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UBE)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DLD)术后疗效与影响因素关系。方法对2021年2月至2023年3月收治本科室的61例DLD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其术后疗效。随访时间12~38个月。男35个,女26个,年龄19~81岁,平均年龄54.4...目的探讨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UBE)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DLD)术后疗效与影响因素关系。方法对2021年2月至2023年3月收治本科室的61例DLD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其术后疗效。随访时间12~38个月。男35个,女26个,年龄19~81岁,平均年龄54.4岁。手术节段均为单节段,共61节段。记录患者围手术期及手术并发症情况;随访以末次随访为终止时间。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手术前后行腰椎CT三维重建检查,观察并测量关节突关节切除内侧角(β角);椎间盘类型按照分类定位系统MSU(Michgan State University)基于MRI横断位分A、B、C区,依据区域定位法FSU(Functional Spine Unit)基于MRI或CT横断位、矢状位分级1~4级;统计采用配对t检验,及方差分析。结果6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行腰椎间盘突出手术61例,其中合并中央管狭窄29例,合并侧隐窝狭窄54例。术中出现硬膜囊撕裂2例。术后出现短暂性下肢麻木3例,类脊髓综合征1例,感染1例。患者术后随访(12~38)个月。术后随访时,患者腿部VAS、ODI较术前明显下降(P值均<0.05)。术后末次随访时依据改良MacNab标准,优良率为65.6%(40/61)。腰椎三维CT影像学方面,测量β角均小于90°,平均值83.59°,范围(66.72°~89.32°)。基于MSU分区,A区37例,B区15例,C区9例;基于FSU位置分级,分别为1级1例,2级25例,3级2例,合并1和2级26例,2和3级4例,1和2、3级3例。方差分析显示术后满意度与椎间盘分区及分级、β角无关,与术后疼痛及功能障碍指数相关。结论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术后疗效可能与术后β角及椎间盘分区、分级无关。分级、分区越复杂,手术难度越大,早期开展这项技术遇到的困难可能越多。展开更多
目的对比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与徒手皮质骨螺钉置钉在脊柱内固定手术中的安全性与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2月至2021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骨科接受皮质骨轨迹螺钉(cortical bone trajectory,CBT)治疗单节段退行性腰...目的对比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与徒手皮质骨螺钉置钉在脊柱内固定手术中的安全性与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2月至2021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骨科接受皮质骨轨迹螺钉(cortical bone trajectory,CBT)治疗单节段退行性腰椎疾病的71例患者。将接受X线透视辅助徒手CBT螺钉置入的患者作为徒手组(n=35),接受机器人辅助CBT螺钉置入的作为机器人组(n=36)。螺钉置钉准确性和关节突侵犯情况通过术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三维重建评估。对比两组平均单枚螺钉的置钉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医务人员术中射线暴露情况。结果71例患者一共植入284枚CBT螺钉,其中140枚由徒手组完成,144枚由机器人组完成。机器人组的准确率显著高于徒手组(92.36%vs 82.86%,P=0.015)。机器人组关节突侵犯发生率显著低于徒手组(22.22%vs 40.00%,P=0.022)。但是,单颗螺钉置钉时间机器人组显著长于徒手组[(501.92±70.08)s vs(382.54±63.21)s,P=0.000]。术中医务人员辐射暴露时间徒手组明显高于机器人组[(56.81±16.09)s vs(34.43±16.91)s,P=0.000]。结论机器人辅助植入CBT螺钉可以有效提高螺钉置入准确性并减少了上关节突的侵犯率和医务人员的辐射暴露,但会增加螺钉的置钉时间与手术时间。本中心大约在12台手术后获得了平稳的机器人辅助CBT技术学习曲线。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UBE)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DLD)术后疗效与影响因素关系。方法对2021年2月至2023年3月收治本科室的61例DLD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其术后疗效。随访时间12~38个月。男35个,女26个,年龄19~81岁,平均年龄54.4岁。手术节段均为单节段,共61节段。记录患者围手术期及手术并发症情况;随访以末次随访为终止时间。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手术前后行腰椎CT三维重建检查,观察并测量关节突关节切除内侧角(β角);椎间盘类型按照分类定位系统MSU(Michgan State University)基于MRI横断位分A、B、C区,依据区域定位法FSU(Functional Spine Unit)基于MRI或CT横断位、矢状位分级1~4级;统计采用配对t检验,及方差分析。结果6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行腰椎间盘突出手术61例,其中合并中央管狭窄29例,合并侧隐窝狭窄54例。术中出现硬膜囊撕裂2例。术后出现短暂性下肢麻木3例,类脊髓综合征1例,感染1例。患者术后随访(12~38)个月。术后随访时,患者腿部VAS、ODI较术前明显下降(P值均<0.05)。术后末次随访时依据改良MacNab标准,优良率为65.6%(40/61)。腰椎三维CT影像学方面,测量β角均小于90°,平均值83.59°,范围(66.72°~89.32°)。基于MSU分区,A区37例,B区15例,C区9例;基于FSU位置分级,分别为1级1例,2级25例,3级2例,合并1和2级26例,2和3级4例,1和2、3级3例。方差分析显示术后满意度与椎间盘分区及分级、β角无关,与术后疼痛及功能障碍指数相关。结论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术后疗效可能与术后β角及椎间盘分区、分级无关。分级、分区越复杂,手术难度越大,早期开展这项技术遇到的困难可能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