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5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民政府改革基层参政制度的努力与成效——以20世纪40年代四川县政议事机构的设立及其运作为例 被引量:6
1
作者 王春英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0-146,共7页
中国的政治参与制度在清末初兴, 至民国得到肯定并随着国民政府县政改制运动的推进而向基层社会扩展。但国民政府扩大政治参与之动议, 并未允许或鼓励动员各政治力量参与政治进程, 各地建立的县各级议事机关即民意机关, 并未被赋予真正... 中国的政治参与制度在清末初兴, 至民国得到肯定并随着国民政府县政改制运动的推进而向基层社会扩展。但国民政府扩大政治参与之动议, 并未允许或鼓励动员各政治力量参与政治进程, 各地建立的县各级议事机关即民意机关, 并未被赋予真正的民主职权, 活动范围受到限制, 普遍具有显著的行政化特征和辅助官治的效能, 然而却在推进中央政令、促成地方行政一体化中有所作为。本文以 20世纪 40年代四川县政议事机构的设立与运作为例, 一窥国民政府改革基层参政制度的努力与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政府 参与制度 县政议事机构
下载PDF
建立议事机构有利于加强企业党的建设
2
作者 赖苹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42-42,共1页
建立议事机构有利于加强企业党的建设党的十五大召开之前,党中央专门发出《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通知》,就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许多重大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通知》再次重申要“充分发挥企业党组... 建立议事机构有利于加强企业党的建设党的十五大召开之前,党中央专门发出《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通知》,就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许多重大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通知》再次重申要“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和完善厂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议事机构 企业党的建设 国有企业 重大问题 政治核心作用 厂长(经理)负责制 企业党建 党政领导 职工代表 运行机制
下载PDF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省政府部分议事机构和临时机构主要负责人的通知
3
《陕西省人民政府公报》 1998年第4期18-18,共1页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各地区行政公署,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根据副省长、省长助理的工作分工,对由省政府行文成立的部分议事机构和临时机构主要负责人作如下调整:
关键词 临时机构 议事机构 人民政府 主要负责人 领导小组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省政府 对外开放 扶贫开发 工作分工
下载PDF
我国法律上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的立法表达(2015—2023)
4
作者 周伟 彭毛才旦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4-92,共19页
2015年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对法律条款的制定或修改,对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的领导权及其法律内涵进行了规定。这一立法确立的过程,不仅体现了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立法工作的实践方式,也以国家意志的法律形式明确了中央决策议事... 2015年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对法律条款的制定或修改,对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的领导权及其法律内涵进行了规定。这一立法确立的过程,不仅体现了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立法工作的实践方式,也以国家意志的法律形式明确了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的法律地位。四十余件法律规定了八种立法表达类型,明确了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的领导权及其法律规范内涵,为党内法规、行政法规、监察法规、部委规章等规范性法律文件中,规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的领导权及其法律规范内涵提供了立法借鉴。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上关于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法律地位的立法条款,不仅是我国法律上明确规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法律地位的立法表达的案例,也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落实宪法关于党的领导的规定,在重要法律中明确规定党领导相关工作的法律地位的立法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 《国家安全法(2015)》 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 领导权 立法表达
下载PDF
高校议事协调机构管理运行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北京某高校为例
5
作者 高阳 《秘书之友》 2024年第7期23-25,共3页
一、某高校议事协调机构的管理运行现状(一)量大面广,形式多样据统计,学校目前在册的校级议事协调机构有235个(截至2024年4月),其中有近一半是在2018年后成立的,数量远超全校职能部门(44个)和教学院部(18个)数量。随着事业发展,学校还... 一、某高校议事协调机构的管理运行现状(一)量大面广,形式多样据统计,学校目前在册的校级议事协调机构有235个(截至2024年4月),其中有近一半是在2018年后成立的,数量远超全校职能部门(44个)和教学院部(18个)数量。随着事业发展,学校还在持续不断成立新的议事协调机构,尤其是随着校党委对高校全面领导的加强,以校党委工作委员会名义设立的议事协调机构越来越多,比如党委教师工作委员会、五育工作委员会、审计工作委员会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党委 议事协调机构 某高校 问题与对策研究 职能部门 形式多样
下载PDF
议事协调机构优化调整要以“一”贯之
6
作者 《秘书之友》 2024年第10期16-17,共2页
议事协调机构优化调整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做好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的重要举措。近年来,襄阳市委办公室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闻令快动、挺膺担当,坚持优化协同、从严控制... 议事协调机构优化调整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做好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的重要举措。近年来,襄阳市委办公室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闻令快动、挺膺担当,坚持优化协同、从严控制、规范管理,全市议事协调机构由251个减少至30个,降幅达88%。一本账算清。议事协调机构背景错综复杂、职能千差万别、部门纵横交错,只有想在前、干在先,才能做到省委即时部署,市委立刻落实。2022年1月起,市委办公室与市政府办公室、市委编办紧密协作成立专班,实行清单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议事协调机构 决策部署 重大战略部署 编办 清单管理 优化调整
下载PDF
中国地方政府议事协调机构设立和运作逻辑研究 被引量:51
7
作者 谢延会 陈瑞莲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50-55,共6页
中国地方政府议事协调机构的设立逻辑,在于地方政府面对非常规任务环境,基于效率机制和合法性机制的考虑,对常规官僚组织进行的自洽性调整。具体运作的逻辑,是借助上级领导的权威,通过"任务发包"和"责任捆绑"的形... 中国地方政府议事协调机构的设立逻辑,在于地方政府面对非常规任务环境,基于效率机制和合法性机制的考虑,对常规官僚组织进行的自洽性调整。具体运作的逻辑,是借助上级领导的权威,通过"任务发包"和"责任捆绑"的形式整合职能部门力量,促成非常规任务的快速推进。它与常规治理方式一起,构成了中国官僚制组织相互依存、互为补充的有机循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议事协调机构 设立 运作逻辑
下载PDF
借力与自立:议事协调机构运行的双重逻辑 被引量:22
8
作者 周望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12,共6页
议事协调机构是对正式序列组织和常规治理手段的一项有效补充。作为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一个特殊板块,议事协调机构的运行呈现出借力与自立的双重逻辑,包括借力权威影响和常设机构,并确立自身的督促检查机制和考核评比机制。这一分析框架... 议事协调机构是对正式序列组织和常规治理手段的一项有效补充。作为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一个特殊板块,议事协调机构的运行呈现出借力与自立的双重逻辑,包括借力权威影响和常设机构,并确立自身的督促检查机制和考核评比机制。这一分析框架在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的运行实践中得到了充分验证。因此,议事协调机构的改革和优化要以自身特殊性为基准点,厘清议事协调机构的运行逻辑,进一步推进议事协调机构运行的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议事协调机构 领导小组 治理现代化
下载PDF
议事协调机构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被引量:12
9
作者 周望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8-72,共5页
作为中国政府机构体系中颇具特色的一种组织模式,以各种"领导小组"为主要代表的议事协调机构一直是中国治理实践中的一个活跃因素。历经一系列发展演化之后,议事协调机构在名称、成立、存在和撤并等方面都逐渐有规律可循,机... 作为中国政府机构体系中颇具特色的一种组织模式,以各种"领导小组"为主要代表的议事协调机构一直是中国治理实践中的一个活跃因素。历经一系列发展演化之后,议事协调机构在名称、成立、存在和撤并等方面都逐渐有规律可循,机构管理方式趋于稳定和规范,未来的角色定位亦更加明晰。议事协调机构逐渐偏重于"议事",非议事协调机构逐渐偏重于"协调","议事"是为了"协调",议事的过程同时也是协调的过程,同时在协调组织落实具体工作时又会包含进一步的议事行为。"议事"与"协调"的"分"是相对的,是一种功能性的制度安排。"合"才是"分"的目的,事实上两者是不可能完全分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议事协调机构 领导小组 行政体制改革
下载PDF
“政治势能”视阈下新时代议事协调机构的制度逻辑及职能优化 被引量:13
10
作者 原超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41-50,共10页
优化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加强党中央对重大政策的顶层设计和总体布局能力,对于提升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政治势能”视角切入,首先从历史变迁逻辑梳理了议事协调机构发展的... 优化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加强党中央对重大政策的顶层设计和总体布局能力,对于提升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政治势能”视角切入,首先从历史变迁逻辑梳理了议事协调机构发展的内在规律,认为其政治价值在于其是中国共产党利用“政治势能”推动党的领导力提升和国家治理现代化转型的重要平台;其次从“政治势能的价值载体”和“政治势能的行政运作”两个方面具体诠释和重构了议事协调机构的制度逻辑;最后从“职能法定化”“理顺央地关系”“建立评估制度”“平衡治理制度和‘小组机制’关系”等维度对议事协调机构职能优化的实践路径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势能 新时代 议事协调机构 制度逻辑 职能优化
下载PDF
中国政府机构中的弹性要素——基于议事协调机构的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周望 《理论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33-35,共3页
议事协调机构是中国政府机构体系中的一个弹性要素。作为广泛存在于中国各级政府中的一种特殊组织模式,议事协调机构的弹性化特质主要表现为"虚实相依"的存在方式和"倍量增减"的运行过程,它们共同作用于议事协调机... 议事协调机构是中国政府机构体系中的一个弹性要素。作为广泛存在于中国各级政府中的一种特殊组织模式,议事协调机构的弹性化特质主要表现为"虚实相依"的存在方式和"倍量增减"的运行过程,它们共同作用于议事协调机构的组织系统。以这些弹性化特质为认识基点,议事协调机构在未来可以逐步从一类"机构"过渡为一种"机制",实现其在运行模式上的全面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体制 议事协调机构 弹性要素 机构改革
下载PDF
基层减负视角下议事协调机构的运行逻辑探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博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1-50,共10页
议事协调机构作为县域治理过程中的非常规官僚组织体系,在实现县域治理现代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从基层减负的视角审视了议事协调机构与基层减负的关系,所提出的双轨制的治理理论为基层减负提供了一种新的... 议事协调机构作为县域治理过程中的非常规官僚组织体系,在实现县域治理现代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从基层减负的视角审视了议事协调机构与基层减负的关系,所提出的双轨制的治理理论为基层减负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分析框架。研究发现,官僚组织体系内部常规化组织体系与非常规组织体系二者之间存在的张力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减负效果式微。要从根本上推进基层减负必须逐步改良县域治理所依附的组织体系,尤其是加强非常规官僚组织体系的规范化治理,将议事协调机构的考核纳入基层减负的考核范围,从而构建常规化官僚组织体系与非常规官僚组织体系相兼容的减负体系。在县域治理过程中,为配合做好基层减负,需要进行非常规官僚组织的规范化治理,主要包括严格控制议事协调机构的数量,提升议事协调机构的规范化管理能力,加强县一级议事协调机构自主设置决策权,注重对议事协调机构的考核与监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减负 议事协调机构 县域治理 基层
下载PDF
议事协调机构与基层减负:基于组织场域理论的逻辑探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博 刘佳璇 詹绍文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8-156,共9页
作为非常规性的组织体系,议事协调机构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着有效的统筹与协调作用,是国家治理机制方面的创新。从组织场域的理论视角出发通过案例研究对议事协调机构进行分析,发现僵化的职责同构体系使得议事协调机构总量庞大,缺乏地方适... 作为非常规性的组织体系,议事协调机构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着有效的统筹与协调作用,是国家治理机制方面的创新。从组织场域的理论视角出发通过案例研究对议事协调机构进行分析,发现僵化的职责同构体系使得议事协调机构总量庞大,缺乏地方适应性和创新性;任务与编制压力向下传导使得基层工作应接不暇;常规性的组织体系与非常规性组织体系信息不对称导致基层疲于资料留痕;议事协调机构成员单位数量的泛化使基层的负担进一步加重。面对上述难题,有必要进一步完善议事协调机构的设置规则并强化办事章程,从而为基层减负创造良好的组织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减负 议事协调机构 组织场域 治理路径
下载PDF
职责同构下的地方议事协调机构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双 赵岩 《中国城市经济》 2011年第18期346-346,348,共2页
我国政府机构的设置在纵向上表现为"上下对口,左右对齐"的职责同构,地方议事协调机构的产生和泛滥与其有着深刻的联系:一方面议事协调机构存在是为了弥补各横向部门间难以协调的缺陷,而这种协调困难与职责同构的"条条&qu... 我国政府机构的设置在纵向上表现为"上下对口,左右对齐"的职责同构,地方议事协调机构的产生和泛滥与其有着深刻的联系:一方面议事协调机构存在是为了弥补各横向部门间难以协调的缺陷,而这种协调困难与职责同构的"条条"控制密不可分;另一方面有些地方的议事协调机构本身就是职责同构的产物,以效仿上级的机构设置来显示对某些问题的重视。因而解决地方议事协调机构的膨胀问题根本还是要打破体制上的职责同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议事协调机构 职责同构 政府间纵向关系 地方政府
下载PDF
议事协调机构改革问题初探 被引量:4
15
作者 周望 《福州党校学报》 2010年第2期20-22,共3页
议事协调机构在其运行过程中存在着设置无据可依、"入口"控制不严,运行方式随意度过高,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撤销不彻底、"出口"管理失范等问题。议事协调机构改革应逐步从一个"机构"过渡为一种"机制... 议事协调机构在其运行过程中存在着设置无据可依、"入口"控制不严,运行方式随意度过高,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撤销不彻底、"出口"管理失范等问题。议事协调机构改革应逐步从一个"机构"过渡为一种"机制",实现其在运行模式上的全面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议事协调机构 机构改革 协调机制
下载PDF
议事协调机构改革之管见 被引量:3
16
作者 周望 《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 2016年第2期22-23,共2页
以各种“领导小组”为代表的议事协调机构是中国党政组织体系中非常有特色的一种组织运转模式.从现实功用和运行效能来讲,议事协调机构在多个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环境的变迁,其消极的一面也逐渐显现.
关键词 议事协调机构 机构改革 经济社会环境 组织体系 运转模式
下载PDF
中国政府机构中的弹性要素——基于议事协调机构的一项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望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5-8,共4页
议事协调机构是中国政府机构体系中的一个弹性要素。作为广泛存在于中国各级政府中的一种特殊组织模式,议事协调机构的弹性化特质主要表现为"虚实相依"的存在方式和"倍量增减"的运行过程,它们共同作用于议事协调机... 议事协调机构是中国政府机构体系中的一个弹性要素。作为广泛存在于中国各级政府中的一种特殊组织模式,议事协调机构的弹性化特质主要表现为"虚实相依"的存在方式和"倍量增减"的运行过程,它们共同作用于议事协调机构的组织系统。以这些弹性化特质为认识基点,议事协调机构在未来可以逐步从一类"机构"过渡为一种"机制",实现其在运行模式上的全面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议事协调机构 弹性要素 机构改革
下载PDF
关于高校纪检监察退出学校议事协调决策机构的思考 被引量:1
18
作者 邱玮玲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98-102,共5页
高校纪检监察部门面对反腐败新形势,需要创新工作思路和监督执纪方式才能有效履行监督责任。运用经验总结法和定性分析法,分析现状,从高校纪检监察部门退出学校议事协调决策机构所涉及的领域、原因、应处理好的关系、发挥的作用等四个... 高校纪检监察部门面对反腐败新形势,需要创新工作思路和监督执纪方式才能有效履行监督责任。运用经验总结法和定性分析法,分析现状,从高校纪检监察部门退出学校议事协调决策机构所涉及的领域、原因、应处理好的关系、发挥的作用等四个方面阐述退出的必然性,进而思考探索纪检监察工作更好地发挥纪律保障作用的途径,提出退出后纪检监察部门为提高监督实效可采用的“五紧盯”对策建议,即紧盯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抓实政治监督;紧盯关键少数、重大事项,抓深重点监督;紧盯师生关切的热点难点、高校廉政“七大关口”,深化监督检查;紧盯身边的反面案例,强化警示提醒;紧盯学校党风校风教风学风方面的突出问题,严肃执纪问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纪检监察 退出议事协调决策机构
下载PDF
议事协调机构和临时机构改革研究综述
19
作者 周望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61-65,共5页
议事协调机构和临时机构的改革是机构改革中的一个新课题。从总体上看,已有研究仍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不足之处:一是研究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二是研究对象的定位有待明晰;三是研究的方法论意识有待加强;四是改革建议缺乏理论支持。
关键词 议事协调机构 临时机构 机构改革
下载PDF
统合治理与中国县域治理现代化--基于县域议事协调机构的经验分析 被引量:18
20
作者 田先红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4-52,共9页
当代中国基层的统合治理,是以党组织的领导权威为基础,依托党政体制的组织架构,实现对“条条”与“块块”的整合协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合治理模式,既克服了科层制的弊端,又超越了西方整体治理、弹性治理等理念,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 当代中国基层的统合治理,是以党组织的领导权威为基础,依托党政体制的组织架构,实现对“条条”与“块块”的整合协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合治理模式,既克服了科层制的弊端,又超越了西方整体治理、弹性治理等理念,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的独特优势。近年来,随着中心工作的多元化,一方面,县域统合治理的需求大量增加,县域党委政府频繁启动政治动员,建立议事协调机构,基层各层级、各部门都被卷入政治动员体系之中,使得基层治理体制刚性化;另一方面,基层议事协调机构日益增加,但统合效能并未得到同步增长,统合治理出现“内卷”局面。诸多议事协调机构只具有形式、象征意义,而并未发挥实质性的统合功能,催生了大量的“软协调”。大量软化的议事协调机构的出现,成为基层形式主义的重要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合治理 县域治理 基层治理 议事协调机构 中心工作 条块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