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0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温书香与纸上观影:中国电影连环画媒介实践
1
作者 李小华 朱胜杰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38-43,共6页
电影连环画作为再现影片文本的纸质媒介,以其价格低廉、携带便捷等特性,在改革开放前,弥补了影视媒介的缺位,建构了流动的观影空间。作为一种“替代性媒介”,电影连环画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日常娱乐生活,也担负了知识启蒙、思想教化、娱乐... 电影连环画作为再现影片文本的纸质媒介,以其价格低廉、携带便捷等特性,在改革开放前,弥补了影视媒介的缺位,建构了流动的观影空间。作为一种“替代性媒介”,电影连环画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日常娱乐生活,也担负了知识启蒙、思想教化、娱乐审美的部分职能。电影连环画有其社会生命周期,在淡出媒介主流舞台后,21世纪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成为怀旧的对象和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收藏品。再媒介化的电影连环画不是原有形式的简单复刻,而是在既定时代背景下嵌入新的社会文化意涵,建构了丰富的社会记忆。可见,媒介不仅是个体记忆的载体,也是集体记忆的平台、社会记忆的中介,更是历史记忆的过滤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连环画 纸上观影 物质性 再媒介化 媒介记忆
下载PDF
融媒时代电影艺术的媒介性及其观影实践嬗变
2
作者 薛龙 《商洛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84-90,共7页
电影性是使电影成其为自身的东西。相比于电影性,媒介性作为电影属性中的构成一直存在,其占有的位置与权重则相对靠后和较轻。在技术发展的推动下,媒介性在电影属性构成中有进一步凸显的趋势,并对于电影性形成影响。媒介性对于观影实践... 电影性是使电影成其为自身的东西。相比于电影性,媒介性作为电影属性中的构成一直存在,其占有的位置与权重则相对靠后和较轻。在技术发展的推动下,媒介性在电影属性构成中有进一步凸显的趋势,并对于电影性形成影响。媒介性对于观影实践的影响表现在仪式感意味的淡化,短视频“二创”的火热及观影方式变化等多方面,在媒介性加速的态势下需要呵护电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媒时代 电影性 媒介性 观影实践
下载PDF
奇幻电影的受众要求与观影体验研究
3
作者 吴德政 孙志恒 陈晶茹 《绥化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89-91,共3页
奇幻电影作为电影类型的一种,一直以来都具有广泛的吸引力。文章旨在深入探讨奇幻电影的受众要求以及观众在观影过程中的体验。通过分析奇幻电影的内容、风格和主题,以及观众的兴趣和期望,揭示奇幻电影所特有的观众特点和观影体验。从... 奇幻电影作为电影类型的一种,一直以来都具有广泛的吸引力。文章旨在深入探讨奇幻电影的受众要求以及观众在观影过程中的体验。通过分析奇幻电影的内容、风格和主题,以及观众的兴趣和期望,揭示奇幻电影所特有的观众特点和观影体验。从电影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审视了奇幻电影的定义、特征和历史发展,以及观众与奇幻电影之间的关系,分析受众对奇幻电影的要求,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奇幻电影提升观影体验的方法,目的是推进奇幻电影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幻电影 受众要求 观影体验
下载PDF
弹幕观影背后的受众接受:影像的想象共同体与文化建构 被引量:1
4
作者 李云梓 王冲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16,共5页
弹幕观影作为一种新兴的观影方式,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和社交模式。它作为融媒体时代产物通过文本增殖改变了传统观影的静态体验,让观众可以实时参与到视频内容的讨论中,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和存在感,使得电影观赏变得更加社交化;通过... 弹幕观影作为一种新兴的观影方式,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和社交模式。它作为融媒体时代产物通过文本增殖改变了传统观影的静态体验,让观众可以实时参与到视频内容的讨论中,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和存在感,使得电影观赏变得更加社交化;通过想象形成的共同体也令弹幕观影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和社交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共享性与开放性的弹幕文化。参与性的仪式性特征也使弹幕观影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和社交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幕观影 受众接受 共同体想象 仪式行为
下载PDF
新媒介技术背景下观众的观影体验新变 被引量:1
5
作者 彭勃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6-90,共5页
为进一步推动电影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分析新媒介技术下的观众观影体验变化发展。首先介绍新媒介技术以及新媒介技术对观众观影体验产生的影响。观众观影体验受技术媒介影响具有阶段性特点,传统线下观影和线上云观影优势有别,带来观众... 为进一步推动电影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分析新媒介技术下的观众观影体验变化发展。首先介绍新媒介技术以及新媒介技术对观众观影体验产生的影响。观众观影体验受技术媒介影响具有阶段性特点,传统线下观影和线上云观影优势有别,带来观众观影体验的升级。新媒介技术在观众观影产生了从三维立体观影空间、沉浸式观影和互动式观影三个维度的变化。并在最后总结观众观影体验的改变与发展趋势,以期助力我国电影市场的高质量发展以及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介技术 观众 观影体验 数字电影
下载PDF
融合电影流行性与观影时间的协同过滤算法
6
作者 钱泽俊 刘润然 《网络安全与数据治理》 2024年第2期54-63,共10页
相似度评估作为协同过滤推荐算法的核心,尽管研究人员对其不断改进,却仍难以在各个维度上充分利用评价数据。针对这一挑战,首先以用户与电影之间的相互影响方式作为切入点,对二者间可能存在的自洽逻辑进行探究,提出了电影流行度计算公... 相似度评估作为协同过滤推荐算法的核心,尽管研究人员对其不断改进,却仍难以在各个维度上充分利用评价数据。针对这一挑战,首先以用户与电影之间的相互影响方式作为切入点,对二者间可能存在的自洽逻辑进行探究,提出了电影流行度计算公式用于对电影进行加权;接着以用户观影时间作为研究对象,探究用户观影喜好的转变与观影时间顺序之间的联系,并结合肯德尔相关系数提出了观影顺序一致性度量公式;最后将以上研究内容与传统相似度算法融合,并基于Netflix Prize数据集与豆瓣电影评价数据集对改进后的相似度算法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相似度算法拥有更高的推荐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荐算法 协同过滤 相似度算法 电影流行度 观影时间
下载PDF
基于可供性理论分析抖音短视频促进用户观影意愿生成机制
7
作者 米晓林 李莹莹 《声屏世界》 2024年第15期109-113,共5页
抖音短视频作为国内颇受欢迎的短视频平台,已经成为电影宣发的必要平台,因为抖音电影兴趣用户与院线观影人群高度重叠,且借助抖音短视频平台可以直接触达目标人群,并调动用户情感,引发情感共鸣。文章从情感消费角度入手,选择了情感三层... 抖音短视频作为国内颇受欢迎的短视频平台,已经成为电影宣发的必要平台,因为抖音电影兴趣用户与院线观影人群高度重叠,且借助抖音短视频平台可以直接触达目标人群,并调动用户情感,引发情感共鸣。文章从情感消费角度入手,选择了情感三层次作为中介变量,分析抖音短视频平台的社交可供性与用户观影意愿生成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用户情感层中本能层和反思层能够显著正向影响用户观影意愿的生成,而抖音短视频的可致意和可传情功能对于用户情感层中本能层和反思层需求的满足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供性理论 情感三层次 移动端视频 观影意愿
下载PDF
长幼相辅:中国小城镇家庭的代际文化互动——基于小城镇家庭群体观影行为的考察分析
8
作者 孟君 李诚婧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50,共14页
小城镇家庭群体观影行为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实践,观影时的代际文化互动反映了小城镇家庭内部复杂的文化契恰与情感交流,这是探究当代小城镇社会生活变迁的一个切入点。通过五地调研发现,小城镇家庭观影群体有稳定且清晰的画像,观影行为包... 小城镇家庭群体观影行为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实践,观影时的代际文化互动反映了小城镇家庭内部复杂的文化契恰与情感交流,这是探究当代小城镇社会生活变迁的一个切入点。通过五地调研发现,小城镇家庭观影群体有稳定且清晰的画像,观影行为包括聚合型、扩大型和分散型等丰富样态。与此同时,小城镇家庭观影形成独特的文化互动机制:在特定的观影时空中,家庭成员通过意愿协商和权力让渡的方式完成观影互动过程,空间场域、情感关联与契约缔结则共同建构了观影互动仪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城镇 家庭 群体观影行为 代际互动
下载PDF
从“心眼”到“肉眼”:中国早期观影空间的现代视觉机制研究
9
作者 戢海峰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2-170,共9页
观影的空间问题与视觉问题是密切关联的,但现有研究对于中国早期观影空间的视觉文化还缺乏足够的关注。从中西之间不同的现代视觉机制比较到中国早期观影空间的视觉现代性实践,可以看到以“心眼”为主导的传统视觉机制已经逐渐转变为以... 观影的空间问题与视觉问题是密切关联的,但现有研究对于中国早期观影空间的视觉文化还缺乏足够的关注。从中西之间不同的现代视觉机制比较到中国早期观影空间的视觉现代性实践,可以看到以“心眼”为主导的传统视觉机制已经逐渐转变为以“肉眼”为主导的现代视觉机制。这种视觉机制以大众化的市民为观看主体,以杂耍式的电影为观看对象,以主客割裂的流动性视觉为观看方式,并在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文化碰撞中不断丰富自身的外延与内涵。以“肉眼”为主导的现代视觉机制使得通过“心眼”静观、游观所体验到的物我两忘、天人合一之感逐渐消散,却也将视觉感受还原到社会中具体的个人,并在启蒙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双重层面上赋予其新的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眼” 视觉现代性 视觉机制 观影空间
下载PDF
时间的滚轮:“Z世代”倍速观影的异化与复归
10
作者 胡江伟 陈鑫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6-69,共4页
倍速观是“Z世代”常见的观影行为,其背后隐喻着加速社会的转型变化。大体而言,倍速观影的动因主要表现为社会内卷文化下的时间竞赛、不确定感惯习下的时间加速、资本隐形遮蔽下的时间消费。倍速观影在赋予“Z世代”时间掌控技术之外,... 倍速观是“Z世代”常见的观影行为,其背后隐喻着加速社会的转型变化。大体而言,倍速观影的动因主要表现为社会内卷文化下的时间竞赛、不确定感惯习下的时间加速、资本隐形遮蔽下的时间消费。倍速观影在赋予“Z世代”时间掌控技术之外,并未使其享受到加速观影带来的时间闲暇,反而衍生出时间焦虑、主体性消弭等问题。为有效应对倍速观影中的异化现象,研究建议“Z世代”应享受闲暇时间,建构理想价值;创作者应打造优质内容,讲好影视故事,通过优秀作品实现影视内容与“Z世代”的“双向奔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倍速观影 Z世代 异化
下载PDF
中国青年观影偏好研究
11
作者 刘富珍 万佩佩 《青少年学刊》 2024年第2期46-51,共6页
作为大众流行文化的缩影和青年群体文化的映射,我国青年对国内外电影态度的变迁一定程度上契合了青年群体在复杂历史时空下对自我的身份认同的变化、思想情感的变化以及对红色文化、国家、民族的认同变化。本文通过相关数据分析,厘清了... 作为大众流行文化的缩影和青年群体文化的映射,我国青年对国内外电影态度的变迁一定程度上契合了青年群体在复杂历史时空下对自我的身份认同的变化、思想情感的变化以及对红色文化、国家、民族的认同变化。本文通过相关数据分析,厘清了青年观影偏好呈现的变化,及其所折射的青年群体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的变迁。这既是当代青年认同文化强国建设的充分体现,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的缩影和生动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认同 文化自信 青年 观影偏好
下载PDF
弹幕电影的观影模式及发展策略探析
12
作者 骈雅玮 《艺术科技》 2024年第4期172-174,共3页
目的:弹幕电影创造了一种新的互动观看模式,改变了电影与观众、观众与观众之间的关系。通过探讨弹幕电影的观影模式和观众的身份特征,能够明确弹幕电影的优势与局限,反思弹幕电影的存续价值和未来可能的生存空间。方法:文章通过对弹幕... 目的:弹幕电影创造了一种新的互动观看模式,改变了电影与观众、观众与观众之间的关系。通过探讨弹幕电影的观影模式和观众的身份特征,能够明确弹幕电影的优势与局限,反思弹幕电影的存续价值和未来可能的生存空间。方法:文章通过对弹幕电影、弹幕文化的相关文献进行解读,以弹幕电影为分析对象,结合媒介文化与电影产业等相关理论,探究弹幕电影的观众行为、观影模式与发展困境,并针对弹幕电影的未来发展前景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结果:弹幕电影的观影模式经历了从观看到参与的转变,受众角色既是观众,又是用户,弹幕内容与观众的互动行为在观影过程中对电影进行消费与生产,成为弹幕电影的同构体。弹幕电影的局限性包括破坏审美标准、影响叙事与节奏、过于强调娱乐性、受众群体单一、影片类型受限等。在未来,弹幕电影可以从优化放映规则、寻找类型侧重、灵活设置场次等方面突破局限,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为电影行业注入商机与活力。结论:弹幕电影的出现是影院观影模式的一次新变革,不仅为观众提供了可以表达与互动的现实观影环境,还推动了影像在艺术创作和话语空间方面的多元化发展。在观众的消费过程中,弹幕电影更关注的是受众在消费过程中对产品使用感与娱乐性的体验,会对电影的艺术性与连贯性造成影响,并不适用于所有电影类型,其未来的生存与发展还需要经过不断尝试、创新与变革,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接受观众和市场的考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幕电影 观影模式 互动 发展策略
下载PDF
西方观影者视角下中国动画形象研究——以《哪吒之魔童降世》为例
13
作者 苏欣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9期333-340,共8页
文章以西方观影者的视角为切入点,运用语料库量化分析法,通过对主题词、搭配词和索引行的分析来发掘西方观影者眼中的中国动画形象。研究发现,西方观影者对《哪吒之魔童降世》这部电影所呈现的中国动画形象的态度是积极正面的:他们对电... 文章以西方观影者的视角为切入点,运用语料库量化分析法,通过对主题词、搭配词和索引行的分析来发掘西方观影者眼中的中国动画形象。研究发现,西方观影者对《哪吒之魔童降世》这部电影所呈现的中国动画形象的态度是积极正面的:他们对电影评价较高;认为动画人物形象鲜活、画面唯美;认可中国神话的讲述方式。但是,对于片中音调、动画设计、字幕翻译及叙事方式等方面也进行了负面建构。最后,针对西方观影者的负面评价,笔者提出了未来传播和推广中国动画电影的思路。This paper adopts the perspective of Western viewers as the starting point, utilizing corpus-based quantitative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depiction of Chinese animation in the eyes of Western viewer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keywords, collocations, and index lines, the study uncovers the image of Chinese animation perceived by Western viewers. The research reveals that Western viewers hold a predominantly positive perception of Chinese animation as depicted in the film “Ne Zha”: they rate the film highly, consider the animation characters lively, and appreciate the beautiful imagery, as well as acknowledge the storytelling of Chinese mythology. However, negative criticisms are also expressed regarding aspects such as the tone, animation design, subtitle translation, and narrative style. Finally, in response to the negative evaluations from Western viewers, the author proposes future strategies for the communication and promotion of Chinese animated fil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动画形象 语料库 《哪吒之魔童降世》 西方观影
下载PDF
元宇宙视域下观影空间的媒介感知与文化表征
14
作者 李雪莹 《影视制作》 2024年第6期106-112,共7页
数字技术的发展引发了观影空间的媒介化,元宇宙作为数字时代融合多种媒介技术的产物,其深度媒介化的实践成为研究观影空间的新语境之一。借助数字化“现实”的方式,元宇宙重建了观众与影像的关系,使观影成为一种超越时空、重构个体、融... 数字技术的发展引发了观影空间的媒介化,元宇宙作为数字时代融合多种媒介技术的产物,其深度媒介化的实践成为研究观影空间的新语境之一。借助数字化“现实”的方式,元宇宙重建了观众与影像的关系,使观影成为一种超越时空、重构个体、融合虚实的媒介感知体验,主体在新的观影空间文明形态中既创造出新的观影主体“感觉”方式与情境交互方式,又创造出影像空间所属的文化与秩序,从而衍生出电影形态、电影体验、电影文化再生产等方面的诸多可能,构成了电影发展的未来愿景。本文旨在以观影活动的空间媒介化与媒介空间化为切入点,基于电影媒介机制运作空间的空间化转向,分析观影空间在数字化与媒介化支撑下的发展路径与场域意义,元宇宙对于观影空间媒介感知的时空性、主体性、交互性重塑,以及对于个体性与部落化的文明形态的升维构建方式。探究观众与影像的关系,超越时空、重构个体、融合虚实的媒介感知体验,以及新的观影空间文明形态中所创造的影像空间所属的文化与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观影空间 虚拟现实 沉浸交互
下载PDF
数字赋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以创建观影数字平台为例
15
作者 李跃 《中国军转民》 2024年第21期153-155,共3页
数字赋能融合型、全员型、过程型和协同型四组实践教学类型的融会贯通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创新发展的新思路。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沉浸式体验等数字技术创建观影数字平台可以将主旋律电影观影实践... 数字赋能融合型、全员型、过程型和协同型四组实践教学类型的融会贯通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创新发展的新思路。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沉浸式体验等数字技术创建观影数字平台可以将主旋律电影观影实践与理论教学深度融合、可以实质性覆盖全体学生、可以综合评价教学成果、可以与其他课程实践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赋能 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 观影
下载PDF
中国观众观影行为“新变”四论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建强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6-85,共10页
近年来中国观众观影行为的变化可以归纳为:更加关注电影话题性;更加喜欢国产片;更加青睐科幻大片;更加看重电影的口碑和品牌。这些变化的背后,每一个都包孕深刻的社会、历史内容,是世界大势、中国特色、产业格局、市场发展综合作用的结... 近年来中国观众观影行为的变化可以归纳为:更加关注电影话题性;更加喜欢国产片;更加青睐科幻大片;更加看重电影的口碑和品牌。这些变化的背后,每一个都包孕深刻的社会、历史内容,是世界大势、中国特色、产业格局、市场发展综合作用的结果。“新变”只是一种相对的考量,它和历史行为传承无法完全分割,又为未来走向提供对应坐标,实际处在一个中间的位置上、一个持续变量的行程中。这也就意味着对观众观影行为的观测和研究是没有止境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众 观影行为 话题性 科幻大片 口碑 品牌
下载PDF
人物画像与观影影响因素分析——关于中国小城镇女性电影观众的一项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孟君 刘安琦 《汉语言文学研究》 CSSCI 2023年第4期59-69,共11页
观众的构成与特征取决于民族、空间、性别、年龄、趣味等因素,中国小城镇女性电影观众便是其中一个构成复杂且尚待研究的问题域。小城镇空间因素与女性性别因素决定了中国小城镇女性电影观众群体的构成和特征,研究选取五个中国小城镇作... 观众的构成与特征取决于民族、空间、性别、年龄、趣味等因素,中国小城镇女性电影观众便是其中一个构成复杂且尚待研究的问题域。小城镇空间因素与女性性别因素决定了中国小城镇女性电影观众群体的构成和特征,研究选取五个中国小城镇作为调研样本,对电影观众开展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据此,绘制出小城镇女性电影观众的人物画像,并分析其观影活动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小城镇女性观影活动主要取决于社会环境和个体特征,家庭分工、社交需求、社会流动、选择偏好分别影响着小城镇女性的观影行为、观影方式、观影惯习和观影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观众 中国小城镇女性 人物画像 观影活动
下载PDF
从影片中危险信息看学龄儿童观影体验特性——基于一次脑电EEG测评研究
18
作者 贺文进 侯光明 +1 位作者 薛传琦 林思恩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8-76,共9页
此次测评实验以神经电影学为理论基础和线索,借助脑电EEG测评工具,开展了一项针对学龄儿童观影体验的测评。通过分析《伴我同行》等四部影片片段的脑电数据,进行了一系列观影体验跨学科的量化研究。本研究以客观、量化的方法分析了影片... 此次测评实验以神经电影学为理论基础和线索,借助脑电EEG测评工具,开展了一项针对学龄儿童观影体验的测评。通过分析《伴我同行》等四部影片片段的脑电数据,进行了一系列观影体验跨学科的量化研究。本研究以客观、量化的方法分析了影片画面中危险信息对不同年龄段小学生的情绪反应差异及原因,提出了儿童观影体验的差异性、内容的匹配性和保护的针对性等观点,为深入、科学、全面地了解儿童电影观众打下了基础,拓展了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儿童 观影体验 脑电测评 危险信息
下载PDF
一种儿童观影距离控制系统的设计
19
作者 成子涵 翟梅婷 高珊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23年第8期113-116,共4页
为了改善我国青少年儿童视力健康问题、督促儿童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本文设计了一种儿童观影距离控制系统,通过约束儿童观影距离预防儿童视力问题。该系统包括红外检测模块、控制模块、图像识别模块、红外发射模块和蓝牙模块。该系统利... 为了改善我国青少年儿童视力健康问题、督促儿童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本文设计了一种儿童观影距离控制系统,通过约束儿童观影距离预防儿童视力问题。该系统包括红外检测模块、控制模块、图像识别模块、红外发射模块和蓝牙模块。该系统利用红外传感技术感知近距离观影现象,通过主成分分析(PCA)算法实现人脸识别。经人脸识别实验验证,该系统识别准确率在90%以上,有助于培养儿童的健康观影习惯,对于降低青少年群体的近视率具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近视 观影距离 控制系统 人脸识别 红外传感 蓝牙通信
下载PDF
观看之变--网络/视频网站在线观影机制试探 被引量:1
20
作者 从吴刚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14,共5页
在"互联网+"时代,电影的放映与观看方式正在发生变化,网络/视频在线观影已开始成为一种影响越来越大的观影方式。本文主要探讨在这种电影观看方式发生变化的时代,网络/视频在线观影机制与传统影院观影机制的差异所在。文章着... 在"互联网+"时代,电影的放映与观看方式正在发生变化,网络/视频在线观影已开始成为一种影响越来越大的观影方式。本文主要探讨在这种电影观看方式发生变化的时代,网络/视频在线观影机制与传统影院观影机制的差异所在。文章着重从观众角度考察观影心理和观影反应的变化,分别从观影场景、观影心理和观影主体的改变三个角度分析这种变化,阐述了由"观看之变"带来的现有相关电影理论的阐释适用性问题,最后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影机制 网络观影 视频观影 观影心理 观众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