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心宝鉴》与《菜根谭》外译史对比分析
1
作者 罗国太 张心婷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8-12,共5页
中华典籍的对外翻译史,在学术界向来是研究的热点,亦是难点所在。文章以《明心宝鉴》与《菜根谭》为例,在梳理其外译史的基础上,深入探讨这两本古籍的外译历程,并对比分析其异同点,以此得到启示与反思,旨在重拾对部分启蒙作品的文化自信... 中华典籍的对外翻译史,在学术界向来是研究的热点,亦是难点所在。文章以《明心宝鉴》与《菜根谭》为例,在梳理其外译史的基础上,深入探讨这两本古籍的外译历程,并对比分析其异同点,以此得到启示与反思,旨在重拾对部分启蒙作品的文化自信,令其有史可依,以期对典籍翻译与中国文化海外传播提供有效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作典籍 《明心宝鉴》 《菜根谭》 译史
下载PDF
心逐如烟往事 畅言百年译史——评译坛力作《20世纪中国翻译史》
2
作者 张淑霞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7年第10S期104-105,共2页
文章认为,方华文教授的《20世纪中国翻译史》以它的独特叙述风格也给读者带来了极大的阅读乐趣和精神享受。它从不同角度追溯了20世纪中国翻译界的译人、译事、译著和译论的百年历史。它系统介绍了这段漫长而又丰富的译史,由此填补了中... 文章认为,方华文教授的《20世纪中国翻译史》以它的独特叙述风格也给读者带来了极大的阅读乐趣和精神享受。它从不同角度追溯了20世纪中国翻译界的译人、译事、译著和译论的百年历史。它系统介绍了这段漫长而又丰富的译史,由此填补了中国翻译史上的空白,引起了国内和国际译坛的极大震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述风格 译史 20世纪中国翻译史
下载PDF
《萨迦格言》外译史考察--以捷译史为例 被引量:6
3
作者 赵春龙 李正栓 《民族翻译》 2018年第4期52-59,共8页
作为藏族重要的文化典籍,《萨迦格言》开创了藏族格言诗创作之先河,受到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被翻译成十余种语言文字。文章从宏观上考察了《萨迦格言》外译史,以反映其外文译本的基本情况,并以捷译史为个案研究,具体分析其捷克文译本... 作为藏族重要的文化典籍,《萨迦格言》开创了藏族格言诗创作之先河,受到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被翻译成十余种语言文字。文章从宏观上考察了《萨迦格言》外译史,以反映其外文译本的基本情况,并以捷译史为个案研究,具体分析其捷克文译本产生之社会背景,揭示译者翻译之起因。《萨迦格言》外译史的个案探究和整体考察旨在丰富翻译史料,全面反映其外译的宏观互动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迦格言》 译史 译史 高马士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翻译史》评述 被引量:3
4
作者 贺爱军 于应机 《中国科技翻译》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0-60,22,共2页
方华文的著作《20世纪中国翻译史》一书阐述了清末民初、民国时期以及建国以后三个历史时期的翻译概况,其中包括对译品、译者的介绍以及对翻译理论构建情况的介绍,为系统了解五四前后中国翻译活动的全貌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观测台。作为融... 方华文的著作《20世纪中国翻译史》一书阐述了清末民初、民国时期以及建国以后三个历史时期的翻译概况,其中包括对译品、译者的介绍以及对翻译理论构建情况的介绍,为系统了解五四前后中国翻译活动的全貌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观测台。作为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炉的译史新作,该书不仅贯通了中国翻译发展史上的历史时空,而且为建立中国自成一体的翻译理论体系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是一本难得的译史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史 理论 知识性 趣味性
下载PDF
鲁迅西译史 被引量:2
5
作者 程弋洋 龙敏利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1-55,共5页
鲁迅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毛泽东称其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作品的文学价值和革命领袖的高度评价,使得鲁迅小说和散文在1949年后近30年的时间内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几乎唯一代表,被广泛学习和传播。也因此,鲁迅成为了被世界... 鲁迅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毛泽东称其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作品的文学价值和革命领袖的高度评价,使得鲁迅小说和散文在1949年后近30年的时间内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几乎唯一代表,被广泛学习和传播。也因此,鲁迅成为了被世界主要语种吲译介最为充分的中国现代作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小说 中国现代小说 译史 中国现代文学 中国现代作家 1949年 文化革命 革命领袖
下载PDF
圣经中译史研究的学术回顾和展望 被引量:5
6
作者 赵晓阳 《晋阳学刊》 CSSCI 2013年第2期8-14,共7页
圣经是基督教的唯一经典,圣经翻译则是中国近代翻译史上的重要事件。当时的中国境内,出现了包括汉语汉字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众多圣经译本,这不仅使圣经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出版发行量最大、翻译版本最多的书籍,而且对中国的汉语汉字的近... 圣经是基督教的唯一经典,圣经翻译则是中国近代翻译史上的重要事件。当时的中国境内,出现了包括汉语汉字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众多圣经译本,这不仅使圣经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出版发行量最大、翻译版本最多的书籍,而且对中国的汉语汉字的近代转型和少数民族文字创制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从3个方面对圣经中译的历史、资料、研究及展望进行了叙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经中译史 研究回顾 学术展望
下载PDF
加强译史研究 总结翻译经验
7
作者 穆雷 《语言与翻译》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32-34,42,共4页
关键词 中国 译史研究 经验 文化 译史 理论
全文增补中
论勒菲弗尔对中国佛典译论译史的误读 被引量:3
8
作者 熊宣东 《上海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5-69,共5页
本文用十个典型实例揭示了勒菲弗尔对中国佛典译论译史的失察和误读,剖析了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指出了勒氏征引间接文献资料所造成的"积非成是"乃至"以讹传讹"的现象,呼吁中国翻译理论工作者以更加严肃认真的态度... 本文用十个典型实例揭示了勒菲弗尔对中国佛典译论译史的失察和误读,剖析了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指出了勒氏征引间接文献资料所造成的"积非成是"乃至"以讹传讹"的现象,呼吁中国翻译理论工作者以更加严肃认真的态度向海外译介中国佛典译论译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勒菲弗尔 佛典译史 误读
下载PDF
论译者主体性的程度差异与意识形态的关联——从中国传统译史谈起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思慧 胡东平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122-127,共6页
意识形态的制约作用是永恒的,即使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发挥能动性和创造性反抗主流意识形态之时,依然摆脱不掉它的操纵。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存在程度差异性。通过分析中国传统译史上的典型译例,可以发现:一方面译者翻译行为摆脱不掉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的制约作用是永恒的,即使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发挥能动性和创造性反抗主流意识形态之时,依然摆脱不掉它的操纵。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存在程度差异性。通过分析中国传统译史上的典型译例,可以发现:一方面译者翻译行为摆脱不掉意识形态的操纵,另一方面译者总是发挥一定程度的主体性;译者主体性发挥的程度差异与意识形态的制约等文化因素存在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 操纵 者主体性 程度差异性 中国传统译史
下载PDF
翻译生态伦理视域下的海外汉学家与19世纪中国典籍英译史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符蓉 张律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第10期4-6,119,共4页
立足本土翻译生态与伦理智慧,以海外汉学家研究为坐标,细化19世纪中国典籍英译史的发展脉络,探寻典籍翻译研究发展的普遍生态规律,探讨翻译生态、文本生态和译者群像之间的伦理关系,推演“海外汉学家-经典译本-翻译生态群落-传播生态链... 立足本土翻译生态与伦理智慧,以海外汉学家研究为坐标,细化19世纪中国典籍英译史的发展脉络,探寻典籍翻译研究发展的普遍生态规律,探讨翻译生态、文本生态和译者群像之间的伦理关系,推演“海外汉学家-经典译本-翻译生态群落-传播生态链”的图谱构建,为中国典籍翻译的实际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为实现文化强国的中国文化输出之路探索更有效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汉学家 中国典籍英译史 十九世纪 生态学 伦理
下载PDF
贺麟翻译思想对中国译论译史的价值 被引量:3
11
作者 范先明 《宜宾学院学报》 2015年第8期8-12,共5页
作为20世纪颇负盛名的哲学家和翻译家,贺麟不仅在翻译理论方面有深入的探讨,在翻译实践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贺麟关于可译性、译名翻译的研究包融传统译论,而他关于重译、深度翻译的研究又关照现代译论。重新发现并认识贺麟翻译思想对... 作为20世纪颇负盛名的哲学家和翻译家,贺麟不仅在翻译理论方面有深入的探讨,在翻译实践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贺麟关于可译性、译名翻译的研究包融传统译论,而他关于重译、深度翻译的研究又关照现代译论。重新发现并认识贺麟翻译思想对中国译论译史方面的重建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麟 理论 实践 中国译史 价值
下载PDF
内外历史并重:译史研究的新思路
12
作者 卢华国 张雅 《宜春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74-77,94,共5页
受历史主义科学哲学的启发,本文从译史研究与翻译研究的关系出发,将译史研究分为内部历史研究和外部历史研究。前者以理论的发展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理论的变化和发展,理清译论发展的脉络;后者以实践为指向,整理史料,记载史实,并探讨翻... 受历史主义科学哲学的启发,本文从译史研究与翻译研究的关系出发,将译史研究分为内部历史研究和外部历史研究。前者以理论的发展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理论的变化和发展,理清译论发展的脉络;后者以实践为指向,整理史料,记载史实,并探讨翻译及相关活动的社会、文化成因;内外历史研究共同构成译史研究的全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研究 译史研究 内部历 外部历
下载PDF
论百年译史 话译学未来——方华文教授《20世纪中国翻译史》简评
13
作者 许建忠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83-84,共2页
近些年来,译史研究正成为一大热点,因为历史能使人了解过去,反思现在,展望未来。《20世纪中国翻译史》填补了我国译史研究的一个空白,其视角新颖,写法独特,充分体现出作者的深厚功底。
关键词 译史
下载PDF
翻译功效与译史书写——第三届桂子山翻译高层论坛暨翻译史研究研讨会综述
14
作者 张羽 《外国语文研究》 2020年第6期107-109,共3页
本文介绍研讨会基本情况,按照主题总结大会主旨发言交流成果,认为本次翻译史研讨会深化了对翻译史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等的认识。
关键词 功效 法律翻 与印 索隐派传教士 《法句经序》 古代译史重写
下载PDF
蒙学典籍《明心宝鉴》外译史梳理——兼论典籍外译中的务实性动机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佩 许明武 《民族翻译》 2023年第2期50-57,共8页
《明心宝鉴》作为中国古代启蒙经典,曾在中国周边及西方国家与地区广泛流传,影响深远。本文梳理《明心宝鉴》外译史,发现其翻译大体经历了四个时期:16至19世纪的西班牙语、拉丁语和德语翻译时期,19世纪上半叶的英语翻译时期,19世纪中叶... 《明心宝鉴》作为中国古代启蒙经典,曾在中国周边及西方国家与地区广泛流传,影响深远。本文梳理《明心宝鉴》外译史,发现其翻译大体经历了四个时期:16至19世纪的西班牙语、拉丁语和德语翻译时期,19世纪上半叶的英语翻译时期,19世纪中叶的俄语翻译时期,以及19世纪末的越南语翻译时期。将各个时期的译本置于历史文化语境中加以考察,发现每个时期的翻译都呈现明显的务实性动机,即借助翻译《明心宝鉴》学习汉语、解析儒学、建构中国形象、传播基督福音、传播本土文化等。《明心宝鉴》外译史梳理及翻译动机考察不仅能够助力蒙学典籍的研究,亦能丰富与拓展中国典籍外译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心宝鉴》 译史 务实性动机
下载PDF
余华《活着》外译史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邓亚平 《海外英语》 2016年第9期156-157,162,共3页
近年来,中外文化交流如火如荼,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呼声越来越高,扭转文化贸易逆差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在中国当代文坛,余华是少数几个在国内外都享誉盛名的作家,其《活着》被广泛译介,获得了高度评价,为践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 近年来,中外文化交流如火如荼,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呼声越来越高,扭转文化贸易逆差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在中国当代文坛,余华是少数几个在国内外都享誉盛名的作家,其《活着》被广泛译介,获得了高度评价,为践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做出了显著贡献。但到目前为止,对《活着》外译情况的研究仍局限在个别国家,缺乏系统性和总结性。该文对《活着》的盛行译本外译史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结合外交关系简单介绍各国译介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活着》的译介特点,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光彩的原因,希望对《活着》外译史研究有所帮助,进而加速中国小说融入地球村的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华 译史 介特点 成功原因
下载PDF
历代河西走廊译史资料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作伟 《语言与翻译》 CSSCI 2021年第2期57-63,共7页
河西走廊是古丝绸之路重要的一段,是沟通东西政治、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历代以来,在东西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中,翻译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近年来,学者们关于河西走廊译史资料的研究著述颇多,一些研究者在历史、佛教史、文... 河西走廊是古丝绸之路重要的一段,是沟通东西政治、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历代以来,在东西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中,翻译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近年来,学者们关于河西走廊译史资料的研究著述颇多,一些研究者在历史、佛教史、文化研究的专著或文章中对该地区的翻译活动做简要概述,另一些研究者针对某一历史阶段的翻译状况、翻译家或翻译文本等进行研究。总体来看,对河西走廊历代以来译史资料的研究成绩斐然,但还存在一些空白与不足,尚有很多可以拓展的研究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走廊 译史资料 研究现状 空白 展望
下载PDF
译史类著作对学术研究与治学的启示
18
作者 霍小梅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51-52,110,共3页
作为翻译理论研究专业的研究生,专业知识的摄取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透过知识层面能够逐渐摸索、总结出一套指引自己进行学术研究和治学的有效之道。阅读中西译史类书籍,记住多少部译著、多少个译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透过知识层面所折... 作为翻译理论研究专业的研究生,专业知识的摄取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透过知识层面能够逐渐摸索、总结出一套指引自己进行学术研究和治学的有效之道。阅读中西译史类书籍,记住多少部译著、多少个译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透过知识层面所折射出来的"编纂者精神",以及书中所述译者的治学精神与态度,获得对目前治学与今后进行学术研究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史类书籍 学术研究 治学之道
下载PDF
西方翻译史上的文学自译研究
19
作者 张晓玲 《海外英语》 2014年第13期157-158,共2页
文学自译是一种特殊的翻译形态,通常指文学作品的自译。文学自译活动在西方翻译史上历史悠久,历史上出现过很多著名的双语作家如贝克特、纳博科夫、泰戈尔等自译者,其自译作品也因其特殊性受到翻译学界的重视。近年来,学界对于自译现象... 文学自译是一种特殊的翻译形态,通常指文学作品的自译。文学自译活动在西方翻译史上历史悠久,历史上出现过很多著名的双语作家如贝克特、纳博科夫、泰戈尔等自译者,其自译作品也因其特殊性受到翻译学界的重视。近年来,学界对于自译现象的关注日益提升,西方翻译界在西方文学自译史研究方面已有一定的进展,该文重在回顾西方翻译史上的文学自译研究,以及介绍两本有关西方文学自译史研究专著The Bilingual Text:History and Theory of Literary Self-Translation与Self-Translation:Brokering originality in hybri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自 文学自译史
下载PDF
和合本之前的基督新教圣经中译史简述
20
作者 孙琪 《天风》 2014年第8期38-40,共3页
据学者尤恩德1统计,自1822年马殊曼(Joshua Marshman,1768-1837)出版第一本中文圣经至1919年第一本官话及文理和合本圣经出版,在前后不足一个世纪中,基督新教共有近40部以文理、官话及方言译成的中文圣经译本.本文以时间和影响为线索... 据学者尤恩德1统计,自1822年马殊曼(Joshua Marshman,1768-1837)出版第一本中文圣经至1919年第一本官话及文理和合本圣经出版,在前后不足一个世纪中,基督新教共有近40部以文理、官话及方言译成的中文圣经译本.本文以时间和影响为线索,梳理在和合本圣经诞生之前,比较重要的中文文理本、官话本及浅文理本全本新约、旧约翻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新教 圣经 和合 译史 基督新教 文理 中文 出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