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太平洋板块向我国东北地区深部俯冲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9
1
作者 朱桂芝 石耀霖 +1 位作者 陈石 张怀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50-957,共8页
本文采用依赖温度的黏度结构以及考虑海洋板块和大陆板块厚度差异等特征,以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会聚速率作为板块速度的主要约束,通过变化海沟后撤速度模型,数值模拟西太平洋板块向中国东北的俯冲过程.结果表明,要产生类似于中国东北... 本文采用依赖温度的黏度结构以及考虑海洋板块和大陆板块厚度差异等特征,以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会聚速率作为板块速度的主要约束,通过变化海沟后撤速度模型,数值模拟西太平洋板块向中国东北的俯冲过程.结果表明,要产生类似于中国东北之下低角度的板片俯冲,海沟后撤是重要条件;而上下地幔黏度的较大差异是决定俯冲板片不穿透660 km相变而的决定因素;西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的俯冲应早于70 Ma B.P.,海沟后撤速度可能小于一些地质学家估计的45 mm/a,而且可能是分阶段变化的;速度场表明运动学模型的反过程:大陆岩石圈之下物质的不断水平向东的流动和推挤可能成为海沟后撤的力源之一,地幔物质的这种东向流动可能与印度板块挤压碰撞欧亚板块有关,沿欧亚板块东缘的扩张构造可能是太平洋欧亚板块运动和印度-欧亚板块运动的综合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赖温度的黏度结构 西太平洋板块 中国东北地区 深部俯冲 海沟后撤
下载PDF
西太平洋板块俯冲及松辽盆地晚期油气成藏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树青 李志军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9,共4页
松辽盆地第三纪以来的构造运动受西太平洋板块俯冲与日本海扩张的共同作用,该时期是松辽盆地成藏与定型的重要时期。白垩纪以后松辽盆地经历了构造反转的演化阶段,挤压背景形成了一系列的浅层构造,老断层的开启为油气运移开辟了通道... 松辽盆地第三纪以来的构造运动受西太平洋板块俯冲与日本海扩张的共同作用,该时期是松辽盆地成藏与定型的重要时期。白垩纪以后松辽盆地经历了构造反转的演化阶段,挤压背景形成了一系列的浅层构造,老断层的开启为油气运移开辟了通道,挤压背景所造成的构造应力强度在空间上的变化为晚期油气成藏提供了动力。结合烃源岩的生排烃史认为,西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与日本海的扩张所形成的挤压背景对于松辽盆地晚期成藏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太平洋板块 日本海扩张 松辽盆地 晚期成藏
下载PDF
从西太平洋板块构造探讨东海陆架盆地形成机制和类型划分 被引量:23
3
作者 陶瑞明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4年第1期14-20,共7页
东海陆架盆地位于亚洲板块东南缘,是西太平洋构造体系的一部分,其形成和发展与西太平洋板块活动有关。白垩纪-古新世,库拉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作NNW向运动并俯冲,左旋应力场使亚洲大陆东南缘产生一系列NE向断裂,引起地幔上拱,诱发... 东海陆架盆地位于亚洲板块东南缘,是西太平洋构造体系的一部分,其形成和发展与西太平洋板块活动有关。白垩纪-古新世,库拉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作NNW向运动并俯冲,左旋应力场使亚洲大陆东南缘产生一系列NE向断裂,引起地幔上拱,诱发了盆地西带裂谷式断陷的发展。古新世晚期由于太平洋板块洋脊俯冲,日本海(西部)第一次拉张。地幔面起伏的调整结束了裂陷盆地的发育。始新世晚期,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由NNW转为WNW,右旋应力场控制了盆地东部始新世断坳的发育。渐新世初,由于太平洋板块俯冲,日本海(东南部)开始了第二次拉张。东海陆架盆地东部断坳带转为坳陷带。中新世末,太平洋板块运动速度加快,热效应导致前缘隆起拉裂,形成冲绳海槽盆地。向西挤压-走滑使陆架盆地东部坳陷带褶皱回返,结束了盆地发展。可以认为,东海陆架盆地西部古新世裂陷带是大陆边缘裂谷盆地;东部渐新世-中新世坳陷带是大陆边缘前陆盆地(弧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太平洋板块 东海陆架盆地 形成机制 类型 地质构造
下载PDF
西太平洋板块俯冲与我国东北和华北块体地震活动 被引量:6
4
作者 孟宪森 郑辉 姜锦华 《东北地震研究》 2003年第1期12-18,共7页
根据ISC1964~1996年震源深度分布资料,提出西太平洋板块在日本本州和菲律宾群岛的棉兰老岛一带有两个触角和欧亚板块直接相接,菲律宾板块东缘与西太平洋板块为依托关系,菲律宾板块西缘和欧亚板块为碰撞关系。从1900年以来的深震资料分... 根据ISC1964~1996年震源深度分布资料,提出西太平洋板块在日本本州和菲律宾群岛的棉兰老岛一带有两个触角和欧亚板块直接相接,菲律宾板块东缘与西太平洋板块为依托关系,菲律宾板块西缘和欧亚板块为碰撞关系。从1900年以来的深震资料分析,东北深震活动分别对中国东北、华北的地震有一定影响,对台湾地区影响不大。结合GPS结果分析,1900年以来华北块体的地震活动可能与印度板块运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太平洋板块 震源深度分布资料 1964-1996年 菲律宾板块 深震活动 中国 东北地区 华北地区 板块运动
下载PDF
西太平洋板块俯冲与华北克拉通破坏 被引量:109
5
作者 朱日祥 徐义刚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346-1356,共11页
华北克拉通破坏与西太平洋板块俯冲相关是学界的重要共识,但西太平洋板块何时开始向东亚大陆俯冲、早白垩世西太平洋俯冲带在何处、东亚大地幔楔何时形成、晚中生代西太平洋俯冲板块如何演化等重要科学问题一直没有很好地解决.文章通过... 华北克拉通破坏与西太平洋板块俯冲相关是学界的重要共识,但西太平洋板块何时开始向东亚大陆俯冲、早白垩世西太平洋俯冲带在何处、东亚大地幔楔何时形成、晚中生代西太平洋俯冲板块如何演化等重要科学问题一直没有很好地解决.文章通过综合分析与研究,认为西太平洋板块起始俯冲的时间早达早侏罗世;早白垩世西太平洋俯冲带位于东亚大陆边缘,比现今西太平洋板块俯冲带靠西2200km;与此相对应,欧亚大陆自早白垩世以来向东漂移了大约900km.西太平洋俯冲板块后撤始于~145Ma,说明东亚大地幔楔开始形成于早白垩世;西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对华北克拉通的影响可能是通过地幔楔增大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迁移和交换来实现的.利用地质构造事件反演了大洋板块在俯冲到地球内部之前的演化过程,提出燕山运动A幕和B幕发生的原因分别是西太平洋板块向东亚大陆边缘以高速低角度俯冲和俯冲角度逐渐变低两种不同的地球深部动力学过程新观点.在早白垩世大约130~120Ma期间,西太平洋板块可能已经转变为高角度俯冲、回转与后撤速率达到最大、最终在地幔过渡带产生滞留体.这个过程可能显著改变了所在区域和上覆地幔的物性和黏滞度,导致上覆地幔楔产生非稳态流动,从而导致岩石圈地幔中熔/流体含量急剧增加、黏滞度降低以及岩石圈伸展/减压,并使其转变为年轻地幔--克拉通破坏.这些认识对揭示西太平洋俯冲板块与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地幔之间相互作用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白垩世 克拉通破坏 西太平洋板块俯冲
原文传递
中国东北地区太平洋板块精细俯冲特征 被引量:7
6
作者 江国明 张贵宾 徐峣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25-1135,共11页
中国东北地区的火山较为活跃。一些学者认为这些火山的起源与西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和软流圈物质的上涌存在密切联系。尽管天然地震层析成像结果明显地显示出火山区下方存在着太平洋板块,但板块的厚度、存在范围等俯冲特征仍然不是特别清... 中国东北地区的火山较为活跃。一些学者认为这些火山的起源与西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和软流圈物质的上涌存在密切联系。尽管天然地震层析成像结果明显地显示出火山区下方存在着太平洋板块,但板块的厚度、存在范围等俯冲特征仍然不是特别清晰。为此,采用远震层析成像和走时拟合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研究了中国东北地区的壳幔速度结构,特别是太平洋俯冲板块的精细结构。研究结果表明:(1)板块的平均厚度和速度异常分别为85 km和1%,而且与日本海地区结果进行对比可推测板块并未增厚;(2)板块以低角度俯冲进入地幔过渡带,到达过渡带底部后弯曲成水平状,向西延伸至东经127°而停止;(3)水平延伸的板块恰好位于火山区的下方。这些俯冲特征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陆内火山的起源及地球深部动力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北地区 西太平洋板块 地幔过渡带 远震层析成像 走时拟合
下载PDF
太平洋板块俯冲对东北地区地震活动影响的分析及预测
7
作者 焦明若 《国际地震动态》 2017年第8期59-59,共1页
以往的研究结果表明,太平洋板块俯冲至中国东北地区约660km深度,在东北珲春一带引发了一系列深源地震.作为中国大陆唯一的深震带,它的发震时间、空间、强度与日本海沟强震以及东北地区的浅源地震均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到目前为止,国内外... 以往的研究结果表明,太平洋板块俯冲至中国东北地区约660km深度,在东北珲春一带引发了一系列深源地震.作为中国大陆唯一的深震带,它的发震时间、空间、强度与日本海沟强震以及东北地区的浅源地震均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地震学者十分重视这一现象并从多层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除了证实这一现象外,还从反演、层析成像、统计分析等方面研究了西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的结构、中国东北地区岩石圈构造、东北深源地震的震源机制解、深源地震和浅源地震的动力机制及东北地区的动力学环境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北地区 西太平洋板块 板块俯冲 地震活动 震源机制解 预测 深源地震 浅源地震
下载PDF
西环太平洋菲律宾群岛中酸性岩浆活动与斑岩型铜金成矿:兼论埃达克岩与斑岩型铜金成矿 被引量:2
8
作者 杨晓勇 蔡逸涛 徐敏成 《华东地质》 2021年第3期247-259,共13页
以菲律宾岛弧构造岩浆作用和斑岩型铜金成矿作用为例,以与板块俯冲相关的深部物质循环和斑岩型铜金成矿为研究对象,综述了铜金在弧岩浆中复杂的地球化学过程和行为。通过对中酸性岩浆活动与区域斑岩铜金成矿响应进行系统综述,根据以往... 以菲律宾岛弧构造岩浆作用和斑岩型铜金成矿作用为例,以与板块俯冲相关的深部物质循环和斑岩型铜金成矿为研究对象,综述了铜金在弧岩浆中复杂的地球化学过程和行为。通过对中酸性岩浆活动与区域斑岩铜金成矿响应进行系统综述,根据以往对菲律宾群岛中新生代岛弧岩浆岩和斑岩型铜金成矿开展的地质地球化学研究,提出有利于成矿的地球化学指标,探讨了西环太平洋菲律宾群岛中酸性岩浆活动对区域铜金等多金属矿床的贡献,总结区域成矿规律,建立成矿动力学模式。通过研究菲律宾群岛周缘中新生代板块俯冲洋壳重熔岩浆作用及矿床形成机理,进一步揭示板块俯冲过程中以流体为纽带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及斑岩型铜金成矿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律宾岛弧 中酸性岩浆活动 斑岩型铜金成矿 区域成矿规律 西太平洋板块构造演化
下载PDF
中国东北地区地震活动特征及其与日本海板块俯冲的关系 被引量:34
9
作者 孙文斌 和跃时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2-132,共11页
分析中国东北地区深震 (mb≥ 6 .0 )及浅震 (MS≥ 5 .0 )的成组性活动特征 ,研究了深震“强震组”与浅震“强震组”的时、空相关性。着重探讨了西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带的地震分布特征及其与西太平洋俯冲带形态的关系 ,并着重分析... 分析中国东北地区深震 (mb≥ 6 .0 )及浅震 (MS≥ 5 .0 )的成组性活动特征 ,研究了深震“强震组”与浅震“强震组”的时、空相关性。着重探讨了西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带的地震分布特征及其与西太平洋俯冲带形态的关系 ,并着重分析了西太平洋板块对欧亚板块地震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 :西太平洋板块俯冲倾角小的地区 ,板块碰撞带地震活动强烈 ,板块俯冲对欧亚大陆的影响也较强 ,俯冲带处于较强的挤压应力状态 ;西太平洋板块俯冲倾角大的地区 ,板块碰撞带地震活动较弱 ,板块俯冲对欧亚大陆的影响也较弱 ,深部俯冲带引张应力增强。分析认为 ,未来 10年中国东北地区将进入浅震“强震组”活动时段 ,期间可能发生MS≥ 5 .0地震 6次左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活动 强震组 地震趋势 西太平洋板块
下载PDF
再论板块构造与地幔柱构造的相互关系——从研究日本列岛—松辽盆地深部构造得到的启示 被引量:6
10
作者 牛树银 真允庆 +5 位作者 孙爱群 宋涛 刁谦 陈中 张福祥 陈超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19年第1期1-20,共20页
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板块构造及地幔柱构造学说日臻完善,已广泛受到中国地学界和地勘界的赞同和应用。论文是从对两者形成时代和板块驱动力的基本问题入手,进行了分析、讨论与商榷。主要是通过对自太平洋西缘的俯冲带,经日本列岛—日本... 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板块构造及地幔柱构造学说日臻完善,已广泛受到中国地学界和地勘界的赞同和应用。论文是从对两者形成时代和板块驱动力的基本问题入手,进行了分析、讨论与商榷。主要是通过对自太平洋西缘的俯冲带,经日本列岛—日本海—长白山—松辽盆地的地质情况,根据最新的地震层析资料分析、研究,初步认为均与板块俯冲、碰撞和挤压作用及地幔柱活动的形成机制密不可分。由于当前对板块及幔柱运动年代学测定的精准度,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故提出"板块构造与幔柱构造相辅相成"的概念模型,无疑对今后松辽盆地深部勘查油气资源、长白山地区监测和预防火山灾害工作,都具有理论的指导意义。但对松辽盆地的冷幔柱运移及成藏时代集中在57~40 Ma的机理,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太平洋板块俯冲 地幔柱构造 日本岛弧 日本海 长白山 松辽盆地
下载PDF
日本海板块俯冲与中国东北地震 被引量:3
11
作者 孙文斌 和跃时 《防灾减灾学报》 2015年第4期1-7,共7页
利用日本海区丰富的震史资料,研究了该区强震活动时—空变化的某些特征,并以此为据,将1900年以来的地震活动划分了三个地震轮回,同时还分析了各轮回的强震地区分布及其持续时间。分析了中国东北地区深震(mb≥6.0)及浅震(MS≥5.0)的成组... 利用日本海区丰富的震史资料,研究了该区强震活动时—空变化的某些特征,并以此为据,将1900年以来的地震活动划分了三个地震轮回,同时还分析了各轮回的强震地区分布及其持续时间。分析了中国东北地区深震(mb≥6.0)及浅震(MS≥5.0)的成组性活动特征,研究了日本海西部深震与中国东北地区浅震的相关性。这些结果可作为研究日本海区强震高潮到来和结束的标志以及为判断未来主体活动区等强震预测问题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太平洋板块 日本海沟 强震组 地震趋势 中国东北地区
下载PDF
郯庐断裂带北段及邻区现代地震活动性与应力状态 被引量:33
12
作者 葛荣峰 张庆龙 +3 位作者 解国爱 徐士银 王锡勇 陈娟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1-154,共14页
收集了郯庐断裂带北段及邻区自1964年1月至2008年1月的1254个ML≥2.0的地震数据和191条震源机制解、198条原地应力测量数据,通过震中分布、震源深度、应变释放速率的分析计算和震源机制解及其它应力数据的统计,探讨了郯庐北段现今的地... 收集了郯庐断裂带北段及邻区自1964年1月至2008年1月的1254个ML≥2.0的地震数据和191条震源机制解、198条原地应力测量数据,通过震中分布、震源深度、应变释放速率的分析计算和震源机制解及其它应力数据的统计,探讨了郯庐北段现今的地震活动性和应力状态。结果表明,郯庐断裂带北段及邻区的地震活动可分为日本海-长白山深震区、郯庐断裂带北段地震区、松辽盆地西缘地震区和松辽盆地内部地震区;郯庐断裂带北段现今地震强度较小,频度较低,但空间差异性显著,依兰-伊通断裂活动性比敦化-密山断裂强,且具有两端强而中间弱的分段活动特点;深震区P轴平均走向为288°,倾角约31°,断裂活动以逆断为主;郯庐断裂带北段附近浅震P轴走向以NEE-SWW向为主,倾角平均26°,T轴走向以NNW-SSE向为主,倾角平均23°,断裂活动以走滑和逆断为主。浅震区和深震区主压应力方位存在差异,这可能是在西太平洋板块低角度高速水平消减产生的NWW向挤压应力作用下,郯庐断裂北段右行走滑派生的次级应力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北段 震源机制解 地壳应力 西太平洋板块 中国东北
下载PDF
中国东北地区新生代火山活动的构造背景 被引量:21
13
作者 王瑜 李春风 陈洪洲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180-189,共10页
中国东北地区新生代以玄武岩为主的喷发经历了60~29 Ma、25~15 Ma、<2Ma三期及不同喷发期之间的过渡阶段,而每一期又可以分为若干旋回。火山作用形成于不同的构造部位,沿断裂和非断裂分布的玄武岩均有存在,且与不同时期的大陆边缘... 中国东北地区新生代以玄武岩为主的喷发经历了60~29 Ma、25~15 Ma、<2Ma三期及不同喷发期之间的过渡阶段,而每一期又可以分为若干旋回。火山作用形成于不同的构造部位,沿断裂和非断裂分布的玄武岩均有存在,且与不同时期的大陆边缘构造演化相匹配。不司的构造背景下火山活动的分布也不同,且具明显的迁移性。构造环境体现为非造山大陆边缘张裂隙、上地幔上隆的陆内拉张环境、陆内非造山环境等特征。上新世晚期—更新世以来的火山活动与中国西南部地区的大陆板块间的碰撞作用没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新生代 构造背景 火山活动 西太平洋板块
下载PDF
郯庐断裂带南段构造演化与邻区成矿作用——从年代学资料得到的启示 被引量:3
14
作者 花林宝 真允庆 +6 位作者 曾朝伟 王磊 戴宝章 丁梅花 袁杰 杨伟 巫静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09-536,共28页
郯庐断裂带为我国东部北北东—北东向岩石圈深大断裂带。在其南段的邻区,分布有胶东金矿区、鲁西铁金矿区以及长江中下游的铁铜(金)成矿带和苏北油气田等矿产。从已获得大量测年资料分析,可将构造—岩浆—成矿事件分为3个阶段:1)早期(80... 郯庐断裂带为我国东部北北东—北东向岩石圈深大断裂带。在其南段的邻区,分布有胶东金矿区、鲁西铁金矿区以及长江中下游的铁铜(金)成矿带和苏北油气田等矿产。从已获得大量测年资料分析,可将构造—岩浆—成矿事件分为3个阶段:1)早期(800~550 Ma):自元古宙泛古陆裂解和随之而来的加里东期古地震和局部海西期喷流作用,证实地壳运动早已拉开了它的"构造活动序幕",此阶段继承和构建了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先存的构造薄弱带,从成矿作用而论,此阶段可称为"成矿预备场地";2)主期(1 80~110 Ma):在三叠纪期间,扬子板块和华北板块陆—陆碰撞和中生代西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等,造就了现今郯庐断裂与分支断裂的构造格架。其中主峰形成时间为140~120 Ma±,在这个阶段广泛有钙碱性系列、富钾高锶钙碱系列、碱性系列岩浆和后期成矿热液,沿着有利构造空间剧烈活动和成矿就位。本区壳幔混熔型和壳源同熔型花岗岩,是地壳减薄和下地壳拆沉、底侵的产物,而不是单一的构造运动的结果。此阶段可称为断裂构造—岩浆活动—成矿作用的鼎盛期;3)晚期(60Ma~现代):沿东西向与北北东向(或北东向)断裂交汇处,存在橄榄玄武岩喷侵,为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提供了热源和物源,此期可称其为构造—岩浆活动的衰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古陆裂解 陆-陆碰撞 西太平洋板块俯冲 拆沉、底侵作用 燕山期构造-岩浆-成矿事件 郯庐断裂带
下载PDF
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研讨会在京顺利举办
15
作者 冯振 吴中海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8年第3期439-440,共2页
中国处于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西太平洋板块的俯冲碰撞地带,发育复杂的地形地貌和活动构造体系,活断层密度大,新构造运动极为显著,地质灾害类型多且成因机理复杂,是世界上地震与地质灾害影响极为严重的国家.
关键词 地质灾害类型 新构造运动 西太平洋板块 印度板块 欧亚板块 俯冲碰撞 构造体系 地形地貌
下载PDF
辽宁地区典型地震预报过程中的共性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焦明若 《国际地震动态》 2019年第8期20-21,共2页
继2015年纪念1975年海城7.3级地震成功预报40周年,以及今年将迎来1999年岫岩5.4级地震成功预报20周年,探讨这两次地震成功预报经验,对未来辽宁地震预报的指导作用,显得非常必要和紧迫。由于辽宁地区处于西太平洋板块俯冲带受影响的地区... 继2015年纪念1975年海城7.3级地震成功预报40周年,以及今年将迎来1999年岫岩5.4级地震成功预报20周年,探讨这两次地震成功预报经验,对未来辽宁地震预报的指导作用,显得非常必要和紧迫。由于辽宁地区处于西太平洋板块俯冲带受影响的地区,郯庐带贯穿整个辽宁地区,以及辽宁地区局部特殊的地质构造和岩石介质特征,使得辽宁地区地震活动有较明显的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地区 地震预报 预报过程 共性特征 西太平洋板块 预报经验 岩石介质 地质构造
下载PDF
依兰—伊通断裂带的晚第四纪构造变形与分段活动习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余中元 《国际地震动态》 2017年第9期41-44,共4页
依兰—伊通断裂带是郯庐断裂带北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我国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发震构造。不同于郯庐断裂带的潍坊—嘉山段和下辽河—莱州湾段,依兰—伊通断裂带的地震事件记录较少。自东三省有人类文字记载以来,该断裂带一直缺乏6级... 依兰—伊通断裂带是郯庐断裂带北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我国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发震构造。不同于郯庐断裂带的潍坊—嘉山段和下辽河—莱州湾段,依兰—伊通断裂带的地震事件记录较少。自东三省有人类文字记载以来,该断裂带一直缺乏6级以上强震的历史记录。1973年有台网记录以来,该断裂带上迄今为止所记录到的最大地震发生在黑龙江省萝北县,震级为M_S5.8。因此,普遍认为它是第四纪早期活动断裂。最新研究结果表明,依兰—伊通断裂带的舒兰盆地和方正盆地存在全新世地表破裂的古地震遗迹,发生过7.0级以上强震,并且上次大震活动的离逝时间不长。这一结果改变了传统认识,同时也产生了诸多新的科学问题:(1)除了舒兰和通河2个全新世破裂段以外,是否存在其他的晚第四纪活动段?如果有,其晚第四纪以来的构造变形特征如何?(2)该断裂带的活动习性如何?是否存在分段特征?(3)该断裂带及其邻区的新构造变形特征如何?对我国东部的现今构造应力场有何启示?这些科学问题成为研究依兰—伊通断裂带及东北地区新构造与活动构造的最基础地球科学问题。因此,围绕这些科学问题,论文选取依兰—伊通断裂带作为研究对象,以活动断裂的分段研究作为主线,借助于遥感解译、野外调查、槽探与钻探、地震勘探、地震学和构造地貌等研究方法,从断裂带的不同段落在几何结构、构造地貌、活动习性和深部地球物理场的差异性等多个方面入手,综合、系统地研究依兰—伊通断裂带的晚第四纪构造变形和分段活动习性,力求科学地评价其未来强震危险性,并从区域构造角度探讨其地球动力学作用。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如下主要成果和进展:(1)野外地质调查结果表明,该断裂晚第四纪以来活动强烈,具备强震的孕震能力和构造背景。该断裂至少发育舒兰、通河、尚志和汤原4个全新世活动段,及萝北、依兰、延寿和五常4个晚更新世活动段。这一结果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对该断裂"弱活动或不活动"的传统认识,对完善和补充东北地区的活动构造图像及开展强震危险性分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2)通过断裂带断错地貌填图和几何结构调查认为,断裂带几何结构分段特征明显。不同段的几何图像和运动性质存在明显差异,各段规模不等,多在平面上呈左阶斜列展布,但断裂的主体已不再沿袭原来的边界断裂活动,而是迁移到盆地内部。这暗示着依兰—伊通断裂带的现今活动具有新生性,处于新生阶段的生长期或幼年期。断裂带在空间展布上具有不连续性,表现为较为明显的分段特征。各段的走向、倾向、内部及两侧地质体岩性和沉积物厚度、断裂带组合形态、断裂带宽度和分支断裂以及横向构造的发育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断裂带各个段落沉积物厚度的差异比较明显,指示断裂带各段落运动性质和滑动速率所存在的差别;断裂带宽度的段落差异明显,段落之间存在明显的过渡区,宽度发生陡变;同时,研究发现断裂带的宽度与横向断裂的数量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宽度越大则横向断裂数量越多,宽度越小则横向断裂数量越少。断裂带数量的增加多发生于界限区,对应于断裂带宽度发生显著变化的位置。综合上述几何结构差异可将该断裂分为6个主段,即沈阳—昌图段、四平—吉林段、舒兰—五常段、尚志—方正段、方正—汤原段和汤原—萝北段,长度分别为120km、148km、140km、90km、120km和129km,相邻主段落之间的界限区长度分别为55km、23km、20km、14km和16km。(3)断裂带附近的地貌特征及河流水系形态分析结果表明,断裂带的构造地貌特征呈现出明显的分段特征。断裂带两侧的地形地貌起伏和断裂的几何展布存在一定的耦合关系。河谷坡降、河流弯曲度和纵剖面等地貌特征在不同段差异显著,而小尺度微观地貌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规模不等,反映了断裂不同段的活动性存在差异。根据断裂带内部小尺度地貌的差别可将舒兰—五常段、尚志—方正段、方正—汤原段和汤原—萝北段这4个主段细分成8个亚段,即缸窑亚段、五常亚段、尚志亚段、延寿亚段、通河亚段、依兰亚段、汤原亚段和萝北亚段,长度分别为80km、51km、30km、55km、70km、30km、20km和104km。亚段界限区的长度分别为9km、5km、12km和13km,各亚段分段界限区对应着地形的突变区和明显的地形高差起伏差异。8个新活动亚段形成的微地貌表现形式各不相同,陡坎、线性槽谷、小水塘和小丘陵隆起等微地貌并存;地表破裂延伸长度不一,变化幅度为1.5~70km;陡坎微地貌高度不等,变化为1.0~4.4m;这些微地貌所发育的位置均位于上述主段的划分框架之内,没有突破主段的分段界限区,且较好地对应了8个亚段的划分结果。(4)通过典型点的地貌测量、年代样品测定、古地震探槽的揭露和历史地震考察,获得了该断裂晚更新世以来不同时间段的滑动速率,得到了断裂晚第四纪以来8个段落存在强震活动的证据。各新活动段除了具有相对独立的活动历史外,在晚更新世晚期和全新世晚期表现出丛集活动的特征。(5)地球物理勘探和航磁重力异常等深部探测资料表明,该断裂的地表分段结果在深部有较好的对应性。断裂各段活动历史不尽相同,控制的盆地形态差异显著,断裂不同段落的强震危险性存在分段性和不均匀性。对跨断裂带的地震反射剖面的研究表明,不同段落控制的沉积盆地具有显著不同的沉积演化差异,尤其表现在控盆断裂及其结构特征等方面。断裂带的6个段落分别控制了6个盆地的结构、沉积和演化过程,差异显著。沿断裂带走向的地震震中空间分布图像、布格重力异常和航磁异常等地球物理场也存在对应的分段差异。断裂带沿走向的地震震源深度分布结果,反映了不同段落地壳结构和断裂切割地壳深度的差别。综合来看,依兰—伊通断裂带存在层次分段的特征,几何结构分段、构造地貌分段、活动习性分段和深部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据此可将其分为6个主段和8个亚段两个不同的段落层次。主段的分段依据主要是综合分段结果,亚段的划分主要是依据微地貌和古地震的差别。但无论是亚段的规模还是亚段界限区的规模,分别都小于主段的规模和主段落分段界限区的规模。(6)断裂带的几何结构变异(宽度陡变、走向弯曲和阶区的发育)和横向构造的发育构成了断裂带分段界限区的最主要标志。此外,断裂带宽度和断层数量的变化、地貌的陡变等在分段界限区也较为常见。界限区的几何结构多比较复杂,而各段落的几何结构则相对比较简单。绝大部分的界限区均发育有断裂几何结构的变异和横向构造,构成了分段的几何障碍体。相对于主段而言,4个亚段界限区的标志相对比较单一,主要为几何变异和横向构造的发育,但其规模均小于主段界限区。(7)依兰—伊通断裂带及其邻区新生代期间广泛发育挤压变形构造。中强地震震源机制解和野外地质调查结果表明,以松辽盆地、依兰—伊通断裂带和大安—德都断裂带为代表的东北盆地群和区域性NE向断裂现今运动性质均表现出明显的逆冲挤压特征,表明东北地区处于近EW向主应力与近SN向主张应力的现代构造应力场环境。依兰—伊通断裂带西部的松辽盆地内部广泛发育挤压反转构造。盆地内部的大安—德都断裂带平面上呈左阶雁列展布的4段,剖面上表现为宽约20~30km的断褶变形带;地震反射剖面的综合解释结果表明,大安—德都断裂带新生代以来的构造变形表现为"断裂相关褶皱",最新活动时代为Q2早期。如果假定其反转变形起始时间为~65 Ma,并假定缩短速率固定不变,则大安—德都断裂新生代以来的缩短量约2.26km,缩短速率约0.03mm/a。未来短时间内该断裂难以积累大于MS7.0地震的能量。(8)新生代构造挤压变形在东北地区可能是多阶段的过程。位于松辽盆地边缘的依兰—伊通断裂带和盆地内部的大安—德都断裂带在新生代期间均经历了该挤压变形,形成了T02(~65 Ma)、Td(~23 Ma)、Ttk(~5.3Ma)和T01(~1.8Ma)4期明显的区域角度不整合界面,代表着该地区经历了至少4次强烈的幕式挤压变形。同时,该构造挤压反转可能是区域性的。三江、方正、汤原、伊通和渤海湾等东北地区一系列新生代盆地中均发生了同时期的挤压构造变形,并形成了相应的区域角度不整合界面。这指示东北地区新生代期间的区域构造应力场发生了重大改变,同时期的挤压缩短影响了整个东北地区的新构造变形,其动力学来源可能综合受控于西太平洋板块斜向俯冲和印度板块碰撞的远程效应。(9)位于松辽盆地边缘的依兰—伊通断裂带具备强震的孕育和深部背景。相反,位于松辽盆地内部的大安—德都断裂带,则只具备中强地震(M<7.0)的构造背景。这暗示着松辽盆地作为独立的活动地块,其内部变形相对比较稳定,主要的构造变形和强震活动都发生在盆地的边界断裂带上。论文的研究内容和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深入了我们对依兰—伊通断裂带及其邻区的新构造与活动构造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该地区的地震活动背景,能为东北地区的防震减灾工作提供一点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 依兰—伊通断裂带 晚第四纪构造变形 活动习性差异 分段 松辽盆地 反转构造 大安—德都断裂带 构造应力场 西太平洋板块俯冲
下载PDF
吉林汪清7.2级深源地震前后延边地震台前兆异常的探讨
18
作者 蔡宏雷 陈琳荣 《科技创新导报》 2011年第5期125-125,共1页
本文介绍了吉林省延边地震台所处的地质构造位置以及2002年6月29日吉林汪清发生7.2级深震前后,延边地震台出现的显著的地形变和地下流体前兆异常。针对深源地震前地形变和地下流体前兆异常的基本特征。研究了西太平洋板块俯冲应力应变... 本文介绍了吉林省延边地震台所处的地质构造位置以及2002年6月29日吉林汪清发生7.2级深震前后,延边地震台出现的显著的地形变和地下流体前兆异常。针对深源地震前地形变和地下流体前兆异常的基本特征。研究了西太平洋板块俯冲应力应变的传递与演化动力学过程。结果证明前兆异常可能与西太平洋板块俯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太平洋板块俯冲 深源地震 前兆异常 延边地震台
下载PDF
东北俯冲带深源地震的余震检测及定位
19
作者 姜金钟 陈棋福 +1 位作者 付虹 李姣 《国际地震动态》 2017年第8期36-37,共2页
西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板块俯冲(常称为日本俯冲带)经日本海沟向东插人中国东北大陆下方约600km深度并达到中国东北的珲春附近,造成东北地区深源地震活动频发.东北地区作为中国唯一的深源地震区,也被称为中国的深震“试验场”,是研... 西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板块俯冲(常称为日本俯冲带)经日本海沟向东插人中国东北大陆下方约600km深度并达到中国东北的珲春附近,造成东北地区深源地震活动频发.东北地区作为中国唯一的深源地震区,也被称为中国的深震“试验场”,是研究深源地震的理想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日本俯冲带 深源地震 定位 检测 余震 西太平洋板块 欧亚大陆
下载PDF
俯冲带中的洋壳在中国东北上地幔底部分离的地震学证据
20
作者 沈旭章 周蕙兰 《国际地震动态》 2008年第11期41-41,共1页
中国东北西太平洋俯冲带位于欧亚板块与西太平洋板块的交界部位,西太平洋板块的俯冲运动从日本海沟开始一直延伸到了中国东北地区。层析成像(Gudmundsson&Sambridge,1998;Huang&Zhao,2006)结果表明,西太平洋板块和该区域‘660... 中国东北西太平洋俯冲带位于欧亚板块与西太平洋板块的交界部位,西太平洋板块的俯冲运动从日本海沟开始一直延伸到了中国东北地区。层析成像(Gudmundsson&Sambridge,1998;Huang&Zhao,2006)结果表明,西太平洋板块和该区域‘660’的相互作用,导致了该区域上地幔结构的复杂性。接收函数和其它地震学方法(Niu&Kawakatsu,1996;Li&Yuan,2003;Lebedev et al,20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北地区 上地幔结构 俯冲带 地震学 西太平洋板块 证据 分离 底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