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46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氯氟醚菌唑与醚菌酯组合物对草莓白粉病生物活性测定及田间药效评价
1
作者 胡长效 曹丹 +1 位作者 王昊晗 张莹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7-111,共5页
为明确氯氟醚菌唑与醚菌酯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及最佳复配比,采用盆栽法测定了氯氟醚菌唑、醚菌酯单剂及二者组合物对草莓白粉病的室内生物活性,并基于最佳增效配比进行了田间药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氯氟醚菌唑、醚菌酯单剂对草莓... 为明确氯氟醚菌唑与醚菌酯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及最佳复配比,采用盆栽法测定了氯氟醚菌唑、醚菌酯单剂及二者组合物对草莓白粉病的室内生物活性,并基于最佳增效配比进行了田间药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氯氟醚菌唑、醚菌酯单剂对草莓白粉病的LC50值分别为0.416 8、2.673 7 mg·L^(-1),二者质量比在3∶7~6∶4范围内呈现增效作用,以4∶6复配时增效最显著,共毒系数为149。基于该质量比的400 g·L^(-1)氯氟醚菌唑悬浮剂(SC)与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WG)组合物,在用药量25 g·(667 m^(2))^(-1)时防效最佳,第1、2、3次施药后7 d对草莓白粉病的田间防效分别为78.67%、87.00%、91.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白粉病 氯氟菌唑 菌酯 生物活性 田间药效
下载PDF
氯氟醚菌唑在香蕉和芒果果实中的残留分布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思威 王潇楠 +1 位作者 常虹 刘艳萍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3-210,共8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UPLC-MS/MS),建立了香蕉、芒果果实中氯氟醚菌唑残留的检测方法,并依据NY/T 788—2018《农作物中农药残留试验准则》,开展了400 g/L氯氟醚菌唑悬浮剂(SC)1年6地的田间残留试验,研究了氯氟醚菌唑在香蕉、...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UPLC-MS/MS),建立了香蕉、芒果果实中氯氟醚菌唑残留的检测方法,并依据NY/T 788—2018《农作物中农药残留试验准则》,开展了400 g/L氯氟醚菌唑悬浮剂(SC)1年6地的田间残留试验,研究了氯氟醚菌唑在香蕉、芒果果实中的消解动态和残留分布情况。样品经乙腈提取,GCB和C18组合吸附剂净化,UPLC-MS/MS检测。结果表明:在0.001~1 mg/kg添加水平下,氯氟醚菌唑在香蕉全果和果肉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3%~9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3%~5.9%;在芒果全果和果肉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2%~91%,RSD为2.9%~6.0%。定量限(LOQ)均为0.001 mg/kg。田间试验结果显示:400 g/L氯氟醚菌唑SC按有效成分133.3 mg/kg施药3次,施药间隔7~10 d,距末次施药后21、28 d,氯氟醚菌唑在香蕉全果中的残留量为0.03~0.09 mg/kg,在香蕉果肉中的残留量为<0.001~0.004mg/kg;按有效成分160 mg/kg施药3次,施药间隔7~10 d,距末次施药后14、21 d,氯氟醚菌唑在芒果全果中的残留量为0.04~0.28 mg/kg,在芒果果肉中的残留量为0.001~0.003 mg/kg。该研究结果可为指导氯氟醚菌唑在香蕉、芒果上的科学合理使用及制定其在香蕉、芒果上的最大残留限量(MRL)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氟菌唑 香蕉 芒果 残留
下载PDF
杂萘联苯共聚醚砜和聚醚酰亚胺的耐氨性探究
3
作者 王旭昆 李战胜 +4 位作者 刘乾 王丹慧 徐树刚 张守海 蹇锡高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0-154,共5页
为考察杂萘联苯共聚醚砜(PPBES)和聚醚酰亚胺(PEI)的耐氨性,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万能材料试验机和乌氏黏度计,探究了氨水溶液以及氨气对PPBES和PEI的化学结构、力学性能和特性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PEI在氨水溶液和氨气中均发生... 为考察杂萘联苯共聚醚砜(PPBES)和聚醚酰亚胺(PEI)的耐氨性,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万能材料试验机和乌氏黏度计,探究了氨水溶液以及氨气对PPBES和PEI的化学结构、力学性能和特性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PEI在氨水溶液和氨气中均发生了酰亚胺环的降解反应,经过氨水溶液浸泡后,PEI的力学性能和特性黏度都有大幅度降低,甚至均质膜发生破裂;在氨气中放置30 d后,PEI由固态均质膜降解为黏稠状液体,耐氨性较差。而PPBES在氨水溶液和氨气中的化学结构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经氨水溶液浸泡后,PPBES的断裂伸长率由15.8%减小为13.6%,拉伸强度由71.6 MPa减小为68.5 MPa,特性黏度由0.70 dL/g减小为0.55 dL/g,但下降幅度小于PEI;PPBES在氨气中放置30和60 d前后的特性黏度在0.70~0.73 dL/g之间,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拉伸强度由71.6 MPa减小为66.5 MPa,断裂伸长率从15.8%增大为20.3%,与PEI相比,PPBES具有更好的耐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萘联苯共聚 酰亚胺 耐氨性 降解
下载PDF
高效氯氰菊酯和吡丙醚在芥蓝中的残留消解及膳食暴露风险评估
4
作者 唐红霞 李玉博 +4 位作者 张颂函 吴竞 董茂锋 王伟民 赵莉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2-238,271,共8页
为明确高效氯氰菊酯和吡丙醚在芥蓝上施用后的残留行为和膳食暴露风险,研究基于规范田间残留试验、目标农药在芥蓝上残留分析方法,得到芥蓝中2种农药的残留水平,结合我国膳食结构不同性别/年龄组食物消费量及体重数据评估了高效氯氰菊... 为明确高效氯氰菊酯和吡丙醚在芥蓝上施用后的残留行为和膳食暴露风险,研究基于规范田间残留试验、目标农药在芥蓝上残留分析方法,得到芥蓝中2种农药的残留水平,结合我国膳食结构不同性别/年龄组食物消费量及体重数据评估了高效氯氰菊酯和吡丙醚对各类消费人群的长期和短期膳食摄入风险。结果表明:高效氯氰菊酯和吡丙醚分别在0.01~1.0 mg/L和0.005~1.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决定系数(R2)≥0.996 7。在3个添加水平下,芥蓝中2种农药的平均回收率为70.6%~113.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5%~8.5%,定量限均为0.01 mg/kg。10%高氯·吡丙醚微乳剂以推荐高剂量施药,高效氯氰菊酯和吡丙醚在芥蓝中的消解符合一级动力学,半衰期分别为3.9~10.1 d和4.8~6.3 d。最终残留试验结果表明,最后一次施药3、5、7、10 d后,芥蓝中高效氯氰菊酯的最终残留量≤0.904 mg/kg,吡丙醚的最终残留量≤0.202 mg/kg。膳食风险评估表明,我国不同人群的长期慢性暴露风险最大值为27.26%;短期急性暴露风险最大值为67.17%,表明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人群健康不会产生不可接受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蓝 高效氯氰菊酯 吡丙 膳食摄入评估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发生与多溴联苯醚暴露的关系及其预测模型构建和评价
5
作者 马英杰 陈楠 +1 位作者 阿尔娜·恰依马尔旦 刘早玲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7期1-6,共6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发生与多溴联苯醚(PBDEs)暴露的关系,通过机器学习方法构建T2DM发生的预测模型并进行评价。方法在NHANES数据库筛选出1425例研究对象,其中非T2DM患者1132例、T2DM患者293例。比较非T2DM患者与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发生与多溴联苯醚(PBDEs)暴露的关系,通过机器学习方法构建T2DM发生的预测模型并进行评价。方法在NHANES数据库筛选出1425例研究对象,其中非T2DM患者1132例、T2DM患者293例。比较非T2DM患者与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取有统计学差异的临床资料进一步进行boruta特征筛选,以明确T2DM发生与PBDEs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将筛选出的T2DM发生影响因素输入R软件,并使用R软件creatDataPartition函数将数据按照80%训练集及20%验证集随机划分。使用逻辑回归、极致梯度提升(XGBoost)、轻量梯度提升、自适应增强、K近邻、朴素贝叶斯及支持向量机等7种算法构建机器学习模型,将训练集输入模型进行训练,将验证集输入模型使用十折交叉验证对进行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结合ROC曲线以及曲线下面积(AUC)对模型进行评价,选择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内分泌科就诊的成人T2DM患者71例及健康体检者100例对效能最好的预测模型进行外部验证。使用SHAP工具分析高效能预测模型的可解释性,判断模型在决策过程中各个特征的重要性。结果T2DM患者BMI、腰围、受教育程度、有糖尿病家族史比例、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及血清BDE-28、BDE-47、BDE-99、BDE-183、BDE-209浓度均高于非T2DM患者(P均<0.05),Boruta特征筛选出腰围、BMI、糖尿病家族史及血清BDE-47、BDE-99、BDE-28、BDE-209、BDE-183作为T2DM发生的影响因素纳入机器学习算法建立T2DM发生的预测模型。在训练集及验证集的内部验证中,XGBoost模型AUC值均最高,且准确度、Kappa值、灵敏度及特异度均位于前列,故选择XGBoost模型作为高效能预测模型。外部验证结果显示,XGBoost模型的准确度为0.702、灵敏度为0.549、特异度为0.787、AUC(95%CI)为0.674(0.575~0.773)。SHAP工具对XGBoost模型的预测情况进行解释性分析结果显示,腰围、血清BDE-47为最重要的预测特征,同时血清BDE-99、BDE-209及BMI、糖尿病家族史在模型中具有较高的重要性,而血清BDE-28、BDE-183在模型中重要性相对较低。结论血清BDE-47、BDE-99、BDE-28、BDE-209、BDE-183为T2DM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基于血清PBDEs及腰围、BMI、糖尿病家族史建立的XGBoost模型对T2DM发生的预测效能较高,在T2DM发生的预测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多溴联苯 多溴联苯同系物 机器学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新型聚醚酯多元醇的合成与表征
6
作者 刘广臣 杨苹苹 +3 位作者 张永 陈海良 韩晶杰 刘福胜 《弹性体》 CAS 2024年第1期26-31,共6页
从低聚物多元醇的分子链结构设计出发,在聚酯多元醇合成过程的酯化阶段,引入低相对分子质量的聚四氢呋喃醚二元醇(PTMG)替代部分丁二醇,与己二酸进行醇酸缩合反应;通过酯化-酯交换反应,将PTMG链段引入,合成得到分子链中含有聚醚链段的... 从低聚物多元醇的分子链结构设计出发,在聚酯多元醇合成过程的酯化阶段,引入低相对分子质量的聚四氢呋喃醚二元醇(PTMG)替代部分丁二醇,与己二酸进行醇酸缩合反应;通过酯化-酯交换反应,将PTMG链段引入,合成得到分子链中含有聚醚链段的聚醚酯多元醇(PEM)。结果表明,酯化阶段采用耐水解催化剂WD-10,酯交换阶段采用催化效率较高的催化剂TNBT,催化剂质量分数为(2~3)×10^(-5)时,可制得酸值小于0.5 mg KOH/g的聚醚酯多元醇PEM-2000。PEM的合成有效丰富了低聚物多元醇的种类,可替代传统聚酯、聚醚多元醇,直接用于聚氨酯制品的合成,提升材料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酯多元醇 聚四氢呋喃二元醇 醇酸缩合(酯化-酯交换)反应 己二酸
下载PDF
山东省葡萄白腐病菌对氯氟醚菌唑及其他3种三唑类杀菌剂的敏感性
7
作者 李宝燕 石洁 +3 位作者 汪少丽 陈平 栾炳辉 刘保友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3-539,共7页
为明确葡萄白腐病菌对氯氟醚菌唑的敏感性,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山东省6个地市的66株葡萄白腐病菌对氯氟醚菌唑的敏感性,同时通过室内及田间试验比较了氯氟醚菌唑与丙环唑、苯醚甲环唑和戊唑醇3种三唑类杀菌剂对葡萄白腐病的... 为明确葡萄白腐病菌对氯氟醚菌唑的敏感性,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山东省6个地市的66株葡萄白腐病菌对氯氟醚菌唑的敏感性,同时通过室内及田间试验比较了氯氟醚菌唑与丙环唑、苯醚甲环唑和戊唑醇3种三唑类杀菌剂对葡萄白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葡萄白腐病菌群体对氯氟醚菌唑表现为敏感,氯氟醚菌唑对所有菌株的有效抑制中浓度(EC50)在0.0210~1.9464μg/mL之间,平均EC50值为(0.7578±0.4322)μg/mL,其敏感性频率呈连续单峰曲线分布,符合正态分布,因此可将该平均EC50值作为山东地区葡萄白腐病菌对氯氟醚菌唑的敏感基线。丙环唑、苯醚甲环唑和戊唑醇对随机选择的31株葡萄白腐病菌的平均EC50值分别为(1.1667±0.4456)、(2.1577±0.5007)和(5.8187±1.5538)μg/mL。结果表明,氯氟醚菌唑对葡萄白腐病菌的活性与丙环唑、苯醚甲环唑相当,优于戊唑醇,该结果可为田间葡萄白腐病菌抗药性监测及防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白腐病菌 氯氟菌唑 敏感性 三唑类杀菌剂
下载PDF
磷硅协同阻燃水性氯醚丙烯酸酯树脂的制备及性能
8
作者 邵详 张虹 +3 位作者 李晓明 张国军 黄勇杰 裴克梅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7-62,共6页
为提高水性丙烯酸树脂的阻燃性,本文采用硅烷偶联剂(KH550)改性处理的纳米SiO_(2)作为填料,并将其均匀地分散在甲基丙烯酸-2-羟乙基酯磷酸酯(PM2)改性氯醚丙烯酸酯水分散体中,搭配氨基树脂固化剂制备出水性磷硅/氯醚丙烯酸酯涂层,测试... 为提高水性丙烯酸树脂的阻燃性,本文采用硅烷偶联剂(KH550)改性处理的纳米SiO_(2)作为填料,并将其均匀地分散在甲基丙烯酸-2-羟乙基酯磷酸酯(PM2)改性氯醚丙烯酸酯水分散体中,搭配氨基树脂固化剂制备出水性磷硅/氯醚丙烯酸酯涂层,测试了涂层的力学性能、防腐性和阻燃性,并与纯丙烯酸酯涂层、PM2改性氯醚丙烯酸酯涂层的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当改性纳米SiO_(2)占树脂固体质量的4%时,涂层力学性能最佳;改性纳米SiO_(2)的引入可显著增强复合涂层的耐腐蚀性;磷硅/氯醚丙烯酸酯涂层的极限氧指数达到25.3%、阻燃等级为HB;PM2改性氯醚丙烯酸酯涂层燃烧后表面呈多孔状,而磷硅/氯醚丙烯酸酯涂层燃烧后表面呈现致密状,二者阻燃机理存在差异;燃烧残炭率的结果显示磷硅/氯醚丙烯酸酯涂层中磷硅组分具有协同阻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阻燃 纳米二氧化硅 水性氯丙烯酸酯 磷硅/氯丙烯酸酯涂层
下载PDF
吡唑醚菌酯在冬枣中的残留消解及膳食风险评估
9
作者 陈勇达 张嘉坤 +2 位作者 李丽梅 郑振山 钱训 《现代农药》 CAS 2024年第4期50-54,共5页
2021—2022年在河北黄骅开展了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在冬枣中的规范残留田间试验,样品采用QuEChERS法净化,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分析,得出吡唑醚菌酯在冬枣中的残留消解规律,并对其进行膳食风险评估。2年残留消解试验结果显示,... 2021—2022年在河北黄骅开展了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在冬枣中的规范残留田间试验,样品采用QuEChERS法净化,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分析,得出吡唑醚菌酯在冬枣中的残留消解规律,并对其进行膳食风险评估。2年残留消解试验结果显示,吡唑醚菌酯在冬枣中的半衰期分别为9.86、11.8 d,消解规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最终残留试验结果显示,末次药后14~28 d,吡唑醚菌酯残留量为0.297~0.684 mg/kg,其中,末次药后21 d的残留试验中值为0.432 mg/kg。膳食风险评估得出风险商为0.62%,膳食摄入风险可接受。建议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在冬枣上使用剂量为3000~4000倍液,每季最多施药3次,施药间隔期7 d,安全间隔期21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唑菌酯 冬枣 残留量 消解规律 安全间隔期 风险评估
下载PDF
防风石油醚提取物调节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的改善作用及机制
10
作者 张向阳 魏薇 +5 位作者 徐鹏 李宁 葛文静 王新义 梁瑞峰 薛爱荣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345-2351,共7页
目的 探究防风石油醚提取物通过调节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大鼠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牛Ⅱ型胶原与弗氏完全佐剂建立大鼠RA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防风石油醚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55... 目的 探究防风石油醚提取物通过调节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大鼠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牛Ⅱ型胶原与弗氏完全佐剂建立大鼠RA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防风石油醚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55、110、220 mg/kg),另设不造模的正常组,每组10只。各组大鼠灌胃相应药液或等体积2%吐温-80溶液,每天1次,连续28 d。观察大鼠足趾肿胀度并进行关节炎指数(AI)评分,检测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10、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25-羟基维生素D_3[25(OH)D_3]、髓过氧化物酶(MPO)、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和NETs的水平,观察大鼠踝关节病理学形态变化,检测大鼠踝关节中瓜氨酸化组蛋白H3(CitH3)以及滑膜组织中细胞色素P450 24A1(CYP24A1)、细胞色素P45027B1(CYP27B1)、维生素D受体(VDR)、肽基精氨酸脱亚胺酶4(PAD4)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防风石油醚提取物中、高剂量组大鼠给药后第14天至第28天的足趾肿胀度和A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血清中IL-1β、IL-17、TNF-α、MPO、NE和NETs水平均显著降低,IL-10、25(OH)D_3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踝关节间隙变宽,结构明显改善;踝关节中CitH3以及滑膜组织中CYP24A1、PAD4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滑膜组织中CYP27B1、VDR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 防风石油醚提取物可能通过调控维生素D系统,抑制NETs生成,进而改善RA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防风 石油提取物 维生素D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炎症因子
下载PDF
甘蔗中吡唑醚菌酯残留量检测及膳食风险评估
11
作者 刘丹黎 陈贺 +7 位作者 徐长利 安莉 许奕 周娟 陈培玉 马莹 马欢 李萌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24年第5期37-43,共7页
研究甘蔗中吡唑醚菌酯残留检测方法,并对最终残留量进行长期膳食摄入和短期膳食摄入风险评估。样品中吡唑醚菌酯采用QuEChERS前处理方法进行提取,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检测;长期和短期膳食摄入评估采用膳食摄入风险评估模... 研究甘蔗中吡唑醚菌酯残留检测方法,并对最终残留量进行长期膳食摄入和短期膳食摄入风险评估。样品中吡唑醚菌酯采用QuEChERS前处理方法进行提取,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检测;长期和短期膳食摄入评估采用膳食摄入风险评估模型进行。甘蔗中吡唑醚菌酯残留量为0.267~0.888 mg/kg。吡唑醚菌酯的普通人群国家估算每日摄入量是1.83 mg,占日允许摄入量的97%左右。甘蔗中吡唑醚菌酯在儿童和成人的国家估算短期摄入量占短期参考剂量(acute reference dose,ARfD)均<100%。按该试验的施药方式进行施药时,甘蔗中吡唑醚菌酯的残留量对一般人群健康风险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唑菌酯 残留量检测 膳食摄入风险评估
下载PDF
异氟醚与七氟醚麻醉对新生大鼠小胶质细胞活化和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12
作者 赵娟 刘成 贾茜 《联勤军事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553-558,共6页
目的 探讨异氟醚(isoflurane,ISO)和七氟醚(sevoflurane,SEV)吸入麻醉对新生大鼠小胶质细胞活化和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NSC)增殖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5只6日龄大鼠分为对照组、ISO组和SEV组,每组各15... 目的 探讨异氟醚(isoflurane,ISO)和七氟醚(sevoflurane,SEV)吸入麻醉对新生大鼠小胶质细胞活化和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NSC)增殖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5只6日龄大鼠分为对照组、ISO组和SEV组,每组各15只。所有大鼠均于麻醉开始前腹腔注射5-溴-2′-脱氧尿苷(5-bromo-2′-deoxyuridine,BrdU)50 mg/kg,按照对照组、ISO组和SEV组顺序分别给予30%O_(2)、1.1%ISO+30%O_(2)、2.0%SEV+30%O_(2)吸入,持续吸入4 h,并监测其生命体征和动脉血气。8周龄后,采用Morris水迷宫和T迷宫实验检测大鼠学习和空间工作记忆能力;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小胶质细胞和NSC增殖标志物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2,VEGFR2)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大鼠海马区小胶质细胞和NSC增殖分化标志物表达。结果 维持吸入1.1%ISO或2.0%SEV 4 h对新生大鼠生命体征和动脉血气无显著影响。与对照组相比,ISO组和SEV组大鼠成年后的逃逸潜伏期和游泳距离增加、穿越平台次数和交替选择正确率降低(P均<0.01),脑组织中巢蛋白(Nestin)和性别决定区Y框2(sex determining region Y box 2,Sox2)蛋白表达及磷酸化-VEGFR2(phosphorylated-VEGFR2,p-VEGFR2)/VEGFR2比值降低,整合素αM(integrin alpha M,CD11b)、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蛋白表达升高(P均<0.05),Nestin^(+)/BrdU^(+)、Sox2^(+)/BrdU^(+)、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Sox2^(+)、双皮质素(doublecortin,DCX)^(+)/BrdU^(+)、洛丝蛋白(Reelim)^(+)/BrdU^(+)和神经元核抗原(neuronal nuclei,NeuN)^(+)/BrdU^(+)细胞占比减少,离子化钙结合适配分子1(lonized calcium-binding adapter molecule 1,IBA1)^(+)细胞占比增多(P均<0.05)。与ISO组比较,SEV组大鼠逃逸潜伏期和游泳距离增加、穿越平台次数减少、交替选择正确率升高(P均<0.05),Nestin和Sox2蛋白表达升高,Sox2^(+)/BrdU^(+)、GFAP^(+)/Sox2^(+)和Reelin^(+)/BrdU^(+)细胞占比增高(P均<0.05),而p-VEGFR2/VEGFR2比值、CD11b、IL-6和TNF-α蛋白表达以及Nestin^(+)/BrdU^(+)、DCX^(+)/BrdU^(+)和NeuN^(+)/BrdU^(+)细胞占比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SO和SEV可能通过促进小胶质细胞活化并激活VRGFR2信号通路,抑制NSC增殖、分化和神经发生,导致新生大鼠认知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 异氟 小胶质细胞 神经干细胞 认知功能障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信号通路
下载PDF
双重动态键协同增强聚芳醚腈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3
作者 何星 杨宇浓 +5 位作者 吴静菊 王犁 来婧娟 颜贵龙 李振宇 武元鹏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180-10188,共9页
通过动态硼氧键和氢键的共价/非共价协同增强的方法制备了动态硼氧键交联聚芳醚腈(PEN-COOH-B_(3)O_(3))/聚乙烯吡咯烷酮(PVPON)复合材料。并用万能拉伸试验机,差示扫描量热仪等仪器手段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形状记忆功能,热稳定性,自... 通过动态硼氧键和氢键的共价/非共价协同增强的方法制备了动态硼氧键交联聚芳醚腈(PEN-COOH-B_(3)O_(3))/聚乙烯吡咯烷酮(PVPON)复合材料。并用万能拉伸试验机,差示扫描量热仪等仪器手段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形状记忆功能,热稳定性,自愈合性能和循环回收性能进行了一系列表征与研究。利用PEN-COOH-B_(3)O_(3)/PVPON之间的氢键作用制备的复合材料强度可达102.5 MPa,弹性模量达3455.7 MPa,玻璃化转变温度T_(g)达180.3℃。动态硼氧键的加入使得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溶剂辅助自修复和回收性能,在经过常温(25℃)自愈合24 h后愈合效率达98.7%,经历五次循环回收力学性能无损失。同时,利用动态硼氧键的刺激响应性,该复合材料表现出良好的形状记忆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芳 聚乙烯吡咯烷酮 动态硼氧键 形状记忆 可回收
下载PDF
七氟醚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膜修复蛋白MG53表达的影响
14
作者 章征兵 万彩云 +3 位作者 罗春芳 冯应辉 李明 ZOU Yong 《江西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237-239,243,共4页
目的探讨七氟醚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膜修复蛋白MG53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需要手术纠治的室间隔缺损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其中C组为对照组,S组为七氟醚预处理组。S组于气管插管后给予七氟醚吸入30 min,维持1.0 MAC,随后洗... 目的探讨七氟醚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膜修复蛋白MG53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需要手术纠治的室间隔缺损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其中C组为对照组,S组为七氟醚预处理组。S组于气管插管后给予七氟醚吸入30 min,维持1.0 MAC,随后洗脱10 min,使主动脉阻断前七氟醚吸入浓度为零;C组则单纯行空-氧混合通气,其余两组患儿麻醉方案相同。两组患儿分别于诱导(T0)和主动脉开放3 h(T1)、6 h(T2)经中心静脉抽血测定CK-MB、cTnl的浓度,并在CPB开始前(T3)和心脏再灌注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20 min(T4)后,剪取适量未损伤的右心耳组织,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组织中MG53蛋白的表达,同时记录患儿术后临床指标。结果组内比较T1、T2时S组和C组的CK-MB、cTnI较T0时增高(P<0.05);组间比较,S组的CK-MB、cTnI在T1、T2时较C组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时两组MG53蛋白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4时两组患儿MG53蛋白表达量均较T3时低(P<0.05);同时T4时S组MG53表达量高于C组(P<0.05);两组患儿术后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七氟醚预处理可以增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膜修复蛋白MG53的表达,从而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 预处理 缺血再灌注 MG53
下载PDF
基于PI3K/Akt/mTOR 通路探究七氟醚麻醉对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15
作者 程亮亮 田毅 +4 位作者 谭义文 王伟明 罗琳 侯春燕 罗珏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47-52,共6页
目的探讨七氟醚麻醉对大鼠认知功能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取96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吸入2 L·min^(−1)氧气)、七氟醚低浓度组(吸入体积分数为1%的七氟醚+2 L·min^(−1)氧气)、七氟醚中浓度组(吸入体积分数为2%的七氟醚+2... 目的探讨七氟醚麻醉对大鼠认知功能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取96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吸入2 L·min^(−1)氧气)、七氟醚低浓度组(吸入体积分数为1%的七氟醚+2 L·min^(−1)氧气)、七氟醚中浓度组(吸入体积分数为2%的七氟醚+2 L·min^(−1)氧气)、七氟醚高浓度组(吸入体积分数为4%的七氟醚+2 L·min^(−1)氧气),持续吸入6 h。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各组大鼠认知能力,用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学形态,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海马组织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oluble protein 100β,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流式细胞术测定神经细胞凋亡情况,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测定海马组织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Bcl-2相关X蛋白(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rylated 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PI3K)、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hosphorylated serine/threonine kinase,p-Akt)和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hosphorylated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p-mTOR)的水平。结果HE染色结果表明,对照组海马组织神经细胞结构正常,排列紧密,七氟醚各浓度组大鼠海马组织神经细胞减少,排列紊乱,分布不均匀。与对照组比较,七氟醚各浓度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时间,S100-β、NSE、IL-1β、TNF-α水平,Bax蛋白水平和神经细胞凋亡率均升高,穿越平台次数,平台停留时间,Bcl-2、p-PI3K、p-Akt和p-mTOR蛋白水平均降低(P<0.05);七氟醚各浓度组诸项指数水平变化规律相同,并呈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七氟醚麻醉可诱导大鼠神经细胞凋亡,使大鼠认知能力衰退,其可能与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 神经细胞 凋亡 磷脂酰肌醇3-激酶 丝氨酸/苏氨酸激酶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下载PDF
丙泊酚和七氟醚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氧化应激的影响
16
作者 杨立斌 吴倩 +4 位作者 黄莉 王婷 高喜文 刘辉 孙龙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561-564,共4页
目的观察丙泊酚和七氟醚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TBI)后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6),即对照组、损伤组、损伤+50 mg/kg丙泊酚组(I+丙泊酚组)、损伤+2%七氟醚(呼气末浓度)组(I+七氟醚组),采用改良的Feeney法建立TBI模... 目的观察丙泊酚和七氟醚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TBI)后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6),即对照组、损伤组、损伤+50 mg/kg丙泊酚组(I+丙泊酚组)、损伤+2%七氟醚(呼气末浓度)组(I+七氟醚组),采用改良的Feeney法建立TBI模型。记录每组大鼠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检测血清中神经特异性血清生物标志物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髓鞘碱性蛋白(MBP)的血液浓度。通过检测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丙二醛(MDA),明确脑组织中氧化应激水平。结果丙泊酚和七氟醚在麻醉维持期间对MAP、HR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损伤组大鼠血清中S-100β、MBP和NSE水平显著升高。丙泊酚和七氟醚在损伤后60 min显著降低了大鼠血清中S-100β、MBP和NSE的水平;丙泊酚和七氟醚都降低了TBI大鼠脑组织中MDA的表达,同时提高了SOD和CAT的水平,与对照组相比I+七氟醚组MDA、SOD、CA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和七氟醚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氧化应激具有保护作用,丙泊酚和七氟醚通过减少活性氧来改善TBI后大鼠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丙泊酚 七氟
下载PDF
多次吸入七氟醚对幼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实验研究
17
作者 陈雅慧 马芬芬 +2 位作者 田艺苑 邓智中 兰忠平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18-321,共4页
目的:探讨多次吸入七氟醚对幼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1 d幼鼠分为四组,每组10只。A组不吸入七氟醚;B组吸入3%七氟醚2 h;C组吸入3%七氟醚2 h,每周1次,共2次;D组吸入3%七氟醚2 h,每周1次,共3次。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幼鼠学... 目的:探讨多次吸入七氟醚对幼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1 d幼鼠分为四组,每组10只。A组不吸入七氟醚;B组吸入3%七氟醚2 h;C组吸入3%七氟醚2 h,每周1次,共2次;D组吸入3%七氟醚2 h,每周1次,共3次。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幼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采用比色法检测脑海马组织胆碱酯酶(AchE)活性和一氧化氮合酶(NOS)含量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中凋亡相关因子半胱氨酸蛋白酶-3(Capase-3)和B淋巴细胞瘤-2(Bcl-2)的表达。结果:随着吸入七氟醚次数增加,幼鼠找到平台的潜伏期越长,穿越平台次数和停留时间越短(均P<0.05);幼鼠海马组织NOS含量逐渐降低,AChE活性逐渐升高(均P<0.05);幼鼠海马组织中Capase-3蛋白表达逐渐增加,Bcl-2蛋白表达逐渐减少。结论:吸入七氟醚次数增加会损伤新生幼鼠对学习记忆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 学习记忆能力 MORRIS水迷宫实验 潜伏期 神经元 幼鼠
下载PDF
鸦胆子石油醚提取物成分分析及降糖活性初探
18
作者 杨柳 王媛媛 +3 位作者 冯琬晶 唐生安 孙燕燕 王雪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1-4,共4页
目的:对鸦胆子石油醚提取物的主要成分进行分析,并对其降糖活性进行探讨。方法:采用石油醚萃取的方式提取鸦胆子,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鉴定其成分,应用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质量分数(相对含量)。色谱条件:色谱柱Agilent HP-... 目的:对鸦胆子石油醚提取物的主要成分进行分析,并对其降糖活性进行探讨。方法:采用石油醚萃取的方式提取鸦胆子,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鉴定其成分,应用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质量分数(相对含量)。色谱条件:色谱柱Agilent HP-5MS(30 m×250μm×0.25μm),流速1 mL/min,分流比15∶1,进样口温度300℃。程序升温条件:60℃保持5 min,以4℃/min升温至180℃,保持5 min,以2℃/min升温至280℃,保持10 min。质谱条件:离子源电子轰击(EI)源,离子源温度230℃,四级杆温度150℃,溶剂延迟3 min,电子能量70 eV,质荷比(m/z)范围50~900。数据库:NIST 08。降糖活性通过测试pNPG水解产物NPG的吸光计算而得。结果:从鸦胆子石油醚提取物成分中鉴定出脂肪酸、芳香酸、脂肪酸酯、醛、酮、萜、类固醇、烃类等53种成分,其中脂肪酸11种,脂肪酸酯20种,醛7种,烃9种,芳香酸1种,酮1种,萜1种,类固醇2种,生育酚1种。药理学研究表明,鸦胆子石油醚提取物具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结论:GC-MS能够高效准确快速鉴定鸦胆子石油醚提取物的化学成分,鸦胆子这一类成分的降血糖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鸦胆子 石油萃取物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下载PDF
ACSL4通过AMPK/mTOR通路抑制七氟醚诱导神经元铁死亡机制的实验研究
19
作者 刘成 赵娟 +3 位作者 贾茜 谢生春 罗彬 魏官锋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67-72,共6页
目的探讨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acyl-CoA syntbetase long chain family member 4,ACSL4)在七氟醚(sevoflurane,Sev)诱导的神经元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对照组(二甲基亚... 目的探讨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acyl-CoA syntbetase long chain family member 4,ACSL4)在七氟醚(sevoflurane,Sev)诱导的神经元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对照组(二甲基亚砜,10μmol/L)、Sev组和Sev+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tin-1(Fer-1,10μmol/L)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体外构建4.1%Sev暴露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模型,按照转染类别分为Ctrol组、Sev组、Sev+si-NC组、Sev+si-ACSL4组和Sev+si-ACSL4+compound C组。采用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中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4-羟基壬烯醛(4-hydroxynonenal,4-HNE)、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和Fe2+含量;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盐(DCFH-DA)荧光探针检测活性氧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ACSL4,谷胱甘肽过氧化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和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olute carrier family 7 member 11,SLC7A11)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B)检测ACSL4,GPX4,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denosine 5’-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磷酸化(phosphorylated,p)-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和p-mTOR蛋白表达。结果CCK-8结果显示,Sev组细胞活力(0.41±0.11)较对照组(0.98±0.07)明显降低,Sev+Fer-1组细胞活力(0.83±0.09)较Sev组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572,5.118,均P<0.01)。Sev组细胞中Fe2+,MDA,4-HNE,ROS水平和p-AMPK/AMPK比率以及ACSL4的mRNA和蛋白表达高于Ctrol组(t=5.900,7.421,4.795,13.517,10.825,9.945,11.334),GSH,p-mTOR/mTOR比率以及SLC7A11,GPX4的mRNA和蛋白表达低于Ctrol组(t=20.438,3.551,11.460,12.211,6.845,8.2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ev+siACSL4组Fe2+,MDA,4-HNE,ROS水平和p-AMPK/AMPK比率以及ACSL4的mRNA和蛋白表达低于Sev+siNC组(t=3.818,3.164,3.054,4.465,13.088,7.918,9.737),细胞活力、GSH含量、p-mTOR/mTOR比率以及SLC7A11,GPX4的蛋白表达高于Sev+si-NC组(t=2.912,7.248,7.574,20.092,5.9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ev+si-ACSL4+compound C组细胞活力、GSH含量和SLC7A11,GPX4蛋白表达低于Sev+si-ACSL4组(t=4.435,8.521,4.522,8.767),而Fe2+,MDA,4-HNE和ROS水平高于Sev+si-ACSL4组(t=10.046,4.004,2.957,3.7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抑制ACSL4表达可通过激活AMPK/mTOR信号通路减轻Sev诱导的SH-SY5Y细胞铁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 神经元 铁死亡 七氟 AMPK/mTOR信号通路
下载PDF
一测多评法测定石菖蒲中β-细辛醚、α-细辛醚的含量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俊赫 霍志鹏 +3 位作者 连玉姣 邱守昊 王玉 张依倩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期87-90,共4页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石菖蒲β-细辛醚、α-细辛醚的含量。方法选用色谱柱Agilent Eclipse XDB C_(18)(5μm,4.6 mm×150 mm);流动相:乙腈-0.05%磷酸水,梯度洗脱。以α-细辛醚为内标,计算β-细辛醚的相对校正因子,测定其含量...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石菖蒲β-细辛醚、α-细辛醚的含量。方法选用色谱柱Agilent Eclipse XDB C_(18)(5μm,4.6 mm×150 mm);流动相:乙腈-0.05%磷酸水,梯度洗脱。以α-细辛醚为内标,计算β-细辛醚的相对校正因子,测定其含量。结果β-细辛醚、α-细辛醚的R^(2)均为0.9999,表明两成分进样浓度在相应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β-细辛醚和α-细辛醚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69%和100.24%,RSD分别为2.04%和2.06%。一测多评法所得结果与外标法无显著差异。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重复性好,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可用于石菖蒲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菖蒲 一测多评法 Β-细辛 Α-细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