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2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湿法热解法制备L-焦谷氨酸的工艺优化研究
1
作者 王艳领 田春美 《化工管理》 2024年第14期150-152,共3页
采用湿法热解法,以L-谷氨酸为原料,探究L-焦谷氨酸的制备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反应的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了制备L-焦谷氨酸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反应时间4 h、加水量15 g、反应温度150℃,此时所得L-谷氨酸的转化率为97.37%。这种... 采用湿法热解法,以L-谷氨酸为原料,探究L-焦谷氨酸的制备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反应的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了制备L-焦谷氨酸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反应时间4 h、加水量15 g、反应温度150℃,此时所得L-谷氨酸的转化率为97.37%。这种方法是用水作为反应载体,无需催化剂与压力等条件,既节能减排,又产量高,为清洁高效生产L-焦谷氨酸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验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焦谷氨酸 L-谷氨酸 湿法热解 工艺优化
下载PDF
电针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海马谷氨酸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童思佳 王堃 +1 位作者 吴生兵 周美启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3期92-97,共6页
目的 观察电针对急性心肌缺血(AMI)大鼠海马谷氨酸(Glu)、代谢型谷氨酸受体2/3(mGluR2/3)和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抗AMI的作用机制。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和抑制剂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 目的 观察电针对急性心肌缺血(AMI)大鼠海马谷氨酸(Glu)、代谢型谷氨酸受体2/3(mGluR2/3)和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抗AMI的作用机制。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和抑制剂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建立AMI大鼠模型。电针组于双侧“神门”“通里”予电针刺激,30 min/次,1次/d,连续3 d;抑制剂组于造模后30 min经侧脑室注入mGluR2/3抑制剂LY341459。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ELISA检测心肌组织胱天蛋白酶-3(Caspase-3)活性和海马组织Glu含量,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海马组织mGluR2/3表达,TUNEL染色检测海马组织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和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细胞稀疏、肿胀,炎性细胞浸润严重;心肌组织Caspase-3活性显著升高,海马组织Glu含量、mGluR2/3阳性表达及凋亡细胞数均显著增加(P<0.01),海马组织PI3K、Akt蛋白表达显著降低,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和抑制剂大鼠心肌细胞水肿减轻,炎性细胞浸润减少,心肌组织Caspase-3活性显著降低,海马组织Glu含量、mGluR2/3阳性表达及凋亡细胞数均显著减少(P<0.01),海马组织PI3K、Akt蛋白表达显著升高,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 电针可改善AMI大鼠心肌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进而抑制海马组织mGluR2/3过度表达、减少Glu蓄积、抑制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减轻神经毒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缺血 电针 海马 谷氨酸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2/3 大鼠
下载PDF
水液相下羟自由基与谷氨酸分子反应机理的量子化学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牛鹤丽 杨应 +5 位作者 徐岩 孙艳雨 郝成欣 王佐成 姜春旭 赵丽红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3-154,共12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M06-2X和MN15方法,结合自洽反应场理论的SMD模型方法,研究了水液相下羟自由基(OH)与谷氨酸分子(Glu)反应的机理。研究发现:Glu的损伤可通过OH抽取其不同位置的H原子、OH加成到羧基和去质子羧基C以及单电子从Glu分子...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M06-2X和MN15方法,结合自洽反应场理论的SMD模型方法,研究了水液相下羟自由基(OH)与谷氨酸分子(Glu)反应的机理。研究发现:Glu的损伤可通过OH抽取其不同位置的H原子、OH加成到羧基和去质子羧基C以及单电子从Glu分子向OH转移3个途径实现。势能面计算表明:OH加成到羧基和去质子羧基C的反应通道最具优势,反应无势垒;OH抽取质子化氨基H、α-H、β-H、γ-H和羧基H的最低能垒分别是28.7、17.6、8.0、18.3和29.0 kJ/mol;电子从Glu分子向OH转移为劣势通道,反应能垒是255.2 kJ/mol。结果表明,水液相下OH加成和抽H均可诱导Glu分子损伤,损伤的Glu绝大多数难以修复,Glu具有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 羟自由基 密度泛函理论 过渡态 电子转移 能垒 损伤
下载PDF
温胆汤含药血清对10 mmol/L谷氨酸环境下星型胶质细胞PI3K、Akt、mTOR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徐义勇 徐欣怡 +1 位作者 万红娇 田真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4-188,I0025-I0027,共8页
目的 探讨温胆汤含药血清对10 mmol/L谷氨酸诱导的大鼠星型胶质细胞凋亡、周期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 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 目的 探讨温胆汤含药血清对10 mmol/L谷氨酸诱导的大鼠星型胶质细胞凋亡、周期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 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60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其中正常组20只,氯氮平组和温胆汤高、中、低剂量组各10只。正常组予20 g/kg 0.9%氯化钠溶液灌胃,氯氮平组予氯氮平原药20 mg/kg灌胃,温胆汤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予40、20、10 g/kg温胆汤灌胃,1次/d,共8 d。处死大鼠后取血,离心取血清,灭活除菌,EP管分装备用。将大鼠星型胶质细胞分为正常血清组、模型血清组,氯氮平含药血清组和温胆汤高、中、低剂量含药血清组,除正常血清组外,其余各组予10μmol/mL谷氨酸处理48 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Western bloting、Real-time PCR分别测定细胞PI3K、Akt、mTOR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 温胆汤含药血清可明显降低谷氨酸环境下大鼠星型胶质细胞凋亡率(P<0.01)和G0/G1期细胞占比(P<0.05),升高S期及G2/M期细胞占比;降低细胞P-P13K/P13K、P-ATK/AKT、P-mTOR/mTOR蛋白表达比值(温胆汤低剂量血清组除外,P<0.05)和细胞PI3K、Akt、mTOR mRNA表达(温胆汤低剂量血清组除外,P<0.01)。结论 温胆汤含药血清可有效调节大鼠星形胶质细胞PI3K、Akt、mTOR表达,达到保护神经细胞的目的,这可能是温胆汤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胆汤含药血清 谷氨酸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信号通路
下载PDF
饲料中谷氨酸、谷氨酰胺和谷氨酸钠对鳜摄食、生长、胃肠及肝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方揽月 许耀升 +8 位作者 刘天骥 李洪琴 刘匆 李虹 翟旭亮 薛洋 沈子伟 陈拥军 罗莉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2-599,共8页
为研究谷氨酸(Glu)、谷氨酰胺(Gln)和谷氨酸钠(MSG)对鳜(Siniperca chuatsi)摄食、生长及胃肠功能的影响,以鳜基础饲料为对照组(CON),分别添加0.2%和0.4%的Glu、Gln和MSG,命名为Glu-0.2、Glu-0.4、Gln-0.2、Gln-0.4、MSG-0.2和MSG-0.4... 为研究谷氨酸(Glu)、谷氨酰胺(Gln)和谷氨酸钠(MSG)对鳜(Siniperca chuatsi)摄食、生长及胃肠功能的影响,以鳜基础饲料为对照组(CON),分别添加0.2%和0.4%的Glu、Gln和MSG,命名为Glu-0.2、Glu-0.4、Gln-0.2、Gln-0.4、MSG-0.2和MSG-0.4六个处理组,饲喂初始体质量为(17.60±0.53)g的鳜56d。同CON相比,结果显示:(1)三种添加剂均显著提高摄食量,其中MSG组最明显;(2)Glu-0.2和Gln-0.2的增重率、饲料转化率显著提高;(3)各添加组的胃蛋白酶活力和Glu-0.2、Glu-0.4、Gln-0.2的胃H+-K+-ATPase活力显著增强;(4)肠道中的胰蛋白酶活力在Glu-0.2显著提高,Na+-K+-ATPase活力在Gln-0.4无促进作用,其他组均显著增强;(5)Glu组、MSG组血浆中D-乳酸、内毒素含量和二胺氧化酶活性均显著降低;(6)Gln组血浆AST和ALT显著升高,且肝细胞肿胀、空泡化明显增多;(7)Glu组和MSG组血浆抗氧化能力显著升高,Gln组显著降低;(8)肠道微生物组成Glu-0.2的门水平软壁菌门(Tenericutes)、属水平索氏鲸杆菌属(Cetobacterium)丰度显著高于CON组。综上,Glu具有促进鳜胃酸分泌和胃肠消化吸收能力,增强肠道物理屏障,改善肠道菌群,促进生长;Gln能提升鳜胃肠功能,而机体抗氧化力、肝功能下降;MSG促进摄食和生长效果最佳,但对饲料转化无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 谷氨酰胺 谷氨酸
下载PDF
Homer1b/c通过内质网功能调节由谷氨酸兴奋性毒性损伤诱发的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自噬
6
作者 张敏敏 朱宣 +4 位作者 沈红健 吕楠 吴雄枫 徐小龙 吴涛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7-283,共7页
目的研究Homer1b/c蛋白在谷氨酸兴奋性毒性损伤诱发的细胞自噬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用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通过500μmol/L L-谷氨酸处理建立细胞损伤模型。用siRNA慢病毒转染方式下调Homer1b/c表达,用10μmol/L钙离子螯合剂BAPTA... 目的研究Homer1b/c蛋白在谷氨酸兴奋性毒性损伤诱发的细胞自噬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用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通过500μmol/L L-谷氨酸处理建立细胞损伤模型。用siRNA慢病毒转染方式下调Homer1b/c表达,用10μmol/L钙离子螯合剂BAPTA-AM、10 mmol/L内质网应激抑制剂4-PBA分别抑制细胞内钙离子释放和内质网应激后,使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Homer1b/c蛋白,自噬效应蛋白[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及内质网应激标志蛋白[C/EBP同源蛋白(CHOP)、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 78)]的表达水平。结果L-谷氨酸处理HT22细胞12 h后,细胞中beclin-1表达和LC3-Ⅱ/LC3-Ⅰ比值均较对照组升高(均P<0.05);与转染对照组相比,下调Homer1b/c表达可降低细胞中beclin-1表达和LC3-Ⅱ/LC3-Ⅰ比值(均P<0.05);抑制细胞内钙离子释放和内质网应激均能降低细胞中beclin-1表达和LC3-Ⅱ/LC3-Ⅰ比值(均P<0.05);下调Homer1b/c表达后,抑制细胞内钙离子释放和内质网应激未能进一步降低细胞中beclin-1表达和LC3-Ⅱ/LC3-Ⅰ比值。结论Homer1b/c能够调节谷氨酸兴奋性毒性损伤诱发的细胞自噬,其调节作用可能与内质网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神经元 自噬 HOMER 钙稳态 内质网应激 兴奋性损伤 谷氨酸
下载PDF
蓝斑核谷氨酸能神经元参与调节小鼠体重
7
作者 李国俊 曹晓娟 +8 位作者 刘昊东 李鹏辉 李嘉成 樊奇 王星 陈玉洁 海日汗 张小宇 杜晨光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72-2679,共8页
下丘脑是参与进食调控的重要脑区,具有复杂的环路调控机制。然而,是否存在下丘脑以外同样发挥体重调节功能的神经核团尚不清楚。本试验利用神经环路示踪技术,鉴定向背肩胛棕色脂肪组织(interscapular brown adipose tissue, IBAT)发送... 下丘脑是参与进食调控的重要脑区,具有复杂的环路调控机制。然而,是否存在下丘脑以外同样发挥体重调节功能的神经核团尚不清楚。本试验利用神经环路示踪技术,鉴定向背肩胛棕色脂肪组织(interscapular brown adipose tissue, IBAT)发送神经元投射的神经元类型和分布,探究中枢神经元及神经环路调节能量稳态的形态学基础。首先通过报告基因和逆行示踪识别囊泡型谷氨酸转运体2(vesicular glutamate transporter 2, VGlut2)和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 ERK)神经元,顺行示踪试验拓展VGlut2神经元发送神经支配的大脑区域。化学遗传技术验证VGlut2免疫阳性神经元的体重和采食调控作用。结果显示:LC^(VGlut2::ERK)神经元向IBAT发送密集的神经支配信号。ERK免疫阳性神经元富集表达在LC,可作为LC特异性标记物。LC^(VGlut2)神经元向纹状体(neurons project to the striatum, CPu)、第二运动皮层(secondary motor cortex, M2)、下丘脑腹内侧核(ventromedial hypothalamic nucleus, VMH)和迷走神经背核(dorsal motor nucleus of the vagus, DMV)发送神经元投射。化学遗传激活LC^(VGlut2)神经元显著降低小鼠体重(P=0.016 5)和采食(P=0.029 0)。综上,LC^(VGlut2)神经元参与小鼠的体重调节过程。鉴定除下丘脑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nucleus of hypothalamus, PVN)以外的谷氨酸能神经元及调节体重的下游神经环路,将进一步加深对于摄食行为和摄食过程中神经调控机制的了解,为研究和干预肥胖相关的疾病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丘脑 谷氨酸能神经元 蓝斑核 体重
下载PDF
柴金解郁安神片调控CaMKII和Cofilin双信号通路改善抑郁症海马谷氨酸能神经元突触重塑
8
作者 刘检 唐林 +5 位作者 赵洪庆 刘林 杨蕙 李薇 孟盼 王宇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23-1532,共10页
目的探讨柴金解郁安神片调控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II)和Cofilin双信号通路,改善抑郁症海马谷氨酸能神经元突触重塑的分子机制。方法皮质酮联合脂多糖建立抑郁症体外细胞模型,实验设正常组、模型组、GR阻断剂组、GR激动剂组... 目的探讨柴金解郁安神片调控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II)和Cofilin双信号通路,改善抑郁症海马谷氨酸能神经元突触重塑的分子机制。方法皮质酮联合脂多糖建立抑郁症体外细胞模型,实验设正常组、模型组、GR阻断剂组、GR激动剂组、CX3CR1阻断剂组、CX3CR1激动剂组、柴金解郁安神片组、柴金解郁安神片联合GR激动剂组、柴金解郁安神片联合CX3CR1激动剂组,观察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前扣带皮层(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CC)和海马神经元形态结构变化;检测ACC和海马谷氨酸能神经元激活及突触重塑情况;免疫荧光、Western blot分别检测海马谷氨酸能神经元内突触重塑相关谷氨酸受体2A(GRIN2A)、GRIN2B、CaMKII、MK2、Cofili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柴金解郁安神片能明显改善胶质细胞、ACC和海马神经元损伤,并抑制ACC和海马谷氨酸能神经元异常激活,同时下调GRIN2A、GRIN2B、MK2蛋白,上调CaMKII、Cofilin蛋白,继而改善海马谷氨酸能神经元突触可塑性损伤和突触重塑。结论柴金解郁安神片能有效改善抑郁症海马谷氨酸能神经元突触重塑,其分子机制与调节突触重塑相关NR/CaMKII、MK2/Cofilin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谷氨酸能神经元 突触重塑 NR/CaMKII MK2/Cofilin 柴金解郁安神片
下载PDF
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添加谷氨酸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液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9
作者 刘景 方桂友 +3 位作者 缪伏荣 叶鼎承 林长光 董志岩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4-29,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较大幅度降低饲粮粗蛋白质(CP)水平,平衡必需氨基酸并添加谷氨酸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液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144头杜长大杂交仔猪,随机分成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试验期16 d。Ⅰ组(对照组)饲粮CP... 试验旨在研究较大幅度降低饲粮粗蛋白质(CP)水平,平衡必需氨基酸并添加谷氨酸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液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144头杜长大杂交仔猪,随机分成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试验期16 d。Ⅰ组(对照组)饲粮CP水平为21.16%,Ⅱ组饲粮CP水平为15.97%,补充必需氨基酸(EAA)赖氨酸(Lys)、蛋氨酸(Met)、苏氨酸(Thr)、色氨酸(Trp)、缬氨酸(Val)和异亮氨酸(Ile),Ⅲ组为Ⅱ组+谷氨酸(Glu)。结果表明,仔猪平均日增重(ADG)Ⅱ组显著低于Ⅰ组和Ⅲ组(P<0.05)。Ⅱ组仔猪腹泻率显著低于Ⅰ组(P<0.05),Ⅲ组显著低于Ⅱ组(P<0.05),Ⅲ组极显著低于Ⅰ组(P<0.01)。Ⅲ组血浆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血浆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Ⅲ组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Ⅱ组血浆IL-10含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综上,断奶后饲喂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并添加谷氨酸的饲粮能够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减少腹泻、增强机体抗氧化和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 生长性能 血液抗氧化 免疫指标 低蛋白质饲粮 断奶仔猪
下载PDF
基于纳米银/聚L-谷氨酸修饰玻碳电极的电化学传感器用于泡菜中亚硝酸钠含量的测定
10
作者 黄宝美 左岳瑶 +5 位作者 李媛 浦贤翠 贾悦 钟欣恒 余杰 代钰敏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02-506,共5页
采用电沉积和电聚合的方式,将纳米银和L-谷氨酸修饰在玻碳电极上,制得纳米银/聚L-谷氨酸修饰玻碳电极(Poly-L-Glu/Nano-Ag/GCE)。以0.2 mol·L^(-1)磷酸盐缓冲溶液(pH 7.0)为支持电解质,以Poly-L-Glu/Nano-Ag/GCE为工作电极,饱和甘... 采用电沉积和电聚合的方式,将纳米银和L-谷氨酸修饰在玻碳电极上,制得纳米银/聚L-谷氨酸修饰玻碳电极(Poly-L-Glu/Nano-Ag/GCE)。以0.2 mol·L^(-1)磷酸盐缓冲溶液(pH 7.0)为支持电解质,以Poly-L-Glu/Nano-Ag/GCE为工作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铂电极为辅助电极,在最佳检测条件下,采用循环伏安法进行测定。结果表明:Poly-L-Glu/Nano-Ag/GCE对亚硝酸钠具有较好的选择性,亚硝酸钠的浓度在4.14×10^(-6)~1.35×10^(-3) mol·L^(-1)内与对应的氧化峰电流的绝对值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k)为4.14×10^(-7) mol·L^(-1),并且该电极的制备方法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将PolyL-Glu/Nano-Ag/GCE用于泡菜样品中亚硝酸钠的测定,检出量为1.33×10^(-5) mol·L^(-1),加标回收率为98.9%~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 L-谷氨酸 亚硝酸钠 修饰电极 电化学传感器
下载PDF
水稻谷氨酸受体的低温胁迫响应研究
11
作者 文婷婷 张雪飞 +4 位作者 郭璇 朱姣姣 Shamsur Rehman 李广贤 曾威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共9页
水稻在低温胁迫条件下易受到损害。谷氨酸受体(GLRs)作为一种冷感受器在线虫、小鼠和人类神经元中传递低温信号,但关于植物GLRs的低温作用还未得到充分了解。为了深入研究水稻GLRs的低温响应功能,本实验开展水稻在低温胁迫下经谷氨酸受... 水稻在低温胁迫条件下易受到损害。谷氨酸受体(GLRs)作为一种冷感受器在线虫、小鼠和人类神经元中传递低温信号,但关于植物GLRs的低温作用还未得到充分了解。为了深入研究水稻GLRs的低温响应功能,本实验开展水稻在低温胁迫下经谷氨酸受体激动剂(gly)处理后表型、生理指标和基因表达模式的研究。结果表明,10 mmol/L浓度的谷氨酸受体激动剂处理能够增强水稻苗期耐低温性。生理和分子生物学实验表明,水稻苗期通过调节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丙二醛和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的表达来提高低温环境下的耐冷性。此外,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成功构建了OsGLR6.5和OsGLR6.9基因的敲除突变体,发现OsGLR6.5基因在水稻低温胁迫中可能具有重要的调控功能。这些发现对深入理解水稻对低温环境的适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谷氨酸受体 耐冷性 基因表达 CRISPR/Cas9
下载PDF
聚谷氨酸肥料增效剂对设施黄瓜生长、产量、品质的影响
12
作者 廉晓娟 王艳 +1 位作者 梁新书 李明悦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5期8-12,共5页
为验证聚谷氨酸肥料增效剂在黄瓜上的应用效果,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聚谷氨酸肥料增效剂不同施用量对设施黄瓜生长、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设施黄瓜施用不同剂量的聚谷氨酸肥料增效剂,株高、节间距、叶片数和根干质量明显提... 为验证聚谷氨酸肥料增效剂在黄瓜上的应用效果,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聚谷氨酸肥料增效剂不同施用量对设施黄瓜生长、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设施黄瓜施用不同剂量的聚谷氨酸肥料增效剂,株高、节间距、叶片数和根干质量明显提高。与对照相比,T2、T3、T4处理开花期株高增幅23.5%~39.6%,盛瓜期株高增幅11.3%~12.1%;开花期节间距分别比对照提高21.64%、8.38%、31.58%,盛瓜期节间距分别比对照提高3.03%、6.74%、7.98%;开花期叶片数分别比对照提高20.24%、19.05%、14.29%,盛瓜期分别比对照提高5.12%、5.12%、3.15%;根干质量分别比对照提高28.57%、92.86%、32.14%。施用聚谷氨酸肥料增效剂后,黄瓜增产效果明显,单瓜质量较对照增幅为4.01%~25.84%,产量增幅为1.31%~9.12%。施用聚谷氨酸肥料增效剂能够明显提高果实中VC含量和可溶性总糖含量,改善蔬菜品质。综上,聚谷氨酸肥料增效剂用量为9.375 kg·hm^(-2)时,设施黄瓜产量高,品质优,可作为推荐施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 肥料增效剂 黄瓜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督脉电针调控胱氨酸/谷氨酸反向转运体改善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作用机制
13
作者 张丽红 李瑞青 +4 位作者 王艺莹 梅紧紧 苏凯奇 顾昌宇 黄梦玲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463-468,共6页
目的探讨督脉电针对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MCAO/R)后肢体痉挛大鼠大脑皮质中胱氨酸/谷氨酸反向转运体[System Xc(-)]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SPF级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及造模组。空白组不进行任何... 目的探讨督脉电针对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MCAO/R)后肢体痉挛大鼠大脑皮质中胱氨酸/谷氨酸反向转运体[System Xc(-)]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SPF级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及造模组。空白组不进行任何处理,假手术组仅分离血管,造模组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制备MCAO/R大鼠模型,并于术后第3天进行Zea-Longa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肌张力评定和电生理描记检测筛选肢体痉挛大鼠,造模组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督脉电针组。其中,督脉电针组于术后第3天开始治疗,每日1次,每次30 min,连续7 d。治疗结束后再次评定其神经功能及肌张力恢复情况;TTC染色测算脑梗死体积;干湿质量法检测各组大鼠脑含水量;比色法检测大脑皮质中谷氨酸(Glu)、半胱氨酸(Cys)和谷胱甘肽(GSH)浓度;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分别从蛋白和基因水平检测大脑皮质中血清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溶质转运蛋白家族3成员2(SLC3A2)、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酶(γ-GCS)和谷胱甘肽合成酶(GSS)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治疗后督脉电针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改良Ashworth评分降低,肌电信号值增强,脑水肿程度减轻,脑梗死程度有所恢复,Cys和GSH含量显著增加,SLC7A11、SLC3A2、γ-GCS和GSS蛋白和mRNA的表达量显著提高,而Glu浓度显著降低(P<0.05)。结论督脉电针可以改善脑卒中后大鼠神经功能损伤和肢体痉挛程度,其机制可能与调控System Xc(-),改善Glu兴奋性毒性和氧化应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痉挛 督脉电针 胱氨酸/谷氨酸反向转运体
下载PDF
甘麦养心汤对抑郁症大鼠海马谷氨酸系统表达的影响
14
作者 李超 李继安 +2 位作者 高振安 申争益 王萌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8期84-89,共6页
目的观察甘麦养心汤对抑郁症大鼠海马谷氨酸系统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和造模组,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知性应激法建立抑郁症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氟西汀组和甘麦养心... 目的观察甘麦养心汤对抑郁症大鼠海马谷氨酸系统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和造模组,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知性应激法建立抑郁症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氟西汀组和甘麦养心汤组,每组8只。甘麦养心汤组予甘麦养心汤水煎液7.67g/kg灌胃,氟西汀组予氟西汀溶液10mg/kg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予10mL/kg生理盐水灌胃,连续4周,给药同时继续造模。蔗糖偏好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评估大鼠抑郁状态,ELISA检测大鼠海马组织谷氨酸含量,尼氏染色观察海马CA3区神经元形态,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海马CA3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EAAT)1、EAAT2、EAAT3、囊泡谷氨酸转运体(VGLUT)1、VGLUT2蛋白表达,RT-PCR检测海马组织EAAT1、EAAT2、EAAT3mRNA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减轻(P<0.01),蔗糖偏好率降低、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增加(P<0.01),海马组织谷氨酸含量升高(P<0.01),海马CA3区神经元数量减少、排列不整齐、结构改变,尼氏体数量减少,海马CA3区GFAP阳性表达降低(P<0.01),海马组织EAAT1、EAAT2、EAAT3蛋白和mRNA及VGLUT1蛋白表达降低(P<0.01),VGLUT2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甘麦养心汤组和氟西汀组大鼠体质量增加(P<0.05),蔗糖偏好率升高、强迫游泳不动时间缩短(P<0.01),海马组织谷氨酸含量降低(P<0.01),海马CA3区神经元数量增加、结构改善,尼氏体较多,海马CA3区GFAP阳性表达升高(P<0.01),海马组织EAAT1、EAAT2、EAAT3蛋白和mRNA及VGLUT1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结论甘麦养心汤可改善大鼠抑郁样行为,其作用机制与上调海马组织谷氨酸转运体表达、增加星形胶质细胞数量、降低谷氨酸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麦养心汤 抑郁症 谷氨酸 谷氨酸转运体
下载PDF
八肽胆囊收缩素对谷氨酸诱导的海马星形胶质细胞GLT-1表达的影响
15
作者 施媛 李明霞 +2 位作者 高珊 付葵 彭坚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38,共6页
目的 探讨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对谷氨酸(Glu)诱导的海马星形胶质细胞谷氨酸转运体1(GLT-1)表达的影响。方法 分离小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检测不同浓度CCK-8对小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的毒性。将细胞分为对照组、Glu组、Glu+0.1μmol/L CC... 目的 探讨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对谷氨酸(Glu)诱导的海马星形胶质细胞谷氨酸转运体1(GLT-1)表达的影响。方法 分离小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检测不同浓度CCK-8对小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的毒性。将细胞分为对照组、Glu组、Glu+0.1μmol/L CCK-8组、Glu+0.5μmol/L CCK-8组和Glu+1.0μmol/L CCK-8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生化试剂盒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Glu含量,qRT-PCR检测GLT-1和谷氨酸/天冬氨酸转运体(GLAST)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Bcl-2、GLT-1和GLAST蛋白的表达,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TNF-α的含量。结果 不同浓度的CCK-8对小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均无明显影响。与对照组相比,Glu组细胞增殖能力、细胞中Bcl-2蛋白、GLT-1、GLAST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均P<0.01),细胞凋亡率、细胞外Glu含量、细胞中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细胞上清中TNF-α水平显著升高(均P<0.01);与Glu组相比,Glu+0.5μmol/L CCK-8组和Glu+1.0μmol/L CCK-8组细胞增殖能力、细胞中Bcl-2蛋白、GLT-1、GLAST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细胞凋亡率、细胞外Glu含量、细胞中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细胞上清中TNF-α水平显著降低(均P<0.01)。结论 CCK-8能够抑制Glu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的炎症反应,促进GLT-1的表达,降低细胞外Glu的浓度,促进细胞增殖并抑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肽胆囊收缩素 谷氨酸 谷氨酸转运体-1 星形胶质细胞
下载PDF
谷氨酸铁螯合物对缺铁性贫血小鼠的补铁效果评价
16
作者 任梽源 刘新硕 +2 位作者 陆时金 杨文智 李海鹰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5-372,共8页
为评价自制谷氨酸铁(Glu-Fe(Ⅲ))和谷氨酸亚铁(Glu-Fe(Ⅱ))的补铁效果,采用低铁饲料联合放血法建立缺铁性贫血(IDA)小鼠模型,并将IDA小鼠随机分成硫酸亚铁组、市售右旋糖酐铁组、Glu-Fe(Ⅱ)组和Glu-Fe(Ⅲ)组,分别灌胃给予同等铁剂量的... 为评价自制谷氨酸铁(Glu-Fe(Ⅲ))和谷氨酸亚铁(Glu-Fe(Ⅱ))的补铁效果,采用低铁饲料联合放血法建立缺铁性贫血(IDA)小鼠模型,并将IDA小鼠随机分成硫酸亚铁组、市售右旋糖酐铁组、Glu-Fe(Ⅱ)组和Glu-Fe(Ⅲ)组,分别灌胃给予同等铁剂量的不同补铁剂4周,并以IDA小鼠为阴性对照、正常小鼠为空白对照组进行比较.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监测小鼠血中血红蛋白(HGB)、红细胞(RBC)和血细胞比容(HCT)变化,采用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C)和转铁蛋白(TRF)试剂盒测定小鼠体内铁状况并测定小鼠组织(心、肝、脾和肾)铁含量,利用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丙二醛(MDA)试剂盒检测各种补铁剂对小鼠体内抗氧化的影响.结果显示:IDA小鼠建模成功,Glu-Fe(Ⅲ)和Glu-Fe(Ⅱ)可提高IDA小鼠的HGB、RBC和HCT值,降低TIBC和TRF水平并提升SI含量,而Glu-Fe(Ⅲ)补铁剂效果更佳.此外,相比硫酸亚铁和右旋糖酐铁,饲喂Glu-Fe(Ⅲ)在改善IDA小鼠内脏器官(心、脾和肾)肿大、促进肝恢复、提升肝脾储铁、清除组织活性氧(ROS)且增强抗氧化活性等方面表现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亚铁螯合物 谷氨酸铁螯合物 缺铁性贫血 补铁剂
下载PDF
PB试验结合BBD响应面法优化纳豆γ-聚谷氨酸发酵条件 被引量:2
17
作者 严德林 黄雷 +5 位作者 邱婧 陈世浪 梅芷晴 张凯旋 杨存义 高向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8-215,共8页
为探究发酵纳豆γ-聚谷氨酸(poly-γ-glutamic acid,γ-PGA)产量和感官品质的最佳发酵条件,本实验以纳豆发酵后的γ-PGA产量和感官评价的综合评分为指标,利用单因素实验、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最陡爬坡试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法... 为探究发酵纳豆γ-聚谷氨酸(poly-γ-glutamic acid,γ-PGA)产量和感官品质的最佳发酵条件,本实验以纳豆发酵后的γ-PGA产量和感官评价的综合评分为指标,利用单因素实验、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最陡爬坡试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纳豆发酵工艺。确定纳豆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大豆浸泡pH7.2,发酵温度37.10℃,发酵时间24.20 h,接种量4.00%,装瓶量19.90%,在此优化条件下,γ-PGA产量达3.65 mg/g,感官评分为31.67,综合评分为10.04,实验结果与模型预测值无显著性差异,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豆 Γ-聚谷氨酸 感官评价 PLACKETT-BURMAN 试验设计 Box-Behnken 响应面法
下载PDF
大鼠颈上神经节中Ⅰ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表达及慢性间歇性低氧对其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魏茜茜 李超红 +2 位作者 赵晨露 唐家萍 刘玉珍 《解剖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1期3-9,共7页
目的观察Ⅰ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1/5)在大鼠颈上神经节(SCG)组织的表达、定位,及慢性间歇性低氧(CIH)对mGluR1/5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1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trl)和CIH组(CIH),每组6只,模型制作6周。Western blotting检测CI... 目的观察Ⅰ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1/5)在大鼠颈上神经节(SCG)组织的表达、定位,及慢性间歇性低氧(CIH)对mGluR1/5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1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trl)和CIH组(CIH),每组6只,模型制作6周。Western blotting检测CIH对mGluR1/5蛋白水平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免疫荧光共定位染色检测大鼠SCG中mGluR1/5的表达及分布。结果mGluR1/5表达于大鼠SCG,mGluR1分布于神经元和小强荧光(SIF)细胞,而在卫星胶质细胞(SGCs)、神经纤维和血管不表达;mGluR5主要分布于神经纤维,少量分布于神经元,而在SIF细胞、SGCs及血管不表达;CIH上调mGluR1/5的蛋白水平(P<0.01)。结论mGluR1和mGluR5均表达于大鼠SCG,但其表达部位有所不同,两者蛋白水平的升高可能参与了CIH诱导的血压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 颈上神经节 慢性间歇性低氧 高血压 免疫印迹法 大鼠
下载PDF
谷氨酸和α-酮戊二酸对鳜生长、脱氨及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儒 张冬 +4 位作者 吴璐瑶 胡兵 陈加成 李颜 刘立维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4-392,共9页
为探究谷氨酸(Glu)和α-酮戊二酸(AKG)对鳜(Siniperca chuatsi)摄食和氨排泄的影响,实验以鳜[初始体重(26.28±0.99)g]为研究材料,将Glu和AKG分别添加到鳜的基础日粮中(添加量2%),进行了60d的养殖实验,前40d等量投喂,后20d饱食投喂... 为探究谷氨酸(Glu)和α-酮戊二酸(AKG)对鳜(Siniperca chuatsi)摄食和氨排泄的影响,实验以鳜[初始体重(26.28±0.99)g]为研究材料,将Glu和AKG分别添加到鳜的基础日粮中(添加量2%),进行了60d的养殖实验,前40d等量投喂,后20d饱食投喂。通过设置对照组、Glu组和AKG组,比较了3种不同饲料饲喂下鳜的摄食与氨排泄差异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在等量饲喂期间添加Glu、AKG显著提高鳜生长和降低饵料系数,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鳜的体外氨排泄量。在饱食投喂阶段,Glu、AKG组的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增加,肝糖原、肌糖原含量降低。两个投喂阶段结果都表明,饲料中添加谷氨酸和α-酮戊二酸能显著促进鳜脑中npy表达并抑制pomc表达,显著提高蛋白质效率比和特定生长率,增加鱼体体重,促进鱼体生长且降低饲料系数。同时,肝脏中gdh表达及肌肉ampd表达均提高,脱氨代谢供能水平升高,最终导致其氨排泄量升高。此外,饲料中添加Glu和AKG可促进肝脏pepck、g6pase、pk和gk基因表达量增加,糖代谢增强,减少蛋白质的分解供能。综上所述,在饲料中添加谷氨酸和α-酮戊二酸均能促进鳜的摄食并降低氨的排泄。研究结果将应用于鳜的低氨排放养殖,并推进谷氨酸和α-酮戊二酸在鳜饲料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 Α-酮戊二酸 摄食 氨排泄
下载PDF
饲料添加谷氨酸对草鱼生长、抗氧化能力和肌肉品质性状的影响
20
作者 杨婉愉 巫丽云 +7 位作者 张月星 韩冬 张志敏 刘昊昆 金俊琰 杨云霞 朱晓鸣 解绶启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09-1518,共10页
实验以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为研究对象,探究饲料中添加谷氨酸对草鱼生长性能、肌肉品质和血浆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研究配制3组等氮等脂实验饲料:对照饲料(Con)、在对照饲料中添加质量分数0.8%和1.6%的L-谷氨酸(分别为0.8%GLU组... 实验以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为研究对象,探究饲料中添加谷氨酸对草鱼生长性能、肌肉品质和血浆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研究配制3组等氮等脂实验饲料:对照饲料(Con)、在对照饲料中添加质量分数0.8%和1.6%的L-谷氨酸(分别为0.8%GLU组和1.6%GLU组)。将540尾初始质量为(37.0±0.2)g的草鱼分为3个处理,分别投喂1种实验饲料,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网箱,每个网箱放养60尾鱼,养殖周期85d。研究结果发现,饲料中添加谷氨酸组草鱼的生长性能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相比,1.6%GLU组草鱼的背肌肌肉间隙减小,肌纤维密度显著增加(P<0.05);与对照相比,0.8%GLU组和1.6%GLU组草鱼背肌的硬度、咀嚼性、黏附性、内聚性和回复性显著增加,0.8%HYP组肌肉弹性显著增加(P<0.05);饲料中添加谷氨酸组草鱼血浆总胆固醇含量显著下降(P<0.05);1.6%GLU组草鱼血浆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著增加(P<0.05);0.8%GLU组和1.6%GLU组草鱼血浆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下降(P<0.05);0.8%GLU组和1.6%GLU组草鱼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均显著增加(P<0.05)。综上,饲料中添加谷氨酸有助于改善草鱼肌肉品质性状,提高草鱼血浆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 肌肉品质 抗氧化能力 草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