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4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b值弥散加权成像在缺血性中风超急性期诊断中的价值
1
作者 甘利伟 郑欢露 +4 位作者 胡吉学 胡盼 李俊帆 张雪琴 蒲云学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期73-77,共5页
目的探讨高b值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在缺血性中风(AIS)超急性期(发病时间<6 h)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2月在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经临床确诊和治疗痊愈或好转的... 目的探讨高b值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在缺血性中风(AIS)超急性期(发病时间<6 h)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2月在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经临床确诊和治疗痊愈或好转的AIS超急性期患者34例为研究对象。34例患者均完成高b值(b值=2000 s/mm^(2))、常规b值(b值=1000 s/mm^(2))DWI扫描,将2组DWI图像分为高b值组和常规b值组,分析2组图像的DWI影像特点,并对ADC图进行定量分析。结果高、常规b值组显示病灶分别为98、74个。所研究病例T1WI均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和T2-Flair呈等或稍高信号,无特异性;高b值组病灶DWI呈中等、明显高信号,常规b值组病灶DWI呈轻度、中等高信号,且高b值组病灶边界显示更清楚。高、常规b值组图像的ADC值比较,病变区ADC值在高b值组更低,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侧对称区ADC值也在高b值组更低,2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b值下的ADC值比较,病变区与健侧对称区ADC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b值组图像敏感度为100.0%,特异度为82.4%;常规b值组,敏感度为100.0%,特异度为76.5%。高b值组图像SNR、CNR均高于常规b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工作中,采用高b值DWI扫描可以提高AIS超急性期病灶的检出率,并且能使病灶影像质量达到更佳的效果。所以,高b值DWI对超急性期AIS的诊断价值优于常规b值DWI,可能值得临床运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 超急性期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高b值
下载PDF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超急性期心肌梗塞患者急诊抢救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宋歌 褚迎辉 徐春丽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2期128-129,共2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针对超急性期心肌梗塞患者的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其急诊抢救的应用价值,并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1月在本院收治的超急性期心肌梗塞82例,随机分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均41例。对照组常规护...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针对超急性期心肌梗塞患者的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其急诊抢救的应用价值,并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1月在本院收治的超急性期心肌梗塞82例,随机分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均41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统计两组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接诊到心电图检查、接诊到进入导管室、接诊至给予用药、接诊至介入开始、接诊至收入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95.12%高于对照组,死亡率4.88%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显著缩短超急性期心肌梗塞的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加强急诊护理流程的优化和完善,以提高超急性期心肌梗塞的救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急性期 心肌梗塞 急诊抢救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下载PDF
中风Ⅳ号协定方治疗超急性期缺血性卒中临床观察
3
作者 黄晨蓉 张强 曾芳月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5-97,共3页
目的探讨中风Ⅳ号协定方治疗超急性期缺血性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0年12月—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92例超急性期缺血性卒中患者简单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联合中风Ⅳ号协定方治疗,连续... 目的探讨中风Ⅳ号协定方治疗超急性期缺血性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0年12月—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92例超急性期缺血性卒中患者简单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联合中风Ⅳ号协定方治疗,连续治疗2周,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认知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1.49%,43/47)较对照组(71.11%,32/45)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言语不清、半身不遂、口舌歪斜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积分均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简易精神状态(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下降,MMSE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血浆黏度(WBV)、低切还原黏度(LSRV)、高切还原黏度(HSR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1,P=0.739>0.05)。结论中风IV号协定方治疗超急性期缺血性卒中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神经功能、认知功能、血液流变学,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超急性期 中风IV号协定方 神经功能 血液流变学 认知功能
下载PDF
核磁共振(MRI)联合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4
作者 郭传良 陈建萍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2期95-97,共3页
目的观察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实施MRI与CT联合诊断方法所取得的诊断效果。方法病例选取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198例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分别实施CT和MRI诊断方法,对比单一CT、单一MRI和CT联合MRI诊断方法的疾病检出情况、诊... 目的观察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实施MRI与CT联合诊断方法所取得的诊断效果。方法病例选取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198例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分别实施CT和MRI诊断方法,对比单一CT、单一MRI和CT联合MRI诊断方法的疾病检出情况、诊断效能及不同大小病灶检出情况。结果疾病检出阳性率CT联合MRI诊断方法高于单一CT和单一MRI诊断方法,诊断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CT联合MRI诊断方法高于单一CT和单一MRI诊断方法,CT联合MRI诊断方法病灶检出率高于单一CT和单一MRI诊断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实施MRI与CT联合诊断方法展现出来的诊断效果明显好于单一CT和单一MRI诊断方法,疾病诊断准确率高,可直观地发现患者病灶情况,为疾病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急性期脑梗死 MRI CT 诊断符合率
下载PDF
缺血性卒中超急性期患者血镁水平与卒中相关感染的相关性
5
作者 朱人定 张良兵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32期47-51,共5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IS)超急性期患者血镁水平与卒中相关感染(stroke associated infection,SAI)间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IS超急性期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IS)超急性期患者血镁水平与卒中相关感染(stroke associated infection,SAI)间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IS超急性期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如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房颤、本次急诊血管内治疗等病史,记录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及确诊IS发病6h内的血镁水平及发病24h内其他实验室指标,根据入院后是否发生感染,将患者分为SAI组(n=37)和非SAI组(n=71),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指标的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S患者并发SAI的独立影响因素,Pearson法分析血镁与其他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血镁对IS患者发生SAI的预测价值。结果SAI组患者通常年龄较大,心房颤动比例、接受血管内治疗的可能性、NIHSS评分、空腹血糖值高于非SAI组(P<0.05),而血镁、淋巴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低于非SAI组(P<0.05)。108例患者共19例出现低镁血症,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镁、年龄、NIHSS评分均为超急性期IS患者发生SAI的独立影响因素。Pearson分析显示超急性期IS患者血镁水平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r=–0.233,P=0.015),而与年龄无相关性(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镁预测患者发生SAI的曲线下面积为0.674(95%CI:0.567~0.781,P=0.003),最佳截断值0.80mmol/L,敏感度48.6%,特异性78.9%。结论超急性期IS患者合并低镁血症发生SAI的风险较高,血镁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超急性期IS患者发生SAI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镁 超急性期 缺血性卒中 卒中相关感染
下载PDF
超急性期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特点分析
6
作者 聂海华 李茂查 李阳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8期1282-1285,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超急性期心电图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3月在湖南省会同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确诊的200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18例,女82例,年龄31~65(48.6±7.5)岁。分析AMI超急性期的心电图表现...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超急性期心电图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3月在湖南省会同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确诊的200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18例,女82例,年龄31~65(48.6±7.5)岁。分析AMI超急性期的心电图表现,比较AMI典型心电图图形和心肌坏死标志物指标异常出现的时间。采用配对t检验、McNemar-Bowker Pearson卡方检验。结果就诊即刻、30 min、1 h、2 h、3 h、4 h心律失常发生率依次为7.0%(14/200)、11.0%(22/200)、36.5%(73/200)、64.0%(128/200)、85.5%(171/200)、93.0%(186/200),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传导阻滞发生率依次为2.5%(5/200)、4.5%(9/200)、11.5%(23/200)、41.5%(83/200)、61.0%(121/200)、75.5%(151/200),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T段下移发生率依次为37.0%(74/200)、90.0%(180/200)、81.5%(163/200)、77.5%(155/200)、40.0%(80/200)、5.5%(11/200),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波低平发生率依次为40.5%(81/200)、48.5%(97/200)、60.0%(120/200)、83.5%(167/200)、42.0%(84/200)、15.0%(30/200),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MI典型心电图图形出现时间(3.86±0.34)h滞后于心肌坏死标志物指标异常出现时间(2.75±0.2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痛患者出现新发、频发心律失常、传导阻滞、ST段下移和T波低平改变均可能是超急性期AMI患者特有的心电图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超急性期 心电图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7
作者 杨蕊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9期21-24,共4页
探讨动态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甘肃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发病时间分别为2 h以下、2~6 h,6 h以上,按照发病时间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B、C三组,所有患... 探讨动态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甘肃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发病时间分别为2 h以下、2~6 h,6 h以上,按照发病时间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B、C三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显示,A组的Q波、T波、ST波阳性改变率均高于B组和C组(P<0.05);ST段抬高型患者的阳性改变率高于非ST段抬高型患者(P<0.05)。研究发现,临床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应用动态心电图,其可呈现患者心电改变情况,以帮助医生对疾病进行准确判断,为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急性心肌梗死 超急性期 诊断 阳性率
下载PDF
基于团队学习策略在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生超急性期脑梗死静脉溶栓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8
作者 张瑞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3期0189-0192,共4页
探讨基于团队学习的教学策略在针对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生的超急性期脑梗死静脉溶栓教学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于同一医院神经内科实习的60名应届学员作为依据本对照研究开展要求的实验对象;以其各自所... 探讨基于团队学习的教学策略在针对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生的超急性期脑梗死静脉溶栓教学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于同一医院神经内科实习的60名应届学员作为依据本对照研究开展要求的实验对象;以其各自所接受教学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对照组;观察组学员均接受团队学习的教学策略,而对照组接受常规理论授课教学策略;统计、对比两组学员对于各自所接受教学方式的满意率、实践综合能力评分、课后理论测试成绩。结果 观察组学员对于其所接受教学方式的满意率较之对照组学员更高,P<0.05;在实践综合能力评分上,观察组学员整体上更高,P<0.05;在课后理论测试成绩对比上,观察组也更高,P<0.05。结论 在神经内科针对住院医师就超急性期脑梗死静脉溶栓的规范化培训中,使用团队学习策略有助于快速提高学员的理论理解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化培训 教学 超急性期脑梗死静脉溶栓 教学策略 团队学习
下载PDF
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超急性期心肌梗塞患者急诊抢救中的价值探讨
9
作者 张池 诸文青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135-0138,共4页
探讨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的模式优势,评估其在心肌梗塞急救中的积极作用。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超急性期心肌梗塞患者,共52例,随机分为护理模式不同的两组,对照组(n=26)用常规急救护理模式,观察组(n=26)采取无缝衔接一体化... 探讨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的模式优势,评估其在心肌梗塞急救中的积极作用。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超急性期心肌梗塞患者,共52例,随机分为护理模式不同的两组,对照组(n=26)用常规急救护理模式,观察组(n=26)采取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汇总数据类型包括救治后抢救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预后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各阶段抢救用时少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反馈低于对照组;抑郁程度评分、生存质量评分表现均好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情况同样表现出观察组更优,且数据结果(P<0.05)。结论 积极应用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有利于提升心肌梗塞患者生存概率,缩短救治时间,提高预后,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 超急性期心肌梗塞 急诊抢救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联合MRI诊断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竞睿 李南南 +3 位作者 刘志鹏 卢杉 李超 李延皎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7期156-160,共5页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联合MRI在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9月—2022年11月于黑龙江省医院急诊科就诊的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56例,所有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联合MRI成像及单纯MRI扫描,分析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联合...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联合MRI在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9月—2022年11月于黑龙江省医院急诊科就诊的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56例,所有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联合MRI成像及单纯MRI扫描,分析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联合MRI及单纯MRI扫描的诊断结果及CT灌注成像联合MRI成像对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检出率、病灶检出数目和病灶位置等情况。结果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联合MRI成像检出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53例,检出率为94.64%(53/56),单纯MRI成像检查超急性期脑梗死37例,检出率为66.07%(3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联合MRI成像检查出梗死灶82例,单纯MRI成像检查出梗死灶54例,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联合MRI成像相较于单纯MRI成像检出的梗死灶更多。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联合MRI成像相较于单纯MRI成像的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检出率更高、更容易发现梗死病灶。该方法检查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灌注成像 超急性期脑梗死 MRI 梗死灶 检出率
下载PDF
超急性期脑梗塞患者应用弥散加权成像磁共振的诊断效果及价值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林文敏 康雅清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3年第4期667-669,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在超急性期脑梗塞患者中采用弥散加权成像(DWI)磁共振诊断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68例超急性期脑梗塞患者,依据诊断方法进行分组,对34例采取常规磁共振成像(MRI)的患者归为... 目的:研究分析在超急性期脑梗塞患者中采用弥散加权成像(DWI)磁共振诊断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68例超急性期脑梗塞患者,依据诊断方法进行分组,对34例采取常规磁共振成像(MRI)的患者归为对照组,另对34例采取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I-DWI)检测的患者归为观察组,分析2组诊断的临床效果。结果:组间漏诊率无意义(P>0.05);观察组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误诊率低于对照组,P<0.05。超急性期患者患侧ADC值低于急性期,而健侧ADC值高于急性期,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DWI显示,脑实质病变的B值1000以高信号为主,ADC图以低信号为主,扩散有限;MRI T1WI为低信号,T2WI、T2Flair均为高信号,扩散受限。结论:应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测超急性期的脑梗塞患者效果明显,有效提高诊断检出率,明确弥散系数,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超急性期 弥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 诊断检出率
下载PDF
胸痛中心无线网络传输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醒良 代晓云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第8期41-43,共3页
目的研究胸痛中心无线网络传输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6月佛山市南海区公共卫生医院收治的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诊断,试验组采用无线... 目的研究胸痛中心无线网络传输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6月佛山市南海区公共卫生医院收治的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诊断,试验组采用无线网络传输心电图诊断,对比2组检测报告时间和检查费用、诊断超急性期心肌梗死的效能以及确诊率、病死率。结果试验组检测时间短于对照组,检查费用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诊断效能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确诊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病死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的患者采用无线网络传输心电图诊断可以缩短检测报告时间,提高诊断效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超急性期 无线网络传输心电图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专职化层级管理护理在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3
作者 杜娟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第36期19-21,共3页
目的探讨专职化层级管理护理在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南昌市新建区人民医院神经肿瘤内科收治的60例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专职化层级管理护理在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南昌市新建区人民医院神经肿瘤内科收治的60例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专职化层级管理护理,对比2组患者相关抢救情况,护理前后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 74,GQOLI-74)评分]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预检分诊至溶栓开始时间、急诊室滞留时间以及预检分诊至静脉溶栓时间均更短(P<0.05)。护理后,2组患者NIHS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MoCA评分及GQOLI-74各项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专职化层级管理护理应用于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中有助于静脉溶栓治疗的顺利开展,促进其认知及神经功能恢复,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生活,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急性期脑梗死 静脉溶栓治疗 专职化层级管理护理 神经功能
下载PDF
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与超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14
作者 龚玲 陈伦江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87-91,共5页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MHR)与超急性期缺血性卒中(IS)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纳入超急性期IS患者123例为观察组,非脑卒中患者83例为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MHR与超急性期IS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MHR水...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MHR)与超急性期缺血性卒中(IS)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纳入超急性期IS患者123例为观察组,非脑卒中患者83例为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MHR与超急性期IS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MH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分析结果显示,校正混杂因素后,MHR是超急性期I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3)。此外,将MHR分为4个等级,MHR3级和4级的患者发生超急性期IS的风险显著高于MHR1级的患者(P=0.039;P=0.035)。结论MHR的增加与较高的超急性期IS发生风险独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缺血性脑卒中 超急性期
下载PDF
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的诊断价值分析
15
作者 何晶晶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12期21-23,共3页
通过研究分析心电图在AMI超急性期诊治价值。方法 选取来院诊治的60例患者,根据不同救治时限分治疗组(<2h)与对照组(>2h)各35例。观察记录心电图波形变化,对照分析记录STEMI与NSTEMI诊断阳性率。结果 治疗组心电图阳性率、STEMI... 通过研究分析心电图在AMI超急性期诊治价值。方法 选取来院诊治的60例患者,根据不同救治时限分治疗组(<2h)与对照组(>2h)各35例。观察记录心电图波形变化,对照分析记录STEMI与NSTEMI诊断阳性率。结果 治疗组心电图阳性率、STEMI阳性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心电图及时检查,及时评估各波形变化,STEMI诊断率,显著增加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患者诊治效果,缩短救治时限,赢取最佳时间,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简单、方便、安全性高,为临床判断评估病情及诊断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急性心肌梗死 超急性期 诊断
下载PDF
化痰通络汤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超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16
作者 徐守权 陈锦凤 +2 位作者 唐国文 包仲明 赖瑜梅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3年第7期14-17,共4页
目的分析化痰通络汤+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在超急性期脑梗死治疗中的效果,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于梧州市中医医院2020年5月至2021年9月就诊的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1例,常规对症治疗+阿替普酶静... 目的分析化痰通络汤+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在超急性期脑梗死治疗中的效果,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于梧州市中医医院2020年5月至2021年9月就诊的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1例,常规对症治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和观察组(31例,常规对症治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化痰通络汤)。两组患者均接受持续2周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Fugle-Meyer运动功能评估(FMA)量表、汉语失语症成套测试(ABC)评分及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55%,高于对照组的74.19%;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主症(半身不遂、神识昏迷、言语蹇涩、口舌歪斜)的积分及高切血液黏度、低切血液黏度、血浆黏度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MBI、FMA评分、ABC评分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超急性期脑梗死在常规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中药化痰通络汤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加速患者临床症状缓解,通过降低血液黏度,进而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的损伤,恢复语言功能和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超急性期 化痰通络汤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
下载PDF
普通CT在脑梗死超急性期的诊断价值
17
作者 张铭秋 赵东菊 杨瑞民 《医师进修杂志》 2005年第10期24-25,28,共3页
目的探讨普通CT对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在发病后1~6h内应用常规CT扫描患者的临床表现和CT征象,所有病例均在发病24h后复查螺旋CT或MR证实为脑梗死患者。结果300例中出现异常征象者共有202例,超急性期脑梗死C... 目的探讨普通CT对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在发病后1~6h内应用常规CT扫描患者的临床表现和CT征象,所有病例均在发病24h后复查螺旋CT或MR证实为脑梗死患者。结果300例中出现异常征象者共有202例,超急性期脑梗死CT征象包括:脑实质局部密度轻度减低者126例,局部脑肿胀、邻近脑沟变浅、脑室变形变窄者52例,大脑中动脉密度增高者94例,豆状核密度减低108例,脑岛、最外囊和屏状核密度减低、灰白质界线模糊87例。结论超急性期脑梗死常规CT虽然征象轻微,但结合临床,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急性期 脑梗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超急性期脑梗死 诊断价值 普通CT 常规CT扫描 脑梗死患者 局部脑肿胀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心电图非典型改变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28
18
作者 王威 尹瑞兴 +5 位作者 陈泉芳 巫艳彬 苌海华 廖园莉 白玉龙 黄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31-933,共3页
目的 总结急性心肌梗死(AMI)超急性期心电图非典型改变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在AMI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12年6月我科明确诊断为AMI的患者194例,其中男162例,女32例;年龄32~86岁,平均(59.9±7.1)岁.明确AM... 目的 总结急性心肌梗死(AMI)超急性期心电图非典型改变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在AMI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12年6月我科明确诊断为AMI的患者194例,其中男162例,女32例;年龄32~86岁,平均(59.9±7.1)岁.明确AMI患者超急性期心电图非典型改变的临床特点,并按就诊时间(visiting time,VT)的不同分为4组:0 h<VT≤2 h组(25例)、2 h<VT≤4 h组(54例)、4 h<VT≤6 h组(55例)以及VT>6 h组(60例).分别记录各组Q波、R波、ST段以及T波的改变情况,并对各组的阳性改变率进行统计分析与比较.结果 4组间的性别、年龄及Killip分级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发生改变总阳性率为26.3%(51/194),其中有Q波改变的占11.8%(6/51),有R波改变的占17.6%(9/51),有ST段改变的占25.5%(13/51),有T波改变的占45.1%(23/51).0 h<VT≤2 h组、2 h<VT≤4 h组、4 h<VT≤6 h组以及VT>6 h组的心电图阳性改变率分别为24.0%(6/25)、38.9%(21/54)、18.2%(10/55)以及23.3%(1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显示,2 h<VT≤4 h组心电图阳性改变率均高于4 h<VT≤6 h组和VT>6 h组( P<0.05),且2 h<VT≤4 h组的阳性改变率最高(38.9%).结论 AMI超急性期的心电图改变集中在发病的2 ~4 h,以T波改变多见;识别AMI超急性期的心电图临床特点,有助于及早诊断AMI,为临床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描记术 心肌梗死 超急性期 诊断
下载PDF
三维CT全脑灌注血容量成像在超急性期脑梗死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6
19
作者 张苗 卢洁 +2 位作者 李坤成 隋昕 曹燕翔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29-531,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CT全脑灌注血容量成像在超急性期脑梗死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5例发病6h以内的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行常规螺旋CT平扫及CT血管造影(CTA)检查,分析CT平扫表现,并使用Siemens三维NeuroPBV软件对CTA源图像和CT平扫图像进行减影处理... 目的探讨三维CT全脑灌注血容量成像在超急性期脑梗死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5例发病6h以内的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行常规螺旋CT平扫及CT血管造影(CTA)检查,分析CT平扫表现,并使用Siemens三维NeuroPBV软件对CTA源图像和CT平扫图像进行减影处理,获得三维彩色PBV图像。比较CT平扫与PBV图像对急性脑缺血灶的检出率。全部病例于发病后2~7d复查CT平扫。对PBV图像显示的脑灌注异常区体积与复查CT平扫显示的梗死灶体积进行比较分析,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25例患者首次头颅CT平扫12例发现早期脑梗死征象,13例未发现异常,重建三维PBV图像均发现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的脑灌注异常区。复查CT平扫图像上25例患者最终梗死灶体积与PBV图像上灌注异常区体积存在显著正相关(rs=0.837,P<0.001)。结论PBV图像能够三维显示急性脑缺血全脑灌注信息,对早期发现脑缺血、全面评价缺血范围、避免病灶漏诊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超急性期 灌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不同时间窗超急性期脑梗死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及凝血标志物的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2
20
作者 陈娟 白青科 +6 位作者 赵振国 赵晓晖 隋海晶 杨娟 沈健 陆练军 周媛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69-370,共2页
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中,溶栓是唯一被证明有效的治疗方法[1,2]。发病后4.5h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治疗能使患者获益[3]。溶栓后颅内出血的风险是不可忽视的最危险的并发... 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中,溶栓是唯一被证明有效的治疗方法[1,2]。发病后4.5h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治疗能使患者获益[3]。溶栓后颅内出血的风险是不可忽视的最危险的并发症[4,5],扩大时间窗的溶栓治疗是否会增加颅内出血、及影响血液凝血指标的改变,目前的研究还很少,也没有公认的监测指标。近年以来,在我院前期采用MRI指导的rt-PA静脉溶栓治疗超急性期脑梗死研究的基础上[6~10],本研究拟动态观察溶栓前后凝血标志物的变化,了解不同时间段脑梗死溶栓后机体内出凝血相关因素的变化及与出血转化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急性期脑梗死 静脉溶栓治疗 凝血标志物 出血转化 溶栓后 时间窗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PLASMINOGE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