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94篇文章
< 1 2 1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超早期血管内治疗的疗效分析
1
作者 宋英 刘健 +2 位作者 冀方愿 张亮 付辉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10期1091-1094,共4页
目的 探讨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超早期血管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7年5月~2022年11月收治的35例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采用超早期(发病24小时内)血管内治疗,分析临床基本信息、血管内治疗结果、临床及影像随访结果等资料。结果 动脉瘤最... 目的 探讨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超早期血管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7年5月~2022年11月收治的35例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采用超早期(发病24小时内)血管内治疗,分析临床基本信息、血管内治疗结果、临床及影像随访结果等资料。结果 动脉瘤最大径平均为(2.5±0.4)mm,血管内治疗35例责任动脉瘤,其中单纯弹簧圈栓塞23例(65.7%),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12例(34.3%)。术后即刻栓塞RaymondⅠ级20例(57.1%),Ⅱ级13例(37.2%),Ⅲ级2例(5.7%)。围手术期并发症4例(11.4%),包括术中破裂2例(5.7%),术中支架内血栓形成2例(5.7%),术后大面积脑梗死开颅去骨瓣减压1例,术后死亡1例。影像随访24例(68.6%),复发1例予以再治疗。临床随访33例,mRS 0~2级31例(93.9%)。结论 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超早期血管内治疗临床疗效满意,术中破裂、血栓形成为围手术期主要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微小 破裂 血管内治疗 超早期
下载PDF
小骨窗开颅与经内镜“娩出法”在超早期壳核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2
作者 张宏敏 庞兆麟 +1 位作者 徐叶 王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4期81-85,共5页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与经内镜“娩出法”在超早期壳核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4年4月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1例超早期壳核出血患者。其中29例患者接受小骨窗开颅手术(小骨窗组),32例患者...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与经内镜“娩出法”在超早期壳核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4年4月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1例超早期壳核出血患者。其中29例患者接受小骨窗开颅手术(小骨窗组),32例患者采用经内镜“娩出法”(经内镜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ICU留置时间、临床症状转归情况、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炎症因子及神经功能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个月通过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结果经内镜组手术时间、ICU留置时间均短于小骨窗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小骨窗组(P<0.05),MRS评分低于小骨窗组(P<0.05)。经内镜组颅内水肿持续时间、肢体活动好转时间和意识好转时间均短于小骨窗组(P<0.05),血肿清除率高于小骨窗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2和4周GOS评分比较,结果:①不同时间点GO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GO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内镜组GOS评分更高,相对恢复效果较好;③两组患者GOS评分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内镜组手术前后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差值均高于小骨窗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超早期壳核出血治疗中,经内镜“娩出法”相较于小骨窗开颅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血肿清除率高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早期壳核出血 小骨窗开颅 经内镜“娩出法” 出血量 并发症
下载PDF
优化溶栓护理流程联合超早期个性化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溶栓患者康复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
3
作者 张伟 周俐红 路燕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4期501-502,共2页
目的探讨优化溶栓护理流程联合超早期个性化护理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溶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急性脑梗死溶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优化溶栓护理流程联合超早期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康复效果和并发症... 目的探讨优化溶栓护理流程联合超早期个性化护理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溶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急性脑梗死溶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优化溶栓护理流程联合超早期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康复效果和并发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低于参照组,Barthel评分高于参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优化溶栓护理流程联合超早期个性化护理可明显提高急性脑梗死溶栓患者的康复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溶栓护理流程 超早期个性化护理 急性脑梗死 康复
下载PDF
超早期钛网手术对神经功能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张锦贤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3期529-531,共3页
目的 研究超早期钛网手术对外伤性颅骨缺损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手术治疗时机的选择提供一定依据,提高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率。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浦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外伤性颅骨缺损患者为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的... 目的 研究超早期钛网手术对外伤性颅骨缺损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手术治疗时机的选择提供一定依据,提高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率。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浦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外伤性颅骨缺损患者为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的运用,将其分为超早期组(n=54例,钛网手术于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3个月内进行)和晚期组(n=54例,手术于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3~6个月进行)。对比两组钛网手术实施前和实施后8周时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le Index,BI)、改良功能生活指数(revised functional living index,RFLI)。结果 超早期组的NIHSS改善率较晚期组高(P<0.05)。超早期组术后8周的NIHSS评分较晚期组低,BI评分、RFLI评分较晚期组高(P<0.05)。结论 对于行手术治疗的颅骨缺损患者,超早期钛网手术更具优势,值得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早期钛网手术 颅骨缺损 神经功能改善
下载PDF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研究
5
作者 王伟松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7期21-24,共4页
目的 探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4年1月江苏省邳州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 目的 探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4年1月江苏省邳州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40例)实施rt-PA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Baethel指数、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24 h和治疗14 d,研究组的Bae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rt-PA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昏迷指数,快速帮助患者溶解血栓,提高治疗的效果,使得患者脑血流快速恢复,减少脑水肿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超早期静脉溶栓 急性脑梗死
下载PDF
超早期脑梗死患者溶栓后出血性转化危险因素分析
6
作者 林堃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24期40-42,共3页
目的:分析超早期脑梗死患者溶栓后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于吴川市人民医院接受溶栓治疗的超早期脑梗死患者377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溶栓后24h内出血性转化发生情况分为出血组(31例)和未出血组(346例)... 目的:分析超早期脑梗死患者溶栓后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于吴川市人民医院接受溶栓治疗的超早期脑梗死患者377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溶栓后24h内出血性转化发生情况分为出血组(31例)和未出血组(346例)。分析两组临床资料,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超早期脑梗死患者溶栓后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因素。结果:超早期脑梗死患者377例溶栓后24 h内出现出血性转化31例(包括症状性出血11例,非症状性出血20例)。两组年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指数,梗死灶最大直径,合并糖尿病、合并心房颤动、合并高血压、有吸烟史占比,D-二聚体(D-D)、S100β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IHSS评分高、梗死灶最大直径大、合并糖尿病、合并心房颤动及D-D、S100β蛋白、GFAP、MMP-9水平高是超早期脑梗死患者溶栓后出血性转化危险因素(P<0.05)。结论:超早期脑梗死患者溶栓后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应积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超早期溶栓 出血性转化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基底节脑出血肢体偏瘫患者超早期护理的临床效果研究
7
作者 段晓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235-238,共4页
探讨基底节区脑溢血引发的肢体瘫痪病人在实施超快速医疗照护干预下的治疗成效。方法 纳入34名基底节区脑溢血引发的肢体瘫痪病人作为样本,将他们平均分配至实验组和对照两组,每组17人。实验组接受超快速康复照护,对照两组则接受常规照... 探讨基底节区脑溢血引发的肢体瘫痪病人在实施超快速医疗照护干预下的治疗成效。方法 纳入34名基底节区脑溢血引发的肢体瘫痪病人作为样本,将他们平均分配至实验组和对照两组,每组17人。实验组接受超快速康复照护,对照两组则接受常规照护。在照护前后,对两组病人的肢体功能(运用FMA、FCA、MBI等评分体系进行评估),生活品质,以及照护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在护理干预下,实验组的病患肢体活动能力及生活品质指数显著攀升(P<0.05)。这份研究展现了如下数值:实验组接受护理后,肢体活动能力的FMA和FCA评分分别表现为85.18±6.12和95.74±5.23,而对照组的评分仅为76.84±5.20和84.82±5.76。观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实验组成员达89.12±5.12,对照组则是81.93±5.31。从生活质量分数来看,实验组为91.53±5.34,相比之下,对照组为79.95±5.85。最后一项是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实验组这方面的数据专业为97.06%,明显领先于对照组的79.41%。结论 对基底节区脑出血合并下肢中风病人实施超早期的康复治疗,可以明显改善病人的身体和生存品质,并增加病人对病人的服务满意度。对基底节区中风伴有肢体偏瘫的病人进行了超早期的康复治疗,是一种有价值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脑出血 肢体偏瘫 超早期护理 生活质量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超早期康复护理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护理中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
8
作者 王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116-0119,共4页
以对比的方式判断超早期康复护理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护理期间应用价值,研究此种护理方式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经过统计以上患者在我院治疗的时间段为2023年1月-2023年6... 以对比的方式判断超早期康复护理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护理期间应用价值,研究此种护理方式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经过统计以上患者在我院治疗的时间段为2023年1月-2023年6月,患者人数共计106名,将患者按照办理住院手续的时间顺序排列,以随机抽签方式将患者分为普遍组与特殊组,前者应用常规护理方式,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应用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全面收集与分析患者在护理期间相关数据信息,以两组患者焦虑程度、抑郁程度、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及患者满意度为评价指标,得出对比结果。结果 特殊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程度低于普遍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特殊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与睡眠质量优于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且特殊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高于普遍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数据之间存在差异(P<0.05)。结论 超早期康复护理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护理期间应用具有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早期 康复护理 老年缺血性
下载PDF
超早期活动结合个体康复护理在宫颈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马梦柯 曹莉莉 崔鹤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10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超早期活动结合个体康复护理在宫颈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10月1日~2023年2月1日收治的182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超早... 目的:探讨超早期活动结合个体康复护理在宫颈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10月1日~2023年2月1日收治的182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超早期活动结合个体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EORTC QLQ-C30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早期活动结合个体康复护理能够改善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根治术 超早期活动 个体康复护理 术后恢复 并发症
下载PDF
超早期饮食联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镇痛在腹腔镜大肠癌患者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10
作者 吴锡平 劳景茂 +1 位作者 邓伟 韦小波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1118-1121,共4页
目的观察超早期饮食联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TAP)阻滞镇痛在腹腔镜大肠癌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胃肠外科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行腹腔镜根治术的大肠癌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在术后接... 目的观察超早期饮食联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TAP)阻滞镇痛在腹腔镜大肠癌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胃肠外科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行腹腔镜根治术的大肠癌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在术后接受超早期饮食联合0.375%罗哌卡因20 mL超声引导下TAP阻滞镇痛及康复治疗,对照组常规术后使用曲马朵止痛。对比两组术后镇痛效果、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不良反应、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等。结果试验组术后2、4、12、24 h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排气、初次饮水、初次饮食、下床活动、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饮食联合罗哌卡因TAP阻滞镇痛可显著缓解腹腔镜大肠癌患者术后疼痛,缩短肠胃恢复时间,促进其早期下床活动,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治疗费用,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超早期饮食 罗哌卡因 腹横肌平面阻滞 腹腔镜 康复
下载PDF
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对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
11
作者 滕玉环 徐晨辉 +1 位作者 陈季南 李军荣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9期13-16,共4页
目的 探究对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行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南京市江宁医院于2021年10月—2023年1月收治的112例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红蓝球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 目的 探究对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行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南京市江宁医院于2021年10月—2023年1月收治的112例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红蓝球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生活能力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4.76±1.17)分、改良Rankin量表(1.16±0.32)分较对照组患者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80、3.884,P均<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能力指数评定中穿衣、进食、如厕、转移床椅能力评分较对照组患者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总发生率(1.79%)较对照组患者(12.50%)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46,P<0.05)。结论 对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且患者的生活水平稳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右莰醇 阿替普酶 超早期急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 生活质量 安全性
下载PDF
超早期康复训练联合穴位按摩后电针刺激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满慧静 孙明君 +3 位作者 刘亚静 杨静 刘宵 王利勇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1128-1132,共5页
目的探讨超早期康复训练联合穴位按摩后电针刺激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2年12月沧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100例行超早期康复训练,联合... 目的探讨超早期康复训练联合穴位按摩后电针刺激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2年12月沧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100例行超早期康复训练,联合组100例行超早期康复训练联合穴位按摩后电针刺激。2组治疗周期均为12周,比较2组干预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肢体功能、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及总体疗效。结果2组干预后中医主症、次症积分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联合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干预后肢体功能Fugl-Meyer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联合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为88%(88/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7/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康复训练联合穴位按摩后电针刺激可减轻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症状体征,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 超早期康复训练 穴位按摩 电针刺激 肢体功能 神经功能
下载PDF
超早期气管插管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观察
13
作者 赵耀 陈习 +4 位作者 裴天 吴松炎 付得宇 鲍伟 侯爱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2期1-5,共5页
目的探究超早期气管插管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采用超早期气管插管治疗)及对照组(采用常规气管插管治疗),各30例。比较两组生命体征[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 目的探究超早期气管插管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采用超早期气管插管治疗)及对照组(采用常规气管插管治疗),各30例。比较两组生命体征[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生活能力评分、临床疗效、肺部感染发生率、呼吸功能指标[呼吸频率(RR)、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结果观察组MAP、SpO_(2)、HR分别为(88.65±7.96)mm Hg(1 mm Hg=0.133 kPa)、(97.29±1.78)%、(71.12±4.20)次/min,均高于对照组的(63.83±7.08)mm Hg、(92.02±1.84)%、(64.26±3.50)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58.36±13.16)分高于对照组的(51.10±12.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6.67%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aO_(2)(82.66±23.52)mm Hg高于对照组的(70.53±21.11)mm Hg,RR(18.45±2.16)次/min、PaCO_(2)(35.41±10.20)mm Hg均低于对照组的(21.31±3.10)次/min、(42.75±13.29)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积极实施超早期气管插管治疗,可改善患者生命体征,提升生活能力,降低肺部感染情况的出现,提升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改善呼吸功能指标,适合应用于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超早期气管插管 生命体征 生活能力 疗效评估
下载PDF
超早期精细化系统管理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的应用
14
作者 吴超 陈和禾 郑佳欣 《健康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343-347,355,共6页
目的 探讨术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下超早期精细化系统管理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医院行TKA治疗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均接受常规ERAS管理,观察组另接受超早期精细化系统康复,统计并比较2组的... 目的 探讨术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下超早期精细化系统管理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医院行TKA治疗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均接受常规ERAS管理,观察组另接受超早期精细化系统康复,统计并比较2组的手术相关指标、疼痛程度、膝关节功能、平衡功能、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术后3个月,2组静息、运动状态下的数字模拟(NR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膝关节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Berg量表(BBS)评分明显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术后下床时间、首次直腿抬高时间、屈膝90°所需天数及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4.17%)低于对照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9,P=0.045)。结论 基于ERAS理念的超早期精细化系统管理能有效缓解TKA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改善患者膝关节和平衡功能,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术 加速康复外科 术后康复 精细化管理 超早期
下载PDF
超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纤维支气管镜治疗重症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荣城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3期186-190,共5页
目的 探究超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对重症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研究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福建省漳州市医院神内介入重症监护室(ICU)符合卒中相关性肺炎诊断且行机械通气的120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 目的 探究超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对重症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研究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福建省漳州市医院神内介入重症监护室(ICU)符合卒中相关性肺炎诊断且行机械通气的120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对照组(n=60)在发病24~48 h内给予肠内营养并按需吸痰,观察组(n=60)发病24 h内给予肠内营养,并行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指标[白细胞(WBC)、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抗生素使用天数、呼吸机使用天数、ICU住院天数以及患者预后情况、肠内营养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3、7、14 d后的血清WBC、PCT、IL-6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天数、呼吸机使用天数、ICU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前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4 d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出院3个月后随访,观察组患者的预后良好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的营养不耐受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超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纤维支气管镜治疗重症卒中相关性肺炎能够快速控制炎症,缩短康复进程,并可更好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相关性肺炎 纤维支气管镜吸痰 超早期肠内营养 营养不耐受
下载PDF
超早期小骨窗开颅脑出血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16
作者 林浩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2141-2143,共3页
目的:探究超早期小骨窗开颅脑出血清除术对高血压伴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研究对象均为2020年6月~2023年6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收入的200例高血压伴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开放术)与研究组(超早期小骨窗开颅脑出血清... 目的:探究超早期小骨窗开颅脑出血清除术对高血压伴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研究对象均为2020年6月~2023年6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收入的200例高血压伴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开放术)与研究组(超早期小骨窗开颅脑出血清除术),各100例,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91.00%,对照组为77.00%,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肿清除率为97.00%,术后再出血率为2.00%;对照组血肿清除率为80.00%,术后再出血率为12.00%,研究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各项手术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与生活能力评分(AL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率为5.00%,对照组为18.00%,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伴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超早期小骨窗开颅脑出血清除术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有助于增强患者的神经功能与生活能力,而且不良症状少,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超早期小骨窗开颅脑出血清除术 术后出血率 治疗效果 安全性
下载PDF
NIHSS评分结合CT血管成像对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预后的预测作用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梁儒钦 陈成志 +1 位作者 韦海生 张钊勇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9期12-16,共5页
目的 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CT血管成像(CTA)相结合方式进行临床诊断,评估该诊断方式对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100例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以临床治疗后NI... 目的 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CT血管成像(CTA)相结合方式进行临床诊断,评估该诊断方式对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100例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以临床治疗后NIHSS评分为评判标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NIHSS评分≤4分, 52例)和预后不良组(NIHSS评分>4分, 48例)。对比两组患者预后情况、NIHSS评分以及CT血管成像显示阻塞情况,分析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预后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预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 预后良好组患者基线NIHSS评分、出院时NIHSS评分、神经功能恢复率分别为(6.1±1.5)分、(2.4±0.5)分、(0.67±0.12),预后不良组分别为(11.8±2.3)分、(6.8±1.3)分、(0.46±0.19)。与预后不良组比较,预后良好组患者基线NIHSS评分、出院时NIHSS评分均明显更低,神经功能恢复率明显较高(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预后不良组比较,预后良好组基线NIHSS评分及CT血管成像显示血管阻塞占比明显偏低(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基线NIHSS评分高、CT血管成像显示血管阻塞与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临床预后密切相关,是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由ROC分析可知,NIHSS评分结合CT血管成像模型预测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预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基线NIHSS评分模型和CT血管成像模型。结论 NIHSS评分结合CT血管成像对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预后的预测能力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 CT血管成像 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血管闭塞 临床预后
下载PDF
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在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的作用
18
作者 张淑秀 张士亮 《系统医学》 2024年第5期109-112,共4页
目的分析在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7月—2022年6月枣庄市市中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以不同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给予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溶栓... 目的分析在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7月—2022年6月枣庄市市中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以不同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给予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溶栓治疗)和对照组(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各48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神经功能及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良好,可有效促进神经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早期 急性脑梗死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 丁苯酞 神经功能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在超早期小肝癌患者中的辅助诊断效果及影像学特点研究
19
作者 杜小萍 王嘉瑞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3期441-444,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超早期小肝癌患者中的辅助诊断效果及影像学特点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于我院进行检查的未确诊的超早期小肝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检查方式为磁共振增强扫描,研究组检查方式为多层螺旋CT检...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超早期小肝癌患者中的辅助诊断效果及影像学特点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于我院进行检查的未确诊的超早期小肝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检查方式为磁共振增强扫描,研究组检查方式为多层螺旋CT检查,对两组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未确诊90例患者中阳性患者55例,阴性患者35例。对照组敏感度为76.36%(42/55),准确率为68.89%(62/90),特异性为57.14%(20/35);研究组敏感度为94.55%(52/55),准确率为90.00%(81/90),特异性为82.86%(29/3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肝癌病灶密度的变化形式主要为高密度、等密度、低密度的模式,其中动脉期多为高密度变化,约为96.67%,门静脉期、延迟期多为低密度变化,约为74.44%和86.67%。结论:超早期小肝癌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另外其中的多期增强扫描可以明确具体的血供变化情况,为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超早期小肝癌 诊断效果 影像学特点
下载PDF
超早期小骨窗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
20
作者 韩文磊 高广伟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2期179-180,共2页
目的 探讨超早期小骨窗微创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超早期小骨窗微创术治疗。比较两组的血肿清除率、神经功能以及... 目的 探讨超早期小骨窗微创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超早期小骨窗微创术治疗。比较两组的血肿清除率、神经功能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两组的血肿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的血清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NPY、 NS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7.50%(P <0.05)。结论 与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相比,超早期小骨窗微创术可更明显地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超早期小骨窗微创术 神经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