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联合自体血回输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血气指标凝血功能及输血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张帮健 刘义鑫 +1 位作者 韩清涛 杨昶 《河北医学》 CAS 2021年第2期292-297,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ANH)联合自体血回输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血气指标、凝血功能及输血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攀枝花市中心医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简单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 目的:探讨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ANH)联合自体血回输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血气指标、凝血功能及输血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攀枝花市中心医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简单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回输未经处理剩余库血或机血,观察组患者行ANH联合自体血回输。分别于血液稀释前,手术结束后15min、24h,48h记录各时段血气指标、凝血功能指标,并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引管引流量、补液量、异体血输注量、住院时间及术后1d内的输血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补液量、住院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胸引管引流量、异体血输注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PvO 2、PvCO 2、Fib水平均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而PT、APTT、TT水平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组内各时点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血液稀释前外,各时点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PH水平组内各时点、各时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输血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联合自体血回输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血气指标、凝血功能影响较小,可明显减少输注异体血量和输血不良反应,两者联合使用能更加有效的保护血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输血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 自体血回输 心脏瓣膜置换术 血气分析 凝血功能 输血并发症
下载PDF
谈输血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被引量:5
2
作者 温海霞 郭振光 +1 位作者 段丽萍 黄新丽 《中外医学研究》 2011年第2期60-61,共2页
输血是临床治疗的一项有效的治疗措施,它补充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血液不足,是现代医学不可缺少的医疗手段,但输血也存在着发生各种输血并发症的潜在危险,如输血反应及输血相关疾病的传播。所以护理人员要加强对输血并发症病因的认识,在... 输血是临床治疗的一项有效的治疗措施,它补充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血液不足,是现代医学不可缺少的医疗手段,但输血也存在着发生各种输血并发症的潜在危险,如输血反应及输血相关疾病的传播。所以护理人员要加强对输血并发症病因的认识,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做好输血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是保证输血顺利、安全,促进患者康复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输血并发症 预防 护理
下载PDF
肿瘤患者非传染性输血并发症9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蔡玲君 何一平 +1 位作者 任宏轩 张婵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2期154-155,共2页
输血是肿瘤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治疗手段之一,由于血液成分的复杂性和肿瘤治疗的特殊性,使输人的血液/成分在治疗的同时也对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为了解肿瘤患者输血后发生非感染性输血并发症的发生率、类型和分布... 输血是肿瘤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治疗手段之一,由于血液成分的复杂性和肿瘤治疗的特殊性,使输人的血液/成分在治疗的同时也对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为了解肿瘤患者输血后发生非感染性输血并发症的发生率、类型和分布,对2004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昆明医科大第三附属医院进行输血治疗的肿瘤患者进行统计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患者 非传染性 输血并发症 类型分布
下载PDF
外科手术中大量快速输血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现状 被引量:5
4
作者 刘素芳 王雅丽 《齐鲁护理杂志》 2013年第2期52-54,共3页
外科手术中大量失血患者常需大量快速输血,大量输血是指24h内输注相当于患者全身血容量或更多血液的输血或在3h内替换患者循环血容量一半以上的输血;输入超过20U红细胞悬液;发生持续大出血的患者4h内至少需输入4u红细胞悬液;出血速... 外科手术中大量失血患者常需大量快速输血,大量输血是指24h内输注相当于患者全身血容量或更多血液的输血或在3h内替换患者循环血容量一半以上的输血;输入超过20U红细胞悬液;发生持续大出血的患者4h内至少需输入4u红细胞悬液;出血速度超过150mL/min;需要输入血小板或血浆。大量快速输血在救治大出血、创伤、手术等急性失血患者时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但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并发症 手术中 护理现状 外科 原因分 大量快速输血 循环血容量 红细胞悬液
下载PDF
输血并发症及预防策略 被引量:4
5
作者 李艳春 孙玲 江洪澜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7年第2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输血并发症 预防策略 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 输血相关疾病 不良反应发生率 急性肺损伤 输血反应 循环负荷
下载PDF
手术患者大量快速输血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3
6
作者 曲红梅 《黑龙江医学》 2005年第6期458-458,共1页
关键词 手术患者 观察与护理 输血并发症 大量快速输血 特殊并发症 严重创伤 不良反应 护理体会 手术中 大出血 血发生
下载PDF
107例非传染性输血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7
7
作者 王维娜 邢志勇 +1 位作者 李玉龙 王燕莉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96-298,共3页
目的调查分析107例非传染性输血并发症产生的原因,探讨有效降低非传染性输血并发症的技术措施。方法对2008年7月-2012年12月武威市人民医院,接受输血治疗的13767名患者,发生非传染性输血并发症的107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107例非传染性输血并发症产生的原因,探讨有效降低非传染性输血并发症的技术措施。方法对2008年7月-2012年12月武威市人民医院,接受输血治疗的13767名患者,发生非传染性输血并发症的107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并作统计学比较。结果107例非传染性输血并发症中,男、女非传染性输血并发症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输血史、妊娠史患者的非传染性输血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无输血史、妊娠史的患者(P〈0.05);3种血液成分的比较中,血浆引起的非传染性输血并发症明显高于红细胞和机采血小板(P〈0.05),血浆以过敏反应为主,红细胞和机采血小板分别以发热反应和血小板输注无效为主。结论提高科学合理用血水平及输血新技术、新方法(非传染性输血反应3步分析诊断法)的应用,可有效降低非传染性输血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传染性输血并发症 3步分析诊断法 应对技术
下载PDF
术中大量快速输血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1
8
作者 薛梅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4-85,共2页
关键词 输血并发症 护理 术中 大量快速输血
下载PDF
“输血并发症”的中医病因病机及防治探讨
9
作者 何青峰 赵致镛 《四川中医》 2009年第2期28-29,共2页
本文试图通过"离经之血"的特点讨论所输之血的一般特点,进而再探讨输血并发症发生的中医认识,并提出相关防治办法,而且设计了实验来验证这种认识和防治办法。
关键词 输血并发症 离经之血 中医防治
下载PDF
重症抢救中大量输血并发症的临床监护
10
作者 陈瀛 杜易芳 +2 位作者 何丽 张秀珍 闫桂杰 《黑龙江医学》 1998年第5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临床监护 输血并发症 大量输血 纤维蛋白原 抢救中 上消化道大出血 库存血 哈尔滨医科大学 碳酸氢钠 肝硬化失代偿期
下载PDF
静脉输血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11
作者 蔡美娟 《中国伤残医学》 2013年第9期473-474,共2页
静脉输血是将血液通过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能补充需要量,增加心排出量,提高血压,改善循环,增加血浆蛋白,能供给各种凝血因子,有助于止血,能增加免疫球蛋白,增强免疫力,直接挽救病人的生命。输血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已广泛应用于... 静脉输血是将血液通过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能补充需要量,增加心排出量,提高血压,改善循环,增加血浆蛋白,能供给各种凝血因子,有助于止血,能增加免疫球蛋白,增强免疫力,直接挽救病人的生命。输血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但应当注意其存在的潜在危险,有3%~10%的病人可发生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因此必须严密观察输血后的并发症,积极地给予预防和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并发症 静脉输入 预防 免疫球蛋白 增强免疫力 静脉输血 心排出量 血浆蛋白
下载PDF
浅谈输血并发症
12
作者 刘茹萱 《临沧科技》 2000年第3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输血并发症 输血反应 发生原因 预防
下载PDF
手术中的输血并发症
13
作者 刘秀娟 刘秀芬 《吉林医学信息》 1996年第3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手术 输血并发症 DIC
下载PDF
输血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玲 徐淑艳 翟秀宇(综述)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8期792-794,共3页
输血是临床治疗的一项有效的治疗措施,但也存在着发生各种并发症的潜在危险。通过对各种输血并发症发生类型和原因及临床护理的文献回顾,综合分析表明,加强护理人员对输血并发症病因的认识,掌握各种输血并发症的护理要点,并给予有... 输血是临床治疗的一项有效的治疗措施,但也存在着发生各种并发症的潜在危险。通过对各种输血并发症发生类型和原因及临床护理的文献回顾,综合分析表明,加强护理人员对输血并发症病因的认识,掌握各种输血并发症的护理要点,并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特别是加强心理护理,有利于减少输血并发症的发生以及促进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输血并发症 护理
原文传递
德国科学家发现致命性输血并发症致病机理
15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47-47,共1页
德国科学家12月28日称,他们发现了与输血相关的急性肺损伤的致病机理,并找到了预防这种致命性输血并发症的方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医学》杂志网络版上。
关键词 输血并发症 致病机理 致命性 科学家 德国 急性肺损伤 网络版
原文传递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章云涛 蔡洪流 方强 《浙江预防医学》 2005年第6期72-73,共2页
关键词 术后并发症 临床观察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缺血性心脏病 非体外循环下 输血并发症 冠心病患者 左室功能 增长趋势 微创技术 心胸外科 CABG 发生情况 心绞痛 500 老龄化 再认识
下载PDF
储存红细胞输注并发症及可能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莲莲 芶大明 《医学综述》 CAS 2021年第6期1052-1059,共8页
储存红细胞(sRBC)输注是围手术期急性贫血的主要治疗手段。目前,随着手术量的增加、新手术方式的开展以及多学科协作诊疗在围手术期的广泛应用,异体血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输血并发症随之增加。输注sRBC可提高人体细胞组织携氧能力,提升机... 储存红细胞(sRBC)输注是围手术期急性贫血的主要治疗手段。目前,随着手术量的增加、新手术方式的开展以及多学科协作诊疗在围手术期的广泛应用,异体血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输血并发症随之增加。输注sRBC可提高人体细胞组织携氧能力,提升机体血容量,但由于sRBC在储存过程中经历了一系列损伤,故也可能会对机体造成不良影响。通过回顾sRBC输注相关并发症及可能机制,可以为减少红细胞储存损伤和输血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分输血 储存红细胞 输血并发症
下载PDF
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的预防 被引量:6
18
作者 赵凤绵 王毅 +3 位作者 刘敬闪 牛宏伟 张爱红 丘瑞云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76-779,共4页
关键词 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TRALI 预防 输血不良反应 输血并发症 献血者 LUNG
下载PDF
不同血红蛋白输血指征对中老年肿瘤手术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阳世光 吴小东 +2 位作者 周静 杜磊 邓硕曾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32-636,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输血指征管理对中老年消化道肿瘤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年龄45—72岁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80名,随机数字法均分为Ⅰ组:输血指征为Hb 100 g/L;Ⅱ组:输血指征为Hb80 g/L。患者入手术室后常规使用静脉复合...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输血指征管理对中老年消化道肿瘤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年龄45—72岁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80名,随机数字法均分为Ⅰ组:输血指征为Hb 100 g/L;Ⅱ组:输血指征为Hb80 g/L。患者入手术室后常规使用静脉复合气管内吸入麻醉,分别于麻醉前、肿瘤切除后、术毕、术后24 h和出院时测定血常规、血乳酸含量、动脉血气,并记录术中总输血、输液量、输血并发症。结果1)血常规:在肿瘤切除后至手术后24 h,Hb 80 g/L组(Ⅱ组)患者Hb[(89±4.6)g/L]明显低于Hb 100 g/L组[Ⅰ组,(109±5.1)g/L],但在出院时,Ⅰ、Ⅱ组Hb分别为(127±8.3)g/L和(128±6.0)g/L(P>0.05);2)血乳酸浓度:肿瘤切除后2组患者分别从术前的(1.03±0.10)、(1.00±0.08)mmol/L升高为(1.90±0.15)和(1.85±0.19)mmol/L,并持续至出院(P<0.05)。3)动脉血气和血流动力学:2组患者在麻醉前、术后24 h和出院时,动脉氧分压(PaO2):Ⅰ组分别为(82.4±3.8)、(82.3±4.2)、(81.9±3.0)mmHg,Ⅱ组分别为(82.6±3.9)、(80.7±3.3)、(81.8±3.3)mmHg;动脉CO2分压(PaCO2):Ⅰ组分别为(41.0±1.5)、(41.4±2.0)、(41.7±1.5),Ⅱ组分别为(41.3±1.8)、(41.7±1.5)、(41.5±1.6)mmHg;血液pH:Ⅰ组分别为7.41±0.02、7.41±0.01、7.41±0.02,Ⅱ组分别为7.41±0.02、7.42±0.02、7.41±0.02;4)输血和相关并发症等:观察过程中患者无一例死亡。Ⅱ组患者输入浓缩红细胞的比例(22.5%)和输血量[(0.40±0.77)U/例]均显著低于Ⅰ组(分别为47.5%和(0.93±1.00)U/例,P<0.01),但2组患者输液量、输血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切口感染率(1/40vs1/40)、延迟愈合率(1/40vs1/40)和住院时间[(11.7±1.0)dvs(11.7±1.0)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脏器功能异常合并症的中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术中将输血指征从Hb 100 g/L降至80 g/L进行管理,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显著降低浓缩红细胞输入比例和输入量,同时不增加术后切口感染率及延迟愈合率,不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对节约用血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消化道 中老年患者 手术 输血指征 血红蛋白(Hb) 红细胞压积(Hct) 输血并发症
下载PDF
某院输血不良反应的回顾分析 被引量:24
20
作者 黄慧萍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1455-1457,共3页
目的通过对医院输血不良反应的分析,了解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与概率,探讨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措施。方法回顾分析佛山市中医院2007~2012年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病例,对输血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年内共有31046人次输注... 目的通过对医院输血不良反应的分析,了解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与概率,探讨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措施。方法回顾分析佛山市中医院2007~2012年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病例,对输血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年内共有31046人次输注血制品,其中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有63例,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20%。发生率最高的是过敏反应,共37例,占58.7%,多由于输注红细胞制品、冰冻血浆、单采血小板、冷沉淀凝血因子所引起;其次是发热反应,共22例,占34.9%,以输注红细胞制品引起多见。结论严格把握输血指征,加强对临床输血过程的全程监控,能够有效控制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不良反应 免疫性输血并发症 发热输血反应 过敏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