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9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型猪链球菌天津分离株的鉴定及其遗传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董志民 李秀丽 +10 位作者 杨春蕾 杨丽景 田向学 王利丽 池晶晶 张莉 孟乐 张万江 祝瑶 张东超 鄢明华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8-475,共8页
为了解天津市某猪场引起育肥猪神经症状的病原及其特性和遗传特征,本研究采集8份患病猪脑组织样品经细菌分离、形态学观察、gdh基因和cps2J基因的PCR扩增及序列分析,确定8份样品中的分离株均为同一2型猪链球菌(SS2),命名为TJS75。测定... 为了解天津市某猪场引起育肥猪神经症状的病原及其特性和遗传特征,本研究采集8份患病猪脑组织样品经细菌分离、形态学观察、gdh基因和cps2J基因的PCR扩增及序列分析,确定8份样品中的分离株均为同一2型猪链球菌(SS2),命名为TJS75。测定其生长曲线、并按照文献方法进行溶血性试验、黏附/侵入试验和对小鼠的致病性试验,分析该SS2分离株特性。结果显示,TJS75菌株经TSB培养6 h~15 h可达对数生长期,对绵羊血红细胞(RBC)具有崩解效果,可黏附并侵入PK-15细胞(黏附率和侵袭率分别为5.16%和7.90%),且感染TJS75株的BALB/c小鼠出现不同程度的行动迟缓、呼吸急促、精神萎靡和神经症状等,经测定其LD50为2.15×107cfu/mL。进一步采用高通量测序,并预测其毒力基因,分析该菌株的遗传特征,结果显示,TJS75菌株基因组全长2368195 bp,GC含量40.88%,含有2299个编码基因,其中有1822、1830和1077个基因分别注释于GO、COG和KEGG数据库,携带的16S r RNA基因序列与国内分离的SS强毒株98HAH33和05ZYH33的亲缘性较近,毒力基因的预测结果显示该菌株携带499种毒力相关基因(编码173种毒力相关因子),依据功能分类,这些毒力基因参与SS2的黏附和侵袭、溶血、促进铁转运、自溶酶的合成、降解胶原酶、唾液酸的合成等。本研究首次分离到携带MRP毒力因子的ST25型SS2,为深入开展SS2 TJS75株的致病机制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2型 分离鉴定 致病力 遗传特征
下载PDF
吉林地区奶源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及遗传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倩宏 马鹏明 +2 位作者 顾巧逸 杨闻 李春花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4期317-324,共8页
目的了解鲜牛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流行情况及耐药情况、分子特征和遗传特征。方法细菌分离培养及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鉴定S.aureus,K-B药敏纸片扩散法检测其耐药性,对其中44... 目的了解鲜牛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流行情况及耐药情况、分子特征和遗传特征。方法细菌分离培养及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鉴定S.aureus,K-B药敏纸片扩散法检测其耐药性,对其中44个分离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whole genomic sequence,WGS),并分析分子特征及遗传特性等。结果共分离出214株S.aureus,对13种常用抗生素均有耐药性,对青霉素产生耐药性菌株最多(145/214,67.76%)。44个流行株中,耐药表型达31种,25个菌株有多重耐药;检测到β-内酰胺类、四环素类等12类耐药基因及季铵盐类消毒剂耐药基因,其中6株检测到耐利奈唑胺基因;L8株携带11种毒力基因,至少90%的流行株携带aur、hlgA/B/C基因毒力;ST9-t899是流行优势型。SNP-WGS全基因组遗传进化分析,提示有人、畜间互传可能性。结论吉林地区牛场样本中S.aureus流行率为42.80%,存在多重耐药,且耐药谱广、耐药表型多样;有人畜间传播可能。鲜牛乳作为初级食品,对其中S.aureus特别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及分子特征监测,是对食品卫生及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牛乳 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药性 遗传特征 全基因组测序
下载PDF
冰薰2号薰衣草ISSR-PCR反应体系优化及遗传特征分析
3
作者 李瑞航 李婧 +7 位作者 马天意 郭佳欣 张梅娟 彭疑芳 王韬 闫爽 赵井泉 沙伟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63-68,88,共7页
为探究冰薰2号薰衣草的遗传特征,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在优化反应体系的基础上对冰薰2号薰衣草亲代及F1代个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优化的最佳ISSR-PCR扩增体系为:在20μL体系中,dNTP(每种2.5 mmol/L)用量为1.4μL,引物(10μmo... 为探究冰薰2号薰衣草的遗传特征,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在优化反应体系的基础上对冰薰2号薰衣草亲代及F1代个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优化的最佳ISSR-PCR扩增体系为:在20μL体系中,dNTP(每种2.5 mmol/L)用量为1.4μL,引物(10μmol/L)用量为0.7μL,DNA模板量为20 ng,Taq DNA聚合酶用量0.75μmol/min。选取8个ISSR引物对冰薰2号薰衣草亲代及F1代个体进行试验,根据扩增结果进行计算,并分析亲代及F1代个体间遗传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冰薰2号薰衣草遗传多样性水平低,遗传变异度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薰衣草 ISSR 分子标记 遗传特征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鸡繁殖性状遗传特征与蛋白质合成相关性分析
4
作者 陈成 《畜牧业环境》 2024年第7期7-8,共2页
本研究以鸡繁殖性状为研究对象,探究其遗传特征与蛋白质合成之间的关联性。通过对不同品种鸡的繁殖性状进行遗传参数估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蛋白质质量和合成效率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研究结果表明,鸡的繁殖性状具有较强的遗传... 本研究以鸡繁殖性状为研究对象,探究其遗传特征与蛋白质合成之间的关联性。通过对不同品种鸡的繁殖性状进行遗传参数估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蛋白质质量和合成效率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研究结果表明,鸡的繁殖性状具有较强的遗传性,而这些性状与蛋白质合成相关基因(如mTOR、S6K1等)的表达有显著关系。结果还揭示了该种基因与种鸡生产性能的关联性,为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这些发现可以为今后种鸡遗传改良和营养代谢调控提供理论参考,旨在改良种鸡的繁殖性能,进一步提升肉鸡、蛋鸡的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繁殖性状 遗传特征 蛋白质合成 生产性能 改良
下载PDF
基因如何影响遗传特征
5
作者 乔宇 《漫科学(新健康)》 2024年第6期131-131,共1页
基因是人类遗传的密码,决定着人类内在及外在等多方面特征,对人的个体产生着深远的影响。1.什么是基因?基因是人类细胞中存在的遗传物质,如同编码一样写在人类的细胞核中,是一种叫做脱氧核糖核酸的物质组成的,也就是大名鼎鼎的DNA。基... 基因是人类遗传的密码,决定着人类内在及外在等多方面特征,对人的个体产生着深远的影响。1.什么是基因?基因是人类细胞中存在的遗传物质,如同编码一样写在人类的细胞核中,是一种叫做脱氧核糖核酸的物质组成的,也就是大名鼎鼎的DNA。基因可以指挥着人体发育、发展、发挥功能,其对人的影响极为复杂,同时不同基因可以相互影响,进而产生不同的遗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发育 人类细胞 脱氧核糖核酸 人类遗传 遗传特征 发挥功能 遗传物质 细胞核
下载PDF
胆囊结石病家系遗传特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0
6
作者 费健 韩天权 +4 位作者 蒋兆彦 姜志宏 张奕 蔡杏兴 张圣道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病家系的遗传特征。方法 :胆囊结石病家系定义为家系内至少有 2名患者 ;采用B超检查和问卷调查方式了解上海地区胆石病家系成员的疾病史和发病情况 ,系谱分析胆石病的遗传特点。结果 :被调查家系总数 93个 ,涵盖家庭... 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病家系的遗传特征。方法 :胆囊结石病家系定义为家系内至少有 2名患者 ;采用B超检查和问卷调查方式了解上海地区胆石病家系成员的疾病史和发病情况 ,系谱分析胆石病的遗传特点。结果 :被调查家系总数 93个 ,涵盖家庭成员 5 6 3人 ,患者总数 30 4人 ,患病率达 5 4 .0 %。女性患病率(占 6 1.0 % )显著高于男性 (占 4 4 .3% ) (P =0 .0 0 3)。 6 4个家系含有≥ 3个患者 (即 6 7.7%的胆石病先证者 )具有两名以上 (含两名 )胆石病一级亲属 ;双亲之一或两者均为胆石病患者的家系占 74 .2 % ;先证者的同胞患病率达 5 8.0 % ,双生子均发病 ;年龄大于 6 0周岁的先证者 ,其子女的胆石病患病率达 5 9.0 %。胆石病家系中有高脂血症家族史为 36 .6 % ,高血压家族史为 6 6 .7% ,糖尿病家族史为 2 9.0 %。男女性别间的子代发病率无差异 ,男性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可能性较大 ,母亲对后代的影响大于父亲。结论 :胆石病是多基因遗传疾病 ,存在明显的家族聚集性 ,具有常染色体显性延迟遗传的特点 ,与代谢相关的多基因疾病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结石 病家系 遗传特征
下载PDF
水稻氮、磷、钾吸收利用遗传特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7
作者 徐晓明 张迎信 +2 位作者 王会民 程式华 曹立勇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85-694,共10页
氮、磷、钾是水稻生长发育中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水稻生长状况及产量和品质形成都与其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如何在高投入集约化生产条件下,提高氮、磷、钾肥利用率是研究的难点和热点。本文简要概述氮、磷、钾在水稻体内的功能及遗传特性... 氮、磷、钾是水稻生长发育中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水稻生长状况及产量和品质形成都与其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如何在高投入集约化生产条件下,提高氮、磷、钾肥利用率是研究的难点和热点。本文简要概述氮、磷、钾在水稻体内的功能及遗传特性,以期为培育氮、磷、钾高效利用水稻品种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功能 遗传特征
下载PDF
斑鳜(♀)×鳜鱼(♂)杂交后代遗传特征的微卫星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传阳 许淼洋 +3 位作者 赵金良 钱叶周 钱德 吴超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7-102,共6页
采用筛选的12个种间特异性微卫星标记分析了斑鳜、鳜鱼以及斑鳜(♀)×鳜鱼(♂)杂交一代、杂交二代群体遗传特征。试验结果表明,斑鳜群体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917、观测杂合度为0.440、多态信息含量为0.450,均高于鳜鱼群体(有效等位基... 采用筛选的12个种间特异性微卫星标记分析了斑鳜、鳜鱼以及斑鳜(♀)×鳜鱼(♂)杂交一代、杂交二代群体遗传特征。试验结果表明,斑鳜群体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917、观测杂合度为0.440、多态信息含量为0.450,均高于鳜鱼群体(有效等位基因数2.167,观测杂合度0.310,多态信息含量0.388),斑鳜群体遗传多态性高于鳜鱼群体;杂交一代、杂交二代群体的遗传杂合性高于斑鳜与鳜鱼。杂交一代在各位点上均表现为杂合型,是真实二倍体杂种,杂交一代与斑鳜间的遗传距离(0.3446)大于鳜鱼(0.2401),遗传表现上偏向鳜鱼。杂交二代群体与杂交一代间遗传距离最小,在10个特异性位点中观察有遗传分离现象。研究结果可为鳜鱼杂种鉴定、杂交育种提供分子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鳜 鳜鱼 杂交后代 遗传特征 微卫星
下载PDF
崂山奶山羊分子系谱的构建及家系遗传特征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纪志宾 王桂芝 +5 位作者 王金凤 陈珊珊 王勇 赵金山 程明 王建民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2796-2807,共12页
【目的】通过微卫星DNA标记技术对已知系谱记录的试验群体构建分子系谱,验证崂山奶山羊与原有系谱记录的一致性,探讨影响亲权鉴定的因素,摸清家系的遗传特征,为群体的保种和遗传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25个微卫星DNA标记中筛选出1... 【目的】通过微卫星DNA标记技术对已知系谱记录的试验群体构建分子系谱,验证崂山奶山羊与原有系谱记录的一致性,探讨影响亲权鉴定的因素,摸清家系的遗传特征,为群体的保种和遗传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25个微卫星DNA标记中筛选出12个高多态性的遗传标记,对已知系谱记录的212只崂山奶山羊,利用Cervus vs 2.0软件进行亲权分析,利用Pedigraph vs 2.2软件构建试验群体的分子系谱,利用Molkin vs 3.0、MEGA4和GeneClass2软件对所构建家系的遗传特征及系统发育关系进行分析。用SPSS vs 16软件对每个位点的排除概率(EP)与多态信息含量(PIC)、期望杂合度(He)、观察杂合度(Ho)、等位基因数(K)等多态性参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分析不同位点数及信息来源对亲权鉴定准确性的影响。【结果】12个微卫星DNA遗传标记的多态信息含量均为高度多态(PIC≥0.5),平均为0.687,平均等位基因数为5.75个,期望杂合度平均为0.730;在父本已知的基础上进行母子亲权鉴定,置信度在95%以上的累积排除概率为0.9998,最终从80个候选母亲、祖母中找出了115个后裔的母亲、祖母,发现3个个体与原有系谱记录不相符,符合度达到98.58%,构建了2个以父系为基础的家系及群体分子系谱图。排除概率与PIC相关系数最大(0.99以上),与K相关系数最小(0.67)。使用8个位点可使CEP2达到99.73%以上。【结论】所选12个微卫星标记可用于崂山奶山羊试验群体的亲权鉴定及分子系谱构建;所构建家系具有较好的遗传基础,家系间及家系内具有较高的遗传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 奶山羊 亲权鉴定 分子系谱 遗传特征
下载PDF
雄性不育大鼠近交系MIJ的建立及其遗传特征观察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军须 蔡月花 +1 位作者 张敬各 刘福英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7-44,共8页
以发现的雄性不育大鼠的正常表型同胞鼠为种鼠,通过全同胞近亲交配方式,采用选优法成功培育出自发雄性不育大鼠近交系MIJ。同系异体皮肤移植验证其遗传纯合度,观察其表型特征,并通过遗传测交试验测定雄性不育性状的遗传方式。结果表明,... 以发现的雄性不育大鼠的正常表型同胞鼠为种鼠,通过全同胞近亲交配方式,采用选优法成功培育出自发雄性不育大鼠近交系MIJ。同系异体皮肤移植验证其遗传纯合度,观察其表型特征,并通过遗传测交试验测定雄性不育性状的遗传方式。结果表明,MIJ种群符合近交系标准;雄性不育大鼠呈睾丸下降延迟、睾丸及附睾发育迟缓、精子数量少及精子生成障碍;近交系内其他个体表型正常。不育性状呈隐性遗传方式,由常染色体上单一隐性基因控制。该雄性不育大鼠可作为人类男性不育研究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性不育 近交系 大鼠 遗传特征 小睾丸
下载PDF
河西绒山羊GOLA-DQA1基因第2外显子遗传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柴文琼 王继卿 +3 位作者 胡江 刘秀 李少斌 罗玉柱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0-125,共6页
采用PCR-SSCP和测序技术,分析864只河西绒山羊(有流产表型记录)GOLA-DQA1基因的遗传特性及其与山羊流产的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河西绒山羊DQA1基因第2外显子上检测到9个等位基因,其中GOLA-DQA1*B、GOLA-DQA1*E和GOLA-DQA1*H3个等位... 采用PCR-SSCP和测序技术,分析864只河西绒山羊(有流产表型记录)GOLA-DQA1基因的遗传特性及其与山羊流产的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河西绒山羊DQA1基因第2外显子上检测到9个等位基因,其中GOLA-DQA1*B、GOLA-DQA1*E和GOLA-DQA1*H3个等位基因为本研究首次发现。9个等位基因中存在42个核苷酸多态位点,占分析位点总数的12.65%,包括23个转换位点,13个颠换位点,5个转换和颠换共存位点及1个插入位点。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表型间的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显著(P<0.05),病例组中等位基因GOLA-DQA1*A的频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等位基因GOLA-DQA1*H的频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由此推测等位基因GOLA-DQA1*A与山羊流产的易感性相关,GOLA-DQA1*H与流产抗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LA-DQA1基因 河西绒山羊 遗传特征 PCR-SSCP 流产
下载PDF
鹅星状病毒XX株的分离鉴定及遗传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金前跃 郭永刚 +7 位作者 李俊朋 秦保亮 王寅彪 郭振华 王丽 邢广旭 邓瑞广 张改平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4-141,共8页
为研究引起雏鹅痛风疫情的鹅星状病毒(Goose astrovirus,GAstV)河南流行株的基因组特征,从患有痛风的雏鹅样品中分离了1株GAstV,命名为XX株,并对分离毒株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和遗传特征分析。结果显示,GAstV XX株可在LMH细胞上稳定传代,... 为研究引起雏鹅痛风疫情的鹅星状病毒(Goose astrovirus,GAstV)河南流行株的基因组特征,从患有痛风的雏鹅样品中分离了1株GAstV,命名为XX株,并对分离毒株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和遗传特征分析。结果显示,GAstV XX株可在LMH细胞上稳定传代,但无明显的细胞病变;该毒株基因组全长7252 bp,与代表性毒株GD、AstV/SDPY/Goose/1116/17、AAstV/Goose/CHN/2017/SD01的基因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8.1%、98.7%、98.7%。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GAstV XX株与GD、AstV/SDPY/Goose/1116/17、AAstV/Goose/CHN/2017/SD01等毒株处于同一进化分支,属于禽星状病毒1群。ORF2编码蛋白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显示,与已报道的GAstV流行毒株相比,GAstV XX株存在多个氨基酸位点的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星状病毒 分离鉴定 全基因组测序 遗传特征 同源性 系统进化分析
下载PDF
一个变应性鼻炎家系的遗传特征及调查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熊伯华 何哲玲 +3 位作者 覃平 郭志忠 陈国栋 刘克俭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6年第1期120-121,共2页
目的调查某变应性鼻炎家系的遗传特点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该家系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该家系五代共111人(男62人,女49人),变应性鼻炎患者41人(男26人,女15人),男性发病率(43.55%)高于女性(28.57%),但差异无统计... 目的调查某变应性鼻炎家系的遗传特点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该家系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该家系五代共111人(男62人,女49人),变应性鼻炎患者41人(男26人,女15人),男性发病率(43.55%)高于女性(28.5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和先证者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中Ⅲ、Ⅳ代患病率为73.53%。明显高于配偶的发病率9.68%(χ2=28.74.P<0.01)。先证者Ⅰ级亲属遗传度为72.78%±7.01%。结论该家系变应性鼻炎具有明显的家族集聚性,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点。冷空气、烹调油烟和灭蚊剂等是该家系的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家系 遗传特征 流行病学
下载PDF
中国流行的2009甲型H1N1猪源流感病毒HA和NA基因的分子和遗传特征 被引量:8
14
作者 闫丽萍 周艳君 +2 位作者 李国新 于海 童光志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13-19,共7页
目前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一个复杂的基因重配病毒。对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尤其是病毒囊膜蛋白血凝素(haemagglutini,HA)基因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基因的研究,为控制和预防H1N1流感病毒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对中... 目前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一个复杂的基因重配病毒。对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尤其是病毒囊膜蛋白血凝素(haemagglutini,HA)基因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基因的研究,为控制和预防H1N1流感病毒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对中国流行的2009甲型H1N1猪源流感病毒的HA和NA基因与疫苗株A/California/07/2009(H1N1),以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病毒株进行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分析。从NCBI的GenBank数据库下载所需要毒株的序列,采用Lasergene 6.0软件包中的EditSeq和MegAlign进行序列分析,进化树分析采用MEGA4.1软件。进化分析表明,中国流行的2009 H1N1流感病毒与疫苗株的核苷酸同源率分别在98.8%~99.7%和98.6%~99.6%之间;裂解位点处为I/VPSIQSR↓G,不具备高致病性流感病毒的特征;有1株NA抗性病毒。尽管与疫苗株相比,中国流行株2009甲型H1N1猪源流感病毒的HA和NA基因有部分突变,但这些突变并不是重要的。本研究首次详细分析了中国流行的2009甲型H1N1猪源流感病毒株与疫苗株的HA和NA基因的分子特征,对实时监测流感病毒HA和NA基因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9H1N1流感病毒 疫苗株 血凝素 神经氨酸酶 分子和遗传特征
下载PDF
优良玉米自交系QR273改良系的遗传特征及其改良效果 被引量:5
15
作者 胡兴 陈泽辉 +4 位作者 郭向阳 祝云芳 王安贵 赵丽 兰琴英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5-38,共4页
为了进一步利用和改良热带玉米自交系QR273,选用4个具有Suwan血缘的优良自交系QB572、QB576、QB48和T32作为供体,QR273作为受体进行改良,对改良系农艺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选育的30个改良系之间农艺性状差异均达显著水平,遗传变... 为了进一步利用和改良热带玉米自交系QR273,选用4个具有Suwan血缘的优良自交系QB572、QB576、QB48和T32作为供体,QR273作为受体进行改良,对改良系农艺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选育的30个改良系之间农艺性状差异均达显著水平,遗传变异丰富;以QB48和QB576作为供体改良系的穗长、穗粗、株高、穗位高和吐丝期比QR273得到明显的改良;经改良系与QB506组配的杂交组合鉴定,增产最多是QB2201,比对照增加9.91%;其次是QB1704(6.23%)、QB2157(3.20%)、QB2159(3.13%)、QB2178(1.84%)和QB1775(0.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QR273改良系 遗传特征 改良效果 IMPROVED LINES of QR273
下载PDF
翘嘴鳜选育群体的生长和遗传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际佳 何建国 +4 位作者 刘丽 王海芳 卢薛 胥鹏 李桂峰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25-435,共11页
以湖南和江苏的野生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为基础群体选育了6个群体,包括4个家系选育群体和F_1、F_2两个群体选育群体。对4个家系选育群体的生长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对6个翘嘴鳜选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 以湖南和江苏的野生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为基础群体选育了6个群体,包括4个家系选育群体和F_1、F_2两个群体选育群体。对4个家系选育群体的生长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对6个翘嘴鳜选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翘嘴鳜纯种家系的生长速度显著快于不同地理种群的杂交系,杂交系未表现出生长的杂种优势,家系群体的杂合性与生长性能不对应。4个家系选育群体的特有等位基因数量比两个群体选育群体高出约29.33%,表明不同地理种群翘嘴鳜家系的建立可以丰富翘嘴鳜选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翘嘴鳜选育群体间遗传分化显著(F_(st)=0.4388),两个群体选育群体与4个家系选育群体间的遗传距离较远,表明将群体选育的个体与家系选育的个体进行杂交育种有可能获得杂种优势。筛选到G14437特有等位基因可作为江苏翘嘴鳜家系(JCJC)的群体特异性分子标记;G5_(530)等位基因可作为湖南和江苏翘嘴鳜杂交系与翘嘴鳜基础群体和其他选育群体区分的特异性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翘嘴鳜 选育群体 生长特征 遗传特征
下载PDF
环孢子虫流行病学、分类及其遗传特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周洋 王强 +3 位作者 吕彪 齐萌 菅复春 张龙现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3-287,共5页
关键词 环孢子虫 流行病学 遗传特征 分类 持续性腹泻 小肠上皮细胞 真球虫目 肠道寄生虫
下载PDF
SiO_2在FGH96高温合金中的遗传特征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晓明 汪武祥 +1 位作者 唐定中 颜鸣皋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53-56,61,共5页
研究了SiO2颗粒在FGH96高温合金各不同工艺状态中的行为特征,结果表明:经热等静压处理后,SiO2尖角分明的特征消失,在界面处有反应过渡区生成,变成了一种“复合”非金属夹杂物。反应的驱动力为粉末和SiO2颗粒的表面能及在热等静压过程中... 研究了SiO2颗粒在FGH96高温合金各不同工艺状态中的行为特征,结果表明:经热等静压处理后,SiO2尖角分明的特征消失,在界面处有反应过渡区生成,变成了一种“复合”非金属夹杂物。反应的驱动力为粉末和SiO2颗粒的表面能及在热等静压过程中球形粉末变形产生的应变能。在随后的各工艺状态中,SiO2在形貌、尺寸和元素分布等方面表现出了一定的行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高温合金 非金属夹杂物 遗传特征
下载PDF
从门静脉癌栓建立肝癌细胞株及对其细胞遗传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萌 文剑明 +4 位作者 胥建敏 汪维生 胡亮 谢丹 关新元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203-1207,共5页
背景和目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预后差的原因是术后复发率高和早期通过门静脉转移。本研究建立门静脉癌栓肝癌细胞株,并探讨其分子细胞遗传特征。方法:从HCC患者门脉癌栓中获取肝癌细胞进行细胞培养,对培养成功的细... 背景和目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预后差的原因是术后复发率高和早期通过门静脉转移。本研究建立门静脉癌栓肝癌细胞株,并探讨其分子细胞遗传特征。方法:从HCC患者门脉癌栓中获取肝癌细胞进行细胞培养,对培养成功的细胞(H4M)进行染色体G带染色后分析其核型和对比基因组杂交(comparativegenomichybridization,CGH)结果;用差异PCR检测周期素D1基因。结果:H4M细胞核型为超3倍体,染色体数为71~78,其中有一条标记染色体含有一长的均染区(hsr)。H4M主要的细胞遗传学改变为8p缺失和11q13高拷贝数扩增。周期素D1基因CCND1明显扩增。结论:染色体8p丢失和11q13高拷贝数扩增与H4M细胞的转移特性相关。周期素D1基因CCND1扩增可能是染色体11q13扩增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癌栓 肝癌细胞株 细胞遗传特征 研究
下载PDF
荒漠生境下双网无梗囊霉(Acaulospora bireticulata)的遗传特征 被引量:3
20
作者 贺学礼 陈烝 +1 位作者 荣心瑞 赵丽莉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91-298,共8页
为了阐明荒漠生境下双网无梗囊霉(Acaulospora bireticulata)的遗传多样性,2010年7月从河北省与内蒙古交界处选择多伦、黑城子、二羊点、元上都和正蓝旗5个样地,按0~50cm土层分别采集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沙蒿(Artemisia... 为了阐明荒漠生境下双网无梗囊霉(Acaulospora bireticulata)的遗传多样性,2010年7月从河北省与内蒙古交界处选择多伦、黑城子、二羊点、元上都和正蓝旗5个样地,按0~50cm土层分别采集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沙蒿(Artemisia sphaerocephala)、羊柴(Hedysalum leave)和沙柳(Salix psammophila)等4种植物根围土壤样品.研究了AM真菌与土壤因子和宿主植物的相互关系.对不同样地各个宿主植物双网无梗囊霉进行了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分析,每个菌株都出现了1 000,540,480bp条带;进一步测得了18S到28S间的DNA片段序列,进行序列比对后,不同菌株间遗传距离最大只有0.008,DNA序列间无显著差异,存在的碱基差异主要出现在28S区域.发现土壤因子和宿主植物对双网无梗囊霉遗传特征无明显影响.说明双网无梗囊霉分布具有广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网无梗囊霉 遗传特征 荒漠生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