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9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解剖位置神经鞘瘤的临床和超声影像观察分析
1
作者 杨帆 刘静媛 +1 位作者 陈媛 吴火林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12期2177-2180,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解剖位置神经鞘瘤的临床和超声表现。方法选取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68例共73个浅表神经鞘瘤,并依据解剖位置不同区分为皮下、肌内和肌间3组,比较各组病例的临床和超声表现,包括Tinel征、鼠尾征、血管伴行征、脂肪分离征和超... 目的探讨不同解剖位置神经鞘瘤的临床和超声表现。方法选取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68例共73个浅表神经鞘瘤,并依据解剖位置不同区分为皮下、肌内和肌间3组,比较各组病例的临床和超声表现,包括Tinel征、鼠尾征、血管伴行征、脂肪分离征和超声诊断率。结果皮下神经鞘瘤10个、肌内16个、肌间47个,肌间神经鞘瘤在Tinel征(27/47,57.4%)、鼠尾征(38/47,80.6%)、血管伴行征(29/47,61.7%)的阳性率要高于肌内组(3/16,18.8%、2/16,12.5%、2/16,12.5%)和皮下组(1/10,10.0%、2/10,20.0%、1/10,10.0%),肌内神经鞘瘤脂肪分离征的阳性率(13/16,81.3%)高于肌间组(9/47,19.1%),皮下神经鞘瘤的超声诊断率(3/10,30.0%)低于肌间组(39/47,83.0%)和肌内组(13/16,81.3%),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位于不同解剖位置的神经鞘瘤因累及神经和毗邻组织结构的不同,其临床和超声表现可能会存在某些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鞘瘤 解剖位置 超声检查
下载PDF
叩击支气管解剖位置进行排痰对防控呼吸内科住院患者肺部感染的效果及应用价值 被引量:13
2
作者 俞静 庄远非 +1 位作者 储德节 胡辛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9年第7期776-778,共3页
目的探讨叩击支气管解剖位置进行排痰对防控呼吸内科住院患者肺部感染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在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20例呼吸内科排痰困难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排痰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 目的探讨叩击支气管解剖位置进行排痰对防控呼吸内科住院患者肺部感染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在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20例呼吸内科排痰困难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排痰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叩击支气管解剖位置进行排痰的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叩击背部进行排痰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第1~5天的排痰量、排痰效果、肺部感染加重的患者比率,并采用中文版麦吉尔(McGill)疼痛问卷-2评估和比较两组患者叩击后的疼痛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第1~4天的排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20.34±3.43 ml~28.33±2.98 ml vs.15.23±2.98 ml~27.33±3.90 ml,t=0.873~6.445,P<0.05)。研究组患者排痰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0.00%、70.00%,χ~2=7.500,P=0.006),肺部感染加重的患者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0.00%、28.33%,χ~2=6.891,P=0.014)。研究组患者叩击后疼痛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785,P=0.016)。研究组患者疼痛程度为2级和3级的患者比率小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沿支气管解剖位置进行叩击排痰的方法可以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控肺部感染,在临床实践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感染 支气管解剖位置 叩击 排痰 疼痛
下载PDF
前列腺解剖位置观察及经直肠局部药物注射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程军平 戴景兴 +4 位作者 刘永谦 洪辉文 张秀练 张美容 叶秋月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33-635,共3页
目的为经直肠局部药物注射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16侧正中矢状面男性盆腔标本进行解剖结构观察并测量前列腺后壁至直肠前壁距离、可进针范围、可进针深度及与肛门间距离等指标.分析51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经直肠局部药物... 目的为经直肠局部药物注射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16侧正中矢状面男性盆腔标本进行解剖结构观察并测量前列腺后壁至直肠前壁距离、可进针范围、可进针深度及与肛门间距离等指标.分析51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经直肠局部药物注射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前列腺与直肠前壁间仅存在少量脂肪组织和静脉丛,前列腺后壁至直肠前壁的距离为(5.773±0.710)mm、可进针范围为(15.408 8±1.438 2)mm、可进针深度为(15.703 1±0.944 1)mm、可进针部位至肛门皮肤距离35~50mm.51例中治愈43例(84.31%)、有效7例(13.73%)、无效1例.结论经直肠局部药物注射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解剖位置观察 经直肠局部药物注射 治疗 慢性前列腺炎 临床分析
下载PDF
成人急性阑尾炎病变阑尾解剖位置的多层螺旋CT评价 被引量:7
4
作者 刘洪 高靳 +3 位作者 周瀚 欧阳羽 梁勇 肖壬川 《四川医学》 CAS 2016年第7期823-826,共4页
目的探讨成人急性阑尾炎病变阑尾解剖位置的多层螺旋CT(MSCT)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经手术及病理学检查证实的118例成人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回顾性分析MSCT所示病变阑尾解剖位置,并与手术所见对照。结果 MSCT图像显示病变阑... 目的探讨成人急性阑尾炎病变阑尾解剖位置的多层螺旋CT(MSCT)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经手术及病理学检查证实的118例成人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回顾性分析MSCT所示病变阑尾解剖位置,并与手术所见对照。结果 MSCT图像显示病变阑尾位置:盆位35例(29.7%);回肠后位25例(21.2%);盲肠下位23例(19.5%);盲肠后位17例(14.4%);回肠前位10例(8.5%);盲肠外位5例(4.2%);高位2例(1.7%);盲肠内位,1例(0.8%)。与手术所见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能较好地显示成人急性阑尾炎病变阑尾的不同解剖位置,可为临床诊断、鉴别诊断、手术方案的制定和手术入路的选择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炎 解剖位置 成年人 X线计算机 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下载PDF
CT平扫对急性阑尾炎病变阑尾解剖位置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5
作者 李明英 张小鸽 胡颖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252-256,共5页
目的:探讨CT平扫对急性阑尾炎病变阑尾解剖位置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至2012年期间经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02例,术前均CT平扫检查。回顾性分析CT所示病变阑尾的解剖位置,并与术中所见及病理结果对照。结果:CT平扫图像显... 目的:探讨CT平扫对急性阑尾炎病变阑尾解剖位置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至2012年期间经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02例,术前均CT平扫检查。回顾性分析CT所示病变阑尾的解剖位置,并与术中所见及病理结果对照。结果:CT平扫图像显示,盆位阑尾炎29例,占28.4%(29/102);回肠前位21例,占20.6%(21/102);回肠后位16例,占15.7%(16/102);盲肠后位18例,占17.6%(18/102);盲肠下位15例,占14.7%(15/102);盲肠外腹膜后位2例,占2.0%(2/102);盲肠内位1例,占1.0%(1/102)。与术中所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平扫可准确显示急性阑尾炎病变阑尾的不同解剖位置,在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及手术方案的选择上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炎 不同解剖位置 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下载PDF
基于现代医学理论剖析中医脾的解剖位置及脏腑功能 被引量:25
6
作者 汪永锋 杨丽霞 +1 位作者 康开彪 徐晓艳 《中医研究》 2016年第2期1-3,共3页
本文针对长期以来中西医对脾的不同认识,应用现代医学知识剖析了中医脾的解剖学基础及生理病理学功能。得出结论:中医脾最初的形态学基础是脾脏和胰腺,是有一定的解剖学实体存在的,后随着古代哲学的发展和临床经验的积累,脾的功能实体... 本文针对长期以来中西医对脾的不同认识,应用现代医学知识剖析了中医脾的解剖学基础及生理病理学功能。得出结论:中医脾最初的形态学基础是脾脏和胰腺,是有一定的解剖学实体存在的,后随着古代哲学的发展和临床经验的积累,脾的功能实体逐渐扩大,形成了一个脾系统,这个系统包括胃、大小肠及胰腺在内的消化系统,也包括"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其可调控人体消化吸收、血液生成、能量转化、水液代谢等一系列生理功能,维持人体各系统的生理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医学 中医脾 解剖位置 脏腑功能
下载PDF
不同肿瘤大小及解剖位置的胃的胃肠道间质瘤腹腔镜手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鲍亚杰 曹锋 李非 《中国医刊》 CAS 2021年第5期539-543,共5页
目的探讨直径5~15cm及不利解剖位置的胃的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采用腹腔镜治疗的46例胃的GIST... 目的探讨直径5~15cm及不利解剖位置的胃的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采用腹腔镜治疗的46例胃的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根据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相关指南及《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2017年版)》将46例胃的GIST患者按肿瘤大小分为直径<5cm组(15例)与直径5~15cm组(31例);按肿瘤生长位置分为有利解剖位置组(17例)与不利解剖位置组(29例)。比较直径<5cm组与直径5~15cm组、有利解剖位置组与不利解剖位置组患者的术中情况、病理结果、术后随访及总体生存情况。结果46例胃的GIST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45例行腹腔镜胃楔形切除术,1例行腹腔镜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术中无患者出现肿瘤破裂,无中转开腹,所有患者均行R0切除。直径<5cm组与直径5~15cm组、有利解剖位置组与不利解剖位置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进流食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46例患者术后病理检查均确诊为GIST,有利解剖位置组与不利解剖位置组患者的病理学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46例胃的GIST患者,术后随访1~101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48.0个月,失访1例。直径<5cm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50.0个月,直径5~15cm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45.0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588,P=0.443)。有利解剖位置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43.0个月,不利解剖位置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50.0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2.000,P=0.157)。结论对于直径5~15cm及不利解剖位置的胃的GIST患者,腹腔镜治疗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肿瘤大小 解剖位置 腹腔镜手术
下载PDF
在固定解剖位置进行乳癌前哨淋巴结活检初探 被引量:2
8
作者 刘付战 陈昶春 +2 位作者 陈春雷 方寒柳 马有新 《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5年第5期34-35,共2页
目的证明乳癌前哨淋巴结(SLN)有固定的解剖位置,无需借助淋巴示踪技术亦能检出。方法Ⅰ~Ⅱ期乳癌术中,先于腋毛区最下缘作一2cm左右横切口,在该区域内找到1~3粒淋巴结,定义为SLN,与继后腋窝清扫所得的非前哨淋巴结(NSLN)进行病理结果... 目的证明乳癌前哨淋巴结(SLN)有固定的解剖位置,无需借助淋巴示踪技术亦能检出。方法Ⅰ~Ⅱ期乳癌术中,先于腋毛区最下缘作一2cm左右横切口,在该区域内找到1~3粒淋巴结,定义为SLN,与继后腋窝清扫所得的非前哨淋巴结(NSLN)进行病理结果对比分析。结果SLN阳性者占总检测者的55.6%(20/36);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的准确率、灵敏度、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7%、94.7%、90.0%、93.8%。1例SLN病检阴性而NSLN阳性,假阴性率为2.8%(1/36)。结论无需借助淋巴示踪技术,在腋毛区最下缘检出的SLN可准确反映乳癌患者腋窝状况,故腋毛区最下缘是SLN的固定解剖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位置 乳癌前哨淋巴结 活检 诊断
下载PDF
4例少见的阑尾解剖位置的变异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家卿 《云南医药》 CAS 2001年第3期248-248,共1页
关键词 阑尾炎 位置变异 切除术 解剖位置变异
下载PDF
肝脏血管的解剖位置 被引量:1
10
作者 董金玲 《肝癌电子杂志》 2018年第1期44-44,共1页
肝脏为双重血供,血管走行分2个系统:1.GLiSSON系统:肝内胆管,肝门静脉,肝固有动脉2.肝静脉系统:肝右静脉,肝中静脉,肝左静脉。肝脏的双重血供:1.门静脉:主要由肠系膜上静脉与脾静脉在胰头和胰体交界处的后方汇合而成,属... 肝脏为双重血供,血管走行分2个系统:1.GLiSSON系统:肝内胆管,肝门静脉,肝固有动脉2.肝静脉系统:肝右静脉,肝中静脉,肝左静脉。肝脏的双重血供:1.门静脉:主要由肠系膜上静脉与脾静脉在胰头和胰体交界处的后方汇合而成,属于机能血管(供血70%-75%)提供营养:收集消化道的静脉血(进食的营养物质、酒精、药物、细菌、毒素等)——入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血管 解剖位置 肝静脉系统 肠系膜上静脉 肝门静脉 营养物质 肝固有动脉 肝内胆管
下载PDF
对劳宫、太渊、神门、肩井等经穴解剖位置的探讨
11
作者 宋世安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4期27-27,共1页
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实际测试,并参阅有关针灸权威性书籍的论述,对现行针灸教科书《腧穴学》有关劳宫、太渊、神门、肩井等穴解剖位置的描述,提出个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以供探讨。劳宫《腧穴学》:“在掌心横纹中,当第三掌骨... 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实际测试,并参阅有关针灸权威性书籍的论述,对现行针灸教科书《腧穴学》有关劳宫、太渊、神门、肩井等穴解剖位置的描述,提出个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以供探讨。劳宫《腧穴学》:“在掌心横纹中,当第三掌骨的桡侧,屈指握拳时,中指指尖所点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宫 太渊 神门 肩井 解剖位置 穴位
下载PDF
Supreme双腔喉罩对右颈总动脉与颈内静脉相对解剖位置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金毅 刘钢 王俊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55-1057,共3页
目的观察和比较Supreme双腔喉罩与气管插管对右颈总动脉和颈内静脉相对解剖位置的影响,测量喉罩置入后右颈内静脉相对安全穿刺角度。方法择期全身麻醉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喉罩组(L组)和气管插管组(I组),每组40例。分别在环状软骨水平... 目的观察和比较Supreme双腔喉罩与气管插管对右颈总动脉和颈内静脉相对解剖位置的影响,测量喉罩置入后右颈内静脉相对安全穿刺角度。方法择期全身麻醉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喉罩组(L组)和气管插管组(I组),每组40例。分别在环状软骨水平(Cricoid-Level)及颈动脉三角顶点水平(Triangle-Level)测量患者喉罩或气管导管置入前后颈内静脉与颈总动脉水平重叠距离(a)、右颈总动脉横径(b)、二者水平重叠率(a/b)、颈内静脉内径(DIJV)、颈内静脉穿刺角度(θIJV)、颈内静脉穿刺相对安全角度(RPA)、颈总动脉穿刺角度(θCCA)。结果 I组气管导管置入前后,环状软骨水平及颈动脉三角顶点水平a/b、DIJV、θIJV、RPA、θCC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组Supreme双腔喉罩置入前后环状软骨水平及颈动脉三角顶点水平θIJ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IJV、a/b较置入前明显增大,θCCA、RPA较置入前明显减小(P<0.05)。喉罩置入后环状软骨水平a/b增加46%,RPA相应减小11°,颈动脉三角顶点水平a/b增加38%,RPA相应减小10°。结论气管插管对颈总动脉与颈内静脉相对解剖位置无明显影响。Supreme双腔喉罩置入后增加了颈总动脉与颈内静脉重叠率,颈内静脉穿刺相对安全角度较正常情况下减少10°,增大了误穿动脉的可能性,不利于常规方法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罩 右颈内静脉 右颈总动脉 解剖位置 穿刺角度
下载PDF
高频超声诊断阑尾解剖位置的临床研究
13
作者 贾颖超 程志华 +1 位作者 吴玉海 徐步远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582-582,共1页
关键词 高频超声诊断 解剖位置 阑尾炎 临床研究 外科急腹症 2009年 手术路径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储精式宫颈帽用于宫颈解剖位置异常人工授精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陶国振 胥玉梅 +3 位作者 李娟 孙林 刘锦云 于建春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2年第7期479-481,共3页
目的:观察储精式宫颈帽用于宫颈解剖位置异常人工授精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宫颈解剖位置异常导致不孕的妇女66例随机分成3组,实验组采用储精式宫颈帽夫精人工授精,对照A组采用宫颈管夫精人工授精,对照B组采用宫腔夫精人工授精,比较各组... 目的:观察储精式宫颈帽用于宫颈解剖位置异常人工授精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宫颈解剖位置异常导致不孕的妇女66例随机分成3组,实验组采用储精式宫颈帽夫精人工授精,对照A组采用宫颈管夫精人工授精,对照B组采用宫腔夫精人工授精,比较各组周期妊娠率。结果:周期妊娠率实验组(21.86%,14/65)高于对照A组(8.06%,5/62)(P<0.05),与对照B组(23.21%,13/56)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储精式宫颈帽夫精人工授精治疗宫颈解剖位置异常所致不孕与宫腔夫精人工授精临床效果一致,明显高于宫颈管夫精人工授精,是一种简单、方便和有效的人工授精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精式宫颈帽 宫颈解剖位置异常 夫精人工授精 周期妊娠率
下载PDF
左心房及肺静脉同步食管CT血管造影检查指导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中解剖位置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川兰 赖宇林 +2 位作者 李星锐 谷雨 王胜棋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5期845-848,共4页
目的分析左心房及肺静脉同步食管CT血管造影检查应用于指导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中解剖位置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7月~2020年10月收治的61例心房颤动患者作为实验组,另选取31例非心房颤动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左心房及肺... 目的分析左心房及肺静脉同步食管CT血管造影检查应用于指导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中解剖位置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7月~2020年10月收治的61例心房颤动患者作为实验组,另选取31例非心房颤动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左心房及肺静脉同步食管CT血管造影检查。对比两组患者各支肺静脉开口和食管径线、左心房大小和体积、食管走行分型。结果实验组肺静脉上下径右下开口显著高于对照组,肺静脉前后径右上开口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食管跨左心房后壁距离、食管前壁到左心房的最短距离、左心房后壁厚度以及食道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比对照组左心房前后径和左心房体积更高(P<0.05)。根据食管走行分型后发现,实验组Ⅰa型39例,Ⅰb型12例,Ⅰc型11例,Ⅱa型5例,Ⅱb型3例,Ⅱc型2例;对照组Ⅰa型13例,Ⅰb型6例,Ⅰc型6例,Ⅱa型3例,Ⅱb型2例,Ⅱc型1例。结论左心房及肺静脉同步食管CT血管造影检查应用于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中价值较高,能够有效指导解剖位置,同时了解患者肺静脉和心房的变化情况,使手术安全性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房 肺静脉 CT血管造影 心房颤动 解剖位置
下载PDF
论中医肝脾的解剖位置 被引量:6
16
作者 杨志沐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5年第2期99-101,共3页
关键词 肝脾 解剖位置 研究
下载PDF
浅析喉返神经的解剖位置在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卢洪新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9期278-280,共3页
喉返神经损伤是临床上进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在进行甲状腺手术的过程中,明确患者喉返神经的解剖位置,可有效地降低其喉返神经受到损伤的几率。本研究主要探讨了喉返神经的解剖位置、术中对喉返... 喉返神经损伤是临床上进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在进行甲状腺手术的过程中,明确患者喉返神经的解剖位置,可有效地降低其喉返神经受到损伤的几率。本研究主要探讨了喉返神经的解剖位置、术中对喉返神经进行解剖的必要性、甲状腺下动脉与喉返神经位置的关系、对喉返神经进行解剖的路径选择、术中避免损伤喉返神经的对策等方面的问题,以便为临床上进行甲状腺手术时有效地保护患者的喉返神经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返神经 解剖位置 甲状腺手术 临床价值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治疗困难解剖位置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18
作者 柴素伟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9年第17期3064-3065,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对困难解剖位置胃间质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瘤体位置在胃食管结合部、胃小弯侧及后壁、胃窦、幽门等困难解剖位置的胃间质瘤患者15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72例和对照组7...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对困难解剖位置胃间质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瘤体位置在胃食管结合部、胃小弯侧及后壁、胃窦、幽门等困难解剖位置的胃间质瘤患者15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72例和对照组78例。观察组行腹腔镜下胃间质瘤切除术,对照组行开腹胃间质瘤切除术,观察两组手术相关数据、术后恢复指标及远期预后。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肿瘤复发率、远期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解剖位置在困难部位的胃间质瘤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切除具有可靠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且比开腹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更能加快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胃间质瘤 解剖位置
下载PDF
十二指肠解剖位置的差异与溃疡的关系探讨
19
作者 杨长绍 廖冬平 《宜春医专学报》 2000年第1期24-25,共2页
为探讨十二指肠解剖的位置差异与十二指肠溃疡的关系 ,本文通过总结分析了三年来 146 0例胃镜检查结果 ,提示十二指肠解剖位置有差异 ,主要表现为二种状态 ,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明确这二种状态下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率提示其溃疡发生率存... 为探讨十二指肠解剖的位置差异与十二指肠溃疡的关系 ,本文通过总结分析了三年来 146 0例胃镜检查结果 ,提示十二指肠解剖位置有差异 ,主要表现为二种状态 ,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明确这二种状态下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率提示其溃疡发生率存在着显著差异 ,从而说明了十二指肠解剖位置的差异与球部溃疡的发生有着明显的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球部上角上曲 解剖位置 差异 溃疡
下载PDF
特定解剖位置痣的数目与皮肤恶性黑素瘤的相关性
20
作者 Randi G. Naldi L. +1 位作者 Gallus S. 董平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 2006年第12期38-38,共1页
The risk of cutaneous malignant melanoma (CMM) is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total number of nevi. Scanty information is available o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CMMat a specific anatomical site and number of nevi at the sam... The risk of cutaneous malignant melanoma (CMM) is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total number of nevi. Scanty information is available o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CMMat a specific anatomical site and number of nevi at the same site. We analyzed data from a case-control study conducted in Italy between 1992 and 1994, on 542 cases of CMM and 538 hospital controls. Cases and controls were examined by trained dermatologists who counted the number of melanocytic nevi. We derived multivariate odds ratios (ORs) and 95%confidence intervals (95%CIs) of site-specific risk of CMM for high versus low number of nevi at the corresponding site. The ORs of CMM for the highest versus the lowest tertile of number of nevi at the corresponding site was 1.4 (95%CIs: 0.7-2.8) at face and neck, 2.3 (95%CIs: 1.1-4.9) at anterior trunk, 4.9 (95%CIs: 2.9-8.4) at posterior trunk, 2.9 (95%CIs: 1.2-6.6) at upper limbs and 5.0 (95%CIs: 2.9-8.5) at lower limbs. In a case-case analysis, comparing CMM cases at a specific site and CMM cases at all other sites, the only excess risk was found for the posterior trunk, the ORs being 2.1 (95%CIs: 1.2-3.6) for the highest versus the lowest tertile of number of nevi. Our data do not support the hypothesis of a specific effect of nevi at each single anatomical si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恶性黑素瘤 解剖位置 相关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