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北煤矿区采动地裂缝对土壤抗蚀性的影响规律研究
1
作者 宋世杰 彭芮思 +2 位作者 左靖 刘露 陈宝灯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8-393,共16页
采动地裂缝作为黄河流域中游陕北煤矿区最突出且典型的采动损害问题,引发的水土流失效应已经不容忽视。为了研究采动地裂缝发育对周边土壤抗蚀性的影响,以陕北煤矿区内宽度分别为0~10,10~20,20~30 cm的采动地裂缝为研究对象,采集周边水... 采动地裂缝作为黄河流域中游陕北煤矿区最突出且典型的采动损害问题,引发的水土流失效应已经不容忽视。为了研究采动地裂缝发育对周边土壤抗蚀性的影响,以陕北煤矿区内宽度分别为0~10,10~20,20~30 cm的采动地裂缝为研究对象,采集周边水平距离80 cm以内,垂直深度40 cm以浅的土壤,测定了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微团聚体、无机黏粒、有机黏粒、物理性质类等14个国内外学者普遍关注的用于量化表征土壤抗蚀性的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敏感性分析和因子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甄选出陕北采动地裂缝发育区土壤抗蚀性的重要量化指标,构建了陕北采动地裂缝发育区土壤抗蚀性综合指数模型。结果表明:①综合层次分析法、敏感性分析和因子分析,甄选确定>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平均重量直径、<0.001 mm细黏粒含量、土壤团聚度、土壤有机质含量5个指标作为量化表征陕北采动地裂缝发育区土壤抗蚀性的重要指标;②采动地裂缝会降低周围土壤的5个土壤抗蚀性重要指标,其中>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变化最为明显;③根据土壤抗蚀性重要指标,基于因子分析原理构建了陕北采动地裂缝发育区土壤抗蚀性综合指数模型;④采动地裂缝会降低周围土壤的抗侵蚀综合能力,且该效应随着裂缝宽度的增大和水平距离的减小而增强,当距采动地裂缝的水平距离超过170 cm时,采动地裂缝对周围土壤抗侵蚀综合能力的负效应基本消失,其可作为陕北采动地裂缝发育区土壤侵蚀防控的关键区域。研究结果可为黄河中游陕北矿区水土流失的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动地裂缝 土壤抗蚀性 水土流失 综合指数模型 陕北煤矿区
下载PDF
陕北煤矿区采动地裂缝对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宋世杰 张玉玲 +2 位作者 王双明 杜麟 刘萌楠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630-1640,共11页
采动地裂缝作为黄河流域中游煤矿区重要的采动损害类型,影响土壤特性的规律和机理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为了探究采动地裂缝对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本试验以陕北煤矿区宽度为20~40 cm的采动地裂缝为研究对象,采集裂缝周围(水平距离60 c... 采动地裂缝作为黄河流域中游煤矿区重要的采动损害类型,影响土壤特性的规律和机理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为了探究采动地裂缝对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本试验以陕北煤矿区宽度为20~40 cm的采动地裂缝为研究对象,采集裂缝周围(水平距离60 cm以内、垂直深度60 cm以浅)土壤样品,分别采用绝对定量PCR方法和酶标仪法测定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的数量和蔗糖酶、过氧化氢酶、脲酶、磷酸酶的活性,剖析土壤微生物和酶的空间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土壤主要理化特性指标,解译采动地裂缝在小空间尺度上对土壤微生物和酶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①采动地裂缝对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负效应主要表现为水平差异特征,且随着水平距离的增加而明显减弱,当水平距离分别超过75,79,91,72,82,89,96 cm时,采动地裂缝对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磷酸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脲酶的负影响基本消失,土壤微生物特性的损害主要集中在水平距离1 m以内,可作为陕北煤炭开采损害区土壤微生物精准修复的靶向区域;②采动地裂缝周围土壤中有机质、铵态氮、有效磷、有效钾、黏粒、含水率、pH的平均降幅依次为9.51%~28.46%,24.31%~29.31%,12.61%~19.86%,4.11%~6.51%,4.93%~6.46%,2.36%~4.26%,1.98%~3.14%,而土壤有机质、黏粒、铵态氮、有效磷等指标与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在小空间尺度上都存在高度的一致性,相关系数分别超过0.8和0.6,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水平(P<0.01),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也应作为陕北煤矿区采动地裂缝影响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重要指示性因素。越靠近采动地裂缝,土壤微生物和养分特性的自我恢复潜力越小,修复时应着重考虑人工方式,反之应着重考虑自然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动地裂缝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陕北煤矿区 精准修复
下载PDF
韩咀煤矿32101工作面采动地裂缝走向与黄土地貌关系探讨 被引量:5
3
作者 赵金贵 岳科杉 +2 位作者 李彦荣 梁进 孙彦泽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898-906,共9页
黄土覆盖浅埋采煤山区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寻找采动地表破坏规律,进而有的放矢,提出针对性的区划、保护和防治措施。以韩咀煤矿32101工作面采动地表裂缝走向分布为研究对象,通过无人机拍摄、地表裂缝填图、分区统计,得到不同... 黄土覆盖浅埋采煤山区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寻找采动地表破坏规律,进而有的放矢,提出针对性的区划、保护和防治措施。以韩咀煤矿32101工作面采动地表裂缝走向分布为研究对象,通过无人机拍摄、地表裂缝填图、分区统计,得到不同地貌部位地表裂缝的走向规律,进而探寻采动地裂缝与黄土地貌的关系,获得如下认识:(1)采动地裂缝分为3种类型,即采动+构造节理引起的地裂缝、采动+地貌因素引起的地裂缝、采动+地形因素引起的地裂缝;采动+构造节理引起的地裂缝主要分布在黄土墚顶,裂缝走向与黄土墚走向及区域水系末梢沟谷走向一致;采动+地貌因素引起的地裂缝主要分布在黄土斜坡上,裂缝走向沿着斜坡等高线方向;采动+地形因素引起的地裂缝亦主要分布在黄土斜坡上,裂缝走向垂直坡体等高线方向。地裂缝主要分布在坡度0°~20°内,在沟谷底部不发育;(2)沟谷侧畔斜坡是遭受侵蚀和破坏的优势部位,也是采动地裂缝发育的优势部位;(3)在煤层埋深、采厚、采煤方法等因素一致的情况下,采动影响带范围由黄土下伏基岩古地貌面高程决定,与新黄土的覆盖厚度无关。井工开采导致的地表裂缝,是黄土覆盖山区滑坡、崩塌、串珠状落水洞形成的重要诱因,加速了地貌演化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动地裂缝 裂缝走向 黄土地貌 裂缝类型 动影响带
下载PDF
陕北煤矿区不同形态的采动地裂缝对土壤可蚀性的影响
4
作者 宋世杰 孙涛 +2 位作者 杜麟 冯泽煦 郑贝贝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691-703,共13页
黄河流域中游作为国家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和治理区,解决其煤炭开采与水土保持间的矛盾对于矿区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陕北柠条塔井田北翼采动地裂缝发育区内“平开式”、“台阶式”、“组合式”3种典型形态的采动地裂... 黄河流域中游作为国家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和治理区,解决其煤炭开采与水土保持间的矛盾对于矿区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陕北柠条塔井田北翼采动地裂缝发育区内“平开式”、“台阶式”、“组合式”3种典型形态的采动地裂缝及其周边土壤(水平距离100 cm以内、垂直深度20 cm以浅)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土壤机械组成和有机质含量,基于EPIC模型计算了土壤可蚀性K值,分析了不同形态采动地裂缝影响下土壤机械组成和有机质质量分数的空间变化特征,解译了不同形态采动地裂缝在小空间尺度下的水土流失效应。结果表明:①“平开式”、“台阶式”、“组合式”3种形态的采动地裂缝均会导致其周围土壤黏粒质量分数、有机质质量分数明显下降和土壤可蚀性K值明显增大,土壤黏粒质量分数的平均降幅依次为21.50%、43.93%、58.70%(p<0.05),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的平均降幅依次为45.72%、61.79%、78.66%(p<0.05),土壤可蚀性K值的平均增幅依次为12.49%、17.82%、32.35%(p<0.05),且均以水平负效应为主;②在相同水平距离及垂直深度下,“组合式”裂缝降低周围土壤黏粒质量分数、有机质质量分数和提升土壤可蚀性K值的能力显著高于“平开式”和“台阶式”,排序均为“组合式”>“台阶式”>“平开式”;③基于指数函数分别建立了3种形态采动地裂缝影响周围土壤可蚀性K值的作用范围预测模型,发现不同形态采动地裂缝提升周围土壤可蚀性的作用范围基本在155 cm以内,再结合差异显著性对比分析,明确了“平开式”、“台阶式”、“组合式”采动地裂缝提升周围土壤可蚀性的关键作用范围依次为40、60、100 cm以内,其可作为陕北矿区采动地裂缝小空间尺度下水土流失效应的精准防控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煤矿区 采动地裂缝 不同形态 土壤可蚀性
下载PDF
黄河流域陕北煤矿区采动地裂缝对土壤可蚀性的影响 被引量:19
5
作者 王双明 杜麟 宋世杰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027-3038,共12页
黄河流域中游既是我国煤炭资源富集区,也是国家级水土流失防治的重点区,掌握煤炭采动损害产生的水土流失效应有利于实现煤矿区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以陕北柠条塔煤矿北翼开采损害区内采动地裂缝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宽度为0~20,20~... 黄河流域中游既是我国煤炭资源富集区,也是国家级水土流失防治的重点区,掌握煤炭采动损害产生的水土流失效应有利于实现煤矿区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以陕北柠条塔煤矿北翼开采损害区内采动地裂缝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宽度为0~20,20~40,40~60 cm地裂缝周围(水平距离80 cm以内、垂直深度20 cm以浅)土壤,利用MS2000激光粒度仪和总有机碳分析仪分别测定土壤机械组成和有机质质量分数,基于EPIC模型计算土壤可蚀性K值,剖析土壤机械组成和有机质质量分数的空间变化特征,解译小空间尺度下采动地裂缝的水土流失效应。结果表明:①采动地裂缝会降低周围土壤的黏粒质量分数,平均降幅为17.06%~32.66%,当裂缝宽度<20 cm时,该作用主要表现为水平负效应,且随着水平距离的增加而减弱,当裂缝宽度>20 cm时,该作用主要表现为垂直负效应,且随着垂直深度的增加而增强;②采动地裂缝会降低周围土壤的有机质质量分数,平均降幅为32.16%~54.01%,且随着裂缝宽度的增大和水平距离的减小而增强;③采动地裂缝会增大周围土壤的可蚀性,分化土层间的抗侵蚀能力,且裂缝宽度越大、水平距离越小,该作用越明显,土壤可蚀性的增大主要集中在水平距离83 cm以内,可作为陕北煤炭开采损害区水土流失精准防控的靶向区域;④采动地裂缝周围土壤可蚀性K值与土壤黏粒、有机质质量分数在小空间尺度上存在高度的一致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569,-0.757,均达到极显著负相关水平(P<0.01),这与采动地裂缝显著改变土壤孔性,损伤植物根系性状和微生物活性密切相关。越靠近采动地裂缝,土壤潜在侵蚀能力越高,抗侵蚀能力越差,应着重考虑人工措施,反之应着重考虑自然措施,从而为黄河流域中游煤矿区水土流失精准防控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动地裂缝 土壤可蚀性 EPIC模型 陕北煤矿区 黄河流域
下载PDF
煤矿区无人机影像采动地裂缝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杨奇让 胡振琪 +2 位作者 韩佳政 杨坤 浮耀坤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7-196,共10页
为及时、准确地识别出煤矿区采动地裂缝,避免次生地质灾害发生和恢复煤矿区土地生态环境,以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西北部柠条塔煤矿采煤工作面裂缝发育区为研究区,基于低空无人机遥感影像,结合实地查勘,构建面向对象监督分类模型方法,开展... 为及时、准确地识别出煤矿区采动地裂缝,避免次生地质灾害发生和恢复煤矿区土地生态环境,以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西北部柠条塔煤矿采煤工作面裂缝发育区为研究区,基于低空无人机遥感影像,结合实地查勘,构建面向对象监督分类模型方法,开展地表采动裂缝提取方法研究。首先,借助ESP(Estimation of Scale Parameter)最优尺度评价工具得到候选分割参数,结合目视解译快速确定最优分割参数,得到裂缝、植被等影像对象;利用特征空间优化工具从24个初始特征集中确定15个优化特征参数构建优化特征集;在此基础上结合支持向量机(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K最近邻(KNN,K Nearest Neighbor)、随机森林(RF,Radom Forest)、朴素贝叶斯(NB,Naive Bayes)多种机器学习分类器模型,试验分析得出:地物的分类效果和分类精度具有一致性,SVM分类方法总体效果最好,在4个易错分区域中表现最好,误分小斑块数量最少,总体分类精度达到88.97%,Kappa系数到达0.849,裂缝提取精度F1值达到87.87%,Kappa系数达到0.848。4种分类方法整体分类精度均在80%以上,优选模型方法准确提取到研究区10条主要裂缝,相比传统人工矢量化更加高效,借助低空无人机遥感影像和面向对象方法可有效提取矿区地表采动裂缝,研究可为采煤沉陷地质灾害调查监测及土地生态修复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动地裂缝 面向对象 无人机遥感 支持向量机 图像提取 无人机影像
下载PDF
采动地裂缝灾害研究进展
7
作者 唐赐 黄河 +1 位作者 顾磊 闫广柱 《矿山工程》 2022年第3期201-210,共10页
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对采动地裂缝的形成机理、危害性、研究方法、防治技术进行了系统总结分析:采动地裂缝是至下而上经过岩层破坏移动、地表土体时效变形两个阶段形成,目前主要从数理分析,力学机理分析以及地裂缝破裂扩展数值模拟三... 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对采动地裂缝的形成机理、危害性、研究方法、防治技术进行了系统总结分析:采动地裂缝是至下而上经过岩层破坏移动、地表土体时效变形两个阶段形成,目前主要从数理分析,力学机理分析以及地裂缝破裂扩展数值模拟三个方面分析形成机理;采动地裂缝易诱发其他地质灾害,危害矿井安全生产,破坏矿区生态环境;在采动地裂缝防治方面主要包括监测装置的研发,实施充填、增湿、应力引导,保水开采等治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动地裂缝 研究进展 危害性 防治措施
下载PDF
峰丛地貌下浅埋煤层采动地裂缝形成机理及其发育规律
8
作者 陈镇 刘萍 +2 位作者 朱恒忠 贾毅超 罗畅 《矿业工程研究》 2023年第1期1-8,共8页
为了探究贵州地区浅埋煤层采动地裂缝的形成原因和发育规律,基于理论分析和通用离散单元法程序(Universal Distinct Element Code,UDEC)数值模拟研究,提出浅埋煤层地表地裂缝发育的起裂判据;对贵州地区峰丛地貌下矿井进行调研分析,得出... 为了探究贵州地区浅埋煤层采动地裂缝的形成原因和发育规律,基于理论分析和通用离散单元法程序(Universal Distinct Element Code,UDEC)数值模拟研究,提出浅埋煤层地表地裂缝发育的起裂判据;对贵州地区峰丛地貌下矿井进行调研分析,得出3种常见顶板类型,并建立不同顶板下峰丛地貌浅埋煤层模型.研究表明:(1)采动地裂缝发育类型主要为永久性地裂缝和临时性地裂缝,地裂缝发育形态主要以张拉型、张开型、台阶型为主,形成的发育形态与顶板结构类型具有密切联系;(2)地裂缝发育宽度随工作面开采加深呈动态变化;(3)地裂缝发育位置与地表水平位移量存在关联,地表水平位移波峰处通常有地裂缝发育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峰丛地貌 采动地裂缝 顶板结构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铁法矿区巨厚火成岩覆岩下开采地裂缝形成机理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杨帆 常俊飞 +1 位作者 郭正一 梁树民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1-106,181,共6页
采用实地调查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对采动地裂缝进行分类,并分析不同类型地裂缝的主要成因。针对铁法矿区巨厚火成岩覆岩采动诱发的地裂缝问题,采用平衡拱-梁理论建立了火成岩体断裂破坏的力学模型,利用FLAC3D数值软件模拟计算了巨厚火成岩... 采用实地调查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对采动地裂缝进行分类,并分析不同类型地裂缝的主要成因。针对铁法矿区巨厚火成岩覆岩采动诱发的地裂缝问题,采用平衡拱-梁理论建立了火成岩体断裂破坏的力学模型,利用FLAC3D数值软件模拟计算了巨厚火成岩覆岩采动过程中应力分布规律和地表裂缝发育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陷 采动地裂缝 巨厚火成岩 力学模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黄土沟谷下不同位置开采对地裂缝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冯军 谭志祥 邓喀中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8-110,共3页
黄土沟壑区开采时,沟谷中心与工作面的相对位置对滑动型地裂缝有显著的影响。采用UDEC软件模拟了沟谷中心位于工作面不同位置时引起的滑动型地裂缝的裂缝距、裂缝角。研究结果表明:采动引起的滑动型裂缝距与工作面相对位置呈明显的线性... 黄土沟壑区开采时,沟谷中心与工作面的相对位置对滑动型地裂缝有显著的影响。采用UDEC软件模拟了沟谷中心位于工作面不同位置时引起的滑动型地裂缝的裂缝距、裂缝角。研究结果表明:采动引起的滑动型裂缝距与工作面相对位置呈明显的线性关系;随着沟谷中心向工作面中心移动,左侧坡体裂缝发育越来越显著,裂缝距由负变为正且呈增大趋势;并对它们的关系式求极值得到裂缝发育位置的沟谷中心位置临界值,并针对地裂缝提出一些治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沟壑 沟谷中心 采动地裂缝 UDEC
下载PDF
生态脆弱矿区地表裂缝动态变化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吴群英 冯泽伟 +4 位作者 胡振琪 陈超 浮耀坤 杨福芹 高磊磊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8-155,共8页
针对我国西部生态脆弱煤矿区煤炭开采对土地生态环境的损害问题,以陕北生态脆弱矿区某矿为研究区,采用土壤水分速测仪(TDR)现场实测、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基于已有研究成果,研究分析采空区上方表层土壤含水量的变化与地表采煤沉陷动... 针对我国西部生态脆弱煤矿区煤炭开采对土地生态环境的损害问题,以陕北生态脆弱矿区某矿为研究区,采用土壤水分速测仪(TDR)现场实测、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基于已有研究成果,研究分析采空区上方表层土壤含水量的变化与地表采煤沉陷动态地裂缝动态发育规律的关系。结果表明:采空区上方表层土壤含水量的变化与地表动态地裂缝的动态发育规律基本一致,当地表裂缝开始出现并开裂时,裂缝周围表层土壤含水量逐渐减少;当裂缝初次闭合时,表层土壤含水量也随之有小幅度回升;当裂缝再次开裂时,表层含水量也随之下降;随着工作面推进,后方裂缝闭合,表层土壤含水量也随之上升,且动态裂缝对表层土壤含水量有一定的影响范围,影响距离70 cm左右,距离地裂缝距离越近,表层含水量变化越明显,当距离超过70 cm时,表层土壤含水量基本不再变化。采动地裂缝对周围土壤含水量具有一定影响周期,且影响周期与动态地裂缝发育周期基本一致,土壤水分的变化与采动地裂缝的发育过程紧密相关,发现采动地裂缝的开裂与闭合对土壤微结构造成影响,进而影响土壤水分的蒸发与渗透,当采动地裂缝闭合后,土壤含水量将逐步恢复至采前水平。该研究具有开采工作面小尺度精细研究的特征,有助于生态脆弱矿区煤炭开采对土地生态的影响机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脆弱矿区 采动地裂缝 土壤含水量 生态修复
下载PDF
榆神府矿区台阶式地裂缝近距土壤水分的垂向变化特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坤 杨磊 《绿色科技》 2019年第4期158-159,共2页
以陕北麻黄梁采动地裂缝发育区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采样、室内实验等方法,研究并揭示了台阶式地裂缝近距土壤含水量在垂向上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第一,台阶式地裂缝近距土壤在不同深度的含水率介于7.10%~13.14%,垂向上总体表现为... 以陕北麻黄梁采动地裂缝发育区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采样、室内实验等方法,研究并揭示了台阶式地裂缝近距土壤含水量在垂向上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第一,台阶式地裂缝近距土壤在不同深度的含水率介于7.10%~13.14%,垂向上总体表现为土壤含水率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存在先提高后降低的两段式变化特点,可能是土壤开裂,水分蒸发强度增大所致;第二,无裂缝区土壤含水率垂向上总体表现为随着深度的增加,土壤含水率呈现先降低后提高的两段式变化规律;第三,台阶式地裂缝近距土壤在除了表层以外的各个深度的含水率均高于无裂缝区土壤,且台阶式地裂缝对0~20cm土壤水分的干扰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动地裂缝 土壤含水率 垂向特征 榆神府矿区
下载PDF
陕北采煤沉陷区土壤水分入渗和蒸发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毕银丽 刘京 +4 位作者 尚建选 张延旭 王建文 张池 姬文龙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39-849,862,共12页
土壤水分是制约矿区生态环境恢复的重要因素,采动地裂缝对土壤水分变化的影响规律和机理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为了揭示沉陷区不同尺度的地裂缝、植被类型及土质对土壤水分入渗和蒸发的影响规律,本试验以陕北柠条塔矿区的小尺度(宽度<5... 土壤水分是制约矿区生态环境恢复的重要因素,采动地裂缝对土壤水分变化的影响规律和机理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为了揭示沉陷区不同尺度的地裂缝、植被类型及土质对土壤水分入渗和蒸发的影响规律,本试验以陕北柠条塔矿区的小尺度(宽度<5 cm)、中尺度(宽度为5~10 cm)、大尺度(宽度>10 cm)地裂缝、柠条和油蒿、沙土和黄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环入渗仪和微型蒸发器法分别对其周围土壤水分入渗和蒸发特征进行测定,计算土壤水分的入渗速率和平均蒸发量.结果表明:采动地裂缝增大周围土壤水分的入渗速率和蒸发量主要表现为水平方向上的差异,即随着水平距离的增加而减弱.裂缝宽度越大,水平影响范围越大.相对于油蒿,柠条更能改善土壤水分的入渗能力,减少土壤水分的散失.陕北煤矿区沙土的土壤水分入渗速率和蒸发量高于黄土,土质也是影响土壤水分的入渗和蒸发特征的重要因素.土壤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土壤容重是影响土壤水分入渗和蒸发能力的主要影响因子.研究采煤沉陷区对土壤水分入渗和蒸发的影响规律,对维持矿区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沉陷区 采动地裂缝 裂缝尺度 入渗和蒸发 植被类型 土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