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实践理性的乡村小学教师身份认同危机形成机理和化解策略
1
作者 董芸 《文教资料》 2023年第22期189-194,共6页
乡村小学教师呈现出身份认同危机,具体表现为经济收入认同度低、政策认同度一般、自我认同感不高、社会认同度低、乡村文化认同度一般。研究基于实践理性的工具向度、价值向度和交往向度来探析乡村小学教师身份认同危机形成机理,并据此... 乡村小学教师呈现出身份认同危机,具体表现为经济收入认同度低、政策认同度一般、自我认同感不高、社会认同度低、乡村文化认同度一般。研究基于实践理性的工具向度、价值向度和交往向度来探析乡村小学教师身份认同危机形成机理,并据此从完善乡村小学教师制度和政策、促进乡村小学教师自我发展、支持乡村小学教师参与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三方面提出乡村小学教师身份认同危机的化解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理性 乡村小学教师 身份认同危机 形成机理 化解策略
下载PDF
他者规训异化与自我迷失下的乡村教师——论乡村教师的身份认同危机问题 被引量:94
2
作者 容中逵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3-88,共6页
乡村教师是乡村学校重建的主体力量,尽管在当前我国乡村教师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如质量、待遇、职责等多种问题,但上述仅为表象,其更为深层的缘由却是日益增长的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危机。在他者规训异化与自我统整迷失的双重交构下,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是乡村学校重建的主体力量,尽管在当前我国乡村教师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如质量、待遇、职责等多种问题,但上述仅为表象,其更为深层的缘由却是日益增长的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危机。在他者规训异化与自我统整迷失的双重交构下,乡村教师的文化符号象征意义几近丧失、内在根本质素遭致否定、社会身份角色日益游移不定。为确保乡村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有必要从外塑和内砺两方面加强乡村教师的身份角色认同感,确保其在地域、身份、价值取向上得到有效归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 他者规训 自我迷失 身份认同危机
下载PDF
论《恐怖分子》中的身份认同危机产生机制、症状和应对策略 被引量:4
3
作者 蔡斌 郭静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4-88,112,共5页
《恐怖分子》是美国作家约翰·厄普代克一部关注"9·11"恐怖袭击主题的重要作品。作者一改往日聚焦美国中产阶级生活,着力于描绘美国社会全景的写作风格,将身处美国社会边缘的少数族裔少年的成长之路作为写作与描述... 《恐怖分子》是美国作家约翰·厄普代克一部关注"9·11"恐怖袭击主题的重要作品。作者一改往日聚焦美国中产阶级生活,着力于描绘美国社会全景的写作风格,将身处美国社会边缘的少数族裔少年的成长之路作为写作与描述的对象,揭示和阐述了身份认同危机这一恐怖主义形成的动因。本文深入剖析《恐怖分子》中主人公身份认同危机产生的机制、症状和应对策略及其与恐怖主义的关系,为进一步探讨身份认同危机和恐怖主义等社会现实问题提供一个富有建设性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厄普代克 《恐怖分子》 身份认同危机 产生机制 症状 应对策略
下载PDF
文化身份认同危机与异化——论查建英的《到美国去!到美国去!》 被引量:12
4
作者 郭群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461-465,共5页
不同于上几代老移民作家,也有异于同时代的一些新移民作家,作为20世纪80年代的新移民作家代表,美籍华人查建英致力于描写北美华裔所面临的文化和性别冲突。她徘徊于中西文化之间,体会着"边缘化"的状态,其作品《到美国去!到美... 不同于上几代老移民作家,也有异于同时代的一些新移民作家,作为20世纪80年代的新移民作家代表,美籍华人查建英致力于描写北美华裔所面临的文化和性别冲突。她徘徊于中西文化之间,体会着"边缘化"的状态,其作品《到美国去!到美国去!》透视了"边缘人"的生存和心理状态,反映出人物在中/西矛盾对立中特殊的充满悖论式的生存困境,揭示了新移民难以逃遁的文化身份认同危机和异化等问题,以及在身份认同危机和异化中所追求的一种自我放逐的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建英 《到美国去!到美国去!》 文化身份认同危机 异化
下载PDF
中小学教师身份认同危机产生的精神来源及其解决 被引量:12
5
作者 容中逵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3-109,共7页
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身份认同危机产生的现实精神来源主要有关于生理的身体压力和关于心理的精神压力两方面,前者表现为教学任务繁重、管理任务繁杂、其他任务繁琐,后者表现为学生发展忧心、学校考核揪心、家庭负担扰心、社会评价烦心。... 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身份认同危机产生的现实精神来源主要有关于生理的身体压力和关于心理的精神压力两方面,前者表现为教学任务繁重、管理任务繁杂、其他任务繁琐,后者表现为学生发展忧心、学校考核揪心、家庭负担扰心、社会评价烦心。上述压力致使教师身体状况欠佳、职业病症明显,精神面貌不振、职业倦怠突出,从业动力不足、职业认同扭曲。为此,要实行民主管理方式并给予教师以人文关怀,增强教师的主体存在感和群体归属感;切实加强教师培养的针对性,努力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明确支配阶级、教育思想家和普通社会民众各自所要承担的职责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身份认同危机 精神来源
下载PDF
流动儿童身份认同危机的表现、成因及对策 被引量:8
6
作者 冯帮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8-41,共4页
近年来随着进城务工人员规模日益增大,跟随父母进城的流动儿童愈益增多,由此引发的流动儿童身份认同危机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这种身份认同危机主要表现为身份归属危机与心理调适危机,儿童身份认同遭遇了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制度性社... 近年来随着进城务工人员规模日益增大,跟随父母进城的流动儿童愈益增多,由此引发的流动儿童身份认同危机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这种身份认同危机主要表现为身份归属危机与心理调适危机,儿童身份认同遭遇了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制度性社会排斥是其产生的重要原因。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学校制度建设与教育、加强城市与农村群体互动、扭转流动儿童非理性认知有助于排解流动儿童身份认同危机,促进城乡融合与社会和谐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儿童 身份认同危机 社会排斥
下载PDF
博弈下的身份认同危机:公共频道发展困境及破解路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于红 王昕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5期46-50 105,105,共6页
在社会转型日益加速、市场化浪潮不断翻涌的今天,我国公共频道发展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质疑,究其根本是对公共频道身份认同存在分歧。公共频道在与国家政策、市场规则和传播技术三方的博弈中在身份认同上不断游移,既无法适应环境的变化,... 在社会转型日益加速、市场化浪潮不断翻涌的今天,我国公共频道发展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质疑,究其根本是对公共频道身份认同存在分歧。公共频道在与国家政策、市场规则和传播技术三方的博弈中在身份认同上不断游移,既无法适应环境的变化,又难以坚守公共性品质。为求冲出身份认同的困局,公共频道必须在本土化理论建构、国家政策推进、新技术融合等方面寻求破解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频道 身份认同危机 博弈 发展策略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学科教师身份认同危机与偃闭策略 被引量:3
8
作者 汪子入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8-101,共4页
大学学科教师在新工科背景下,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其长期存在的身份认同危机进一步加剧。主要表现在大学文化精神缺失、对新工科教育改革缺乏正确认识、对自身角色缺乏正确定位、评价机制与教师专业发展要求错位等方面。为了解决这一... 大学学科教师在新工科背景下,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其长期存在的身份认同危机进一步加剧。主要表现在大学文化精神缺失、对新工科教育改革缺乏正确认识、对自身角色缺乏正确定位、评价机制与教师专业发展要求错位等方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采取有效的偃闭策略,如在外部环境上创设人性化的教育制度和合作性的大学文化,在内部自我建构方面可以从转变教育观念、加强自身学习、正确定位角色、进行反思教学等方面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学科教师 身份认同危机 偃闭策略
下载PDF
浅析在线教学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身份认同危机 被引量:1
9
作者 刘芳 胡洁雯 《文教资料》 2020年第27期217-218,207,共3页
大学英语教师的身份认同关系着国家外向型人才的培养和自身专业发展。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学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理念陈旧;缺乏教育信息技术知识和应用能力;在线英语课程互动要求高;学校支持保障不到位导致身份认同危机。大学英语教... 大学英语教师的身份认同关系着国家外向型人才的培养和自身专业发展。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学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理念陈旧;缺乏教育信息技术知识和应用能力;在线英语课程互动要求高;学校支持保障不到位导致身份认同危机。大学英语教师要更新理念;建立或参加实践共同体。学校要制定在线教学规范和标准,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帮助教师消解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师 身份认同危机 在线教学
下载PDF
浅谈当代教师的身份认同危机 被引量:1
10
作者 梁丽玲 欧阳美才 《科教导刊》 2010年第7期113-114,共2页
本文通过对教师身份认同的概念进行分析,挖掘出当代教师身份认同危机的社会价值成因,从文学、漫画、旅游等对人内心作用的角度找出缓解教师身份认同危机的方法。
关键词 教师价值 身份认同 身份认同危机
下载PDF
文化冲突背景下知识分子形象的身份认同危机——以王蒙《活动变人形》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丁玉珍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4年第7期49-51,共3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思潮的巨大冲击。对此最为敏感、最先做出反应的是知识分子阶层。王蒙带着对时代的洞察力,于20世纪80年代创作了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他笔下的倪吾诚是跨文化语境下知识分子的典型,在中西文化冲...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思潮的巨大冲击。对此最为敏感、最先做出反应的是知识分子阶层。王蒙带着对时代的洞察力,于20世纪80年代创作了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他笔下的倪吾诚是跨文化语境下知识分子的典型,在中西文化冲突中有着明显的身份焦虑感。在现代性的文化浪潮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明的碰撞、世俗精神与文人情怀的冲突以及"他者"目光的干扰造成了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冲突 知识分子 身份认同危机
下载PDF
当前文艺学的身份认同危机与话语体系建构
12
作者 李长中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50-56,共7页
文艺学的身份认同在后现代语境下出现了危机,"建构新世纪的文艺学"成为当前文艺学界的集体呼求和深层焦虑。在如何重建文艺学的身份意识上,当前文论界存在着"以中化西"和"以西释中"两种极端倾向。因此,... 文艺学的身份认同在后现代语境下出现了危机,"建构新世纪的文艺学"成为当前文艺学界的集体呼求和深层焦虑。在如何重建文艺学的身份意识上,当前文论界存在着"以中化西"和"以西释中"两种极端倾向。因此,建构新世纪的文艺学应从话语重建的基点、建构策略等方面入手,寻找某种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纪文艺学 身份认同危机 话语体系建构
下载PDF
不同时代背景下的身份认同危机与情感迷途——《山河故人》的时代更迭印象
13
作者 余艳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4-36,共3页
1999年的山西小城,高塔耸立,煤矿遍地,欢歌笑语,青春勃发的沈涛、晋生、梁子上演三角恋;2014年,高塔依旧,煤业凋零,三人各奔东西、殊途人生;2025年,河流依在,沈涛独舞冰雪中,11年未见的儿子张到乐正在澳大利亚的海边告诉Mi... 1999年的山西小城,高塔耸立,煤矿遍地,欢歌笑语,青春勃发的沈涛、晋生、梁子上演三角恋;2014年,高塔依旧,煤业凋零,三人各奔东西、殊途人生;2025年,河流依在,沈涛独舞冰雪中,11年未见的儿子张到乐正在澳大利亚的海边告诉Mia:“我的母亲叫涛,波涛的意思。”山河依旧,故人何在?贾樟柯的《山河故人》表达了他对时代进程的感悟,对不同时代背景下普通人的价值选择、情感世界的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世界 身份认同危机 印象 澳大利亚 价值选择 MIA 贾樟柯 普通人
下载PDF
认知理论下的农民工子女身份认同危机的成因及对策
14
作者 陈阳 《当代经济》 2015年第27期100-101,共2页
作为随父母务工而被动进入城市的特殊人群,农民工子女易出现身份认同危机。继而,农民工子女身份认同危机会引发其心理和行为上的问题。本文在社会认同理论角度下,对农民工子女身份认同危机中的认知元素失衡状态作出分析,并针对农民工子... 作为随父母务工而被动进入城市的特殊人群,农民工子女易出现身份认同危机。继而,农民工子女身份认同危机会引发其心理和行为上的问题。本文在社会认同理论角度下,对农民工子女身份认同危机中的认知元素失衡状态作出分析,并针对农民工子女身份认同危机的处理策略作出一定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认知理论 农民工子女 身份认同危机 处理策略
下载PDF
论周作人研究中的身份认同危机和研究方法
15
作者 肖琼 彭艳花 《南方职业教育学刊》 2012年第1期68-75,共8页
周作人是一个充满着悖论的复杂体。面对这样复杂的研究对象,研究学人如何才能做到最贴切地解释周作人?本文主要探讨了周作人研究中的身份认同危机和研究方法,并指出如果我们在研究中与周作人存在着身份认同的危机,与周作人的"隔&qu... 周作人是一个充满着悖论的复杂体。面对这样复杂的研究对象,研究学人如何才能做到最贴切地解释周作人?本文主要探讨了周作人研究中的身份认同危机和研究方法,并指出如果我们在研究中与周作人存在着身份认同的危机,与周作人的"隔"的状态不可避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作人 身份认同危机 研究方法
下载PDF
乡村初任教师身份认同危机的动因、过程及启示--基于互动仪式链的视角 被引量:6
16
作者 周桂 周兆海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34-40,共7页
乡村初任教师队伍建设是提升乡村教育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议题,其中身份认同危机是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通过对15位乡村初任教师的访谈发现,其身份认同危机产生的动因是在乡村教育情境中身体离散与对“局外人”设定界限,过程... 乡村初任教师队伍建设是提升乡村教育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议题,其中身份认同危机是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通过对15位乡村初任教师的访谈发现,其身份认同危机产生的动因是在乡村教育情境中身体离散与对“局外人”设定界限,过程表征为共同经历匮乏与共享情感状态缺失,结果表现为社会关系符号模糊与群体团结消散。缓解乡村初任教师身份认同危机,应凝聚共识,积极搭建乡村初任教师合法的边缘性参与机制;赋权增能,鼓励其基于共同愿景开展校本研究;变革制度,明晰新时期乡村教师的时代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初任教师 身份认同危机 互动仪式链 合法的边缘性参与机制
下载PDF
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危机转化过程的多向——发展动力机制研究——基于X省D教师的个案考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吴凯欣 毛菊 张斯雷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39-45,共7页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乡村教师作为“新乡贤”是乡村教育、乡村文化发展的重要主体。然而,当下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危机是影响其“去”与“留”的关键因素。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深入考察在乡村执教21年的骨干教师D教师身份认同危机转化的...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乡村教师作为“新乡贤”是乡村教育、乡村文化发展的重要主体。然而,当下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危机是影响其“去”与“留”的关键因素。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深入考察在乡村执教21年的骨干教师D教师身份认同危机转化的内部过程,可以发现:D教师身份认同危机转化过程经历了从生存型向生长型再到生命型的转变。在实现身份认同危机转化的过程中显现出两种力量的交织,一是家人支持、主动学习和使命感所组成的正向推动力,二是由教师文化和组织文化所形成的主要负向阻碍力。D教师身份认同危机转化过程构建了多向—发展动力机制,这对于有效促进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危机转化的启示是:情感沃土是乡村教师实现身份认同危机转化的保障;任务重塑能力是乡村教师实现身份认同危机转化的基石;与学生共同成长的价值感是乡村教师实现身份认同危机转化的原点;良好的学校文化是乡村教师实现身份认同危机转化的文化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 身份认同危机 多向—发展动力机制 生存型教师 生长型教师 生命型教师
下载PDF
城乡张力间的彷徨: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危机及其应对 被引量:33
18
作者 黄晓茜 程良宏 《当代教育与文化》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0-86,共7页
当下,部分乡村教师在城乡张力挤压中产生了身份认同危机。向往城市但却囿于“乡村人、差教师”等标签而难以融入城市生活,因不想留在乡村而与乡土人情文化有了距离和区隔。这种身陷城乡张力的身份认同危机对乡村教育质量的提升、乡村学... 当下,部分乡村教师在城乡张力挤压中产生了身份认同危机。向往城市但却囿于“乡村人、差教师”等标签而难以融入城市生活,因不想留在乡村而与乡土人情文化有了距离和区隔。这种身陷城乡张力的身份认同危机对乡村教育质量的提升、乡村学生的成长发展以及教师自身的专业提升都在客观上产生了阻碍。检视乡村教师在城乡张力间彷徨的原因,重塑乡村教师的知识精英身份、提供多样化的物质基础保障以及强化他们对乡村教职和乡土文化的价值认同是应对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危机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城性流动 乡村教师 城乡张力 身份认同危机
下载PDF
大学生党员自我身份认同危机及应对策略——以广州N高校为例 被引量:5
19
作者 任梦楠 《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71-74,共4页
大学生党员是青年群体中的先进分子和先锋骨干,他们对党员身份的理解和认识,会外化成党员的行动选择,进而对其他青年的行为偏好产生影响。调查显示,当前大学生党员在党员身份认同上还存在相关知识掌握不够、情感基础薄弱、行动选择与党... 大学生党员是青年群体中的先进分子和先锋骨干,他们对党员身份的理解和认识,会外化成党员的行动选择,进而对其他青年的行为偏好产生影响。调查显示,当前大学生党员在党员身份认同上还存在相关知识掌握不够、情感基础薄弱、行动选择与党员身份匹配度不高等问题。高校党建工作应从重构大学生党员对党员身份的自我认知,强化大学生党员对党员身份的情感联结以及践行大众对党员的社会期待,使党员身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方面着力帮助大学生党员走出自我身份认同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党员 自我身份认同危机 应对策略
下载PDF
理查德·霍加特的阶级身份认同危机及其化解与升华——兼谈文化研究的一个用途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曦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3-69,共7页
作为一位夹在工人阶级和中产阶级之间的"奖学金男孩",理查德·霍加特在化解自身阶级身份认同危机的过程中,逐渐选择成为一名在中产阶级里替工人阶级发声的"边缘人",并创造了文化研究史上的第一种替代性话语—... 作为一位夹在工人阶级和中产阶级之间的"奖学金男孩",理查德·霍加特在化解自身阶级身份认同危机的过程中,逐渐选择成为一名在中产阶级里替工人阶级发声的"边缘人",并创造了文化研究史上的第一种替代性话语——工人阶级文化话语,以自传性书写的方式实现了自我救赎和升华。在社会高度流动的今天,文化研究应该引导更多的"边缘人"走霍加特所开辟的化解与升华之路,挖掘"边缘人"所在群体未被开发的文化资源并以此建构替代性话语,推动文化向民主、多元和创造性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奖学金男孩” 身份认同危机 工人阶级文化 文化自觉 替代性话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