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略论林语堂他传文创作中的“述志”倾向
1
作者 王余鹃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57-63,共7页
“他传”,是作者叙述他人生平的一种文类。考察林语堂的他传文创作,有着强烈的“述志”倾向。概言之,这种“述志”倾向,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其一,就他传理论而言,林语堂极为强调“个人笔调”。同时,他还倡导他传文创作应多采用“轶... “他传”,是作者叙述他人生平的一种文类。考察林语堂的他传文创作,有着强烈的“述志”倾向。概言之,这种“述志”倾向,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其一,就他传理论而言,林语堂极为强调“个人笔调”。同时,他还倡导他传文创作应多采用“轶事”,使用“描写”手法,且应入“幽默”进“他传”。其二,就他传之创作缘起而言,林语堂的他传文创作主要是基于一种喜爱,又或者说是一种自娱自乐。其三,就他传传主之形象塑造而言,林语堂笔下的他传传主们大都符合他对“理想个人”的设想——“充满性灵有趣的个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语堂 他传文创作 述志”倾向
下载PDF
薄冰之上:萧皇后《述志赋》与入隋江南人之心态
2
作者 梁爽 《汉语言文学研究》 CSSCI 2023年第3期63-70,共8页
隋炀帝萧皇后史称能文,《述志赋》是其目前唯一可见的作品。除了雅正的措辞与用典,《述志赋》在结构上几乎以《文选》赋的“志”类第一篇即班固《幽通赋》为模板,同样寄托了自己的道德追求。然而另一面,不同于《幽通赋》表现出的自信和... 隋炀帝萧皇后史称能文,《述志赋》是其目前唯一可见的作品。除了雅正的措辞与用典,《述志赋》在结构上几乎以《文选》赋的“志”类第一篇即班固《幽通赋》为模板,同样寄托了自己的道德追求。然而另一面,不同于《幽通赋》表现出的自信和使命感,《述志赋》更像是一篇谨慎的自我辩白,表现出的忐忑和焦虑情绪与作者的皇后身份形成了一种张力。实际上,被纳入隋朝政权、背井离乡的南朝贵族们几乎失去了政治实力和话语权,萧氏即使身为皇后也不得不为自己的命运担忧,《述志赋》正是南朝贵族在北方生存状态和心态的生动写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皇后 述志赋》 《幽通赋》 江南士族
下载PDF
有意误读与自觉忽略——隋炀帝萧皇后《述志赋》的文本内涵与历史命运 被引量:2
3
作者 束莉 《池州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12-17,共6页
贞观史臣对《述志赋》的"有意误读",将萧皇后以完美的德行定格于史册,体现了在特定的撰史意图和历史情境影响下,历史书写所具有的弹性。通过对萧皇后的人生经历和性格特征的尽可能还原,可知该赋实际上撰写于隋炀帝即位初期,... 贞观史臣对《述志赋》的"有意误读",将萧皇后以完美的德行定格于史册,体现了在特定的撰史意图和历史情境影响下,历史书写所具有的弹性。通过对萧皇后的人生经历和性格特征的尽可能还原,可知该赋实际上撰写于隋炀帝即位初期,她借此赋表达了一种积极进取、期于有为的心情。宋元以降,萧皇后行为和性格中的瑕疵在妇德规范日趋严格的历史过程中被发现和放大,其人格范式和传世名篇《述志赋》均被后世闺秀们"自觉忽略",反映了中国女性经世权限的收缩和独立精神的萎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炀帝 萧皇后 述志赋》 文本内涵 历史命运
下载PDF
“人”的智慧与精神:传承人口述志的文化逻辑 被引量:2
4
作者 孙正国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41-44,共4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作为一种制度,在我国实施不到20年的历史。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了《意见》,这是继非遗名录保护制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重大制度、法典颁布实施以来的国家新文献,其...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作为一种制度,在我国实施不到20年的历史。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了《意见》,这是继非遗名录保护制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重大制度、法典颁布实施以来的国家新文献,其意义非凡,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与讨论。其中,《意见》的一个关键表述是完善对传承人的记录体系,结合我国的非遗保护经验与教训来讨论,笔者以为,传承人口述志,可能是未来非遗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中共中央办公厅 述志 国务院办公厅 《意见》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非遗保护 记录体系
下载PDF
试论南朝书牍文的抒情述志类型
5
作者 刘涛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1-76,共6页
南朝书牍文体类繁杂,数量颇多,篇幅长短不一,创作意图各异,题材内容多样,但抒情述志功能在诸文中体现得极为明显。从内容上看,诸作或抒发伤悼之情,或表达隐居意趣,或阐述事理,或陈辞诉屈为己辩护,或上言谢恩,或抒故国之思以求返归,或讨... 南朝书牍文体类繁杂,数量颇多,篇幅长短不一,创作意图各异,题材内容多样,但抒情述志功能在诸文中体现得极为明显。从内容上看,诸作或抒发伤悼之情,或表达隐居意趣,或阐述事理,或陈辞诉屈为己辩护,或上言谢恩,或抒故国之思以求返归,或讨论文学,或研赏书法等;从形式上看,这些书牍文以骈、散两体并行于文苑,骈体书牍文讲究形式技巧,藻采纷呈,用典繁密,音律协畅,对偶精工;散体书牍文句式灵活多样,言志抒情明确深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朝书牍文 题材内容 抒情述志 骈体 散体
下载PDF
“雅志不得施”之后的“冲净”——嵇康《述志》诗中的心路历程
6
作者 叶当前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3期192-196,共5页
嵇康两首《述志》诗,排比意象,寓物述志,表面写游仙、求隐,实质是求索咏志,既是对传统诗学言志精神的传承,又是对老庄、儒家处世方式的思考,展示了"雅志不得施"到"冲静得自然"的心路历程。
关键词 嵇康 述志 求隐
下载PDF
论汉代述志抒情赋中士人的情感流变
7
作者 王征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45-49,共5页
汉代士人创作了大量的述志抒情赋,这些赋作较好地表达了他们其时真实的内心情感。纵观这些作品,从西汉贾谊的愤激而无出路,到东汉张衡的归田而求淡泊,可以清晰地看出,汉代士人的情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流变。在这种情感变化过程中,儒... 汉代士人创作了大量的述志抒情赋,这些赋作较好地表达了他们其时真实的内心情感。纵观这些作品,从西汉贾谊的愤激而无出路,到东汉张衡的归田而求淡泊,可以清晰地看出,汉代士人的情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流变。在这种情感变化过程中,儒家的出世精神和道家的归隐意识始终徘徊于士人们的脑海中,而且,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不同的思想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述志抒情赋 情感 变化
下载PDF
岂只言情 亦在述志——《牡丹亭》创作主旨新探 被引量:3
8
作者 赖晓东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94-98,共5页
本文主要从《牡丹亭》中杜宝形象的意义和戏剧文本结构分析入手 ,认为汤显祖在创作过程中创作理念发生渐变性的偏移 ,从而导致传奇结构上双线平行发展 ,思想及作品主旨出现双重性。同时指出明代中叶传奇创作中普遍存在的双重理念和当时... 本文主要从《牡丹亭》中杜宝形象的意义和戏剧文本结构分析入手 ,认为汤显祖在创作过程中创作理念发生渐变性的偏移 ,从而导致传奇结构上双线平行发展 ,思想及作品主旨出现双重性。同时指出明代中叶传奇创作中普遍存在的双重理念和当时文人心态在情爱上张扬个性而政治上恪守传统的二重变奏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情 述志 创作主旨
下载PDF
论中国现代作家自传的述志写作
9
作者 董轩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98-101,共4页
言为心声,作家通过自传的形式来向外界抒发内心的志向,以此来与外界进行抗争,希望得到外界的理解和支持,这是中国现代作家进行自传创作的一种动机。了解这种创作动机,有助于还原他们真实的内心感受,理解他们的人生志向,认识一个真实的... 言为心声,作家通过自传的形式来向外界抒发内心的志向,以此来与外界进行抗争,希望得到外界的理解和支持,这是中国现代作家进行自传创作的一种动机。了解这种创作动机,有助于还原他们真实的内心感受,理解他们的人生志向,认识一个真实的现代作家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作家 自传 述志
下载PDF
杜甫《秋兴》诗是述志诗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树仪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3期83-89,共7页
在杜甫的全部作品中,《秋兴八首》是最受人注目,称赏最多的一篇名作,但它到底在说些什么?古往今来的注家和研究者众说纷纭,谁也不能提出一个权威的、令人信服的解答。《秋兴八首》的主题和思想内含,至今仍是广大杜诗爱好者和研究者的一... 在杜甫的全部作品中,《秋兴八首》是最受人注目,称赏最多的一篇名作,但它到底在说些什么?古往今来的注家和研究者众说纷纭,谁也不能提出一个权威的、令人信服的解答。《秋兴八首》的主题和思想内含,至今仍是广大杜诗爱好者和研究者的一个捉摸不透的诗坛上的悬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兴》诗 杜甫 昆明池 唐明皇 《秋兴八首》 诗歌 长安城 述志 北斗星 逆反心理
下载PDF
游山水而知返,绘自然以述志——试论柳宗元山水游记的美学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罗国辉 《凯里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45-47,共3页
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山水游记是他文学创作中最富独创性和艺术技巧的代表作。他在山水游记中生动地表达了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大自然客观存在的美,但作为一个年青时即有“辅时及物”、“利安元元”的思想的文人,他... 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山水游记是他文学创作中最富独创性和艺术技巧的代表作。他在山水游记中生动地表达了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大自然客观存在的美,但作为一个年青时即有“辅时及物”、“利安元元”的思想的文人,他在对尽善尽美的自然描绘中始终没有迷失自己的目标,而是将大自然作为复苏心灵的疗养地,以便更有力量来承受残酷的社会现实。这样他笔下的山水自然不再是纯客观自然的再现,而是自然与人格的高度溶合,是崇高人格的象征。本文试图通过他山水游记所体现出来的人格美、悲剧美来探讨一下他游记所存在的美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游记 柳宗元 美学价值 《始得西山宴游记》 自然山水 “辅时及物” 大自然 山水自然 述志 利安元元
下载PDF
悯时悼乱 歌以述志——浅析曹操诗的积极思想意义
12
作者 王珂琦 《佳木斯师专学报》 1995年第2期39-41,共3页
曹操(公元155—220年)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位具有卓越成就的政治家、军事家,又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在东汉末年豪强纷争的动乱年代,曹操以一个地主阶级政治家的身份登上了历史舞台,后来成为北中国的实际统治者.在他一生的政治、军事生涯中,曹... 曹操(公元155—220年)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位具有卓越成就的政治家、军事家,又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在东汉末年豪强纷争的动乱年代,曹操以一个地主阶级政治家的身份登上了历史舞台,后来成为北中国的实际统治者.在他一生的政治、军事生涯中,曹操表现出了一种强烈的、自强不息的积极进取精神.这种精神融汇到他的全部诗歌创作当中,构成了他诗歌创作的一条思想主旋律,体现了影响深远的建安风骨.一 人们论诗,大多喜欢把诗歌区分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主潮.倘若以此为标准去衡量、验证曹操诗,则可以看出:他的诗歌创作可以以赤壁大战为界,表现出两种不同的风格特点.赤壁大战之前,是曹操在政治上、军事上的上升时期.在统一北中国的南征北战中,他了解民间疾苦,目睹了战乱给国家、民族带来的灾祸,给百姓造成的种种不幸.这样一些现实,无不激励着他,以致所作绝大多数是咏史诗和政治抒情诗.这些诗作反映了现实,抒发了理想,进一步发展了自《诗经)以来忧时悯乱、抒写时事的现实主义传统,对汉末建安时期的种种社会、人生矛盾加以尽情揭露和无情鞭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思想 曹操诗 述志 “真人” 积极进取 短歌行 现实主义 政治抒情诗 积极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手法
下载PDF
2023年4月363期竞书内容:陈嘉庚《述志》
13
《中国篆刻(钢笔书法)》 2023年第2期56-73,共18页
领导南侨捐抗敌,会场鼓劲必骂贼。报章频传海内外,敌人恨我最努力。和平愧甫萌芽,首予劝诚勿味惑。卖国求荣甘遗臭,电提参政攻叛逆。强敌南侵星岛陷,一家四散畏虏逼。爪哇避匿已两年,潜踪难保长秘密。何时不幸被俘虏,抵死无颜事敌。回... 领导南侨捐抗敌,会场鼓劲必骂贼。报章频传海内外,敌人恨我最努力。和平愧甫萌芽,首予劝诚勿味惑。卖国求荣甘遗臭,电提参政攻叛逆。强敌南侵星岛陷,一家四散畏虏逼。爪哇避匿已两年,潜踪难保长秘密。何时不幸被俘虏,抵死无颜事敌。回检平生公与私,尚无罪迹污清白。冥冥吉凶如有定,付之天命惧奚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述志 公与私 抵死
原文传递
试述志书评审制度的改革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会世 焦永萍 《中国地方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57-59,共3页
关键词 评审制度 评审会 稿 地方工作 编纂 书质量 述志 审稿模式 地方特色 研究
原文传递
述志
15
作者 杨纪珂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CSSCI 1996年第2期4-4,共1页
述志杨纪珂海外归来几十年,丹心如故鬓毛斑。沉冤系狱经陈迹,报国签诚更着读。四化阳光培绿叶,百花园地育新篇。鞠躬尽瘁吟梁甫,报国预应效昔贤。述志@杨纪珂...
关键词 述志 百花园 系狱 鬓毛 尽瘁 预应
原文传递
述志(二首)
16
作者 邓恩铭 《诗刊》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37-37,共1页
一 赤日炎炎辞荔城, 前途茫茫事无分。 男儿立下钢铁志, 国计民生焕然新。
关键词 述志 诗歌 文学 诗集
原文传递
沈葆桢手书述志对联
17
作者 沈丹昆 孔丽君 《炎黄纵横》 2008年第2期63-64,共2页
2004年6月南京召开"纪念沈葆桢巡台130周年、沈葆桢生平与思想学术研讨会",叔叔沈祖勋以80高龄不远万里从美国夏威夷专程来南京赴会,将太高祖沈葆桢的一副手书对联郑重交给我们保存。它原是觐鼎叔公的旧藏,一直挂在他夏威夷... 2004年6月南京召开"纪念沈葆桢巡台130周年、沈葆桢生平与思想学术研讨会",叔叔沈祖勋以80高龄不远万里从美国夏威夷专程来南京赴会,将太高祖沈葆桢的一副手书对联郑重交给我们保存。它原是觐鼎叔公的旧藏,一直挂在他夏威夷寓所的客厅里,在海外60多年了,将对联交给我们保存下去这是觐鼎叔公的遗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葆桢 对联 述志 夏威夷 学术研讨会 手书 保存 南京 生平 法度谨严
原文传递
李渔题联述志
18
《作文世界(高中版)》 2005年第11期78-78,共1页
关键词 李渔 述志 笠翁 湖上 兰溪县
原文传递
五十述志(外一篇)
19
作者 老村 《文学自由谈》 2010年第2期114-119,共6页
村夫忽然间五十焉。回头望去白茫茫,低头想来甚仓荒。叹只叹时光之匆促,人生之易老耳!五十年来村夫我由一村童竖子踉跄走来,如今竞成一都市贫民闲汉,时运多舛,身心俱疲。非官非商非农工,不吃俸禄不撞钟。因从事文学写作,故被世... 村夫忽然间五十焉。回头望去白茫茫,低头想来甚仓荒。叹只叹时光之匆促,人生之易老耳!五十年来村夫我由一村童竖子踉跄走来,如今竞成一都市贫民闲汉,时运多舛,身心俱疲。非官非商非农工,不吃俸禄不撞钟。因从事文学写作,故被世人称之为草根作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写作 老村 文学创作论 《五十述志
原文传递
一篇坦诚的述职报告——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浅析
20
作者 安光明 《秘书之友》 1989年第10期36-38,共3页
“述职报告”是近几年才被广泛运用的一种应用文体,然而,细细考察一番,这种文体在我国古代早已出现,封建社会中的许多官员,经常上书呈文,历述执政的功绩,反省自己的失误,表明今后的志向,这类文章实际上就是古代的“述职报告”。曹操的... “述职报告”是近几年才被广泛运用的一种应用文体,然而,细细考察一番,这种文体在我国古代早已出现,封建社会中的许多官员,经常上书呈文,历述执政的功绩,反省自己的失误,表明今后的志向,这类文章实际上就是古代的“述职报告”。曹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即是这类文章中出类拔萃的一篇。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毫县)县人。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让县自明本 职报告 应用文体 三国时期 清峻 述志 魏氏春秋 介推 登高必赋 下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