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代书院课艺:联结书院学与科举学的历史文献
1
作者 刘海峰 赵凯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1-111,共11页
在上千年的中国书院史上,多数书院都重视以考促学。从流传形态来看,清代书院课艺主要分为课艺原件、编入别集中的课艺和以书院名义选编的课艺总集三大类别;就主课艺内容而言,清代书院课艺大体包括制艺试帖、经史词章、时务西学等门类。... 在上千年的中国书院史上,多数书院都重视以考促学。从流传形态来看,清代书院课艺主要分为课艺原件、编入别集中的课艺和以书院名义选编的课艺总集三大类别;就主课艺内容而言,清代书院课艺大体包括制艺试帖、经史词章、时务西学等门类。书院课艺数量与书院数量、考课次数、书院额数和刊刻频率直接相关。尽管历史上汗牛充栋的书院课艺多已散佚,但其现存数量依旧十分巨大,无法准确估算。清代书院课艺具有一定的经学、文学、史学、书院学和科举学价值,深入挖掘其中的有用元素,可以从书院考课内容与科举考试内容、考课衡文标准与科举衡文标准、书院育人目标与科举取士目标、科举人物的思想观念与关系网络、书院生徒平时成绩与科考录取率等方面,考察书院学与科举学的共生和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书院 课艺 书院学 科举学 联结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福州致用书院课艺文献分析
2
作者 胡彩云 《武夷学院学报》 2024年第10期104-109,共6页
清中期至末期,以龚自珍、魏源为代表的公羊学派推崇“经世致用”思想,全国各地陆续创办致用学堂或致用书院,福州致用书院便是其中一所,书院留存《致用书院前集》《致用书院文集》及别集等课艺文献。通过文献计量方法分析遗存文献的数量... 清中期至末期,以龚自珍、魏源为代表的公羊学派推崇“经世致用”思想,全国各地陆续创办致用学堂或致用书院,福州致用书院便是其中一所,书院留存《致用书院前集》《致用书院文集》及别集等课艺文献。通过文献计量方法分析遗存文献的数量、生徒课艺情况和学习经历、文体构成及内容等,进而揭示书院教育原貌。福州致用书院的课艺文献是书院教育的原始教学档案,为学术界研究致用书院提供文献史料,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州致用书院 课艺 文献计量
下载PDF
从《玉屏书院课艺》看课艺的作用与价值
3
作者 陈峰 《福建图书馆学刊》 2020年第1期71-74,共4页
介绍玉屏书院及其考课的概况,并以《玉屏书院课艺》中王步蟾的一篇制艺为例,对八股文的写法作简要分析,从中探讨课艺的历史作用与存世价值。
关键词 玉屏书院课艺 课艺 八股文 历史作用
下载PDF
课艺评点:清代书院文学教育侧记——以钟山书院、经古精舍的课艺评点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程嫩生 陈海燕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5期33-36,共4页
课艺评点为清代一些书院的文学教育手段,清代钟山书院与经古精舍的课艺评点都很重视文学创作的承嗣与求新、重视因材施教以及重视对生徒习作的褒扬,前者偏重于内容分析,尤其是道德教化渗,透而后者偏重于艺术评价与考据评判,前者对内发... 课艺评点为清代一些书院的文学教育手段,清代钟山书院与经古精舍的课艺评点都很重视文学创作的承嗣与求新、重视因材施教以及重视对生徒习作的褒扬,前者偏重于内容分析,尤其是道德教化渗,透而后者偏重于艺术评价与考据评判,前者对内发性文学创作有所关注,而后者对地位卑微的词作积极肯定。这些评点对于提高生徒的文学创作水准、拓宽生徒的文学创作视阈以及增强生徒的文学创作自信心等方面大有裨益。不过,由于二者过于重视表彰成就而忽视揭示缺点,因而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生徒更好的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书院 文学教育 钟山书院 经古精舍 课艺评点
下载PDF
晚清算学课艺考察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兆华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22-342,共21页
算学课艺是晚清数学教育变革的产物。在整理算学课艺文献的基础上,举示典型题目予以评说,藉以说明算学课艺的成就及晚清数学教学水平,并就算学课艺内容的局限性及其原因略作讨论。考察结果说明,算学课艺的主要内容是常量数学,多数成果... 算学课艺是晚清数学教育变革的产物。在整理算学课艺文献的基础上,举示典型题目予以评说,藉以说明算学课艺的成就及晚清数学教学水平,并就算学课艺内容的局限性及其原因略作讨论。考察结果说明,算学课艺的主要内容是常量数学,多数成果出自中国传统数学,而当时已经传入的变量数学的吸收效果并不明显。这一现象大致反映晚清数学发展的基本状况。产生这一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晚清数学观念的实用倾向的消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算学课艺 数学教育 数学观念
下载PDF
课艺总集:清代书院的“学报”和“集刊” 被引量:4
6
作者 鲁小俊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4-39,共6页
清代书院课艺总集多为连续出版物,或具有连续出版物的刊行初衷。刊期短则一季,多则一年或数年。经费充足与否,会影响刊期。发表周期多为一年至五年,也有十余年的。用稿率以10%~20%居多,偶见"关系稿"。时文的用稿标准是"清真雅正"。... 清代书院课艺总集多为连续出版物,或具有连续出版物的刊行初衷。刊期短则一季,多则一年或数年。经费充足与否,会影响刊期。发表周期多为一年至五年,也有十余年的。用稿率以10%~20%居多,偶见"关系稿"。时文的用稿标准是"清真雅正"。题目多为官师所拟。一般全文刊登,也偶有"论点摘编"。多经润色,并附录评点。有的以袖珍本刊行,有的宣称"翻刻必究",标出定价,附载广告。稿费已在膏火费中预支,优秀作品可被转载。从本质属性和诸多要素来看,书院课艺总集实开今日"大学学报"、"学术集刊"之先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书院 课艺总集 连续出版物 学报 集刊
下载PDF
书院课艺:有待深入研究的集部文献 被引量:4
7
作者 鲁小俊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99-103,共5页
现今存世的清代书院课艺文献,其形态有三种:原件、别集和总集。总集是清代书院课艺的主要形态,今存世数量约在200种左右。除了上海格致书院、广州学海堂、杭州诂经精舍、江阴南菁书院等少数著名书院的课艺之外,尚有大量书院课艺很少甚... 现今存世的清代书院课艺文献,其形态有三种:原件、别集和总集。总集是清代书院课艺的主要形态,今存世数量约在200种左右。除了上海格致书院、广州学海堂、杭州诂经精舍、江阴南菁书院等少数著名书院的课艺之外,尚有大量书院课艺很少甚至没有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将书院课艺文献纳入学术视野,不仅可以避免某些误读,还可以建构若干重要的大判断,从而拓展思想史、学术史、教育史和文学史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书院 课艺 集部 文献
下载PDF
媒介中的课艺:一个变革时代的文化现象及其历史解读--以早期《学生杂志》(1914-1918)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方卫平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1-87,共7页
在清代晚期至民国初期的近代社会变革和文化转型过程中,伴随着近现代中国教育观念、内容、制度等的巨大变革,中国近代的传播媒介也有了惊人的发展,并出现了大量以中小学学生为读者对象的学生杂志,其中尤以当时的商务印书馆创办的《学生... 在清代晚期至民国初期的近代社会变革和文化转型过程中,伴随着近现代中国教育观念、内容、制度等的巨大变革,中国近代的传播媒介也有了惊人的发展,并出现了大量以中小学学生为读者对象的学生杂志,其中尤以当时的商务印书馆创办的《学生杂志》办刊时间最长。该杂志早期发表的诸多学生练习和习作,既以一种特殊的方式为中国教育史保存了当时曾经存在过的那些生动的课艺内容,展示了一代学生的集体性格与精神世界,同时它也成为了那个时代整个社会和教育变革、发展的一份生动、别致的历史档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杂志》 课艺 媒介
下载PDF
清末科举改制中的州县校士馆与新学课艺 被引量:2
9
作者 孙青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1-180,I0004,I0005,共12页
甲午战后,朝野议变科举的呼声日益强烈,在省及州县层面,清廷诏命酌改书院为新式学堂。各地为了安抚和安置因变书院而生计受困的老生员,留出部分书院暂改为“校士馆”。这类过渡性机构以“新学”课艺为考课形式,继续发放膏火养士。新学... 甲午战后,朝野议变科举的呼声日益强烈,在省及州县层面,清廷诏命酌改书院为新式学堂。各地为了安抚和安置因变书院而生计受困的老生员,留出部分书院暂改为“校士馆”。这类过渡性机构以“新学”课艺为考课形式,继续发放膏火养士。新学课艺这种知识表述形式在清末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逐渐固定下来,影响及于民国初年及以后。随着科举改制的推进,清末书院、地方校士馆这类传统的国家知识统制空间也相应发生了近代转型,而转型后的书院、校士馆,又在新学课艺的推广和近代知识的普及与引渡中扮演了不容忽视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学东渐 科举改制 新学课艺 校士馆
下载PDF
《清代人物生卒年表》订补——以上海、浙江书院课艺总集作者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鲁小俊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4-108,112,共6页
《清代人物生卒年表》为清人疑年录的集大成之作,建树甚多。其中也偶有疏忽和遗漏。以上海、浙江书院课艺总集作者为例,李景祥、姚文楠等20余人可以订补。
关键词 《清代人物生卒年表》 上海书院 浙江书院 课艺总集 补正
下载PDF
晚清古学书院的教学风貌--以武昌经心和黄州经古书院课艺为中心 被引量:4
11
作者 鲁小俊 Peng Ping(Translated) 《孔学堂》 CSSCI 2021年第1期83-91,I0060-I0069,共19页
武昌经心、黄州经古书院,追步杭州诂经精舍和广州学海堂,考课也以明理致用为务,是晚清著名的古学书院。今存《经心书院集》《经心书院续集》《黄州课士录》三种课艺总集,可见当日考课的大致情形。经史、经济和词章,这是两书院的学术定... 武昌经心、黄州经古书院,追步杭州诂经精舍和广州学海堂,考课也以明理致用为务,是晚清著名的古学书院。今存《经心书院集》《经心书院续集》《黄州课士录》三种课艺总集,可见当日考课的大致情形。经史、经济和词章,这是两书院的学术定位。课艺命题注重融入时代意识和乡邦情结,不仅培植生徒的学问之基、经世之才,也激发生徒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学术、时代和乡邦,是两书院的"情怀"所在,而举业、励志和怡情,则是书院教育目标的实现路径。两书院的课艺总集,直观而典型地呈现了晚清古学书院的教学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昌经心书院 黄州经古书院 课艺
下载PDF
致用书院优秀课艺出版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林郁 《出版发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6-110,共5页
清代福州致用书院是当时福州四大书院之一,强调通经致用的教育思想,培养实用性人才,书院的课艺往往能反映该书院的教育方向和教育理念。本文就致用书院优秀课艺集出版的背景、编辑与刊刻及出版的形式和内容特征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揭示... 清代福州致用书院是当时福州四大书院之一,强调通经致用的教育思想,培养实用性人才,书院的课艺往往能反映该书院的教育方向和教育理念。本文就致用书院优秀课艺集出版的背景、编辑与刊刻及出版的形式和内容特征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揭示致用书院在晚清书院教育变革和发展的历史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用书院 课艺 刊刻 出版
下载PDF
《算学课艺》的力学问题与京师同文馆数学教育 被引量:1
13
作者 聂馥玲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31-35,共5页
用文献分析和对比方法对晚清《算学课艺》中的34个力学问题进行分析,认为《算学课艺》中的力学知识覆盖面广,基本上涵盖了晚清传入的力学知识;难度较大,涉及部分高等力学问题,而且对当时传入的知识有所更新。李善兰在《算学课艺》中将... 用文献分析和对比方法对晚清《算学课艺》中的34个力学问题进行分析,认为《算学课艺》中的力学知识覆盖面广,基本上涵盖了晚清传入的力学知识;难度较大,涉及部分高等力学问题,而且对当时传入的知识有所更新。李善兰在《算学课艺》中将西方力学知识融入数学教学中,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数学与力学的天然关系,对西方数学和力学的学习都非常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学课艺 力学 数学教学
下载PDF
致用书院课艺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根华 《闽江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18-26,共9页
致用书院以"通经致用"为办学宗旨,是清代闽省专课经史的官办学术性书院。致用书院的课艺文献总集包括《致用书院前集》《致用书院文集》两种,收录了光绪丙子至光绪癸卯(1876—1903)共27年近800题1 000余篇师生优秀课艺,内容... 致用书院以"通经致用"为办学宗旨,是清代闽省专课经史的官办学术性书院。致用书院的课艺文献总集包括《致用书院前集》《致用书院文集》两种,收录了光绪丙子至光绪癸卯(1876—1903)共27年近800题1 000余篇师生优秀课艺,内容主要包括经史考证、史论、经学人物及学术源流研究、读书论辨和各种杂著,具有为相关学术研究提供文献参考的重要价值。致用书院课艺目前零散存藏于国内外十余所图书收藏机构,建议收集整理并影印出版完整存卷的致用书院课艺文献总集并建立相应的全文数据库,嘉惠学林,促进中华优秀传统学术文化的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用书院 课艺总集 《致用书院前集》 《致用书院文集》
下载PDF
清代浙皖两省书院课艺补目 被引量:1
15
作者 鲁小俊 《杭州文博》 2015年第1期103-106,共4页
徐雁平《清代东南书院课艺提要》著录清代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书院课艺86种,为相关研究指示门径,厥功甚伟。笔者近年访书,又经眼江苏书院课艺32种、浙江书院课艺21种、安徽书院课艺2种。兹刊出浙皖两省书院课艺提要,以补徐先生的劳苦。
关键词 浙江 安徽 书院课艺 目录 清代
下载PDF
清代江苏书院课艺补目 被引量:1
16
作者 鲁小俊 《图书情报研究》 2015年第3期92-96,共5页
《清代东南书院课艺提要》著录清代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书院课艺86种,其中江苏书院课艺56种,为相关研究指示门径,厥功甚伟。笔者近年访书,又经眼江苏书院课艺32种,撰其提要以作补充,认为课艺留存了很多士人早年在书院的活动,对于了解... 《清代东南书院课艺提要》著录清代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书院课艺86种,其中江苏书院课艺56种,为相关研究指示门径,厥功甚伟。笔者近年访书,又经眼江苏书院课艺32种,撰其提要以作补充,认为课艺留存了很多士人早年在书院的活动,对于了解士人的生平和创作,以及书院考课的实际情况,皆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江苏 书院课艺 书目
下载PDF
民国初期学生精神世界的别样解读——以早期《学生杂志》课艺为媒介
17
作者 钟晨音 冯虹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8-11,共4页
早期《学生杂志》刊发了大量的学生习作,这些课艺真实地展示了那个时代青年学子"救亡图存"的意识、强烈的批判精神、奋发进取之愿望,以及热爱西方自然科学的集体性格与精神世界。学生课艺作为那个时代社会发展变革的一份生动... 早期《学生杂志》刊发了大量的学生习作,这些课艺真实地展示了那个时代青年学子"救亡图存"的意识、强烈的批判精神、奋发进取之愿望,以及热爱西方自然科学的集体性格与精神世界。学生课艺作为那个时代社会发展变革的一份生动、别致的历史档案,成为我们解读民国初期学生精神世界的重要媒介。同时杂志传播的新思想和观念通过杂志的发行而逐渐融入到了学生群体当中,新媒体与一代学生新式人格的塑造之间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对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杂志》 学生课艺 学生习作 媒体传播
下载PDF
从《三国演义》到书院课艺
18
作者 鲁小俊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1-5,共5页
笔者早年研读通俗小说,从民俗和误读的角度,探究过《三国演义》的文化内涵和传播接受。后来用编年的方式研究清代文学,对时间方面的考证尤为留意。近年来主要关注清代书院,试图以课艺为切入点,建构书院的文学图景。兴趣多变,所作难免粗... 笔者早年研读通俗小说,从民俗和误读的角度,探究过《三国演义》的文化内涵和传播接受。后来用编年的方式研究清代文学,对时间方面的考证尤为留意。近年来主要关注清代书院,试图以课艺为切入点,建构书院的文学图景。兴趣多变,所作难免粗疏;专精之学,仍需俟之异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文学编年 书院课艺
下载PDF
课艺类清诗总集的基本形态
19
作者 夏勇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59-65,共7页
课艺类清诗总集是清诗总集的一大主类。其大量涌现,堪称清代文学文化史上的一个显著现象。此类总集,大体可以分为试帖、测士、会课、应制四个小类型,其中尤以试帖、测士两类的数量较多,意义也更为重大。本文在这四个类型的框架下,勾勒... 课艺类清诗总集是清诗总集的一大主类。其大量涌现,堪称清代文学文化史上的一个显著现象。此类总集,大体可以分为试帖、测士、会课、应制四个小类型,其中尤以试帖、测士两类的数量较多,意义也更为重大。本文在这四个类型的框架下,勾勒课艺类清诗总集的基本面貌,并梳理其特征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诗总集 课艺 基本形态 试帖 测士 应制
下载PDF
跟随三老习课艺
20
作者 夏家发 《语文教学通讯(小学)(C)》 2017年第5期79-80,共2页
杨再隋教授常常谈及周一贯、于永正、贾志敏等老师的事迹,指点我们观摩三老的教学录像,研磨三老的教案实录,研读三老的宏文大章。近些年,我有幸得到三老的耳提面命。于永正先生对我的教诲,使我终身受益。一次,于老上《一株紫丁香》一课... 杨再隋教授常常谈及周一贯、于永正、贾志敏等老师的事迹,指点我们观摩三老的教学录像,研磨三老的教案实录,研读三老的宏文大章。近些年,我有幸得到三老的耳提面命。于永正先生对我的教诲,使我终身受益。一次,于老上《一株紫丁香》一课,我评课。开始,我惶恐不安,不敢动笔。我怎么有资格去评论于老的课呢?我到于老那儿,去领受教诲。于老说:“小伙子,你就把我当做新娘子,练练颠轿子的功夫吧。”听完课,我很忐忑地写完评课稿,恭请于老指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永正 周一贯 课艺 教学录像 颠轿 文大 桃花心木 中国语文 学语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