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三种不同分布函数的西藏东部地区极大风速估算研究
1
作者 朱薇薇 郭龙光 +1 位作者 泽仁罗布 永青卓嘎 《气象科技进展》 2024年第2期60-66,73,共8页
基于西藏东部地区9个站点40~67 a的长期观测数据(最早自1953年起)与61个站点2014年后的短期观测数据,利用三种不同概率密度分布函数,估算西藏东部地区极大风速并研究其时空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长期来看,西藏东部地区位于西风带与季风共... 基于西藏东部地区9个站点40~67 a的长期观测数据(最早自1953年起)与61个站点2014年后的短期观测数据,利用三种不同概率密度分布函数,估算西藏东部地区极大风速并研究其时空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长期来看,西藏东部地区位于西风带与季风共同影响区域,主要以西北风(频率达27%)为主,99%的样本风速不超过9.0 m/s,风速超过15.0 m/s的仅占万分之1.6;对实测极大风速分别进行极值Ⅰ型、极值Ⅱ型和极值Ⅲ型分布函数拟合,发现不同时期数据拟合后的参数无显著差异;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检验订正,可使估算的极大风速的平均绝对偏差和均方根误差大幅降低,观测数据时间序列越长整体估算效果越好;基于极值Ⅱ型函数估算的西藏东部地区极大风速分布能更好地表征该地区实际极大风速的空间分布,极大风速变化范围为13.2~30.9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东部 极大风速 概率密度函数 累积概率密度 极值Ⅱ型(Frechet)分布
下载PDF
西藏东部嘉玉桥变质杂岩内中侏罗世高压剪切作用:来自多硅白云母的证据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根厚 张维杰 +2 位作者 周详 贾建称 于海亮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95-400,共6页
藏东嘉玉桥变质杂岩分布于班公错-怒江缝合带南西,出露宽度约15~20km,延伸长度约120km。藏东嘉玉桥变质杂岩与上覆中侏罗统呈滑脱断层接触,滑脱带内发育各种韧性剪切组构。滑脱带内钠长石英构造片岩中石英呈矩形条带,多硅白云母与石英... 藏东嘉玉桥变质杂岩分布于班公错-怒江缝合带南西,出露宽度约15~20km,延伸长度约120km。藏东嘉玉桥变质杂岩与上覆中侏罗统呈滑脱断层接触,滑脱带内发育各种韧性剪切组构。滑脱带内钠长石英构造片岩中石英呈矩形条带,多硅白云母与石英矩形条带构成S-C组构,石英颗粒应变测量表明Flinn图解K=∞,代表近水平伸展滑脱。获得多硅白云母变质条件相当于蓝片岩相,压力属于高压变质相,多硅白云母测年结果为167.27±0.99 Ma,为中侏罗世高压剪切作用,暗示班公-怒江缝合带中侏罗世伸展与高压剪切作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东部 嘉玉桥变质杂岩 多硅白云母 班公错-怒江缝合带
下载PDF
西藏东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状况及其评价 被引量:6
3
作者 路云阁 李春霖 +1 位作者 刘采 王昊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79-382,共4页
2011至2014年西藏东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状况遥感调查工作已经完成了包括13个重点区在内的全区矿产资源开发状况遥感信息提取工作,首次形成了完整覆盖西藏东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全要素数据集,并对其进行综合研究与评价。结果表明,西藏东... 2011至2014年西藏东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状况遥感调查工作已经完成了包括13个重点区在内的全区矿产资源开发状况遥感信息提取工作,首次形成了完整覆盖西藏东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全要素数据集,并对其进行综合研究与评价。结果表明,西藏东部地区存在包括矿山开发利用状况需进一步改善、矿产资源规划执行率有待提高以及存在违法矿山开采现象等问题。矿产资源开发强度大和较大的地区集中分布在墨竹工卡、林周和江达等7个县级单元。上述结果可为下一阶段西藏自治区矿产资源规划制定、矿产资源开发状况遥感调查重点区的部署及其动态巡查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环境 矿产资源开发 矿产资源规划 遥感 西藏东部
下载PDF
西藏东部八宿地区发现退变质榴辉岩 被引量:19
4
作者 董永胜 谢尧武 +1 位作者 李才 沙绍礼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018-1020,共3页
在西藏东部八宿地区的野外地质调查中首次发现可疑的榴辉岩类岩石.通过对所采集系列样品的岩相学研究,初步确定其为退变质榴辉岩,并且遭受了多期次退变质作用的改造,部分样品已彻底转变为榴闪岩.现就该退变质榴辉岩的岩相学特征作一介绍.
关键词 退变质榴辉岩 西藏东部 岩相学特征 野外地质调查 退变质作用 多期次 榴闪岩 样品
下载PDF
西藏东部隐爆角砾岩特征及其含矿性 被引量:5
5
作者 林仕良 雍永源 高大发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3期49-53,共5页
西藏东部发育大量与喜马拉雅期斑岩密切共生的隐爆角砾岩筒(脉)。隐爆角砾岩大都遭受强烈的矿化蚀变,其中的成矿元素金、银、汞等强烈富集。包裹体和同位素的资料证实爆破流体是一种与岩浆有成因联系的、介于岩浆与岩浆期后成矿热液之... 西藏东部发育大量与喜马拉雅期斑岩密切共生的隐爆角砾岩筒(脉)。隐爆角砾岩大都遭受强烈的矿化蚀变,其中的成矿元素金、银、汞等强烈富集。包裹体和同位素的资料证实爆破流体是一种与岩浆有成因联系的、介于岩浆与岩浆期后成矿热液之间的过渡性高温流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爆角砾岩 含矿性 西藏东部 包裹体 同位素 过渡性高温流体
下载PDF
西藏东部昌都地区三叠纪岩相古地理 被引量:5
6
作者 彭勇民 刘家铎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6-34,共9页
昌都地区三叠纪岩相古地理演化可划分为5个阶段,各阶段的古构造与古地理格架既有继承性,又有差异性.早三叠世承袭了晚二叠世末期的古地理,古陆面积扩大,海域沉积只占据狭窄部分,并且从这个时期起,已展现出弧—盆体系中的岛、海格架雏形... 昌都地区三叠纪岩相古地理演化可划分为5个阶段,各阶段的古构造与古地理格架既有继承性,又有差异性.早三叠世承袭了晚二叠世末期的古地理,古陆面积扩大,海域沉积只占据狭窄部分,并且从这个时期起,已展现出弧—盆体系中的岛、海格架雏形;中三叠世沿袭了早三叠世弧—盆体系,弧内盆地发生强烈拗陷,堆积了巨厚的多物源浊积岩与幕式弧火山岩;晚三叠世卡尼早期因东侧金沙江洋的消亡,发育磨拉石沉积,仅在局部地区表现为陆棚→斜坡→盆地沉积;晚三叠世诺利早期,全区范围内发生一次规模空前的海侵,碳酸盐沉积向东西两侧古陆超覆,弧—盆区岛海格局从此消失;晚三叠世诺利晚期以后,海水自东向西退出,海陆过渡相与滨岸陆屑沉积广泛覆盖全区.研究表明,三叠纪时昌都地区曾经存在着一个类似于现今印度尼西亚岛、海的古地理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叠纪 岩相古地理 西藏东部 昌都地区
下载PDF
西藏东部钙铬榴石的矿物学特征及呈色机理 被引量:4
7
作者 何雪梅 吕林素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46-253,共8页
钙铬榴石是石榴石族中的稀有品种,文中对近年新发现的西藏东部钙铬榴石样品进行了矿物学特征分析和呈色机理探讨。采用扫描电镜观察钙铬榴石样品的显微结构并进行能谱分析,结果表明其内部含有颗粒很小的铬铁矿和石英包裹体,以及裂隙中... 钙铬榴石是石榴石族中的稀有品种,文中对近年新发现的西藏东部钙铬榴石样品进行了矿物学特征分析和呈色机理探讨。采用扫描电镜观察钙铬榴石样品的显微结构并进行能谱分析,结果表明其内部含有颗粒很小的铬铁矿和石英包裹体,以及裂隙中充填的方解石和与钙铬榴石为类质同象连续关系的钙铝榴石,从而为该钙铬榴石的夕卡岩成因和产状提供了佐证。采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对样品进行吸收光谱测试,对其颜色指数进行了定量分析,所得样品颜色的主波长为530~540nm,饱和度为80%左右,进而分析了钙铬榴石的颜色主要由Cr3+引起,其呈色机理归因于Cr3+的d轨道电子跃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铬榴石 西藏东部 矿物学 呈色机理
下载PDF
西藏东部早-中三叠世火山-沉积盆地地质特征 被引量:3
8
作者 姚华舟 徐安武 +1 位作者 汤朝阳 赵小明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2006年第3期41-47,共7页
西藏东部存在四条NW-SE向大致平行分布的早-中三叠世地层条带,自东向西分别为普水桥组、瓦拉寺组条带,马拉松多组-加指拉组条带,夏牙村组条带和竹卡群条带。我们通过地层岩性及其自WN向ES均有火山岩减少和沉积岩增多趋势、区域构造特征... 西藏东部存在四条NW-SE向大致平行分布的早-中三叠世地层条带,自东向西分别为普水桥组、瓦拉寺组条带,马拉松多组-加指拉组条带,夏牙村组条带和竹卡群条带。我们通过地层岩性及其自WN向ES均有火山岩减少和沉积岩增多趋势、区域构造特征、盆地延入云南西部中三叠世地层沉积具趋同性等特征,认为藏东四个条带的早-中三叠世地层,在沉积时为统一火山-沉积盆地。早-中三叠世期间,该火山-沉积盆地沉积作用自东向西不断推进,中三叠世盆地范围最大、海水最深,在江达-芒康-线出现半深水-深水复理石沉积。火山活动贯穿盆地发展全过程,其中WN部和WS部火山活动最强烈,火山活动主要为中酸性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随着中三叠世强烈地火山喷发,于中三叠世拉丁中期结束盆地发展历史。盆地形成和演化过程中,海水从东部侵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东部 早-中三叠世 火山-沉积盆地 地质特征
下载PDF
西藏东部钙铬榴石的宝石学特征 被引量:3
9
作者 何雪梅 蔡克勤 龚山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1-33,共3页
最近西藏东部首次发现了翠绿色可达宝石级的钙铬榴石晶体矿床,其产量丰富,晶体颗粒度大,是十分罕见且颇具应用价值的宝石资源。作者对该矿区钙铬榴石晶体的宝石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指出了西藏东部宝石级钙铬榴石晶体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西藏东部 钙铬榴石 晶体 宝石学 特征
下载PDF
西藏东部昌都-类乌齐三叠纪克拉通盆地层序地层及其对比 被引量:2
10
作者 彭勇民 汪名杰 陈明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0年第2期62-67,共6页
昌都 类乌齐地区的三叠系发育较好 ,尤其是上三叠统建组剖面多。以露头剖面为基础 ,在晚三叠世地层中可识别出 4个三级层序界面 ,其中 1个Ⅰ类界面与 3个Ⅱ类界面 ;划分出 4个三级层序 ,分别为 1个Ⅰ类层序和 3个Ⅱ类层序。笔者研究认... 昌都 类乌齐地区的三叠系发育较好 ,尤其是上三叠统建组剖面多。以露头剖面为基础 ,在晚三叠世地层中可识别出 4个三级层序界面 ,其中 1个Ⅰ类界面与 3个Ⅱ类界面 ;划分出 4个三级层序 ,分别为 1个Ⅰ类层序和 3个Ⅱ类层序。笔者研究认为 ,该区克拉通盆地三级层序的类型、结构与数量等方面具有可对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 克拉通盆地 西藏东部 三叠纪
下载PDF
西藏东部三叠纪火山岩的形成和演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彭勇民 潘桂棠 罗建宁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987-994,共8页
西藏东部昌都地区的三叠纪弧-盆体系格局很清晰,三叠纪时弧火山活动达到了最高潮。从早三叠世到晚三叠世,火山作用递次增强,弧火山岩性质由以流纹质或英安质为主到安山质为主的火山岩发生变化,火山爆发指数增大,火山—沉积旋回数量也在... 西藏东部昌都地区的三叠纪弧-盆体系格局很清晰,三叠纪时弧火山活动达到了最高潮。从早三叠世到晚三叠世,火山作用递次增强,弧火山岩性质由以流纹质或英安质为主到安山质为主的火山岩发生变化,火山爆发指数增大,火山—沉积旋回数量也在增多。研究表明在该区普遍发育滞后型弧火山岩与碰撞型火山岩组合,岛弧火山岩的源区成分为楔形上地幔和同化混染的上覆上部地壳(40%~60%)以及少量洋壳组分(8%~20%)三者的混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盆体系 滞后型弧火山岩 碰撞型火山岩 三叠纪 西藏东部
下载PDF
西藏东部植物地区的区系结构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恒 武素功 《地理研究》 1984年第2期64-70,共7页
本文分析了西藏东部植物地区的区系结构並划分两个亚地区,指出本地区是东亚植物区系的重要的物种分化中心。
关键词 植物地区 区系结构 西藏东部 特有种 喜马拉雅 亚地区 中亚 本地区 横断山脉 植物区系
下载PDF
西藏东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环境遥感监测成果 被引量:8
13
作者 路云阁 王昊 刘采 《中国地质调查》 2016年第5期35-40,共6页
西藏东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环境遥感监测项目圆满完成了2012—2014年度西藏东部地区矿山开发状况、矿山环境和矿产资源规划执行情况年度动态遥感监测,首次形成了完整覆盖西藏东部地区的矿产资源开发全要素数据集,并针对矿产资源规划执行... 西藏东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环境遥感监测项目圆满完成了2012—2014年度西藏东部地区矿山开发状况、矿山环境和矿产资源规划执行情况年度动态遥感监测,首次形成了完整覆盖西藏东部地区的矿产资源开发全要素数据集,并针对矿产资源规划执行情况、矿山典型地物三维体量分析、矿山开发强度综合评价与区划等相关专题开展了综合研究与评价工作。上述本底数据集和综合研究成果可为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和地方管理部门制定矿产资源开发、矿山地质环境管护等规划和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开发 矿山环境 矿产资源规划 遥感监测 西藏东部
下载PDF
西藏东部钙铬榴石的谱学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何雪梅 吕麟素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10-14,共5页
运用电子探针、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镜能谱仪、分光光度计、红外光谱仪、激光拉曼光谱仪等对西藏东部钙铬榴石的谱学特征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研究。对钙铬榴石的颜色指数进行了定量分析,说明其颜色浓艳是饱和度较高所致。发现了钙铬榴石中... 运用电子探针、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镜能谱仪、分光光度计、红外光谱仪、激光拉曼光谱仪等对西藏东部钙铬榴石的谱学特征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研究。对钙铬榴石的颜色指数进行了定量分析,说明其颜色浓艳是饱和度较高所致。发现了钙铬榴石中有石英、方解石杂质和锆石包裹体的存在,说明西藏东部钙铬榴石与石英、方解石的共生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铬榴石 西藏东部 谱学
下载PDF
西藏东部乡村振兴的推进路径与模式选择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禄树晖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3期140-145,共6页
文章在梳理国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针对西藏乡村振兴的区域特征、理论架构与实施导向,提出具有藏东特征的乡村振兴发展重点与推进路径、发展难点与破解模式,以及稳步推进的战略举措,为助推西藏东部高山峡谷区域乡村振兴有序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 西藏东部 乡村振兴 推进路径 实施模式 政策供给
下载PDF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西藏东部农业持续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16
作者 彩云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5-38,共4页
关键词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农业持续发展 西藏东部 可行性分析 新的经济增长点 科学技术 经济增长质量 农业发展 环境移民 劳动生产率
下载PDF
西藏东部阿旺地下热水化学特征及其成因初探 被引量:12
17
作者 廖昕 蒋翰 +5 位作者 徐正宣 肖勇 宋章 欧阳吉 张云辉 巫锡勇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16-924,共9页
本文基于西藏阿旺乡的地热地质背景,综合应用野外调查、水文地球化学、环境同位素方法,初步探究了区内出露地下热水的发育特征及其成因机制。结果表明,地下热水化学类型为HCO3-Na型,这与地下热水在径流过程中与围岩发生溶滤作用和阳离... 本文基于西藏阿旺乡的地热地质背景,综合应用野外调查、水文地球化学、环境同位素方法,初步探究了区内出露地下热水的发育特征及其成因机制。结果表明,地下热水化学类型为HCO3-Na型,这与地下热水在径流过程中与围岩发生溶滤作用和阳离子交互作用有关。氢氧同位素分析显示地下热水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并伴随有轻微的氧漂移现象,表明水岩作用较强烈,热储温度较高。采用同位素方法估算补给高程在4600~4800 m左右,推测地下热水的补给区为阿旺乡西北部山区。Na-K-Mg三角图判别法和矿物饱和度指数表明地下热水为未成熟水,其在上升过程中受到了浅表冷水的混合,冷水混入比为60%~70%,采用地球化学温标计算得到的深部热储温度为170~200℃,地下热水循环深度为4500~5300 m。阿旺地区地下热水成因模式为:大气降水自补给区入渗进入深循环,经大地热流加热形成热水,热水在地下循环过程中沿断层破碎带上升受到浅循环冷水混合后出露地表形成温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热水 水化学 热储温度 混合作用 成因模式 西藏东部
下载PDF
西藏东部逃逸流与四川盆地之间碰撞的地震信号
18
作者 张忠杰 《科学中国人》 2010年第8期60-60,共1页
GPS位移矢量显示西藏东部地幔正受到印度板块向北移动的挤压向东流动.受到四川盆地阻挡向印度一中国方向移动。龙门山就是由西藏高原东部物质逃逸流与刚性扬子板块(四川盆地)强烈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但该相互作用的运动学和动力学依... GPS位移矢量显示西藏东部地幔正受到印度板块向北移动的挤压向东流动.受到四川盆地阻挡向印度一中国方向移动。龙门山就是由西藏高原东部物质逃逸流与刚性扬子板块(四川盆地)强烈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但该相互作用的运动学和动力学依然是一些争辩的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西藏东部 地震信号 逃逸 碰撞 印度板块 相互作用 矢量显示
下载PDF
基于频率比与AHP模型的西藏东部地区滑坡易发性评价 被引量:8
19
作者 邹富宝 付卓 +2 位作者 樊风雷 吴华 郭治兴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5-242,共8页
滑坡是破坏性极强的自然灾害,因此,对我国高风险滑坡进行快速监测尤为必要。当前,遥感技术为滑坡监测提供了重要的支撑。文中通过选取数字高程数据(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EM)及衍生数据(坡度、坡向)、断层、地层岩性、地震点等因... 滑坡是破坏性极强的自然灾害,因此,对我国高风险滑坡进行快速监测尤为必要。当前,遥感技术为滑坡监测提供了重要的支撑。文中通过选取数字高程数据(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EM)及衍生数据(坡度、坡向)、断层、地层岩性、地震点等因子开展了西藏东部地区滑坡的评价与等级划分。文中通过对各因子进行归一化处理,运用频率比法和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对各评价因子进行分析,并获得各因子风险等级的权重系数,进而构建了一个滑坡易发性评价模型(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assessment, LSA)。结论如下:1)LSA可以很好地表达滑坡空间分布情况;2)据实际滑坡点统计分析,可知西藏东部地区的滑坡主要分布在左贡县、墨脱县、察雅县、洛隆县和丁青县;3)西藏东部地区滑坡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道路沿线,中易发区主要分布在西藏东部地区的东北部和西南部,低易发区主要分布在唐古拉山山脉一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易发性评价 频率比法 层次分析法 西藏东部地区
下载PDF
西藏东部嘉玉桥拆离系核部杂岩构造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周详 王根厚 +1 位作者 普布次仁 曾庆高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1997年第21期58-63,共6页
西藏东部嘉玉桥拆离系核部杂岩构造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周详1王根厚2普布次仁1曾庆高1嘉玉桥拆离系是笔者等(1992)在藏东地区新发现的一种伸展构造类型。它发育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的嘉玉桥地段。拆离系核部杂岩即李璞(1... 西藏东部嘉玉桥拆离系核部杂岩构造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周详1王根厚2普布次仁1曾庆高1嘉玉桥拆离系是笔者等(1992)在藏东地区新发现的一种伸展构造类型。它发育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的嘉玉桥地段。拆离系核部杂岩即李璞(1959)最早命名的“嘉玉桥岩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特征 西藏东部 大地构造意义 伸展构造 杂岩 构造解析 主期面理 造山带 韧性剪切带 拆离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