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1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道家式教师”:缘由、内涵与本土探索方法
1
作者 刘峻杉 孙钰欣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54,共7页
“道家式教师”是近30年来西方学者提出和使用的概念。它是道家思想在教师形象和行为上的反映。在已有研究中,“道家式教师”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能够以“静”守住教师人格和身份的“本真”,以“接纳”带来对全体学生的“包容”,以“无为... “道家式教师”是近30年来西方学者提出和使用的概念。它是道家思想在教师形象和行为上的反映。在已有研究中,“道家式教师”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能够以“静”守住教师人格和身份的“本真”,以“接纳”带来对全体学生的“包容”,以“无为”开展自然流动式的教学。对“道家式教师”进行本土探索和现代转化需要以研究方法上的思考为前提,注重从先秦道家经典中探索“道家式教师”的理论原型,通过理论比较来构建其现代教育场域中的概念内涵,并以实证研究来探索其可行性,这有助于这个概念在构建中国式现代化教育的过程中发挥出更大的理论和实践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思想 道家式教师” 本土探索 现代转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下载PDF
道家美学视角下民宿设计的问题及创新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徐兰兰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0-124,共5页
道家美学强调自然、返璞归真、无为而治等理念,否定违反自然本性的形式主义。民宿作为新兴旅游产业居住模式,所处地位决定了其应有别于一般旅馆设计。目前以城市周边延伸至乡村的民宿,大多依赖景区统一建设或民房改造,设计风格趋于同质... 道家美学强调自然、返璞归真、无为而治等理念,否定违反自然本性的形式主义。民宿作为新兴旅游产业居住模式,所处地位决定了其应有别于一般旅馆设计。目前以城市周边延伸至乡村的民宿,大多依赖景区统一建设或民房改造,设计风格趋于同质,缺乏特色且偏离自然发展的生态理念。依据道家美学“道法自然”的核心观点,总结城乡民宿设计现有目标定位模糊、设计形式雷同、传统美学欠缺的问题,从选址、形式及空间组合方面提出了崇尚自然、去繁就简、虚实无形、知白守黑的创新设计方法。文章探讨了提升居住品质、延续地域文化风貌、体现人文与自然融合共生的道家美学理念,为丰富住宿体验,促进人居生态环境改善,助力城市周边及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美学 民宿 返璞归真 设计创新
下载PDF
道家老庄哲学“尚和合”的思想理念
3
作者 张立文 张文旭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41,共8页
道家老庄哲学探索自然、社会、人生的所当然与所以然,追求自然秩序、社会秩序与心灵秩序的自然和合一体。从“道”“德”“物”三方面来看,老庄哲学围绕自然世界、个体生命、人世社会三个层面建立了道家和合思想的基础框架:以“道”为基... 道家老庄哲学探索自然、社会、人生的所当然与所以然,追求自然秩序、社会秩序与心灵秩序的自然和合一体。从“道”“德”“物”三方面来看,老庄哲学围绕自然世界、个体生命、人世社会三个层面建立了道家和合思想的基础框架:以“道”为基点,描绘出“和生”“和静”的世界图景;以“德”为核心,彰显了“柔和”“成和”的生命境界;以“物”为对象,倡导着“和同”“和顺”的处世原则。视域宏阔、博大包容,推重自然、关注人生,崇阴贵柔、顺物无争,是道家和合思想的显著特点。在当今时代的人文语境下,转生道家“尚和合”的思想智慧,将为和合大同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有益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 老庄 和合
下载PDF
在现代性困惑中发现东方--劳伦斯·宾雍与道家美学
4
作者 宋伟 王同森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1-148,140,160,共10页
启蒙运动以来,随着科学主义的兴盛和宗教信仰的式微,现代性问题的不断激化加剧了欧洲对自身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的不满。西方学者在反思和批判现代性的过程中,不仅试图从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寻求化解现代性矛盾的方法,同时也转向东方探寻一... 启蒙运动以来,随着科学主义的兴盛和宗教信仰的式微,现代性问题的不断激化加剧了欧洲对自身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的不满。西方学者在反思和批判现代性的过程中,不仅试图从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寻求化解现代性矛盾的方法,同时也转向东方探寻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以此来“疗愈”文化和心理上的焦虑。中国道家美学精神的价值在反思现代性的时代议题下被重新发掘出来。英国诗人、艺术批评家和汉学家劳伦斯·宾雍以中国艺术为载体对道家美学精神的阐扬,不仅加快了欧洲重估中国艺术和美学价值的历史进程,同时对西方物我失衡的宇宙观和科学原则至上的时代艺术观进行反拨和纠偏,促成了欧洲现代主义对中国艺术美学的吸收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伦斯·宾雍 道家美学 现代性 跨文化
下载PDF
列子对道家思想承启作用的贡献探析
5
作者 李庚香 《中原文化研究》 2024年第6期21-28,共8页
列子是人类文明轴心时代中原核心区诞生的重要思想家,是道家学派从老子到庄子延伸时期的重要人物。列子承继了老子的道论思想。他沿用老子“谷神”“玄牝”等概念,生动地解析了“道”生天地万物的机理。列子下启庄子,为庄子提供了发扬... 列子是人类文明轴心时代中原核心区诞生的重要思想家,是道家学派从老子到庄子延伸时期的重要人物。列子承继了老子的道论思想。他沿用老子“谷神”“玄牝”等概念,生动地解析了“道”生天地万物的机理。列子下启庄子,为庄子提供了发扬光大道家思想的标尺、富有启发的思想素材、理论创造灵感以及寓言这种表达思想的艺术形式。列子思想的特色可以简要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达观且具有人间烟火气的人生观;二是具有现实价值的技艺崇拜思想;三是具有值得重新估量的重要文化地位。列子“郑之圃泽多贤,东里多才”的箴言,足以与湖湘文化中“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相媲美。列子愚公移山的寓言也被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词所引用,是革命精神的重要资源,也是中原学人在新时代增强文化自信、为创造培育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新的贡献的精神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心时代 道家 列子 老子 庄子
下载PDF
厄休拉·勒奎恩的道家生命伦理书写
6
作者 戴俊霞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25-28,共4页
美国当代著名科幻作家厄休拉·勒奎恩深受道家思想影响,其创作主旨是对生命本质的探讨。本文以《地海传奇》系列作品为研究对象,分析勒奎恩作品的道家生命伦理书写。研究认为,《地海传奇》关于地海诞生、生命成长和英雄回归的叙事,... 美国当代著名科幻作家厄休拉·勒奎恩深受道家思想影响,其创作主旨是对生命本质的探讨。本文以《地海传奇》系列作品为研究对象,分析勒奎恩作品的道家生命伦理书写。研究认为,《地海传奇》关于地海诞生、生命成长和英雄回归的叙事,呈现了对道家生命本源论、生命存在观和生命境界观的借鉴和化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休拉·勒奎恩 《地海传奇》 道家生命伦理
下载PDF
道家真人诗词中的生命之美
7
作者 季芳 钱君仪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4年第10期113-115,共3页
道家自古以来致力于对人的自然与精神生命的探索,在精神的时空中寻找出路,寻找生命永恒的承诺。这种追求与最高成就,集中体现在道家真人们的事迹、神迹以及创作的诗篇中。基于历代得道真人的诗词,探讨其中具备的不同于世俗诗人的质,阐... 道家自古以来致力于对人的自然与精神生命的探索,在精神的时空中寻找出路,寻找生命永恒的承诺。这种追求与最高成就,集中体现在道家真人们的事迹、神迹以及创作的诗篇中。基于历代得道真人的诗词,探讨其中具备的不同于世俗诗人的质,阐述其中呈现的生命超越之美、生命能量之美,踏碎虚空的极致境界,超凡脱俗的高维度,探讨生命美学尚未重点论述的领域,探寻中国美学有待开拓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美学 道家真人 诗词 高维度
下载PDF
先秦道家研究的新方向(续)──从马王堆汉墓帛书《黄帝四经》说起 被引量:1
8
作者 陈鼓应 《管子学刊》 1995年第2期64-68,共5页
先秦道家研究的新方向(续)──从马王堆汉墓帛书《黄帝四经》说起陈鼓应六、从出土文献重新评估黄老之学战国黄老学派的发展,向来为学界所忽略,主要的一个原因是黄老派(稷下先生)的著作多已亡佚,而残存的作品亦被误判为伪书。近... 先秦道家研究的新方向(续)──从马王堆汉墓帛书《黄帝四经》说起陈鼓应六、从出土文献重新评估黄老之学战国黄老学派的发展,向来为学界所忽略,主要的一个原因是黄老派(稷下先生)的著作多已亡佚,而残存的作品亦被误判为伪书。近十年来,由于马王堆汉墓帛书的陆续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帛书《黄帝四经》 黄老思想 黄老之学 马王堆汉墓 先秦道家 黄老学派 稷下道家 黄老道家 道家文化 《缪和》
下载PDF
从“可归化思想”到重要参考:道家思想西传的生态转向
9
作者 华媛媛 叶子豪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24年第2期5-15,共11页
本文通过梳理并分析道家思想在西方传播历程,阐述西方道家思想研究实现跨文化、跨学科的生态转向的过程。总体而言,道家思想传播在西方共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分别为“归化思想”阶段、“替代智慧”阶段,以及作为生态主义理论建构重要参考... 本文通过梳理并分析道家思想在西方传播历程,阐述西方道家思想研究实现跨文化、跨学科的生态转向的过程。总体而言,道家思想传播在西方共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分别为“归化思想”阶段、“替代智慧”阶段,以及作为生态主义理论建构重要参考的阶段。研究认为,道家思想在西方逐步摆脱了早期的基督教中心主义的研究桎梏后,其关联性思维和非二元思想的特质得到了广泛关注,因而与生态主义的联系随研究发展而愈发紧密,并成为当代生态主义建构的重要理论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汉学 生态批评 生态伦理 道家思想 跨文化传播
下载PDF
道言“悖反”与“象”化言说——道家语言思想中的生态观念探讨
10
作者 吴承笃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8-25,共8页
道家思想家希望通过回到人类前文明时代来解决当时严重的社会危机,体现在语言哲学中就是对名言思维的批判、对语言表达局限性的反思,试图通过重构语言与真实世界的关系,实现人向自我的本真复归。“道不可言”是道家语言哲学的起点,以老... 道家思想家希望通过回到人类前文明时代来解决当时严重的社会危机,体现在语言哲学中就是对名言思维的批判、对语言表达局限性的反思,试图通过重构语言与真实世界的关系,实现人向自我的本真复归。“道不可言”是道家语言哲学的起点,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家们认为,对于大道和本真世界的表达不能执着于名言的方式。真正的自然的语言应符合自然无为的大道品格,能够实现道言合一、言能及物的目的。在道家的理论中,以象达意是道说的主要方式,“象”化言说是解决形而上与形而下、可说与不可说、道与物之关系的机枢。象作为无言的存在,是物的存在的本源呈现,能够传达更为丰富的生态意义。道家语言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资源,为当前生态话语的探索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思想 生态话语 言说方式
下载PDF
道家典籍文献中神话资料的搜集和整理——以黄帝神话为例
11
作者 周明 《文史杂志》 2024年第6期31-36,共6页
中国原始神话在流传演变中与道家文化产生各种交集,最后形成中国神话特有的仙话分支;道家思想、道家典籍、道家人物等对中国神话的形成、保存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对于道家典籍文献中神话资料搜集整理还不够重视、深入。... 中国原始神话在流传演变中与道家文化产生各种交集,最后形成中国神话特有的仙话分支;道家思想、道家典籍、道家人物等对中国神话的形成、保存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对于道家典籍文献中神话资料搜集整理还不够重视、深入。以黄帝神话为例,分析在搜集整理道家典籍之神话文献中所存在的问题,可看出包括道家神话(仙话)在内的中国神话独特的发展轨迹以及它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研究 黄帝神话 道家典籍 文献搜集整理
下载PDF
道家研究之新进展
12
作者 黄钊 《管子学刊》 1991年第1期86-90,68,共6页
道家是中国学术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学派。它源远流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无比重要的影响,郭沫若先生说:“道家思想直可以说垄断了二千年来的中国学术界。”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也说:“中国如果没有道家,就象大树没有... 道家是中国学术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学派。它源远流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无比重要的影响,郭沫若先生说:“道家思想直可以说垄断了二千年来的中国学术界。”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也说:“中国如果没有道家,就象大树没有根一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学派 道家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 道家思想 老子思想 思维方式 民族传统文化 道家文化 道教文化 近十年
下载PDF
荀子对道家思想的吸收和对儒学的重建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运华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04-107,共4页
荀子对道家思想的吸收和对儒学的重建张运儒家学派自春秋时期创立以来,经过春秋战国诸子争鸣的洗礼,发生了剧烈的分化,其中能够保持孔学优良传统的只有孙氏之儒①,即以荀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荀子,名况,字孙卿,主要活动时期在公... 荀子对道家思想的吸收和对儒学的重建张运儒家学派自春秋时期创立以来,经过春秋战国诸子争鸣的洗礼,发生了剧烈的分化,其中能够保持孔学优良传统的只有孙氏之儒①,即以荀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荀子,名况,字孙卿,主要活动时期在公元前298~前238年,赵国郇(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道家思想 稷下道家 道家无为思想 虚壹而静 天人之分 认识论 儒学 《老子》 自然现象
下载PDF
早期儒家的道家化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鼓应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59-61,63-66,共7页
早期儒家的道家化陈鼓应(北京大学哲学系)儒家的道家化和道家的儒家化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值得探讨的新课题。儒道两家从他们的创始人开始,便有着思想上的对话。战国中期以后,在百家争鸣的学术环境里,稷下道家在伦理思想上吸收儒... 早期儒家的道家化陈鼓应(北京大学哲学系)儒家的道家化和道家的儒家化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值得探讨的新课题。儒道两家从他们的创始人开始,便有着思想上的对话。战国中期以后,在百家争鸣的学术环境里,稷下道家在伦理思想上吸收儒家的仁义学说及礼制文化;儒家的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庸》 稷下道家 《大学》 黄老道家 早期儒家 道家文化 “中和” “诚” 《老子》 黄帝四经
下载PDF
当代新道家的理论定位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卫东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21-25,共5页
当代新道家思潮在20世纪90年代的兴起,既是道家文化适应当代社会的必然结果,又明显受到当代新儒家思潮的刺激。参照当代新儒家的定位理论,当代新道家应该包括三个层面的内涵,即当代新道家必须是道家、必须是新道家、必须是当代的新道家... 当代新道家思潮在20世纪90年代的兴起,既是道家文化适应当代社会的必然结果,又明显受到当代新儒家思潮的刺激。参照当代新儒家的定位理论,当代新道家应该包括三个层面的内涵,即当代新道家必须是道家、必须是新道家、必须是当代的新道家。同时,在当代新道家的未来发展中,还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要坚持道家思想的本质特征;二要正确认识道家的人生态度与社会作用;三要对当代新道家在未来世界文化中的地位进行合理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 道家 当代新道家 理论定位
下载PDF
当代新道家的三大思潮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仲林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5-99,共5页
广义地说,当代新道家可以分为三大思潮:人文背景的思潮、科学背景的思潮和创造背景的思潮。在分析"当代新道家"内涵的基础上,以专著出版为主线,分析了各思潮的基本思想和特点,反思了新道家在中西文化会通理论建设中的重要价... 广义地说,当代新道家可以分为三大思潮:人文背景的思潮、科学背景的思潮和创造背景的思潮。在分析"当代新道家"内涵的基础上,以专著出版为主线,分析了各思潮的基本思想和特点,反思了新道家在中西文化会通理论建设中的重要价值和意义,提出了"大道家"(big-Taoist)或"大道学"(big-Taoism)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 道家 道家 当代新道家 中西会通 创学
下载PDF
《庄》《韩》寓言艺术的道家源头
17
作者 张耀 方勇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7,共12页
《庄子》与《韩非子》的寓言数量远超其他先秦典籍,庄、韩皆热衷使用寓言,这在很大程度上缘于两人皆传承发展了老子的道家思想。一方面,使用寓言故事的习惯体现了以话语接受者为中心的交流理念,庄子、韩非在言说时都倾向于虚己而因顺于... 《庄子》与《韩非子》的寓言数量远超其他先秦典籍,庄、韩皆热衷使用寓言,这在很大程度上缘于两人皆传承发展了老子的道家思想。一方面,使用寓言故事的习惯体现了以话语接受者为中心的交流理念,庄子、韩非在言说时都倾向于虚己而因顺于对方,这种道家处世原则正匹配寓言这种交流手段。另一方面,寓言故事能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道理,庄子、韩非所欲表达的“道”都是变动不居、难以用概念界定之观点,这种具有道家色彩的“道”有待于寓言化的说理方式来表现。而庄子以德解道与韩非以理解道的路径差异,也促成了两人寓言的风格差异。以寓言说理的现象在汉代不复战国时盛况,这亦与此时儒家经书升格、道家逐渐边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韩非子》 寓言 道家
下载PDF
从“稷下黄老”到“家人之言”——黄老道家的形成问题 被引量:2
18
作者 熊铁基 《中国哲学史》 1993年第1期44-51,共8页
我写秦汉新道家是研究秦汉时期的一个学派,所谓秦汉新道家也就是黄老道家。本文想就这个学派的形成问题作较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 黄老道家 黄老之学 道家 道家学派 庄子 司马迁 汉书·艺文志 慎到 司马谈 荀子
下载PDF
玄学的本质及其对道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高晨阳 《中国哲学史》 1996年第4期66-72,共7页
后世学者多把魏晋玄学称之为“新道家”,或直接称之为“道家”.称玄学为“道家”,乃着眼于它对先秦老庄之学的继承.在“道家”前面冠之以“新”,乃着眼于玄学对老庄之学的发展.这两种称呼的着眼点尽管有别,但莫不视玄学与先秦老庄的学... 后世学者多把魏晋玄学称之为“新道家”,或直接称之为“道家”.称玄学为“道家”,乃着眼于它对先秦老庄之学的继承.在“道家”前面冠之以“新”,乃着眼于玄学对老庄之学的发展.这两种称呼的着眼点尽管有别,但莫不视玄学与先秦老庄的学术思想,属于同一个文化系统.然而,玄学“以儒道为一”,其理论宗旨在于综合儒道两家之学.又玄学不仅注释《老子》、《庄子》,以老庄之说为谈资或思想依据,而且又注释《周易》、《论语》,从儒家所信奉的经典中寻绎义理.就此而言,把玄学视之为道家似乎有所不妥.一些学者就是据此而认为,玄学就是玄学,它不是道家之学,也不是儒家之学.因此,何以说玄学为道家,以及它对于道家之新究竟何在,需要作进一步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玄学 道家思想 道法自然 老庄哲学 道家 圣人 黄老道家 基本精神 《老子》 理想人格
下载PDF
“虚壹而静”:道家的认知模式及加工机制
20
作者 江亦瑶 彭彦琴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6期101-112,共12页
当下道家心理学研究多集中在人格、心理健康领域,甚少有关于道家认知心理学方面的研究。道家认知理论不仅展现出中国心性心理学的丰富性,更代表了中国心性心理学的本土特色。集众家之长,援引道家之理义所提出的“虚壹而静”说,实质上是... 当下道家心理学研究多集中在人格、心理健康领域,甚少有关于道家认知心理学方面的研究。道家认知理论不仅展现出中国心性心理学的丰富性,更代表了中国心性心理学的本土特色。集众家之长,援引道家之理义所提出的“虚壹而静”说,实质上是中国本土认知心理学有关认知机制的道家表述。围绕“解蔽”这一认知目标,提供了一条清晰的认知机制与操作路径,即“虚壹而静”。首先,从“虚”“壹”“静”三个概念出发,阐释其内涵。其次,从“解蔽”出发,引出道家的认知发生机制,强调“解蔽”的关键在于心知“道”,“虚壹而静”讲的就是如何知“道”。知“道”须排除感官刺激的干扰,保持主体注意高度专注,进而排除欲望、情绪及已有经验的干扰,启动高级心智机能,最终体认“道”(即精神本体)。“虚壹而静”说完整阐述了道家的认知模式及加工机制——真正的认知是指向“道”、指向心性自身,是对精神本体的体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 虚壹而静 认知模式 加工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