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51篇文章
< 1 2 2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株潭都市圈与国内重要都市圈发展比较
1
作者 郑鹏 《新湘评论》 2024年第12期20-21,共2页
都市圈通常是指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功能性强的大城市为核心,以周边与其有密切联系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主体,形成的密切联系、分工互补、层次鲜明的同城化区域。目前,国家级都市圈共有14个,分别为南京都市圈、福州都市圈、成都都市圈... 都市圈通常是指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功能性强的大城市为核心,以周边与其有密切联系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主体,形成的密切联系、分工互补、层次鲜明的同城化区域。目前,国家级都市圈共有14个,分别为南京都市圈、福州都市圈、成都都市圈、长株潭都市圈、西安都市圈、重庆都市圈、武汉都市圈、杭州都市圈、沈阳都市圈、郑州都市圈、广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青岛都市圈与济南都市圈,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都市圈 济南都市圈 同城化 杭州都市圈 长株潭 武汉都市圈 主引擎 都市圈发展
下载PDF
培育建设济南、青岛现代化都市圈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薛玉燕 王小伶 刘斐 《山东宏观经济》 2024年第1期42-50,共9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都市圈成为带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空间载体。2024年山东开启济南、青岛双都市圈建设,这既是顺应城镇化发展规律、发挥枢纽环节承上启下...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都市圈成为带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空间载体。2024年山东开启济南、青岛双都市圈建设,这既是顺应城镇化发展规律、发挥枢纽环节承上启下作用的主动选择,也是落实国家部署要求、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有力举措。从规划范围、空间布局、经济实力、建设重点、推进机制等角度梳理我国都市圈的最新情况,理清建设济南、青岛都市圈的重大意义和发展基础,明确通过强化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共建现代产业体系、协同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共建共享幸福生活圈、推进生态环境共保共治、推进更高水平协同开放为主要内容的发展思路,进而提出加强组织领导、筑牢项目支撑、做好政策支持、强化区域联动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南都市圈 青岛都市圈 新型城镇化 现代化都市圈 区域协调发展
下载PDF
我国都市圈人口分布特征及圈层建设路径探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尹德挺 曹鸿宇 王小玺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3-56,共14页
深入研究都市圈的人口分布变化特征,从人口分布角度探析都市圈发展关键症结所在,有助于把握都市圈人口发展规律,推进人口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通过对重要都市圈人口数据的比较分析,发现我国都市圈呈现“人口规模增长更为快速、少子化老龄... 深入研究都市圈的人口分布变化特征,从人口分布角度探析都市圈发展关键症结所在,有助于把握都市圈人口发展规律,推进人口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通过对重要都市圈人口数据的比较分析,发现我国都市圈呈现“人口规模增长更为快速、少子化老龄化更为突出、先发城市吸引人口更为强劲、人口集聚头部效应更为显著、第三产业人口集聚态势更为明显”的特征,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外围”人口经济协同效应不足、“中心”优质公共服务集聚效应过强、“中心-外围”职住分离压力未减等挑战。通过梳理都市圈人口分布优化的路径机制和国际都市圈建设经验,提出以打造城市规划图,塑造产业协作圈、城市交通圈与都市生活圈为抓手,从实施科学统筹规划、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轨道交通建设以及调整公共服务布局四方面优化人口分布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圈 人口分布 层建设 公共服务 产业升级
下载PDF
现代都市圈规划理论框架体系与实践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尹稚 尚嫣然 +1 位作者 崔音 龙茂乾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10,共6页
现代都市圈建设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子领域,是我国构建城镇化总体格局的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文章在梳理都市圈概念内涵及其动力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了包括全系统协作的组织体系、利益协调与治理机制、发展监测评估与动态调整框架在... 现代都市圈建设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子领域,是我国构建城镇化总体格局的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文章在梳理都市圈概念内涵及其动力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了包括全系统协作的组织体系、利益协调与治理机制、发展监测评估与动态调整框架在内的现代都市圈规划核心框架,并通过福州都市圈、成都都市圈、南宁都市圈的规划实践对现代都市圈规划核心框架进行实证研究,对现代都市圈规划核心框架的可实施性和可复制推广性进行验证,以期为都市圈规划及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都市圈 理论框架 福州都市圈 成都都市圈 南宁都市圈
下载PDF
襄阳都市圈旅游一体化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朱运海 王椰 梅丽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4-21,共8页
中国式现代化和新发展格局对区域旅游一体化提出了新的要求。旅游一体化是城市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襄阳都市圈旅游一体化发展问题要立足汉江流域、南襄盆地、中西部新通道的大格局来分析,最为关键的就是“襄十随神”城市群旅游一体化... 中国式现代化和新发展格局对区域旅游一体化提出了新的要求。旅游一体化是城市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襄阳都市圈旅游一体化发展问题要立足汉江流域、南襄盆地、中西部新通道的大格局来分析,最为关键的就是“襄十随神”城市群旅游一体化。襄阳都市圈各城市地域相接、交通相连、文脉相通,共饮一江汉水,旅游一体化基础良好。围绕五大主题游线,重点做好增加旅游一体化合作收益、拓展襄阳旅游中心城市功能、谋划城市群旅游新格局、丰富城市群旅游形象和业态等方面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襄阳都市圈 “襄十随神”城市群 旅游一体化 文旅融合发展
下载PDF
都市圈尺度下区域经济差距的测度和分解 被引量:8
6
作者 胡萌 宫晓芹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7-121,共5页
新型城镇化阶段,空间经济格局呈现都市圈化,由此产生新的区域经济差距格局。文章构建了以都市圈为尺度的中国四级区域划分体系,利用2006—2018年的数据,采用三层嵌套泰尔指数分解法对差距进行测度和分解。结果表明:都市圈化区域和未都... 新型城镇化阶段,空间经济格局呈现都市圈化,由此产生新的区域经济差距格局。文章构建了以都市圈为尺度的中国四级区域划分体系,利用2006—2018年的数据,采用三层嵌套泰尔指数分解法对差距进行测度和分解。结果表明:都市圈化区域和未都市圈化区域之间的差距、都市圈化区域内部的差距对全国区域差距的贡献度逐步上升;都市圈之间的差距对全国区域差距的贡献度有所下降;成熟都市圈和其他一些东部地区的都市圈的内部差距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圈尺度 三层嵌套泰尔指数分解 成熟都市圈 发展都市圈 培育都市圈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下济南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新军 《北方经济》 2024年第1期49-53,共5页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对区域协调发展作出了更加系统、长远、明确的部署和要求,强调必须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各地之间的合作,打破区域壁垒,实现共同繁荣。为此,报告明确提出,应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对区域协调发展作出了更加系统、长远、明确的部署和要求,强调必须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各地之间的合作,打破区域壁垒,实现共同繁荣。为此,报告明确提出,应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格局,推动城乡一体化,促进城市化和乡村现代化同步发展,从而实现更加和谐、稳定、持续的区域发展。目前,济南市切实践行并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积极地推进济南都市圈一体化发展,这是一项务实的具体实践。为解决济南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中的问题,需要借鉴国内外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经验,探索其内在规律性,并提出可行的对策建议,以促进济南都市圈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济南都市圈 区域一体化 区域协调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长株潭都市圈协同发展研究:现实阻滞与优化对策 被引量:1
8
作者 沈素素 黄梓峻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24年第1期90-96,共7页
推进都市圈协同发展,是实现区域协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从内部协同与外部协同两个角度,对长株潭都市圈协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从促进长株潭都市圈内部协同、增强中心城市辐射效应、推进产业整合、加... 推进都市圈协同发展,是实现区域协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从内部协同与外部协同两个角度,对长株潭都市圈协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从促进长株潭都市圈内部协同、增强中心城市辐射效应、推进产业整合、加快公共服务协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建议,以期为推进现代化都市圈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株潭都市圈 区域协同 优化对策
下载PDF
郑州都市圈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斌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24年第2期75-80,共6页
围绕郑州都市圈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问题,从产业发展基础、创新要素水平、科创企业群体、创新生态体系等层面,分析了郑州都市圈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的成效,并对新形势下郑州都市圈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借... 围绕郑州都市圈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问题,从产业发展基础、创新要素水平、科创企业群体、创新生态体系等层面,分析了郑州都市圈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的成效,并对新形势下郑州都市圈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借鉴国内典型省市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郑州实际,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以重塑省实验室体系为重点,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夯实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创新之基;以实施一流课题、“揭榜挂帅”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重点,提升产业创新发展科技支撑能力;以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为重点,激发企业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的动力活力;以引育高层次人才团队为重点,打造创新人才集聚高地,强化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的人才要素保障;以促进创新要素流动为重点,激发郑州都市圈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新动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州都市圈 创新链 产业链 融合发展
下载PDF
都市圈市域(郊)铁路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建红 陈望桂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4年第8期1-5,共5页
市域(郊)铁路是建设“轨道上的都市圈”、支撑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目前,我国市域(郊)铁路建设已进入加速发展的机遇期。在此背景下,文章梳理总结国外都市圈市域(郊)铁路发展经验及特征,剖析我国都市圈市域(郊)铁路发展现状及问... 市域(郊)铁路是建设“轨道上的都市圈”、支撑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目前,我国市域(郊)铁路建设已进入加速发展的机遇期。在此背景下,文章梳理总结国外都市圈市域(郊)铁路发展经验及特征,剖析我国都市圈市域(郊)铁路发展现状及问题,并从理念创新、机制创新、建设创新及运管创新4个方面提出都市圈市域(郊)铁路创新发展策略建议,以期为促进其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郊)铁路 都市圈 创新 发展 策略
下载PDF
上海大都市圈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基于2011-2020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11
作者 王敏 郭广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1-111,共11页
【目的】研究都市圈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的交互关系,旨在探索区域经济、社会与生态的高质量发展路径,为区域协同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新视角。【方法】从“人口–社会–经济–空间”和“规模–压力–治理–效率”8个维度构建城镇... 【目的】研究都市圈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的交互关系,旨在探索区域经济、社会与生态的高质量发展路径,为区域协同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新视角。【方法】从“人口–社会–经济–空间”和“规模–压力–治理–效率”8个维度构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以上海大都市圈为研究对象,以其涵盖的9个城市及上海市16个区为基本研究单元,基于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从城市和上海市辖区两个层面,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定量揭示上海大都市圈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分异特征。【结果】(1)2011—2020年,上海大都市圈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度呈现出从“基本协调”向“优化协调”演进的积极态势,但各地区发展水平和步调不均衡,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差异性。(2)城市层面,以上海中心城区、苏州–无锡–南通以及舟山3个片区为中心辐射同步发展,呈现多片区发展的空间格局。(3)上海市辖区层面,上海市中心城区耦合协调度水平整体优于上海市郊区,呈两极分化格局。【结论】2011—2020年,上海大都市圈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稳步上升,但各地区差异较大,且空间分布不均衡。面对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错位的问题,本研究提出基于系统耦合协调视角的差异化国土空间规划和区域协同发展策略,为都市圈的高质量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圈 协同发展 城镇化 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度
下载PDF
南京都市圈青年人住房问题调查研究——建立面向都市圈一体化的住房制度体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义东 查远远 张伦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24年第1期79-89,共11页
青年群体是城市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为各地经济增长和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保障。解决好都市圈青年人住房问题,改善青年人居住条件,对于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建立面向都市圈一体化的住房制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为明晰新时代青年... 青年群体是城市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为各地经济增长和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保障。解决好都市圈青年人住房问题,改善青年人居住条件,对于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建立面向都市圈一体化的住房制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为明晰新时代青年人的住房问题,本文利用发放问卷和实地访谈的形式对南京都市圈青年人的住房现状、租购选择、房地产市场预期及未来购房计划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当前青年人住房市场存在购房偏好强烈、租房市场供给结构失衡、住房金融支持手段少、住房保障水平较低以及住房公积金覆盖率低等问题。为此应当积极引导住房梯度消费,加快推进租购同权,建立规范化住房租赁市场,优化住房保障政策,拓宽住房公积金覆盖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都市圈 青年人 住房问题 都市圈一体化 调查研究
下载PDF
苏锡常都市圈先进制造业区域技能生态系统构建研究
13
作者 邹寄燕 刘伯超 张波 《机械职业教育》 2024年第6期19-24,29,共7页
技能型社会的建设是关乎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和社会文化的重大战略。苏锡常都市圈作为长三角地区最重要的都市圈之一,力争打造成为中国区域发展标杆。为更好地贯彻江苏省关于苏锡常都市圈建设和一体化发展的决策部署,需要以开放性思... 技能型社会的建设是关乎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和社会文化的重大战略。苏锡常都市圈作为长三角地区最重要的都市圈之一,力争打造成为中国区域发展标杆。为更好地贯彻江苏省关于苏锡常都市圈建设和一体化发展的决策部署,需要以开放性思维,打破行政化管理的藩篱,全面革新相关社会组织与要素,在区域人才技能协同培养、区域科技创新资源协同共享和区域重大政策制定协同互动等领域进行更多创新性尝试,构建区域技能生态系统,为探索技能型社会建设提供先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能型社会 技能生态系统 苏锡常都市圈 先进制造业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上中游地区城市工业生态效率时空演变及驱动机制——以成渝经济圈和武汉都市圈为例
14
作者 陈建明 钱慕凡 周申蓓 《资源与产业》 2024年第4期50-61,共12页
实现最优工业生态效率对促进工业绿色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度长江经济带上中游代表性地区成渝经济圈和武汉都市圈26个城市2010—2021年工业生态效率,通过Arcgis可视化工具对比分析其时空演变规律,并... 实现最优工业生态效率对促进工业绿色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度长江经济带上中游代表性地区成渝经济圈和武汉都市圈26个城市2010—2021年工业生态效率,通过Arcgis可视化工具对比分析其时空演变规律,并运用Tobit模型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分别识别工业生态效率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两个城市群工业生态效率整体均呈现波动上升态势,且与最优效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2)城市群内部的地级市之间效率值存在少部分两极分化的现象;3)工业生态效率受科技研发投入、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可达性、对外开放水平等多个因素的影响,其中经济发展水平和交通可达性对于工业生态效率的提升起到较强的促进作用,对外开放程度与科技研发投入对于工业生态效率的促进作用还不明显,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外商投资水平和增强科技研发投入质量以实现其对工业生态效率的正向影响。为此,通过强化城市群内外部的融合发展、构建协同创新网络和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以提高长江经济带上中游地区工业生态效率水平,促进地区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生态效率 SBM模型 TOBIT模型 地理探测器模型 成渝经济 武汉都市圈
下载PDF
苏锡常都市圈高职教育赋能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金河 《江苏科技信息》 2024年第9期1-3,17,共4页
新质生产力具有产品服务新、技术新、要素新、业态新的特征,是增量促发展的经济“助推器”。发展新质生产力,人才必不可少,苏锡常都市圈有35所高职院校,有8所国家级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江苏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12所,每个学校各有... 新质生产力具有产品服务新、技术新、要素新、业态新的特征,是增量促发展的经济“助推器”。发展新质生产力,人才必不可少,苏锡常都市圈有35所高职院校,有8所国家级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江苏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12所,每个学校各有特色。文章通过分析研究,对苏锡常都市圈高职教育赋能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锡常都市圈 高职教育 赋能 新质生产力
下载PDF
武汉都市圈协同创新时空特征、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16
作者 云昭洁 范欲晓 徐倩 《科技与经济》 2024年第4期16-20,共5页
将2014—2021年分为四个时间段,构建武汉都市圈协同创新网络及影响因素模型;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武汉都市圈协同创新网络时空特征;采用QAP回归分析,探讨创新主体、经济水平、技术邻近性、地理邻近性、研发机构对武汉都市圈协同创... 将2014—2021年分为四个时间段,构建武汉都市圈协同创新网络及影响因素模型;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武汉都市圈协同创新网络时空特征;采用QAP回归分析,探讨创新主体、经济水平、技术邻近性、地理邻近性、研发机构对武汉都市圈协同创新的影响。研究表明:武汉都市圈城市间协同创新主要表现为以武汉为中心的星型结构,其协同创新网络可分为三个梯队;创新主体、经济水平、技术邻近、研发机构对武汉都市圈协同创新网络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地理邻近仅在早期表现出正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都市圈 协同创新 社会网络分析 创新主体 研发机构
下载PDF
南京都市圈一体化建设路径选择 被引量:1
17
作者 姚利松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4年第15期14-16,共3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厘清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区域发展所面临的新使命、新要求、新形势,是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以南京都市圈为例,就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区域一体化的内在逻辑、外...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厘清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区域发展所面临的新使命、新要求、新形势,是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以南京都市圈为例,就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区域一体化的内在逻辑、外在表征与路径选择进行阐释。对照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与本质要求,结合南京都市圈一体化建设现实问题,认为南京都市圈一体化建设有着空间毗邻优势下的交通互联互通建设、市场经济主导下的产业分工协作发展、文化认同视域下的公共服务共享构建、命运共同体下的生态环境共保联治等4项内在逻辑,并就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南京都市圈一体化建设外在表征进行解读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南京都市圈 内在逻辑 一体化建设
下载PDF
基于旅游和城镇数据实证分析长株潭都市圈发展的协调性
18
作者 何少芳 周丽 《产业创新研究》 2024年第19期33-35,共3页
本文以长株潭2005-2019年的旅游和城镇发展为对象,运用因子分析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其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长株潭的旅游和城镇发展在早期存在较高程度的失调,随后逐渐向中度失调过渡,最终实现了良好和优质的协调发展... 本文以长株潭2005-2019年的旅游和城镇发展为对象,运用因子分析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其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长株潭的旅游和城镇发展在早期存在较高程度的失调,随后逐渐向中度失调过渡,最终实现了良好和优质的协调发展。这些结果为长株潭未来旅游和城镇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强调了协调性在发展中的重要性,有助于实现更加可持续和高质量的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株潭都市圈 主成分分析 因子分析 综合评价 耦合协调度
下载PDF
基于授权发明专利数据的广州都市圈创新产出空间格局演化研究
19
作者 单卓然 刘思缌 +1 位作者 袁满 朱俊青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63-2277,共15页
以广州都市圈授权发明专利数据为基础,综合运用全局空间自相关、核密度分析、缓冲区分析等空间方法,探讨都市圈创新产出空间的总体演化格局,以及企业、科研机构、个人3类创新产出空间的演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创新产出空间... 以广州都市圈授权发明专利数据为基础,综合运用全局空间自相关、核密度分析、缓冲区分析等空间方法,探讨都市圈创新产出空间的总体演化格局,以及企业、科研机构、个人3类创新产出空间的演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创新产出空间的格局演化大体遵循“率先在中心城市的主城核心区集聚——在都市圈次一级城市产生创新产出增长点——形成若干创新产出跨界一体化区域”的规律。2)企业创新产出空间持续向具有明确边界的产业园区及科技园区集聚,都市圈内园区的广泛建设带动企业创新产出空间的分散化发展;科研机构创新产出空间始终高度集中在广州市主城核心区,并伴随都市圈内大学城的建设而扩展;个人创新产出从“爆炸式的空间离散”转变为“有组织的空间收敛”,城市轨道交通对个人创新产出的吸附效应日益显著。3) 3类创新产出始终具有空间邻近性特征,其中企业创新是驱动都市圈外围地区创新扩散的主要动力。4)区域创新产出受到创新环境和创新投入的双重影响。其中,政府支持是影响3类创新产出最为关键的驱动力量。总体而言,都市圈内创新产出空间的总体演化格局通常遵循“单核―扩张―多核”的发展规律,企业、科研机构及个人创新产出的空间演化与区域产学研中心及重大交通设施的建设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产出空间 授权发明专利 格局演化 广州都市圈
下载PDF
都市圈重构下中等城市的边界跨越——基于合肥都市圈建设的案例追踪
20
作者 姚尚建 黄林俊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28,共12页
作为一种城市—区域治理新形态,都市圈是当前推动城市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既有都市圈体现了中心—边缘的圈层结构,中心城市市域构成都市圈基本单元,处于外围的中等城市及其所辖县域则处于多尺度动态调整与博弈之中。通过对合... 作为一种城市—区域治理新形态,都市圈是当前推动城市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既有都市圈体现了中心—边缘的圈层结构,中心城市市域构成都市圈基本单元,处于外围的中等城市及其所辖县域则处于多尺度动态调整与博弈之中。通过对合肥都市圈建设的案例追踪发现,行政区划调整是都市圈发轫阶段中等城市跨界融入的初始机制,跨界协作则构成都市圈走向壮大的主导机制。在都市圈的扩张中,由于中心—边缘结构的衰减效应,空间范围的持续膨胀背离了都市圈“同城化”的发展目标,容易造成都市圈外围城市的逃逸;在都市圈的优化中,一些都市圈组成单位由市域变为部分县域。在都市圈“瘦身”的背景下,都市圈建设目标开始由中心城市的市域统合演变为中等城市的县域节点再造。这一城市区域化拓展至县域城镇化的空间演变过程,也是多层级、多节点的城镇空间重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圈 中等城市 尺度重构 县域城镇化 区域城市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