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35篇文章
< 1 2 1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极磷虾基调味料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葭萌 赵前程 +1 位作者 张忭忭 刘志东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105-112,共8页
南极磷虾是一种重要的海洋生物资源,生物资源量巨大。在食品领域,南极磷虾因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备受青睐。由于其富含蛋白质、脂质、肽类、氨基酸、核苷酸、有机酸、甜菜碱、氨基葡萄糖等呈味物质以及矿物元素等呈味物质助剂,已经... 南极磷虾是一种重要的海洋生物资源,生物资源量巨大。在食品领域,南极磷虾因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备受青睐。由于其富含蛋白质、脂质、肽类、氨基酸、核苷酸、有机酸、甜菜碱、氨基葡萄糖等呈味物质以及矿物元素等呈味物质助剂,已经成为开发南极磷虾基调味料的良好来源。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日益增加,对于天然来源、营养丰富食材的需求不断提升,南极磷虾基调味料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积极推动南极磷虾基调味料的研发和创新,有望为南极磷虾产业注入新的活力,助推其可持续发展。本文综述了南极磷虾基调味料的呈味物质来源、制备方法、开发现状,并预测了其发展趋势,旨在为南极磷虾基调味料及南极磷虾产业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磷虾 调味料 呈味物质 现状 趋势
下载PDF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快速测定鸡粉和鸡精调味料中甜蜜素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宝丽 刘智勇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1期33-41,共9页
通过优化前处理方法和衍生条件,建立一种快速测定鸡粉和鸡精调味料中甜蜜素含量的毛细管气相色谱法。研究结果表明,当硫酸溶液质量浓度由200 g/L提高到500 g/L时,鸡精调味料样品的加标回收率明显提高,而鸡粉调味料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变化... 通过优化前处理方法和衍生条件,建立一种快速测定鸡粉和鸡精调味料中甜蜜素含量的毛细管气相色谱法。研究结果表明,当硫酸溶液质量浓度由200 g/L提高到500 g/L时,鸡精调味料样品的加标回收率明显提高,而鸡粉调味料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变化不明显,样品加标回收率范围是80.15%〜94.38%;当硫酸溶液质量浓度从500 g/L以50 g/L的增量逐渐提高时,样品平均加标回收率呈抛物线式增长。与GB 5009.97-2016中第一法气相色谱法相比,本方法重点解决了鸡精、鸡粉样品中甜蜜素测定的关键技术问题,并且快速、准确、回收率高;整个前处理操作均在50 mL离心管中进行,简单、高效,有利于大批量样品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鸡粉 鸡精 调味料 甜蜜素
下载PDF
固态复合调味料的鲜味物质及其强度分析
3
作者 俞铮 王芳 王锡昌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1-397,共7页
为研究不同种类鲜味固态复合调味料的鲜味单体特征及其强度,以141种市售鲜味固态复合调味料为研究对象,根据行业标准以及配料表成分将其分为三大类:鸡精类调味料、鸡粉类调味料和其它类调味料,其中,其它类调味料分为陆产动物类调味料、... 为研究不同种类鲜味固态复合调味料的鲜味单体特征及其强度,以141种市售鲜味固态复合调味料为研究对象,根据行业标准以及配料表成分将其分为三大类:鸡精类调味料、鸡粉类调味料和其它类调味料,其中,其它类调味料分为陆产动物类调味料、水产动物类调味料、植物类调味料以及人工合成类调味料。分别对鲜味固态复合调味料中游离氨基酸、呈味核苷酸、Na^(+)等7种鲜味单体含量进行检测,并利用等效鲜味浓度(EUC)计算其鲜味强度。结果表明,鸡精类中谷氨酸(Glu)和Na^(+)含量最高,其它类的鲜味单体含量除Glu和Na^(+)外均高于鸡精类和鸡粉类。其它类调味料中,陆产动物类中的Na^(+)含量较高,水产动物类中的游离氨基酸含量较高,植物类中的呈味核苷酸含量较高,人工合成类的Glu含量显著高于其它调味料。鲜味强度方面,其它类调味料>鸡精类调味料>鸡粉类调味料。其它类固态复合调味料中,人工合成类调味料>水产动物类调味料>植物类调味料>陆产动物类调味料。EUC可较为客观地量化鲜味强度,研究结果为鲜味固态复合调味料的风味研究、品质评价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味固态复合调味料 鲜味物质 鲜味强度
下载PDF
复合调味料中邻苯二甲酸酯污染水平和膳食风险评估
4
作者 刘欢 汪恩婷 +6 位作者 周邦萌 黄思瑜 薛源明 秦德萍 骆小方 刘方菁 黄先亮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1-168,共8页
该研究旨在建立高效、绿色、低成本的同时测定复合调味料中18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气相色谱-质谱-同位素内标法。对市售5个细类439批次复合调味料中2种常见的塑化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的污染... 该研究旨在建立高效、绿色、低成本的同时测定复合调味料中18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气相色谱-质谱-同位素内标法。对市售5个细类439批次复合调味料中2种常见的塑化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的污染水平开展调查检测,并进行膳食风险评估。DBP在5类复合调味料中均有检出,DEHP在除料酒外的4类复合调味料中均有检出,其中DBP在香辛料调味油和火锅底料中检出率最高,分别高达36.3%和24.7%,且均超过风险研判值0.3 mg/kg,最高检出量分别为25.49 mg/kg和11.01 mg/kg;DEHP在香辛料油、火锅底料和酱类中检出率较高,分别为27.7%、23.8%和30.0%,最高检出量分别为14.20,7.48,1.01 mg/kg,共计8批次超过了风险研判值1.5 mg/kg。以该研究中最高检出浓度计算,居民每天通过火锅底料摄入的DBP和DEHP的量分别为4.11μg/(kg·bw)和6.06μg/(kg·bw),通过香辛料调味油摄入的DBP和DEHP的量分别为0.53μg/(kg·bw)和0.30μg/(kg·bw),通过料酒摄入的DBP的量为0.04μg/(kg·bw),通过半固体调味料摄入的DBP和DEHP的量分别为2.68μg/(kg·bw)和0.35μg/(kg·bw),通过酱类摄入的DBP和DEHP的量分别为0.56μg/(kg·bw)和0.50μg/(kg·bw),远低于健康指导值,无明显膳食风险。该研究有助于从源头上防控复合调味料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安全风险,为监管部门精准布控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调味料 邻苯二甲酸酯(PAEs) 暴露评估
下载PDF
超声辅助酶法制备小基围虾调味料的研究
5
作者 蓝尉冰 罗方真 +6 位作者 刘华凤 游刚 陈美花 张自然 蒋红明 刘远森 韩鑫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4-150,共7页
小基围虾常被当成下脚料丢弃或用于饲养家禽,造成环境污染及其营养价值的流失,为解决这一问题,文章以小基围虾为实验原料,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碱性蛋白酶水解工艺,在此基础上研发虾调味料。结果表明,小基围虾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 小基围虾常被当成下脚料丢弃或用于饲养家禽,造成环境污染及其营养价值的流失,为解决这一问题,文章以小基围虾为实验原料,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碱性蛋白酶水解工艺,在此基础上研发虾调味料。结果表明,小基围虾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海虾,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超声辅助碱性蛋白酶对小基围虾酶解效果的影响为超声功率>超声时间>酶解时间,其最佳酶解条件为超声功率326 W、超声时间38 min、酶解时间4 h,在此条件下水解度可达(24.84±0.52)%,比未超声处理增加了9.48%。在此基础上所制得的调味料的干燥失重为(4.12±0.29)g/100 g,氯化物含量为(7.86±0.62)g/100 g,总氮含量为(3.50±0.37)g/100 g,符合相关调味料理化指标标准,可为小基围虾的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提供理论参考,也可为调味料新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基围虾 超声 响应面 调味料
下载PDF
模糊数学法优化低盐高呈味牛肝菌复合调味料配方及产品分析
6
作者 刘婧玮 纪昌联 +3 位作者 罗兴 饶睿捷 宋杰 何丹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24年第1期82-87,112,共7页
本研究以美味牛肝菌为原料,通过添加牛肝菌酶解液、菜籽油等开发一款低盐高呈味牛肝菌复合调味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并结合模糊数学法,以综合感官评分为指标,确定了牛肝菌复合调味料中牛肝菌酶解液、炒制牛肝菌和菜籽油的最佳... 本研究以美味牛肝菌为原料,通过添加牛肝菌酶解液、菜籽油等开发一款低盐高呈味牛肝菌复合调味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并结合模糊数学法,以综合感官评分为指标,确定了牛肝菌复合调味料中牛肝菌酶解液、炒制牛肝菌和菜籽油的最佳添加量,即牛肝菌酶解液添加量为8%,炒制牛肝菌添加量为30%,菜籽油添加量为50%,其他辅料占12%。在最优条件下,牛肝菌复合调味料的综合感官评分为(84.44±0.25)分。挥发性风味成分检测结果表明,利用GC-MS共检测出风味物质68种,其中醛类20种,醇类10种,醚类2种,酯类6种,酸类5种,酮类7种,烯烃类4种,酚类4种,烷烃类4种,其他6种;理化分析结果表明,牛肝菌复合调味料的氯化物(以NaCl计)含量为3.30 g/100 g。本研究结果为低盐复合调味料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解 模糊数学法 牛肝菌复合调味料 感官评分 风味 品质
下载PDF
真空油炸技术在复合调味料制备中的应用
7
作者 张伟翔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15期172-174,共3页
随着全球食品工业的发展和消费者对高品质食品需求的增加,传统的复合调味料制备方法面临诸多挑战。本文详细介绍了真空油炸技术,并探讨了其在复合调味料制备中的应用(以花椒油的生产为例)。真空油炸技术通过在密闭且负压的环境中操作,... 随着全球食品工业的发展和消费者对高品质食品需求的增加,传统的复合调味料制备方法面临诸多挑战。本文详细介绍了真空油炸技术,并探讨了其在复合调味料制备中的应用(以花椒油的生产为例)。真空油炸技术通过在密闭且负压的环境中操作,实现了在低温条件下的油温控制和食材处理,有效抑制了氧化反应并保持了食材的原始风味和营养。此技术与传统方法相比,在风味保留、营养保持、安全性增强及能源效率提高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油炸技术 复合调味料 花椒油
下载PDF
浅析复合调味料生产过程控制及质量管理
8
作者 冯昊 《现代食品》 2024年第2期107-109,共3页
本文探讨了复合调味料生产过程的控制方法、质量管理体系、风险防范和技术创新,通过对原料筛选、配比控制、生产工艺参数控制和关键环节监控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旨在促进复合调味料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 复合调味料 生产过程 过程控制 质量管理
下载PDF
鸡精调味料中鸡源性成分检测及风险监测
9
作者 庄艺协 张娟 +2 位作者 姚丽锋 严家俊 佘之蕴 《中国食品安全》 2024年第9期52-58,共7页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高效的鸡精调味料中鸡源性成分的提取和分析方法,并应用于鸡精调味料真伪鉴别的风险监测。方法:对比CTAB法、磁珠法和硅胶柱法提取鸡精调味料中DNA,通过后期实时荧光PCR反应确定DNA的提取效果,建立一整套完善的鸡精...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高效的鸡精调味料中鸡源性成分的提取和分析方法,并应用于鸡精调味料真伪鉴别的风险监测。方法:对比CTAB法、磁珠法和硅胶柱法提取鸡精调味料中DNA,通过后期实时荧光PCR反应确定DNA的提取效果,建立一整套完善的鸡精调味料中鸡源性成分的检测方法,并基于建立的方法进行鸡精调味料的风险监测。结果:相比CTAB法,磁珠法和硅胶柱法的提取效果更好,更适合用于鸡精调味料的DNA提取。磁珠法在高通量、快速、操作简便方面优于硅胶柱法,适合样品的大批量检测,但在DNA破坏较为严重时,建议结合硅胶柱法对扩增结果进一步确认,以防误判。基于建立的方法对鸡精调味料产品进行风险监测,30批次样品发现2批次未检出鸡源性成分,问题发现率为6.67%。结论:基于磁珠法建立了高通量、快速及简便的鸡精调味料中鸡源性成分的检测方法,为政府监管部门的风险监测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精调味料 鸡源性成分 真伪鉴别 风险监测
下载PDF
复合调味料配方优化与食品安全性评价
10
作者 张伟科 《现代食品》 2024年第13期162-164,178,共4页
本文深入探讨了复合调味料配方优化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包括平衡性原则、安全性原则和可持续性原则等;讨论了复合调味料配方的多种优化方法,包括成分配比的精细调整、现代仪器设备的应用以及统计模型的优化等;系统地分析了复合调味料的... 本文深入探讨了复合调味料配方优化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包括平衡性原则、安全性原则和可持续性原则等;讨论了复合调味料配方的多种优化方法,包括成分配比的精细调整、现代仪器设备的应用以及统计模型的优化等;系统地分析了复合调味料的安全性评价方法,涵盖了毒理学评估、微生物测试、重金属及污染物检测、稳定性测试等方面,并提出了建立综合的安全评估框架、提升实验室测试能力、建立风险管理和追踪系统以及持续加强监督与审查等建议,以确保复合调味料的优化不仅可以满足市场需求,还能保证消费者的健康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调味料 配方优化 食品安全性评价
下载PDF
鲜味物质及鲜味调味料的研发进展 被引量:9
11
作者 顾俊浩 俞铮 +4 位作者 张佳汇 王芳 李晓燕 刘太昂 王锡昌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418-426,共9页
以鲜味物质为基础的鲜味调味料作为安全、方便的一类定型调味料产品,已成为餐饮业和食品工业高质量快速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本文以鲜味物质以及鲜味调味料为综述对象,分别介绍了鲜味物质的组成,包括游离氨基酸及其钠盐、呈味核苷酸及... 以鲜味物质为基础的鲜味调味料作为安全、方便的一类定型调味料产品,已成为餐饮业和食品工业高质量快速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本文以鲜味物质以及鲜味调味料为综述对象,分别介绍了鲜味物质的组成,包括游离氨基酸及其钠盐、呈味核苷酸及其钠盐、鲜味肽及其配料并概述鲜味物质的味觉互作;鲜味调味料的制取方法,包括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和组合法。同时,阐述了鲜味调味料在食品中的应用,包括提高食品的可接受度、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以及与菜谱式调味料和预制菜肴结合。最后,对鲜味调味料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开发安全、美味、健康的鲜味调味料,提升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价值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味调味料 鲜味物质 制取方法 接受度 营养价值 菜谱式调味料 预制菜肴
下载PDF
宜宾燃面预制调味料配方优化及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琨毅 王琪 +5 位作者 韩利艳 黄燕兰 郭云霞 彭春芳 李秀萍 王卫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0-65,共6页
为优化宜宾燃面预制调味料的配方,在传统小吃宜宾燃面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利用模糊数学感官评价优化宜宾燃面预制调味料配方,并采用电子鼻分析宜宾燃面预制调味料配方优化前后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采用宜宾燃面的制作工艺,按... 为优化宜宾燃面预制调味料的配方,在传统小吃宜宾燃面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利用模糊数学感官评价优化宜宾燃面预制调味料配方,并采用电子鼻分析宜宾燃面预制调味料配方优化前后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采用宜宾燃面的制作工艺,按质量分数将肉末(37.8%)、碎米芽菜(21.9%)、花生碎(20.0%)、芝麻(8.0%)、葱花(2.3%)和胡萝卜丁(10.0%)作为预制调味料,宜宾燃面的感官评分最高(93.48分)。宜宾燃面预制调味料配方经过优化后,电子鼻传感器W1C(芳香化合物)响应值显著升高(P<0.05),W5S(氮氧化合物)响应值显著降低(P<0.05)。试验结果可为宜宾燃面预制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提供一定的参数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宾燃面 预制调味料 设计 模糊数学 电子鼻
下载PDF
大豆分离蛋白酶解工艺优化及在发酵调味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上官玲玲 张辉燕 +4 位作者 王文欣 李沛 李库 陈雄 代俊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272-280,共9页
为了提高大豆分离蛋白的加工附加值,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试验方法,以水解度和蛋白回收率为评价指标优化大豆分离蛋白的酶解条件,并利用谷氨酸棒杆菌发酵大豆分离蛋白酶解液制备调味料,通过谷氨酸含量和感官评价对调味料进行评估。结... 为了提高大豆分离蛋白的加工附加值,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试验方法,以水解度和蛋白回收率为评价指标优化大豆分离蛋白的酶解条件,并利用谷氨酸棒杆菌发酵大豆分离蛋白酶解液制备调味料,通过谷氨酸含量和感官评价对调味料进行评估。结果表明,FH17&ZF01双酶酶解体系最佳,最优酶解条件为酶添加量2.0 g/100 g、pH7.0、底物浓度15 g/100 mL、温度54.0℃、酶解时间13.0 h,优化后的酶解液水解度(37.1%)和蛋白回收率(70.3%)较优化前分别提高了1.7倍和0.8倍。摇瓶发酵条件下,酶解液发酵的谷氨酸含量(32.1 g/L)较优化前提高了32.1%。20 L罐分批补料条件下,谷氨酸产量为(83.6 g/L)较优化前提高了10.0%。以分批补料发酵制备的调味料的感官评定结果表明,发酵调味料的鲜味显著提高(P<0.05),苦味显著降低(P<0.05),整体滋味更加鲜美,风味更加协调。研究结果大大提高了大豆分离蛋白的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酶解工艺 调味料 响应面优化 谷氨酸 谷氨酸棒杆菌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调味料中吗啡、可待因、蒂巴因、那可丁和罂粟碱残留量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哲 张莹 +4 位作者 赵桐 赵灵智 沈晶萍 王世琨 李思圆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1-169,共9页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调味料中吗啡、可待因、蒂巴因、那可丁和罂粟碱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用水分散、乙腈超声提取,经盐析、低温高速离心分层后,样液于40℃水浴氮吹近干,用10%乙腈溶液(含0.1%甲酸)溶解残渣,...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调味料中吗啡、可待因、蒂巴因、那可丁和罂粟碱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用水分散、乙腈超声提取,经盐析、低温高速离心分层后,样液于40℃水浴氮吹近干,用10%乙腈溶液(含0.1%甲酸)溶解残渣,再经低温高速离心、过膜上机测定;以Kinetex^(■)2.6μm Biphenyl 100Å色谱柱(100 mm×3.0 mm)分离,0.1%甲酸-水和0.1%甲酸-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电喷雾电离(ESI),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MRM)下检测,吗啡、可待因用内标法定量,蒂巴因、那可丁、罂粟碱用外标法定量。结果:吗啡、可待因在0.5~20.0 ng/mL,蒂巴因在0.10~4.0 ng/mL,那可丁、罂粟碱在0.05~2.0 ng/mL范围内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8。吗啡、可待因的方法检出限为1.0μg/kg,蒂巴因的方法检出限为0.2μg/kg,那可丁、罂粟碱的方法检出限为0.1μg/kg。5种生物碱的加标回收率在75.2%~117.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准确度和重现性,可用于调味料中吗啡、可待因、蒂巴因、那可丁和罂粟碱的痕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味料 吗啡 可待因 蒂巴因 那可丁 罂粟碱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下载PDF
工程法速溶调味料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光辉 游健明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2006年第2期152-153,166,共3页
依据大众食俗与风味爱好,用工程法调味品的制作原理和方法,将传统调料,加工复配成综合调味能力强,用途广,使用方便的速溶调味料。
关键词 传统调味料 复合调味料 速溶调味料
下载PDF
我国复合调味料的安全风险研究进展
16
作者 欧阳灿 曾珍 +3 位作者 蒋春苹 杨育静 刘语嫣 刘韫滔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93-401,共9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预制菜市场的兴起,复合调味料在食品工业、餐饮业、家庭烹饪中的地位越发重要,市场规模发展迅速,出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然而其中存在的安全风险也越发突显出来,不仅危及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而且制约了预制菜产业的发展。该... 近年来随着我国预制菜市场的兴起,复合调味料在食品工业、餐饮业、家庭烹饪中的地位越发重要,市场规模发展迅速,出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然而其中存在的安全风险也越发突显出来,不仅危及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而且制约了预制菜产业的发展。该研究从复合调味料的原料、生产工艺、包装材料、贮藏和销售等方面介绍复合调味料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并建议生产企业应加强供应链的管理、建立灵活高效的HACCP体系和创新发展生产工艺及技术,监管部门需完善添加剂的使用规范、开展复合调味料的安全性评估和组织从业人员的培训,以保障我国复合调味料行业的健康发展、推动预制菜产业的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调味料 安全风险 对策 食品安全
下载PDF
后疫情时代复合调味料研发方向及风味研发系统开发的思考与建议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洁 许志颖 +1 位作者 薄文文 李亚芳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38-344,共7页
新冠疫情背景下,人们更加注重健康保健,消费更加理性,居家烹饪越来越多,这一方面突显了复合调味料是民生产业,刚需产品;另一方面也对产品定位和产品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主要阐述了后疫情时代利用“药食同源”物质、“味料同源”理... 新冠疫情背景下,人们更加注重健康保健,消费更加理性,居家烹饪越来越多,这一方面突显了复合调味料是民生产业,刚需产品;另一方面也对产品定位和产品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主要阐述了后疫情时代利用“药食同源”物质、“味料同源”理念和“减盐增味”技术开发“绿色化、功能化和健康化”复合调味料产品的研发方向;指出了复合调味料在研发方面存在的技术创新不足,产品模仿严重、同质化竞争激烈的问题;并提出了开发复合调味料风味研发系统的思考,从系统开发设计的原理、大功能和系统开发的意义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关于开发复合调味料风味研发系统的一些建议。旨在缩短复合调味料新品开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切实提高企业研发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调味料 风味研发 系统开发 减盐增味技术 同源理念 药食同源
下载PDF
通过式固相萃取柱净化-光化学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合调味料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 被引量:2
18
作者 岳超 徐欣丰 +5 位作者 赵超群 袁堃 王展华 刘柱 陈碧莲 梁晶晶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71-175,共5页
使用直接通过式固相萃取柱净化方式,建立高效、准确的测定复合调味品中黄曲霉毒素B_(1)、黄曲霉毒素B_(2)、黄曲霉毒素G_(1)、黄曲霉毒素G 2含量的方法。实验选择80%乙腈-水溶液为溶剂,采用高速研磨振摇和超声模式提取,使用通过式固相... 使用直接通过式固相萃取柱净化方式,建立高效、准确的测定复合调味品中黄曲霉毒素B_(1)、黄曲霉毒素B_(2)、黄曲霉毒素G_(1)、黄曲霉毒素G 2含量的方法。实验选择80%乙腈-水溶液为溶剂,采用高速研磨振摇和超声模式提取,使用通过式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乙腈-甲醇-水(20∶20∶60)为流动相等度洗脱,色谱柱为Zorbax C_(18)(4.6 mm×150 mm,5μ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5℃,选择光化学柱后衍生法和荧光检测器。结果显示4种黄曲霉毒素在0.015~21.60 n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4),黄曲霉毒素B_(1)、B_(2)、G_(1)、G 2的定量限分别为0.044,0.022,0.051,0.021μg/kg,3个添加浓度水平的回收率为71.2%~92.3%,RSD为1.36%~5.82%。该研究建立的方法适用于大批量复合调味料样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同时检测,研究结果为完善复合调味料中黄曲霉污染风险控制提供了对策,为完善法规标准提供了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 净化处理 PRiME-HLB 复合调味料 安全监管
下载PDF
多级模糊数学评判法评价虾壳类调味料 被引量:2
19
作者 卢文超 白婵 +4 位作者 熊光权 周际松 王炬光 邱亮 廖涛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9-45,共7页
为实现虾壳类调味料感官上的优化,以改性碱性蛋白酶和小龙虾虾壳粉为原料制备酶解液,调节还原糖的种类和添加量,利用美拉德反应制得虾壳类调味料,以低分子量香气中间体形成程度等指标对其进行评价。向调味料中加入去腥剂和增鲜剂,以多... 为实现虾壳类调味料感官上的优化,以改性碱性蛋白酶和小龙虾虾壳粉为原料制备酶解液,调节还原糖的种类和添加量,利用美拉德反应制得虾壳类调味料,以低分子量香气中间体形成程度等指标对其进行评价。向调味料中加入去腥剂和增鲜剂,以多级模糊数学评判法评价调味料等级。结果表明,美拉德反应的最佳还原糖添加参数为葡萄糖2%、木糖1%、核糖1%;反应后加入牛磺酸0.2%、鸟苷酸二钠0.1%、肌苷酸二钠0.1%调味效果最好。在此条件下调味料的多级模糊数学评判等级为优,此评价等级隶属度高达0.64326,多级模糊数学评判可实现虾壳类调味料感官上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龙虾 调味料 还原糖 美拉德反应 多级模糊数学
下载PDF
调味料及添加剂对裙带菜加工色泽的影响
20
作者 于美琪 金美然 +2 位作者 赵保民 朱太海 启航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51-261,共11页
以裙带菜为研究对象,采用色差仪、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研究食盐、白砂糖和食醋,抗坏血酸、柠檬酸、D-异抗坏血酸钠和山梨酸钾4种添加剂对裙带菜蒸煮处理过程中色泽的影响。结果表明,0.2%的食盐可以起到较好的护色作用,岩藻黄质和叶绿素a... 以裙带菜为研究对象,采用色差仪、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研究食盐、白砂糖和食醋,抗坏血酸、柠檬酸、D-异抗坏血酸钠和山梨酸钾4种添加剂对裙带菜蒸煮处理过程中色泽的影响。结果表明,0.2%的食盐可以起到较好的护色作用,岩藻黄质和叶绿素a得率分别提高了29.12%和79.73%。添加0.3%的白砂糖和0.04%的D-异抗坏血酸钠在提高裙带菜颜色稳定性的同时,显著降低了叶绿素a的含量【分别为(3.36±0.11)μg/g,(9.13±0.73)μg/g】,仅为对照组的21.51%和53.02%。随着食醋比例的增加,裙带菜逐渐变为橄榄色,色差可达到5.01。0.025%的食醋可使叶绿素a在裙带菜蒸煮处理过程中全部损失,而添加0.004%的柠檬酸后的岩藻黄质得率【(276.51±16.15)μg/g】相较于对照组【(213.47±16.77)μg/g】显著提高29.53%。抗坏血酸和山梨酸钾对裙带菜颜色稳定性具有双重作用,低含量(0.004%)的抗坏血酸可以促进叶绿素a的保留,使岩藻黄质得率【(422.73±26.35)μg/g】相较于对照组【(201.09±14.42)μg/g】显著提高,高含量(0.10%)的山梨酸钾则使叶绿素得率损失69.60%。在未来裙带菜调味食品的开发中,应添加合适比例的调味料以及添加剂以达到所需加工品质的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裙带菜 调味料 添加剂 色泽 色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