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地区输血传播疾病病毒核酸检测窗口期残余风险评估
1
作者 韩慧 张用丽 谢月华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1147-1151,共5页
目的分析11年来海南地区无偿献血人群核酸检测(NAT)结果、评估HBV、HCV和HIV的NAT检测后残余风险。方法收集本中心2012年1月-2022年12月的无偿献血者NAT检测结果数据,利用新发感染率-窗口期残余风险模型对献血者进行HBV、HCV和HIV窗口... 目的分析11年来海南地区无偿献血人群核酸检测(NAT)结果、评估HBV、HCV和HIV的NAT检测后残余风险。方法收集本中心2012年1月-2022年12月的无偿献血者NAT检测结果数据,利用新发感染率-窗口期残余风险模型对献血者进行HBV、HCV和HIV窗口期残余风险评估。结果2012年1月-2022年12月,海南地区无偿献血者捐献的血液中,来自初次献血者的占比45.02%(522684/1161042)、重复献血者(含固定献血者)占54.98%(638358/1161042),固定献血者占30.48%(354227/1162042);NAT总阳性率为0.19%(2151/1161042);NAT检测后HBV窗口期残余风险为62.54/百万,HCV残余风险为0.431/百万,HIV残余风险为0.791/百万。结论海南地区无偿献血者开展NAT检测明显降低HCV残余风险,输血传播HBV、HCV、HIV的窗口期残余风险处于较低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检测 输血传播疾病病毒 残余风险 无偿献血者 海南
下载PDF
生物传感器在输血传播疾病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与发展
2
作者 陈思忆 廖德宇 +2 位作者 赵琳 高斐然 谭斌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1432-1444,共13页
输血是1种常见的治疗手段,在临床医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输血过程中存在传播疾病的风险,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等。为了降低这些风险,确保输血安全,对输血传播疾病标志物的检测显得... 输血是1种常见的治疗手段,在临床医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输血过程中存在传播疾病的风险,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等。为了降低这些风险,确保输血安全,对输血传播疾病标志物的检测显得尤为重要。生物传感器技术因其高灵敏度、快速响应和便携性等优点,在输血传播疾病标志物检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目前针对输血传播疾病标志物检测的生物传感方法尚未被系统分类或充分讨论过。因此,本文首先阐述了常见的输血传播疾病标志物及其重要性。随后,重点讨论了生物传感器在输血传播疾病标志物检测中实际应用,并就该领域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传感器 输血传播疾病 标志物 输血
下载PDF
酶联免疫法联合核酸检测无偿献血标本控制输血传播疾病残余风险的效果研究
3
作者 叶黎明 郑成媛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4期83-84,共2页
血站采集献血者的血液样本后通常会经过多道筛查和检测,以确保血液的质量和用血安全性。目前,对于血液病毒的检测包括酶联免疫法和核酸检测法。但血液样本中的病毒如果处于窗口期、变异期,其酶联免疫法的检测准确率就会非常低[1]。本研... 血站采集献血者的血液样本后通常会经过多道筛查和检测,以确保血液的质量和用血安全性。目前,对于血液病毒的检测包括酶联免疫法和核酸检测法。但血液样本中的病毒如果处于窗口期、变异期,其酶联免疫法的检测准确率就会非常低[1]。本研究对无偿献血标本采用酶联免疫法联合核酸检测,分析对输血传播疾病残余风险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酶联免疫检测 核酸检测 输血传播疾病
下载PDF
血站ELISA联合核酸检测对于无偿献血标本输血传播疾病筛查结果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黄丽明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30期120-122,共3页
目的 研究血站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与核酸检测联合应用于无偿献血标本输血传播疾病筛查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血站检验科采集的109 860份无偿献血的血液标本,其中2022年血液标本数为59 366份,而2023年血液标本数... 目的 研究血站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与核酸检测联合应用于无偿献血标本输血传播疾病筛查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血站检验科采集的109 860份无偿献血的血液标本,其中2022年血液标本数为59 366份,而2023年血液标本数为50 494份。每份血液标本留取两份,分别用于进行ELISA检测与核酸检测。对2022年和2023年血液标本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22年59 366份血液标本中,通过ELISA检测后,共有1225份不合格,不合格率为2.06%(1225/59 366),其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 Ag)不合格222份,占比0.37%(222/59 366);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抗体(抗-HIV)不合格66份,占比0.11%(66/59 366);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不合格100份,占比0.17%(100/59 366);梅毒不合格174份,占比0.29%(174/59 366);其他484份,占比0.82%(484/59 366)。58 141份ELISA检测合格标本中,核酸检测不合格28份,不合格率为0.048%(28/58 141)。2023年50 494份血液标本中,通过ELISA检测后,共有981份不合格,不合格率为1.94%(981/50 494),其中HBsAg不合格150份,占比0.30%(150/50 494);抗-HIV不合格211份,占比0.42%(211/50 494);抗-HCV不合格71份,占比0.14%(71/50 494);梅毒不合格134份,占比0.27%(134/50 494);其他335份,占比0.66%(335/50 494)。49 513份ELISA检测合格标本中,核酸检测不合格27份,不合格率为0.05%(27/49 513)。结论 血站无偿献血血液标本经ELISA结合核酸检测可行性高,能够使血液标本内病毒检出率提高,保障临床输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检测 无偿献血标本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输血传播疾病
下载PDF
输血传播疾病标志物快速检测与职业暴露 被引量:10
5
作者 邢颜超 程维兴 +2 位作者 杨柳 冉继华 陈红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208-210,共3页
目的增强医护人员职业防护意识,探讨可能的防护方法,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方法对7089份急诊患者血清进行HBsAg、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抗TP)快速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结果7089份急诊手... 目的增强医护人员职业防护意识,探讨可能的防护方法,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方法对7089份急诊患者血清进行HBsAg、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抗TP)快速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结果7089份急诊手术患者血清中,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快速检现特异性分别为99.67%,99.55%,99.79%和99.76%;灵敏度分别为68.97%,62.74%,88.89%和70.37%;检测效率分别为97.59%,98.74%,99.76%和99.65%。结论临床医护人员,尤其是麻醉手术科和外科医护人员,容易遭受输血传播疾病的暴露,具有很高的传播疾病的危险性。因此,应采取针对性的防护安全教育,预防事故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传播疾病(TTD) 标志物 快速检测 职业暴露
下载PDF
输血传播疾病及其防治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海林 《小儿急救医学》 2001年第3期132-135,共4页
关键词 输血传播疾病 种类 防治
下载PDF
既往已输血的供血者与未输血供血者的人口统计学、献血和输血传播疾病标志物和危险率的比较
7
作者 李喆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2005年第1期92-92,共1页
背景在法国和英国,越来越多的关于疯牛病的经输血传播的危险性造成供血者的不确定延期。在美国,供血者的这种不确定延期对输血安全和获得血液的影响很少了解。研究设计及方法资料采集自5所美国血液中心1999年至2000年间的异体供血者... 背景在法国和英国,越来越多的关于疯牛病的经输血传播的危险性造成供血者的不确定延期。在美国,供血者的这种不确定延期对输血安全和获得血液的影响很少了解。研究设计及方法资料采集自5所美国血液中心1999年至2000年间的异体供血者。比较输过血和未输血的供血者血液的特征和HIV.HBV.HCV的流行情况。用邮件调查所得数据来评估未告知的可造成延期献血危险(UDR)及献血的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血者 献血 输血传播疾病 血供 标志物 血液中心 输血安全 告知 延期 99年
下载PDF
安全输血的质量控制与输血传播疾病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妍 黄冰玉 刘昕鸣 《中国厂矿医学》 CAS 2006年第1期83-84,共2页
关键词 输血传播疾病 安全输血
下载PDF
酶联免疫联合核酸检测对减少输血传播疾病风险的探讨 被引量:14
9
作者 叶祖兴 刘丽娜 何林璞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9年第4期766-768,共3页
目的研究酶联免疫联合核酸检测对减少输血传播疾病风险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三明市中心血站采集的献血者血液样本68345例为研究对象。所有血液样本均采用两种不同厂家生产的试剂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 目的研究酶联免疫联合核酸检测对减少输血传播疾病风险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三明市中心血站采集的献血者血液样本68345例为研究对象。所有血液样本均采用两种不同厂家生产的试剂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抗体(抗-HCV)、艾滋病抗体(抗-HIV)以及梅毒抗体(抗-TP)平行检测。分析所有献血者血液样本其HBsAg、抗-HCV、抗-HIV以及抗-TP检测结果。此外,对于酶联免疫检测阴性以及0.7≤样本检测值/临界值(S/CO)≤3.0的血液样本进行核酸检测,分析核酸检测结果。结果68345例献血者血液样本中HBsAg、抗-HCV、抗-HIV以及抗-TP酶联免疫检测不合格人数占比为0.83%(570/68345),其中1.0≤S/CO≤3.0血液样本89例,S/CO>3.0样本164例,0.7≤S/CO<1.0样本319例,合格血液样本67775例。67775例酶联免疫检测合格献血者检出HBV-DNA、HCV-RNA与HIV-RNA阳性人数占比分别为0.07%(46/67775),检出HCV-RNA与HIV-RNA阳性人数占比均为、0.00%和0.00%。(0/67775)。酶联免疫检测HBsAg0.7≤S/CO<1.0献血者核酸检测阳性率(5.36%)明显低于酶联免疫检测HBsAg1.0≤S/CO≤3.0献血者为5.36%(6/112),明显低于酶联免疫检测HBsAg1.0≤S/CO≤3.0献血者的阳性率(22.58%(7/31),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酶联免疫联合核酸检测可显著降低输血传播疾病风险,从而达到提高血液质量以及输血安全的目的,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免疫吸附法 核酸检测 输血传播疾病 艾滋病抗体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下载PDF
血站ELISA联合核酸检测在无偿献血标本输血传播疾病筛查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允留 陈红梅 《黑龙江医药》 CAS 2023年第6期1416-1418,共3页
目的:探究血站酶联免疫吸附性试验(ELISA)联合核酸检测在无偿献血标本输血传播疾病筛查中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本血站采集到的46664份无偿献血的血液标本,其中2021年血液标本数22538份、2022年血液标本24126... 目的:探究血站酶联免疫吸附性试验(ELISA)联合核酸检测在无偿献血标本输血传播疾病筛查中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本血站采集到的46664份无偿献血的血液标本,其中2021年血液标本数22538份、2022年血液标本24126份。每份血液样本均留取2管血液,一份用于ELISA检测;一份用于核酸检测。分析2021年、2022年血液标的检测结果。结果:2021年22538份无偿献血的血液标本中,经ELISA检测不合格的共256份,不合格率为1.14%(256/22538),其中HBsAg检测不合格的130份,占比0.58%(130/22538);抗-HCV检测不合格的40份,占比0.18%(40/22538);抗-HIV检测不合格的17份,占比0.08%(17/22538);梅毒检测不合格的69份,占比0.31%(69/22538)。核酸检测不合格的共24份,不合格率为0.11%(24/22538),均为HBV-DNA检测不合格的。2022年24126份无偿献血的血液标本中,经ELISA检测不合格的共250份,不合格率为1.04%(250/24126),其中HBsAg检测不合格的128份,占比0.53%(128/24126);抗-HCV检测不合格的28份,占比0.12%(28/24126);抗-HIV检测不合格的19份,占比0.08%(19/24126);梅毒检测不合格的75份,占比0.31%(75/24126)。核酸检测不合格的共32份,不合格率为0.13%(32/24126),均为HBV-DNA检测不合格的。46664份无偿献血的血液标本中出现窗口期血液标本56份,检出率为0.12%(56/46664)。相较于ELISA检测的窗口期[(35.68±4.35)天],核酸检测的窗口期[(22.31±3.86)天]更短(P<0.05)。结论:采用ELISA与核酸联合检测血站的无偿献血血液标本,有助于提升血液标本中病毒的检出率,避免漏检,而且还可缩短病毒的窗口期,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站无偿献血标本 输血传播疾病 核酸检测 酶联免疫吸附性试验
下载PDF
核酸检测联合ELISA试验对无偿献血者输血传播疾病残余风险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子文 《临床研究》 2019年第3期135-137,共3页
目的探讨核酸检测联合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无偿献血者输血传播疾病残余风险的影响。方法收集在本市血液中心进行无偿献血者3674例,均行ELISA试验,对经ELISA试验筛选为阴性的标本进行核酸检测,观察有无血清学转换,以确定感染状态... 目的探讨核酸检测联合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无偿献血者输血传播疾病残余风险的影响。方法收集在本市血液中心进行无偿献血者3674例,均行ELISA试验,对经ELISA试验筛选为阴性的标本进行核酸检测,观察有无血清学转换,以确定感染状态。结果 3674份无偿献血样本经初检及复检发现3494份血样呈阴性反应,所占比例为95.10%,另180份初检及复检结果呈阳性反应,所占比例为4.90%,其中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11.11%、艾滋病抗体(抗-HIV)阳性率为6.11%;ELISA初/复检均为阴性的血样3494份,其中献血体积为300mL或200mL的血样1062份,6样本汇集池数量为176个,其中8个汇集池核酸检测为阳性,单人份检测出核酸反应阳性样本4份,ELISA试验漏检率为0.38%(4/1062)。结论核酸检测结合ELISA试验有助于减少病毒漏检的发生,最大限度降低输血传播疾病残余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输血传播疾病残余风险 核酸检测 ELISA试验
下载PDF
血站酶联免疫检测联合核酸检测降低输血传播疾病残余风险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2
作者 梁启忠 程玉根 胡伟伟 《基层医学论坛》 2018年第8期1095-1096,共2页
目的研究血站酶联免疫检测联合核酸检测降低输血传播疾病残余风险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站在2015年4月—2016年7月采集的37 121份无偿献血标本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其2次酶联免疫检测和1次核酸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运用酶联免疫检... 目的研究血站酶联免疫检测联合核酸检测降低输血传播疾病残余风险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站在2015年4月—2016年7月采集的37 121份无偿献血标本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其2次酶联免疫检测和1次核酸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运用酶联免疫检测37 121份血液标本,单次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有352份,双次检验结果为阳性的有115份;核酸检测37 121份血液标本,有反应性的标本一共有48份,其中有28份为HBV-DNA有反应性,总阳性率为0.13%。结论当血液中的病毒处于变异、窗口期、隐性感染时,酶联免疫检测的准确率会下降,对用血的安全性造成影响。而酶联免疫检测联合核酸检测则能够减少此类漏洞的发生,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降低输血传播疾病的残余风险,值得血站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免疫检测 核酸检测 输血传播疾病残余风险
下载PDF
现代输血传播疾病的检测状况及预防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世乔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4年第3期111-114,共4页
关键词 输血传播疾病 预防措施 输血传播疾病 血液制品
下载PDF
几种输血传播疾病研究现状及进展
14
作者 吴荣桂 《医学文选》 2003年第6期911-914,共4页
关键词 输血传播疾病 研究进展 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 庚型肝炎病毒 血液制品 输血传播病毒
下载PDF
输血传播性疾病-致病因子与预防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评 马国栋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6期478-480,共3页
关键词 输血传播疾病 医源性感染 致病因子 预防 TTV
下载PDF
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控制输血传播性疾病流行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李桂英 罗威 张钦辉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1期49-50,共2页
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控制输血传播性疾病流行200051上海市血液中心李桂英,罗威,张钦辉随着输血事业的发展,我国的输血机构逐步完善,各级血站承担着采供血及输血研究工作,但由于质量管理是我国血站管理的薄弱环节,国内不少血... 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控制输血传播性疾病流行200051上海市血液中心李桂英,罗威,张钦辉随着输血事业的发展,我国的输血机构逐步完善,各级血站承担着采供血及输血研究工作,但由于质量管理是我国血站管理的薄弱环节,国内不少血站的质量管理仍处在对最终产品的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输血传播疾病
下载PDF
血站酶联免疫检测联合核酸检测降低输血传播疾病残余风险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戚晓东 臧传邦 宋雪梅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373-374,共2页
目的采用酶联免疫检测联合核酸检测模式进行试验,全面评估这种检测模式是否能有效降低输血传播疾病的残余风险,从而为改进该检测模式提供依据。方法对本市2013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无偿献血标本进行2遍酶联免疫检测,同时对酶联免疫... 目的采用酶联免疫检测联合核酸检测模式进行试验,全面评估这种检测模式是否能有效降低输血传播疾病的残余风险,从而为改进该检测模式提供依据。方法对本市2013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无偿献血标本进行2遍酶联免疫检测,同时对酶联免疫检测结果为阴性和单试剂阳性的标本进行核酸检测,并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酶联免疫检测共59 018份,不合格标本中HBs Ag、抗-HCV、抗-HIV抗原/抗体单试剂不合格标本数为398份,双试剂均为阳性的有193份;核酸检测57 318份,32份HBV DNA有反应性,总阳性率为0.9‰。结论虽然在酶联免疫检测试验中,设置了"灰区",但仍无法解决因病毒变异、隐匿性感染、"窗口期"等造成的漏检问题,因此,应采取酶联免疫检测和核酸检测相结合的模式进行试验才能有效降低输血传播疾病的残余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免疫检测 核酸检测 窗口期 输血传播疾病
原文传递
现有检测策略对降低输血传播疾病的研究
18
作者 韩继姝 魏兰 +2 位作者 杨冬燕 王芳 黎美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7期262-263,共2页
研究血站现有检测策略对降低输血传播疾病残余风险的效果观察。方法:收集2020年1月-12月检验科初次无偿献血样本115205份,进行2次酶免和1次核酸检测,统计分析结果。结果:115205份样本有1727份不合格,总不合格率1.5%(1727/115205);其中... 研究血站现有检测策略对降低输血传播疾病残余风险的效果观察。方法:收集2020年1月-12月检验科初次无偿献血样本115205份,进行2次酶免和1次核酸检测,统计分析结果。结果:115205份样本有1727份不合格,总不合格率1.5%(1727/115205);其中酶免双试剂反应性776份,双试剂不合格率0.67%,酶免单试剂反应性951份,单试剂的不合格率为0.83%(951/115205),差异显著(P<0.05)。酶免双试剂反应性的776份样品中,核酸结果呈反应性627份,无反应性149份,差异显著(P<0.05);酶免单试剂反应性951份样品中,核酸结果反应性37份,无反应性914份,差异显著(P<0.05)。酶免单反应性标本中,国产试剂反应标本139份,单反应性率为0.12%,进口试剂反应标本775份,单反应性率为0.67%。结论:我站现有的检测策略,能有效提高血液的安全性,降低输血传播疾病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策略 输血传播疾病 窗口期
下载PDF
血站酶联免疫检测联合核酸检测降低输血传播疾病残余风险的效果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晓贞 刘亚娟 《黑龙江中医药》 2021年第4期210-211,共2页
目的:针对无偿献血标本进行血站酶联免疫检测联合核酸检测,对输血传播疾病残余风险的控制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于我站无偿献血标本选择30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血站酶联免疫检测联合核酸检测。结果:双试剂检测结果显示双阳性、单阳性发生... 目的:针对无偿献血标本进行血站酶联免疫检测联合核酸检测,对输血传播疾病残余风险的控制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于我站无偿献血标本选择30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血站酶联免疫检测联合核酸检测。结果:双试剂检测结果显示双阳性、单阳性发生率、酶联免疫双阳性核酸有反应性、无反应性发生率对比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站酶联免疫检测联合核酸检测降低输血传播疾病残余风险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站酶联免疫检测 核酸检测 输血传播疾病 残余风险
原文传递
输血传播性疾病的控制和预防
20
作者 王菊英 陈丽萍 《河北医学》 CAS 2000年第2期155-156,共2页
输血是现代医疗的重要手段,它在临床医学中有着拯救生命、治疗疾病的重要作用。但是,血液在采集、储存、使用过程中,必须确保质量,防止经血液传播疾病。1 输血传播性疾病输血传播性疾病,又称输血传染病或输血相关性疾病,是指受血者通... 输血是现代医疗的重要手段,它在临床医学中有着拯救生命、治疗疾病的重要作用。但是,血液在采集、储存、使用过程中,必须确保质量,防止经血液传播疾病。1 输血传播性疾病输血传播性疾病,又称输血传染病或输血相关性疾病,是指受血者通过输入含有病原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传播疾病 预防 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