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28篇文章
< 1 2 2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钱子碱抑制豚鼠心室肌细胞钠电流的作用研究
1
作者 曹玉凤 李佳彧 +1 位作者 安刚 方琳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4年第5期571-575,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马钱子碱(brucine)对分离的单个豚鼠心室肌细胞钠电流(INa+)的作用,并探索其抗心律失常的可能机制。方法共选取24只健康的成年豚鼠作为实验对象,雌雄不拘,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第1组是未接受任何处理的对照组,之后通...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马钱子碱(brucine)对分离的单个豚鼠心室肌细胞钠电流(INa+)的作用,并探索其抗心律失常的可能机制。方法共选取24只健康的成年豚鼠作为实验对象,雌雄不拘,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第1组是未接受任何处理的对照组,之后通过微量加样器使培养皿中brucine药物的终浓度分别达到3μmol/L、10μmol/L、30μmol/L。采用急性酶解法分离获得单个豚鼠心室肌细胞,通过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测量离子通道电流,以检测不同浓度的brucine对豚鼠心室肌细胞INa+的影响。结果正常的对照组没有明显的INa+电流峰值的变化,而brucine 3μmol/L组给药前后基本不影响INa+电流峰值,当brucine的浓度增加到10μmol/L时,给药前后INa+电流峰值显著下降(P<0.05),在30μmol/L组给药前后INa+电流峰值大幅度减少(P<0.01),并且这种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正常对照组及brucine 3μmol/L剂量组中,电流-电压曲线(Ⅰ~Ⅴ曲线)并未受到显著的影响;然而,10μmol/L、30μmol/L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INa+的Ⅰ~Ⅴ曲线上移,无平行移动,且曲线形状不变。结论Brucine能够通过抑制心室肌细胞钠通道电流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钱子碱 膜片钳 钠电流 豚鼠 心室肌细胞
下载PDF
650nm半导体激光对形觉剥夺性近视豚鼠视网膜厚度的影响
2
作者 杨静 崔京卫 +4 位作者 贾欢庆 王清 张劲松 王慧 戴馨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2期1-5,12,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照射时长650 nm半导体激光对形觉剥夺性近视(FDM)豚鼠视网膜厚度的影响。方法通过头套法建立豚鼠单眼形觉剥夺性近视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n=10)、单纯遮盖组(n=10)和遮盖+激光照射组(n=30),遮盖+激光照射组的豚鼠每天接受两... 目的比较不同照射时长650 nm半导体激光对形觉剥夺性近视(FDM)豚鼠视网膜厚度的影响。方法通过头套法建立豚鼠单眼形觉剥夺性近视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n=10)、单纯遮盖组(n=10)和遮盖+激光照射组(n=30),遮盖+激光照射组的豚鼠每天接受两次650 nm激光照射,根据不同照射时长又分为3 min组(n=10)、6 min组(n=10)和12 min组(n=10)。4周后通过带状光检影镜测量每组豚鼠的屈光度值,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测量每组豚鼠后极部视网膜厚度,分析比较各组间豚鼠眼球屈光度和视网膜厚度的差异。结果单纯遮盖组豚鼠屈光度较正常对照组有明显近视形成(P<0.05),各遮盖+激光照射组的豚鼠屈光度值均较单纯遮盖组减小,其中6 min和12 min激光组较3 min激光组的近视屈光度减少(P<0.05),但6 min激光组与12 min激光组豚鼠的近视屈光度无明显差异(P>0.05)。单纯遮盖组豚鼠后极部视网膜厚度较正常组明显变薄(P<0.05),各遮盖+激光照射组的豚鼠视网膜厚度均较单纯遮盖组视网膜厚度有所增加(P<0.05),6 min和12 min激光组均较3 min激光组豚鼠视网膜厚度增加(P<0.05),但6 min激光组与12 min激光组豚鼠的视网膜厚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650 nm半导体激光可以控制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的发展,并改善其视网膜厚度变薄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激光 形觉剥夺 近视 豚鼠 视网膜厚度
下载PDF
舒泰和右美托咪定对豚鼠复合麻醉效果的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玉宁 王雪娇 +6 位作者 陈冬妮 李俊锋 朴雪 丁宇 张淳 王淑悦 范宏刚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1-75,共5页
为了探究舒泰复合右美托咪定对豚鼠的麻醉效果,为豚鼠化学麻醉提供试验依据,将舒泰与右美托咪定进行复合,通过腹腔内注射的方式对豚鼠实施麻醉,并对麻醉时期、麻醉效果、生物反射及生理指标进行实时监测。结果显示,豚鼠麻醉诱导期为(3.8... 为了探究舒泰复合右美托咪定对豚鼠的麻醉效果,为豚鼠化学麻醉提供试验依据,将舒泰与右美托咪定进行复合,通过腹腔内注射的方式对豚鼠实施麻醉,并对麻醉时期、麻醉效果、生物反射及生理指标进行实时监测。结果显示,豚鼠麻醉诱导期为(3.8±1.6)min,麻醉维持期为(94.9±32.7)min,苏醒期为(36.2±15.1)min;镇痛、镇静和肌松效果良好,能够维持40 min的平稳麻醉时间;角膜、眼睑、肛门反射在麻醉过程中受到明显抑制,大部分豚鼠存在40 min深度麻醉时间;心率(HR)呈先下降、后恢复的趋势,呼吸频率(RR)快速下降后保持平稳,苏醒后逐渐恢复,血氧饱和度(SpO_(2))在麻醉期间均保持在94%以上,体温(T)总体呈持续下降的趋势。综合各部分试验结果表明,舒泰与右美托咪定对豚鼠复合麻醉的诱导时间短、麻醉维持时间较长、苏醒平稳,无明显麻醉并发症,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鼠 麻醉 舒泰 右美托咪定
下载PDF
电针肾俞穴对肾阳虚近视豚鼠视网膜M1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金木 刘冬梅 +3 位作者 朱聪 何星伯 蒋文君 郭滨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316-325,共10页
目的:观察电针肾俞穴对肾阳虚近视豚鼠生长发育、视力及视网膜毒蕈碱样乙酰胆碱(mAChR)M1受体表达的影响,为肾阳虚近视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60只豚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透镜诱导近视(LIM)组、肾阳虚近视假穴(KYDM+SHAM)组、肾... 目的:观察电针肾俞穴对肾阳虚近视豚鼠生长发育、视力及视网膜毒蕈碱样乙酰胆碱(mAChR)M1受体表达的影响,为肾阳虚近视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60只豚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透镜诱导近视(LIM)组、肾阳虚近视假穴(KYDM+SHAM)组、肾阳虚近视电针(KYDM+EA)组,每组15只。NC组不采取干预措施;LIM组豚鼠右眼配戴-6.00 D透镜构建近视模型;其余两组在戴镜基础上连续2周腹腔注射氢化可的松(剂量10 mg/kg)构建肾阳虚近视模型,造模2周后,KYDM+EA组电针豚鼠双侧肾俞穴,KYDM+SHAM组电针豚鼠臀部假穴,共4周。观察造模不同时间各组豚鼠一般情况,测量体质量和肛温,检测双眼屈光度和眼轴长度,检测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睾酮(T)、雌二醇(E_(2)),并在造模结束后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视网膜M1受体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造模2周后,KYDM+SHAM组和KYDM+EA组豚鼠出现毛发枯槁、无光泽及消瘦、拱背眯眼、倦怠懒动、畏寒肢冷等肾阳虚症状,血清FT3、FT4、T水平低于LIM组,E_(2)高于LIM组,体质量、肛温以及右眼屈光度均低于LIM组,眼轴长度长于LI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4周后,KYDM+EA组豚鼠肾阳虚症状有效改善,血清激素水平趋于正常,与KYDM+SHAM组相比,体质量、肛温、右眼屈光度均明显升高,右眼眼轴长度缩短,视网膜M1受体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LIM组相比,KYDM+EA组豚鼠体质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肛温、右眼屈光度和眼轴长度、视网膜M1受体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肾俞穴有利于促进肾阳虚近视豚鼠生长发育恢复及视力改善,机制可能与降低视网膜中M1受体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肾俞穴 肾阳虚 近视 毒蕈碱样乙酰胆碱M1受体 豚鼠
下载PDF
两种呼吸道感染途径建立豚鼠结核模型的比较
5
作者 李新雨 李海凤 +3 位作者 王煜 屈沛杰 王俊飞 占玲俊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33-742,共10页
目的建立不同剂量的滴鼻和气管内定量气溶胶感染途径的豚鼠结核模型,并进行对比分析,为标准化豚鼠呼吸道感染结核模型建立提供基础。方法雌性哈氏豚鼠24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4只,气管内定量气溶胶和滴鼻途径感染豚鼠均用两个剂量,均分为... 目的建立不同剂量的滴鼻和气管内定量气溶胶感染途径的豚鼠结核模型,并进行对比分析,为标准化豚鼠呼吸道感染结核模型建立提供基础。方法雌性哈氏豚鼠24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4只,气管内定量气溶胶和滴鼻途径感染豚鼠均用两个剂量,均分为3个组(A、B、C组,D、E、F组)。气溶胶感染途径分为3组:A组(气溶胶对照组,未感染对照)、B组(气溶胶低剂量感染组,5×10^(2)CFU)和C组(气溶胶高剂量感染组,5×10~3 CFU);滴鼻感染途径也分为3组:D组(滴鼻对照组,未感染对照)、E组(滴鼻低剂量感染组,1×10^(4)CFU)和F组(滴鼻高剂量感染组,5×10^(4)CFU)。结核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感染豚鼠后观察其一般表现,第14天解剖,取肺、脾、肝组织,记录大体病变,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分析组织中结核肉芽肿病变,采用抗酸染色分析原位菌的分布和数量,菌分离培养分析脏器荷菌量。结果4个感染组(B、C、E、F组)豚鼠的肺、脾、肝均有肉眼可见的结核病灶及HE染色后可见结核肉芽肿病变。抗酸染色和荷菌量提示,B、C组的菌主要分布在肺组织,少数分布在脾和肝,荷菌量为104~10^(5)CFU/mL;E、F组的菌在肺、脾、肝均有分布,荷菌量为104~10^(5)CFU/mL。B、C、E、F组的病变和荷菌量,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但B、C、F组内病理学及病原学指标的标准差较小。结论两个剂量的气溶胶和滴鼻途径均能制备豚鼠急性结核模型,病理学检查和病原学分析表明,气溶胶5×10^(2)CFU Mtb即可成功制备该模型,且模型均一性较好;滴鼻途径5×10^(4)CFU Mtb也可制备更均一的豚鼠急性结核模型,然而气溶胶5×10^(2)CFU比滴鼻途径5×10^(4)CFU发展为更严重的急性结核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豚鼠模型 气溶胶 滴鼻
下载PDF
大口黑鲈源豚鼠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全基因组分析
6
作者 王迎平 赵静贤 +13 位作者 尚佳富 郝成森 左妤祺 朱桓奕 冯旭东 徐婷婷 倪兴维 刘霞 杨晓伟 曹蓝云 张立武 谭昌藩 曹礼静 赵光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06-1716,共11页
【目的】探究患病大口黑鲈的致病菌及其主要生物学特性,为临床疾病防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首先对发病大口黑鲈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进而利用平板划线法分离细菌,通过革兰染色、生化试验和16S rDNA序列测定对分离菌进行鉴定,通过致病... 【目的】探究患病大口黑鲈的致病菌及其主要生物学特性,为临床疾病防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首先对发病大口黑鲈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进而利用平板划线法分离细菌,通过革兰染色、生化试验和16S rDNA序列测定对分离菌进行鉴定,通过致病性试验观察分离菌对小鼠主要脏器造成的病理损伤;而后分别利用PCR方法和Kirby-Bauer(K-B)纸片法对分离菌的常见毒力基因和耐药特征进行检测分析;最后利用二代测序技术绘制其全基因组草图,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分子特征进行解析。【结果】自然感染大口黑鲈肝细胞肿大,空泡变性,肠黏膜下层出血,肠壁坏死;于患病黑鲈体内分离到1株优势菌,在血平板上呈乳白色,半透明,直径约1 mm的小菌落,呈β溶血,革兰染色为阴性短杆菌,两端钝圆,经生化试验和16S rDNA测序证实分离菌为豚鼠气单胞菌(Aeromonas caviae),将其命名为SCMS。试验小鼠接种后24 h内死亡率为100%,病理特征与自然感染大口黑鲈相似;SCMS株中共检测到9种毒力基因,分别为Aha、Ahp、Aer、Alt、gcaT、Act、Exu、Ela和eprCAI;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对大多数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药物表现耐药或中度敏感;全基因组测序显示,分离菌全长4329602 bp,GC含量为61.5%,基因组信息在GenBank中的登录号为JARFUQ000000000,相似性分析显示分离菌与人源、食品源豚鼠气单胞菌具有高度相似性;病原毒力因子数据库(VFDB)比对显示,分离菌携带多种与黏附、侵入及分泌系统相关的毒力基因;耐药基因数据库(CGE)分析显示,菌株中携带7种耐药基因,部分基因与耐药表型存在不一致的现象。【结论】本试验通过全基因组测序技术解析了1株大口黑鲈源豚鼠气单胞菌的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其结果可为大口黑鲈临床疾病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豚鼠气单胞菌 全基因组测序 毒力基因 耐药基因
下载PDF
不同光照模式对豚鼠视网膜多巴胺转运蛋白表达的影响
7
作者 王菁菁 李凯 +6 位作者 项凯迪 陈军 杜林琳 杨金柳行 刘思辰 汪玲 何鲜桂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09-314,共6页
目的观察不同光照模式对豚鼠眼内多巴胺转运蛋白(DAT)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36只白色3周龄普通级豚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10000 lx组、5000 lx组和500 lx组,每组12只,分别接受相应强度的强光、中强光和正常光照射,并在各组内... 目的观察不同光照模式对豚鼠眼内多巴胺转运蛋白(DAT)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36只白色3周龄普通级豚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10000 lx组、5000 lx组和500 lx组,每组12只,分别接受相应强度的强光、中强光和正常光照射,并在各组内随机分成3个亚组,每组4只,500 lx组分别接受5、20、40 min光照;5000 lx组分别接受2、4、40 min光照;10000 lx组分别接受2、5、20 min光照。各组豚鼠接受光处理后注射99m Tc-TRODAT-1用于SPECT扫描DAT显像,通过Micro-SPECT采集图像数据。采用Micro-CT软件对豚鼠视网膜感兴趣区进行分析,感兴趣区总的计数值用Sum表示,Sum值反映DAT的相对分布量或分布密度。比较光照处理后豚鼠暴露眼和对照眼DAT密度、不同光照强度和不同光照时长下豚鼠双眼DAT密度差值,以及光照强度和光照持续时间对豚鼠DAT聚集的累积效应和交互效应。另取3只豚鼠,光处理后对豚鼠眼部进行连续6 h图像采集,每隔20 min采集1次,每只豚鼠共采集18次,分析豚鼠眼DAT密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500、5000、10000 lx光照强度下暴露眼DAT密度(Sum值)分别为5598.97±3159.38、8636.78±2503.16和7407.39±2053.41,明显高于对照眼的4388.89±2902.90、5981.92±3057.44和5091.32±2039.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31、4.69、11.80,均P<0.001)。500 lx光照强度下,豚鼠暴露眼和对照眼DAT密度差值在不同光照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01,P<0.01),其他光照强度下不同光照时间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光照时间为5 min时,10000 lx组豚鼠暴露眼和对照眼DAT密度差值明显大于500 lx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22,P<0.001),其他光照时长下不同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未发现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对DAT密度差值的累积效应和交互效应(均P>0.05)。光照后连续扫描显示,豚鼠视网膜DAT密度随时间延长先上升到峰值,随后逐渐恢复至正常值。结论光照可以引起视网膜DAT分泌增加,即使在中强度或正常光照水平下,也可以起到刺激DAT产生的作用。未发现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对视网膜DAT分布和密度的累积效应和交互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光照 豚鼠 多巴胺转运蛋白
下载PDF
金振口服液对咳嗽高敏感性豚鼠气道神经性炎症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8
作者 张泽灵 吴圣贤 +6 位作者 杜雅薇 谢雁鸣 徐畅畅 王子卓 申艳 李雪珂 樊钦华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8期1501-1505,1516,共6页
目的研究金振口服液(Jinzhen oral liquid,JZOL)对咳嗽高敏感性模型豚鼠气道神经性炎症和咳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豚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空白对照组、JZOL高剂量组、JZOL中剂量组、JZOL低剂量组和阿莫西林组6组,每... 目的研究金振口服液(Jinzhen oral liquid,JZOL)对咳嗽高敏感性模型豚鼠气道神经性炎症和咳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豚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空白对照组、JZOL高剂量组、JZOL中剂量组、JZOL低剂量组和阿莫西林组6组,每组各8只。制备咳嗽高敏感性模型,给药后观察各组咳嗽敏感性;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白细胞介素-5(Interleukin-5,IL-5)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技术测定气管组织瞬时受体电位锚蛋白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ankyrin 1,TRPA1)、P物质(Substance P,SP)、神经激肽A(Neurokinin A,NKA)和嗜酸性粒细胞趋化蛋白(Eotaxin,EOT)mRNA水平;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法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JZOL可以降低咳嗽敏感性;血清IgE和IL-5含量虽未见显著差异,但JZOL具有明显下调趋势,作用强度较阿莫西林明显;JZOL可抑制气管组织中EOT、SP、NKA和TRPA1 mRNA表达;JZOL对肺组织病理变化有改善作用,病变程度由高至低依次为JZOL中剂量组、阿莫西林组、JZOL低剂量组和JZOL高剂量组。结论JZOL可能通过TRPA1通道,下调SP、NKA和EOT基因表达,降低血清炎症因子和免疫球蛋白水平,改善气道神经性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振口服液 咳嗽高敏感性 气道神经性炎症 咳嗽 豚鼠
下载PDF
基于16S rRNA测序研究金振口服液对支气管炎豚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9
作者 樊钦华 杨娅楠 +3 位作者 吴崇明 杜雅薇 谢雁鸣 吴圣贤 《中医药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29-35,共7页
目的:研究金振口服液对支气管炎豚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金振口服液(JZOL)高、中、低剂量组和阿莫西林组,共6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豚鼠通过脂多糖(LPS)和辣椒素诱导制备气管炎模型。给药后观... 目的:研究金振口服液对支气管炎豚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金振口服液(JZOL)高、中、低剂量组和阿莫西林组,共6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豚鼠通过脂多糖(LPS)和辣椒素诱导制备气管炎模型。给药后观察豚鼠一般状态和咳嗽典型症状,处死豚鼠后剪开盲肠收集肠内容物。采用HE染色法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16S rRNA基因测序检测肠道菌群变化。结果:JZOL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改善豚鼠的一般状态,减少咳嗽次数;肺组织病理结果显示,JZOL高、中、低剂量组肺组织病理改变较模型组均有所减轻,其中JZOL高剂量组病理变化最低;16S rRNA测序结果显示,Chao1,ACE和Shannon指数在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各给药组对肠道菌群多样性无显著影响,阿莫西林组与各组肠道菌群结构显著分离;在门水平上,不同剂量的JZOL均降低了造模后升高的拟杆菌门丰度,其中JZOL高剂量组还增加了造模后降低的疣微菌门和变形菌门丰度。在属、种水平上,造模后嗜黏蛋白阿克曼菌丰度降低,而JZOL恢复了嗜黏蛋白阿克曼菌丰度。LEfSe分析显示,JZOL中、低剂量组较模型组相比,瘤胃球菌、类阿氏动丝菌、帕拉普氏菌等丰度也明显增加。结论:金振口服液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结构,进而改善支气管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振口服液 支气管炎 肠道菌群 豚鼠 肠-肺轴
下载PDF
豚鼠耳内镜解剖及手术训练模型的建立
10
作者 解沛 杨冰倩 +2 位作者 杨希林 廖华 刘华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8-341,共4页
目的探讨以活体豚鼠构建耳内镜解剖及手术操作训练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以8只健康成年豚鼠为实验动物,通过开放上鼓室并磨除外耳道上壁建立满足耳内镜进行观测和操作的空间,构建耳内镜操作的模型。由同一名住院医师分别在8只豚鼠完成... 目的探讨以活体豚鼠构建耳内镜解剖及手术操作训练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以8只健康成年豚鼠为实验动物,通过开放上鼓室并磨除外耳道上壁建立满足耳内镜进行观测和操作的空间,构建耳内镜操作的模型。由同一名住院医师分别在8只豚鼠完成耳内镜下颞骨的解剖开放及基本手术步骤,评估内镜下手术操作的难度及完成情况;并测量乳突开放后的前后径、上下径,上鼓室外侧壁以及外耳道上壁开放后的前后径、上下径,以及耳内镜的最大进镜深度。结果内镜下清晰展现豚鼠鼓室内精细结构,除了鼓索神经的游离保留、去除外侧听骨后暴露镫骨这两个步骤有所难度以外,其余步骤如鼓膜与锤骨的分离、暴露锤砧复合体、去除蜗壳观察蜗轴、内镜下面神经鼓室段暴露等操作均可轻松完成。开放后的乳突前后径和上下径分别为3.56±0.21、3.89±0.16 mm,开放后的上鼓室和外耳道上壁前后径和上下径分别为5.60±0.09 mm、6.02±0.10 mm,耳内镜最大进镜深度为15.14±0.24 mm。结论豚鼠作为耳内镜操作训练动物模型,能够提供较为真实的手术操作体验,有助于初学者进行耳内镜手术基本操作技巧和耳内镜解剖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鼠 耳内镜 动物训练模型 中耳解剖
下载PDF
不同固定方法对豚鼠眼球后极部的固定效果比较
11
作者 张秀艳 尹贻雪 +1 位作者 宋继科 毕宏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1207-1212,共6页
目的:为解决豚鼠眼球组织切片制备过程中所存在的视网膜脱片问题,采用不同固定方法,优化固定效果。方法:2周龄正常豚鼠(75只)随机分为5个大组(A-E组),15个小组,每小组5只。A组(1-3小组)眼球分别置于FAS、Davidson固定液1(D1)和Davidson... 目的:为解决豚鼠眼球组织切片制备过程中所存在的视网膜脱片问题,采用不同固定方法,优化固定效果。方法:2周龄正常豚鼠(75只)随机分为5个大组(A-E组),15个小组,每小组5只。A组(1-3小组)眼球分别置于FAS、Davidson固定液1(D1)和Davidson固定液2(D2)中固定24 h;B组(4-6小组)眼球在固定液中固定1 h后剪切角膜,再固定2 h;C组(7-9小组)眼球在固定液中固定1 h后沿视神经方向将眼球分为左右两半,再固定2 h;D组(10-12小组)眼球在固定液中固定3 h后将眼球分为左右两半;E组(13-15小组)眼球在固定液中固定3 h后剪切角膜。经苏木精-伊红(HE)染色比较各个小组眼球后极部固定效果。结果:形态观察表明1-6小组、11-15小组眼球表面光滑圆润,色泽透明,7-10小组眼球凹陷皱缩变形。HE染色表明大部分组别眼球后极部组织切片卷曲缠绕,视网膜脱离;1、5、6、14、15小组切片结构规整,其中14小组形态最佳,视网膜、脉络膜、巩膜连接紧密,组织结构清晰,细胞排列规整。结论:采用D1固定液固定3 h后剪切角膜的固定效果最为理想,适用于豚鼠眼球后极部相关组织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鼠 眼球后极部 固定液 病理解剖 HE染色
下载PDF
大口黑鲈源豚鼠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病理性分析
12
作者 罗伟杰 史磊 +4 位作者 黄瑜 雷美华 喻大鹏 简纪常 黄浦江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7期66-78,共13页
【目的】分析深汕特别合作区某鲈鱼养殖基地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突发性死亡原因,探究其病原菌生物学特性,为大口黑鲈养殖中的疾病防控与诊治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从患病大口黑鲈肝脏、脾、肠等病灶组织中分离得到一株优势... 【目的】分析深汕特别合作区某鲈鱼养殖基地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突发性死亡原因,探究其病原菌生物学特性,为大口黑鲈养殖中的疾病防控与诊治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从患病大口黑鲈肝脏、脾、肠等病灶组织中分离得到一株优势菌,命名为SZNH-S20230817;开展形态学特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鉴定,人工感染试验,药物敏感性测试,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测定,16S rRNA序列、耐药基因及毒力基因的鉴定,分析其耐药性和病理。【结果】菌株SZNH-S20230817的序列与豚鼠气单胞菌(Aeromonas caviae)AP019195具有99.38%同源性;同时携带aer、act、lip和fl a 4个毒力基因;生化鉴定结果显示,该菌的吲哚、氧化酶、苯丙氨酸、甘露醇、木糖、精氨酸双水解酶和葡萄糖产酸等结果为阳性,确定菌株SZNH-S20230817为豚鼠气单胞菌。回归感染试验发现菌株SZNH-S20230817具有较强致病性,对大口黑鲈的半致死浓度(LC_(50))为1.39×10^(7)CFU/mL。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头孢唑林、卡那霉素、四环素、万古霉素、氨苄西林和克林霉素等12种抗生素耐药,同时携带qnrS、catI、emrB、Sul1、rmtB等13种耐药基因。组织病理学分析表明,菌株SZNH-S20230817感染可引起鱼体脾脏细胞肿胀、游离、肠黏膜断裂破损、绒毛脱落、肾脏细胞坏死、炎症细胞浸润、肝脏细胞呈空泡化等。体外抑菌试验结果显示大黄和五倍子对该菌的MIC和MBC较低,其余7种中草药对该菌的抑菌能力较弱。【结论】豚鼠气单胞菌是引起本次大口黑鲈突发性死亡的病原菌,其同时携带aer、act、lip和fl a 4个毒力基因,对大口黑鲈的LC_(50)为1.39×10^(7)CFU/mL,对头孢唑林、卡那霉素、四环素等抗生素耐药。低剂量的大黄和五倍子能够有效抑制该菌生长,具备良好的预防和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豚鼠气单胞菌 16S rRNA 药敏试验 毒力基因 组织病理
下载PDF
运用复发型胆总管结石患者胆道细菌建立豚鼠胆石症模型
13
作者 卞昊宇 韩冉 +4 位作者 段学光 姚玉璞 吕福琪 魏骄阳 张立平 《河北医学》 2024年第1期40-45,共6页
目的:运用复发型胆总管结石患者胆道细菌建立豚鼠胆石症模型,为研究胆道微生物在胆总管结石复发及胆石症形成的作用机制方面提供贴合临床的动物模型支撑。方法:普通级Dunkin Hartley豚鼠35只,雌雄不限,第一阶段实验20只,第二阶段实验15... 目的:运用复发型胆总管结石患者胆道细菌建立豚鼠胆石症模型,为研究胆道微生物在胆总管结石复发及胆石症形成的作用机制方面提供贴合临床的动物模型支撑。方法:普通级Dunkin Hartley豚鼠35只,雌雄不限,第一阶段实验20只,第二阶段实验15只。两阶段造模方法均采用胆道插管、注射复发型胆总管结石患者胆道菌液的方式。第一阶段实验造模后第9周时,观察动物模型术后存活率、动物模型胆汁性状及胆道系统内结石形成情况;留取动物胆汁样本做细菌培养。第二阶段实验从造模结束第2天起,每日取材2只动物模型观察其胆汁性状及胆道系统内结石形成情况。观察胆结石动物的肝脏、胆囊及胆总管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综合评估本实验方法建立胆石症动物模型的可行性。结果:与既往使用胆道插管注射大肠杆菌并结合不完全梗阻的造模方式相比,本实验使用的造模方法,更贴合临床胆总管结石患者结石复发及胆石症形成时的胆道微生物状态,且造模周期短,模型成功率高,操作难度相对较小,动物死亡率低。结论:本实验使用的造模方式可以成功建立豚鼠胆石症模型,能够为研究胆道微生物在ERCP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及胆石症形成中的作用机制提供可靠的动物模型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石症 豚鼠 复发型胆总管结石
下载PDF
豚鼠气单胞菌研究进展
14
作者 袁中华 宋海超 +3 位作者 刘俊彤 康元环 孙武文 单晓枫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6-110,共5页
豚鼠气单胞菌属于气单胞菌属,在自然界中通过食物和水广泛传播,是人、动物和水生生物共患的条件性病原菌,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同时是造成多种淡水鱼疾病的主要原因,给水产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威胁。目前,对豚鼠气单胞菌发展的研究,学... 豚鼠气单胞菌属于气单胞菌属,在自然界中通过食物和水广泛传播,是人、动物和水生生物共患的条件性病原菌,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同时是造成多种淡水鱼疾病的主要原因,给水产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威胁。目前,对豚鼠气单胞菌发展的研究,学界很少从系统去概述,论文从豚鼠气单胞菌的病原学、临床特征、流行现状、致病机理及防治等几个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概述,旨在为其防治及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鼠气单胞菌 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 致病机理 防治
下载PDF
豚鼠源马链球菌兽疫亚种的分离鉴定
15
作者 李艳红 白和平 +5 位作者 信玉春 郭柯宇 王金锋 夏力亮 吴同垒 史秋梅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6-91,共6页
为了查明河北省唐山市某豚鼠养殖场发病豚鼠感染的病原菌,本试验采集发病豚鼠的眼角脓性分泌物,采用细菌分离纯化、革兰染色、生化鉴定、16S rRNA基因PCR扩增方法对分离菌进行鉴定,通过K-B试纸法检测分离菌株对24种抗菌药的敏感性,试管... 为了查明河北省唐山市某豚鼠养殖场发病豚鼠感染的病原菌,本试验采集发病豚鼠的眼角脓性分泌物,采用细菌分离纯化、革兰染色、生化鉴定、16S rRNA基因PCR扩增方法对分离菌进行鉴定,通过K-B试纸法检测分离菌株对24种抗菌药的敏感性,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19种中药对该分离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并通过动物回归试验检测该分离菌株的致病性。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在血琼脂培养基培养24 h生长为针尖状透明菌落、呈β溶血,革兰染色为阳性圆球状、3~5个连接呈短链状,生化特性与马链球菌兽疫亚种相符,将其命名为MLQJ-1;16S rRNA序列比对结果显示,MLQJ-1与马链球菌兽疫亚种同源性高达99.72%,在系统进化树中处于同一分支,鉴定为马链球菌兽疫亚种;MLQJ-1对24种抗菌药的敏感性不同,对青霉素、头孢曲松和阿莫西林等8种抗菌药敏感,对阿米卡星、新霉素和卡那霉素等10种抗菌药耐药;苦地丁、苦参、黄芩和千里光对MLQJ-1的MIC值介于1.9~15.6 mg/mL,MBC值介于1.9~31.2 mg/mL;小鼠腹腔接种MLQJ-1菌液后24 h内全部死亡。结果表明,马链球菌兽疫亚种为本次发病豚鼠的病原菌,青霉素、头孢曲松和苦地丁等药物对该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鼠 马链球菌兽疫亚种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下载PDF
不同途径给药恩诺沙星对豚鼠体质量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16
作者 董浩 刘志国 +7 位作者 刘金生 武卫国 王学文 张乐颖 董青花 朱婉月 马丽颖 左琴 《实验动物科学》 2024年第3期40-45,共6页
目的测定不同途径进行恩诺沙星给药,对豚鼠体质量变化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分别测定不同途径进行恩诺沙星给药对豚鼠体质量、血液生理指标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组间差异。结果高剂量恩诺沙星饮水给药会显... 目的测定不同途径进行恩诺沙星给药,对豚鼠体质量变化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分别测定不同途径进行恩诺沙星给药对豚鼠体质量、血液生理指标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组间差异。结果高剂量恩诺沙星饮水给药会显著影响豚鼠的饮水量,高剂量恩诺沙星和低剂量恩诺沙星饮水给药都会显著影响豚鼠的体质量增长。在血液生理指标方面,不同给药处理组中的白细胞计数WBC、单核细胞绝对值MON、中性粒细胞绝对值GRAN、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等6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液生化指标方面,与对照组相比,不同给药处理组中的钙C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三酰甘油TG等5项指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途径恩诺沙星给药对豚鼠多项生物学指标影响的测定,为豚鼠的科学用药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诺沙星 豚鼠 血液生理指标 血液生化指标
下载PDF
蓝光对豚鼠屈光系统发育的影响
17
作者 王宵 栾长霖 +4 位作者 孙一帆 杨诗巧 王凯磊 郝瑞 张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3,共6页
目的研究蓝光对镜片诱导近视(LIM)豚鼠的眼屈光发育的影响。方法将3周龄的三色豚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白光LIM组、蓝光LIM组(420 nm LED灯,照度700 lx),后两组豚鼠右眼配戴-10.00 D镜片诱导近视。所有豚鼠均处于12 h光照/12 h黑暗周... 目的研究蓝光对镜片诱导近视(LIM)豚鼠的眼屈光发育的影响。方法将3周龄的三色豚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白光LIM组、蓝光LIM组(420 nm LED灯,照度700 lx),后两组豚鼠右眼配戴-10.00 D镜片诱导近视。所有豚鼠均处于12 h光照/12 h黑暗周期。在干预前及干预后2周、4周测量所有豚鼠屈光度、眼轴长度、视网膜厚度、脉络膜厚度,干预4周时对豚鼠行角膜荧光染色以及视网膜HE染色。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干预前至干预2周时(0-2周变化量),白光LIM组豚鼠向近视漂移(-2.22±1.28)D,眼轴延长(0.40±0.05)mm,视网膜厚度和脉络膜厚度变薄,分别变化(-7.42±7.04)μm和(-6.29±4.66)μm;与白光LIM组相比,蓝光LIM组豚鼠向远视漂移(0.48±1.16)D,眼轴长度延长(0.20±0.10)mm(均为P<0.05),视网膜增厚(1.36±7.46)μm,脉络膜增厚(8.05±8.08)μm(均为P<0.05)。在干预2周至干预4周时(2-4周变化量),与对照组相比,白光LIM组和蓝光LIM组豚鼠屈光度均向近视发展,分别变化(-4.64±0.50)D和(-2.11±2.02)D(均为P<0.05),白光LIM组豚鼠的眼轴长度延长,视网膜和脉络膜厚度仍变薄,分别变化(0.44±0.06)mm、(-7.35±5.87)μm、(-4.84±2.61)μm;但此时蓝光LIM组豚鼠的脉络膜厚度停止增加并变薄,并且视网膜厚度减少,分别变化(-0.33±5.95)μm、(-4.78±4.96)μm。角膜荧光染色和视网膜HE染色结果表明,长时间蓝光照射可导致角膜和视网膜细胞的损伤。结论蓝光可能通过脉络膜相关机制影响近视的发展,但其抑制效果并不与时间呈单纯的正相关,长期的蓝光照射会损伤角膜和视网膜,从而降低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蓝光 屈光发育 豚鼠
下载PDF
不同月龄豚鼠自发膝骨关节炎过程中全膝关节的病理变化
18
作者 胡笑燊 李惠菁 +5 位作者 吕君玲 肖显俊 李涓 李享 刘凌 金荣疆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218-2224,共7页
背景:豚鼠因具有与人类相似的膝关节结构和接近的组织病理学特征,被认为是最有助于评估人类原发性骨关节炎的自发模型。目的:通过对1-18月龄豚鼠的全膝关节组织病理学分析,探讨豚鼠自发膝骨关节炎的病理过程。方法:选取健康1,6,10,14,16... 背景:豚鼠因具有与人类相似的膝关节结构和接近的组织病理学特征,被认为是最有助于评估人类原发性骨关节炎的自发模型。目的:通过对1-18月龄豚鼠的全膝关节组织病理学分析,探讨豚鼠自发膝骨关节炎的病理过程。方法:选取健康1,6,10,14,16,18月龄Hartley雌性豚鼠各8只,将股四头肌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整体膝关节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在光镜下观察软骨、软骨下骨、滑膜、半月板、肌肉的组织病理学情况,进行关节软骨Mankin评分和滑膜炎评分,并进行二者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与结论:(1)随着豚鼠月龄的增长,关节软骨Mankin评分越高(P<0.05),滑膜炎病理评分也逐渐增高(P<0.05),且二者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641,P<0.001);(2)18月龄豚鼠软骨下骨骨髓病变发病率达50%,半月板损伤发生率达37.5%;且出现不同程度的骨赘和关节间隙变窄等病变,仅有少数豚鼠出现股四头肌肉炎症;(3)结果说明豚鼠随着年龄增长,出现明显的软骨缺损、滑膜炎症、软骨下骨病变、半月板损伤、骨赘形成和关节间隙变窄等,均与人类原发性膝骨关节炎的病理过程相似,是理想的自发性膝骨关节炎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豚鼠 病理 软骨损伤 滑膜炎 骨髓损伤
下载PDF
ECMO治疗1例豚鼠耳炎诺卡菌感染重症肺炎患者的病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19
作者 王珏 王富华 +1 位作者 文艺 邢金燕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3期2053-2059,共7页
诺卡放线菌病通常呈亚急性起病,常为弥散化脓性或肉芽肿性感染,由多种来自革兰阳性杆状奴卡放线菌属的需氧土壤腐生菌引起。典型表现为肺炎,也常见于皮肤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因早期没有特异性临床表现且放线菌目易与真菌性病原体混淆... 诺卡放线菌病通常呈亚急性起病,常为弥散化脓性或肉芽肿性感染,由多种来自革兰阳性杆状奴卡放线菌属的需氧土壤腐生菌引起。典型表现为肺炎,也常见于皮肤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因早期没有特异性临床表现且放线菌目易与真菌性病原体混淆不易辨别,从而贻误病情。本次研究主要探讨了一例ECMO治疗重症肺炎并诺卡菌感染患者的治疗过程,并总结该类疾病目前的诊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鼠耳炎诺卡菌 重症肺炎 ECMO
下载PDF
m6A去甲基化酶ALKBH5在形觉剥夺性近视豚鼠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
20
作者 向小玲 廖萱 +3 位作者 孟茄玉 周桂梅 周红 周羡媚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5-321,共7页
目的探讨形觉剥夺性近视(FDM)豚鼠视网膜中m6A去甲基化酶AlkB同源蛋白5(ALKBH5)表达变化及其参与近视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健康SPF级3周龄三色豚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5只。实验组中眼罩遮盖右眼作为FDM组,... 目的探讨形觉剥夺性近视(FDM)豚鼠视网膜中m6A去甲基化酶AlkB同源蛋白5(ALKBH5)表达变化及其参与近视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健康SPF级3周龄三色豚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5只。实验组中眼罩遮盖右眼作为FDM组,暴露左眼为自身对照组。分别于实验前及实验1、2、3和4周时进行豚鼠眼生物学参数测量。采用带状光检影镜测量屈光度,采用A型超声仪测量眼轴长度。实验4周,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ALKBH5在豚鼠视网膜中的表达分布。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豚鼠视网膜中ALKBH5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和自身对照组相比,实验2、3和4周,FDM组豚鼠近视屈光度明显增加,眼轴显著增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显示,ALKBH5分布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视锥视杆细胞层和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层,其中以神经纤维层和RPE层为主。正常对照组、自身对照组和FDM组豚鼠ALKBH5蛋白相对荧光强度值分别为1.000±0.204、0.874±0.076和0.571±0.053,FDM组视网膜中ALKBH5蛋白荧光强度值明显小于正常对照组和自身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069,P=0.006;t=5.176,P=0.014)。造模后4周,FDM组豚鼠视网膜中ALKBH5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和自身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FDM组豚鼠视网膜中m6A去甲基化酶ALKBH5表达下降,ALKBH5及相关m6A甲基化修饰可能参与了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豚鼠 AlkB同源蛋白5 RNA去甲基酶 m6A甲基化 发病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