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谢默斯·希尼早期诗歌景观书写研究
1
作者 和耀荣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96-99,共4页
希尼的早期诗歌描写了自然景观、劳作景观以及地名诗景观。这些景观不仅仅是诗人对家乡故土怀旧式的描写,还承载了历史、政治和文化意义,表达了希尼对北爱尔兰故乡和爱尔兰传统既继承又疏离的双重矛盾态度,构建了多元身份,超越了“北爱... 希尼的早期诗歌描写了自然景观、劳作景观以及地名诗景观。这些景观不仅仅是诗人对家乡故土怀旧式的描写,还承载了历史、政治和文化意义,表达了希尼对北爱尔兰故乡和爱尔兰传统既继承又疏离的双重矛盾态度,构建了多元身份,超越了“北爱尔兰天主教农民家庭成员”这一客观身份对诗歌创作的限制,进入一个包含不同文化和意识形态且有利于诗歌创作的想象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默斯·希尼 早期诗歌 景观书写
下载PDF
杂合中建立第三空间——从霍米·巴巴的杂合理论看谢默斯·希尼的《贝奥武甫》译本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成坚 邓红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7-31,共5页
以后殖民主义理论家霍米·巴巴的“杂合”概念为理论视角,分析了诺贝尔奖获得者谢默斯·希尼的英译版《贝奥武甫》中的两种“杂合”现象:译者文化身份的杂合和语言的杂合,最终探讨了希尼版译文中“杂合”现象的文化意义。译本... 以后殖民主义理论家霍米·巴巴的“杂合”概念为理论视角,分析了诺贝尔奖获得者谢默斯·希尼的英译版《贝奥武甫》中的两种“杂合”现象:译者文化身份的杂合和语言的杂合,最终探讨了希尼版译文中“杂合”现象的文化意义。译本中的杂合既是译者一种后殖民文化反抗的态度与策略,同时也指涉了当今北爱尔兰多元文化构成的特征。在异质文化间的相互尊重与彼此融合中重新定义爱尔兰性——建立第三空间,则是当代北爱尔兰文化发展的方向。作为当代爱尔兰文坛主将的希尼以其翻译实践对此做了有益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米·巴巴 杂合 第三空间 谢默斯·希尼 《贝奥武甫》
下载PDF
乡土与反乡土--论谢默斯·希尼的诗歌对“原乡神话”的超越 被引量:2
3
作者 杜心源 徐胜君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2-116,共5页
爱尔兰文学对"原乡神话"的追逐起源于叶芝,然而希尼却看到了它的局限性。通过对历史经验的怀疑和反思,希尼有意识地创造出一系列日常生活化的乡土意象来摆脱对"原乡神话"的乌托邦式寄托,并将这些意象与文化价值的... 爱尔兰文学对"原乡神话"的追逐起源于叶芝,然而希尼却看到了它的局限性。通过对历史经验的怀疑和反思,希尼有意识地创造出一系列日常生活化的乡土意象来摆脱对"原乡神话"的乌托邦式寄托,并将这些意象与文化价值的相互指涉和冲击相关联。这一极具个人气质的表达方式使得北爱尔兰的乡土经验最终达到了普泛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默斯·希尼 原乡神话 日常生活 普泛化
下载PDF
爱尔兰民族身份的认知指示表征——以谢默斯·希尼的诗歌语篇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刘风光 王欣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36-40,共5页
认知指示语是认知诗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为文学语篇分析提供了全新的理论工具和研究视角。本研究从认知指示语和指示转移理论出发探究谢默斯·希尼诗歌《挖掘》和《惩罚》中的爱尔兰民族身份特征。研究发现:感知指示语、时间指示语... 认知指示语是认知诗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为文学语篇分析提供了全新的理论工具和研究视角。本研究从认知指示语和指示转移理论出发探究谢默斯·希尼诗歌《挖掘》和《惩罚》中的爱尔兰民族身份特征。研究发现:感知指示语、时间指示语、空间指示语和关系指示语的动态转移以及静态层面的文本指示语和体裁指示语连接了历史与现实,体现了诗人对“挖掘”这一传统劳作方式的继承和对带有神秘色彩的“沼泽传说”的思考,凸显了其爱尔兰民族继承者和捍卫者的身份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语篇 认知指示语 爱尔兰民族身份 谢默斯·希尼
下载PDF
译者主体性的彰显——谢默斯·希尼英译《贝奥武甫》之风格解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邓红 李成坚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年第8期156-159,共4页
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往往会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文章通过分析谢默斯.希尼英译《贝奥武甫》的译文选词、韵律及修辞... 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往往会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文章通过分析谢默斯.希尼英译《贝奥武甫》的译文选词、韵律及修辞等风格特征,探讨由译文风格所彰显出的译者民族文化身份、文化审美及文化取向等译者主体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主体性 谢默斯·希尼 《贝奥武甫》 风格
下载PDF
论谢默斯·希尼的民族文化身份问题——解析沼泽诗两首《托兰人》与《惩罚》 被引量:2
6
作者 李仙琼 《怀化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99-101,共3页
出生于爱尔兰的天主教家庭,一直耳濡目染盖尔文学传统,而同时在学校接受英国的语言文化,使希尼从小就受到两种相互冲突的文化的熏陶。1969年末,北爱局势恶化,希尼对艺术的追求与政治的冲突更加明显地体现出来。从此时期希尼所创造的沼... 出生于爱尔兰的天主教家庭,一直耳濡目染盖尔文学传统,而同时在学校接受英国的语言文化,使希尼从小就受到两种相互冲突的文化的熏陶。1969年末,北爱局势恶化,希尼对艺术的追求与政治的冲突更加明显地体现出来。从此时期希尼所创造的沼泽诗出发,分析诗歌中所表现的文化冲突语境以及诗人对自己文化身份的寻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默斯·希尼 文化身份 托兰人 惩罚
下载PDF
寻找爱尔兰文化和政治的言说方式——论谢默斯·希尼的诗集《外出度冬》 被引量:9
7
作者 李成坚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55-57,共3页
《外出度冬》是199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谢默斯·希尼的第三本诗集,也是70年代诗人文学创作颠峰10年的发端之作。在这本诗集中,诗人通过对爱尔兰语言和地形的历史挖掘和勘探,找到了他对爱尔兰文化和政治表达的言说方式,从而使诗人的... 《外出度冬》是199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谢默斯·希尼的第三本诗集,也是70年代诗人文学创作颠峰10年的发端之作。在这本诗集中,诗人通过对爱尔兰语言和地形的历史挖掘和勘探,找到了他对爱尔兰文化和政治表达的言说方式,从而使诗人的个人经验洞开为广阔的民族经验,实践了他的"诗是文化的自我回归"的诗学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默斯·希尼 《外出度冬》 民族经验 文化自我回归
下载PDF
爱尔兰诗人谢默斯·希尼诗歌语词的本体性初探 被引量:1
8
作者 毕跃忠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26-28,32,共4页
199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爱尔兰诗人谢默斯·希尼以本体性的语言构筑诗学空间,使单个词语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含量,并由之辐射出广阔的历史、社会、艺术、心理的维度。语词形式的融合消解了历史、文化、语言的界限,打通了读者审美接受... 199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爱尔兰诗人谢默斯·希尼以本体性的语言构筑诗学空间,使单个词语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含量,并由之辐射出广阔的历史、社会、艺术、心理的维度。语词形式的融合消解了历史、文化、语言的界限,打通了读者审美接受的心理时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默斯·希尼 本体性 审美接受
下载PDF
谢默斯·希尼的记忆诗学 被引量:1
9
作者 潘滢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91-94,共4页
爱尔兰诗人谢默斯·希尼是一位多产诗人,从他的第一部诗集《一个自然主义者的死亡》到最近出版的《区线与环线》,我们发现他有很多诗作是关于童年的记忆的。我们以他这两本诗集为例结合爱德华·S·凯塞的记忆理论,深入探讨... 爱尔兰诗人谢默斯·希尼是一位多产诗人,从他的第一部诗集《一个自然主义者的死亡》到最近出版的《区线与环线》,我们发现他有很多诗作是关于童年的记忆的。我们以他这两本诗集为例结合爱德华·S·凯塞的记忆理论,深入探讨他的记忆诗学,以便能对他的诗有一个新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默斯·希尼 诗歌 记忆
下载PDF
从记忆的挖掘到哲理的探索 谢默斯·希尼的诗歌创作历程简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夏延华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101-101,103,共2页
谢默斯·希尼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其诗歌创作经历了三个不同的时期。文章梳理了谢默斯各个时期诗歌创作的特点和作品风格,认为爱尔兰情节始终是激励诗人不断超越自我的根源。
关键词 谢默斯·希尼 北爱尔兰 意象 诗学
下载PDF
谢默斯·希尼《田间劳作》的心路历程及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成坚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71-75,共5页
《田间劳作》是谢默斯·希尼的第五本诗集 ,它记录了诗人在面对“政治”和“诗学本真”问题时所历经的内心困惑和挣扎 ,最终诗人坚守着一种“疏离却又非逃避”的诗学态度。这一态度的确立是诗人 80年代诗风变化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谢默斯·希尼 田间劳作 心路历程
下载PDF
谢默斯·希尼诗歌语篇平衡观取效行为阐析
12
作者 刘风光 刘雯雯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53-57,共5页
取效行为是诗歌语篇多维意义阐释的新视角,可以用来解读诗歌的朦胧性。爱尔兰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谢默斯·希尼通过诗歌语篇表现了其对政治关系的思考及身份的探寻,表达了深刻的平衡观。从明示取效、隐性取效、受动取效三个层面阐析... 取效行为是诗歌语篇多维意义阐释的新视角,可以用来解读诗歌的朦胧性。爱尔兰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谢默斯·希尼通过诗歌语篇表现了其对政治关系的思考及身份的探寻,表达了深刻的平衡观。从明示取效、隐性取效、受动取效三个层面阐析希尼对诗歌与政治关系平衡、多元文化平衡的追求与实现,探究取效行为用于诗歌语篇阐释的可行性,可以为诗歌语篇的语用文体研究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默斯·希尼 诗歌语篇 取效行为 平衡观
下载PDF
谢默斯·希尼的诗歌研究——从诗集《在外过冬》看希尼的诗歌艺术
13
作者 阙红玲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109-110,共2页
谢默斯·希尼是继叶芝之后最重要的爱尔兰诗人,199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外过冬》是希尼于1972年发表的一部诗集,它是70年代诗人文学创作颠峰10年的发端之作。本文分析了希尼在这部诗集中所展现的诗歌艺术。读他的诗歌,不仅可... 谢默斯·希尼是继叶芝之后最重要的爱尔兰诗人,199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外过冬》是希尼于1972年发表的一部诗集,它是70年代诗人文学创作颠峰10年的发端之作。本文分析了希尼在这部诗集中所展现的诗歌艺术。读他的诗歌,不仅可以读出他对诗艺和美学的追求,也可以领会到他对民族和身份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默斯·希尼 《在外过冬》 诗歌艺术
下载PDF
谢默斯·希尼的诗歌研究——从《一个自然主义者的死亡》看希尼的早期诗歌创作
14
作者 阙红玲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21-22,共2页
谢默斯·希尼是继叶芝之后最重要的爱尔兰诗人,199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个自然主义者的死亡》是希尼于1966年发表的第一部诗集,诗人以该诗集一举成名。笔者通过对这部诗集的解读,分析了希尼早期诗歌创作的特点。
关键词 谢默斯·希尼 《一个自然主义者的死亡》 早期诗歌创作
下载PDF
论谢默斯·希尼诗歌的“位置”观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燕娇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105-114,139,共10页
"位置"或"地域"这一概念在谢默斯·希尼诗歌中不仅指涉令人感怀的地理方位,更是激发诗人新奇想象与对爱尔兰文化传承问题进行哲学思辨的催化剂,据此希尼得以反观社会政治现实。希尼寓不同地域于诗歌表达,在挖... "位置"或"地域"这一概念在谢默斯·希尼诗歌中不仅指涉令人感怀的地理方位,更是激发诗人新奇想象与对爱尔兰文化传承问题进行哲学思辨的催化剂,据此希尼得以反观社会政治现实。希尼寓不同地域于诗歌表达,在挖掘爱尔兰性、唤起爱尔兰民族记忆的同时,亦不断反思"地域"与诗歌的关系、诗歌的地位,以及诗人甚至艺术家在社会中的定位。本文以《挖掘》、《托兰人》和《斯特森岛》为例,通过文本细读,探讨希尼诗歌中的"位置"观,旨在证明:诗人在面对社会现实义务与自我艺术追求相矛盾时应保持中立,并主动承担彰显文学内省特性与文学良知功效的诗学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默斯·希尼 “位置”观 艺术追求 文学良知
下载PDF
爱尔兰政治语境下谢默斯·希尼诗歌的伦理张力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雪滢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96-98,102,共4页
指出在爱尔兰特殊的政治语境下,希尼的诗歌有着独特的伦理深度,个人与集体、艺术与社会、沉默与诗语、古与今等多种维度共同构建着希尼诗歌的伦理张力。通过重点分析"惩罚"、"意外伤亡"等诗歌,追溯但丁对希尼的影响... 指出在爱尔兰特殊的政治语境下,希尼的诗歌有着独特的伦理深度,个人与集体、艺术与社会、沉默与诗语、古与今等多种维度共同构建着希尼诗歌的伦理张力。通过重点分析"惩罚"、"意外伤亡"等诗歌,追溯但丁对希尼的影响,进一步明晰希尼诗歌的伦理问题是如何通过张力得到形式和内容的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尔兰 政治语境 谢默斯·希尼 伦理 张力
下载PDF
由谢默斯·希尼诗作风格之变化而折射出的自我“挖掘”之路
17
作者 王少逸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7期204-205,共2页
谢默斯·希尼的诗歌植根于自身及其所拥有的爱尔兰血统之中。作为爱尔兰人的希尼,面对着爱尔兰文化同英国文化、爱尔兰人身份同英国人身份的冲突,在其诗歌中展开了一条自我挖掘、自我救赎之路。这一历程也清晰地反映在其不同阶段的... 谢默斯·希尼的诗歌植根于自身及其所拥有的爱尔兰血统之中。作为爱尔兰人的希尼,面对着爱尔兰文化同英国文化、爱尔兰人身份同英国人身份的冲突,在其诗歌中展开了一条自我挖掘、自我救赎之路。这一历程也清晰地反映在其不同阶段的诗歌中。最终诗人在艺术的创作中找到了一条自我平衡之路,一种"钻石般的稳定与纯粹"。笔者正试图通过对其不同阶段诗歌的分析,逐步揭示这一条诗人的自我挖掘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默斯·希尼 挖掘 爱尔兰 文化身份 冲突
下载PDF
199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爱尔兰诗人谢默斯·希尼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永彩 《泰山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2-2,共1页
10月5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1995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爱尔兰诗人谢默斯·希尼。因此,谢默斯·希尼成为爱尔兰文学史上获此殊荣的第4位作家,也是在威廉·叶芝(1865—1939)之后获得如此殊荣的第2位爱尔兰诗人。 谢默斯·... 10月5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1995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爱尔兰诗人谢默斯·希尼。因此,谢默斯·希尼成为爱尔兰文学史上获此殊荣的第4位作家,也是在威廉·叶芝(1865—1939)之后获得如此殊荣的第2位爱尔兰诗人。 谢默斯·希尼,1939年4月13日出生在北爱尔兰德雷县的一个小农庄,并在那里长大成人。1957年,他移居贝尔法斯特,现在住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他是家庭中的长子,共有7个弟妹,父母都是天主教徒。1961年,他在贝尔法斯特的女王大学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此后在贝尔法斯特的一些学校和学院任教(1962—1966),继而返回女王大学任文学讲师(1966—1972)。他还在美国的伯克利和哈佛任客座教授,1989年起又任牛滓大学文学教授,讲授诗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默斯·希尼 诺贝尔文学奖 北爱尔兰 贝尔法斯特 1995年 文学史 诗歌 天主教徒 皇家科学院 日常生活
下载PDF
《挖掘》谢默斯·希尼笔下的爱尔兰性
19
作者 周静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年第5期153-154,共2页
谢默斯·希尼是爱尔兰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描写恬静的田园生活而广受赞誉。《挖掘》探讨的不仅仅是诗人的童年生活,它挖掘的是曾一度被遗忘了的爱尔兰性,反映了深刻的民族身份问题。表达了诗人对爱尔兰民族的爱以及追寻爱... 谢默斯·希尼是爱尔兰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描写恬静的田园生活而广受赞誉。《挖掘》探讨的不仅仅是诗人的童年生活,它挖掘的是曾一度被遗忘了的爱尔兰性,反映了深刻的民族身份问题。表达了诗人对爱尔兰民族的爱以及追寻爱尔兰文化和历史的决心,是希尼早起创作思想的浓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挖掘》 爱尔兰性 谢默斯·希尼
下载PDF
谢默斯·希尼的圣礼诗学
20
作者 袁广涛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5-11,94,共8页
在20世纪世俗化的浪潮中,希尼放弃了天主教信仰。但天主教圣礼主义仍然影响了希尼的诗歌思想和实践。首先,圣礼影响了希尼的世界观尤其是语言观念,身体性语言以及圣礼意象和隐喻成为希尼诗歌的形式特点;其次,圣礼主义对身体的关注契合... 在20世纪世俗化的浪潮中,希尼放弃了天主教信仰。但天主教圣礼主义仍然影响了希尼的诗歌思想和实践。首先,圣礼影响了希尼的世界观尤其是语言观念,身体性语言以及圣礼意象和隐喻成为希尼诗歌的形式特点;其次,圣礼主义对身体的关注契合了希尼的人文关怀,诗人通过书写身体和爱欲,批驳爱尔兰天主教会的禁欲主义;再次,希尼诗中“人之链”的意象表达了普遍的人道意识,赋予诗歌以介入现实的道德潜能。希尼认为“诗歌即神恩”,一方面指诗歌的现实道德力量,另一方面强调了诗歌有超越现实的灵性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默斯·希尼 圣礼主义 身体 人之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