(20.6%)和一过性高眼压(9.8%)为主,给予相应处理,均得到有效缓解。结论:最小剂量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效果好,手术操作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孔视网膜脱离 最小剂量手术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三面镜视网膜裂孔定位联合外路显微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孙荣 张勇 +1 位作者 王雅琴 潘桂萍 《临床眼科杂志》 2014年第6期532-534,共3页
目的观察术前三面镜裂孔定位联合外路显微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3年9月因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而做视网膜脱离外路显微手术的患者30例(30只眼)。术前用三面镜检查确定视网膜裂孔位置,作为手... 目的观察术前三面镜裂孔定位联合外路显微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3年9月因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而做视网膜脱离外路显微手术的患者30例(30只眼)。术前用三面镜检查确定视网膜裂孔位置,作为手术中指导裂孔定位、术中放液和冷凝部位的的依据。手术时在显微镜直视下先预置环扎带和缝线,放视网膜下液,然后经巩膜外视网膜冷凝、垫压,最后核实裂孔、扎紧环扎带和眼内注气。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在30例(30只眼)中,一次手术视网膜完全复位25只眼,手术成功率为83%。术后矫正视力,〈0.1者3例,0.1~0.3者9例,〉0.3者18例;视力提高者20例,不变者8例,下降者2例。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三面镜检查定位视网膜裂孔方法可靠,对视网膜脱离外路显微手术具有指导意义。而视网膜脱离外路显微手术具有操作简单、方便、治疗效果良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面镜 裂孔定位 视网膜脱离 显微手术
下载PDF
非接触广角观察系统辅助下外路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3
作者 陈玄之 苗晓晴 黄文婕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28期10-12,共3页
目的观察非接触广角观察系统辅助下外路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86只眼),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广角组(46例,46只眼)与显微组... 目的观察非接触广角观察系统辅助下外路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86只眼),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广角组(46例,46只眼)与显微组(40例,40只眼)。广角组患者行非接触广角观察系统辅助下外路视网膜脱离手术,显微组患者行显微外路视网膜脱离手术,均由同一手术者完成,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方式、视网膜裂孔封闭率和一次手术视网膜复位率、冷凝反应分级情况、手术前后视力情况、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方式、视网膜裂孔封闭率和一次手术视网膜复位率、冷凝反应分级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广角组患者术后视力情况较术前有所改善(P <0.05)。结论非接触广角观察系统辅助下外路视网膜脱离手术与显微外路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效果相近,非接触广角观察系统辅助下外路视网膜脱离手术在改善患者视力方面略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孔视网膜脱离 显微外路 非接触广角观察系统辅助下外路 视网膜脱离手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最小剂量手术治疗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4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魏亚明 宋桂花 +3 位作者 刘鹏飞 剡晓川 马大为 谷军峰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1168-1170,共3页
目的探讨最小剂量手术方法治疗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及适应证。方法对47例(47眼)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患者采用单纯巩膜外垫压+冷凝手术,术中均不放液,其中男34例,女13例,右眼29例,左眼18例,年龄17~65岁。视力:指数~0.5。所... 目的探讨最小剂量手术方法治疗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及适应证。方法对47例(47眼)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患者采用单纯巩膜外垫压+冷凝手术,术中均不放液,其中男34例,女13例,右眼29例,左眼18例,年龄17~65岁。视力:指数~0.5。所有患者术前均散瞳后行眼底镜、间接眼底镜、三面镜详细检查眼底,并绘制眼底图。结果 47例患者中术后一次性复位40例,占85.1%;裂孔未完全封闭,形成鱼嘴,网膜下进液体4例,4例患者裂孔均位于下方,且术前视网膜隆起较高,行二次最小剂量手术,垫压物重新转移固定后均复位。发现新的裂孔1例。2例因发生PVR牵拉做了玻璃体切割手术后复位。术后裂孔补充光凝12例。结论在间接眼底镜下行最小剂量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具有损伤小、手术操作简单、术后效果好的优点,术前精确检查、裂孔定位及严格筛选病例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孔视网膜脱离 最小剂量手术 治疗
下载PDF
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2
5
作者 赵芳 赵秉水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05年第3期194-196,共3页
手术是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唯一治疗手段,目前有多种手术方式可供选择,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医师应根据病例的具体特点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本文就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尤其是相对复杂型原发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进行总结... 手术是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唯一治疗手段,目前有多种手术方式可供选择,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医师应根据病例的具体特点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本文就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尤其是相对复杂型原发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进行总结,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孔视网膜脱离 手术治疗 玻璃体视网膜 手术方式 治疗手段 手术医师 复杂型
下载PDF
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治愈后再脱离
6
作者 谢晖 李定章 《江西医药》 CAS 1997年第6期334-335,共2页
报道了28例(眼)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治愈后再脱离病例。视网膜再脱离的根本原因是新裂孔形成(75%)和原裂孔再裂开(25%)。病人手术后到发生再脱离的平均时间为20.7m。作者分析了再脱离的原因,并提出了预防办法。
关键词 裂孔 视网膜脱离 手术治疗 脱离
下载PDF
25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7
作者 郭洁 魏凌君 郑海涛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1期3-4,共2页
目的探讨25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2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5G玻璃体切割术)与对照组(23G玻璃体切割术),比较两组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视网膜复位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 目的探讨25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2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5G玻璃体切割术)与对照组(23G玻璃体切割术),比较两组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视网膜复位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研究组BCVA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眼压、视网膜复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92%,低于对照组的17.65%(P<0.05)。结论25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更利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视力恢复,且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G微创玻璃体手术 视网膜脱离 最佳矫正视力 视网膜复位率
下载PDF
242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裂孔特征及手术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8
作者 马海智 曾山 +1 位作者 林叶 罗书科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24期88-89,127,共3页
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裂孔特征及手术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42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入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裂孔大小、数目及象限分布、术前视力、术前黄斑在位、住院费用等... 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裂孔特征及手术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42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入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裂孔大小、数目及象限分布、术前视力、术前黄斑在位、住院费用等因素。分析手术方式选择可能的影响因素及术后视网膜复位情况。结果 242例患者中,以马蹄形裂孔及萎缩孔为主(197/242),术前未发现裂孔8例。131例接受巩膜扣带术治疗,111例行玻璃体切除术治疗。手术方式选择与术前视力、术前黄斑在位、住院费用相关(P<0.05)。巩膜扣带术及玻璃体切除术的一次手术复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玻璃体切除术比较,巩膜扣带术出血发生率更高,白内障加重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巩膜扣带术及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均可取得满意效果,但巩膜扣带术更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裂孔特征 手术方式
下载PDF
青少年FEVR并发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裂孔特征与手术治疗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翔 郭浩轶 +2 位作者 李蕴随 王志立 郭希让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41-742,共2页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familial exudative vitreoretinopathy, FEVR)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眼病, 典型表现为周边视网膜血管分化异常、伴周边无血管区以及局部纤维组织增生, 进而牵拉形成视网膜皱襞。FEVR活动期视网膜常出现...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familial exudative vitreoretinopathy, FEVR)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眼病, 典型表现为周边视网膜血管分化异常、伴周边无血管区以及局部纤维组织增生, 进而牵拉形成视网膜皱襞。FEVR活动期视网膜常出现新生血管、水肿及渗出, 严重者可并发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等。FEVR并发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 RRD)是青少年视网膜脱离常见病因之一。基于FEVR病变表现的多样性, 视网膜裂孔的发生及进展对手术治疗效果带来较大影响, 本研究拟分析青少年FEVR并发RRD时视网膜裂孔性状与视网膜脱离复位术疗效间的关系, 为临床上FEVR并发RRD患者的手术选择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裂孔 玻璃体积血 无血管区 常染色体显遗传 周边视网膜 常见病因 新生血管
下载PDF
微创玻璃体切除联合无菌空气填充治疗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被引量:14
10
作者 程育宏 吉梦 +3 位作者 齐赟 谢安明 王华 刘思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60-363,共4页
目的:观察微创玻璃体切除联合空气填充治疗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上方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7-11/2019-10在我院收治的,经历过一次或多次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发生的由上方裂孔(3∶00~9∶00水平线以上)引起... 目的:观察微创玻璃体切除联合空气填充治疗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上方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7-11/2019-10在我院收治的,经历过一次或多次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发生的由上方裂孔(3∶00~9∶00水平线以上)引起且未合并严重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PVR-C级以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施行经平坦部入路玻璃体切除术,充分切除残留玻璃体后,行气液交换复位视网膜,确保裂孔周围视网膜下液充分排出后激光封闭视网膜裂孔,使用无菌空气行玻璃体腔填充。术后患者严格俯卧位24h。主要观察指标为视网膜初始及最终复位成功率,最佳矫正视力(BCVA),次要观察指标为并发白内障及高眼压比率。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且术后随访时间≥6mo患者31例31眼,脱位范围6.7±3.8个钟点位,裂孔数1.2±0.7个,脱离累及黄斑23眼(74%),人工晶状体18眼(58%),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者6眼(19%)。入组患者Ⅰ期视网膜复位成功率87%(27/31),最终视网膜复位成功率100%(31/31),发生一过性眼压升高者5眼(16%)。术后6mo时BCVA(LogMAR)由术前2.17±1.27改善至0.53±0.25(P<0.001)。结论:对于具有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史的不合并严重PVR的上方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采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空气填充,可取得较高的视网膜复位成功率,且具有术后俯卧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上方视网膜裂孔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平坦部玻璃体切除术 空气填充
下载PDF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后视网膜再脱离原因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蔡善君 张军军 +1 位作者 严密 张明 《华西医学》 CAS 2003年第2期205-206,共2页
目的 :分析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后视网膜再脱离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 96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96只眼视网膜复位手术后视网膜再脱离时裂孔大小、数量、位置以及与手术方法、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vitreoretinopathy,P... 目的 :分析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后视网膜再脱离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 96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96只眼视网膜复位手术后视网膜再脱离时裂孔大小、数量、位置以及与手术方法、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vitreoretinopathy,PVR)、再脱离持续时间、屈光状态的关系。用卡方检验对比分析 2次手术前裂孔大小构成比和裂孔部位 ;配对秩和检验分析PVR分级 ;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分析裂孔大小、数量及再脱离持续时间与PVR的关系。结果 :视网膜再脱离与第一次手术前裂孔大小构成比的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 (X2 =1 4 1 0 4 ,P<0 0 0 5 ) ,视网膜再脱离时 <1PD裂孔比例增多 ,而 1~ 3PD裂孔比例减少 (X2 =1 3 6 72 ,P <0 0 0 1 ,X2 =1 0 6 30 ,P <0 0 0 1 )。第 2次手术前PVR级别较第 1次加重 (T =6 7885 ,P <0 0 0 1 )。第 2次手术前裂孔大小、数量、位置与PVR无相关性 (rsA=0 0 6 9,PA=0 6 0 5 ,rsB=0 1 37,PB=0 30 2 ,A :大小 ,B :数量 )。PVR级别与再脱离持续时间呈正相关 (rs=0 4 4 6 ,P =0 0 0 0 )。结论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后视网膜再脱离的原因有新裂孔形成、原裂孔未封闭、遗漏裂孔、PVR形成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手术 视网膜脱离 原因分析 治疗 裂孔
下载PDF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失败后再手术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游向东 金中秋 +2 位作者 陈晓 周和政 王柏川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717-718,共2页
目的:探讨视网膜脱离手术失败的原因以及再手术的效果,以进一步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对80例视网膜脱离再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查找手术失败原因,分别再给以巩膜扣带术或玻璃体切割术。结果:80例(80眼)再手术,巩膜扣带术69例,成功59... 目的:探讨视网膜脱离手术失败的原因以及再手术的效果,以进一步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对80例视网膜脱离再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查找手术失败原因,分别再给以巩膜扣带术或玻璃体切割术。结果:80例(80眼)再手术,巩膜扣带术69例,成功59例,成功率85.51%;11例再次手术直接采用玻璃体切割术,视网膜均复位。手术失败原因有: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80眼,原裂孔未闭34眼,出现新裂孔21眼,脉络膜脱离4眼,黄斑前膜4眼,玻璃体积血2眼。结论:视网膜脱离再手术成功的关键是:确切地封闭裂孔,处理PVR;巩膜扣带术仍然是再手术的首选,PVR严重者行玻璃体切割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复位失败 手术 临床分析
下载PDF
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晓隆 盖春柳 +4 位作者 濮伟 杨宏伟 周雅丽 薛龙全 李迅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63-464,482,共3页
目的:探讨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及效果。方法:对21例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采用前房穿刺玻璃体腔注气术、冷凝放液玻璃体腔注气术、冷凝放液外加压玻璃体腔注气术、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硅油充填进行治疗。结果:21例21眼视力比较:视... 目的:探讨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及效果。方法:对21例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采用前房穿刺玻璃体腔注气术、冷凝放液玻璃体腔注气术、冷凝放液外加压玻璃体腔注气术、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硅油充填进行治疗。结果:21例21眼视力比较:视力提高19例,无变化2例。最终20例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完全复位,1例未完全复位。结论:根椐患者的具体眼底改变,选择适宜的手术方法,既可使视网膜解剖复位,又能保护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裂孔 视网膜脱离 外加压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下载PDF
高度近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手术后屈光状态的变化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焕霞 姜涛 +3 位作者 王哲 孙哲 杨丛丛 全威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3-76,共4页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RRD)患者行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手术后屈光状态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确诊为RRD的患者30例30眼的临床病例资料。高度近...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RRD)患者行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手术后屈光状态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确诊为RRD的患者30例30眼的临床病例资料。高度近视组15例15眼,非高度近视组15例15眼。两组患者均先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并填充硅油,3个月后均行硅油取出联合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术。IOL植入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玻璃体切割术前均测量眼轴长度、角膜曲率,根据这两项指标计算IOL植入后的预测屈光度。硅油取出结合IOL植入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测眼轴长度、角膜曲率、验光计算实际屈光度数(实际屈光度)。两组手术前后均测量最佳矫正视力并计算Log MAR视力。观察两组手术前后Log MAR视力、屈光度、眼轴长度、角膜曲率的变化,分析高度近视组术后屈光预测误差与术前眼轴长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术后两组视力均较术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高度近视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屈光较术前均向近视方向漂移,随时间变化近视漂移逐渐增大,术后各时间点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非高度近视组术后各时间点屈光较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屈光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高度近视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眼轴长度、角膜曲率较术前均明显提高(均为P<0.05);非高度近视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眼轴长度、角膜曲率较术前均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高度近视组术后6个月屈光预测误差与术前眼轴长度之间呈负相关(R^2=0.580,P=0.001)。结论RRD患者行玻璃切割联合晶状体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提高,高度近视患者术后屈光向近视方向漂移,且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屈光向近视方向漂移更明显;高度近视患者术后眼轴增长,角膜曲率增大,高度近视患者术前眼轴越长,术后屈光越向近视方向漂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切割术 白内障 联合手术 屈光
下载PDF
氩激光光凝裂孔预防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嘉莹 肖斯贤 +1 位作者 黄肇薇 徐威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 评价视网膜裂孔的早期发现和氩激光光凝对预防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作用。方法 对 2 0 0 0年 3月至 2 0 0 3年 6月间早期发现并采用Novus 2 0 0 0型眼科氩离子激光机光凝治疗的视网膜干性裂孔、视网膜周边变性合并视网膜裂孔、视... 目的 评价视网膜裂孔的早期发现和氩激光光凝对预防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作用。方法 对 2 0 0 0年 3月至 2 0 0 3年 6月间早期发现并采用Novus 2 0 0 0型眼科氩离子激光机光凝治疗的视网膜干性裂孔、视网膜周边变性合并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裂孔合并局限性视网膜脱离和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对侧眼同时存在周边视网膜变性裂孔共4 5例 5 8眼的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经过 3~ 2 4个月随访 ,裂孔封闭 5 4眼 (93 1 0 %) ,经激光封孔失败后改行视网膜冷凝联合巩膜外加压术 4眼 (6 89%)。全部病例术后视力不变或略有改善。结论 及早发现并应用氩激光光凝视网膜裂孔能有效地预防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裂孔 氩激光光凝 回顾研究 预防 早期发现 巩膜 S2000 封闭 冷凝
下载PDF
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手术56例 被引量:4
16
作者 肖云 高晓唯 +1 位作者 蔡雪虹 赵勇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121-122,共2页
目的:评价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56例,行玻璃体切除。PVRC1者10眼,C2者14眼,C3者32眼,伴周边部裂孔7眼,白孔11眼。手术中彻底清除玻璃体后皮质,或人工玻璃体后脱离剥... 目的:评价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56例,行玻璃体切除。PVRC1者10眼,C2者14眼,C3者32眼,伴周边部裂孔7眼,白孔11眼。手术中彻底清除玻璃体后皮质,或人工玻璃体后脱离剥膜,气液交换使视网膜复位,眼内填充200mL/LC3F845眼,白孔者眼内硅油填充。并发周边部裂孔病例后行巩膜外环扎裂孔冷凝。术后给予抗炎降眼压处理。气泡变小裂孔愈合不佳,裂孔周围氪黄激光封闭或再次补充气体。注气者俯卧位14d以上。所有患者随访3~12mo。结果:黄斑裂孔闭合、视网膜复位53例,周边裂孔闭合7例。术后视力提高46眼(82.1%),黄斑裂孔术后视力无变化10眼。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C3F8或硅油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 高度近视 玻璃体手术 眼内 C3F8 视网膜复位 术后视力 结论 补充 目的
下载PDF
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早霞 王桂云 +4 位作者 张晓光 李亚萍 邵兵 苑敏 杨克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05-407,共3页
目的 :探讨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根据病情的不同 ,对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2 1例 2 1眼选择环扎术、冷冻、外加压或玻璃体切除术、视网膜前膜剥离、切除、视网膜切开、切除、眼内氩激光封闭视网膜裂孔。部分病例采... 目的 :探讨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根据病情的不同 ,对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2 1例 2 1眼选择环扎术、冷冻、外加压或玻璃体切除术、视网膜前膜剥离、切除、视网膜切开、切除、眼内氩激光封闭视网膜裂孔。部分病例采用气液交换平复视网膜。术后眼内充填 C3F8或硅油。结果 :随访 3~ 12个月 ,视网膜最终复位 18眼 ,3眼未复位。手术成功率 86% (18/ 2 1)。结论 :采取适当的联合手术方法 ,能提高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治愈率。氟碳液的应用 ,简便了手术操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裂孔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 外科手术 玻璃体切除术
下载PDF
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进展 被引量:8
18
作者 陈松 田歌 何广辉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94-1000,共7页
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macular hole retinal detachment,MHRD)是高度近视眼常见的并发症,常造成不可逆的视力损害。玻璃体视网膜手术(vitreoretinal surgery,VRS)是MHRD的主要治疗方式,但是由于此类患者伴有视网膜脉络膜萎缩、后巩膜... 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macular hole retinal detachment,MHRD)是高度近视眼常见的并发症,常造成不可逆的视力损害。玻璃体视网膜手术(vitreoretinal surgery,VRS)是MHRD的主要治疗方式,但是由于此类患者伴有视网膜脉络膜萎缩、后巩膜葡萄肿、眼轴增长等异常解剖结构,故手术难度大、患者视力预后差,易复发。近年来,随着眼内填充物选择的多样化、内界膜处理技巧的发展以及眼科机器人等新技术的兴起,VRS治疗高度近视MHRD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视网膜解剖复位率。如何在提高视网膜复位率及黄斑裂孔闭合率的基础上实现患者视功能的改善是目前VRS治疗高度近视MHRD的重点与难点。本文现就高度近视MHRD的VRS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视网膜脱离 黄斑裂孔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内界膜
下载PDF
双腔球囊顶压术与巩膜外垫压术治疗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薛丽丽 耿燕 张振华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23-1026,共4页
目的对比观察自行研制的眼用双腔球囊顶压器在治疗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中的疗效。方法选取RRD患者74例(74眼),其中球囊手术组40眼,采用双腔球囊巩膜外顶压术;巩膜外垫压组34眼,采用常规节段性巩膜外垫压术。结果术后3个月,2组的视... 目的对比观察自行研制的眼用双腔球囊顶压器在治疗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中的疗效。方法选取RRD患者74例(74眼),其中球囊手术组40眼,采用双腔球囊巩膜外顶压术;巩膜外垫压组34眼,采用常规节段性巩膜外垫压术。结果术后3个月,2组的视网膜解剖复位率、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球囊手术组手术时间为(27±8.60)min,术后3个月的柱镜度数为(0.81±0.41)D,术前为(0.52±0.33)D,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巩膜外垫压组手术时间为(47±14.30)min,术后3个月的柱镜度数为(1.83±0.69)D,术前为(0.65±0.32)D,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腔球囊巩膜外顶压治疗临床上单个或数个裂孔引起的视网膜脱离(C1级及以下),精确、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孔视网膜脱离 双腔球囊顶压器 节段巩膜外垫压 最小量手术
下载PDF
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一 陈少军 +3 位作者 刘勇 余涛 阴正勤 高方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18-719,共2页
目的 观察不同术式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 对 2 2例 2 2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分别行 4种术式 :A组 ,单纯玻璃体腔注气 (C3F8) 1 0眼 ;B组 ,玻璃体切割 +注气术 1 2眼 ;C组 ,玻璃体切割 +自体血清滴注 +注气术 4... 目的 观察不同术式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 对 2 2例 2 2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分别行 4种术式 :A组 ,单纯玻璃体腔注气 (C3F8) 1 0眼 ;B组 ,玻璃体切割 +注气术 1 2眼 ;C组 ,玻璃体切割 +自体血清滴注 +注气术 4眼 ;D组 ,巩膜外垫压 +注气术 2眼。结果 A组 5( 5/ 1 0 )眼视网膜复位 ,黄斑孔闭合 ,最高视力 0 .7;但 5( 5/ 1 0 )眼随访中黄斑裂孔再开。B组 1 1 ( 1 1 / 1 2 )眼视网膜复位 ,最高视力 0 .4。C组 3( 3/ 4)眼视网膜复位 ,黄斑孔闭合 ,最高视力 0 .4。D组 2 ( 2 / 2 )眼网膜均复位 ,最高视力 0 .2。结论 ①单纯玻璃体腔注气术简单易行 ,可重复多次 ,对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有一定疗效 ,但术后复发率较高。必要时应联合巩膜外环扎或垫压。②玻璃体切割 +注气术与玻璃体切割 +自体血清滴注 +注气术对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但增加自体血清滴注并未显示好处 ,因此是否需要有待进一步观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裂孔 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手术 注气术 自体血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