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00篇文章
< 1 2 1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宛敏灏词话观探赜——以《词学概论》为中心
1
作者 沈文凡 郭鹏飞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10-114,共5页
宛敏灏先生是卓有成就的词学大家,在词话研究方向颇有开山之功:其一,阐明词话的兴起和发展脉络;其二,概括词话的性质和特征,辨析历代词话创作的主要内容;其三,总结词话资料的具体研究方式。这三个方面共同构成宛先生词话观的主体,是其... 宛敏灏先生是卓有成就的词学大家,在词话研究方向颇有开山之功:其一,阐明词话的兴起和发展脉络;其二,概括词话的性质和特征,辨析历代词话创作的主要内容;其三,总结词话资料的具体研究方式。这三个方面共同构成宛先生词话观的主体,是其词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词学概论》中有突出体现。从词话史构建到词话性质阐释,再到词话研究方式,宛先生立论精当、别开生面,填补了词话文献研究的学术空白,有效推动了现代词学研究体系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宛敏灏 词学概论》 词学思想
下载PDF
新旧融汇并行不悖:徐兴业《清代词学批评家述评》之述评
2
作者 何建 邱美琼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44-51,共8页
徐兴业《清代词学批评家述评》对晚清陈廷焯、谭献、王国维的词学批评展开评述。在批评立场上,以西方“纯文艺”和中国传统词学之“雅正”作为批评核心,但意蕴有所偏移,且主张以“雅正”补正“纯文艺”之弊端。在具体批评实践中,徐兴业... 徐兴业《清代词学批评家述评》对晚清陈廷焯、谭献、王国维的词学批评展开评述。在批评立场上,以西方“纯文艺”和中国传统词学之“雅正”作为批评核心,但意蕴有所偏移,且主张以“雅正”补正“纯文艺”之弊端。在具体批评实践中,徐兴业围绕着“六失说”集中评述了陈廷焯“雅正”“沉郁”的观点;赞成谭献的“清词三大家”的论断;服膺王国维纯文艺立场及其“境界说”。徐兴业对三家思想均有不同程度接受,评述往往一语中的。总之,站在新文学蓬勃发展和传统古典文学日渐式微的交点上,徐兴业的批评观、批评方法、批评立场融汇中西,《清代词学批评家述评》着力于词学理论研究,既是民国词学批评的重要成果,更体现出由旧词学向现代词学嬗变的历程,在近现代教育史和学术史上同样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兴业 词学批评 民国词学 融汇中西 现代词学
下载PDF
清代词学研究的新突破——评陈水云博士的《清代词学发展史论》
3
作者 吴建民 《长江学术》 2006年第3期178-179,共2页
关键词 清代词学 词学研究 发展史 近代词学 清代 研究模式 唐宋 思想观点 词学思想 词学
下载PDF
“特精评品”:况周颐词学的品藻特色
4
作者 杨柏岭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5-134,共10页
品藻作为中国文艺批评及创作的特殊方式,在词学中有着鲜明的体现。“特精评品”的况周颐便擅长此道。其词论无论用语、思路、趣味还是内容,均浸染着鲜明的人物品藻特点。其咏物词仍坚守托物言志、借物抒怀的传统,然物之品性并使之人性... 品藻作为中国文艺批评及创作的特殊方式,在词学中有着鲜明的体现。“特精评品”的况周颐便擅长此道。其词论无论用语、思路、趣味还是内容,均浸染着鲜明的人物品藻特点。其咏物词仍坚守托物言志、借物抒怀的传统,然物之品性并使之人性化、伦理化,始终是他品题自然风物的焦点。在关涉自己人生经历及精神生活的词作中,亦不忘对自我性格、操行的品评。通过人物品藻、自然风物品题及性格自我品评,可进一步探知况周颐的词学特点及审美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况周颐 词学 品藻 人物 风物 性格
下载PDF
《草堂诗余》在明代的改编重刊与词学阐释
5
作者 陈水云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6-146,共11页
明代中后期有一股改编重刊《草堂诗余》的浓厚风气,其目的主要是为了适应它从歌词作品集向文学作品集的转变,还藉此形塑了一个分类、储存、加工古今词作的知识空间。围绕《草堂诗余》的改编重刊,明代中后期形成了采用不同策略(或分类,... 明代中后期有一股改编重刊《草堂诗余》的浓厚风气,其目的主要是为了适应它从歌词作品集向文学作品集的转变,还藉此形塑了一个分类、储存、加工古今词作的知识空间。围绕《草堂诗余》的改编重刊,明代中后期形成了采用不同策略(或分类,或分调)的词学阐释群体,他们通过选词、考调、校勘、笺注、评点等方式,构筑了一个个不同的集词选、词谱、词评于一体的唐宋词阐释系统,对文本施加或预设其特有的阐释意图,或溯源诗乐传统以尊体,或揭示言情特质以别体。《草堂诗余》在明代的改编重刊不但为唐宋词在明代的传播作了突出贡献,而且也为词学知识体系的建构打下了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词学 草堂诗余 阐释群体 知识体系
下载PDF
宛敏灏《词学概论》字声之学探赜
6
作者 沈文凡 刘钦可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48-54,共7页
宛敏灏先生是20世纪词坛的重要学者之一,其凝聚心力所撰成的《词学概论》历经数次出版,至今仍能为当代研究者们指点迷津。其中《字声在词里的运用》一章不仅涵盖了四声发展的始末,还对字声的具体用法及搭配作出经典阐释。宛先生的词学... 宛敏灏先生是20世纪词坛的重要学者之一,其凝聚心力所撰成的《词学概论》历经数次出版,至今仍能为当代研究者们指点迷津。其中《字声在词里的运用》一章不仅涵盖了四声发展的始末,还对字声的具体用法及搭配作出经典阐释。宛先生的词学研究析毫剖厘,鞭辟入里;从音与声的多重维度思考词与音乐的关系,以音乐性为线索,归纳总结出词的发展路径,同时为字声之学贡献了新的观点与论据,对“入派三声”的语音现象作出更加通俗易懂的解释,将字声之学更为自然地融入到词学研究整体之中。全书从布局中见宏大开阔,从字声处察匠心巧思,是具有词学理论意义之著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宛敏灏 字声 词学概论》
下载PDF
饶宗颐《词集考》与20世纪词学专科目录的成熟
7
作者 陈水云 白忠俊 《文学与文化》 CSSCI 2024年第1期128-141,共14页
饶宗颐的《词集考》不仅是一部有关词籍版本梳理和考证的提要目录,更是一部专科性质极强的词学书目。他在编撰该书过程中既综合了其各阶段的目录学研究成果,又继承和发展了王国维、陶湘、赵万里、赵尊岳、孙人和等现代学者的撰著经验,... 饶宗颐的《词集考》不仅是一部有关词籍版本梳理和考证的提要目录,更是一部专科性质极强的词学书目。他在编撰该书过程中既综合了其各阶段的目录学研究成果,又继承和发展了王国维、陶湘、赵万里、赵尊岳、孙人和等现代学者的撰著经验,在词学目录学上实现了四个方面的学术突破:完整地著录了明清以前的词籍,实现了词籍文献的合理分类,形成了统一严谨的撰著规范,实践了现代词学“目录之学”的学科建构。《词集考》是现代词籍目录之学的集大成者,标志着20世纪词学专科目录走向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饶宗颐 集考》 籍提要 词学目录
下载PDF
清代词学的经纬构建——评《清代词学发展史论》
8
作者 孙克强 赵长东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83-384,共2页
关键词 清代词学 《史论》 苑出版社 词学思想 词学理论 词学批评 术著作 文化背景 高水平
下载PDF
从《延露词》评点看顺康之际的词学风尚
9
作者 陈娟 《人文论丛》 2024年第1期274-283,共10页
《延露词》评点人主要是王士禛和邹祗谟,同时二人着手大型当代词选《倚声初集》的编选工作,《延露词》评点文字表达的观点和《倚声初集》的编选准则一致,代表了当时的词学风尚。文字体现出三个方面的倾向:一是词牌上从独尊小令到亦重长... 《延露词》评点人主要是王士禛和邹祗谟,同时二人着手大型当代词选《倚声初集》的编选工作,《延露词》评点文字表达的观点和《倚声初集》的编选准则一致,代表了当时的词学风尚。文字体现出三个方面的倾向:一是词牌上从独尊小令到亦重长调;二是功能上从游戏竞技到抒情交游;三是文体上词与诗骚赋曲等韵文并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露 评点 词学风尚
下载PDF
徐釚《词苑丛谈》与江顺诒《词学集成》词学观比较
10
作者 戴倩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78-86,共9页
徐釚《词苑丛谈》与江顺诒《词学集成》,是清代辑录类词话中为数不多关注体例编目的作品。两部作品时间横跨清代,其词学观的差异代表了清代词学批评的趋向。目前,学界对二者词学观的发掘比较尚未足够重视。通过对二者的体例意识、词史... 徐釚《词苑丛谈》与江顺诒《词学集成》,是清代辑录类词话中为数不多关注体例编目的作品。两部作品时间横跨清代,其词学观的差异代表了清代词学批评的趋向。目前,学界对二者词学观的发掘比较尚未足够重视。通过对二者的体例意识、词史意识及审美意识的比较解读,以期窥见清代辑录类词话中词学意识的衍变趋向,丰富清代词学批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釚 苑丛谈 江顺诒 词学集成 词学
下载PDF
南社与词学研究新体系的建构 被引量:2
11
作者 汪梦川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113-118,共6页
清末民初是中国学术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型时期,南社学人在这个过程中的成绩颇为可观。具体就词学而言,他们一方面在文学通史中对词进行了整体的观照,另一方面以专著的形式对词学进行普及和梳理,此外更开始撰写了规范的词学论文,所有这... 清末民初是中国学术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型时期,南社学人在这个过程中的成绩颇为可观。具体就词学而言,他们一方面在文学通史中对词进行了整体的观照,另一方面以专著的形式对词学进行普及和梳理,此外更开始撰写了规范的词学论文,所有这些对于现代词学研究新体系的建构有着开拓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社 词学 词学专著 词学论文
下载PDF
清代词学批评中正变论的嬗变及其特征 被引量:2
12
作者 胡建次 《贵州文史丛刊》 1999年第4期50-54,共5页
正变论在清代词学批评中占有突出的份量,它在承历代词学批评取向的基础上,有自身鲜明的特色。突出地表现为,批评的理论内涵不断深化,其立足点最终落实到坚实的审美批评之上。回顾、反思这一批评的历史脉络,一定意义上,是把握整个... 正变论在清代词学批评中占有突出的份量,它在承历代词学批评取向的基础上,有自身鲜明的特色。突出地表现为,批评的理论内涵不断深化,其立足点最终落实到坚实的审美批评之上。回顾、反思这一批评的历史脉络,一定意义上,是把握整个清代词学批评的一把钥匙。词的正变论是中国古典词学批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大体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一、从两宋词论中的以本色论词发展到元明词论中的以词体论正变。二、由词体正变论发展为清代的词学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变论 清代词学 词学批评 古典词学 审美特征 王国维 批评取向 理论内涵 张惠言 审美表现
下载PDF
关于词学批评研究的若干理解与思考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扬 《阴山学刊》 1999年第2期13-20,共8页
词学属于文学研究的范畴。它是一个包括词源、词乐、词调、词律以及词人、词籍、词论、词派、词史等众多内容的广泛、复杂而相对严密的学术体系。词学批评的概念虽为后起,但具体实践在词坛形成之日已萌动,而批评的精神、理念随着词学... 词学属于文学研究的范畴。它是一个包括词源、词乐、词调、词律以及词人、词籍、词论、词派、词史等众多内容的广泛、复杂而相对严密的学术体系。词学批评的概念虽为后起,但具体实践在词坛形成之日已萌动,而批评的精神、理念随着词学的发展也不断传递和积淀。词学批评研究作为对批评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和总结,更应注重它的科学性。以当代意识和历史实感来凸现词学批评研究的科学性。深入研究宋代的词学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学 词学批评 词学批评研究 宋代词学批评
下载PDF
“整理国故”运动与龙榆生《研究词学之商榷》的写作缘起
14
作者 曲晟畅 朱惠国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31,共14页
由于龙榆生“彊村传人”的身份,此前学界更关注他在词学研究中“传统”的一面,并将《研究词学之商榷》中的“八科”分类视为现代词学形成的标志。但1928年龙榆生赴暨南大学任教后,与胡适产生交往,他早期的《唐宋诗学概论》《中国韵文史... 由于龙榆生“彊村传人”的身份,此前学界更关注他在词学研究中“传统”的一面,并将《研究词学之商榷》中的“八科”分类视为现代词学形成的标志。但1928年龙榆生赴暨南大学任教后,与胡适产生交往,他早期的《唐宋诗学概论》《中国韵文史》等著作多有引用胡适的观点。在20世纪30年代的诸篇论文中,龙榆生始终以胡适为潜在的对话对象,并试图超越。龙榆生在《研究词学之商榷》中借助“整理国故”运动主张的体系化、科学化、社会历史分析等思路,顺应主流文学研究的趋势,构建了完整的研究体系:从词体内部声律出发的声调之学,从外部文史考证出发的批评之学,以及具有综合性质的目录之学。《研究词学之商榷》一文的现代性体现在对“整理国故”所提倡方法的摄取,以及建构声调、批评、目录三位一体的研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榆生 《研究词学之商榷》 胡适 “整理国故”运动
下载PDF
评《中国词学史》
15
作者 扬忠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140-141,共2页
评《中国词学史》扬忠完整而科学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理应包括如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历代文学创作与文学思想的发展、演进过程的研究,即通常所说的古典文学史研究;另一方面是对历代关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思想的研究之研究,这就是中... 评《中国词学史》扬忠完整而科学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理应包括如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历代文学创作与文学思想的发展、演进过程的研究,即通常所说的古典文学史研究;另一方面是对历代关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思想的研究之研究,这就是中国古典文学学术史研究,这两个方面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学 词学观念 术史 现代词学 中国古典文研究 历代研究 词学研究 思想 创作 三个时期
下载PDF
以词史为词学研究之铁门限——专栏导语
16
作者 彭玉平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9-39,共1页
词学研究虽涉多端,而要以词史为本。若词学批评,则必关合作品,词学理论也多从创作中总结而来。词学一门离作品的距离虽有近有远,但作品是词学之铁门限,则是毫无疑问的。中国古代文学多批评史而少纯粹形态的理论史和思想史,原因亦部分在... 词学研究虽涉多端,而要以词史为本。若词学批评,则必关合作品,词学理论也多从创作中总结而来。词学一门离作品的距离虽有近有远,但作品是词学之铁门限,则是毫无疑问的。中国古代文学多批评史而少纯粹形态的理论史和思想史,原因亦部分在此。《宋史》对周邦彦没留什么情面,一句“疏隽少检,不为州里所重”,几乎就为周邦彦人品定下了基调。如此从“疏隽少检”到“风流词客”,似乎也就自然而然、顺理成章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学研究 中国古代文 周邦彦 词学批评 疏隽 词学理论 批评史
下载PDF
文化视野下的词学研究——读邓乔彬先生新著《词学廿论》
17
作者 刘荣平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5-146,共2页
关键词 词学研究 先生 文化视野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不容忽视 词学批评 词学理论 唐宋 论文 术史
下载PDF
《词学季刊》与新旧词学的转型
18
作者 孙赫男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08-210,共3页
《词学季刊》是20世纪30年代影响最大的词学研究专刊,体现出明显的新旧词学研究转型时期的时代特征。"遗著"、"词话"、"词林文苑"等栏目所刊发的词话、词集序跋等属于传统词学批评的范畴;"论述"... 《词学季刊》是20世纪30年代影响最大的词学研究专刊,体现出明显的新旧词学研究转型时期的时代特征。"遗著"、"词话"、"词林文苑"等栏目所刊发的词话、词集序跋等属于传统词学批评的范畴;"论述"、"专著"所专载之词学研究的新著论文与专著等,则体现了新词学研究的开拓。在作者队伍的构成上,以夏孙桐、张尔田等人为代表的旧式学人与以龙沐勋、夏承焘和唐圭璋等人为代表的新词学领军,也明显体现出新老并重的转型期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学季刊》 新旧词学 词学研究转型
下载PDF
词学“野狐禅”——网络词学初探
19
作者 万柳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5期27-32,共6页
通过对互联网上原创词学话语的分类与解析,从论说方式、审美旨趣和学术个性三个方面,揭示其异于学院词学的种种特征与新变,即网络词学的论说方式有极强的互动性,审美旨趣偏向深情凝练,学术观点与学术话语对学院词学既有借鉴也有游离。... 通过对互联网上原创词学话语的分类与解析,从论说方式、审美旨趣和学术个性三个方面,揭示其异于学院词学的种种特征与新变,即网络词学的论说方式有极强的互动性,审美旨趣偏向深情凝练,学术观点与学术话语对学院词学既有借鉴也有游离。网络词学与学院词学应互补长短,实现良性互动,才能让古老的词学在互联网时代重新焕发异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词学 词学 词学
下载PDF
一部别开生面的二十世纪词学史——读曾大兴教授《词学的星空——二十世纪词学名家传》
20
作者 杨传庆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9期95-96,共2页
关键词 词学 词学 朱祖谋 况周颐 郑文焯 词学思想 二十世纪 星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