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郭沫若学术研究的“疑”与“通”——兼论郭沫若学术精神与蜀学精神的一致性 被引量:3
1
作者 杨胜宽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10-17,共8页
郭沫若一生学术研究,充满怀疑与变化,这既是他不惧权威、敢于独抒己见,融汇百家、打通古今中外,与时俱进、不断推陈出新诸特征与精神形成的内在动力,也是其建树丰硕、成为"球形"文化巨人的重要秘诀。当然,这也是郭沫若迄今为... 郭沫若一生学术研究,充满怀疑与变化,这既是他不惧权威、敢于独抒己见,融汇百家、打通古今中外,与时俱进、不断推陈出新诸特征与精神形成的内在动力,也是其建树丰硕、成为"球形"文化巨人的重要秘诀。当然,这也是郭沫若迄今为止遭受诸多非议的重要原因之一。郭沫若的学术观念与研究方法,深受蜀学精神传统影响,显示出与后者本质属性的高度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学术研究 怀疑精神 融会贯通 学以致用 蜀学精神
下载PDF
《李白与杜甫》研究的历史回溯与展望
2
作者 肖薇 王嘉川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18-128,共11页
《李白与杜甫》是郭沫若生前最后一部著作,书中持“扬李抑杜”的鲜明观点,大胆批判了杜甫。学界在当时虽有不同意见,却都撰文而不发或隐而不写。1976年起,该书受到公开质疑和批评。1983年以来,出现多角度分析该书的研究,旨在从新视角探... 《李白与杜甫》是郭沫若生前最后一部著作,书中持“扬李抑杜”的鲜明观点,大胆批判了杜甫。学界在当时虽有不同意见,却都撰文而不发或隐而不写。1976年起,该书受到公开质疑和批评。1983年以来,出现多角度分析该书的研究,旨在从新视角探寻郭沫若撰写该书的线索。2008年以后,学界对郭沫若的研究逐渐升温,但是有关该书的研究出现明显落差。对于今后研究者来说,首要的是从学术角度来把握和深思,用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该书的学术史价值和意义,同时在整体研究郭沫若学术成果的系统下予以全面综观的审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 郭沫若学术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