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2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梁有誉辞官考及生卒年补考
1
作者 郑丽梅 张慧琼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8-22,92,共6页
关于梁有誉辞官原因的记载主要有三种说法,即因病说、念母说和因严氏父子说。透过梁有誉辞官前后与友人相赠答的诗歌,结合史料和逻辑推理可知,梁有誉辞官与当时朝官恐怖逼仄的生存环境关系更大,加上远离故里,梁有誉内心纡郁难释,所以表... 关于梁有誉辞官原因的记载主要有三种说法,即因病说、念母说和因严氏父子说。透过梁有誉辞官前后与友人相赠答的诗歌,结合史料和逻辑推理可知,梁有誉辞官与当时朝官恐怖逼仄的生存环境关系更大,加上远离故里,梁有誉内心纡郁难释,所以表面上以疾病为由乞归养,实际上则是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自我救赎。在陈圣争原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梁有誉的卒年进行补考,得出梁有誉卒于嘉靖三十三年十一月初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有誉 辞官 嘉靖 仕隐 生卒年
下载PDF
戴晋生辞官
2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24年第1期9-9,共1页
戴晋生是个很有学识的人,魏王听说后,就把他请到王宫中面谈。谈话间,魏王见他气度不凡,有济世之才,于是要留戴晋生在宫中做官,赐予其优厚的俸禄。
关键词 济世之才 戴晋 辞官
下载PDF
姚鼐辞官原因新探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柱梁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24-329,共6页
姚鼐辞官是其一生中经历的一次重大事件。关于他辞官的真正原因,历来众说纷纭。联系到姚鼐辞官前后的学术思想、言行以及在诗文作品中流露的心迹,可以认为,姚鼐辞官的主要原因是鉴于当时学术界和文坛的实际状况,决心自立门派,振兴古文,... 姚鼐辞官是其一生中经历的一次重大事件。关于他辞官的真正原因,历来众说纷纭。联系到姚鼐辞官前后的学术思想、言行以及在诗文作品中流露的心迹,可以认为,姚鼐辞官的主要原因是鉴于当时学术界和文坛的实际状况,决心自立门派,振兴古文,弘扬程朱理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鼐 辞官原因 程朱理学 古文
下载PDF
辞官与颂圣——高启“不合作”说之检讨 被引量:3
4
作者 史洪权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9-35,共7页
朱元璋对高启有征修《元史》、超迁官秩、赐金允归的殊恩。高启自征修《元史》至洪武五年都对朱氏抱有感激之情。其辞官的愿望虽贯穿金陵时期,但随着境遇的改变而强弱有别,直接原因则是洪武三年七月超擢户部侍郎所带来的危机感。辞官后... 朱元璋对高启有征修《元史》、超迁官秩、赐金允归的殊恩。高启自征修《元史》至洪武五年都对朱氏抱有感激之情。其辞官的愿望虽贯穿金陵时期,但随着境遇的改变而强弱有别,直接原因则是洪武三年七月超擢户部侍郎所带来的危机感。辞官后的高启对朱氏心怀歉疚,故退而不隐,诗文颂圣。因此,高启对朱元璋及其明政权并非不合作的态度,"不合作"说属于学人的误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元璋 高启 超擢 辞官 颂圣 泛政治化
下载PDF
漫谈国家公务员辞官下海 被引量:4
5
作者 杨俊辉 陈化水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5年第2期57-59,79,共4页
“辞官下海”现象古已有之。中国在经历了80年代返城青年下海浪潮、90年代个体户下海浪潮之后,迎来了第三次下海浪潮——“辞官下海”的出现。如何理性地看待这一新现象,它产生的动因是什么,如何评价它的功过是非,以及在此基础上,应该... “辞官下海”现象古已有之。中国在经历了80年代返城青年下海浪潮、90年代个体户下海浪潮之后,迎来了第三次下海浪潮——“辞官下海”的出现。如何理性地看待这一新现象,它产生的动因是什么,如何评价它的功过是非,以及在此基础上,应该做出怎样的理性对策?这对于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政府机构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乃至我国国民价值取向的重塑和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务员 辞官下海 动因分析 对策
下载PDF
乾嘉时期辞官现象探析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妍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3-137,共5页
读书、科举、入仕,是中国封建士子的传统进身道路。然而乾嘉时期,官场上出现了一种怪现象,即一些汉族官员于壮年辞官而去。畏于文网过密,传记在谈及这些官员辞归原因时多以"乞养归""、引疾归""、丁父(母)忧,... 读书、科举、入仕,是中国封建士子的传统进身道路。然而乾嘉时期,官场上出现了一种怪现象,即一些汉族官员于壮年辞官而去。畏于文网过密,传记在谈及这些官员辞归原因时多以"乞养归""、引疾归""、丁父(母)忧,遂不出"等语一笔带过。但通过对他们的仕途经历、诗文、信札以及社会背景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分析,可以窥测出其中的原委和隐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嘉时期 辞官
下载PDF
“辞官下海”与廉政监控 被引量:3
7
作者 叶必丰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0-15,共6页
本文简述了近年来出现的我国第二次党政干部辞职经商办企业的类型、特点及对廉政建设的冲击,阐述了在职党政干部不得经商办企业的廉政义务,论证了离职党政干部在离职后的一定期限内仍然负有这一义务,分析了这一义务的例外情形,主张对离... 本文简述了近年来出现的我国第二次党政干部辞职经商办企业的类型、特点及对廉政建设的冲击,阐述了在职党政干部不得经商办企业的廉政义务,论证了离职党政干部在离职后的一定期限内仍然负有这一义务,分析了这一义务的例外情形,主张对离职党政干部到企业任职作更完善的制度建设和更有效的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政干部 廉政建设 中国共产党 公务员 辞官下海”现象 监控机制
下载PDF
“辞官”热议的冷思考 被引量:1
8
作者 郑万军 《理论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5-59,共5页
"辞官"属于正常的领导干部辞职,但近年来每例"辞官"的出现却总能引发社会热议,而掺杂于其间的则是各式各样的过度解读。对"辞官"的曲解、猜疑,既会对辞官者本人及其家人造成困扰和伤害,也会误导社会舆论... "辞官"属于正常的领导干部辞职,但近年来每例"辞官"的出现却总能引发社会热议,而掺杂于其间的则是各式各样的过度解读。对"辞官"的曲解、猜疑,既会对辞官者本人及其家人造成困扰和伤害,也会误导社会舆论、聚集社会风险,影响稳定与和谐。"辞官"热议是公众对官员这一我国特殊职业群体的高度关注,而过度解读则是制度缺失和官本位思想导致的社会疑虑。为消解社会对"辞官"的误读和疑虑,引导社会舆论回归理性、健康,应在优化"辞官"环境,实现"辞官"常态化的同时,完善"辞官"制度、严格"辞官"程序、规范"辞官"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辞官”热议 社会心理 干部管理制度
下载PDF
南宋名臣崔与之辞官缘由新探 被引量:2
9
作者 张纹华 《韶关学院学报》 2006年第10期5-8,共4页
南宋名臣崔与之晚年以四卷奏札呈辞,自诉辞官的缘由是“病”、“孤”、“归”。以此为突破口,可窥探崔与之辞官的深层缘由是悲宋室残局、叹人生经历、悟庄骚文化。
关键词 辞官 宋室残局 人生经历 庄骚文化
下载PDF
杜甫辞官离开成都原因初考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述斌 《文史杂志》 2009年第6期75-76,共2页
广德二年(公元764年)二月,杜甫挚友严武第三次镇蜀(任剑南节度使)。六月,严向朝廷荐举杜甫任节度使署参谋,授职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鱼袋,官阶六品,为朝廷命官。这比之前他所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右拾遗”、“司功参军... 广德二年(公元764年)二月,杜甫挚友严武第三次镇蜀(任剑南节度使)。六月,严向朝廷荐举杜甫任节度使署参谋,授职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鱼袋,官阶六品,为朝廷命官。这比之前他所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右拾遗”、“司功参军”等职,官位都高,待遇也算丰厚。杜甫本人对“员外郎”一职亦感心悦意满。这在他那时的一些诗作中多有夸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初考 原因 成都 辞官 节度使 朝廷 参军
下载PDF
为“辞官下海”套上制度的“笼头”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春奎 《社会观察》 2015年第10期31-33,共3页
近来,北京、广东、浙江等省市,甚至包括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官员纷纷“下海”,或加盟知名企业,或自己创业,新一轮官员“下海”潮正在形成。9月6日,50岁的山东济宁市市长梅永红辞职。
关键词 “下海” 经济欠发达地区 制度 辞官 知名企业 济宁市
下载PDF
陶渊明彭泽辞官“畏罪潜逃”辨——兼与耿宝强先生商榷
12
作者 邓政阳 袁宁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78-80,共3页
通过对陶渊明拜迎长官的情况和其家庭经济情况等方面的考证,得出陶渊明彭泽辞官是其自身清高的性格受不了繁忙琐屑的官场事务的羁绊和受两晋时期隐逸思想影响的结果。
关键词 陶渊明 辞官 性格 隐逸思想
下载PDF
臆断:木兰辞官还乡是不慕功名利禄 被引量:1
13
作者 丁海军 严慧远 《语文教学之友》 2011年第9期28-28,共1页
《木兰诗》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一首古诗。这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这首诗写的是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教学中,学生从木兰辞官还乡概括出木兰不慕功名利禄的品质,教师给予了肯定,理由... 《木兰诗》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一首古诗。这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这首诗写的是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教学中,学生从木兰辞官还乡概括出木兰不慕功名利禄的品质,教师给予了肯定,理由是参考书上是这样写的。我翻阅了学生的参考资料《新教材·完全解读》,第80页是这样写的:“第五段写木兰还朝不受封表现出她不图功名利禄的高贵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兰诗》 名利 还乡 辞官 南北朝时期 《语文》 乐府民歌 传奇色彩
下载PDF
《归去来兮辞》:陶渊明可以不辞官吗
14
作者 王军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陶渊明 辞官 散文 《归去来兮 魏晋 时期
下载PDF
围观和过度解读“辞官”现象的社会心理透析
15
作者 周超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11,共4页
作为一种正常的领导干部法定辞职程序,“辞官”现象理应得到群众的理解和尊重,但现实中总能引发“羊群效应”。受个体、群体、社会等心理因素的影响,对“辞官”现象各式各样无端的猜疑、恶意的曲解、过度的解读,实际上隐含了群众对社会... 作为一种正常的领导干部法定辞职程序,“辞官”现象理应得到群众的理解和尊重,但现实中总能引发“羊群效应”。受个体、群体、社会等心理因素的影响,对“辞官”现象各式各样无端的猜疑、恶意的曲解、过度的解读,实际上隐含了群众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全力关注、对社会现实困境的竭力宣泄以及对社会不合理现象的极力抗争。为消弭群众对“辞官”现象的围观和过度解读,政府要引导社会舆论理性、健康、有序地回归,科学优化“辞官”社会环境,建立健全“辞官”法律制度,合理规范“辞官”者的个人行为,并对“辞官”法定程序严格把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观 辞官”现象 社会心理
下载PDF
论吴汝纶辞官内因
16
作者 徐世中 《兰台世界(上旬)》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5-76,共2页
吴汝纶是晚清著名学者和教育家,同时也是桐城派末代宗师。他于同治四年参加会试,考取进士第八名,"遂以内阁中书用"。同年,被两江总督曾国藩招致幕府。同治六年,因曾国藩保举,吴汝纶被奉旨赏加"内阁侍读衔"。鉴于吴汝纶"器识明敏,... 吴汝纶是晚清著名学者和教育家,同时也是桐城派末代宗师。他于同治四年参加会试,考取进士第八名,"遂以内阁中书用"。同年,被两江总督曾国藩招致幕府。同治六年,因曾国藩保举,吴汝纶被奉旨赏加"内阁侍读衔"。鉴于吴汝纶"器识明敏,学问该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汝纶 内因 辞官 著名学者 两江总督 曾国藩 教育家 桐城派
下载PDF
再论包拯辞官养亲的儒学理据
17
作者 高春海 《人文天下》 2020年第5期70-75,共6页
一、学界对包拯辞官养亲原因的分析北宋廉吏包拯在其生前最初是因为孝行而闻名于世,北宋以来的官修史书和私人著作中不乏关于包拯辞官养亲的记载。这些记载大同小异,因此本文主要引用《宋史·包拯传》中的相关记载。包拯字希仁,庐... 一、学界对包拯辞官养亲原因的分析北宋廉吏包拯在其生前最初是因为孝行而闻名于世,北宋以来的官修史书和私人著作中不乏关于包拯辞官养亲的记载。这些记载大同小异,因此本文主要引用《宋史·包拯传》中的相关记载。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除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以父母皆老,辞不就,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后数年,亲继亡,拯庐墓终丧,犹徘徊不忍去,里中父老数来劝勉。久之,赴调,知天长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辞官 评事 修史书 包拯 合肥人 建昌县 养亲
下载PDF
科学家的从政与辞官
18
作者 李学通 《科学文化评论》 2005年第5期79-84,共6页
孔老夫子的一句"学而优则仕",不仅给自己找到了从政的理由,也为两千多年来中国读书人的人世情结提供了坚强的理论基础.当20世纪上半叶中国革命卷起的尘埃落定之后,许多曾经风云一时的人物远离了人们的视野,甚至长久地被隐没... 孔老夫子的一句"学而优则仕",不仅给自己找到了从政的理由,也为两千多年来中国读书人的人世情结提供了坚强的理论基础.当20世纪上半叶中国革命卷起的尘埃落定之后,许多曾经风云一时的人物远离了人们的视野,甚至长久地被隐没于历史尘埃之下了,那些"学而优则仕"的人物尤其如此.翁文灏大约要算是其中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院长 行政院副院长 钱昌照 国防设计委员会 蒋介石 辞官
下载PDF
丁耀亢辞官原因新探
19
作者 姜克滨 《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年第1期29-31,共3页
丁耀亢是明未清初的著名文学家,诗歌、小说、戏曲都有一定成就。X^-T-~1660年辞官的原因,学界一直有不同意见,有“母老不赴”说,有“因病辞官”说等。综观丁耀亢的一生,他辞官的真正原因是他对清廷的绝望,为官十年不被重用。他节... 丁耀亢是明未清初的著名文学家,诗歌、小说、戏曲都有一定成就。X^-T-~1660年辞官的原因,学界一直有不同意见,有“母老不赴”说,有“因病辞官”说等。综观丁耀亢的一生,他辞官的真正原因是他对清廷的绝望,为官十年不被重用。他节操难守又屈身事清,悔恨自赎的心态最终使他决意辞官,愤而著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辞官 反清 矛盾心态
下载PDF
彭玉麟辞官考
20
作者 贺琤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45-49,共5页
在晚清人物中,彭玉麟以辞官闻名。本文从彭玉麟加入湘军之前、加入湘军期间、太平天国被镇压后、晚年等四个不同时期来考察,综合他历次辞官的原因,不外乎三个因素:其一,才力;其二,清誉;其三,健康。彭玉麟屡辞官职是出于对自己才力、清... 在晚清人物中,彭玉麟以辞官闻名。本文从彭玉麟加入湘军之前、加入湘军期间、太平天国被镇压后、晚年等四个不同时期来考察,综合他历次辞官的原因,不外乎三个因素:其一,才力;其二,清誉;其三,健康。彭玉麟屡辞官职是出于对自己才力、清誉、健康的清醒认识,更是他为人朴实正直、性情落寞的必然结果。与其他人辞官不同,彭玉麟未就职而先辞,这就彰显了他辞官的意义: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慎重其事地对待职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彭玉麟 辞官 直道而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