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陈白沙诗教思想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启示
- 1
-
-
作者
付彬
刘立夫
-
机构
中南大学人文学院
-
出处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6-93,共8页
-
基金
2023年度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现象学视域下的庄子存在论研究”,项目编号:CX20230337
2021年度中南大学高端智库项目“中国儒佛道思想融合发展史”,项目编号:2021ZNZK08。
-
文摘
陈白沙的诗教思想复活了原始儒学的性灵式教育。陈白沙将诗视为最好的教育载体,他的诗展现道,透显心,实践教,联结和充实了其整个思想体系。白沙思想中,作诗并非狭隘的章句活动,它奠基于“自得之学”,属于思想之事、文教之事。诗教的本质是情教,它关联着忘机、超越名利等活动,并让人突破血肉之心以及自我的边界,同时可以兴起真情,使人与周遭事物共同进入生机氤氲之境,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诗品决定着教育效果,上品诗方可陶铸雅健人。白沙的诗教思想不仅启发了高等教育中课程目标的德性化,而且突出高等教育课程价值导向的人文化,启迪了教学设计的情感化,提供了诗意的人文化成教学方法,其中蕴含的教育智慧对当代大学教育多有启发。
-
关键词
陈白沙
诗教思想
情感教育
高等教育
性灵诗学
-
分类号
G40-09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寓诗于教 诗化民众——略论陶行知的诗教思想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杨冰
周洪生
-
机构
江苏南京晓庄学院
-
出处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4年第3期1-3,共3页
-
基金
江苏省教育厅2012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课题(课题编号:2012SJD880081)的研究成果
-
文摘
陶行知先生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同时他也是一位深受广大群众爱戴和钦佩的大众诗人。他一生爱诗,浪漫诗意,才华横溢,他将诗的情绪、诗的浪漫、诗的意境带到教育中去,教化以诗,寓诗于教,试图构建兼具真善美的诗的学校,诗化民众,使民众将精神层面的追求视为人生更高的追求,"都过着诗的生活"。陶行知的诗教思想简单朴实、意蕴悠长,至今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启示。
-
关键词
诗的学校
诗的人生观
诗的生活
诗教思想
-
分类号
G40-092.6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孔子诗教思想与人的和谐发展
被引量:1
- 3
-
-
作者
赵会莉
-
机构
新乡学院历史系
-
出处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122-124,149,共4页
-
基金
河南省教育厅2011年度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1C630012)
-
文摘
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很重视《诗》的教育,第一个提出的"诗教"思想,开创了"诗教"的先河,因此具有深远的意义。首先孔子把《诗》作为学生的基本教材,使学生在德育、智育、美育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其次是在教的原则和方法上,充分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在今天,继承和发展孔子的诗教思想,对人的和谐发展仍有重要的意义。
-
关键词
孔子
诗教思想
和谐发展
-
Keywords
Confucius
thoughts on poetic education
harmonious development
-
分类号
G416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江海劳人入旧都——涂又光的诗词成就及其诗教思想
- 4
-
-
作者
刘克明
-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
出处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13-26,共14页
-
文摘
涂又光是一位有着深厚诗学素养的诗人。作为诗人,他创作了大量的诗词作品,包括五律、七绝、七律、词、赋、联文等;其品骨自高,其寓意自远。作为教育家,他把诗教贯串于教学之中,有着极其深邃的诗教思想;涂又光创作的诗作以自为本;肯定自我,认识自我,实现自我;不仅是诗的表现,而且是形象的哲学,是中国哲学的文学表现。涂又光的诗词联文及其诗教思想是一笔丰厚的文化资源。
-
关键词
涂又光
诗词联文
诗眼
诗教思想
以自为本
-
Keywords
Tu Youguang
shi ci lian wen
highlight of the poem
basis on the self
-
分类号
K825.1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孔子诗教思想与人的和谐发展
- 5
-
-
作者
赵会莉
-
机构
河南新乡学院
-
出处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3年第3期17-19,共3页
-
基金
河南省教育厅2011年度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1C630012)的研究成果之一
-
文摘
对孔子的思想研究固然宽泛而深刻,但对于孔子的"《诗》教"思想研究还不够系统和深入。本文拟就孔子的诗教思想及其对人的和谐全面发展的意义作一探讨。一、诗教的涵义"诗教"一词最早出现在《礼记·经解》:"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
-
关键词
人的和谐发展
诗教思想
孔子
《诗》教
温柔敦厚
全面发展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西方古典诗教思想理论梳理
被引量:1
- 6
-
-
作者
刘琳琳
-
机构
江苏省运河高等师范学校
-
出处
《科教文汇》
2016年第17期9-11,共3页
-
文摘
西方古典诗教思想是西方思想政治教育众多思想流派中独居特色的一种。研究西方古典诗教思想对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学习和借鉴价值。因此,本文将对西方古典诗教思想进行全面分析和系统研究,把握西方古典诗教思想的理论框架和基本特色,梳理诗教思想的脉络及其经验。
-
关键词
西方
古典诗教思想
理论
-
Keywords
Western countries
Western classical poetry teaching thought
theory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开明国语课本》中的诗教思想
- 7
-
-
作者
黄露
冯铁山
-
机构
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X期53-55,共3页
-
基金
浙江省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项目"典稚语言促进师范生专业技能提升训练机制研究"(项目编号:kg20160097)阶段成果
宁波大学2017年度研究生优秀示范课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基础"阶段成果(批准文号:SFKC2017003)
-
文摘
《开明国语课本》是民国时期为小学生量身定做的语文教材,由叶圣陶先生编写,丰子恺先生绘图,全书共十二册,小学初级阶段八册,小学高级阶段四册。《开明国语课本》选取了七十四首诗歌作为教学内容,对于我国的传统诗教思想进行了很好的传承。“诗教”一词最早出自《礼记·经解》篇,托言孔子说:“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1]其实质是以《诗经》为教材的教育活动,且其教育目标指向的是人格修养。
-
关键词
诗教思想
课本
国语
开明
语文教材
小学生
量身定做
民国时期
-
分类号
G62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韩诗外传》诗教思想探究
- 8
-
-
作者
罗立军
-
机构
广东化工制药职业技术学院社科教研室
-
出处
《广西社会科学》
2007年第6期110-116,共7页
-
文摘
从《韩诗外传》所塑造的历史群像图及孔子形象来看,《韩诗外传》的历史构造重在传承儒家的诗教义理,而不在于历史史事的真实。通过这种历史构造,韩婴打通诗与史,塑造历史人物形象,传承儒家诗教义理,体现了韩派今文诗学传承诗事的特点。而这种历史构造的有效性在于:其一,《诗经》自身就有很多美君子之德的诗歌以及叙述周朝开国君王的史诗等,这为诗教的发挥准备了最为基本的素材。其二,诗文的朦胧性、灵活性本身就具有极大的比类引申空间。其三,诗教的精神在于通过诗或者诗句“兴起”,领会到儒家的义理,《韩诗外传》可以说是韩婴由诗句“兴起”儒家义理后的一种构造,其有效性奠基在其能真正自反,“兴起”儒家的义理。
-
关键词
《韩诗外传》
诗教思想
历史群像
孔子形象
-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变调”与“正声”——沈德潜的灾害诗与诗教思想
- 9
-
-
作者
祝福
-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皖西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65-69,141,共6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6BZW086)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清代康乾时期诗人、格调说领袖沈德潜在其诗学生涯中创作了大量灾害诗,这类诗歌涉及灾害类型丰富,艺术手法多样,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这批诗歌详实地记录了灾害情况,关注下层受灾民众的生存境遇,暴露出许多深刻的社会问题,具有盛世之下的“变调”色彩。梳理其诗学思想和文化背景,可以看出灾害诗创作的背后是沈德潜对“温柔敦厚”诗教思想的复归,是兼熔“正声”与“变调”的文学尝试。但他抒发真情的灾害诗歌主要集中于青壮年时期,晚达之后便流于应制,诗歌与诗人的命运呈现出一种相反而相成的关系。
-
关键词
沈德潜
灾害诗
温柔敦厚
诗教思想
-
Keywords
Shen Deqian
disaster poems
Gentle and honest
poetic thought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从子夏学诗看孔子究其“精微”的《诗》教思想
- 10
-
-
作者
徐润润
徐楠
-
机构
上饶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金华广播电视大学
-
出处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100-105,110,共7页
-
文摘
据古代文献中散存的子夏学诗的记载,孔子运用"兴于诗"的方法,引导弟子积极兴发自己的精神、情绪,运用联想引申的运思方式,主动探求蕴藏在《诗》中精深的意蕴旨趣。只有秉持"悉心尽志"的态度,才能把握《诗》中微言大义的重要性。孔子运用断章取义的方法,根据"近之"的原则讲《诗》、释《诗》、论《诗》,使学生在审美愉悦中接受礼乐方面的道德教育,从而一步步地达到究其"精微"的境界的过程。孔子究其"精微"的《诗》教思想对历史悠久的《诗》学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
-
关键词
孔子
诗教思想
话语行为理论
子夏《诗》
-
Keywords
Confucius
thought of Poetry teaching
theory o f discourse behavior
Zi Xia
Poetry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陶行知诗教思想的美学审思
- 11
-
-
作者
杨冰
-
机构
南京晓庄学院
-
出处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下旬)》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8-49,共2页
-
基金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生活德育:学校德育实践的路径选择”(C-b/2013/01/009)
南京晓庄学院校级科研项目“陶行知学术思想渊源的历史考察”(2015NXY28)
南京晓庄学院校“十三五”规划专项研究重点课题“陶行知文化内涵建设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
-
文摘
陶行知的诗教思想是一种艺术,是陶行知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陶行知的诗是真之诗,善之诗,美之诗,爱之诗。陶行知诗教思想就是寓教于诗,用诗阐发教育之美,用诗来教育、引导人们过真善美的生活。
-
关键词
诗教思想
真
善
美
爱
-
分类号
G40-092.6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浅析陈献章教育思想的具体内容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1
- 12
-
-
作者
王兆麒
-
机构
广州工商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出处
《红河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120-123,共4页
-
文摘
陈献章是明朝优秀的教育家,在明朝官学教育盛行和儒释道发展等时代背景下,陈献章形成了自己的心学教育思想。通过探析可知,陈献章的教育思想内容主要包含“兴国育才”的理念,自得之学以及以诗传教载道的教育思想。陈献章重视基础教育,教育思想中不仅涵盖学术教育,更包含了人格修养教育,对现代的德育教育、国学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
关键词
陈献章
教育思想
自得之学
诗教思想
现代教育
启示
-
Keywords
Chen Xianzhang
educational thought
complacent of learning
using poetry to preach
modern education
revelation
-
分类号
G40-092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陈献章教育思想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 13
-
-
作者
王兆麒
-
机构
广州工商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
出处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53-57,共5页
-
文摘
陈献章是明朝杰出的教育家。在明朝官学教育盛行和儒释道发展等时代背景下,陈献章形成了自己的心学教育思想。陈献章主要的教育思想内容包含以兴学育才为宗旨,重视基础教育;以自得教育为核心,主张学在自觉;以诗教思想为途径,以诗传教载道。陈献章的教育思想不仅涵盖学术教育,更包含了人格修养教育,其部分教育理念对现代德育教育、国学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
关键词
陈献章
兴学育才
自得教育
诗教思想
-
分类号
G40-09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王夫之《诗》教思想的成人之道及当代意义
- 14
-
-
作者
高文霞
-
机构
河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
出处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7-34,共8页
-
基金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王夫之‘和乐’《诗》教观研究”(HB16WX034)。
-
文摘
王夫之在继承传统《诗》教观的基础上,结合明清之际的时代课题,形成了以“余情”为中心的“和乐”《诗》教思想。其《诗》教思想的成人之道主要围绕培养君子的“和乐”道德品格展开。基本路径是在“礼”的框架下通过“诚之”过程中的“择善固执”与“慎独”以及“恒定”的道德意志,促使君子的“和乐”道德情感不断自觉内化,进而指导君子践行天下大同的“乐政”实践,最终实现“乐生”的终极道德理想。王夫之《诗》教的成人之道对培养当代学生的“和合”精神、家国情怀与民本思想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
-
关键词
王夫之
“和乐”《诗》教思想
成人之道
立德树人
-
Keywords
Wang Fuzhi
Poetry preaches of“hele”(“和乐”“harmony”and“joy”)
the way of cultivating people
to foster virtue through education
-
分类号
G529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践行陶行知“诗教”思想,培养小学生人文素养
- 15
-
-
作者
吕修华
-
机构
江苏省邳州市运河街道王杰小学
-
出处
《求知导刊》
2020年第39期36-38,共3页
-
基金
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十三五”规划课题“践行陶行知‘诗教’思想,培养小学生人文素养的研究”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文章围绕“践行陶行知‘诗教’思想,培养小学生人文素养”这一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了作者的实践与思考:第一,瞄准古代与现当代经典诗词,精选诵读教学资源;第二,优化诵读教学策略,贯彻落实“诗教”思想;第三,依托诵读活动平台,推动课题研究工作进展。文章对于运用“诗教”思想开展诗词诵读活动,促进小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的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与推广价值。
-
关键词
“诗教”思想
人文素养
研究工作
-
分类号
G62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儒家诗教原则在明清时期的总结
- 16
-
-
作者
霍俊国
-
机构
四川大学文学院
-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6-140,共5页
-
文摘
明清时期,社会风尚变异,出现启蒙思想,但中国思想文化坚持了以儒学为基干,兼综道、佛的三维结构。诗教思想虽然也在发生着悄悄的变化,但依然信奉儒学传统,这表现在论文崇“道”,提倡“兴、观、群、怨”,文论家多讲“性情”等方面,其代表人物王夫之的文艺理论具有这一期的鲜明特点。
-
关键词
儒家
断裂
王夫之
诗教思想
-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漫议孔子的诗教
被引量:1
- 17
-
-
作者
萧依新
-
机构
广西教育学院中文系
-
出处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3期90-95,共6页
-
文摘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是孔子对《诗经》思想倾向的总评价.《诗经》中的诗,内容相当广泛,有如《公刘》、《大明》一类赞颂明君贤臣创业维艰、德布四方的,有如《两无正》一类谴责国民之主,权奸佞臣虐民暴行的,有不少“劳者歌事,饥者歌具食”表现其怨愤情绪的.更有许多抒写婚姻恋爱.展示男女青年林林总总的愿望、追求的,还有歌颂爱国行为及展现劳动场景的,等等.总之,这部诗歌总集,极为深刻地反映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百年间复杂的社会生活.尽管这部总集反映社会生活的时间跨度长,空间跨度广,生活领域包罗万象,涉及到不同阶级、阶层人的思想感情,可谓头绪纷繁.难测高深,而孔子却以其深遂而敏锐的目光,发现了有一个闪光的东西贯穿其中,成为统摄总集的灵魂,使它不至散乱无章,而有一股吸引人的思想魅力.这个灵魂,就是“思无邪”.无邪者,正也.“思无邪”,就是贯穿在诗中的理想愿望,意志追求,道德情操,无论其理性评价或感情倾向都是端正的.“正”,虽只是简单的一个字,而其包含的意义却是十分丰富的.孔子在回答季康子问政时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以下引《论语》只注明章名)把“正”提到了关乎治国成功的根本和个人修身准则的高度,可见,“正”
-
关键词
孔子
“思无邪”
温柔敦厚
诗经
诗教思想
民之父母
思想感情
封建统治
诗歌创作
理想人格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孔子“诗教”与中学语文新教材
- 18
-
-
作者
陈玉茜
-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
-
出处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107-110,共4页
-
文摘
孔子的“诗教”思想从其产生之日起就一直对中国的教育和文化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2 0 0 1年秋季开始启用的人教版中学语文新版教材同样也不例外。只有很好地了解这一点 ,才能够更深入地开展我们的语文教学活动 。
-
关键词
孔子
中学
语文教材
“诗教”思想
-
Keywords
poem teaching of Confucius
Chinese in middle schools
new edition
infiltration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G40-092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钟嵘《诗品·晋阮步兵诗》条疏证
被引量:3
- 19
-
-
作者
万德凯
-
机构
北京大学中文系
-
出处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56-161,共6页
-
文摘
中国古代诗学思想发生在一个儒家诗教与其他亚文化形态诗学观念的张力场中。这种背景下的诗学是不能脱尽诗教思想的支配的。钟嵘在其《诗品序》中提出了“滋味”的论诗范畴 ,但笔者认为 ,在钟嵘的诗学理论中所隐藏“诗教”思想是其理论的真正支点。无视此点 ,将导致对其诗学的误读。本文拟对钟嵘《诗品·晋阮步兵诗》条作出疏证 。
-
关键词
钟嵘
阮籍
诗学思想
《诗品·晋阮步兵诗》
诗教思想
疏证
题条
《小雅》
“无雕虫之功”
“陶性灵
发幽思”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戴震对汉、宋诗经学的解经取向
- 20
-
-
作者
程嫩生
-
机构
南昌大学中文系
-
出处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0-83,共4页
-
文摘
戴震诗说建构在汉、宋诗经学基础之上。戴震说诗时既能铺陈汉代诗教思想,又能吸收宋代以朱熹为代表的文本主义思想,不过,戴震所主张的文本思想隶属于《诗经》的经学本质。如同诸多经学家说诗一样,戴震也未能冲破经学说教的牢笼而落入了传统的窠臼。
-
关键词
诗教思想
文本思想
传统窠臼
-
分类号
I05
[文学—文学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