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87—2002年辽宁中部城市群大气污染物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55
1
作者 马雁军 崔劲松 +1 位作者 刘晓梅 张菁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28-435,共8页
根据1987—2002年辽宁中部城市群(沈阳、鞍山、本溪、抚顺、辽阳)的主要大气污染物(TSP、PM10、SO2、NOX)的现状监测值,分析了辽宁中部城市群大气污染的现状及污染程度。结果表明:城市群的主要大气污染是TSP、PM10和SO2;冬季是城市群大... 根据1987—2002年辽宁中部城市群(沈阳、鞍山、本溪、抚顺、辽阳)的主要大气污染物(TSP、PM10、SO2、NOX)的现状监测值,分析了辽宁中部城市群大气污染的现状及污染程度。结果表明:城市群的主要大气污染是TSP、PM10和SO2;冬季是城市群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季节,夏季大气污染最轻;5个城市16年来TSP、PM10和SO2呈逐年下降趋势,NOX的年际变化趋势不明显;城市群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是本溪,其次是鞍山、沈阳、抚顺、辽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 辽宁中部城市群 TSP SO2
下载PDF
辽宁中部城市群大气能见度变化趋势及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77
2
作者 马雁军 左洪超 +1 位作者 张云海 惠小英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23-628,共6页
通过分析辽宁中部相对集中分布的5个城市群1987—2002年间的大气能见度、影响能见度的气象因子和污染物的变化特征及能见度与气象因子、污染物浓度之间的相关关系等,得到以下结论:(1)各城市能见度有明显的月、季和年际变化特征,能见度... 通过分析辽宁中部相对集中分布的5个城市群1987—2002年间的大气能见度、影响能见度的气象因子和污染物的变化特征及能见度与气象因子、污染物浓度之间的相关关系等,得到以下结论:(1)各城市能见度有明显的月、季和年际变化特征,能见度月变化呈双峰型,第一个峰值在5月份,第二个峰值在9,10月份;冬季能见度的值最低,春、秋季高;本溪市的能见度在逐年变好;沈阳的能见度从1987—1997年逐年变好,1997年以后又逐年变差;其它城市的能见度呈逐年变差的趋势。(2)各城市影响能见度的气象因子的年际变化特征基本是一致的;5个城市TSP,SO2污染浓度年均值均呈下降趋势,NOX的年际变化趋势不明显。(3)能见度与湿度、雾的相关关系都呈负相关且非常显著;与降雨量、风速及温度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与各种污染物的相关都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见度 气象因子 污染物浓度 辽宁中部城市群
下载PDF
辽宁中部城市群夏季大气能见度的观测研究 被引量:27
3
作者 刘宁微 马雁军 王扬锋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14-820,共7页
利用2009年6—8月辽宁中部4个城市的观测资料,分析了辽宁中部城市群夏季的季、月、日能见度分布,并探讨了能见度的日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辽宁中部城市群内各城市夏季大气能见度月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天气系统和大气环境比... 利用2009年6—8月辽宁中部4个城市的观测资料,分析了辽宁中部城市群夏季的季、月、日能见度分布,并探讨了能见度的日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辽宁中部城市群内各城市夏季大气能见度月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天气系统和大气环境比较均一,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各城市大气能见度日变化呈明显的单周期谷、峰形分布,06时前后能见度最差,15—16时最好;大气细粒子、水汽和风速都对城市群能见度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大气细粒子是主要影响因子;城市群夏季的低能见度时次,仅有一小部分是由轻雾引发的,而大部分则是由霾天气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中部城市群 能见度 影响因子
下载PDF
辽宁中部城市群大气污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被引量:23
4
作者 马雁军 杨洪斌 +1 位作者 方志刚 张云海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9-91,共3页
根据1987年—2000年辽宁中部城市群(沈阳、鞍山、本溪、抚顺、辽阳)的主要大气污染物(TSP、SO2、NOx)的现状监测值,分析了辽宁中部城市群大气污染的现状及污染程度。分析结果表明:辽宁中部城市群的主要大气污染污染是TSP和SO2;冬季是辽... 根据1987年—2000年辽宁中部城市群(沈阳、鞍山、本溪、抚顺、辽阳)的主要大气污染物(TSP、SO2、NOx)的现状监测值,分析了辽宁中部城市群大气污染的现状及污染程度。分析结果表明:辽宁中部城市群的主要大气污染污染是TSP和SO2;冬季是辽宁中部城市群大气污染最重的季节,夏季大气污染最轻;辽宁中部城市群大气污染最重的城市是本溪,其次是鞍山、沈阳、抚顺、辽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中部城市群 大气污染 发展趋势 总悬浮物颗粒 二氧化硫
下载PDF
辽宁中部城市群土地利用时空格局遥感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侯伟 陈锋 +3 位作者 杨春露 孙博 王俭 李法云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3-115,共3页
利用1986、1996和2006年3个时间节点的美国TM(或ETM)影像提取了辽宁中部城市群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信息,采用景观生态学理论,结合3S技术和LUCC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辽宁中部城市群土地利用格局的时空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辽宁中部城... 利用1986、1996和2006年3个时间节点的美国TM(或ETM)影像提取了辽宁中部城市群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信息,采用景观生态学理论,结合3S技术和LUCC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辽宁中部城市群土地利用格局的时空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辽宁中部城市群土地利用格局特征体现在东西部土地利用类型差异明显。根据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统计分析得出,建设用地面积增加速度最快,是辽宁中部城市群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干扰景观类型。以行政单元作为统计单位分析了辽宁中部城市群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及其变化特征,林地在东部地区占绝对优势,耕地在西部分布面积最大,并利用土地利用动态度计算公式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空间上的变化特征。辽宁中部城市群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最主要动态范式———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这也是今后一段时间内辽宁中部城市群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主要范式,并以沈阳市为例进行了时空动态变化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中部城市群 景观格局 景观变化 沈阳市 景观动态范式
下载PDF
辽宁中部城市群灰霾污染的外来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洪也 杨婷 +6 位作者 王喜全 马雁军 关颖 张云海 周德平 王扬锋 刘宁微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75-684,共10页
利用MODIS(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卫星资料、空气质量监测资料、地面气象资料及后向轨迹方法,对辽宁中部城市群代表性城市——沈阳市2009年全年发生的30 d首要污染物为PM10(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μm... 利用MODIS(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卫星资料、空气质量监测资料、地面气象资料及后向轨迹方法,对辽宁中部城市群代表性城市——沈阳市2009年全年发生的30 d首要污染物为PM10(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μm的颗粒物,即可吸入颗粒物)且空气污染指数API(Air pollution Index)为3级及以上污染过程的天气形势及污染来源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引发3级以上重污染事件的天气形势主要为4类,分别为高压均压场型(包括高压后均压场型、高压前均压场型和高压内均压场型)、长白山小高压型、弱低压场型及地形槽型。发生污染天气时气流主要有两个来向,即西南方向的京津冀来向和偏北方向的内蒙和长春来向。气流来自偏南方向的天数最多,为19 d。其中最容易受京津冀影响的天气型为高压后均压场型和地形槽型,共有8 d,占总污染天数的26.7%。因此,来自京津冀的外来输送对于辽宁中部城市群霾污染的影响不容小视,辽宁中部城市群空气质量的改善与临近区域的改善紧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霾 跨区域输送 辽宁中部城市群 京津冀地区 天气分型
下载PDF
辽宁中部城市群可吸入颗粒物PM_(10)和PM_(2.5)的污染特征研究 被引量:48
7
作者 马雁军 王江山 +2 位作者 王扬锋 刘宁微 洪也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8年第5期11-15,共5页
利用2006年8月—2007年10月辽宁中部沈阳、鞍山、抚顺和本溪4城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PM2.5和PM1及同期气象因子监测资料,分析了可吸入颗粒物分布特征、污染水平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受区域天气系统的影响,4城市PM10和PM2.5... 利用2006年8月—2007年10月辽宁中部沈阳、鞍山、抚顺和本溪4城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PM2.5和PM1及同期气象因子监测资料,分析了可吸入颗粒物分布特征、污染水平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受区域天气系统的影响,4城市PM10和PM2.5的日平均浓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具有区域分布特征;PM10超标率冬季为最高;PM2.5日平均浓度占PM10比例夏季和冬季最大;PM10、PM2.5与PM1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PM10与风速、温度呈负相关,PM2.5和PM1与能见度、风速、温度呈负相关,与相对湿度成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入颗粒物 平均浓度 污染特征 辽宁中部城市群
下载PDF
长白山高压对辽宁中部城市群大气污染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7
8
作者 王扬锋 马雁军 +3 位作者 陆忠艳 刘宁微 任万辉 葛林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401-1409,共9页
利用新一代空气质量模式系统Models-3,通过改变模式中长白山山脉区域地形高度,对比分析长白山高压以及辽宁中部城市群5城市气象环境要素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改变地形后,原来较强的长白山高压有了明显的减弱,城市群5城市的水平气流辐... 利用新一代空气质量模式系统Models-3,通过改变模式中长白山山脉区域地形高度,对比分析长白山高压以及辽宁中部城市群5城市气象环境要素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改变地形后,原来较强的长白山高压有了明显的减弱,城市群5城市的水平气流辐合场消失,风速增大,逆温强度也减弱,有利于污染物的传输扩散;模拟结果也表明污染物浓度有明显的降低,试验较好地揭示了长白山高压对辽宁中部城市群大气污染的影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高压 辽宁中部城市群 大气污染
下载PDF
基于新区域主义的城市群制度整合研究——以辽宁中部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8
9
作者 李红 张平宇 刘文新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5-49,共5页
随着全球化与区域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群将成为我国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形式。城市群一体化发展需要制度保障,有效的城市群制度能节约交易成本,平衡不同等级城市的政治权力,促进城市群向一体化方向发展。将新区域主义的合作理念引入到城... 随着全球化与区域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群将成为我国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形式。城市群一体化发展需要制度保障,有效的城市群制度能节约交易成本,平衡不同等级城市的政治权力,促进城市群向一体化方向发展。将新区域主义的合作理念引入到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制度研究中,对新区域主义中关于制度建设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简单总结,重点分析了新区域主义对辽宁中部城市群制度构建的几点启示,即保持开放的制度空间范围、形成多元化的组织管理模式、建立网络型的管治体系、重视非正规制度的建设、构建相互依赖的产业集群;加强公共建设项目建设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区域主义 整合 制度 辽宁中部城市群
下载PDF
辽宁中部城市群大气污染分布及典型重污染的成因 被引量:13
10
作者 马雁军 刘宁微 王扬锋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CAS CSCD 2006年第6期32-35,共4页
通过分析2002年辽宁中部城市群的大气污染分布状况,将1月17~19日作为典型污染日,分析其污染状况及对应的气象条件,得出该地区典型重污染的气象条件是:风速小,日均风速小于2m/s,且都是局地风的影响;逆温严重,贴地逆温持续的时间长,大约... 通过分析2002年辽宁中部城市群的大气污染分布状况,将1月17~19日作为典型污染日,分析其污染状况及对应的气象条件,得出该地区典型重污染的气象条件是:风速小,日均风速小于2m/s,且都是局地风的影响;逆温严重,贴地逆温持续的时间长,大约持续到中午11时左右,逆温层的厚度大,5个城市逆温层的平均厚度大约在550~600 m,逆温层的强度大,5个城市的强度大约在0.9℃/hm^2.6℃/hm之间变化;从天气形势上来看,该地区冬季典型污染日主要受长白山小高压及东北地形槽的影响,大气状态非常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 重污染 辽宁中部城市群
下载PDF
辽宁中部城市群城市热岛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丽光 金巍 +1 位作者 王宏博 马雁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113-2116,2133,共5页
利用辽宁中部城市群沈阳、鞍山和本溪3个城市气象站及其周围各县气象站1960~2006年年均气温资料,分析了辽宁中部城市群城市热岛效应的年季动态,以及城市热岛与城市发展指标如城市人口数量和绿地面积的关系。结果表明:辽宁中部城市... 利用辽宁中部城市群沈阳、鞍山和本溪3个城市气象站及其周围各县气象站1960~2006年年均气温资料,分析了辽宁中部城市群城市热岛效应的年季动态,以及城市热岛与城市发展指标如城市人口数量和绿地面积的关系。结果表明:辽宁中部城市群城市热岛均表现为冬季热岛强度最强、夏季最弱,但沈阳热岛强度秋季最弱。沈阳市和鞍山市城市热岛的年际变化呈增加趋势,增幅分别为0.25℃/10a和0.16℃/10a,而本溪市则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为0.44℃/10a。城市热岛与城市发展指标如城市人口数量和绿地面积的关系是复杂的,只有城市发展指标达到一定的阈值后,才会对城市热岛强度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中部城市群 城市热岛 城市发展指标 影响因子
下载PDF
辽宁中部城市群主要大气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0
12
作者 马雁军 王扬锋 刘宁微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6年第2期6-10,共5页
利用美国第三代空气质量模式系统Models-3对2002年1月17~18日辽宁中部城市群大气污染物SO2,NO2和PM10的浓度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监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污染物的模拟值与观测值变化趋势具有一致性,模式... 利用美国第三代空气质量模式系统Models-3对2002年1月17~18日辽宁中部城市群大气污染物SO2,NO2和PM10的浓度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监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污染物的模拟值与观测值变化趋势具有一致性,模式反映了SO2,NO2和PM10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再现了污染物浓度呈波峰波谷日变化的重要特征,可用于辽宁中部城市群区域大气污染物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els-3模式系统 辽宁中部城市群 大气污染物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辽宁中部城市群大气污染分布及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35
13
作者 马雁军 刘宁微 王扬锋 《气象科技》 2005年第6期527-532,共6页
根据2002年辽宁省中部城市群(沈阳、鞍山、本溪、抚顺、辽阳)的主要大气污染物(TSP、PM10、SO2、NOx)的监测值及气象因子(能见度、风速、温度、湿度、降水、总云量和低云量)的观测资料,分析了辽宁中部城市群大气污染的现状、污染程度及... 根据2002年辽宁省中部城市群(沈阳、鞍山、本溪、抚顺、辽阳)的主要大气污染物(TSP、PM10、SO2、NOx)的监测值及气象因子(能见度、风速、温度、湿度、降水、总云量和低云量)的观测资料,分析了辽宁中部城市群大气污染的现状、污染程度及污染物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城市群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是TSP、PM10和SO2;冬季是城市群大气污染最重的季节,夏季大气污染最轻;城市群大气污染最重的城市是本溪,其次是鞍山、沈阳、抚顺、辽阳;污染物与能见度、温度的相关性非常显著,平原城市的污染物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较山区城市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 辽宁中部城市群 气象因子
下载PDF
辽宁中部城市群大气环境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4
作者 马雁军 刘宁微 +4 位作者 王扬锋 洪也 张云海 周德平 赵胡笳 《气象科技进展》 2012年第2期19-24,共6页
对辽宁中部城市群的大气环境研究进行了总结:建立了辽宁中部城市群大气成分监测网,完善了城市群大气环境数据库,建立了大气成分监测分析平台;对城市群大气污染物的扩散输送机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城市间大气污染的相互影响及相互作用,定... 对辽宁中部城市群的大气环境研究进行了总结:建立了辽宁中部城市群大气成分监测网,完善了城市群大气环境数据库,建立了大气成分监测分析平台;对城市群大气污染物的扩散输送机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城市间大气污染的相互影响及相互作用,定量计算了不同城市的大气污染物对城市群大气污染的贡献,研究了城市化发展对城市群大气污染的影响;分析了城市群大气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大气细粒子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了城市群大气细粒子的来源;研究了沈阳市大气灰霾的演变特征及其污染本质;建立了适合辽宁中部城市群的高分辨率空气质量模式预报系统,并将研究成果在业务中进行了转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中部城市群 大气环境 大气成分监测 大气污染 进展
下载PDF
基于动态SSA模型的辽宁中部城市群产业结构演化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海滨 刘振灵 张天森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5-18,共4页
根据SSA模型的基本思想和原理,以辽宁省作为参照研究区域,利用1998-2004年的统计资料,对辽宁中部城市群的产业结构演变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辽宁中部城市群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不断提高,区域产业竞争能力正逐步增强,同时对产生这种... 根据SSA模型的基本思想和原理,以辽宁省作为参照研究区域,利用1998-2004年的统计资料,对辽宁中部城市群的产业结构演变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辽宁中部城市群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不断提高,区域产业竞争能力正逐步增强,同时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该城市群中矿业城市产业转型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SSA模型 辽宁中部城市群 产业结构
下载PDF
辽宁中部城市群边界层气象场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宁微 万志红 马雁军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58-562,共5页
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MM5模拟和分析了辽宁中部城市群各个季节的边界层气象场特征。模拟结果显示:在边界层内,由流场的分布造成污染物的滞留最有可能发生在冬季,其它季节由于各自的原因会使污染物疏散而不易造成污染。同时,逆温也是导致... 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MM5模拟和分析了辽宁中部城市群各个季节的边界层气象场特征。模拟结果显示:在边界层内,由流场的分布造成污染物的滞留最有可能发生在冬季,其它季节由于各自的原因会使污染物疏散而不易造成污染。同时,逆温也是导致污染物堆积的一个重要原因,研究表明对于城市群内的5个城市,逆温现象主要出现在冬季,在其它季节不常见。另外,一旦近地层湿度大到可以形成雾,在冬季会使大浓度的污染物附着在上面,对人体健康构成很大的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层特征 数值模拟 辽宁中部城市群 污染物输送
下载PDF
辽宁中部城市群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旭涛 郑古蕊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6-99,共4页
辽宁中部城市群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发展基地,也是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龙头。随着城市的密集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类对环境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人类活动排放出的废水、废气、废渣等有害物质也越来越多,严重破坏了城市环境的结构和功能... 辽宁中部城市群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发展基地,也是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龙头。随着城市的密集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类对环境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人类活动排放出的废水、废气、废渣等有害物质也越来越多,严重破坏了城市环境的结构和功能,环境问题已经日益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应该通过完善环保组织机制、建立区域协调机构、强化政府职能、协调环保政策、改善经济不平衡和加强区域合作等措施来推动辽宁中部城市群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中部城市群 环境与经济 协调发展 评价
下载PDF
辽宁中部城市群大气污染防治对策探讨 被引量:16
18
作者 李元宜 李艳红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0年第4期57-60,共4页
根据对辽宁中部城市群大气污染特征及污染发展趋势的分析,探讨了大气污染防治原则、对策及政策措施。辽宁中部城市群的大气污染属煤烟—机动车尾气—扬尘复合型,对其深化整治要在容量测算基础上,以大气污染排放控制和环境空气质量达标... 根据对辽宁中部城市群大气污染特征及污染发展趋势的分析,探讨了大气污染防治原则、对策及政策措施。辽宁中部城市群的大气污染属煤烟—机动车尾气—扬尘复合型,对其深化整治要在容量测算基础上,以大气污染排放控制和环境空气质量达标为基本目标,以发展清洁能源、合理城市布局、调整工业布局和"控源"为主要途径,以消减污染物排放总量为重点,以利用总量控制与浓度控制相结合、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改进相结合为综合防治手段,制定科学的城市群空气环境质量防治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中部城市群 大气污染物 防治对策
下载PDF
偏离-份额模型的改进及对辽宁中部城市群产业结构演进的分析 被引量:18
19
作者 刘振灵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5-100,共6页
回顾偏离-份额(Shift-share Analysis,SSA)模型的基本形式及其主要拓展模型,将动态化分析的思想引入模型,构建起DSSA模型(Dynamic shift-share analysis Model),选择辽宁中部城市群及其中的矿业城市抚顺和阜新为实证研究对象,分析其产... 回顾偏离-份额(Shift-share Analysis,SSA)模型的基本形式及其主要拓展模型,将动态化分析的思想引入模型,构建起DSSA模型(Dynamic shift-share analysis Model),选择辽宁中部城市群及其中的矿业城市抚顺和阜新为实证研究对象,分析其产业结构演进。研究结果表明,DSSA模型更加科学、合理,在区域分析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辽中城市群产业结构持续改善,矿业城市抚顺和阜新的经济增长和结构变迁落后于城市群的变化;最后,给出矿业城市产业发展战略和产业转型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SA模型 辽宁中部城市群 矿业城市 产业结构
下载PDF
区域创新视角下的辽宁中部城市群的建设与实践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玉明 李凯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43-146,共4页
区域创新是区域发展的核心动力,因此,基于区域创新的视角分析辽宁中部城市群建设的区域创新环境的现实基础以及问题,提出实施对策,既有利于辽宁中部城市群快速发展,也丰富了创新型区域和创新型城市的理论与实践的内容。
关键词 区域创新 辽宁中部城市群 区域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