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实验探讨裘氏内异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李慧 杨华娣 +3 位作者 毛佩瑜 张婷 陆申奕 叶恬恬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2期118-128,共11页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结合动物实验探究裘氏内异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联用技术结合文献检索筛选出裘氏内异方有效活性成分;于中医药系统药理学平台(TCMSP)获取活性...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结合动物实验探究裘氏内异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联用技术结合文献检索筛选出裘氏内异方有效活性成分;于中医药系统药理学平台(TCMSP)获取活性成分的基因靶标;于基因名片数据库(Gene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DisGeNET、DRUGBANK、数据库筛选疾病相关靶点,维恩分析获得药物与疾病的共同靶点;通过蛋白质相互作用(STRING11.0)数据库平台,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筛选核心作用靶点;利用Cytosacpe软件构建活性成分-靶标网络;利用生物学信息注释数据库(DAVID)数据库平台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通过子宫异位内膜模型大鼠进行相关验证,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六组,分别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空白对照组)、孕三烯酮组(阳性对照组)、裘氏内异方高剂量组、裘氏内异方中剂量组、裘氏内异方低剂量组,每组10只。不同药物处理4周,测定各组子宫内膜异位病灶面积及病变的粘连评分,并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同时测定各组经网络药理学筛选出的最有可能的核心靶标和通路的靶蛋白和靶基因表达水平,以验证裘氏内异方治疗EMs的机制。结果共筛选出裘氏内异方有效活性成分19种,对应裘氏内异方的240个靶标。3816个基因与EMs密切相关,其中132个与裘氏内异方的靶点重叠,被认为与治疗相关。裘氏内异方治疗EMs的主要活性成分有木犀草苷、槲皮素、延胡索甲素、淫羊藿苷、山柰酚等,对交集靶点的PPI网络进行拓扑分析,得到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AKT1)、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转录因子JUN等核心作用靶点,富集分析发现裘氏内异方治疗EMs的作用机制可能与PI3K-AKT、P53、雌激素等信号通路有关,其中排名第1位的是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动物实验方面,HE染色发现模型组大鼠子宫上皮细胞排列不规则,部分出现脱落,间质细胞结构疏松,组织间隙增大,与模型组比较,孕三烯酮组和裘氏内异方高、中、低剂量组大鼠子宫组织上述情况均有显著改善,改善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孕三烯酮组、裘氏内异方高剂量组、裘氏内异方中剂量组、裘氏内异方低剂量组;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子宫异位内膜体积[(136.03±11.07)mm^(3)比(0.00±0.00)mm^(3)]、Di Paola R评分[(3.40±0.55)分比(0.00±0.00)分]、子宫HE评分[(4.00±0.00)分比(0.33±0.58)分]、PI3K[(2.10±0.12)比(1.00±0.13)]、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3.67±0.24)比(1.00±0.14)]、VEGFA[(2.49±0.05)比(1.00±0.24)]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上升(P<0.01);磷酸化磷酸肌醇3激酶(p-PI3K)/PI3K[(0.24±0.05)比(0.89±0.13)]、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Akt/Akt)[(0.26±0.02)比(0.93±0.14)]蛋白表达水平显著性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孕三烯酮组和裘氏内异方高、中、低剂量组大鼠子宫异位内膜面积[(45.50±10.93)mm^(3)、(52.34±13.71)mm^(3)、(87.36±9.09)mm^(3)、(110.59±13.20)mm^(3)比(136.03±11.00)mm^(3)]、Di Paola R评分[(1.00±0.71)分、(1.40±0.55)分、(1.80±0.84)分、(2.00±0.71)分比(3.40±0.55)分]、子宫HE评分[(1.33±0.58)分、(1.33±0.58)分、(1.67±0.58)分、(2.33±0.58)分比(4.00±0.00)分]、PI3K[(1.42±0.16)、(1.39±0.16)、(1.54±0.32)、(1.56±0.17)比(2.10±0.12)]、AKT[(1.78±0.39)、(1.72±0.33)、(2.20±0.16)、(2.64±0.12)比(3.67±0.24)]、VEGFA[(1.27±0.08)、(1.32±1.56)、(1.61±0.22)、(1.91±0.19)比(2.49±0.05)]蛋白表达水平显著性降低(P<0.05或P<0.01);p-PI3K/PI3K[(0.87±0.04)、(0.81±0.04)、(0.56±0.06)、(0.41±0.04)比(0.24±0.05)]、p-AKT/AKT[(0.89±0.13)、(0.84±0.03)、(0.61±0.04)、(0.52±0.03)比(0.26±0.2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性升高(P<0.05或P<0.01)。结论裘氏内异方是通过多组分、多靶点和多途径协同治疗EMs,干预PI3K-AKT信号通路可能是其主要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位症 网络药理学 实验验证 裘氏内异方
下载PDF
裘氏内异方对子宫腺肌病模型小鼠MAPK/ERK1/2信号通路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徐晓霞 应翩 张静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13期22-28,共7页
目的:探讨裘氏内异方对子宫腺肌病模型小鼠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MAPK/ERK1/2)信号通路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8周龄未孕ICR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3.60 g/kg孕三烯酮)和中药低、中... 目的:探讨裘氏内异方对子宫腺肌病模型小鼠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MAPK/ERK1/2)信号通路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8周龄未孕ICR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3.60 g/kg孕三烯酮)和中药低、中、高剂量组(1.80、3.60、7.20 g/kg裘氏内异方)各10只。采用子宫内膜组织形态学评分评估各组小鼠子宫内膜组织形态学病理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小鼠子宫组织雌激素(E_(2))、雌激素受体(ER)、细胞凋亡相关蛋白[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Bcl相关蛋白(Bax)、B淋巴细胞瘤-2(bcl-2)]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子宫组织丝裂原激活化蛋白激酶(MEK-2)、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核转录因子(NF-κB)、原癌基因(c-jun)、即早基因(c-fos)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子宫内膜组织形态评分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小鼠和阳性对照组小鼠的子宫内膜组织形态学评分均降低(P<0.05),且中药组小鼠子宫内膜组织形态评分呈剂量依赖性降低(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子宫组织中Caspase-3、Bax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bcl-2、E_(2)、ER、MEK-2、ERK1/2、NF-κB、cfos、c-jun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小鼠子宫组织中Caspase-3、Bax蛋白表达升高(P<0.05),bcl-2、E_(2)、ER、MEK-2、ERK1/2、NF-κB、c-fos、c-jun蛋白表达降低(P<0.05),且中药组小鼠子宫组织中Caspase-3、Bax蛋白表达呈剂量依赖性升高(P<0.05),bcl-2、E_(2)、ER、MEK-2、ERK1/2、NF-κB、c-fos、c-jun蛋白表达呈剂量依赖性降低(P<0.05)。结论:裘氏内异方对小鼠子宫腺肌病有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与调节小鼠子宫组织中MAPK/ERK1/2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及促进小鼠子宫组织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裘氏内异方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信号通路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裘氏内异方含药血清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管新生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杨华娣 夏梦婷 +1 位作者 吴燕平 王幸儿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545-2547,I0022,共4页
目的:观察裘氏内异方含药血清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和管腔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设浓度分别为5%、10%、15%的裘氏内异方含药血清组和空白血清组,运用MTT法、Transwell实验和Tube formation实验观察细胞增殖、迁移及管腔形成能... 目的:观察裘氏内异方含药血清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和管腔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设浓度分别为5%、10%、15%的裘氏内异方含药血清组和空白血清组,运用MTT法、Transwell实验和Tube formation实验观察细胞增殖、迁移及管腔形成能力。结果:裘氏内异方含药血清能够显著抑制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和管腔形成能力,上述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论:抗血管新生活性可能是裘氏内异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裘氏内异方 子宫内膜位症 血管新生 内皮细胞
下载PDF
裘氏内异方联合GnRH-a治疗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4
作者 应翩 杨华娣 +1 位作者 张颖 陆申奕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01-405,共5页
目的观察裘氏内异方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各自单用及联合应用对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AM)病灶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7例均为自愿行腹腔镜下AM病灶切除术的患者,按术后接受的治疗方法不同分为3组,GnRH-a组30... 目的观察裘氏内异方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各自单用及联合应用对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AM)病灶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7例均为自愿行腹腔镜下AM病灶切除术的患者,按术后接受的治疗方法不同分为3组,GnRH-a组30例,接受GnRH-a治疗,中药组28例,接受裘氏内异方治疗,联合组29例,接受GnRH-a联合裘氏内异方治疗。术前及术后第1、3、6、12个月,观察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子宫体积、血红蛋白、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及不良反应。术后第1、3、6、12个月比较并分析各组间的临床疗效,术后第12个月观察各组间的复发率及妊娠率。结果术后第12个月GnRH-a组、中药组、联合组有效率分别为60.00%(18/30)、57.14%(16/28)、93.10%(27/29),复发率分别为33.33%(10/30)、32.14%(9/28)、3.45%(1/29),妊娠率分别为3.33%(1/30)、3.57%(1/28)、3.45%(1/29)。3组有效率(χ^2=11.027)及复发率(χ^2=18.59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术前比较,3组术后第1、3、6、12个月VAS评分均下降(P<0.05),血红蛋白均升高(P<0.05),子宫体积均缩小(P<0.05),CA125水平均下降(P<0.05)。在术后第1、3个月,VAS评分联合组较GnRH-a组、中药组下降(P<0.05)。术后第6、12个月,联合组血红蛋白高于其他两组(P<0.05)。在术后第1、6个月,血清CA125联合组低于GnRH-a组(P<0.05),但与中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至术后第12个月,亦低于中药组(P<0.05)。结论单用裘氏内异方或GnRH-a,其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但联合使用可改善腹腔镜下AM病病灶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其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裘氏内异方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腹腔镜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