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识解理论视角下庭审话语中控辩双方叙事对抗研究
1
作者 马泽军 王洁 《语文学刊》 2024年第3期50-58,共9页
查明事实真相是刑事庭审的主要目标。在刑事庭审过程中,叙事在庭审话语中发挥重要作用,因为控辩双方常常会以叙事的方式呈现证据与事实,构成证据链条。依据认知语言学中的识解理论,借助KH Coder软件呈现的庭审调查阶段叙事中的词汇共现... 查明事实真相是刑事庭审的主要目标。在刑事庭审过程中,叙事在庭审话语中发挥重要作用,因为控辩双方常常会以叙事的方式呈现证据与事实,构成证据链条。依据认知语言学中的识解理论,借助KH Coder软件呈现的庭审调查阶段叙事中的词汇共现情况,本文从四个方面:辖域与背景、视角、突显及详略度来探讨《庭审现场》节目中涉嫌故意杀人案的四个案件庭审调查阶段的话语中控辩双方的叙事对抗。研究发现:控辩双方叙事形成明显对抗。控方主要激活“故意杀人”的概念域,从客观识解视角,突显被告人系故意杀人,用详略度高的语言来描述案件过程,形成被告人“故意杀人”的形象。辩方主要激活“并非故意”这一概念域,从主观识解视角,突显被害人不当行为,用详略度低的叙述来模糊案件过程,形成被告人“非故意杀人”的形象。从认知角度分析庭审话语,有助于帮助人们从科学视角了解庭审叙事建构,更加充分发挥庭审功能,推动我国庭审实质化进程,使诉辩双方诉求得到充分展示,为法官科学、公正判决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识解理论 庭审话语 叙事对抗
下载PDF
识解理论视角下英文电影名汉译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邓姝丹 《今古文创》 2024年第6期99-101,共3页
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的识解理论为视角,从辖域与背景、详略度、视角和突显四个维度分析英文电影名的汉译,总结出以下翻译技巧:1.增译背景: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电影名应译出隐含的文化含义;2.扩充祥度:增加对故事的总体评价,主角名字构成的... 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的识解理论为视角,从辖域与背景、详略度、视角和突显四个维度分析英文电影名的汉译,总结出以下翻译技巧:1.增译背景: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电影名应译出隐含的文化含义;2.扩充祥度:增加对故事的总体评价,主角名字构成的电影名补充或译为主角身份;3.转换角度:非主角视角的电影名转换为主角视角;4.突显情节:增加动词或事件类名词突出故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识解理论 英文电影名汉译
下载PDF
基于识解理论分析中文演讲词的英译效果——以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英译为例
3
作者 王雪雪 荣楠楠 《海外英语》 2024年第6期41-43,共3页
本研究以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的英文版为语料,从识解理论的四个维度,即辖域与背景、视角、突显性及详略度分析英译效果。本研究表明,译者采取的不同识解的方式进行翻译,对于表达原文意思有着独特的效果。
关键词 识解理论 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中文演讲词的英译效果
下载PDF
识解理论视角下The Sound and the Fury汉译本中的认知偏离
4
作者 陈度梅 《武陵学刊》 2024年第5期98-104,共7页
翻译偏离通常源于语言的文化差异、译者的识解能力和方式的局限。兰盖克(Langacker)2019年最新提出的识解理论五维度,为认识The Sound and the Fury四个汉译本中的认知偏离现象提供了理论支撑。这些汉译本中的偏离现象虽遵循认知规律,... 翻译偏离通常源于语言的文化差异、译者的识解能力和方式的局限。兰盖克(Langacker)2019年最新提出的识解理论五维度,为认识The Sound and the Fury四个汉译本中的认知偏离现象提供了理论支撑。这些汉译本中的偏离现象虽遵循认知规律,但深层原因主要涉及译者的视角差异、场景选择、信息突显、动态性表达及想象性再现等多个层面。在语言认知加工过程中,译者的认知框架和识解方式,以及他们与源语文本、作者和读者之间的认知互动对意义的动态构建会产生显著的影响和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识解理论 The Sound and the Fury汉译本 偏离现象
下载PDF
意象图式识解理论视阈下武都方言“着”的语义演变历史
5
作者 潘纪龙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6期205-217,共13页
“着”是甘肃武都方言中语义负担很重的一个多功能语法形式。根据方言的自然口语语料,我们总结出使用义动词、派遣义动词、容让义使役动词、必要道义情态动词、处所介词、被动标记、持续体标记、进行体标记、方式助词、先时助词、语气... “着”是甘肃武都方言中语义负担很重的一个多功能语法形式。根据方言的自然口语语料,我们总结出使用义动词、派遣义动词、容让义使役动词、必要道义情态动词、处所介词、被动标记、持续体标记、进行体标记、方式助词、先时助词、语气助词共计十一种用法及相应的义素特征。在此基础上,我们结合了汉语历史文献进行语义分析,初步构拟出一套“着”语义演变链条。随后,针对此链条中存在的成分残缺、动因不明等问题,我们结合意象图式理论、识解理论等认知语义学的成果,认为“着”的意象图式应属于力的图式、路径图式和接触图式整合而成的复合图式,而“着”语义的分化应该归因于观察者识解的视角与动态性的差异。识解的差异导致在不同观察时间内突显了意象图式的不同部分,进而影响着语义分化的方向与结果。最终,我们认为“附着义”应是武都方言“着”语义分化的源头,并更完善地构拟了武都方言“着”语义演变的三种主要链条:“附着义 > 使用义 > 派遣义 > 容让义 > 必要类道义情态动词”;“附着义 > 使用义 > 处所介词 > 持续体标记 > 进行体标记 > 先时助词 > 语气助词”;“附着义 > 遭受义 > 被动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 语义 方言 意象图式 识解理论
下载PDF
识解理论对古诗翻译过程的解释力探析——以《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的翻译为例
6
作者 孟俏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4期15-18,共4页
认知翻译学认为既要尊重翻译的客观性,也要重视翻译的主观性。本文在认知翻译学中识解理论的指导下,以《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的翻译为例,从辖域/背景、视角、突显、详略度四个方面探讨了古诗翻译的主观性,证明识解理论对古诗... 认知翻译学认为既要尊重翻译的客观性,也要重视翻译的主观性。本文在认知翻译学中识解理论的指导下,以《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的翻译为例,从辖域/背景、视角、突显、详略度四个方面探讨了古诗翻译的主观性,证明识解理论对古诗翻译过程的解释力,以期为更加科学系统地从事和研判翻译活动带来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翻译学 识解理论 主观性
下载PDF
识解理论视域下《前赤壁赋》英译本对比研究
7
作者 韦秋汝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6期143-150,共8页
唐宋散文是中国古典文学中重要的文学体裁,但其英译研究尚未得到足够重视。研究借助识解理论,从认知识解的视角对比分析苏轼散文《前赤壁赋》的罗经国译本和杨宪益、戴乃迭译本,从词汇、句子、语篇三个层面对比分析译文,探究译者对原文... 唐宋散文是中国古典文学中重要的文学体裁,但其英译研究尚未得到足够重视。研究借助识解理论,从认知识解的视角对比分析苏轼散文《前赤壁赋》的罗经国译本和杨宪益、戴乃迭译本,从词汇、句子、语篇三个层面对比分析译文,探究译者对原文的识解解构与对译文的建构过程,并分析其翻译策略与原因。研究发现:1) 罗译本详略度高,视角贴近原文,突显观与原文相似,但译文略显繁琐。2) 杨、戴译本更突显原文作为散文、赋文体的文学属性,多使用灵活简洁的句子写景传情,侧重“达意”,放弃了部分知识背景的解读。唐宋散文融合写景、抒情、寓理于一体,这一特点使得其翻译难度大、译者主体性发挥空间大。从认知识解的视角研究能够有效了解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行为,进而为后续唐宋散文的翻译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识解理论 《前赤壁赋》 散文英译
下载PDF
识解理论视域下文化负载词的英译比较研究——以《淮南子》的翟江月和梅杰两译本为例
8
作者 栾玥慧 《现代语言学》 2023年第2期341-347,共7页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识解理论出发,以翟江月和梅杰两译本为例,对《淮南子》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进行对比分析,并对英译过程中译者产生的识解差异进行认知阐释。研究表明:两译本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激活...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识解理论出发,以翟江月和梅杰两译本为例,对《淮南子》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进行对比分析,并对英译过程中译者产生的识解差异进行认知阐释。研究表明:两译本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激活了不同的认知概念域,选用不同的视角进行译文构建,结合自身的关注点对原文内容进行不同方面的突显,采用或详或略的语言表达形式描述原文信息。由此,进一步证实识解理论在典籍外译中的解释力,对中国典籍翻译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南子》 翟江月 梅杰 文化负载词 识解理论
下载PDF
识解理论视角下《脱口秀大会》言语幽默认知分析
9
作者 王珺璇 《西部广播电视》 2023年第5期92-94,共3页
言语幽默在脱口秀节目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兰盖克提出的识解理论,分别从辖域、背景、视角、突显、详略度五个角度对《脱口秀大会》中言语幽默的认知进行分析,以期展示言语幽默的动态认知过程,使脱口秀观众更好地理解言语幽默。
关键词 言语幽默 《脱口秀大会》 识解理论
下载PDF
基于识解理论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可培 陈小烨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122-126,共5页
译者主体性是指译者在翻译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主观能动性。其本质特征是自主性、目的性及创造性,同时也受到源文本、目的语文化及译者自身视域等因素的影响与制约。文章以识解理论为框架,对在文本选择上体现出来的译者主体性进行探... 译者主体性是指译者在翻译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主观能动性。其本质特征是自主性、目的性及创造性,同时也受到源文本、目的语文化及译者自身视域等因素的影响与制约。文章以识解理论为框架,对在文本选择上体现出来的译者主体性进行探讨,并结合李清照《一剪梅》的两篇英译,从辖域与背景、视角、突显、详略度四个方面探究不同译者在翻译实践中体现的不同的主体性及其原因,对译者主体性进行描写和探索,尝试为译者主体性的研究提供理论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主体性 识解理论 文本选择 文本翻译
下载PDF
识解理论再述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小芳 程家才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1期117-119,128,共4页
识解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最重要理论之一。本文主要从识解理论的发生时间、内涵、本体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四个方面论述了目前识解理论的研究现状,并试图在此基础上指出识解理论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 识解理论 研究现状 发展空间
下载PDF
识解理论视角下的《诗经》英译本分析——以许渊冲和理雅各译本为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成芳霞 蒋咪咪 《宜春学院学报》 2018年第7期84-87,91,共5页
识解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方式,决定了对应的语言表述。依据认知语言学的识解理论,对场景的不同识解会产生不同的语言表述,语言表述的形式反映讲话者或作者对场景的识解方式。论文从识解理论的四个维度即辖域和背景、视角、突显、详略度出... 识解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方式,决定了对应的语言表述。依据认知语言学的识解理论,对场景的不同识解会产生不同的语言表述,语言表述的形式反映讲话者或作者对场景的识解方式。论文从识解理论的四个维度即辖域和背景、视角、突显、详略度出发,选取《诗经》中具有代表性的诗节为研究对象,对许渊冲和理雅各的英译本进行了分析与评判,旨在从识解理论视角下探索两位译者在翻译《诗经》过程中出现的差异及其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识解理论 辖域和背景 视角 突显 详略度
下载PDF
识解理论再述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小芳 程家才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第12期133-135,共3页
识解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最重要理论之一。本文主要从识解理论的发生时间、内涵、本体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四个方面论述了目前识解理论的研究现状,并试图在此基础上指出识解理论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 识解理论 研究现状 发展空间
下载PDF
识解理论综述: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6
14
作者 吴小芳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8期58-60,共3页
识解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学界对该理论具体内容的论述主要有四种不同的观点。本文主要回顾识解理论的四种不同观点,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并试图就其解决办法提出几点建议,以其进一步完善及更好地应用该理论。
关键词 识解理论 不足 决办法
下载PDF
识解理论视域下诗歌翻译的主观性研究——以《月下独酌》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余青兰 周函如 《文教资料》 2022年第23期1-4,共4页
识解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理论,从认知的角度,翻译可以看成译者对原作的识解,不同译者可以产生不同的识解方式,因而产生不同的译本。本文运用识解理论的四个角度,选用李白《月下独酌》的五个译本,分析各位译者在翻译中的认知体现... 识解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理论,从认知的角度,翻译可以看成译者对原作的识解,不同译者可以产生不同的识解方式,因而产生不同的译本。本文运用识解理论的四个角度,选用李白《月下独酌》的五个译本,分析各位译者在翻译中的认知体现,并对其译文进行分析评价,从认知角度解释翻译过程中的主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识解理论 翻译主观性 《月下独酌》
下载PDF
识解理论下《牡丹亭》集唐诗英译研究
16
作者 李雪 闫伟杰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2年第6期121-127,共7页
以《牡丹亭》中的集唐诗为例,从认知识解的辖域与背景、视角、凸显、详略度分析对比不同译本的翻译策略,为典籍翻译以及为以受众为视角的翻译提供新的思路。结果表明:译者尽可能地考虑了目的语读者的表达习惯,但在措辞、句式表达、视角... 以《牡丹亭》中的集唐诗为例,从认知识解的辖域与背景、视角、凸显、详略度分析对比不同译本的翻译策略,为典籍翻译以及为以受众为视角的翻译提供新的思路。结果表明:译者尽可能地考虑了目的语读者的表达习惯,但在措辞、句式表达、视角、翻译详略度等方面差异明显;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上,汪译本的详细度较低、多用归化策略、注重“传神达意”,而白之译本则多用异化策略,强调“形似”,对中国文化知之甚少的读者更多选择白之译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识解理论 《牡丹亭》 集唐诗 戏剧 英译对比研究
下载PDF
识解理论视角下英汉名词转动词的认知研究
17
作者 谢彩云 《海外英语》 2016年第22期192-194,共3页
以识解理论中的视角和突显两个方面入手,文章通过对比研究英汉名转动词语义的产生和识解过程及其生成诱因,揭示英汉名转动词的生成与语言使用者的识解方式密切相关,是名词中动作语义成分的视角锁定和突显的结果,反映出英汉名转动词共有... 以识解理论中的视角和突显两个方面入手,文章通过对比研究英汉名转动词语义的产生和识解过程及其生成诱因,揭示英汉名转动词的生成与语言使用者的识解方式密切相关,是名词中动作语义成分的视角锁定和突显的结果,反映出英汉名转动词共有的语义认知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转动词 识解理论 视角 突显
下载PDF
识解理论视角下的英语近义词辨析与词典释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丽 《辞书研究》 2017年第3期37-44,共8页
同义现象是语言中的普遍现象,而英语中近义词的普遍存在更是给二语学习者的习得加深了难度。文章从识解理论入手,通过背景、凸显、视角、详略度来解释英语近义词的细微差别,并将识解理论对近义词的辨析成果应用于近义词的词典释义中。
关键词 英语近义词 辨析 识解理论 近义词词典释义《英汉大词典》
下载PDF
浅谈识解理论指导下对翻译主体性的认识 被引量:1
19
作者 樊艺雯 《戏剧之家》 2014年第13期188-188,190,共2页
翻译界曾有人对译者有过这样的比喻:译者就是戴着镣铐跳舞。其实指的就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主动性或创造性发挥的空间受约束的状况。但并不代表在这种受约束的情况下,译者就不能译出高质量的文本。本文就旨在运用认知语言学中很具代表性... 翻译界曾有人对译者有过这样的比喻:译者就是戴着镣铐跳舞。其实指的就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主动性或创造性发挥的空间受约束的状况。但并不代表在这种受约束的情况下,译者就不能译出高质量的文本。本文就旨在运用认知语言学中很具代表性的一个理论——识解理论,来浅析下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的发挥并以期为其提供理论上的支持和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识解理论 译者主体性
下载PDF
识解理论视角下故宫博物院文物解说词的英译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倩倩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第22期145-147,共3页
大量的专业词汇是故宫博物院文物解说词的一大特色,这给译员的翻译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文章将从认知识解理论的角度,主要从辖域和背景、详略度以及突显三个方面对文物英文解说词与原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译者可通过调整译文的... 大量的专业词汇是故宫博物院文物解说词的一大特色,这给译员的翻译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文章将从认知识解理论的角度,主要从辖域和背景、详略度以及突显三个方面对文物英文解说词与原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译者可通过调整译文的突显重点、详略度、视角等方面,增加译文的正确性、准确度和可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说词 识解理论 说词翻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