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0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体剪切力——树突状细胞免疫反应的负调节因子
1
作者 余鹏 刘鲜梅 曾柱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682-682,共1页
基于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的肿瘤疫苗免疫疗法被认为是克服癌症最有前景的免疫疗法之一,其临床效果与过继回输途径有关。临床研究发现,DCs疫苗静脉回输后的疗效低于肿瘤原位注射和引流淋巴结注射,其潜在机制尚不清楚。从生... 基于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的肿瘤疫苗免疫疗法被认为是克服癌症最有前景的免疫疗法之一,其临床效果与过继回输途径有关。临床研究发现,DCs疫苗静脉回输后的疗效低于肿瘤原位注射和引流淋巴结注射,其潜在机制尚不清楚。从生物力学的角度看,DCs疫苗静脉回输前后力学环境的转变(由静息状态向流体剪切状态转变)可能是潜在的影响因素。在本研究中,利用锥版剪切系统施加流体剪切力(fluid shear stress,FSS)处理,分析FSS对DCs力学表型和免疫表型的影响,并探究其潜在力-化耦合分子机制。结果发现,FSS显著重塑了DCs的力学表型和免疫表型,降低了其抗原吞噬作用和迁移能力,并抑制其抗原提呈,表现为抑制T细胞增殖、诱导T细胞凋亡的状态。体内实验证实,FSS处理后的DCs能在体内介导抑炎作用,使得炎性肠病模型小鼠的症状得到显著改善。机制上,DCs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GPCRs)-Src-Rho A/ROCK/LIMK/Cofilin信号通路感知FSS刺激,并抑制了转录因子NFκB的表达。综上认为,FSS可能是DCs免疫反应的负调节因子,在维持免疫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这对于进一步理解DCs的免疫调节功能和提高基于DCs免疫治疗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调节因子 静脉回输 炎性肠病 流体剪切力 免疫疗法 树突状细胞 免疫反应 免疫调节功能
下载PDF
负调节基因nsdA在链霉菌中同源性及激活沉默抗生素合成基因簇的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余贞 王茜 +1 位作者 邓子新 陶美凤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57-762,共6页
nsdA基因是在天蓝色链霉菌中发现的抗生素合成负调控基因。以nsdA基因片段为探针,通过Southern杂交发现nsdA存在于多种链霉菌中。根据天蓝色链霉菌和阿维链霉菌的nsdA序列设计PCR引物,扩增多种链霉菌中nsdA基因并测序。发现在不同链... nsdA基因是在天蓝色链霉菌中发现的抗生素合成负调控基因。以nsdA基因片段为探针,通过Southern杂交发现nsdA存在于多种链霉菌中。根据天蓝色链霉菌和阿维链霉菌的nsdA序列设计PCR引物,扩增多种链霉菌中nsdA基因并测序。发现在不同链霉菌中nsdA基因的相似性高达77%~100%。其中变铅青链霉菌与天蓝色链霉菌A3(2)的nsdA序列100%一致。变铅青链霉菌通常不合成放线紫红素,中断nsdA获得的突变菌株WQ2能够合成放线紫红素;在WQ2中重新引入野生型nsdA,又失去产抗生素能力。表明nsdA的中断可以激活变铅青链霉菌中沉默的放线紫红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表达;nsdA的广泛存在及其序列高度保守则提示可以尝试用于这些菌种的抗生素高产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霉菌 负调节基因nsdA 放线紫红素 基因中断 沉默基因
下载PDF
苹果幼果果糖和葡萄糖对淀粉酶活性的负调节 被引量:6
3
作者 段长青 王永章 +2 位作者 潘秋红 张凌云 张大鹏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4-76,共3页
用红富士苹果进行的研究表明 ,环剥处理使幼果内蔗糖、果糖和葡萄糖含量降低 ,淀粉酶活性升高。当果实内淀粉含量不足对照的 1/ 3时 ,淀粉酶活性与对照持平或降至对照之下。以外源糖温育果实圆片试验表明 ,果糖和葡萄糖诱导了淀粉酶活... 用红富士苹果进行的研究表明 ,环剥处理使幼果内蔗糖、果糖和葡萄糖含量降低 ,淀粉酶活性升高。当果实内淀粉含量不足对照的 1/ 3时 ,淀粉酶活性与对照持平或降至对照之下。以外源糖温育果实圆片试验表明 ,果糖和葡萄糖诱导了淀粉酶活性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糖 葡萄糖 酶活性 负调节 苹果 颗粒 淀粉酶 糖信号 环剥
下载PDF
反义及显性负调节AKT2 RNA对脑胶质瘤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康春生 浦佩玉 +1 位作者 李捷 王广秀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267-1272,共6页
背景与目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下游的丝苏氨酸激酶2(serine/threoninekinase2,AKT2)信号转导通路对肿瘤细胞的生存和凋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了反义AKT2(antisenseAKT2,AS-AKT2)和显性负调... 背景与目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下游的丝苏氨酸激酶2(serine/threoninekinase2,AKT2)信号转导通路对肿瘤细胞的生存和凋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了反义AKT2(antisenseAKT2,AS-AKT2)和显性负调节AKT2(dominant-negativeAKT2,DN-AKT2)构建体对人脑胶质瘤细胞系TJ905的增殖和凋亡的调控作用。方法:脂质体介导AKT2构建体转染人脑胶质瘤细胞系TJ905,原位杂交和蛋白印迹法检查AKT2的表达水平,Ki-67标记指数和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UNEL法计算凋亡指数评价肿瘤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对每种AKT2构建体转染后随机选择3个扩增后进一步分析。原位杂交和蛋白印迹结果表明,转染AS-AKT2后AKT2表达显著抑制,转染DN-AKT2后AKT2表达无明显变化。MTT研究发现:AS-AKT2组和DN-AKT2组的6天细胞生存率分别为(49.30~51.46)%和(50.52~55.23)%,细胞存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空载体组(P<0.001);AS-AKT2组和DN-AKT2组的标记指数(Ki-67labelingindex,Ki-67LI)分别为(57.50~59.33)%和(59.17~61.00)%,明显低于对照组(76.50%)和空载体组(74.83%)(P<0.001);TUNEL法凋亡分析表明:对照组和空载体组几乎没有凋亡细胞,AS-AKT2组(8.33%~8.83%)和DN-AKT2组(7.50%~7.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AKT2 反义及显性负调节AKT2 转染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T淋巴细胞对人骨髓造血细胞体外扩增的负调节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田志刚 张建华 +2 位作者 王郡甫 张彩 孙汭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10-313,共4页
采用抗CD3或抗CD8单克隆抗体的补体细胞毒方法体外清除人骨髓MNC(单个核细胞 )中的T淋巴细胞和用流式细胞技术 (FACS)分析细胞表面标志 ,观察人骨髓T淋巴细胞对造血细胞增殖的负调节效应。将MNC加入含多种造血生长因子的培养基进行液态... 采用抗CD3或抗CD8单克隆抗体的补体细胞毒方法体外清除人骨髓MNC(单个核细胞 )中的T淋巴细胞和用流式细胞技术 (FACS)分析细胞表面标志 ,观察人骨髓T淋巴细胞对造血细胞增殖的负调节效应。将MNC加入含多种造血生长因子的培养基进行液态扩增并检测其CD34+细胞绝对数、粒 巨噬集落 (CFU GM )和多向祖细胞集落 (CFU GEMM )形成能力。结果表明 ,抗CD3,抗CD8或抗CD3+抗CD8单抗清除T淋巴细胞的骨髓MNC ,其细胞总数经造血生长因子刺激培养 2 0天分别扩增了 75 .8,79.6和 77.4倍 ,明显高于对照组 (6 7.0倍 )。体外培养 6天时CD8清除组CD34+ 细胞的扩增最高可提高 17.82 %。上述 3个清除组的CFU GM产率分别为 173.6 7± 18.90 ,16 5 .33± 2 6 .5 8和 170 .33± 2 1.5 0 ,对照组 79.6 7± 8.33。这 3个清除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 )。上述 3个清除组的CFU GEMM产率分别为 4 31.33± 34.5 6 ,370 .33± 4 2 .10和 386 .6 7± 10 .0 2 ,对照组为 177.6 7± 2 6 .86。这 3个清除组与对照组比较P值分别为 <0 .0 0 2 ,<0 .0 5和 <0 .0 0 5。此研究结果提示骨髓中T淋巴细胞可以抑制造血细胞的体外扩增、CFU GM和CFU GEMM产率 ,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 骨髓造血细胞 细胞扩增 负调节效应
下载PDF
血吸虫感染诱导的免疫负调节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4
6
作者 汪雪峰(综述) 苏川(审校)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4-147,共4页
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寄生虫病,全球大约2亿人口受到威胁,其中日本血吸虫病主要分布在中国和东南亚,近1亿人口受影响。血吸虫感染免疫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伴随成虫产卵宿主逐渐表现出免疫下调的状态,使感... 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寄生虫病,全球大约2亿人口受到威胁,其中日本血吸虫病主要分布在中国和东南亚,近1亿人口受影响。血吸虫感染免疫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伴随成虫产卵宿主逐渐表现出免疫下调的状态,使感染呈现慢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病 免疫负调节 感染诱导 寄生虫病 人类健康 感染免疫 成虫产卵 东南亚
下载PDF
Maf1:一种RNA聚合酶Ⅲ的负调节因子 被引量:2
7
作者 郭晓强 周强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53-555,共3页
Maf1是一种RNA聚合酶Ⅲ的负调节因子,在酵母雷帕霉素诱导的营养限制、DNA损伤和分泌通路缺陷反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不利生长条件下,Maf1被蛋白磷酸酶2A脱磷酸化而激活,被运输到细胞核发挥对RNA聚合酶Ⅲ的抑制作用。Maf1还可以被蛋... Maf1是一种RNA聚合酶Ⅲ的负调节因子,在酵母雷帕霉素诱导的营养限制、DNA损伤和分泌通路缺陷反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不利生长条件下,Maf1被蛋白磷酸酶2A脱磷酸化而激活,被运输到细胞核发挥对RNA聚合酶Ⅲ的抑制作用。Maf1还可以被蛋白激酶A磷酸化并在Msn5载体蛋白的协助下运出细胞核而解除抑制。Maf1在真核生物中高度保守,因此相关研究在理解哺乳动物RNA聚合酶Ⅲ转录抑制机理方面可能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f1 RNA聚合酶Ⅲ 负调节因子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重要的负调节剂 被引量:2
8
作者 高珺 刘必成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60-363,共4页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负调节
下载PDF
心肌纤维化的内源性负调节因素 被引量:2
9
作者 陈素琴 黎明江 《医学研究杂志》 2017年第8期7-11,共5页
心肌纤维化是各种慢性心脏病的终末期表现,其机制非常复杂,多种因素参与了心肌纤维化的发生及发展。但总的来说,这些因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促进纤维化的因素,为正性调节因素,另一类是抑制纤维化的因素,为负性调节因素,本文主要对研究较... 心肌纤维化是各种慢性心脏病的终末期表现,其机制非常复杂,多种因素参与了心肌纤维化的发生及发展。但总的来说,这些因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促进纤维化的因素,为正性调节因素,另一类是抑制纤维化的因素,为负性调节因素,本文主要对研究较多的几种内源性负调节因素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纤维化 负调节因素 肝细胞生长因子 脂联素 松弛素
下载PDF
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的负调节机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积东 吴洪福 耿排力 《青海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34-137,共4页
关键词 JAK—STAT 信号转导 PTP PIAS SOCS蛋白 负调节
下载PDF
白芍总甙负调节大鼠腹腔巨噬细胞诱生TNF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烨 赵文龙 +1 位作者 王斌 陈敏珠 《数理医药学杂志》 1998年第1期1-2,共2页
本文通过建立白芍总甙(TGP)与前列腺素E2(PGE2)产生之间的量效关系模型,定量分析在不同TGP浓度下(PGE2)与TNF诱生值间的相关性,以及高浓度TGP对TNF诱生的负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TGP低浓度(0... 本文通过建立白芍总甙(TGP)与前列腺素E2(PGE2)产生之间的量效关系模型,定量分析在不同TGP浓度下(PGE2)与TNF诱生值间的相关性,以及高浓度TGP对TNF诱生的负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TGP低浓度(0~12.5mg.L-1)诱导大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PGE2和TNF呈正相关,而在TGP高浓度(12.5~250mg.L-1)范围内,两者呈负相关关系。本文还发现,只要高沈度TGP-LPS刺激的巨噬细胞的培养液中,PGE2以恒速释放而达稳定浓度时,才实现其对TNF产生的负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调节作用 白芍总甙 巨噬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
下载PDF
FGFR1‘对细胞增生负调节作用的研究
12
作者 张伟 王丽颖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41-243,共3页
首先以逆转录-DNA聚合酶链反应从人肺成纤维细胞中钓取全长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cDNA,然后分别克隆入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RC/CMVrfm oug k ,uqf tgj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 生长因子 受体1' 细胞增生 负调节
下载PDF
周期蛋白G家族——细胞周期的负调节因子
13
作者 于敏 张学 《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 2005年第3期138-142,共5页
周期蛋白通过与周期蛋白依赖的蛋白激酶结合而调节细胞周期进程,而且多为促进细胞分裂。最近对周期蛋白G1和G2的研究却显示出它们对细胞生长的负调节作用,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二者都能与丝氨酸/苏氨酸磷酸酶PP2A结合,并与p53/mdm2/ARF功能... 周期蛋白通过与周期蛋白依赖的蛋白激酶结合而调节细胞周期进程,而且多为促进细胞分裂。最近对周期蛋白G1和G2的研究却显示出它们对细胞生长的负调节作用,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二者都能与丝氨酸/苏氨酸磷酸酶PP2A结合,并与p53/mdm2/ARF功能通路作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蛋白G1 周期蛋白G2 周期蛋白Ⅰ P53 PP2A 细胞周期进程 负调节因子 周期蛋白 家族 负调节作用
下载PDF
免疫性肝损伤的负调节机制及其意义
14
作者 徐强 蒋洁云 《中国药理学会通讯》 2000年第4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免疫性肝损伤 负调节机制 肝炎 病理 动物实验
下载PDF
细胞生长调节因子研究的进展——第二届国际造血负调节因子讨论会和第十九届国际实验血液学年会内容简介
15
作者 吴克复 《国外医学情报》 1991年第9期17-18,共2页
第二届国际造血负调节因子讨论会于1990年8月21日至8月25日在美国东海岸罗德岛首府普罗维登斯的布郎大学召开。有20个国家的140名代表参加。之后,第十九届国际实验血液学年会在美国西海岸的西雅图召开,由骨髓移植的权威单位FredHutchin... 第二届国际造血负调节因子讨论会于1990年8月21日至8月25日在美国东海岸罗德岛首府普罗维登斯的布郎大学召开。有20个国家的140名代表参加。之后,第十九届国际实验血液学年会在美国西海岸的西雅图召开,由骨髓移植的权威单位FredHutchinson肿瘤研究中心主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生长调节因子 造血生长因子 血液学 讨论会 抑制因子 造血干细胞 骨髓移植 国际 年会 负调节
下载PDF
细胞生长的负调节因子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英 童坦君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26-29,共4页
细胞生长的负调节因子包括抑素(chalone)、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干扰素(INF)、肿瘤坏死因子(TNF)及其它内源性生长抑制因子。这些物质对细胞增殖,分化的调控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 细胞 生长 负调节因子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正负调节与临床应用的展望
17
作者 黄平 《山西白血病》 1992年第3期172-173,共2页
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国外已有十几种细胞因子进入临床试验。与造血调控有关的各种集落刺激因子(CSFs)、白介素(ILs)、干扰素(IFN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s)等,已广泛地试用于血液病... 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国外已有十几种细胞因子进入临床试验。与造血调控有关的各种集落刺激因子(CSFs)、白介素(ILs)、干扰素(IFN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s)等,已广泛地试用于血液病、恶性肿瘤与感染等疾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临床应用 转化生长因子β(TGF 负调节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集落刺激因子 临床试验 细胞因子 造血调控 恶性肿瘤 白介素 干扰素 血液病
下载PDF
光对拟南芥微管蛋白基因表达的负调节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曹湘玲 白永延 《植物生理学报(0257-4829)》 CSCD 1998年第1期31-36,共6页
白光处理后拟南芥白化苗中的微管蛋白基因mRNA都有不同程度降低。白化苗中TUBI的mRNA量很高,连续用白光处理由化苗2-6h,TUB1mRNA降低。分析拟南芥幼苗根、下胚轴中的RNA发现根中TUBI基因转录水平不受白光影响。具子叶的下胚轴中TUB1... 白光处理后拟南芥白化苗中的微管蛋白基因mRNA都有不同程度降低。白化苗中TUBI的mRNA量很高,连续用白光处理由化苗2-6h,TUB1mRNA降低。分析拟南芥幼苗根、下胚轴中的RNA发现根中TUBI基因转录水平不受白光影响。具子叶的下胚轴中TUB1基因转录水平受白光抑制。白先对TUB1基因表达的负调节具有组织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微管蛋白 基因表达 白光 负调节
下载PDF
T细胞的分子免疫负调节机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靖 邴飞虹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65-67,共3页
关键词 T细胞 分子 免疫系统 负调节机制 综述
下载PDF
从免疫负调节角度论述中医药治疗AIDS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晓晖 马建萍 《新疆中医药》 2021年第1期88-92,共5页
在HIV感染过程中,机体内特异性T细胞被携带病毒抗原的免疫负调节因子高度表达,导致T细胞免疫功能耗竭。负调节因子及其配体高表达的抗原持续刺激对AIDS的发病机制、进展均有重要影响。抑制负调节通路可提高特异性免疫,是艾滋病新的治疗... 在HIV感染过程中,机体内特异性T细胞被携带病毒抗原的免疫负调节因子高度表达,导致T细胞免疫功能耗竭。负调节因子及其配体高表达的抗原持续刺激对AIDS的发病机制、进展均有重要影响。抑制负调节通路可提高特异性免疫,是艾滋病新的治疗靶点。中医药改善机体免疫具有独特优势,从免疫负调节角度阐释中医药改善HIV/AIDS患者免疫功能的机制,扩大了中医药治疗AIDS的新思路。这篇文章概述了免疫负调节信号在AIDS中的作用及从免疫负调节角度讨论中医药治疗AIDS的研究进展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AIDS 免疫负调节 中医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