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鄱阳湖地区级配不良偏细砂砾石料力学特性
1
作者 吴平 凌华 +2 位作者 石北啸 傅华 韩华强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9-76,共8页
基于大型三轴试验数据,研究了级配和相对密度D_(r)对鄱阳湖地区级配不良偏细砂砾石料强度和变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小于5 mm粒径颗粒质量分数的增加,砂砾石料压实性能降低;随着大于5 mm粒径颗粒质量分数P_(5)和D_(r)的增大,强度... 基于大型三轴试验数据,研究了级配和相对密度D_(r)对鄱阳湖地区级配不良偏细砂砾石料强度和变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小于5 mm粒径颗粒质量分数的增加,砂砾石料压实性能降低;随着大于5 mm粒径颗粒质量分数P_(5)和D_(r)的增大,强度指标、初始切线弹性模量与体积模量增大;本文研究范围内,随P_(5)和D_(r)的增大,强度指标c、φ、φ_(0)、Δφ线性增大,且P^(5)和D_(r)对强度指标的作用效应几乎不存在相互影响;随P 5和D_(r)的增大,邓肯E-B模型参数K、K_(b)增大,且P_(5)越高D_(r)对K、K_(b)的影响越显著,D_(r)越大时P_(5)对K、K_(b)的影响越强烈,存在相互影响效应;提出了考虑级配与D_(r)双重影响的强度指标和变形参数经验计算公式,该公式能高精度预测鄱阳湖地区级配不良偏细砂砾石覆盖层料的力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砾石料 颗粒级配 强度指标 变形 力学特性 相对密度 鄱阳湖地区
下载PDF
鄱阳湖地区油菜生产气象条件分析与种植气候区划 被引量:27
2
作者 黄淑娥 祝必琴 +2 位作者 辜晓青 王保生 张建平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45-949,共5页
针对鄱阳湖地区油菜生产的特点,对影响油菜生长和产量形成的气象条件进行分析,并建立油菜气候区划指标。根据鄱阳湖地区1961~2005年油菜生长季气候要素分析显示,影响该区油菜生长发育的主要气候要素为降水和日照条件,关键生长发育期为... 针对鄱阳湖地区油菜生产的特点,对影响油菜生长和产量形成的气象条件进行分析,并建立油菜气候区划指标。根据鄱阳湖地区1961~2005年油菜生长季气候要素分析显示,影响该区油菜生长发育的主要气候要素为降水和日照条件,关键生长发育期为播种出苗期和开花结荚期。采用1∶5万数字高程模型(DEM)和G IS空间分析,将影响油菜生长的关键气候要素插值生成分布式数据,并根据建立的油菜气候区划指标对鄱阳湖地区油菜种植进行区划。结果表明,除鄱阳湖滨湖区及湖区的南部为油菜种植一般区外,其余地区均为油菜种植的最适区和较适区,尤其鄱阳湖地区北部,为油菜种植的最佳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气象条件分析 气候区划 鄱阳湖地区
下载PDF
江西鄱阳湖地区土壤酸化与人为源氮的关系 被引量:21
3
作者 文帮勇 杨忠芳 +3 位作者 侯青叶 杨晓燕 尹国胜 衷存堤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62-568,共7页
江西鄱阳湖地区是我国土壤酸化严重的地区之一,对比研究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与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发现,研究区土壤酸化趋势严重,强酸性土壤占研究区面积比例由58.22%上升到78.44%;赣江、抚河水系入湖区和饶河流域表层土壤酸化明显... 江西鄱阳湖地区是我国土壤酸化严重的地区之一,对比研究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与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发现,研究区土壤酸化趋势严重,强酸性土壤占研究区面积比例由58.22%上升到78.44%;赣江、抚河水系入湖区和饶河流域表层土壤酸化明显。研究区因施肥、大气干湿沉降和灌溉输入到农田的氮素分别为123.84 kg.hm-.2a-1、74.13 kg.hm-.2a-1、11.02 kg.hm-.2a-1。研究区因人为氮带入农田的H+为18.67 kmol.hm-.2a-1。化肥氮是引起土壤酸化的主控因素,氮沉降也是影响土壤酸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土壤pH与氮含量呈较差负相关,说明土壤中的有机氮对土壤酸化作用有限,增施有机肥和复合肥,适当减少氮肥,特别是铵态氮肥的比例,可以补充盐基物质的相对不足,达到缓解土壤酸化的作用。土壤pH与钙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适量增施含钙物质可以有效地防止表层土壤酸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酸化 大气干湿沉降 输入通量 化肥氮 鄱阳湖地区
下载PDF
鄱阳湖地区大气边界层特征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6
4
作者 杨罡 刘树华 +1 位作者 朱蓉 周荣卫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96-908,共13页
采用WRFV2.2中尺度数值模式对鄱阳湖地区200 km×200 km范围内,2009年11月5日00:00至2009年11月6日12:00不同高度的气象要素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水平分辨率为1km的鄱阳湖地区大气边界层风、温、湿度场和廓线分布的大气边界层物理... 采用WRFV2.2中尺度数值模式对鄱阳湖地区200 km×200 km范围内,2009年11月5日00:00至2009年11月6日12:00不同高度的气象要素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水平分辨率为1km的鄱阳湖地区大气边界层风、温、湿度场和廓线分布的大气边界层物理特征.模拟结果发现:(1)白天鄱阳湖面上空存在着冷岛效应并伴随湖风,而夜间湖面上空存在着热岛效应并伴随陆风,湖面与陆地之间最大温差可达6℃;(2)地形以及下垫面类型对鄱阳湖区风场的分布具有很大影响,夜间存在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低空辐合带,白天逐渐消失;(3)受风场和地形作用湖面上空的湿度分布也不均匀,白天湿度层厚度低而夜晚湿度层厚度高,湖中心右侧湿度值大于左侧湿度值.模拟结果能较好地反映鄱阳湖的大气边界层物理特征,有助于了解鄱阳湖地区区域气候的特点,以及由于地形、地理环境、地表特征所形成的不同高度上的风、温、湿的分布规律和大气边界层物理特征,为鄱阳湖地区局地天气预报、风能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RF中尺度模式 鄱阳湖地区 湖陆风 冷岛效应 风能资源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鄱阳湖地区1985-2000年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其社会经济驱动力研究 Ⅰ·土地利用格局空间变化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刘序 陈美球 +2 位作者 陈文波 肖志豪 黄靓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7-122,共6页
利用鄱阳湖地区21个县市1985和2000年的两期土地利用类型图,借助景观格局指数、土地利用动态度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等分析该地区15年间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变化。结果表明,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等6种土地利用类型... 利用鄱阳湖地区21个县市1985和2000年的两期土地利用类型图,借助景观格局指数、土地利用动态度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等分析该地区15年间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变化。结果表明,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等6种土地利用类型在空间上的分布逐渐由分散变为聚集,主导地位的土地利用类型日益突出,并逐渐向规则、连片方向发展。转移矩阵和流向分析表明,耕地主要向建设用地转移,林地主要向草地和耕地转移,草地主要向林地转移,水域主要向草地转移,建设用地则没有向其他类型转移,未利用地则主要向水域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地区 土地利用格局 空间变化
下载PDF
江西省鄱阳湖地区饮用水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11
6
作者 秦雯雯 杨忠芳 +1 位作者 侯青叶 曹铁宁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2-188,共7页
按照美国环境保护局风险评价模型,对江西省鄱阳湖地区24个县市的饮用水中As、Cd、Hg、Pb、F、氨氮和酚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饮水途径所致健康风险中,As在彭泽县所引起的致癌风险最大(29.1×10^-6.a^-1),Cd在鄱... 按照美国环境保护局风险评价模型,对江西省鄱阳湖地区24个县市的饮用水中As、Cd、Hg、Pb、F、氨氮和酚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饮水途径所致健康风险中,As在彭泽县所引起的致癌风险最大(29.1×10^-6.a^-1),Cd在鄱阳县的致癌风险最大(7.94×10-7.a^-1),但均低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通过饮水途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5×10^-5.a^-1);通过饮水途径引起的非致癌健康风险中,酚的风险最大,出现在鄱阳县(4.99×10^-9.a^-1),远低于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最后将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相加得出鄱阳湖24个县市的整体健康风险,结果显示研究区的总风险水平介于10^-6-10^-11.a^-1,基本处于可接受的水平。高风险区主要为彭泽县、南昌市、南昌县、湖口县,这些地区的饮用水环境健康问题应引起更多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有毒物质 健康风险评价 鄱阳湖地区
下载PDF
鄱阳湖地区耕地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 I.耕地数量及空间变化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刘序 陈美球 +2 位作者 陈文波 黄靓 肖志豪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09-312,共4页
依据鄱阳湖地区1949~2002年耕地面积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分析耕地面积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近53年里,鄱阳湖地区耕地面积经历了快速增长(1949~1957年)、大幅减少(1957~1978年)、缓慢减少(1978~1995年)、波动变化(1995~1999年)和迅... 依据鄱阳湖地区1949~2002年耕地面积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分析耕地面积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近53年里,鄱阳湖地区耕地面积经历了快速增长(1949~1957年)、大幅减少(1957~1978年)、缓慢减少(1978~1995年)、波动变化(1995~1999年)和迅速减少(1999~2002年)五个阶段.而在空间变化上,不同县市的变化率相差很大,通过聚类分析将20个县市分为四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地区 耕地变化 聚类分析
下载PDF
鄱阳湖地区耕地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 II.耕地变化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陈美球 刘序 +2 位作者 陈文波 黄靓 肖志豪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26-329,共4页
依据鄱阳湖地区1949~2002年耕地面积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等统计方法分析该地区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在近53年里人口增加和第三产业发展是该地区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驱动因素,粮食需求则... 依据鄱阳湖地区1949~2002年耕地面积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等统计方法分析该地区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在近53年里人口增加和第三产业发展是该地区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驱动因素,粮食需求则是耕地面积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地区 耕地变化驱动力 主成分分析 多元线性回归
下载PDF
基于地形因子的鄱阳湖地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李欣 叶长盛 吕雪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10-218,共9页
为研究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地形特征,采用1990年、2000年、2010年、2013年4期鄱阳湖地区Landsat TM解译数据及DEM数据,借助地形位、分布指数、地学信息图谱方法,深入探讨了1990—2013年鄱阳湖地区不同地形下土地利用格局的变化特征。... 为研究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地形特征,采用1990年、2000年、2010年、2013年4期鄱阳湖地区Landsat TM解译数据及DEM数据,借助地形位、分布指数、地学信息图谱方法,深入探讨了1990—2013年鄱阳湖地区不同地形下土地利用格局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1990—2013年,鄱阳湖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林地、水域为主,三种类型面积占比均在90%以上,建设用地快速增长,由1990年的1 387.42km^2增加到2013年的2 413.98km^2,增加了1 026.56km^2,耕地、未利用土地、林地面积分别减少513.39km^2,399.04km2,123.75km^2;(2)1990—2013年,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具有地形效应,低地形范围优势分布耕地、建设用地、水域,高地形范围林地优势分布,未利用土地、草地零散分布对地形变化适宜性较强;(3)1990—2013年,研究区土地利图谱以稳定型和中期型为主,面积分别为48 457.44km^2,2 014.56km^2,稳定型图谱的优势区域位于高、低地形范围,耕地、林地、建设用地变化稳定;低、中高地形范围是中期变换型的优势分布区,主要表现为未利用土地—未利用土地—水域—水域、耕地—耕地—建设用地—建设用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地形因子 地形位指数 土地利用变化图谱 鄱阳湖地区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江西水稻种植模式的影响——基于鄱阳湖地区村级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曹大宇 陈昭玖 蔡波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56-59,69,共5页
利用江西鄱阳湖周边10个县的村级层面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气候变化对鄱阳湖地区水稻种植模式的影响。研究发现,长期的平均降水量对水稻种植模式具有显著的影响,长期平均降水量越多,单季稻种植的比重越低,双季稻种植比重越高。短期的极... 利用江西鄱阳湖周边10个县的村级层面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气候变化对鄱阳湖地区水稻种植模式的影响。研究发现,长期的平均降水量对水稻种植模式具有显著的影响,长期平均降水量越多,单季稻种植的比重越低,双季稻种植比重越高。短期的极端天气事件对当年水稻种植模式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水稻 种植模式 鄱阳湖地区
下载PDF
鄱阳湖地区1985-2000年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其社会经济驱动力研究 Ⅱ·土地利用格局变化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美球 刘序 +2 位作者 陈文波 黄靓 肖志豪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3-129,共7页
利用鄱阳湖地区21个县市1985和2000年的两期土地利用类型图,借助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定量诊断该地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力,确定了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等6类变化的主要社会经济驱动力。
关键词 鄱阳湖地区 社会经济驱动力 偏最小二乘回归
下载PDF
5kaB.P.鄱阳湖地区古气候演化的有机碳稳定同位素记录 被引量:5
12
作者 彭红霞 石超艺 +1 位作者 魏源 黄长生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23-125,共3页
根据鄱阳湖沉积岩芯ZK01有机碳同位素以及沉积特征等环境指标的综合分析,并同鄱阳湖湖口地区孢粉组合特征相结合,重建鄱阳湖地区5kaB.P.以来的古气候演变.结果表明:5.0~4.2kaB.P.,气候以暖湿为主;4.2~3.9kaB.P.以冷湿为主;3.9~3.2kaB... 根据鄱阳湖沉积岩芯ZK01有机碳同位素以及沉积特征等环境指标的综合分析,并同鄱阳湖湖口地区孢粉组合特征相结合,重建鄱阳湖地区5kaB.P.以来的古气候演变.结果表明:5.0~4.2kaB.P.,气候以暖湿为主;4.2~3.9kaB.P.以冷湿为主;3.9~3.2kaB.P.,气候转温和,以温偏干气候为主;3.2~3.0kaB.P.,气候凉偏干;3.0~2.8kaB.P.,暖偏干气候为主;2.8~2.2kaB.P.,以凉偏湿为主;2.2~1.2kaB.P.,较长时期的温暖湿润气候;1.2~0.2kaB.P.,对应的冷湿气候特征;0.2kaB.P.到现在,气候又开始变得越来越温暖,可能是人类活动的影响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气候 有机碳稳定同位素记录 鄱阳湖地区 气候演化 孢粉组合 沉积特征
下载PDF
基于GIS的鄱阳湖地区农业非点源污染现状分析及控制对策 被引量:12
13
作者 章茹 周文斌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42-1146,共5页
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为契机,开展对鄱阳湖地区农业非点源污染问题的研究。利用GIS技术,对鄱阳湖地区进行土地分类调查,确定农业化肥、农药流失为鄱阳湖地区的主要农业非点源污染源。通过对农业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和施用强度的调查并进... 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为契机,开展对鄱阳湖地区农业非点源污染问题的研究。利用GIS技术,对鄱阳湖地区进行土地分类调查,确定农业化肥、农药流失为鄱阳湖地区的主要农业非点源污染源。通过对农业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和施用强度的调查并进行变化趋势分析,计算出二者各自污染物排放量,探讨其对鄱阳湖地区水生态环境的影响,并结合鄱阳湖地区农业生产的实际,提出相应的非点源污染控制的技术措施——最佳管理措施,可为鄱阳湖的综合开发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点源污染 鄱阳湖地区 最佳管理措施
下载PDF
鄱阳湖地区生态、经济与金融耦合协调发展评价 被引量:8
14
作者 潘兴侠 何宜庆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27-230,共4页
首先阐述区域生态、经济与金融三个子系统的耦合作用机理,然后借鉴物理学中的耦合度函数,利用熵值赋权法构建生态-经济-金融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生态-经济-金融耦合度和协... 首先阐述区域生态、经济与金融三个子系统的耦合作用机理,然后借鉴物理学中的耦合度函数,利用熵值赋权法构建生态-经济-金融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生态-经济-金融耦合度和协调度水平较低,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三者耦合协调程度的重要原因,金融对该区域耦合协调度的贡献不显著。最后提出鄱阳湖地区生态、经济与金融耦合协调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 耦合协调发展 熵值赋权法 鄱阳湖地区
下载PDF
鄱阳湖地区农业资源利用分区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晋明 赵小敏 +1 位作者 张军 郭熙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52-1256,1268,共6页
以GIS和综合分区模型为技术,选择包括自然、经济、社会等方面的15个指标,以乡镇为分区单元,对鄱阳湖地区涉及的25个县(市)进行农业资源利用分区。根据"地理位置—地貌类型—农业利用主导方向"的命名原则,将鄱阳湖地区划分为... 以GIS和综合分区模型为技术,选择包括自然、经济、社会等方面的15个指标,以乡镇为分区单元,对鄱阳湖地区涉及的25个县(市)进行农业资源利用分区。根据"地理位置—地貌类型—农业利用主导方向"的命名原则,将鄱阳湖地区划分为滨湖平原生态景观粮畜水产区、中部平原地粮油水产区、北部低山丘陵粮棉油水产区、西部丘陵平原粮油果业区和东南部丘陵岗地粮畜林区。在此基础上,分析各个区域的农业资源的优势和特点,提出5个区域农业资源利用的主导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资源 可持续利用 利用分区 鄱阳湖地区
下载PDF
鄱阳湖地区土地利用分区及土地持续利用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赵小敏 朱碧华 陈美球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4期416-421,共6页
通过对鄱阳湖地区土地资源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分布规律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人口密度、农用地比例、林业用地比例、建设用地比例、水域比例、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山地比例、丘陵比例、低丘岗地比例和平原比... 通过对鄱阳湖地区土地资源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分布规律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人口密度、农用地比例、林业用地比例、建设用地比例、水域比例、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山地比例、丘陵比例、低丘岗地比例和平原比例11个因子作为分区的指标,然后以县(市、区)为分区单元用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分区,最后根据鄱阳湖水面小气候影响进行区域调整,形成四个土地利用区域:北部农林旅游用地区,中部农业城市用地区,中部水域洲滩区,南部农林城镇用地区。并针对各区的土地资源特点,提出了土地利用的主要方向和土地持续利用的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地区 土地利用分区 土地持续利用
下载PDF
鄱阳湖地区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何宜庆 翁异静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91-295,共5页
通过构建鄱阳湖地区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灰色综合评价法对2007年、2008年和2009年鄱阳湖地区6个地级市(南昌、景德镇、九江、新余、鹰潭、抚州)的金融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鄱阳湖地区城市金融... 通过构建鄱阳湖地区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灰色综合评价法对2007年、2008年和2009年鄱阳湖地区6个地级市(南昌、景德镇、九江、新余、鹰潭、抚州)的金融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鄱阳湖地区城市金融生态环境发展的非均衡性比较严重,南昌和新余2个重点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表现较好,其余城市的金融生态环境发展水平普遍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地区 金融生态环境 灰色综合评价法 熵权法
下载PDF
基于GWR模型的鄱阳湖地区城镇用地空间扩张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欣 叶长盛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6年第8期101-109,共9页
利用鄱阳湖地区2000、2005、2010、2013年4期土地利用现状图,采用扩张强度、扩张动态度、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分析了2000~2013年鄱阳湖地区城镇用地扩张的空间差异,利用GWR模型深入探讨了城镇用地空间扩张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在2... 利用鄱阳湖地区2000、2005、2010、2013年4期土地利用现状图,采用扩张强度、扩张动态度、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分析了2000~2013年鄱阳湖地区城镇用地扩张的空间差异,利用GWR模型深入探讨了城镇用地空间扩张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在2000~2013年期间,鄱阳湖地区城镇用地快速扩张,由332.86 km2增至742.72 km2,城市重心向东南迁移,迁移量为13.99 km,以正西方位扩张规模最大,达到267.89 km2;期间以2000~2005年扩张最为显著;(2)鄱阳湖地区城镇用地扩张区域差异明显,南昌市周边和交通通道交汇处高速扩张;根据空间集聚Moran’s I指数值,城镇用地扩张空间自相关性不明显,空间集聚特征由中心城市向外围减弱,且逐年减弱;(3)不同驱动因素对鄱阳湖地区不同区域城镇用地空间扩张的影响程度和方向存在较大差异,财政总收入、户籍人口对城镇用地扩张的贡献为负,而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起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用地 扩张 空间自相关 GWR模型 鄱阳湖地区
下载PDF
鄱阳湖地区生态资本运营目标及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何宜庆 张竹君 《鄱阳湖学刊》 2011年第5期44-48,共5页
鄱阳湖地区具有丰富的生态资源与良好的生态环境,如何将这些生态资源与环境资本化,进行生态资本运营,以达到生态资源保护和壮大的目的,就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通过对鄱阳湖地区的资源禀赋进行分析,提出如下建议:鄱阳湖地区... 鄱阳湖地区具有丰富的生态资源与良好的生态环境,如何将这些生态资源与环境资本化,进行生态资本运营,以达到生态资源保护和壮大的目的,就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通过对鄱阳湖地区的资源禀赋进行分析,提出如下建议:鄱阳湖地区生态资本运营的战略目标是建立绿色农副产品供应基地、生态工业基地、鄱阳湖休闲度假基地、会展培训中心、生态房地产业等;基于鄱阳湖地区生态功能分区,构建鄱阳湖地区生态资本运营的发展模式;应加大对鄱阳湖地区生态资本运营的金融支持力度和科技支撑力度,加强环境资源保护以及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政府支持力度,促进生态资本市场发展壮大,在鄱阳湖地区构建生态与经济耦合发展模式,走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地区 生态资本运营 发展模式
下载PDF
农户耕地污染响应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以环鄱阳湖地区为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俊 李争 李文波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6-50,共5页
农村耕地污染制约了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影响到国家的粮食安全战略。为明确农户耕地污染响应机制及影响因素,通过对环鄱阳湖地区农村耕地污染情况的调查,构建有序Logit模型,分析农户对耕地污染的响应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得到以下主要... 农村耕地污染制约了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影响到国家的粮食安全战略。为明确农户耕地污染响应机制及影响因素,通过对环鄱阳湖地区农村耕地污染情况的调查,构建有序Logit模型,分析农户对耕地污染的响应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得到以下主要分析结果:1耕地流转比例和农产品商品化率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农户参与治理耕地污染的积极性;2农户选择是否在受污染耕地上继续生产受农户转入耕地比例和商品化程度的影响;3农户主要农业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越高,改变在受污染耕地上的生产模式的意愿越强烈。以上结果表明,推动耕地流转对从微观主体上加强耕地污染防治有积极的意义,且加强对农户耕地污染及食品安全方面知识的宣传,有利于改善目前食品污染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污染 响应 有序LOGIT模型 鄱阳湖地区 效用函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